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文化:利弊与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共6页文档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目前网络立法监督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网上反动、色情的信息随处可见。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安全的网络环境,就会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进而使得他们难以抵御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网络的不文明现象,甚至网络犯罪也就显现出来了。
一是网络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都出现在网络之中网络能够超地域无障碍的交流,它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都混杂其中,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
在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前所未有的冲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掌握着网络信息的关键技术,网络正在成为灌输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工具。
我国作为技术上的“后起国”,在网络信息中,维护教育主权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其任务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分析与对策【摘要】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网络暴力、谣言传播和低俗内容泛滥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认知不足、缺乏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的淡薄。
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其文明上网意识和道德水平。
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机制,对有害信息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尤为重要,可以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和谐生活。
未来,应继续深化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将会得到有效净化和改善。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环境、净化、问题、根源、对策、网络素养教育、监督机制、重要性、发展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较高。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低俗、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泛滥,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提倡正能量,抵制负能量,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深刻认识到网络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确保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1.2 问题意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问题的意义在于,网络文化作为当今社会中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特点,也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等,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而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质量和健康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性、虚拟性和自主性,对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生活方式、价值判断等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网络文化这柄“双刃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必须重视网络这块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以更好的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互聯网时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网络文化因其独有的快捷性、虚拟性和自主性,使其深受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喜爱。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影响着他们。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网络文化随着网络时代应运而生,对于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学者们都各持己见。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的、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笔者看来,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等方面。
总而言之,一切活动及思维的形式经过网络的传播,就形成了网络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新型文化,它有着独特表现手段——互联网,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普适文化。
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可以容纳传统文化,但因其载体与传播途径的不同,因此与传统文化又有着质的差别,具有快捷性、虚拟性、自主性等新特点。
其一是快捷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的高时速性文化,相对于书面文化,网络文化不管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传播、更新的速度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无数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飞速的传递,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二是虚拟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将点与点、线与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世界。
在一个个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虚拟社区”中去,通过虚拟的身份跟陌生的人进行交流,发表观点和意见,可实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事。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二是大众化与个性化文化的矛盾,三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难题,四是青年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沉迷与依赖。
针对这些困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碰撞与冲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冲突。
传统文化强调礼仪、文明、孝道等,而新媒体文化更强调个性、自由、独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在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文化的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和冲突,很多学生在这种文化冲突中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处理。
针对这一困境,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改变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其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和认知习惯,二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新媒体文化,明确新媒体文化的优势和不足,促使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二、大众化与个性化文化的矛盾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众化,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可以迅速影响到大众,而这也会导致文化的大众化趋势,对个性化文化造成冲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在于,大众化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对个性化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学校的校园文化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针对这一困境,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并展示个性化的文化品味,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难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很多古老的文化传统被忽视和遗忘,这也导致了文化创新的不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学校难以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针对这一困境,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二是加强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的融合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的有机结合,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文化创新实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加深远,它既带来了一系列便利,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网络文化使得大学生享受到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
