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乘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3.提高挑战题:设置2-3道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乘方及其他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4.小组合作作业:安排一个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共同探讨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撰写一个小报告。这个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乘方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乘方的运算法则。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鼓励学生在报告中包含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元素。
5.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书籍,自主学习与乘方相关的数学历史或趣味数学知识,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作业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作业量适中,避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难点:
-理解乘方的意义,尤其是负数的乘方和零的乘方的实际意义。
-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特别是不同符号之间的乘方运算。
-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设置运算步骤,避免运算错误。
(二)教学设想
1.引入阶段:
-利用生活实例或数学故事引入乘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乘方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优秀5篇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进行求幂的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们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表示?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即a2=a·a;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即a3=a·a·a.(分别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其中一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个小时后分裂成2某2个,1.5小时后分裂成2某2某2个,…,5小时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个,为了简便可将记作210.(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说明:(1)举例94来说明概念及读法。
(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通常省略指数1不写。
(3)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4)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1)(-4)3;(2)(-2)4;(3)-24.点拨:(1)计算时仍然是要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2)注意(-2)4与-24的区别。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计算:(1)(3; (2)(-)3;(3)(-)4;(4)-;(5)-22某(-3)2;(6)-22+(-3)2.(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运用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熟知底数、指数和幂三个基本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能明确底数、指数、幂这几个概念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仔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设计(一)有效导入,明确目标提出问题:(1)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2)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3)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的厚度怎样计算?那么连续对折2次的厚度又怎样计算呢?连续对折3次,4次,...,30次又怎样计算呢? 依次引导学生完成三个问题。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41页,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乘方?什么叫做幂?2、 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请说出 的读法。
3、什么叫做底数?什么叫做指数?n a n a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活动,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深入学生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帮助各别有困难的小组分析问题,提出思考方向。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什么是乘方?什么叫做幂?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2、 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请说出 的读法。
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 ,记作 ,读作“a 的n 次方”,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3、什么是底数?什么叫做指数?在 n a 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教师补充提出问题:在教材,你还发现哪些其他的知识,请你提出来有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教师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对发现知识的同学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方的概念,理解乘方的意义,学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教材通过引入“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乘方作为乘法的推广,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方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
2.乘方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可以表示为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那么,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可以表示为什么呢?从而引入乘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PPT呈现乘方的定义和乘方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乘方的意义。
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学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例题1:计算2^3。
解析:2^3表示2乘以自己3次,即2×2×2=8。
例题2:计算3^4。
解析:3^4表示3乘以自己4次,即3×3×3×3=81。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乘方的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乘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乘方可以表示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那么,几个相同因数的除法可以表示为什么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得出答案。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强调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4有理数的乘方(教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2.4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乘方的意义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难点运用乘方的意义进行正确的计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么,a·a·a·a呢?问题2:在小学对于字母a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a还可以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评.二、探究新知1.有理数乘方的相关概念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细胞分裂示意图,提出问题:某种细胞每过30 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 h,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得出:5 h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1024(个).教师进一步讲解:为了简便,可将记为210.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a n.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a 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强调:①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②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2.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教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a n就是表示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课件出示:(1)52=________;53=________;54=________;55=________;(2)(-5)2=________;(-5)3=________;(-5)4=________;(-5)5=________;(3)01=________;02=________;03=________.