随意给娃娃贴标签的严重后果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作者:郭真礼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21年第11期大家都知道不应该给孩子贴标签,但很多家长不知不觉就会给孩子贴标签,例如,“他就是不爱吃饭” “他就是不爱吃肉” “他胆子小” “他脾气大” “他注意力不集中”……还有这些似曾相识的评价:孩子爱笑就是性格乐观;孩子爱哭就是多愁善感;孩子愛生气就是暴躁易怒;孩子害怕就是胆小怕事。
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对孩子而言伤害是很大的。
有的家长就会说:“这就算贴标签吗?贴标签真有这么严重吗?那我该怎样描述孩子呢?”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一直强调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家长们却喜欢给孩子的情绪贴上价值判断的标签。
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的危害在于:一个人,尤其是情绪管理能力还没有养成的孩子,一旦被贴上负面的、不好的标签,不仅不会改变孩子在父母眼中的那些“不良行为”,反而会更容易加入“负面”群体,更容易在“不良行为”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比如,孩子只是正常表达了伤心的情绪,你非要说、反复说他是“爱哭鬼”“胆小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胆小爱哭,等到他长大了,遇到事情他可能会动不动就哭个鼻子。
“贴标签”容易忽略孩子的发展2岁左右的孩子正好进入“可怕的两岁”阶段,孩子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自己的想法会更坚持,当家长没有满足他们要求的时候,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来反抗。
这时候孩子最容易被贴上“脾气大” “喜怒无常” “固执” “动不动就哭”的标签。
往往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倔得很,长大后可怎么办啊。
”对孩子这一阶段的情绪要么采用说教的方式,要么采用打骂的方式。
但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阶段孩子还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了一个“脾气大”的标签,往往会希望通过严厉的管教来让孩子听话,这样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行为问题,影响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没机会提高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的任何行为或情绪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应该给孩子某一阶段的行为或情绪“贴标签”,这样百害而无一利。
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问:我总是告诫我那调皮捣蛋的儿子,让他像姐姐一样安静点儿,他姐姐可真是个乖孩子。
但怎么我说的话这小子一点儿也不听呢?答:家长们总是能够留意到孩子们的不同,于是很自然地在孩子们中间做比较。
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要把孩子不以为荣的特征标签化,尤其是当着他们的面儿,比如“他是家里慢吞吞的那个”。
即便是给孩子一个善意的、好的标签也会使其他的子女泄气,使他们连比一比的心思都没有,因为他们各自都有“特定的角色”,比如“学习好的那个”、“家里的运动员”……那么,请尝试客观看待孩子们之间的不同。
这些不同无所谓好坏,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缺点。
(参见“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自尊”相关内容。
)欣赏每个孩子的长处,接受他们的短处。
了解孩子们各自的长处,并且指导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获得并享受成功。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孩子们各自的弱点,允许他们偶然的失败。
在家的港湾中,在父母或其他成年支持者的陪伴下,孩子们的失败总会换来成长。
转换话题:当邻居们开始比较孩子们的时候,你就转换话题吧,即便你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比较中占了上风。
千万要忍住参与其中的冲动,因为那是我们学习将孩子看做独立个体的障碍。
我们要表扬孩子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有多么好地扮演了某个角色。
盖尔不叫儿子阿伦“家中的运动员”,而是说道:“你真是看准球了!接得不错!”她害怕如果将阿伦定义为“家中的运动员”,女儿会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玩儿,因为她总是比不上阿伦。
同时,盖尔也不想暗示阿伦运动是他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
避免在孩子们中间树敌,否则会弄巧成拙。
说到吃饭,迪安的两个孩子可谓冰火两重天。
吉米老是挑食,吃得非常少,而保罗则是大胃王。
一天,迪安对吉米没吃多少午饭深感不安,于是吩咐道:“吃你的三明治,要比你哥哥那个人肉垃圾桶先吃完。
”不幸的是,这句话弄巧成拙,“人肉垃圾桶”回答说:“可是,爸爸,我不饿了!”珍妮告诉女儿:“把你的三明治吃完,不然我就把它给你姐姐了,她能吃得很香。
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这句话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将标签随口就给孩子贴上“不听话”“顽皮”等,标签好贴不好撕,家长们还是要慎重!“我的小囡今年8岁了,学习不用大人操心。
就是一见生人叫她喊叔叔阿姨,半天也不开口。
小时候还是会喊的,现在越大越害羞了。
平时家里来个熟人,一会儿喊一会儿不喊的,越让她去打个招呼,她越躲得快,弄得我们很尴尬。
”李妈妈说。
周遭的人都夸她乖巧懂事,听到大家的夸赞,女孩不好意思地躲到妈妈身后。
看到女儿一点也不落落大方,李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女儿不懂礼貌。
“我和孩子单独聊了一会儿,当我温和地看着她,轻轻说,‘老师觉得你不是没礼貌的孩子,对吗?’她抬起头看着我,摇摇头说‘我不是!’我接着问她:‘你见到了妈妈的朋友,你是想叫她阿姨,但是你还没准备好,你正在想着叫的时候,妈妈就说你没礼貌。
于是,你就闭上嘴巴不敢说了,是不是?’她又点点头。
再问她,下次再遇到这位阿姨是否会主动叫人?孩子表示不知道。
看来,她只是没有准备好。