通过网络,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知识和资讯。
此外,网络文化也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社交途径。
通过社交平台和聊天工具,大学生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缓解大学生活中的孤独感。
然而,网络文化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可能成为大学生的时间杀手。
在网络世界中,网页浏览、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各种诱惑让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网络沉迷中,而且很难自拔。
此外,网络也成为大学生的一个虚拟世界,镶嵌了太多不真实的东西。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的信息、虚假的人物和虚假的生活,这会让有些大学生误入歧途。
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双刃剑,在享受便利和自由的同时,大学生也需要懂得如何规避网络中的陷阱,预防网络沉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对策面对网络文化的双刃剑,大学生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让网络文化为自己所用。
一、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网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学习和娱乐。
在时间管理中,大学生可以采用学习一小时、休息十分钟的方法,以此来稳定保持学习的效率。
二、加强信息筛选在信息获取和交流过程中,大学生要加强信息筛选能力。
不可盲信网络上的信息,要多方核实,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和低质量信息误导。
三、规避网络陷阱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使用搜索引擎、避免点击恶意链接、保护个人信息等基本网络安全知识。
同时,要注意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网络不良现象的侵害。
四、珍惜现实生活虽然网络生活方便便捷,但大学生也需要意识到,现实生活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了一些困境。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速度飞快,大量的信息源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形式难以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其次,新媒体时代下,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习惯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文化多元
化且快节奏,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较低。
此外,由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兴起,学生们在
校园之外也能够继续社交和学习,这也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下降。
对于这些困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
提高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
例如,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数字化的展览馆或博物馆,通过VR技术呈现古文化和历史文化,以此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其次,应该注重多元文化和
活力文化的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抓住时代的特点,将文化活动和
时下热点紧密结合,使得活动更具吸引力。
此外,应该注重发挥高校校园的社区感和互动性,通过校内的社交平台和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交和参与感,使得校园文化
更贴近学生生活。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应该注重与时俱进,保持创新能力,通过多元
文化、时下热点、互动性等方式,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文化消费习惯,让校园文化
始终活力、丰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和关注。
谈谈网络流行文化的利弊(大全五篇)
谈谈网络流行文化的利弊(大全五篇)第一篇:谈谈网络流行文化的利弊积极影响:1、丰富学生生活。
网络流行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网络流行歌曲、影视网络等。
无论校内校外,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开阔了其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拓展教育资源。
网络流行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部分网络流行文化同样具有先进基因,其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当前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让我们接触、了解、合理吸收某些网络流行文化十分必要。
部分优秀的网络流行文化同样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将少量的精品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对于拓展学校教育的知识、德育、艺术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和思维,丰富其知识、技能和技巧,密切学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均具有积极意义。
3、繁荣校园文化。
学生无疑是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网络流行文化通过作用于大学生,同样影响到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大学生摹仿能力强,他们常常借助于网络流行文化内容与形式,并结合学校生活进行再创造重新赋予网络流行文化新的意义,如网络校园歌曲、网络校园小说等,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特色的文化内容与形式。
4、网络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网络的普及与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每个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精神,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评论,通过网络参与评选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超级女生优胜者等活动。
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主精神。
5、网络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现代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的群体,他们在网络流行文化中感悟着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所参与的网络聊天,网上博客等流行文化形式,也已经使他们感觉到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征。
消极影响:1、沉溺其中,影响学业与健康成长。
网络流行文化挟感性化、娱乐化、形式独特、新奇等特征极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与喜爱。
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外界事物的辨别、批判能力不高。
校园网络文化利弊与对策
校园网络文化:利弊与对策一网络文化网上传播的巨大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或接受信息。
目前,一个新闻网站每天24小时可以更换上千条消息,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一分钟内将其报道出来。
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特别是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网络文化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通过网上聊天、版面文章抒发与E-mail 等方式,青年人既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讨论常常困惑自己的一些难题。
总之,互联网可以成为学生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或心情不好时宣泄的场所,从而避免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当然,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校园网络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同时,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
特别在我国网络文化刚刚起步的今天,它对青年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更不容忽视。
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的发源地,网络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它们文化扩张的领地。
现在,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是美国提供的。
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目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
网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已充分说明校园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另外,一些青年人上网成瘾,也是网络文化带给校园最大的弊端之一。
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学生有上网成瘾的倾向,当他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时,自然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之中,不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都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
在网络中,他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
