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2 裂 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 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3. 无性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两个细胞接触
质配
核配 (2n)
减数分裂
四、酵母菌的菌落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
润、透明、光滑、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啤酒酵母的菌落
酵 母 菌
细 菌
第三节 霉菌
• 霉菌(mold)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 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即凡是在基质 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 状真菌通称霉菌。
酵母菌的共性: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生子囊孢子;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⑤喜在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1
芽痕
2
球状、卵圆状、椭圆状、 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母细胞 子细胞
出生痕 3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气生菌丝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萌发
营养菌丝
3. 菌丝的特化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 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的变态。
延伸 吸取养料 附着 休眠(或休眠及蔓延) 捕食线虫
第3章 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PPT课件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单细胞真菌的总称。
特点: 1.一般以单细胞个体存在
2.多为出芽生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含甘露聚糖和葡聚糖 5.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 分布:偏酸性境的中含糖环境。水果、蔬菜、蜜 饯的表面,果园土壤中与环境有关。
酵母出芽繁殖时,在母细胞的 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
开的位点称芽痕(bud scar, 多个),子细胞细胞壁上的 位点称蒂痕(birth scar,一 个)。由于多重出芽,致使
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
.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 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
种类: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
500多种。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
切。
.
一、形态与大小
1.个体形态
• 单细胞,不能运动,圆形、椭 圆形、柠檬形、卵圆形、腊肠 形以及菌丝状。
• 大小根据不同的种差别很大: 1-5×5-10um
假菌丝
.
酵 母 形 态
• 低等真菌:纤维素 • 酵母菌:葡聚糖 • 陆生真菌:几丁质
.
(二)鞭毛— (9+2型)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
三、类群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单细胞真菌 —— 酵母菌(Yeast)
真菌 丝状真菌 —— 霉菌(Mold,Mould)
大型子实体真菌 —— 蕈菌(Mushroom)
(完整版)微生物学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七授课单元一、教学目的通过该授课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真核微生物和真菌所包括的主要类群,熟悉真核生物的细胞构造,掌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熟悉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并了解工业上常见的有益和有害的酵母菌。
二、教学内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真核微生物的概述第二节酵母菌一、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细胞形态与构造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四、酵母菌的菌落五、工业生产上常见的有益和有害的酵母菌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重点:1.真核生物的定义、细胞构造和生物学特性(1)定义:是一大类进化程度较高,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生物。
(2)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放在介绍酵母菌和霉菌相关章节中介绍。
(3)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真核生物在一系列生物学特性上均与原核生物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差别如细胞核是真核或是原核;具膜细胞器的有无;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几丁质还是肽聚糖、假肽聚糖;鞭毛的构造是复杂还是简单;以及细胞体积的大小等。
真核生物的细胞器都有完整的膜包围,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而其细胞核更是发展到有膜包裹、具精巧染色体构造,其中的双链DNA长链还与组蛋白密切结合,成为结构十分精巧的遗传功能单位(通过列表的方式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
2.真核微生物和真菌所包括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属于植物界的微藻、属于动物界的原生动物和属于菌物界的真菌等微小生物。
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霉菌(小型丝状真菌)和蕈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
本章重点讨论酵母菌和霉菌。
“菌物界”的概念由我国学者裘维蕃1990年提出,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体、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三类。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二、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营养体类型: 菌丝和菌丝体 菌丝的变态 菌丝的组织体。