”“看得出,这个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比较严格,有很多期待,一旦孩子达不到期望值,便会立刻点评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给她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诸如“不礼貌”“害羞”等等。
然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评价多来源对其成长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等。
“如果这些人给孩子的评价是‘害羞’,那么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加深‘害羞’这个概念。
”“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这种评判,从而会觉得更加得不到理解,于是也会变得叛逆。
当孩子越来越觉得就是自己不好的时候,随之便出现一些退缩行为,如内向、顺从、信心不足、害怕参与社交活动等。
”表面上孩子不喜欢叫人,实际上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强迫。
父母应该理解她们的心情,避免在外人面前命令孩子做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要让孩子感觉放松。
如果外人问孩子是不是有点怕生,可以说孩子只是不太想说话,或者还没准备好呢。
过后,可以温柔地告诉孩子,“没事儿,等你想说的时候再说,不说也没关系”。
给孩子贴标签的危害
给孩子贴标签的危害你的孩子是什么性格呢?外向or内向?活泼好动or沉稳内敛?积极乐观or懒散被动?安静胆小or坦率勇敢?......通过你对自家孩子的了解和评估,你是否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格特征?你看,在你分析孩子性格特征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犯错了!错不在你了不了解孩子,能不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格,错在你自以为是的了解孩子,错在你盲目的给孩子贴标签、给他/她的性格归类!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们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判断。
人的性格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先天因素,童年环境,人生际遇。
然而我们的孩子,正在经历性格形成期的最重要时期,即童年时期。
在这个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她的成长环境极为重要,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建议用过度去干预,因为大部分的小孩子在性格上并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不建议家长过度去解读和干预其性格的正常发展。
从家庭环境来讲,日本性格心理学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支配性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比较顺从,依赖性强;过度干预孩子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幼稚而且神经质;溺爱孩子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任性、幼稚;喜欢否定、批判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冷淡,喜欢展示自己;对孩子成长毫不关心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具有攻击性,而且情绪很不稳定。
你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若父母在这个关键的时期,过早的给自己孩子贴上性格的标签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她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标签效应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不难体会到,在成年的世界里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小孩子呢!所以,我们拒绝标签化孩子!对于负面标签,我们是拒绝的!我们在此强调:绝对不可以给孩子贴上任何负面标签!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父母的有很强的依赖性,父母说的话在孩子听来都是无比正确的。
若此时,父母告诉孩子“你就是个胆小鬼”,那么这样的心里暗示会逐渐影响孩子,本来就不是很自信勇敢的小朋友会越来越胆小,“我本来就是胆小鬼呀”“我从小胆子就很小的”“我家里人都知道我很胆小的”......甚至慢慢的随着年龄的成长,这样的心里暗示会成为一种固有标签,跟随他/她一辈子,影响他/她一生。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摘要:新时期幼教发展大环境下,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被幼儿教师贴上一些诸如“小淘气鬼”、“小笨蛋”、“捣蛋王”、“胆小鬼”等各种各样的“标签”。
在这种“标签”的定向作用影响下,幼儿从小的自我认同感会被大幅度降低和削弱,并且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时期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给孩子“贴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幼儿教师应如何利用正确的“标签理论”教育方式提升幼教质量与效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展开一定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标签;影响;对策引言:从主体概念上来讲,“贴标签”通常是指在一种普遍化、大众化观点准则影响下,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被赋予某种词语名称的一个过程。
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经常会出现给孩子“贴标签”的不应有做法。
如何有效降低和减少“贴标签”对于幼儿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且能够合理、科学、正确的运用“标签”,已经成为新时期幼教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教育课题。
一、解读新时期困在“标签”世界里的幼儿现状(一)在社会群体中幼儿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幼儿由于年龄极小并且心理与生理发育极不成熟,自身没有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需要成人群体的养育、呵护与引导。