久而久之,导致一些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完美的人生,而更加消极失望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在不少学校里,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学生屡见不鲜。
不少学生上网,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网络游戏。
而当前网上游戏大部分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浅谈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网络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普及,给他们的学习、社交、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
在学习方面,学生可能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社交方面,网络文化可能影响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能力;在身心健康方面,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学生缺乏运动和社交。
针对这些影响,建议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并利用网络文化。
只有正确引导,网络文化才能对高职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学生、影响、学习习惯、社交能力、身心健康、对策、引导、正面影响。
1. 引言1.1 网络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深入到了高职学生群体中。
在高校校园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寝室里,都可以看到学生们沉浸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中,与朋友聊天、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等。
网络文化的普及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娱乐。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高职学生们可以轻松地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
网络文化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娱乐内容,帮助他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放松心情。
在网络文化中,高职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网络文化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让高职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网络暴力、低俗信息等不良内容也可能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职学生应当正确引导自己,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发展学习的动力和工具。
1.2 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文化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高职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网络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既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分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文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律能力下降、手机依赖症、沉迷网络游戏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健康成长;自律能力;手机依赖症;沉迷网络游戏;对策正文:一、自律能力下降网络文化的普及让大学生们习惯了一种“一键得到”的方式,他们很容易放弃自己该有的自律习惯,而变得懒散,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意识,长期来看,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故而,针对自律能力下降这一问题,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管理:1、培养自我意识,找到自己的方向,设立目标和计划;2、做好时间管理,利用好每一段时间,避免太多的碎片时间浪费;3、制定每天的计划、任务与目标,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4、勇于面对挑战,尝试性的挑战自己,包括一些自己原本不敢做的事情。
二、手机依赖症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时在线,手机上的消息、游戏等内容随时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而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视力下降、颈椎病、肩周炎等等。
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调整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建立良好的上网习惯;2、将手机应用分类,把类似游戏和社交等应用放在一个较为难以到达的位置,适时休息,多做体育锻炼;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等方式。
三、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因其便捷、刺激、娱乐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但是,沉迷网络游戏往往会导致精神上与身体上的伤害,如影响学业、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大、近视等等。
要解决这种现象,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有关电脑游戏的知识;2、积极宣传各种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3、为同学们提供好的网络游戏、网络娱乐产品以备压力发泄。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学生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困境分析1.信息传播渠道的变迁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主要通过校园广播、海报、演讲等传统媒介来传播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以弘扬传统文化和思想为主,然而当代学生更追求自我表达和个性化,他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无法与当代学生产生共鸣。
3.传统活动形式不再适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常常以课外讲座、学术讲座为主,忽视了学生们的兴趣需求和多元化发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学生们更倾向于参与、互动性更强的活动形式,传统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注重深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创新。
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举办更多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2.拓展信息传播渠道针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来发布文化活动信息,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也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互动交流渠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提倡多元化参与形式针对传统活动形式不再适用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提倡多元化参与形式,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对传授者素质的挑战网络时代是开放条件下的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信息,应该及时掌握和更新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新事物的易感人群,新事物的领导者,支持者和实践者,是各大论坛,社区,聊天室的主力,思想政治教育传授者,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在互联网文化的背景下,传授者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网络一定的可预测性,灵敏性和网络的心理学知识,到网络中,并制定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得到他们的信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机遇2.1内容更加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也可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思维。
2.2方式进一步技术创新。
交互式网络的独有的模式操作方式,例如开放性,互动式,彻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过去的单向、垂直性向大学生的灌输,通过生动形象的'技术创新采用,一个现实的多媒体互动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从抽象化至具体内容,乏味显得有意思,时事紧密结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缔造一个收紧的氛围。
2.3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由于网络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甚至是腾讯最近推出了一个十几人同时都视频聊天qq,平等和隐蔽性的特点,这些已成为当今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
学生享受网上表达意见的自由,敞开心扉说实话,道真理,直言不讳和激烈的讨论,在互联网上的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网络窗口,更广泛,更准确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和要求,了解自己,做更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提高教育效果。
3、强化和改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3.1充分利用网络“因材施教”。
