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文章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加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五大建议。
通过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可以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产业循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现实意义。
1. 引言1.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不稳定。
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面临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益较低。
农业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2 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营销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情况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经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农业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法的必然之路,虽然近些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循环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市场对新农业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不足,本文就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进行一番探讨。
一、前言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状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源严重浪费、环境质量下降、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偏低等,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概论循环农业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
也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基本理论,采用循环生产模式,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其实质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
三、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农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但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还有许多障碍性因素亟待破解。
1、思想上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循环经济意识淡漠。
研究论文: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及路径
113787 农林学论文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及路径引言当今社会主流的物质变换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泄”,这种不合理的模式已经诱发严重的生态危险信号,我们必须为此有所行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宗旨是可持续发展观,提倡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对我们的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此前提下,以环境无害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作为三大技术载体,以实现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并由此促使社会经济行为转向生态化,逐步改善以前盲目追究经济效益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和粗犷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循环农业的基础是循环经济的原理,指将循环经济的理想信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思路综合运用到现代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配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组织农业生产的进行,以达到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以此良性循环,从而构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新型的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为可对农业的消费方式及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落实到现实活动中,农村推广应用沼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条良好途径。
由此可见,发展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一、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当下的农业生产活动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与倡导的“低碳理念”相违背。
相关研究表示,我国平均每年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秸秆就有7亿吨,畜禽粪便达40亿吨,农业对化肥的需求量约占世界化肥总需求量中的25%;全球农业用地大量释放出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3倍,相当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0亿吨。
高碳农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论文
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型产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走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条道路。
因此,本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个对策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资源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1.何谓“农业循环经济”上世纪60年代,全球人口激增,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日益严重。
社会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一词便是这个背景的产物。
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最早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它实际上是把生态学规律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尽可能的低排放,以达到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正确运用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运用循环经济学的具体方法来组织农业生产活动,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2.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困境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满足我国人民的温饱到农业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本文就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
接着在详细解释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和引导。
结尾部分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展望未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旨在引起我们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建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关键、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
只有建立起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再生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支持措施,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 问题意识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将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土地过度耕作或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
农业产业链过长、缺乏完善的循环利用机制。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论文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农业经济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循环农业经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未来如何加强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方法。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及重要性循环农业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从一开始就将农业发展视为一个循环过程。
这种经济模式通过优化种植和养殖、土壤管理和废物回收,并将这些过程糅合在一起,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可持续和高效。
循环农业经济不仅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和能源,还能减少对化肥、农药和能源等输入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成本。
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循环农业经济中,废弃物被再次利用,作为肥料和能源,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中的农作物和养殖基地的组合也可以最大化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 保护环境:传统的农业模式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能源等,这些化学品不仅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而循环农业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
通过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3. 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也将加速推动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改进商品质量和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
这些都将建立新的职业和商机,促进当地社区和经济的繁荣。
二、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1. 法律和政策支持:为了鼓励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将使得循环农业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机会进行农业经营。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农民改进他们的农业技术和依赖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
3.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基础设施:为了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相关的基础设施。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一些思考有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循环型农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农民转向循环型农业。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强调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增强农民对循环型农业的认同感和信心。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循环型农业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政府可以引导科研机构加大对循环型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推动循环型农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和利用。
废弃物的处理是循环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