1. 菌丝和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呈丝状或管状,叫做 菌丝,是由成熟的孢子在基质上萌发产生芽 管,或由一段菌丝以细胞伸长、增长而来, 并产生分枝和不断生长。多数真菌菌丝有隔 膜叫有隔菌丝;每一根单一的细丝叫菌丝 (Hypha)。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 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微生物学
主讲:张学舒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 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1.核
2.细胞分裂 3.有性生殖 4.中体、细胞器 5.核蛋白体
6.细胞壁组成 7.运动器官
8.细胞大小
无真核,拟核,没有核膜, 没有核仁只有一条DNA。 二分裂 通常没有或有 有中体无细胞器 70S(在细胞质中)
肽聚糖或脂多糖 较细鞭毛 (中空管状结构) 较小,1—10um
依附于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有丝 分裂前期消失,后期重新出现。
富含蛋白质和RNA,是真核细胞中 合成和装配rRNA(核糖体RNA)部位。
细胞核——核基质
是充满于细胞核空间由蛋白纤 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具有支撑细胞 核和提供染色质附着点的功能。
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膜 和细胞核间的透明、 粘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 的溶胶。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06CO2+16NO-3+122H2O+18H++HPO2-4 138O2+C106H263O110N16P
呼吸作用
分解1个分子的藻要消耗138个分子的氧。此时容易造成水体腐败发臭, 水质恶化,产生的胺、酮、硫醇、吲哚等恶臭有害物质,使鱼、虾大 量死亡,也危害人的健康。
1. 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具1条鞭毛(少2~3条)。 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 藻体多鲜绿色,少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虫)。
有性生殖:雌雄异体、卵生(线虫)。
四、主要种类
轮虫纲、线形纲、寡毛纲、甲壳纲、苔藓虫纲。
1、轮虫
在身体前端(又称头部)有1-2圈纤毛组成左 右两个纤毛环(又称头冠),纤毛经常摆动犹如 旋转的车轮,故名轮虫。杂食性,以细菌、霉菌、 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的作用:
占废水中的生物总数的5%左右,在低负荷时
在污水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中出现的多为红斑瓢体虫。 杂食性:主要吞食污泥中有机碎片和细菌。颤蚓和水丝蚓,多为红 色,肉眼可见,为河流湖泊底泥的指示生物,当它们在水体中出现时, 说明水质好转。污泥减量;供鱼类食料。
4、浮游甲壳动物
包括枝角类水蚤和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等,是鱼类基 本食料,也是河流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运行初期细菌→植物性鞭毛虫→肉足类(变形虫)→动物
性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 污泥中微型动物活跃,主要是钟虫类出现,可单个活动, 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有时多个在一起呈放射 形分布。
在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钟虫时,出水良好,
最新微生物学第三章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无性子实体-高等真菌
无性子实体- 低等真菌 孢子囊
(三)有性子实体
1、担子果:产生担子的子实体。担子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 大后形成的。其内进行核的融合和减数分裂,最终在表面外生 担孢子。有裸果型,被果型和半被果型三类。 2、子囊果:产生和含有子囊的子实体。 (1)闭囊壳:是一个球形的,闭合无孔口的结构。 (2)子囊壳:是一个具有孔口的球形或瓶状的结构。 (3)子囊盘:是一个盘状,杯状或碗状的结构。 (4)子囊座:含有子囊的子座,子囊生于子座内部的溶腔中。
在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丝状真菌的踪迹,种类多、数 量大。
一、营养体 (vegetative body) (一)菌丝(hyphae):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 为分枝管状,有或无隔膜。它的直径一般为3~ 10μm,与酵母细胞类似,比细菌或放线菌的细胞约 粗10倍。
1、真菌菌丝细胞的构造:其外由厚实、坚韧的 细胞壁所包裹,其内有细胞膜,再内就是充满着细 胞质的细胞腔。细胞核也由双层的核膜包裹,其上 有许多膜孔,核内有一核仁。在细胞质中存在着液 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泡囊和膜边体 (lomasome)等。膜边体是一种特殊的膜结构,位 于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由单层膜包围而成,形状 变化很大,有管状、囊状、球状、卵圆状或为多层 折叠状等存在于细胞周围,有点类似于细菌中的间 体。其功能还不够清楚,可能与壁形成有关。
酵母细胞表面,细如发丝,蛋白质。 与酵母凝聚性有关
(7)线粒体
酵母:一般紧靠细胞四周,红酵母除外 厌氧条件下,回分解形成嵴很差的前线粒体
霉菌:低等管状嵴;高等板状嵴
第一节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霉菌
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菌丝体,因此,丝状真菌是真 菌的最主要成员。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通俗名称,这是因 为这类真菌通常会在生长基质表面呈现为发霉的特征。它们 往往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 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霉状物),有较强的陆生性,在自 然条件下,常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 害。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芽殖电镜照片
假 丝 酵 母
4.生活史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质配、核配、 减数分裂、真菌、同宗配合、异宗 配合。
2. 真菌无性及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种类各有哪些?