积极主动并综合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在线教育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在线生活,在线教育传统教育两手都要抓。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也带来了对学生的有益及有害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利用它既可以获取全球最新、最广泛的资讯,另一方面又被过多的信息所扰乱,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首先,过多的信息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们可能会在很多无关紧要的信息中流失,阻碍了自己深入学习的行动,花费在网络上搜索获取信息上会降低其学习效率,从而影响学习能力和表现。
另外,学生也许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非正规信息,网络上更容易获得一些成人化内容,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观念,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的正确性,以及课程的理解程度。
此外,过多的网络使用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生们通过长时间网络使用而令睡眠时间减少或者受到眼睛疲劳,网络游戏等过分消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网络文化也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就如何面对网络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家长应该督促孩子主动地保护自己,调节网络使用的时间,健康的睡眠时间也应该在网络使用之外保证,督促孩子避免网上过度游戏等过激行为。
其次,学校也应该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网络文化,引导学生去正确使用和管理网络,学校应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健康等教育;此外,学生们也应该从自身角度来管理自己的网络使用,学会从网络中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遵循新闻网站等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学生也应该多参与线下的文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逐步让自己养成通过网络去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素养的能力,以此来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价值。
最后,要警惕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从而把握网络文化与学术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享受网络文化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同时又不受其影响,真正受益于它。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文化的迅速传播和影响力,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积极影响1.开阔视野: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拓展思维。
2.多元文化: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社会化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思维。
3.互动教学:网络文化为教师提供更多元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具互动性,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思想交流: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想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激发思维火花。
二、负面影响1.信息混乱:网络上的信息不加选择地涌入学生的生活,片面的、负面的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2.虚拟世界:网络文化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丧失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3.不良习气:网络文化中存在着不良的言论和行为,学生可能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习气。
4.信息安全: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学生可能因此而受到网络欺凌、骚扰等不良影响。
三、对策建议1. 提高网络素养:中小学应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学会甄别有害信息。
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价值观念,使其不受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3. 加强师资建设: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网络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4. 增强监管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管,保护学生的信息安全,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需要和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探析手机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利与弊
制 度层面必须加 以规 定 ,以达到对学 生
使用 手机行 为的有效 监管的 目的。
表示 为其 他 目的。就上 网与学 习 、生活
的关 系问题 ,3 7 %认 为上网和学习往往
迷 恋网络世 界 ,一方面挤 占了课 余体育
锻炼 和参与社会实践 的时间 ,不利于学
生 的成长 ;另一方面手机上 网会 导致学
和 自主学 习。其 次 ,手机网络文化极 大 地提升 了高 中校 园文化的影响力 。高 中
( 1 )坚持 正 面引 导 ,避 害趋 利 。
学校应开展形式 多样 的网络兴 趣活动 , 引导学生处 理好网络世界 与现 实 世界的 关 系,娱乐 与学习的关 系 ,激励 学生把
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 ,手机 网络文
曾报道一位初 中生为买一部苹 果手机 ,
网络文化与 高中校园文化建设 化 分析手机 弊
建 (1)手机 网络 文化 对高 中校 园文
设 化的积极影响 。高 中校园文化是带有 明
显环境界限 的文化形 态。手机网络文化 的产生 ,突破 了其原 有的环境界 限,促 使高 中文化 的视野 拓宽了 ,张力也增加
校 的 3 . 结 果 分 析
园
示偶 尔会浏 览 ,5 4 % 表示从不浏览 。 手机 网络 文化是 利 “ 新 生事物” ,对
文 面的调查结果 与 ,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
的关系 :
传 统校园文化产生 巨大的影响力 。就上
他们与现实世界 的交往能 力,甚 至产生 心理疾病 。⑤影 响学 生的消费 观。媒 体
端 。学 校应 该开展形式 多样的心理辅导
和 干预 活 动 。
会产生极 大的消极影响 ,动摇着他们 的 文化信 念。主要 有 以下几方 面 :① 影响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带来诸如信息过载、网络成瘾等问题。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建立健康网络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对策。
在结论部分指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分析,希望引起人们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思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大学生、影响、对策、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网络道德教育、健康网络文化氛围、全面发展、促进健康成长。
1. 引言1.1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在当今社会,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显。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网络文化又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如低俗色情信息泛滥、网络欺凌现象频发等,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
建立健康网络文化氛围,倡导文明上网、健康生活方式,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成长。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地面对网络世界。
2. 正文2.1 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学术资料、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高校网络文化的交流互动特点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网络文化网上传播的巨大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或接受信息。
目前,一个新闻网站每天24小时可以更换上千条消息,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一分钟内将其报道出来。
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
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等,使人们在身临其境中取得多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在活跃、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网络文化所提供的空前优越的文化环境,也是别的文化环境无法比拟的。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使个人朦胧的想象变成鲜明逼真的多媒体界面;利用强大的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青年学生能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
青年人通过网络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另外,网络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的共享局面,使青年学生足不出户就可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馆和歌剧院,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接触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
而且在BBS上,他们可以阅读更多的网上个人论点,可以参与某一问题的讨论,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想,增强判断能力。