政府可以扶持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改善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加强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
农业循环系统是循环型农业的基础,它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协作社等方式,促进不同农业环节的协同发展,推动循环系统的形成。
政府可以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
农民是循环型农业的主体,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开展循环型农业的生产。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和讲座,向农民传授循环型农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农业循环系统建设、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才能够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一)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经验,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
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
具体的建议如下: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
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增强政府及企业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政府及企业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新发展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新价值观(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维系的生态系统)、新生产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入)和新消费观(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
中国循环农业思考论文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中国循环农业思考论文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有足够资金的投入。
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和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用于发展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还比较少。
今天查字典范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循环农业思考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关键词:循环农业论文正文:中国循环农业思考一、我国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农民的自身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
2.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成熟的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少,发展规模小,在农业中的比重不大,未形成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
3.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有足够资金的投入。
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和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用于发展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还比较少。
二、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措施1.加强宣传,达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发展循环农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深入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2.科技先行,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循环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模式,沼气利用、秸秆气化及发电、稻草还田机具、测土配方施肥等都需要有科技的投入,需要动员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研究循环农业应用技术,技术上的可行性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以促进农业废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3.加强土壤、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耕地可持续利用,实际上就是要求土地资源与人口之间取得平衡,勿使土地负担过重,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又要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块土地,使其发挥较大的效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耕地的浪费。
4.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建设乡镇、村级服务网络,强化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使农民逐步掌握对农产品废弃物的循环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积极组织开展循环农业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信息发布等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推进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农业不仅要追求产量和效益,更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1.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要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程度,包括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
通过循环利用和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等资源,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代农业生产,常常会对土地、水体、空气等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农业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要追求的不仅是短期的效益,更要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农业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1. 循环农业模式的尝试在我国,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基地,已开始尝试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蔬菜废弃物的堆肥,生产有机肥,再用于农田的施肥,形成了一个循环利用的模式。
一些养殖场也采取了粪便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方式,减少了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案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例如玉米秸秆、稻草等。
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尝试将这些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用气;利用稻草生产生物质燃料,用于取暖、烹饪等。
3. 农产品包装循环利用的案例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需要使用包装材料来包装农产品。
为了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一些农业企业已开始尝试农产品包装的循环利用。
一些果蔬种植基地,采用可降解材料包装农产品,再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1. 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秸秆、稻草等,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质燃料、肥料等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产业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
但同时,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及对环境的破坏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在现有的农业种植模式下,许多农作物只被运用一次,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能源的浪费。
同时,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一直是个难题。
绝大部分的农林废弃物,包括废弃秸黄、兽粪和积极部分的生物质,往往会被直接烧掉或丢弃掉,污染环境。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农业废弃物、兽粪等垃圾直接烧掉或丢弃掉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提高农业效益。
循环经济对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管理方式升级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小了土地的肥沃损失、降低了种植成本等。
3、增加农业创收.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根据市场需求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实现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1. 推广农业生产绿色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农药、化肥、抗生素等使用量,最终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化的农业生产状态。
2. 调整农村生产体系,鼓励养殖业、种植业和粮食加工业进行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产生的兽粪、秸秆和木材等农业废弃物,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农业项目,基于产物的产业链逐步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推广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增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资金投入,推广全面的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技术支持,带领农民共同发展4. 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目的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大众消费绿色的意识,提高公众对绿色环保理念和循环经济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循环型农业是指一种能够保持生态平衡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废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
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循环型农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循环型农业意味着就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推进农业领域的经济发展。
首先,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能够协助农业实现更高效的可持续增长。
通过通过在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潜在的环境危害风险。
同时,以循环型农业模式对农作物、畜禽等进行综合利用和有效运用,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完整闭环,使农业产业能够更好地循环应用和支持。
其次,实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还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这是因为循环型农业开发是通过减少农作物、畜禽饲料和工业废料等的浪费量,以及开展生态系统改造来实现的。
通过执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障农业发展和其它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再者,推进循环型农业在农村经济,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这一点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就业寻找新路径和渠道。
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无人化农业和全程智能化的农业生产。
同时,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如教育、基础设施、医疗等也将因此而形成。
最后,在循环型农业的框架下,还可以做其他方面的改进,例如可行性研究、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生态修复等。