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几道计算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3)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引导学生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 <0时,⎩⎪⎨⎪⎧a n >0(n 为偶数),a n <0(n 为奇数).a 2n =(-a )2n (n 是正整数);a 2n -1=-(-a )2n -1(n 是正整数);a 2n ≥0(a 是有理数,n 是正整数).3.有理数乘方的应用有一张厚度是0.1 mm 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 mm.(1)将这张纸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假设可以将这张纸对折20次,那么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59页“随堂练习”第1、2题.2.平方得9的数有几个?是什么?有没有平方得-9的有理数?为什么?【答案】2.2个 ±3 没有 任何数的平方都大于或等于零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学习乘方的概念时应注意什么?五、课后作业教材第61页习题2.4第1,2题.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乘方和幂的意义,但在负数的乘方时,对于理解加括号和不加括号的区别,部分学生会有困难.而在后续的拓展中,利用乘方的意义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应用意识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策略是:师生共同对每一个算式先分析幂的意义,再计算,对易混淆的形式,举例辨析.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难点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一、导入新课问题1:什么叫作乘方?103,-103,(-10)3,a n的底数、指数、幂分别是什么?问题2: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进一步讲解问题2:左边用10的n 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出现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又如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000000米/秒,中国人口大约是13亿等.教师: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大数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科学记数法.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请观察第2题:101=10,102=100,103=1000,104=10000,…,1010=10000000000.10n中的n表示n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学生:10n=100…0(n个0),n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n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课件出示:(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作科学记数法.教师进一步讲解:现在我们只学习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例(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2)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讲评.三、课堂练习教材第61页“随堂练习”第1,2题.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2.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位数有什么关系?五、课后作业教材第61页习题2.4第3,4题.本节课的内容是科学记数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乘方的知识,进而引入本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理清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位数的关系.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探究的问题愈来愈有挑战性,教师适当点拨和学生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利用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设置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例题的学习、习题的训练,学生对科学记数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乘方》
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乘方的概念及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理解乘方、幂、底数等概念.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幂的符号法则.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幂的符号法则.重难点解读1.有理数的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所以乘方是特殊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因而乘方结果的符号与有理数乘法中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是一样的.2.在乘方运算时,底数是负数或分数,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其右上角写上指数.负号在括号内,参与乘方的运算,负号在括号外,不参与乘方的运算,先保留,到最后再化简.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奇次幂是-1.三、教学过程活动1 旧知回顾1.回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算式(-2.5)×0.37×1.25×(-4)×(-8)的值为.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第41页内容.提出问题:(1)2个2相乘记作22,3个2相乘记作23,n 个2相乘记作多少?(2)引入负数后,4个-2相乘记作多少?-24和(-2)4一样吗?为什么?(3)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什么?它们的结果又叫做什么?(4)在a n 中,a 和n 分别叫做什么?2.教材第42页 思考.活动3 知识归纳1.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n a aa ⋅⋅个,记作 a n .在a n 中,a 叫做 底数 ,n 叫做 指数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 .注意:乘方和幂的区别2.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 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 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例1 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5)×(-5)×(-5)×(-5)×(-5)= (-5)5 ;(2)(-14)×(-14)×(-14)×(-14)= (14)4. 例2 (-3)4表示( B )A .-3个4相乘B .4个-3相乘C .3个4相乘D .4个3相乘例3 计算:(1)(-2)5;(2)(-0.4)4;(-75)3. 【答案】(-2)5=(-2)×(-2)×(-2)×(-2)×(-2)=-32.(2)(-0.4)4=(-0.4)×(-0.4)×(-0.4)×(-0.4)=0.025 6.(3)(-75)3=(-75)×(-75)×(-75)=-343125. 例4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1)(-11)5= -161 051 ;(2)(-9)6= 531 441 .练习: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24=16B .-(-2)2=-4C .(-31)2=-91D .-(-21)2=-41 2.下列各组数:-52和(-5)2;(-3)3和-33;-(-2)3和-23;323和(32)3;02 022和 02 021;(-1)2n 和(-1)2 020,其中相等的有( B )A .2组B .3组C .4组D .5组3.35 cm 比较接近于( D )A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B .三层楼的高度C .姚明的身高(2.26 m )D .一张纸的厚度活动5 课堂小结1.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当把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确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难点利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难点解读1.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同样按上述运算顺序进行.算式中有带分数,一般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算式中有小数的,把小数化为分数.2.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若能利用运算律,就利用运算律计算.三、教学过程活动1 旧知回顾1.回顾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乘方的相关概念.2.计算:(1)|-512|÷(13-12)×(-111);(2)(-2)3,(-12)3,(-13)3. 活动2 探究新知 观察3+50÷22×(15)-1. 提出问题:(1)式子中有哪几种运算?(2)如何计算这个式子?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运算律吗?活动3 知识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 乘方 ,再 乘除 ,最后 加减 ;(2)同级运算,从 左 到 右 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 小 括号、 中 括号、 大 括号依次进行.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例1 (1)-14-61×[2-(-3)2];(2)(-3)2-(211)3×92-6÷|-32|. 【答案】解:(1)原式=-1-61×(2-9)=-1-61×(-7)=-1+67=61. (2)原式=9-827×92-6÷32=9-43-6×23=9-43-9=-43.例2观察下列等式:1×5+4=32,2×6+4=42,3×7+4=52,4×8+4=62.请你在观察后用你得出的规律填空:(1)48×52+4= 502;(2)n×(n+4)+4= (n+2)2(n为正整数).练习:1.下列计算中:①74-22÷70=70÷70=1;②2×32=(2×3)2=62=36;③-6÷(2×3)=-6÷2×3=-3×3=-9;④223-(-2)×(14-12)=49-(12-1)=49+12=1718.错误的有( D )A.1个B.2个C.3个D.4个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这列数中第100个数是( A )A.9 999 B.10 000 C.10 001 D.10 002 3.x,y是有理数,且满足|x-1|=0,|y+3|=0,求x2-3xy+2y2的值.解:因为x,y是有理数,且满足|x-1|=0,|y+3|=0,所以x=1,y=-3.x2-3xy+2y2=12-3×1×(-3)+2×(-3)2=1+9+18=28.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9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6.学习平台:如果可能,准备在线学习平台或教学管理系统,以便进行在线教学、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