于是,幼儿必须要对成人群体“言听计从”,并且没有任何反驳权与否定权。
也就是说,幼儿们在家庭生活之中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在幼儿园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必须要听老师的教育教导,在出门时需要听其他成人的命令与指示,为其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结果让幼儿处于被动接受且较为迷茫痛苦的状态之中[2]。
(二)幼儿自身缺乏优质的自我辩护能力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影响下,幼儿虽然作为一个独立团体,但其成长与发展必然无法离开环境与社会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社会性互动。
因此,每当幼儿自身想要表达和或者表现一种思想或者行为时,其身旁以及周遭的社会成员必然会以“成人观点”与“社会准则”为基准与标准针对幼儿展开断定、评判和说教,被贴上各种“标签”,并且朝向“标签”方向进行逐渐的偏转。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标签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标签有的孩子过度使用网络的表象背后可能是亲子关系、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等带来的情绪问题,如果能够发现并对症下压,网瘾不治自愈。
不要给孩子乱贴“网瘾”标签,网络过度使用有专门的诊断标准,胡乱给孩子戴帽子可能会因为负面期待而把孩子推向难以自拔的真网瘾。
但网瘾少年大多正在成长发育中,上网时间过长,都会出现头晕、头痛、颈背痛、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易疲劳等生理不适,严重的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及眼睛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方面问题,会有悲观消极、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和动机,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行为问题,比如敏感冲动、离家出走、行为越轨,说谎甚至犯罪。
某少管所发现,三成以上少年犯曾经有网瘾,可见“网瘾少年”如果不及时挽回,堕落为“问题少年”和“犯罪少年”的几率不小。
有的孩子因为网瘾对学习兴趣减弱,时间长了连智能都受到影响;许多网瘾少年不愿交往,逐渐变得对待他人十分冷漠;要帮助孩子远离网络需要找出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这是一种行为成瘾,也是一种心理疾病,通过通常系统的心理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楼主不要给予自己太大的压力。
目前国内专业治疗各种成瘾性疾病的专家是何日辉主任,他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处方药成瘾治疗的专家,对行为成瘾的治疗也是很有一套,针对各类成瘾疾病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的一套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感恩教育和社会支持“五位一体”的疗法,又称“多维度成瘾快速治疗法”(何式脱瘾法),此疗法针对各类成瘾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明显的,并得到了行业及患者和家属的认可,由于治疗效果明显,受到包括央视在内等权威媒体的采访。
其所在的治疗团队是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成瘾医学中心,该中心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
目前没有在国内开设分机构或中心等。
你可以咨询一下,相信他们可以帮到你以新代旧在戒除某种习惯时,这种习惯仍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差评式”标签可能如影随形地伤害我们一辈子。
但很多家长常常做的事情就是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批评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见人就躲,不肯喊”叔叔阿姨”,我们会说孩子没有礼貌;孩子喜欢自己独处,不爱跟其他小朋友玩,就觉得孩子内向;教孩子知识,孩子学不会,我们会怒吼孩子“真笨死了'!但实际上,这些标签和评判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像“标签”那样。
标签掩盖了问题真正的症结,导致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被看见。
在评估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我们常常要提醒父母做的事情——不要因为一个行为,让孩子认为你在身份层面贬低否定他这个人,给他贴标签,这是要区分开的。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做了一个错误的行为,就推翻了他这一个非常独特的、有价值的存在/身份感。
一旦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孩子行为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害怕自己犯错,觉得自己不够好的部分。
他背后想要保护的东西是什么?可能是父母对他的爱。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如果父母处在崩溃的状态,就成了一面扭曲的镜子,孩子就会看到扭曲的自己。
所以父母需要处在一个中正的、稳定的状态,带着同理心,有理解、有连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就不会那么害怕犯错,也更敢于尝试。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没关系,去尝试吧,你是可以犯错的。
虽然有时候你做错了某些行为,我会生气,你可能觉得我不爱你了。
但请你相信,在妈妈心里,一直是爱你的。
我们可以透过这次经验,学习以后怎么做得更好。
无论怎么样,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跟孩子谈话,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声调、表情,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在沟通的时候,是跟他谈论这个行为,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同时帮助他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我是谁」,构建一个自我的身份。