这些内容的实施能够更加地完善现有循环型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生态、科技、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总之,发展循环型农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不断完善循环型农业的经营模式、技术创新和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问题上不断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亦应该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领域,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大量农业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农业生产方式以大规模化的化肥农药使用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方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普遍存在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农产品从生产者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同时,通过改进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推广环保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我国应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农业废弃物不仅包括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还包括农药废弃物、兽药残留等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
我们应该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农药残留处理技术等,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
同时,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摘要】循环型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循环型农业的原则、核心技术、实施难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探讨了推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因素、应用价值和发展路径。
循环型农业的推动福福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引导和农民意识提升,其应用价值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路径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原则、核心技术、实施难点、发展现状、未来展望、推动因素、应用价值、发展路径1. 引言1.1 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定义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循环利用和自然循环,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型农业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通过合理设计农业生产系统,降低资源的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资源,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生态平衡:循环型农业强调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设计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可持续发展:循环型农业不仅关注当前的农业生产,更关注未来的发展。
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同时保护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
1.2 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循环型农业有助于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
在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循环型农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
循环型农业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等方式,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农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1.1生态资源问题我国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态资源问题,具体有3个方面:首先,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随之下降;其次,各类重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不仅如此,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造成可耕地面积锐减,土壤费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最后,结构性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农业用水不足。
1.2产业化经营不足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升,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较少,造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需要投入更大的农业污染监控成本,且废物循环利用效果不佳。
许多乡镇缺少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加工水平低、技术不足,造成农作物增值效果较差。
1.3产品质量不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农户、农民、加工企业对产品安全缺少认识,也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经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缺少完善的监测体系,造成市场中的农产品有很多安全隐患,进而导致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能力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无标生产、销售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4技术模式落后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农业生产和种植方面仍旧采用传统的模式,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能力不足,且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产品,如农药、化肥等等。
过度施加化学产品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失,同时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对后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大幅提升生产成本,还会降低产品质量。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2.1强化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耕地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控制耕地退化、污染等问题,合理改造耕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增加耕地费力。
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生产企业,如电力、冶金等企业,要严格地监管和治理,对效率低、污染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治理。
针对规模大、排放大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废物、废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一、农业循环经济:概念、意义及发展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降耗成为了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流通、消费闭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可再生、物质的再利用、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目标的一种经济模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创新,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仍处于初步阶段,仅有少数企业和地区实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与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进一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必要之举。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技术方面存在瓶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还存在瓶颈。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手段,如新型肥料、高效灌溉技术、垃圾分类、养殖废弃物处理等,而这些技术大多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应用范围还相对较窄,主要局限于牧业、种植业等领域。
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能有效地进行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3.政策支持不足政策、法规和科研投资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鼓励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三、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1.加强技术研发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的落后和不完善。
因此,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掌握,并加强推广和应用。
2.构建全球循环经济网络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局限于国内,还需要与国际接轨,通过建立全球循环经济网络,促进资源共享和绿色发展。
3.政策倾斜力度要加大这是保证农业循环经济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步,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论文(全文)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论文1、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进展模式分析1.1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根本来讲,基塘生态农业进展的循环模式主要是由陆地的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相结合,这种科学的生态系统是基于高效益以及低消耗的前提下,是一种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可利用的模式,也是在农村比较容易实现循环进展和推广的模式之一。
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淡水生态系统资源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资源,基塘生态农业进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并且可以做到有效的推广,经济进展又得到提高,可以说整体效果相对中意。
1.2“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是首先由辽宁省提出来的,具体是指以沼气为纽带来带动整体生态综合的工程。
四位一体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农业资源循环模式结合起来,这点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全方位进展,得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是农业经济进展模式的创新典型的代表。
由于农村地理优势明显,平原的农林牧符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资源的合理运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进展,更为主要的是,为其他农村地区的农业循环模式进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2、农业循环经济进展模式的策略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策略的提出是切实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贯彻的方式,所以需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进展的实际状况来提出相关的策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进展和全面贯彻,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进展的效果,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首先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才能够切实的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应用效果,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主题的作用,在具体的农业经济进展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大力宣传和大力推广,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优点,让农民切实看到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益处才能够转变农业经济进展的模式,摒弃过去传统的掠夺式的进展模式,推崇现在和谐式的进展模式,将两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粗放型的经济进展模式,才能够做到可持续进展,让农业经济进展模式得到创新,惠及三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循环农业论文摘要: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的自然生长以获得收成。