7.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练习题、案例分析等。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
④有理数乘方的注意事项:
1.防止乘方运算中的错误。
2.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⑤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
1.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2.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3.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⑥有理数乘方的拓展:
1.有理数的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方的运算法则和零指数幂、负指数幂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乘方的基本原理。
3.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需要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计算器、纸张、铅笔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乘方运算的实践练习。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准备一些物理实验器材,如测量工具、计时器等,以便进行与乘方相关的实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将学生分组,设置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布置一些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作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乘方的概念和意义,如何将乘方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以及如何解决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对于乘方的计算规则不太理解,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乘方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乘方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乘方》教案
4.发展数学运算技能:通过乘方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5.激发数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方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方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负整数乘方的运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正方体模型来演示乘方的计算方法。
举例:重点讲解2的3次方,即2^3,表示3个2相乘,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乘方的定义。
2.教学难点
(1)乘方的概念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乘方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2)乘方性质的推导:乘方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需数乘方的运算:负整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需要通过具体讲解和练习突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针对负整数乘方的难点,可以举例解释负整数乘方的实际意义,如温度下降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负整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3.1 乘方(教案)
2.3.1乘方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了解幂、底数、指数等相关概念.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及相关性质,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乘方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及其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及相关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 848.86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是真的吗?生:不可能吧?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计算对折30次后的高度是多少,看一看能不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么,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呢?a ·a ·a …a ⏟ n 个(n 是正整数)呢?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乘方的意义问题1: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提示: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分裂两次呢?分裂三次呢?四次呢?那么,3小时共分裂了多少次?有多少个细胞?要点归纳:一般地,n 个相同的乘数a 相乘,即a ·a ·a …a ⏟ n 个,记作a n .例如,2×2×2=23;(-2)(-2)(-2)(-2)=(-2)4.这种求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involution),乘方的结果叫作幂(power).在a n 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问题2:23和32一样吗?(-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追问:(23)2与223结果相等吗? 温馨提示:①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样便于辨认底数;②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探究点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例1:计算:)3.(1)(-4)3. (2)(-2)4. (3)(-23思考:根据例1的计算,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与指数有什么关系?再看下面的问题:问题3:不计算下列各式,你能确定其结果的符号吗?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1)(-2)51;(2)(-2)50;(3)250;(4)251;(5)(-1)2 022;(6)(-1)2 023;(7)02 022;(8)12 022.要点归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例2:教材P52【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问题解决】0.1×230=(mm)≈(m).计算器计算:230=1 073 741 8240.1×230=107 374 182.4(mm)≈107 374(m).现在同学们相信老师开始说的是真的了吧.探究点3:乘方的运算例3:计算:).(1)(-3)2×(-23(2)-23×(-32).(3)64÷(-2)5.(4)(-4)3÷(-1)200+2×(-3)4.思考:通过以上计算,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你觉得有怎样的运算顺序?要点归纳: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三、检测反馈1.在-|-3|3,-(-3)3,(-3)3,-33中,最大的数是 ( )A.-|-3|3B.-(-3)3C.(-3)3D.-332.对任意实数a ,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是 ( )A.a 2=(-a )2B.a 3=(-a )3C.|a |=|-a |D.a 2≥0 3.填空:(1)(-3)2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2)-(-3)2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3)-33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4.填空:(1)(-2)3= ;(-12)3= ;(-213)3= ;03= . (2)(-1)2n = ;(-1)2n +1= ;(-10)2n = ;(-10)2n +1= .(3)-12= ;-143= ;-324= ;-(-23)3= .四、本课小结1.求几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2.注意:(-a)n与-a n二者的区别及联系.(b a )n与b na之间的区别.五、布置作业P52练习、P56习题2.3T1,2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学生在小结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概括得非常全面,甚至把课堂上没出现的错误也进行了举例,如:62不能写成2×6.可见,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较好,教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第2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运算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利用运算律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运算律,体会简便运算和提高计算能力.2.