通过这样的表达和连接,让那个绷紧的地方打开一个放松的空间,新的东西才可能进来。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家庭教育,更需要中肯的评价!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家庭教育,更需要中肯的评价!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于是,不知不觉中就会对他们报以太高的期待,希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给自己增加颜面;可是,当孩子的表现让自己不满意时,一些家长就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表现出太强的控制欲,甚至对孩子的评价有失偏颇。
带着失望的情绪,这些家长直接忽略孩子身上的优点,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给孩子一个彻彻底底的差评,给孩子贴上不成器的标签,让孩子无力反驳,最终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想法,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失去热情和信心。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爸爸,因为儿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他感觉自己出了丑,于是在家长会之后,就开始数落儿子,说:“让你一定要听话,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要跟坏学生在一起玩,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害得我每次在家长会上都会出丑!”而孩子听了爸爸说的话,似乎很委屈,他嘟着小嘴,刚想反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孩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爸爸打断了,只听他叹气的说道:“我怎么就摊上你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在家懒惰,在学校调皮,身上没有一处优点!回家后看我收拾你!”孩子本来还想继续反驳几句,直接被爸爸的态度压了下去,低着头默不作声,心里一定不好受。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爸爸不在少数,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好好学习,能够为自己的脸上增光;可是,当他们心情不好时,根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随意把这种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虽然是言者无心,但是孩子却听者有意,不知不觉中就在心里留下阴影。
在语言刻薄的家长面前,不得法的家庭教育,时常会放大孩子的缺点,却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殊不知,在这种控制之下,在许多差评之下,正在逐渐剥夺孩子的信心,让他们的处境越来越糟糕。
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要谨慎给孩子贴上固定的标签,尤其是一些坏标签、差评价,都不要轻易使用在孩子身上;更不能从家长个人的情感出发,认为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应该综合多种因素,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上,给孩子做出中肯的评价。
别给孩子乱贴标签
别给孩子乱贴标签作者:陈玉花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0期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
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由此推之,当一个孩子老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他是不是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呢?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样骂他,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己。
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标签效应”中,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也可能由于觉得不公平而产生与所贴标签内容方向相反的行动,也就是说,“激将法”是可行的。
但是,要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产生正面的效应需两个条件:一是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不是客观、公正的,二是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
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其年龄越小,对家长的说法越易于认同,也就是他并不容易分辨家长说的是不是客观、公正,同时,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其独立性是有限的,即使觉得家长不公平,也不容易产生“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
家长不可轻易对孩子下结论,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因为这样轻则会毒化亲子关系,严重的还可能促使孩子向消极方面发展。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介绍:一、“标签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句俗话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放在心理学的范畴来分析,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不但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
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
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