3. 图示酵母的生活史。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位置上将 DNA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经电泳 分离后得到电泳图谱进行比较。酶切后 获得的DNA片段数目和大小不同。 常用酶切的对象: 线粒体基因组 r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利用随机合成的单个寡核苷酸引物 通过PCR反应扩增靶细胞DNA,扩增 产物经电泳分离,可分析产物在不同 菌株之间的多态性。 适用于种以下水平的分类学研究。 也可用于遗传背景不清的靶基因的分 析。
三、准性生殖与异核现象
1. 异核现象与异核体 (1)异核现象:菌丝内含有两种 或多种不同基因型核的现象。 (2)异核体:具有两种或多种不 同基因型的菌丝体,称为异核 体
异核体的形成
自发突变
菌丝体融合 + 角变
2.准性生殖:
真菌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发 生低频率的基因重组的生殖方式
第三节 真菌分类
根 霉 接 合 孢 子
三、子囊菌门的真菌 1.脉孢菌属 • 属核菌纲 球壳目 粪壳科
2.赤霉属
座属 菌核 科菌 纲 球 壳 目 肉
3.虫草属
属核菌纲 球壳目 麦角菌科
四 半知菌类
1. 曲霉属 (Aspergillus)
菌丝发达分 生孢子梗从足 细胞上长出, 顶囊小梗单层 或双层,分生 孢子颜色各异。 生产酶制剂; 产生毒素。
目前真菌界(Fungi)的实际范围
壶菌门 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 Zygomycota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半知菌类 Fungi Imperfcti
环境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1、分布
极其广泛,只要存在有机物就有他们的踪迹.
2、与人类的关系
(1)古代,我国人民就有利用霉菌作曲制酱(油),腐 乳等;近代发酵工业用霉菌生产酒精、有机酸(柠檬酸、 葡萄糖酸、延胡索酸等)、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等)、 抗生素(青霉素、夹孢霉素、灰黄霉素等),维生素(核 黄素等)、生物碱(麦角碱等),甾体激素等。 (2)生物防治、污水处理、生物测定等。①从茄科植 物根系分离出来的镰刀霉对含无机氰化物(CN-)的废水 处理能力强,去除率90%以上;②有的霉菌可处理含硝 基化合物(-NO2)废水。③根霉、木霉、青霉、镰刀 霉、曲霉、铰链孢霉等分解有机物能力强,木霉对难降 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能力强。
鞭毛纲中的原生动物称为鞭毛虫。多数是个体 自由生活,也有群体的(如聚屋滴虫)。
1. 鞭毛虫:具有一根或多根鞭毛 一根:眼虫、屋滴虫、杆囊虫等;
二根:粗袋鞭虫、衣滴虫、波多虫和内管虫等
2. 营养类型:三种类型都有 3. 作用:可作指示生物 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 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
2、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
不同种的酵母菌表现不一样,有的酵母菌在 培养基液面上形成薄膜,有的酵母菌产生沉 淀沉在瓶底。发酵型的酵母菌产生CO2气体使 培养基表面充满泡沫。
二、霉菌(mold)
霉菌(mould、mold)是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一个俗称,意即“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 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 构的真菌。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如活性污泥驯化中期 (游离细菌大量出现
痢疾变形虫
后)。
.
19
(三)纤毛纲 ★
1、特征:
小核
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 纤毛。
提问:纤毛的功能?