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发展计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应用. 难点: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规律探究和实际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复习巩固:求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零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零.(4)(-a )n 与-a n 二者有什么区别及联系?(b a )n 与b n a 的意义相同吗? 2.情境导入:有一块蛋糕,一只小猴子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样继续下去,则第五天这只小猴子吃了这块蛋糕的 ( )A.125B.1-125C.124D.1-124 【解析】选A .因为小猴子第一天吃了12;第二天吃了(1-12)×12=14=122;第三天又吃了14×12=18=123;…;所以第五天这只小猴子吃了这块蛋糕的125.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思考:下面的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0+5÷22×(-15)-1 要点归纳: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4.如有绝对值,先算绝对值.【典例剖析】 例1:教材P53【例3】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两个完整的板书示范,边讲解边解释法则和运算顺序,让学生感受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法则,加深对有理数的运算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让学生养成运算每一步都说出依据的习惯.注意提示学生的易错点:①由于对乘方运算不熟练而出现的错误,如33=9,-42=(-4)2等;②运算顺序上的错误;③计算的熟练程度,有些学生常将自己计算出错归结为马虎、大意等,其实这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 例2:计算:(-3)2×[-23+(-59) ].方法1:原式=9×(-119)=-11. 方法2:原式=9×(-23)+9×(-59)=-6+(-5)=-11.【解题反思】对比两种方法,感受运算律的应用.【针对性训练】P54练习探究点2:数字规律探究【典例剖析】例3: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解题导引】1.观察①中各数与2存在什么关系?2.第②行的数字与第①行相同位置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能看出第③行与第①行相同位置的数字之间的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时注意观察方法要点:本题是以第①行为标准进行探讨的,因此应当先观察第①行的特征,如果不考虑符号的话,第①行的数都是2的正整数次幂,由此再进行下一步的讨论.【针对性训练】1.观察下列各式:1=21-11+2=22-11+2+22=23-1猜想:1+2+22+23+…+263=?若n 是正整数,那么1+2+22+…+2n =? 思考2:若a 为有理数,则a 2是什么数? 若(a +3)2+|b -2|=0.则a b +1= .三、检测反馈1.计算:(1)3×(-2)3-4×(-3)2+8.(2)(-1)10×22+(-2)3÷2.2.计算:(1)-32-(-2)2.(2)-14-16×[2-(-3)2]. (3)(-10)2+[(-4)2-(3+32)×2].(4)(-1)4-(1-0.5)×13×[2-(-2)2]. (5)-0.52+14-|-22-4|-(-112)3×49. (6)(-2)3-3×[(-4)2+2]-(-3)2÷(-2).(7)(-1)10×2+(-2)3÷4.(8)(-5)3-3×(-12)4. 四、本课小结1.复习乘方的有关概念;2.乘方运算的规律等;3.乘方与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五、布置作业P56习题2.3T3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运算问题;第二,符号问题.如果这两点弄清楚了,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就基本掌握了.上完这节课后,我感到有优点,也有不足.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特对这节课做了以下反思总结: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第三级运算;以及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给同学们几个混合运算,并提出:你能快速说出它的运算顺序吗?然后让学生在组内采取你答我评的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运算顺序,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再进行运算,比一比谁的计算更快更准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板演,让学生互阅互评,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方。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方的意义,理解乘方的运算规则,为后续学习指数幂、对数等概念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巩固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又为高中阶段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乘方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理解。
学生在学习乘方时,可能会对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方的概念:某商品打八折出售,即按原价的80%出售,问原价为100元的商品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
例如,2的3次方表示2乘以自己3次,即2×2×2=8。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乘方的魅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30人,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是上一次的90%,问第三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是多少?5.拓展(5分钟)讲解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科学计算、金融理财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并能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乘方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乘方时,可能会对乘方的概念和乘方的规则感到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乘方的概念,理解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能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
2.有理数的乘方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践,让学生主动探究乘方的意义和规则。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案例和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商品打八折后的价格是120元,问原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乘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PPT展示乘方的定义和有理数的乘方规则,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和掌握乘方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乘方的练习,巩固乘方的概念和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巩固乘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利息、折扣等。
教师可以通过PPT 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乘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通过学习乘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方的基本概念,了解乘方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乘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方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2.乘方的运算法则。
3.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黑板。
2.教学素材和练习题。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温度、速度等,让学生感受到乘方的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能否用乘法来解决?如何用乘法来解决?2.呈现(10分钟)介绍乘方的概念,讲解乘方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
如:2^3 = 2 × 2 × 2 = 8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乘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运用乘方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讲解。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乘方的定义
个……教师:原来这种运算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大量存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给出乘方的定义)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教师:这种运算书写繁琐,有简单的记法吗?学生:可以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用平方和立方,可类比表示。
教师:那么在刚才同学的提示下,我们把上面两个表格中的“记作”栏填写完。
教师:如果n个a相乘又该如何表示呢?(n为正整数)学生:a˙a˙a˙…˙a=n an个a教师:写得很好。
n a读作“a的n次方”,其中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幂。
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乘方的定义。