别让坏标签的暗流主宰孩子的世界
别让坏标签的暗流主宰孩子的世界摘要:生活中父母难免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批评或者抱怨,如果这些批评和抱怨经常性地发生,就像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列举一些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消极标签,并进一步阐述这些消极标签对孩子自我意识、自卑心理及亲子关系的危害和影响。
关键词:结论标签不当标签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难免对孩子会有抱怨、批评或者评价,这些评价和抱怨就会内化为孩子自我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
有句话说得好:批评和责骂可以使天才变成白痴,表扬和赞美可以使白痴变成天才。
本文主要谈谈批评和抱怨的标签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家长口中常用的结论标签1.“脑袋笨”家长在孩子正式上学之前都喜欢教他们一些东西,如唐诗、基础拼音或简单的加减法等,以使孩子上学时有一个好的基础或者以显示比其他孩子优秀。
但是有的孩子智力发育水平还不能接受所教的东西,所以总是学不会。
家长教得不耐烦时,就指责孩子“脑袋笨”。
家长经常这样数落,就相当于把“笨”字从小种在孩子心里。
2.“不用心”年龄小的孩子贪玩、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有时候做起事情来丢三落四,爸爸妈妈吩咐的事情转眼就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一时贪玩没有做,学过的东西也有可能总是忘记。
其实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家长偏偏忽略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这些问题只是一味地批评,如:“你怎么做事情就不知道用心呢,什么都忘记。
”如果孩子一时改不掉,家长就会在他面前不断地说。
有的家长还喜欢在别人面前倒苦水、抱怨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
3.“没用”孩子们在一起玩,很容易发生矛盾,打架是经常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被打,没有反抗,他的父母就觉得他没用。
下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家长就会这样说:“这孩子可没用了,上次就是这样……”有时候家长也会因为心疼而“怒其不争”或者觉得没有面子,因此骂孩子。
这就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没用”的标签。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33你白吃饭了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拿着算术的考试卷子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到孩子算错的题都很简单,就责备孩子:“这样简单的题目也会算错,太不应该了。
”但是,有的母亲却故意说些带污辱性的话,以刺激自己的孩子,如:“你是白吃饭了!这些题连一年级的学生都会做!”不仅母亲会这样说,在大人的社会里,上级对部下有时也会说,“你当处长几年了?还出这种错误?简直像个新人!”这些说法对成人来说,也许能激发人们发愤图强,产生好的效果。
但对孩子幼稚的失误,用“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个婴儿”等言词来加以讽刺是不能起任何作用的。
一位老人讲述他的亲身经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父母之言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这位老人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48岁,儿子今年44岁。
老人从年青时代起就非常喜欢画画,并一心想培养孩子成为职业画家。
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便开始学习画画,可是学了一年半却进展不大。
某天父亲生气地说:“你的智商和一年级的学生一样。
”女儿听了就说:“那就算了。
”以后,无论父亲怎么劝说,女儿再也不学画画了。
当他教尚在幼儿园的儿子学画画时,就改变了方法,每次儿子画完画,他总是称赞儿子:“画得好!你是画画的天才。
”于是,儿子很热衷于学画画,而且进步很快,小学六年级时还参加了县一级的比赛。
以后,儿子上了美术类大学,并成为职业画家。
他们俩是姐弟,应该说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可是,父亲的一句评语却产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一个孩子在画画上卓有成就,而另一个孩子对画画却毫无兴趣。
当然,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欲望,“想成为大人”,“想快快长大”。
换言之,孩子在大人、高班生面前,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感到个儿小、力气弱、知识少……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这种欲望,说孩子的智商像一年级学生、像婴儿,指责他比实际年龄更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自愧不如的感觉,使他无法从幼稚之中摆脱出来。
现在再来分析一下说三年级学生的智商“像一年级学生”这个例子,这与说“你退步了”是一样的,只会使孩子感到悲观和失望。
别乱给孩子贴“标签”
别乱给孩子贴“标签”六一儿童节,我给小侄女佳珏买了一套漂亮的舞蹈裙,趁周日有时间,带着儿子去给他表妹送礼物。
刚到我弟家门口,就听见我弟媳在屋里嚷嚷:“这个动作都练多少遍了,咋还跳不好呢?笨死了!”显然,这是在吵佳珏。
6岁的佳珏学舞蹈有一段时间了,在我眼里,小侄女漂亮聪明,6岁生日那天当众表演的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十分精彩,弟媳这是发的哪门子火啊?一进屋,我就看见佳珏委屈地坐在椅子上掉泪。
弟媳一脸无奈地对我说:“老师给了视频,让在家练习,可她总是跳不好,笨死了!”儿子早已跑到表妹身边跟她耳语,估计是向她通报我给她买了舞蹈裙。
小姑娘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但在听了她妈妈的一番话之后,表情一下子又变得暗淡了。
我赶紧扯了一下弟媳的衣襟,扬声说:“佳珏那么聪明,肯定能跳好的。
”说着,我拉着弟媳来到卧室,认真地对她说:“佳珏有舞蹈天赋,你可别乱给她贴标签。
你总说她笨,说多了她就会认为自己真的笨。
”弟媳诧异地看着我说:“不会吧?我就是一着急才随口说的。
”我肯定地告诉她:“你这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应该多鼓励孩子,不妨给她贴贴正面标签。
