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的抒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岁人生的抒写

【摘要】杨绛先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创作跨越了70多年的时空,浓缩了作者百岁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她的散文从“我”的角度出发,叙写当时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也用同情理解之心写出她的所思与所忆;作为知识分子,她饱读诗书,富含人文情怀。追求温暖的人情美,也追求善良的人性美,还有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作为百岁老人,她历尽世间沧桑,身怀忧世之心,关注社会现实,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她通过散文的形式给予我们年轻一代谆谆教诲,主张我们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去实现人生理想。

杨绛(1911--)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杨绛先生是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长寿作家,在当今文坛上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她也是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绛在七十年代末期,因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在《干校六记》之后,杨绛的散文集陆续地和读者们见面,赢得了知识界的广泛好评。杨绛散文的智性特征和当时文坛的“反思”、“伤痕”格调不同,带来了一种看待“文革”的新角度。作为作家,她的创作涉足小说、剧本、文论和散文。杨先生创作最多且成就最大的当推她的散文作品。她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颇受读者的青睐。特别是2003年出版的《我们仨》和2007年出版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更使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并肃然起敬。

杨绛先生活了整整一个世纪,在这么长的人生岁月中,她经历了很多的事情,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思考了很多人生问题。在文学领域只有散文这种体裁才能让生命丰富多彩,而且也最能体现作家的情怀与情愫。散文是一种充满情感色彩的主情文学,往往被用来表达内心体验抒发内心情感。她的散文不论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追忆亲人故旧,“我”都置身其中,如实“记录”,还原公众人物,还原历史人物。向读者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让人们去鉴别,去品味。

一、从“我”的角度出发描绘真实的人物

(一)用真切之笔把公众人物还原为普通人

杨绛散文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真切可信,真诚是她人格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她散文的重要品格。作者笔下所记的人物大都是自己的亲朋至友,而且几乎都称得上现代中国的文化名人。在《将饮茶》中,收录了几篇写人的散文,如《回忆我的父亲》、《记钱锺书与〈围城〉》等。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丈夫钱锺书,都是公众人物,往往会被一些人传奇化。杨绛就用自己的真实真切之笔把自己的亲人还原成普通人,她从自己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亲人,把杨荫杭还原成我的父亲,而不是那个著名的大律师;钱锺书被还原成一个略带“痴气”的钱锺书,而不是那位让人高山仰止的文化人。杨绛用自己的视角进行叙述的同时,也试图分析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以及从性格的角度来解释人物的行为。

(二)用同情与理解之笔还原历史人物

“同情”与“理解”也是杨绛散文的境界。杨绛长于记人散文,不仅在于她叙述的从容与文笔的畅达,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对人物的同情与理解。作者“追忆思索,颇多感触,所以想尽我的理解”,从而写出人物的真实面目。建筑在理解之上的人物传记不仅值得信赖,而且显得亲切,特别是作者自觉规避隐“恶”扬善的神化笔法,使历史名人走出层层迷障,复归到平实而真切的人间。

二、知识分子追求的人文情怀

“文革”可谓是对文人身心最严酷的摧残。但杨老作为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在散文中她把人性放在第一位,把“文革”的大时代背景放在第二位。时代怎样变,人终究是人,要相信人是有感情的,即便面临变形的现实,有些人会扭曲人性,但那总是会过去的。应该用乐观的态度,感受别人在“困难”时期对自己的好,对大家的好。

(一)追求不灭的温情

“文革”结束后,人们不禁大放悲声,或愤激地控诉、或沉痛地哀思。“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恢复了文学说真话的现实主义传统,及时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杨绛先生所受迫害虽不是最深重的,却也未能幸免厄运。然而,她却在回首“不堪回首”之时忘却了离乱挫折,只记取人间温情。在她的《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这组文章中,为我们展示的是黑暗中的火花、寒冷中的微温、艰难中的慰藉。即便是人生之大冤大屈大辱,杨绛先生忆之,也以轻松、诙谐之笔娓娓道来。

(二)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忧世伤怀但又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根源于人类对乡土和族群的热爱。所以,它反映一种普遍的人性。”古代爱国诗歌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历久不衰。屈原堪称第一个中国古代忧患国家的前途胜于忧患自身的命运的知识分子。之后历代的许多知识分子都是如此:有匡时济世的李白;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赤胆忠心的陆游等等。国家盛衰的忧患意识成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思想情绪。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会在文章中大呼治国安邦的抱负和理想。然而《我们仨》中的爱国情操是与众不同的:低调、忍辱负重却又无怨无悔。

三、百岁老人的智慧

近百岁的杨绛,笔耕不辍,花了近3年时间,在和老、病、忙的斗争中,在2007年为我们献出了一部长篇说理性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是她继自述性长篇散文《我们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翻开这本新作,细细品读,发现这部她自称为“自问自答”的书,却似乎是专为我们年轻人而写,向年轻人重新解说人的本质和灵魂,呼唤我们找回信仰,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些恰恰

是我们年轻一代所日渐忽视的或者说简单化、片面性理解的东西。有着忧世情怀的杨老挺身而出,大声地质疑时下荒谬的社会风尚,灵肉崩离的思想,批判错误的人生价值追求,重提那些抛在角落里的“家常的道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杨老的“自问”,其实是“他问”,即实质是对社会上流行的看似正确其实却是荒唐之谬见的强烈反驳和批判,同时也提出杨老自己对这些抽象命题的看法与立场。杨老的愿望是:人在浩瀚的物质世界当中不应当迷失自己,应该找回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信仰,重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杨老走到了人生的“边”上,却仍不忘记为找回人的尊严和价值而大声疾呼,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她是我们年轻一代在新世纪的灵魂启蒙者。正如杨老在散文中所说,当今社会上,有的人为了“人死留名”;有的人认为“上帝下岗了,财神爷坐了庄”、“人生一世,无非挣钱和花钱享受”;我们没有了上帝,没有了信仰,只剩下肉欲的狂欢。很显然,“形而上”的命题已被不少人所忽略和抛弃,越来越多的人单纯追求“形而下”的实际性问题,其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离曾经拥有的那个精神家园越来越遥远。

结语:

杨绛不仅还原了散文的本来面貌,把散文当做散文来写,而且赋予了散文许多的“杨氏”特点。杨绛散文充满了童心、爱心、真心,洋溢着人心、人情、人性,她把自己复杂的人生况味体验升华为散文创作,为文坛献上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参考文献:

[1]杨绛《杨绛文集·散文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杨绛《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3]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