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课件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153a85727a5e9846a6151.png)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我们使用得就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得基本含义、人就是社会一切财富得创造者、人得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与对社会得贡献。
以及对一个人得评价主要瞧她得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得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得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得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得哲学常识知识,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得信息收集与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得一定得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已经有了思考得需要与希望得到解惑得需要,有着强烈得求知欲望,社会环境及舆论得导向对她们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得意义。
三、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与价值观得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得价值得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得评价要瞧她得贡献,而不就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昭通803地震”之主线贯穿本课得教案,贯穿以“生命”为线索,整合案例,引起学生得共鸣;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得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得责任与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得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案重难点:1.教案重点:价值观得导向作用。
2.教案难点: 理解物得价值与人得价值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说明人得价值在于对社会得责任与贡献。
五、教案过程:导入语:(图片)昭通,一个我们多么熟悉得名字。
就是这个地方,养育了我们,我们爱着她,但我们也心疼着她,因为近几年来,它就是如此得多灾多难:地震,滑坡,特大暴雨。
犹记得同学们刚入民中那一年8月3日,在鲁甸龙头山发生了6、5级大地震,史称“803地震”。
公开课教案2-《价值与价值观》
![公开课教案2-《价值与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6547789d011ca300a7c3906f.png)
《价值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3、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1、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通过自身价值和价值观的了解,能在新高考改革的七选三科目选择中作出一个符合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帮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争取认识自己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通过对哲学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道德冲突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
同时,在目前的高二学段学生已经面临了新高考改革中的七选三以及职业方向选择的思考,急需通过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从而确定选择方向。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区分价值和价值观、理解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不同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要面临很多选择,比如我们目前已经结束了七门科目选择三门参加选考的选择,接下来要纠结的是“什么时候去参加第一次选考”;如果第一次选考如果考了91分,我们还要纠结要不要参加第二次选考……当我们步入社会,还将面临着更多选择。
第四章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第四章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17ab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b.png)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1.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案例分享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义务案情:原告夫妇胡某某、李某某生育7个孩子。
后来,原告的7个孩子未及时支付赡养费,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7名被告每月支付生活费。
市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作为赡养义务人的7名被告虽然口头同意赡养父母,但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支付赡养费,违背相关法律规定,并有悖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故判决7名被告每人每月支付原告赡养费171元。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2bc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分析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特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培养尊重与理解的态度2.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与态度第三章:个人价值观与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与决策的关系基于价值观的决策方法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决策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决策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解第四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方法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能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塑造过程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基于价值观的人生规划方法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5.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5.4 教学评估个人人生规划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人生规划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关系的理解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案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作用的理解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规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总结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划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并进行深入讨论个人反思法:培养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思考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深入思考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理解与规划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的思考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的思考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影响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价值与价值观》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决策、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等主题。
公开课课件1-《价值与价值观》
![公开课课件1-《价值与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a58562080975f46527d3e1f1.png)
结论: 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有这么一位平凡的山村女教师,一生坚 守了一件事,感动了一座城,也感动了整个 中国,她的名字叫支月英。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比较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足 人的需要
(“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
人的属性
Tea—coffee:支月英老师坚守了36年,把毕生心血都花在了山 里孩子的教育上,甚至为了使山里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山下孩子一 样的教育条件。不惜自己掏钱为学校办事...我认为支老师这一生 有很大价值。
你赞成哪位网友的观点,请你跟帖!
一、人的价值
阅2.人的价值
(1)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
认识和评价
人的 价值
片面注重 自我价值
正确的 价值观
支月英老师的 人生没有价值
坚守山村教育36 年,一生有价值
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价值观
价
片面注重索取
值
观
注重创造价值
选择
贪污腐败
结果
被人民抛弃
坚守山村教 育
赢得人民尊重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对人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
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从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支月英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 直坚守了36年。
材料一: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的支月英说“我只是一个平 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 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b87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f.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价值的不同类型。
1.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价值的理解和看法。
1.4 总结:强调价值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章:价值观的类型与作用2.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的表现。
2.2 讲解:介绍常见的价值观类型,如物质主义、人文主义等,并解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
2.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人的价值观类型及其影响。
2.4 总结:强调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3.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传承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
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传承经历。
3.4 总结:强调家庭和社会在价值观传承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塑造和传承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的冲突与协调4.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观冲突的表现。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强调协调的重要性。
4.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值观冲突的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策略。
4.4 总结:强调协调不同价值观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处理价值观冲突。
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规划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解释如何根据个人价值观制定目标。
5.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观。
5.4 总结:强调价值观在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规划未来。
第六章:跨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尊重6.1 导入:通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6.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强调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公开课优秀完整课件PPT
![公开课优秀完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4bc8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1.png)
Part
04
课程总结总结了本次公开课的 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重 点、难点等。
教学方法分析
评估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等的效果。
时间安排评价
对课程的时间安排进行了 评估,包括每个环节的时 长、节奏等。
学习收获
知识增长
列举了学生在本次公开课 后所获得的新知识、新技 能。
课程内容
01
02
03
课程章节安排
详细介绍课程的章节和内 容,包括主题、知识点、 案例、实践等。
课程重点与难点
指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并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和方法。
课程实践环节
介绍课程中包含的实践环 节,如实验、项目、社会 调查等,并给出实践环节 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Part
02
教学方法与技巧
互动式教学
教学经验
总结词
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公开课效果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他们采用启发式、 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成果
总结词
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公开课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支撑。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动探索和学习。
改进建议
增加互动环节
在课件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问答、讨论等,可以更好地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个性化学习资源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学习资源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强化实践应用