”随后,我和弟媳来到客厅。
佳珏正跟我儿子看我给她买的裙子,很开心。
弟媳走过去,拉住女儿的手说了几句话,佳珏连连点头。
接着弟媳打开视频,轻快的音乐响起,一群可爱的孩子出现在视频中。
佳珏站到客厅中央,跟着视频翩翩起舞。
开始她动作有些生硬,一边跳一边偷偷看她妈的脸色。
我笑着对她说:“放松,别紧张。
对了,这个动作先踮起脚,再转身,挥手。
对,跳得好。
”在我的柔声指导下,佳珏渐渐跟上了舞蹈的节奏……那天,我和儿子离开的时候,佳珏已经能够流畅地跳完整套动作,弟媳感慨地偷偷对我说:“看来你说得对,真不能乱给孩子贴标签。
”我说:“当然啊,这方面我可是有教训的。
”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时,老师每天晚上都布置作业写生字。
儿子对写字很有兴趣,欢天喜地地去挑选了作业本、铅笔、橡皮擦,还有漂亮的削笔刀。
家长切勿给孩子“贴标签”
家长切勿给孩子“贴标签”作者:兰花来源:《青春期健康》2017年第05期现代生活中,给孩子“贴标签”的做法,普遍存在,有的孩子总是被夸“很听话,也好乖”,有的孩子则被说成“这孩子长大后肯定出息不大”,其实,不管是贴“好标签”还是“坏标签”,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比如,张某的儿子12岁时,私自拿走父亲的二百块钱和同学去海边游玩。
家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做家长的都会很愤怒,张某也不例外,他生气地跟儿子谈道:“没经过我的同意,你怎么能随便偷家里的钱呢?”他在谈话中多次提到了“偷”这个词,没有想到,自从那次之后,他的孩子没有丝毫改变,甚至还形成了一种偷拿家里钱的习惯。
孩子的可塑性很多人都熟悉“标签”,它是个符号,一般用来标注物品。
但对人来讲,它就是一个特定的标记,往往与人的社会角色比如地位、阶层等有关,但对孩子来说,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他们还处于成长期,是人生不稳定的阶段,无论好坏,都在变动之中,而且在一个阶段好的东西,到了另一阶段就不一定还是好的,比方一个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如果还是很听话顺从,往往会缺乏创新、冒险、闯劲。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当他的人生尚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家长就给他定了一个“标签”,往往会连家长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不再会有耐心花时间了解孩子,这对孩子的发展没有益处。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家长不仅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更多的是乱“贴标签”、倾向于给孩子贴“坏标签”,这回更糟糕。
因为负向标签会产生负向功能,尤其当孩子年龄稍长、能自己判断一些事物、了解到“标签”的含义时,坏标签就会带来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再去做坏事时,孩子就会心安理得:反正我是坏孩子,反正我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如果给孩子贴错了“标签”,也会很麻烦,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很勤奋,事实上很有可能孩子只是因为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地勤奋学习,并非发自内心,当孩子的学习出现懈怠时,家长会很生气:以前你不是很爱學习的吗?其实是家长自己误导了自己。
贴标签对孩子的影响
贴标签对孩子的影响一直以来,很多的家长在咨询问题时,聊起他们的孩子,“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做什么事情都很懒”,“我的孩子很胆小,怕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问题是经常会被提到的,我绝对相信,在跟我咨询时用词上还是稍微加以修饰的,而面对孩子,用词和语气上会更加的赤裸裸:“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跟你讲过多少遍,快一点,做什么事情怎么都这么拖拖拉拉”,“你胆子怎么这么小,有什么好怕的”,我觉得这些词多数家庭都是很熟悉的,也可能都有对孩子讲过,现在先不讨论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先来谈谈这些话里本身有没有问题。
笨蛋,拖拖拉拉,胆小怕事,小偷,多动症等等这些都是标签,是父母对孩子的某一行为下的定义。
超市大家都去过,我们在买一个商品前,都要看标签,上面有名称,产地,价格等信息,标签的意义是让我们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这个商品的信息,也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归类。
次考试没有考好,孩子心理就会想“可能我真的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是个笨蛋,我没有学习的天赋。
”第二次没有考好“原来我真的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就是一个笨蛋”第三次没考好“我是笨蛋啊,我没有别人聪明,当然考不好”。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相信多数妈妈都有买回来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或者买回来就后悔的经历,卖你衣服的销售员有没有跟你说过类似于“您真有品位,一眼就看出这是我们刚刚来的新款”,“这件衣服简直就是为您量身定做的,比我们模特穿的都好看,要不您考虑下做我们的模特”,当你听到这样的话,心理是不是会把自己归到有品位这一类呢,这件衣服都是为你专门设计的了,你还好意思不买吗。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父母无端给孩子贴标签的后果
父母无端给孩子贴标签的后果
昨天妙妙在玩游戏的时候大声跟父亲喊道:你这个大骗子。
我很惊讶,这孩子怎么说出这样的话?似乎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很好笑。
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骗子,那么为什么会说出大骗子这个不好的词汇呢。
我在这边说道,你们是不是给孩子贴标签了,这回可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这句话还给你们了吧。
我一寻思就是,一定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了这句话。
在玩游戏的时候,或者父母互动的时候,随意地说孩子骗人、撒谎、哄弄人等不好的词汇,不假思索地给孩子贴上标签,这是严重的不尊重孩子的语言,也是非常轻视孩子的语言。
父母对孩子说话,有些时候决不能太随便。