(板书乘方的定义,补全相关概念)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乘方的结果叫幂。
在n a中,读作“a的n次方”,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读作“a的n次方”,也可读作“a的n次幂”。
特别地,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举例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我们也可以用如下这个图形形象的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
指数底数结果:幂读作:a的n次方,a的n次幂课堂练习(难点巩固)教师:下面我们应用乘方的意义和相关概念解决如下问题。
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相应的底数和指数。
(1)(-6)×(-6)×(-6)×(-6)(2)-1.5×(-1.5)×(-1.5)(3)32323232⨯•••⨯⨯⨯na意义:n个相同因数的积。
有理数的乘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2.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计算过程中的符号运算与应用。
教学过程1. 有理数的乘法回顾复习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 有理数的乘方1.定义有理数的乘方,引入正整数指数、负整数指数、零指数的概念;2.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包括同底数乘方、异底数乘方与化简、加减混合运算;3.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解决1.通过有理数乘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看到有理数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让学生通过练习将有理数乘方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建议1.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计算方法与应用;2.强调符号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符号运算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方计算过程中的符号运算;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且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程度和学习兴趣等;2.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掌握程度;3.布置作业,巩固学生掌握的有理数乘方计算方法与应用。
注意事项1.本节课的授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应用;2.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尽量让学生在掌握简单计算方法后再进一步学习高级计算方法;3.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方计算方法的符号运算与应用,需要协调学生的左右脑发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精选多篇)】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比拟、归纳、概括的才能,浸透转化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勇于探究的精神,并联络实际,加强理解,体会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法那么,进展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材分析^p :本节内容从小学所学过的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出发,介绍了乘方的概念,容有关联的是后面“科学计数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局部内容。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探究法、尝试指导法,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地位;学法:学生观察考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底数a幂规律: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n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从考虑问题到问题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中间围绕“自学-交流、更正-点拨、归纳”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考虑、交流归纳的才能。
缺乏之处:在练习的讲评上,应给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交流。
第二篇:第一章有理数乘方(2)教案第周第节§1.5.1有理数乘方〔2〕教案备课人:李冶学习目的: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测,推理的才能。
重点:能正确的进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灵敏的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单。
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有理数的运算?2、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是什么?3、以下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运算?3+50÷22×〔-15〕-1二、新课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展;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展;三、例题精析:例1 、计算:〔1〕2?(?3)34(3)15〔2〕(?2)3(3)[(?4)22]?(?3)2(2)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2 ,4 ,-8,16,-32,64,…;0,6,-6,18,-30,66,…;-1 ,2,-4, 8,-16,32,…。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1 第1课时 乘方--教案
2.3.1 乘方第1课时乘方教学内容第1课时乘方课时1素养目标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准确说出有理数乘方的底数、指数和幂,能准确地计算有理数的乘方.3.经历观察类比、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的过程,领会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幂的运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主要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故事:国王赏不起的米相传,古印度有位国王很喜欢下国际象棋。
有一天,他想要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发明者说:“陛下,我不要您的重赏,只要您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可以。
在棋盘的第1 个格子里放 1 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 2 粒,在第 3 个格子里放 4 粒,在第 4 个格子里放8 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 倍,直到放满第64 个格子就行了。
”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很容易满足,就欣然答应了。
然而,当人们开始在棋盘上放麦粒时,国王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提问: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乘方自主探究:问题1:(1)完成下列填空,并说一说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S正=_______ = ____( )V正= _______= ____ ( )设计意图:首先,由学生熟悉的游戏故事导入,以这首故事为背景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课开始时设置悬念,等到讲完最后解决.游戏的导入,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设计意图:以经验出发,用数形结合,理解平方,立方的概念,为后面讲解乘方做铺垫.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从过程→结果→单位三个方面来写出面积和体积的结果.(2) 这两个过程有什么简单的写法吗?(类比单位的写法)(3) 这种写法读作什么呢?S正= 2×2 = __________= 4 ( cm2 )V正= 2×2×2 = __________ = 8 ( cm3 )师生活动:本环节采用学生先独立思考,引导类比单位的写法,简化平方和立方的过程.问题2:类比以上研究,完成下列填空.(1) (-2)×(-2)×(-2)×(-2)×(-2) 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类比上述探究结果回答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师追问:(-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2)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师追问:根据问题1、问题2 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定义总结: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a n ,读作a的n次方.师追问:上述的运算属于什么运算?设计意图: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这里,(-2)×(-2)×(-2)×(-2)记作(-2)4;-(2×2×2×2)记作-24. (-2)4与-24是不相同的.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总结: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教师举例:例如:幂:a n也可以读作:a的n次方幂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个数可以看作是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 2 就是21,指数 1 通常省略不写.填一填:(1)(-5)2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5)2表示 2 个_____相乘,读作_____的2 次方,也读作-5 的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个12相乘,读作12的_____次方,也读作12的____次幂,其中12叫做____,6 叫做______ .