游动及摄食的工具。
纤毛 胞口 胞咽 食物泡
大核
钟虫形态图
.
20
No Image
纤毛虫类与水处理的关系
非常密切! ?
纤毛虫喜吃游离细菌及有机颗粒, 已发现的种类有6000种,远远超过肉足类和鞭毛类。
.
13
No Image
(一)鞭毛纲
形态:具一根或多根鞭毛,作为运动胞器。 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
I. 植物性鞭毛虫(兼有动物性营养)
“眼虫”-裸 藻
与水处理的关系★
长期无光时色 素退化、进行 异养生存!
“钟罩虫”----金 藻
适宜的环境是α—中污性小水体,生活污水中较多,
在活性污泥、生物滤料的膜上有,但量少。
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
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
16
典型种:变形虫、辐射变 形虫、太阳虫、壳虫
太 阳 虫
.
17
2、营养 动物性营养
捕食草履虫
.
吞噬的 硅藻 细胞核
18
严重的水传染病变形 虫(Amoebida,阿 米巴)痢疾(赤痢)就 是由于寄生的变形虫 赤痢阿米巴引起的。
• ★ 与水处理的关系: 大量出现时预示出水 水质差。
为32~70um,
宽22~48um,
口围12~25um
2.群体型(“九头鸟”)
• 固着型纤毛虫中的群体型生物有缩虫、盖虫、累枝虫三 种。
柄 可 收 缩
缩虫 累枝虫 盖虫
第三章 真核 微生物

• 什么是真核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类群?各类群之间有什 么关系? • 酵母菌个体、群体特征如何?其与人类生活之间有何关系 ? • 霉菌的个体、群体特征如何?其典型代表有哪几种?各类 本质不同是什么? • 微型藻类有何特征?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微型藻类有哪些 ? • 何谓原生动物?环境工程中所涉及的原生动物有哪几个纲 ?各纲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指示动物?
3.3.1 微型藻类的形态构造
• 藻类形态各异。呈单细胞或多细胞。有单个球状 体,有球状排列成链或成堆团的,有丝状体的等 等。 • 藻类细胞中大都有叶绿体。 • 藻类具有真核,因此,具有真核细胞的一般特征。 多数有细胞壁,细胞壁由纤维素与果胶质组成。 单胞藻类一般能运动,多胞藻类的生殖细胞(孢 子)通常也能运动。运动器主要为鞭毛。
Cel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tozoa
•全动性营养((holozoic) •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c) •大部分原生动物为异养生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 类等有机体为食或以死有机体、腐烂物、有机颗粒为 食;少数含有光合色素,能象植物一样行自养生活。 • 原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无性 繁殖一般为二分裂殖。
Aspergillus flavus 和黄曲霉毒素
� � � � �
发现 毒性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黄曲霉毒素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的防治措施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 � � �
强碱处理 淘洗去除 活性碳吸附 排除破碎的花生粒
根霉的用途:
� 酿酒工业常用的糖化酶菌种 � 发酵饲料 � 转化甾族化合物的生产菌
Classis 4 纤毛虫纲(CILIATA)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2.1细胞壁 在细胞的最外层,幼龄时较薄,具有弹性, 随菌龄增加变硬变厚,形成厚25nm的坚韧结构, 约占细胞干重的25%。 细胞壁具3层结构——外层为甘露聚糖 (Mannan),内层为葡聚糖(Glucan),它们都是 复杂的分枝状聚合物,总量超过细胞壁干重 85%,其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子,其量约占细 胞壁干重的10%。
酵母的芽殖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 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 并继续出芽,细胞间仅以狭小 的面积相连,成串排列,这种 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真菌丝
如果细胞相连,且相连细胞间 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呈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 丝。
• Studies of the distantly related fission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二、酵母菌的繁殖与生活史 are complementary to S. cerevisiae.