在课件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应用环节,如实验、项目等,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8c4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0.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念、价值观价值观的内涵: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价值观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稳定性、可变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价值观特征的理解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讨论价值观的特征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个体经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宗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分析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3.2 教学内容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证法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第四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4.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风气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5.2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学习、实践、反思、修正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的表现: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社会观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关系新课导入: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第七章: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7.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价值观的变迁: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影响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科技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改革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第八章:价值观与道德规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内涵、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指导作用价值观与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联系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第九章:价值观教育与个体成长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十章:价值观与社会和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和谐:价值观对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弘扬核心价值观、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补充和说明: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0c6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1.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2.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变迁,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形成的思考。
2.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个体社会化、文化传承和环境因素等。
2.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的见解,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冲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3.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判断和评价的方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四章:价值观的实践与冲突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实践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实践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在个人决策、社会政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和冲突。
4.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实践和冲突的经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五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5.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传承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塑造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方法和传承机制,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代际传递和社会责任。
5.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塑造和传承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六章:个人价值观与生活决策6.1 导入:通过展示个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在决策中作用的思考。
6.2 讲解:介绍个人价值观在生活决策中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指导作用。
6.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依据价值观做出的决策,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592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6.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价值与价值观》课程的目标、意义和主要内容。
1.2 价值观的定义:解释价值观的概念,强调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价值观的来源:探讨价值观的来源,包括文化、传统、个人经验和教育等。
1.4 价值观的作用:讨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多样性。
2.2 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对比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包括家庭、个人主义、成功和幸福等。
2.3 亚洲价值观的特点:探讨亚洲价值观的特点,如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社会责任等。
2.4 全球化与价值观的碰撞:讨论全球化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和融合。
第三章:个人价值观的塑造3.1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3.2 自我反思与价值观澄清: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澄清其背后的原因。
3.3 价值观与决策:探讨价值观在个人决策中的作用,强调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4 价值观的调整与成长:讨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调整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与社会发展4.1 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分析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强调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4.2 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探讨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强调价值观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4.3 价值观与社会变革:讨论价值观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包括社会运动、改革和创新等。
4.4 青年价值观教育:分析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强调培养青年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五章:价值观的实践与挑战5.1 价值观与个人行为:探讨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强调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
5.2 价值观与职业选择:分析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5.3 价值观与面对挑战:讨论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价值观如何帮助个人保持坚定和积极的态度。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课件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ae4512650e52ea551898fe.png)
•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11年广州一模) 材料:身先士卒,利居众后,是志士仁人薪 火相传的思想标杆。今天,从汶川到玉树, 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 大事件甚至社区服务中,都能看到志愿者的 身影。他们“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 在不断付出中也体验到了快乐、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赞赏,成为社会文明风 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新时期志愿者的认识?
(二)人的价值的内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贡献---社会价值)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索取---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物的价值 注意: 满足 事物的属性 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 人的需要
会的关系中形成的。离开了社会,不可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能形成人的价值。
4.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 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 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 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段话说明 C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B.价值观人皆有之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 不同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阅读97页探究活动二,思考: 有些人认为制药是为了盈利,这位总经理认为制药是为患者, 是为人,不是为利润。
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这说明了 什么哲学道理?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双汇瘦肉精 事件
毒花椒,制成火锅 底料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bde7c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5.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理解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内涵。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我们学习价值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课价值与价值观(板书)一.人的价值(板书)阅读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出行等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
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不是一回事。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需要。
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教师:什么是哲学上的价值?学生: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350339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8.png)
基于价值观,在面对道德抉择时,能够坚守原则,做出符合道德标 准的行动。
道德教育
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全球视野和尊重多 元文化的道德观念。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引导
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 意识、价值判断力,引导 形成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法律规范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社会行为,减少价值观冲 突引发的社会矛盾。
社会参与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 务,提高公民素质,促进 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
用
价值观对个人的影响
指引行为
价值观指导个人行为,影 响个人的决策和行动。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
目录
• 价值的基本概念 •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 • 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价值与价值观的实践应用
01
价值的基本概念
价值的定义
01 主观价值论
价值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是人们对 事物的评价和看法。
02 客观价值论
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孩子独立思考、尊重他人等。
学校教育对价值观的引导
课程设置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教师榜样
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以身 作则,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榜样。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主观性
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和 评价具有主观性,不 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以上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说 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 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②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 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
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舍己救人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 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 少年。 但是,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 3名学生不幸被 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湖北荆州市授予3名溺亡的大学生和市民舍己为 人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称号。 教育部日前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3名同 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1、长江大学的15名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了吗?为什么? 2、有人认为“为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三名大学生生命不值 得”,请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就此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自主复习指导
1、什么是价值? 2、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
4、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人有何导向作 用?