师生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过程中的失误,可以让其他同学予以指正.典例精析:例1 计算:(1) (-4)3;(2) (-2)4;(3) .设计意图:教科书在给出乘方定义的同时,还明确了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 在教学时,应结合示意图,讲清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运算结果.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乘方的定义和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的掌握情况.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乘方的运算的运用,同时过同例题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乘方中“符号”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的共性认教师追问:探究一:从例1,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吗?归纳总结:当指数是奇数时,负数的幂是负数;当指数是偶数时,负数的幂是正数.老师追问:正数或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吗?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归纳,老师在一旁指导,然后集体规范语言: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1.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 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 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回顾导入: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计算,自我反思与感悟数学语言.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1. 下列各组运算中,结果相等的是( )A. -32与-23B. -23与(-2)3C. -32与(-3)2D. (-3×2)2与-3×222. 如果一个数的15 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23 次幂是_________. (填“正数”“负数”或“0”)3.填表:4. 厚度是0.1 毫米的足够大的纸,将它对折1 次后,厚度为0.2 毫米.(1) 对折3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 对折7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3) 利用计算器计算:对折30 次后,厚度为多少米?是否超过珠峰的高度(8848.86 米)?有理数的乘方1.幂:2.当指数是奇数时,负数的幂是负数;当指数是偶数时,负数的幂是正数.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1.11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11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乘方及其运算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3.渗透分类讨论思想.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一、导入新课1.计算:(1)(-934 )÷3;(2)(-6)÷(-4)÷(-115 ).2.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 ,记作a 2,读作a 的平方(或a 的2次方);a·a·a 记作a 3,读作a 的立方(或a 的3次方);那么a·a·a·a 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 呢?a ·a ·a ·…·a,\s\do4(n 个)) (n 为正整数)呢?例如,2×2×2=23;(-2)(-2)(-2)(-2)=(-2)4.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可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例如,23中,底数是2,指数是3,23读作2的3次方,或2的3次幂.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通常指数为1时省略不写.二、探究新知1.计算:(1)(-2)3;(2)(-2)4;(3)(-2)5.解:(1)原式=(-2)(-2)(-2)=-8;(2)原式=(-2)(-2)(-2)(-2)=16;(3)原式=(-2)(-2)(-2)(-2)(-2)=-32.小结: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吗?(1)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我们有: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你能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当a>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0时,⎩⎪⎨⎪⎧a n >0(n 是偶数),a n <0(n 是奇数); 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a 2n =(-a)2n (n 为正整数);a 2n -1=-(-a)2n -1(n 为正整数);a 2n ≥0(a 是有理数,n 是正整数).三、课堂练习1.(-4)5读作什么?其中-4叫做什么数?5叫做什么数?(-4)5是正数还是负数?2.计算:(1)(-1)3; (2)(-1)10; (3)(0.1)3;(4)(32 )4; (5)(-2)3×(-2)2;(6)(-12 )3×(-12 )5; (7)103; (8)105.四、课堂小结1.乘方的有关概念(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2)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要注意括号的作用.五、课后作业教材课后练习第1题,习题2.11第1,2题.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时,结合具体的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方法.有理数的乘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逐步渗透这一思想.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能够迅速地读出和记住下列数字吗?1.光的速度约是300 000 000 m/s,它相当于速度为6 m/s的自行车的速度的多少倍?2.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7 400 000 000人;3.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 300 000 000人;4.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 600 000平方千米;5.我国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83 000 000 000元.这样的数,读和写都不方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种科学的记数方法吧.二、探究新知1.10n的特征(1)计算102,103,104,…并讨论102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小结:0的个数和指数相同,整数位数比指数多1.(2)练习:①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 000 000,10 000 000 000.②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数:102,105,1012,1025.2科学记数法定义综上所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三、课堂练习1.设n是一个正整数,则10n+1是()A.n个10相乘所得的积B.是一个n+1位的整数C.10后面有n+1个0的整数D.是一个n+2位的整数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 000;(2)378 000;(3)-112 000; (4)2945;(5)1346.30.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1)2.01×104; (2)6.070×103;(3)104; (4)-2.24×103.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五、课后作业教材习题2.12第1,2,3题.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知道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利用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科学记数法.为此,通过实例,引入了科学记数法,而通过例题的讲授,使学生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在表示中应重点注意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教案
2.3 有理数的乘方2.3.1 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课题 2.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知道幂、底数、指数的概念.2.已知一个数,会求它的乘方,提高运算能力.3.知道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4.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工具的能力.教学重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负数的正整数次幂.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某种细胞每30 m in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h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分裂方式如下所示.以后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这涉及数学中的乘方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教学建议】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列式计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巧妙地借助科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活动二:问题引入,合作探究探究点乘方的意义及算法问题1(1)完成下列填空,并说一说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2)这两个过程有什么简单的写法吗?(类比单位的写法)【教学建议】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使学生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情况.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乘方运算,提高运算能力.