细胞壁的功能:与原核生物类似 • 固定外形; • 保护作用; • 存在酶和性结合物质,利于营养物质透过 及细胞间性识别;
• 抗原性。
酵母菌细胞 结构示意图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2.2细胞膜
位于细胞壁内侧,厚约7nm,结构与原核微 生物相似,电子显微镜下呈3层结构。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约占细胞膜干重的50%) 和类脂(约占40%),少量糖类。酵母细胞膜上的 类脂中含有甾醇,其中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 照射形成维生素D2。发酵酵母(Saccharomyces fermentati)所含甾醇总量达细胞干重的22%,其 中的麦角甾醇达细胞干重的9.7%。
酵母菌的细胞壁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课件

线虫的习性
荧光显微镜下的秀丽线虫
线虫有三种营养类型:腐食型、植食型和肉食型;
线虫有寄生和自由活动两种方式;污水处理中出现的多是自由活动 的。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线虫
线虫是污水处理净化程度差 的指示生物
寡毛类动物
寡毛类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较轮虫和线虫高级。身体细长分节, 每节两侧长有刚毛,并依靠刚毛作爬行运动。 •营养:杂食性营养,主要以细菌和有机颗粒为食。 •规律:颤蚓、水丝蚓等是河流、湖泊底泥污染的指示生物。
草履虫
喇叭虫
游泳型纤毛虫,属全毛目
固着型纤毛虫,属缘毛目,虫 体呈典型的钟罩形,故称钟虫 类。
钟虫类的虫体在不良环境中发生变态, 运动前进方向由向前运动改为向后运动
钟虫
纤毛纲中的游泳型纤毛虫多在中污带,少 数在寡污带。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活性污泥 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
固着型纤毛虫,喜在寡污带生活,是水体 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好的指示生物。
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缓流中。温暖季节 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绿色。
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前端钝圆,后端 尖。
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 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部紧贴 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 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 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 称光感受器。
肉足纲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变形虫在活性污泥 培养中期出现。
纤毛纲
➢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叫纤毛虫。 ➢以纤毛作为运动和摄食的细胞器。 ➢是原生动物中最高级的一类,有固定的、结构细致的摄食 细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 ➢具有两种不同的核(大核和小核,即营养核和生殖核)。 ➢分裂生殖(无性)和接合生殖(有性)。 ➢分类:根据运动情况可分为游泳型、固着型和吸管虫三种。
coyp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 基本形态:球形、卵圆形 – 特殊形态:柠檬形、瓶形、三角形、弯曲形 – 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大小
– 不同种类间差异很大
宽度:1~5μm 长度:一般5~30μm、20~50μm、最长可
达100μm 13
2、酵母菌的群体形态
固体培养 - 与细菌特征相似、大、表面湿润、容易挑起 - 菌落有颜色,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黑色
– 单倍体型(n) – 二倍体型(2n) – 单双倍体型
35
酵母菌的生活史
单倍体型:单倍体
时间长,二倍体时间 短 特点
营养体是单倍体 以裂殖方式繁殖 二倍体细胞不能单
独生活
八孢裂殖酵母
36
酵母菌的生活史
双倍体型:二倍
体时间长,单倍 体时间短
特点
– 营养体为二倍体 – 以出芽方式繁殖
42
一、霉菌概述
定义
– 凡是生长在固体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
蛛网状棉絮状菌丝体的真菌,通称为霉菌
– 在分类学上霉菌分属藻菌纲、子囊菌纲与半知
菌纲类
分布
– 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大量存在于土壤、水
域、空气、动植物体内外
43
一、霉菌概述
与人类的关系
– 用于发酵食品 – 发酵工业 – 农业上的运用 – 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 在遗传学上是良好的实验材料 – 危害:粮食、食品、仪器设备、工业原料发霉
–出芽的方式
一端出芽:细胞呈瓶型 两端出芽:细胞常呈柠檬型 三端出芽:细胞呈三角形 多边出芽:圆形、椭圆形
26
无性繁殖
芽殖
–出芽的过程