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孩子的思维能量,更不知道她的发展动向。
因为你有时候把她当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你说的话,又把她当成了大人。
这样的父母不太懂得儿童心理,但是最起码你不能轻视孩子,不能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懵逼父母还得说,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叫自尊心。
这样的父母很愚蠢。
遇到很多的父母亲,都是给孩子贴上标签。
让孩子记在心里,不能释怀。
我小的时候,母亲给我贴上标签,说我不是那里的虫,但是她也没告诉我,我到底应该是哪里的虫。
幸好她没给我贴上骗人的标签。
我查了关于儿童心理方面的内容,没有不给孩子贴上标签的内容,应该补上。
【家庭教育】不要随意给宝宝贴标签
【家庭教育】不要随意给宝宝贴标签身为父母,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呢?我的宝宝很善良,但是很胆小。
我家宝宝很喜欢撒谎,学坏了。
这个东西我家宝宝是不吃的。
……如果你也曾不自觉在宝宝面前,说出了类似这样的字句,那么说明你也陷入了给宝宝贴标签这一危险误区之中。
可别小看了这简单的几句话,它带给宝宝的性格影响是很深远的。
一些宝宝之后的行为偏差、不良习惯,甚至都和你此时对他的定义有关,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给出千万不要随意给宝宝贴标签这一建议。
贴标签效应说到给宝宝贴标签,那我们首先要了解到心理学上的贴标签效应。
贴标签,顾名思义,像对商品定价贴标一样,给一个人,以一个关键词作为定义,将他的性格行为规范在一个小方框中。
而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既认定、定义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其实也是心理暗示的一种。
在成人世界中,贴标签也并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对自己或身边的人定义一个狭小的框子,有时你的确觉得很方便,客户A小气,同事B多舌,因此你可以对其区别对待。
但其实,你等于将对方限定在一个个小框里面,抹杀了了解对方,人际交往的种种可能性。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发现的时候,被并没有了解你的人贴上了标签,定义为某一个你不认可的、不准确的形象,是否也会感觉不满、委屈、沮丧。
而性格还未定型的宝宝,如同一张白纸,你给白纸裁剪出了一个形状,贴上了一个标签,很容易对他们的目前暂时的不良行为进行强化,甚至定型。
爸妈总不自觉地对眼前看到的一切,用以往的标准和经验去给予解读和定义,而非深思其行为的源头,这将导致宝宝的性格成长出现更多的问题。
场景1晨晨今年开始上幼儿园了,班主任王老师拿到晨晨妈交给她的长长的单子后吃了一惊,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晨晨饮食的禁忌。
鱼不能吃,姜不能吃,香菜不能吃……晨晨妈请老师特别注意按照清单上帮晨晨准备饮食。
家长切勿给孩子“贴标签”
孩 子长 大 后 肯定 出息不 大 ” .其 实 .不 管 是贴 “ 好 标 签 ”还 是 ” 坏 标签 都 不 利
于 孩 子 的成 长 。 比 如 ,张 某 的 儿 子 1 2岁 时 .私 自
在 我 们 的 身边 ,很 多 家 长 不 仅 轻 易 给孩 子 “ 贴标签” . 更 多 的是 乱 贴 标签 ” 、
做法 . 普遍 存 在 有 的 孩 子总 是被 夸 很 心 花 时 间 了解 孩 子 .这 对 孩 子 的 发 展 没
听话 .也 好 乖 ” 有 的 孩子 则 被说 威 ” 这 有 益 处 。
肯 的评 价 .教 育 才是 有 效 的 。
孩 子是 有 自尊 的 对 孩 子 的 任 何 评
阶 段 好 的 东 西 ,到 了 另一 阶 段 就 不一 定 事 一 旦被 贴 上 “ 标签” .周 围 的人 都会 认
倾 向于 给孩 子 贴 坏 标 签 ” 这 回 更糟 糕 。
价 都 不 是 一 件 小 事 。 对 孩 子 的 个 性 可 以 认 真 地 讨 论 、剖 析 ,提 出忠 告 却 不 能 粗 暴 地 指 责 。 当然 ,一 味 地 表 扬 . 以 至 于 偏 离 了实 际 的情 况 ,也 会 让 孩 子迷 惑
大 的 ,当他 的人 生 尚 处于 变 化 的过 程 中 .
家 长就 给 他 定 了一 个 “ 标签” 往往 会 连
刻 板 成 见 ,而 不 是 公 正 客 观 地 对 待 事 物
的 态 度 。 因此 .教 育 孩 子 要 符 合他 的 心
现代 生 活 中 给 孩 子 贴 标 签 ” 的 家 长 自 己 以及 周 围的 人 .都 不 再 会 有 耐 理 特 点 .更 要 因 材 施 教 只 有 对 孩 子 中
警惕“标签效应”对孩子的影响
今天要说的“标签”,就像厂家给商品贴上属性标签对其定性一样,许多家长也在无意识地给还未成年的孩子贴上思维定势的标签。
“我家孩子就是内向、害羞,不爱说话。
”“脑子笨!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虽然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众,但当孩子没做到家长预期的成绩时,就会恨铁不成钢地顺嘴说出打击孩子的话,本意只是想用激将法让他们做得更好,其实事与愿违,如果家长经常用“负标签”限定孩子,就会很容易使他们朝着“负面”发展。
在我们李凌云自由绘画乐园有个叫米米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米米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对乐园老师说:“我家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差,在家教她简单的折纸、画画都学不好!”听到家长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老师立刻支走米米。
“当米米不会折纸的时候,您有没有用过打压她的词语或失落的语气?”米米妈不好意思地表示说过孩子“笨”、“不灵巧”、“比其他孩子差”,还经常对她失望地叹气。
了解情况后,乐园老师劝诫米米妈不要用消极的语言打击孩子,平时交谈以夸奖为主,在睡觉前给她讲些励志的小故事,不时对她进行赞美。
在乐园中老师也对米米进行针对性引导,经常将她在乐园里创作的优秀绘画作品、创意作品贴在展览墙上,并引导其他小朋友对她的作品进行赞赏,现在米米和初变得自信了,和来时胆小不自信的米米完全不一样了。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表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他们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自信心、人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我习惯把孩子比作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完全能从孩子这面镜子上反映出来。