教学步骤师生活动问题2 类比以上研究,填写下面的表格: (-2)×(-2)×(-2)×(-2) (-2)4-2的4次方 (-25 )×(-25 )×(-25 )×(-25 )×(-25)(-25 )5-25的5次方【教学建议】教师酌情解释中“…”再加上“n 个”的标示,整体表示“n 个a 相乘”.【教学建议】提醒学生: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教学建议】对于一个数的情况,可给学生提供一种角度:指数就是指相同乘数的个数,指数是1,就是指只有一个乘数.这种规定可为以后整式次数的讲解做铺垫.【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用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来问题3 (-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2)4表示-2的4次方,-(2×2×2×2)记作-24,-24表示2的4次方的相反数. 一般地,n 个相同的乘数a 相乘,即,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 概念引入:求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在a n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当a n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试一试:填一填下面图示中的空.注意: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1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例1 (教材P 51例1) 计算:(1)(-4)3; (2)(-2)4; (3)(-23)3.解:(1)(-4)3=(-4)×(-4)×(-4)=-64;(2)(-2)4=(-2)×(-2)×(-2)×(-2)=16;(3)(-23 )3=(-23 )×(-23 )×(-23 )=-827 .例1变式 计算: (1)(-1)5; (2)(-0.5)2; (3)(-13)4.解:(1)(-1)5=(-1)×(-1)×(-1)×(-1)×(-1)=-1; (2)(-0.5)2=(-0.5)×(-0.5)=0.25; (3)(-13 )4=(-13 )×(-13 )×(-13 )×(-13 )=181. 思考:(1)结合例1和例1变式,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与指数有什么关系?当指数是奇数时,负数的幂是负数; 当指数是偶数时,负数的幂是正数.发现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正数和0的幂的符号规律,最后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2)如果幂的底数是正数,那么这个幂有可能是负数吗?不可能,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归纳总结: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 (教材P 52例2) 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有显示结果为-32768;显示结果为729.因此,(-8)5=-32`768,(-3)6=729. 【对应训练】教材P 52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的意识与能力.活动三:知识延伸,巩固升华 例3 计算:(1)-(-32 )2; (2)-(-3)3;(3)-(-1A14)3; (4)(-4)2×(-2)3.【教学建议】 选取学生代表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作答,提设计意图 解:(1)-(-32 )2=-[(-32 )×(-32 )]=-94; (2)-(-3)3=-[(-3)×(-3)×(-3)]=-(-27)=27; (3)-(-114 )3=-[(-54 )×(-54 )×(-54 )]=-(-12564 )=12564; (4)(-4)2×(-2)3=16×(-8)=-128. 【对应训练】计算:(1)-(-27 )2;(2)-(-6)3;(3)-(-113 )4;(4)(-22)×(-3)3.解:(1)-(-27 )2=-[(-27 )×(-27 )]=-449; (2)-(-6)3=-[(-6)×(-6)×(-6)]=-(-216)=216;(3)-(-1A13 )4=-[(-43 )×(-43 )×(-43 )×(-43 )]=-25681; (4)(-22)×(-3)3=(-4)×(-27)=108. 醒学生:(1)底数是带分数时可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对于例3(4)和对应训练的第(4)问,可将幂看作单独的一个数,先算出幂后再来计算乘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方运算,熟悉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并为后续的混合运算做铺垫.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随堂训练】 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训练.【课堂总结】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乘方?在乘方中,幂、底数、指数分别指的是什么?2.怎样计算一个有理数的乘方?3.有理数的乘方的符号规律是怎样的? 【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 56习题2.3第1,2,7,11,12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板书设计2.3 有理数的乘方2.3.1 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1.乘方的意义及相关概念2.有理数乘方的计算3.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从一个科学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具体的例子,逐步引入乘方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乘方与乘法的关系,进而理解乘方运算,同时体会幂、底数、指数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例题和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并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掌握乘方运算,提高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乘方的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工具的意识和能力.然后巩固加强学生对于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的理解,并为后续的混合运算做一点铺垫,整体效果较好.解题大招一利用偶次幂的非负性解决问题(1)一个数的偶次幂和绝对值都是非负数.(2)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是0.(3)若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为0,则这个数为0.例1(1)若(x-4)2+|y+1|=0,则x的值为4,y的值为-1.(2)如果(a+3)2+|b-2|=0,那么(a+b)2 025=-1.解析:(1)因为(x-4)2+|y+1|=0,(x-4)2是非负数,|y+1|是非负数,所以(x -4)2=|y+1|=0,所以x=4,y=-1.(2)因为(a+3)2+|b-2|=0,(a+3)2是非负数,|b-2|是非负数,所以(a+3)2=|b-2|=0,所以a=-3,b=2.所以(a+b)2 025=[(-3)+2]2 025=(-1)2 025=-1.解题大招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幂与几个特殊值的幂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幂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即-a m=(-a)m(m为奇数);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即a n=(-a)n(n为偶数)几个特殊值的幂①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②1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1;③-1的奇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都是1注意如果一个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那么这个幂的底数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例2(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B)①(-3)3和33;②(-1)4和-14;③23和32;④(-2)3和-23.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2)计算:(-1)2n+(-1)2n+1= 0 (n为正整数).培优点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例 一根1 m 长的铜丝,第一次剪去铜丝的14 ,第二次剪去剩下铜丝的14 ,如此剪下去,第2 025次剪完后剩下铜丝的长度是( CA .(14)2 025m B .(14)2 024m C .(34)2 025m D .(34)2 024m解析:第一次剪去铜丝的14 ,剩下铜丝的长度是1×(1-14 )=34 m ,第二次剪去剩下铜丝的14 ,剩下铜丝的长度是34 ×(1-14 )=(34 )2,……,依次类推,第2 025次剪完后剩下铜丝的长度是(34 )2 025m .故答案为C .。
七年级数学上册《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乘方知识。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方运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方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发学生对乘方概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如果是一个更大的正方形,比如边长是2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面积公式计算并回答。