1.泡;2.小管;3.核;4.液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 如有,为鞭毛蛋白组成,其
运动方式为旋转式
真菌和藻类有,真菌含几丁质和其他一 些不含氮的非纤维素多糖,藻类和水霉
含纤维素
膜脂成分为酯键脂、直链脂肪酸;细胞 质膜含有甾醇类脂;产能蛋白存在于线 粒体或叶绿体膜上,而不是在质膜上
有复杂内膜的细胞器,含细胞骨架系 统——微管、微丝和中间体
4. 一些丝状真菌引起木材腐烂,从而给林业生产、日常生活以 及其他经济活动造成较大损害。
(二) 有益作用:
1. 真菌是发酵工业的重要基础,可用于生产各种酶制剂,有机 化合物,药物及发酵食品。
2. 真菌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应用,如食用菌生产已成为我国 农业三大产业之一;用来生产植物生长调节素,如赤霉素;用 来进行农田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如白僵菌。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和组成的比较
特征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细胞大小 较小,通常直径<5um
较大,通常直径>5um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细胞核
鞭毛
有,含肽聚糖
膜脂成分为酯键脂、直链脂 肪酸,除支原体外都不含甾 醇,膜上含产能代谢的蛋白 无复杂内膜的细胞器,无细
胞骨架系统 70S,由50S和30S两个小亚
较湿
干燥或较干燥
干燥
外观形态 小而突起或而 平坦
大而突起
密绒或粉末状, 蛛网状、绒毛
干皱
状或棉絮状
菌落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菌落与培养基 结合程度
不结合
不结合
牢固结合 较牢固结合
菌落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乳 脂或矿烛色,少
数红或黑色
十分多样
十分多样
菌落正反颜色
相同
相同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
菌落边缘 一般看不到细 可见球状,卵圆 有时见细丝状 可见粗丝状细
胞
状或架丝状细胞
细胞
胞
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较快
较快
慢
一般较快
气味
一般有臭味 多带酒香味 带有泥腥味 往往有霉味
(三)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 蕈菌又称伞菌,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 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 蕈菌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更为丰富。它们与 人类的关系密切,其中可供食用的种类就有2000多种,目前已 利用的食用菌约有400种,其中约50种已能进行人工栽培,如常 见的双孢蘑菇、木耳、银耳、香菇、平菇、草菇、金针菇等; 还有许多种可供药用,如灵芝、云芝、茯苓和猴头菌等。
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 酵母菌
•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主要分布在含 糖质较高的偏酸性环境,如果品、蔬菜、花蜜和植物叶子上, 特别是葡萄园和果园的土壤中,多为腐生型,少数为寄生型。
• 细胞直径一般比细菌大10倍,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 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 酵母菌可因串生芽殖后,子细胞暂不脱离母细胞而形成假菌丝。
• 霉菌菌丝根据功能分为营养菌丝(生长在基质表面和插入基质内 部、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菌丝体)和繁殖菌丝(营养菌丝体向基 质表面之外分支伸展,形成气生菌丝,其上产生一些特殊的繁 殖结构,被称为繁殖菌丝,繁殖菌丝负责产生繁殖体—孢子)。
• 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菌落较大,疏松,干燥,不 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 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 颜色常不一致等 。
二、真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 有害影响:
1. 工农业产品和日常用品常因真菌而霉变或腐败。
2. 引起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等传染性植物病害。
3. 引起严重的动物真菌病,如白假丝酵母为条件致病菌,可引 起人体表层组织疾病;许多霉菌产生毒素,污染食品,给人类 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如黄曲霉毒素。
3. 在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真菌可用于造纸和化工污水处理、农 田秸秆降解和生物测定等。
4. 真菌在科学研究上常被作为重要的实验或模式材料而广泛应 用,如在遗传性领域最著名的真菌俗称红色面包霉的粗糙脉孢 菌等,在单倍体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5.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真菌不仅是物质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承担 者,还与植物、昆虫、藻类等共生,促进整个生物圈的繁荣。