一、人的价值
(一)价值的含义 是指一事物对主体(人)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和功能。
思 考
理解:1、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关系。满足程度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物的属性和 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 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人的价值的内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贡献---社会价值)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索取---自我价值)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 民贡献了什么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 面。 精神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高尚思想品德, 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走进聊天室
今日话题:趁年轻……
趁年轻的时候多学点 趁年轻的时候多干点 趁年轻的时候多赚几个 趁年轻的时候多玩点 趁年轻的时候多生几个 …… 价 值 观 正确的 价值观 错误的 价值观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012 高考福建卷 34)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
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 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 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 件的变化而不同。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
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 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 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海恩斯和他妻子生活在美国的一 个小镇上,他很爱他的妻子,可是 突然有一天他的妻子得了很重的病, 海恩斯很着急到处去买药。在这个 小镇上只有一家药店卖治疗她妻子 的药。药很昂贵,海恩斯很贫穷他 根本就买不起。
结果,当天夜里,海恩斯破窗而入,把药偷走了 !
请同学们谈谈如何理解和评价故事 中的人物!
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这说明了 什么哲学道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是基于什么原因?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粮食很珍贵 食物不好吃 吃 完 倒 掉
价值判断
(认 知) 人们对事物能否 满足主体的需要 以及满足的程度 作出判断。
基 础 体 现
价值选择
(行 为) 在价值判断的基 础上进一步作出 的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出于对齐国 大夫子罕的崇敬,他将宝玉献给了子罕。 谁知子罕坚辞不收,宋人以为子罕嫌玉不好,子罕 说:“我并不是以为你的玉有暇,对于我来说,不贪财、不 见利忘义才是我的宝。假如我收下你的玉,那么我们都丧失 了各自的宝。还是让我们守住自己的宝把!”
•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11年广州一模) 材料:身先士卒,利居众后,是志士仁人薪 火相传的思想标杆。今天,从汶川到玉树, 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 大事件甚至社区服务中,都能看到志愿者的 身影。他们“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 在不断付出中也体验到了快乐、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赞赏,成为社会文明风 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新时期志愿者的认识?
• (2011 高考广东卷 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
• • • • •
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 读。在现实生 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 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 正确的理论出发点 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 ①② B.பைடு நூலகம்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是什么?
(2)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什么?
(3)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 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②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③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 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 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 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社会存在 是什么
社会意识
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什么 怎样树立
原某市检察院纪检组长胡某在担 任区检察院检察长期间严重贪污腐败, 仅个人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就达1700 多万元,“小金库”资金达4700多万 元。最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选择的人 生道路
结果
在这位贪官的悔过书中,他 这样说:“我之所以成为党的 叛逆、人民的罪人,是因为我 成了金钱的奴隶、只可惜世界 上没有后悔药。” 价值观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 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思考: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
判断和价值选择?
(1)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 (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 高的价值标准。
答案: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 一。志愿者既服务了社会,又体验了快乐、锻炼 了能力、获得了赞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 现了人生的价值;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和责任。我们要学习志愿者的行为,积极投身于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 3、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导向作用。志愿者为人民 付出真情、担当责任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 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毛泽东说:“共产党人一切言行,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 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江泽民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 高裁决者。”
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上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 决定的,同时它又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 作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 制约和导向作用。
粮食、蔬菜、水果 衣服、房子、车船
满足 满足
人们营养的需要 穿、住、行的需要 人们生存需要 人们精神需要
阳光、空气、水
文学艺术、科学知识
满足
满足
事物
满
足
人的需要
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足
人的需要
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人的价值
人的属性
满足① 满足②
他人、社会的需要
时,不同的人的价值观在多元利益
的条件下呈现差异性,在不同价值 观的指导下,不同的人们在实际生 活中采取不同的行为选择,对个人 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产生正 确认识 产生错 误认识 采取正 确办法
采取错 误办法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 选择的人生道路 洗,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个孩子的“代 理爸爸”。他在10 年间参加了400多场义演, 300多万家财散尽,还欠了十几万外债,2006年 4月因患胃癌去世。他的事迹感动了深圳、广 东,乃至全国。 一些人说他傻,可他却说:“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能为社会有所奉献,也是人生的一 大乐趣。”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