6.评价与反馈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7.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总结乘方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融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乘方知识的同时,介绍相关的数学历史、数学故事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丰富内涵,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乘方概念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平方、立方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让学生感受到乘方运算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将乘方的概念、性质、运算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小知识点,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加深对乘方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课堂竞赛、抢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1乘方(1)(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3.1乘方(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3.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过程,从知识的迁移角度能类比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加法,乘方是相同因数的乘法,发展学生类比、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从乘方的不同解释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1.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颗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两倍,每一个格子中都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数量的两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摆满.”国王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就用到我们这节课开始学习的数学知识,本节课开始学习2.3.1有理数的乘方----乘方(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乘方的意义问题2.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棱长为2㎝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他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利用正方形面积、正方体体积公式求出,观察因数分别都是相同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表示面积和体积,观察每个式子中的因数.问题3.在小学里我们已学过了上面的面积、体积的运算用简便的形式表示,现在将上面的两种运算用简便形式表示,记作什么?读作什么?类似地,,,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用自己语言说出上面正方形面积、正方体体积和另外两个式子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222-⨯-⨯-⨯-2222255555⎛⎫⎛⎫⎛⎫⎛⎫⎛⎫-⨯-⨯-⨯-⨯- ⎪ ⎪ ⎪ ⎪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说出结论:记作,读作2的平方(二次方);记作,读作2的立方(三次方);记作,读作-2的4次方;记作,读作的5次方. 问题4.仿照上面的方法个相同因数的积记作?读作?学生活动:用自己语言说出个相同因数的积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结论,并给出规范性的说法.问题5.什么叫乘方?幂?底数?指数?上述式子中的底数、指数和幂.教师活动:规范概念: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中叫做底数,是指数,读作的方;可以看成乘方的结果,这时读作的次幂.学生活动:说出、、、底数、指数和幂.问题6.一个数怎样用乘方形式表示?和相等吗?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讨论用自己语言表达,一个数可以它的1次方表示,如;和不相等,表示4个-2相乘,即-2的4次方,表示4个2相乘的相反数,即2的4次方的相反数.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活动,并规范学生的表达结果. 活动二:乘方的运算例1. 计算学生活动:独立先计算. 教师活动: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活动三:负数幂的正负号问题7.你能从例1归纳出底数是负数,幂的正负符号与指数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根据乘法的积与正负符号的关系归纳,并用语言叙述.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规范描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22⨯22222⨯⨯32()()()()2222-⨯-⨯-⨯-()42-2222255555⎛⎫⎛⎫⎛⎫⎛⎫⎛⎫-⨯-⨯-⨯-⨯- ⎪ ⎪ ⎪ ⎪ ⎪⎝⎭⎝⎭⎝⎭⎝⎭⎝⎭525⎛⎫- ⎪⎝⎭25-n a n a n n a a n a n n a a n 2232()42-525⎛⎫- ⎪⎝⎭()42-42-1155,6(6)=-=-()42-42-()42-42-()()()()()3342142233⎛⎫--- ⎪⎝⎭正数.还可以得到: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是0.例2. 用计算器计算和教师活动:介绍计算器的使用.学生活动: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先确定符号. 三、强化巩固 1.练习1、2.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订正. 2.练习3.学生操作,教师检查.3.请你说说问题1中的国王为什么输了? 学生言之有理均可,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4.拓展训练: 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求: (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学生先小组讨论,教师提示: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应先求出每次折叠后纸的层数,再用每张的厚度乘以纸的层数即可.纸的对折次数与纸的层数关系如下:对于,借助计算器完成.具体解答如下:(1)∵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0.2(毫米),∴对折2次的厚度是0.1×22=0.4(毫米). (2)对折20次的厚度是0.1×220=104857.6(毫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这些幂与对折次数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什么是乘方?乘方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底数?什么是指数?乘方和乘法之间的关系?2.幂的符号怎样确定?0的任何次方是多少?()58-()63-200.12⨯学生小组合作对思想方法总结:从类比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加法,乘方是相同因数的乘法,发展了我们类比、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从乘方的不同解释中培养了我们的发散思维.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课本习题2.3第1、2题选做作业:课本习题2.3第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计算记忆有
3. 如有括号,先算_______的运算,按小括号、 理数的运算顺序
例落实1中::括计号算、大括号依次进行
4 - 1 ×(- 2 )2 + 1 ÷[(-1.5)2 -2]
92 3 3
6分
例 2:传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非法商业诈骗活动,
国家是明令禁止的,参与传销活动的人,最终是 学生独立计算,老师纠
正负数分类
6分
x2 +1; 8÷(7-77); 1-2-3; (-1)× - 62 ;
5×(-1)101; (-28)3×(-7)5;
-[-(+8)]; -23+(-3)2 .
有知理识数点的:运有算理顺数序的:混合运算
1. 先______,再_______,最后_______.
8分
2. 同级运算,从_____到_____进行。
要上当受骗的。据报道,某公司利用传销活动诈 正
骗投资人,谎称“每位投资者美投资一股 450 元,
买到一件价值 10 元的商品后,另外可得到 530 元
的回报,每一期投资到期后,若投资人继续投资,
下一期追加的投资股数必须是上一期的 2 倍”。退
休的张大爷先投资了 1 股,以后每期到期时,不
断追加投资,当张大爷某一期追加的投资股数为
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如何按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 的Hale Waihona Puke 时间分配等)导入:
有理数的运算都有哪些?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
什么?你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先计算,发现问题然后
4 — 1 ×(- 2 ) 2 + 1 ÷[(-1.5) 2 -2]里面有 解决相关的问题
8分
16 股后,被告知该公司破产了。
(1) 假设张大爷在该公司破产的前一期停
止投资,他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2) 试计算张大爷在参与这次传销活动中
共损失了多少元钱?
完成课后习题
12 分
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
算顺序为先乘方,再惩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 思考下列问题:
先算括号。 作业:
7 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乘方
课题:乘方
教学 目 标
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除、能乘方按的照混有合理运数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加、减、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混合运算的过程,培养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 题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按步骤进行, 情值感观态度与价 2. 最敢后于要面验对算数的学好活习动惯中的。困难,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1. 相反数是本身的数 是_______;
2. 绝数是对_值__等__于__本;身的 3.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
是_______; 4.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 5. 是立_方__等__于__本;身的数
是_______. 2分
知识点 教学后记:
板书
例1
练习
例2
3分
92
33
哪几种运算?该如何运算?
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 的、时间分配
等)
在七年级“数学晚会”上,有 10 个同学分别藏在
10 个盾牌后面,规定男生只能藏在正数的后面,
女生只能藏在负数的后面,盾牌的正面如图所示,
则这10 个同学中男生有多少
人,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分组计算并把
(-15)16;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