• 蕈菌最大的形态特征是形成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大型子实 体。子实体的形态多样,在担子果方面,伞菌类多数呈伞状、 帽状;多孔菌类着生树木上的多呈扁平状,有的多年生的呈蹄 形,着生地上的有的呈珊瑚状,有的呈片状而多分支;马勃类 多呈圆球形、梨形或陀螺型。大型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呈盘状、杯状、马鞍状、棒状等。
(二) 有性繁殖方式
真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多数壶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休眠 孢子囊,少数壶菌可通过受精作用产生卵孢子,接合菌通过接 合作用产生结合孢子,子囊菌在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 在菌丝顶端形成的担子中产生担孢子。
•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体内外均 有它们的踪迹。
• 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 称为菌丝体。霉菌菌丝根据其有无横隔结构分为无隔菌丝(整个 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多个核,如根霉、毛霉、 犁头霉等)和有隔菌丝(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成串多细胞,每个细 胞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 真核微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被、能进行有丝分 裂,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或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不是一个单系类群,而 是包含了属于不同生物界的几个类群——真菌、藻类及原生 动物等。 酵母菌
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真核微生物
藻类
大型真菌
原生动物
80S,由60S和40S两个小亚基组成;线 粒体和叶绿体含70S核糖体
有核仁、核膜的细胞核,染色体数通常 大于2
如有,为微管蛋白组成,通常具有9+2 的结构,其运动方式为外摆式
第一节 真菌(fungi)
一、概念:指那些真核、有细胞壁且含几丁质、产孢子、吸收 营养物质、无叶绿体并以有性和无性方式繁殖的一类有机体。
• 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特征:湿润、较光滑,有 一定透明度,容易挑起,颜色均一。相比细菌来说,菌落较大、 较厚、外观较稠,一般会有芳香味,边缘圆整或粗糙。
• 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有的长在培养基底部并产生沉淀;有 的在培养基中均匀生长;有的在培养霉菌是指那些形成丝状菌丝体的真菌。通常会在生长基质表面 呈现为发霉的特征,往往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 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霉状物),有较强的陆 生性。主要的营养来源是糖类和少量氮、矿物盐类等,极易在 含糖的食品、饼干、面包和各种谷物、水果上生长,常引起食 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害。
(3) 游动孢子:由菌丝顶端分化出游动孢子囊,其内原生质割裂 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一般着生在菌丝分化形成的游动孢子 囊梗上。
(4) 孢囊孢子:孢囊孢子被包裹于菌丝顶端分化形成的孢子囊内。 孢子囊存在于菌丝顶端,常有囊轴,孢囊孢子无鞭毛、有细胞 壁,如根霉属。
(5) 分生孢子:孢子不被包裹在囊内,而是直接在气生菌丝顶端 或侧边产生,承载分生孢子的转化菌丝细胞叫分生孢子梗。如 青霉分生孢子呈扫帚状,曲霉分生孢子器呈辐射状。
四、真菌的繁殖
以无性和有性方式进行繁殖,分别产生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一) 无性繁殖方式
1. 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2. 裂殖:是裂殖酵母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
3. 产生无性孢子:
(1) 节孢子:由菌丝断裂成若干小的片段形成的孢子,如地霉属。
(2) 厚垣孢子:由气生菌丝顶端或菌丝内部细胞产生的厚壁、圆 形或椭圆形的静息孢子,如假丝酵母。
• 菌落正反面颜色呈现明显差别的原因是:气生菌丝或子实体的 颜色比分散在固体基质内的营养菌丝的颜色深。
• 菌落中心与边缘颜色及结构不同的原因是:越接近中心的气生 菌丝生理年龄越大,发育分化和成熟也越早,颜色一般也较深。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的比较
菌落
单细胞微生物
分支状微生物
特征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
含水状态 很湿或较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