由于网络查阅没有时间上的限制,这就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宽松的时间。
它所构成的没有地理空间限制的协同学习环境,使学校的“围墙”概念逐步消失。
不同学校、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一起探讨交流某个问题。
这种不受时空、场合限制的文化环境,更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精神,培养良好的精神素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网络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在互联网上,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那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身份差别,也不存在“我说你听”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
网络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能淡化讨论者的身份意识,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
特别是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网络文化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通过网上聊天、版面文章抒发与E-mail等方式,青年人既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讨论常常困惑自己的一些难题。
总之,互联网可以成为学生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或心情不好时宣泄的场所,从而避免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事故的发
生。
二
当然,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校园网络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同时,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
特别在我国网络文化刚刚起步的今天,它对青年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更不容忽视。
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的发源地,网络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它们文化扩张的领地。
现在,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是美国提供的。
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目的即是为了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
1994年8月1日美国《新闻周刊》载文指出:“什么样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并不大肆声张,也不使用枪炮,便在发展中国家里扩张了势力。
这种势力要比任何武器所能达到的大得多和阴险的多”。
事实上,西方一些信息大国,尤其是美国,利用其经济实力,加速发展信息网络,将其创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进而控制着强大的国际传播网,垄断着国际新闻发布渠道和几乎整个世界舆论,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地倾销自己的文化,传播其政治、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力图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这对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其欺骗性和蒙蔽性是很大的。
其次,垃圾信息污染也是不能等闲视之的消极面。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使用方便和难以控制的特点,一些黄色、黑色、暴力、黑客信息也借助互联网而广为流传。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曾花了18个月时间,调查了网上92万条信息、图片及影片,判定其中83.5%的内容带有色情成分;电子公告牌储存的数据图像有4/5含有污秽内容。
互联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这些材料被查问过600万次,平均每天可以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
我国也曾有人非法搞色情网站,每天点击率高达近万人次。
另外,网上的黑色信息——国内外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散布的政治谣言和恐怖言论,加上枪战、暗杀、绑架、武装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等暴力文化,对于是非判别力和道德约束力较差的青年学生来说,危害是难以估计的。
在一项“是否有网络违规或违法行为”的问卷调查中,大学生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
网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已充分说明校园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另外,一些青年人上网成瘾,也是网络文化带给校园最大的弊端之一。
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学生有上网成瘾的倾向,当他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时,自然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之中,不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都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
在网络中,他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
久而久之,导致一些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完美的人生,而更加消极失望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在不少学校里,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学生屡见不鲜。
不少学生上网,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网络游戏。
而当前网上游戏大部分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青年人痴迷于此很容易养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
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
不少上网成瘾的学生,都养成了深夜上网精神抖擞,白天学习无精打采的习惯,以致身体素质下降,疾病缠身。
除了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外,上网成瘾还会对学生的心理性格产生危害。
三
面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一味地采取消极的堵截方式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
积极的对策应该是在利用网络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尽力做到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校园网络文化在青年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我们的主旋律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
有关部门应将我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料放在网上,让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
与此同时,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立法部门应加快网上立法,根据网络特点,尽快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以便于采用法制手段来制止和处罚网络信息犯罪。
面对网络上精华和糟粕并存、良莠掺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
以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培养青年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各级各类学校应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面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
另外,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健康现象进行谴责,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扬善惩恶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学校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上网成瘾的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既能走进网络,又能走出网络,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
提高青年学生对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减少校园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根本措施。
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面对复杂信息能够作出全面审视和迅速选择的能力。
在互联网上,如果不具备敏捷的判断力,就有可能被大堆的垃圾信息所淹没。
美国学者T·R·莫斯森认为:“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应重视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
在培养学生具备网络使用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要有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身信息需求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信息,达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目的。
总之,随着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加强青年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在网络文化交流中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才能真正使校园网络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作者:孙延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