经常以赞美、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孩子必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因为他们从最在乎的父母那里找到了自尊、自信,并且这种积极态度会随着父母的肯定逐渐加深,父母经常为孩子贴上“宝宝很棒”“真聪明”“爸爸妈妈信任你”的正面标签,“期待效应”就会开始起作用,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孩子就会努力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前进。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标签
XINSHOUBAMA/新手爸妈尔亲手给孩子"占上的坏标,-会/%子产生非3大的杀伤力-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有一段时间,我工作不顺、身体有恙,看什么都不顺眼,整天像吃了火药一样,说话很冲。
5岁的女儿还小,并不懂得大人的心事,看我不高兴了,她就想主动在我面前表现一下。
她说:“妈妈,我帮你浇花吧?”她拿着一只小小的花洒,把水洒得花盆周边到处都是。
我并不是十分生气,但还是忍不住责备她:"你怎么这么笨啊!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
自己穿袜子能把袜子穿反了,刷牙能把牙膏泡泡刷到脑门上,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
这么下去,长大以后怎么能?”我皱着眉头,依旧在说,女儿低着头,眼泪欲落没落,可怜巴巴的样子。
其实,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悄悄地生出自尊心。
责备她的时候,她会伤心难过,而且越批评&她就越容易犯错,甚至还会因为怕犯错,一个“笨小孩”变成干脆什么也不做的“懒小孩”。
可惜那时候,我并不懂得,不知道贴坏标签◎文/有大的—天,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坐在沙发上喊我:“妈妈,帮我拿西红柿酱。
妈妈,帮我把抱抱熊拿来。
妈妈,我小画册。
”我忙得脚打后脑勺6没好气地吼她:“没看到我忙啊?你自己没长手啊?”她嘻嘻地笑:“我是小懒虫。
”她说得那么心安理得6我怔住了:女儿以“懒”为(?想起那天,我在卫生间教她洗袜子,她举着满手的泡泡就是不肯洗。
我启发她说:“你长大了还不会洗袜子,怎么办?"她歪着头想了想说:“没关系6有妈妈帮我洗。
”我问她:“如果妈妈老了呢?”她居然说:“老了也得帮我洗!”我大骇,女儿居然被我教样"看着女儿稚嫩的小脸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6反思自己用词的分寸。
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乱给孩子贴坏标签带来的伤害和潜意识之中的心理暗示。
四五岁的孩子,刚刚开始认知社会、认识人生,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底线和是非判别标准,也是建立、信、自爱的关键时期,家长批评孩讲究方式方法6注意用词的分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意贴标签后果很严重
“宝宝样样都好,就是胆子太小。
”
“宝宝和他爸爸一样,只吃肉不吃蔬菜。
”
“我家宝宝太磨蹭,做啥事都比别人慢半拍”
……
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妈妈当着宝宝的面毫无顾忌地评价宝宝,殊不知,不经意间已经给宝宝贴上了一系列的“标签”,直接后果就是引发“标签效应”。
了解“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暗示的方向发展。
常用“标签”
通常给宝宝贴的标签主要有两大类,即正面标签和负面标签。
负面标签是妈妈们使用最多的,具体又分为三类:
⒈对宝宝性格特点消极评价的标签。
如真笨,性格太倔了,像他爸爸一样。
⒉对宝宝处理问题态度的评价标签。
如做事粗心大意,一点也不认真。
⒊对宝宝行为方式的评判标签。
如太好动了,坐不住。
不当标签后果很严重
不当的标签会让宝宝形成错误认知
宝宝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你有意无意的判断,会对宝宝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宝宝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
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固化作用越强。
因此,无意中给宝宝贴上不正确的标签,很可能会不断强化他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不当的标签会引发“标签效应”
一旦给宝宝贴上“你真笨、你真内向、你真调皮”等负面标签,会让宝宝觉得“我有什么好在乎的,反正大家认定我顽皮捣蛋。
”这些负面标签会给宝宝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失去信心。
负面标签越多,宝宝的自信越弱,后果当然是只会限制宝宝自然地成长。
避免“标签效应”妈妈这样做
不要轻易对宝宝下“好”或“坏”的结论
宝宝在某个阶段的确会出现一些行为习惯,但都不是固定的,宝宝的可塑性、可发展空间很大,这些“不完美”会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慢慢改进和完善。
而且,顽皮、好动都是宝宝的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是对成人行为的简单模仿。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给宝宝贴上“好”、“坏”的“标签”,人为地划分“好宝宝”、“坏宝宝”。
批评或指责宝宝时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告诉宝宝:“你那样做是不好的行为。
”或者“强行进入别人房间的行为很粗鲁。
”做法不是针对宝宝本身,而只是对宝宝的行为表示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得宝宝接受了批评,也明白了自己的行为哪些地方是不被大家接受或喜欢的,便于宝宝改进。
少批评指责,多表扬肯定
心理学家忠告说:“儿童听了鼓励的言词,会精神焕发;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评语,则会垂头丧气。
”对宝宝的心理和行为,应从多方面去观察,对其不良行为,不要简单训斥,而应找到他们的优点,用一个“好”的“标签”来激励他们,强化“好”的行为,淡化“坏”的行为,促使宝宝向积极上进的方向发展。
评价要中肯
宝宝有好的表现时,应当给予表扬,但也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虚妄夸大,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
宝宝一旦发现表扬并非事实,立即会让他感到十分沮丧,从此对你的话失去信任,对自己的优点失去信心。
不实的表扬,会让宝宝迷失自我,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往往会无法面对而变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