传统农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掠夺性的,往往形成“先掠夺、再补充、再掠夺”的恶性循环,造成农田肥力下降,降低产品品质,并形成大面积污染。
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有效利用不同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互补、互利因素。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论文农业循环农业论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内容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经验,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
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
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
具体的建议如下: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
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增强政府及企业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政府及企业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新发展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新价值观(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维系的生态系统)、新生产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入)和新消费观(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
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在农业税收制度方面,继续推进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全国免征农业税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则应在加大农民补贴制度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使农民能更多地享受到政府的待遇。
因为由于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根源不是农民喷施农药,而是农药不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环境污染税的主体应是生产农药的企业而不是农民本身。
因此要向达不到环境标准的生产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企业收取环境污染税。
在农村金融制度方面,调整和改革国家的财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从而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投入。
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同时积极运用补助、税收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
并适当的安排有关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以开展技术培训、生态建设规划、小型试验示范活动、经验交流等方面的补助。
对于规划中所选定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资金上要有选择地给予一定的必要支持。
另外,要立足本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
要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农业和农村上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是随着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终通过政府、企业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因此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农业循环经济过渡的关键因素。
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如环保,科技部门牵头,以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些技术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已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为此,一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不足,人员知识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
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体系。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完善其推广体制,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
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上的科研经费远远不足。
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中来。
调动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或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19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30多项行政性条例等。
这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但其中的一些内容也是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
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一整套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诸如农产品价格、土地承包、农业信贷及税收政策等,从而调节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刺激农民自觉地发展循环经济。
政府需加大对已制定和即将制定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一方面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这些法律法规为民众熟知,从而深入人心。
同时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及个人严肃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自觉地守法,同时也能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保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另外,也要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法》及各类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
要结合我国已经制定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尽快地制定出一部科学、针对性强同时可以规范和引导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法》。
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各类相关专业法律法规。
例如:食品安全、绿色农业生产管理、清洁生产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等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
培育农业循环经济的载体。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产业集群,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等各种手段,加大对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植根于本地的农业产业集群。
这就需要企业间建立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制,即鼓励各企业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促进交流和学习,用以增强企业间的承诺和信任。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另一个有效载体是园区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及区域布局,制定出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农业经济园区发展的规划,打破传统的行业和部门间的割据,同时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有共生关系的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或者几个集团内,从而实现有害污染物的内部闭路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重复循环利用,进而使企业间相互依存,最终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发展与扩张,产生集聚效益。
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4]。
探索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多种模式。
从本质上说,农业循环经济其实是生态经济,这就要求发展农业经济时要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进而寻求农业和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发展,如: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种植业和牧业、林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相互促进、利用及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向人们提供各种绿色食品和其他生物资源,实现农产品生产的高效、优质、低耗。
另一方面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中小型生态农业园。
具体说来,有四种模式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推行:(1)以鱼塘为中心的生态园;(2)间作不同作物、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园;(3)山林基地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园;(4)以沼气为核心、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及培训的力度,尽快地把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培养成高水平的新型农民;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形式以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生产经营的能手,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尽快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
同时,也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个支持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到农村就业;督促城市下岗、退休干部以及科技人员到农村服务。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农村提供新的力量,推进农村体制改革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尽快地适应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但循环经济因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整体力量的推动。
政府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财政部们要提供资金支持,行政部门要提供相对宽松的政策,技术部门要提供技术保障,各部门统一行动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才能使循环经济在农业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循环农业论文:关于荷兰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及经验借鉴论文摘要:循环型农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它是在现代农业发展到较高水平、农业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遭到破坏,人类同自然环境和农业生态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协调的现实情况下,为寻求一种更适合人类持久生存与发展而提出的农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