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马来西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期间中国军队曾在马来半岛发动游击战
1941年,鉴于日军南进迹象越来越明显,英国决心利用马来亚华人与中国的天然联系,以增强当地防务,蒋介石对此也表示支持。经过重庆军统与英国特别行动处(SOE)秘密协商,以岑家焯少将为首的9名中国军官从印度乘船前往新加坡,等他们于12月18日到达时,日军已开始进攻马来亚。
英国当局欢迎岑家焯一行的方式很特别,作为见面礼,英方释放了所有关押在监狱里的被捕华人,其中包括反对英国统治的马共党员。岑家焯以中国军事顾问和军统驻新加坡站特工为教员,组建第101特种战学校,向165名学员传授游击战技能。经短期培训后,他们被派到马来农村,日后成为马来人民抗日军的骨干。
在岑家焯倡议下,1941年12月25日,英国殖民政府在新加坡组建星华义勇军,当地华人踊跃报名。星华义勇军被送到柔佛州集训,但岑家焯发现星华义勇军的装备实在太差,每个士兵随身携带的2个弹匣里只装有20发子弹,很多狩猎用鸟枪和帕兰刀都被当作武器。一个叫朱金声的中国顾问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连根本没有配发手榴弹和机枪,英国人给连里每个人发一只水壶、一条席子、一把刺刀和24发子弹,连里的几名女兵只被允许从事救护、烹饪和一些简单的后勤工作。”实际上,英国人有的是武器,但他们担心华人会把武器藏起来倒卖,他们根本就不信任华人。
训练期间,还曾发生一场悲剧。两名来自重庆的中国军官因身穿英军军服,被不知情的英军当成日本间谍枪杀。事后,岑家焯要求在星华义勇军的军服上增加醒目的大手帕形状,以防友军误伤。星华义勇军后来被编成4个连和1个排,第l连驻扎裕廊岛,第2连配属给澳大利亚第22旅,第3连驻守新柔长堤,第4连防守实龙岗河和白沙之间区域,剩下一个华人警卫排则防守新加坡市中心的克兰芝。
少将捐躯
1942年1月31日,日军发起新加坡战役,星华义勇军被派往红树沼泽地带巡逻,还有一个连被配属给马来亚步兵第1旅,参加巴西班让战役。由于缺乏足够弹药,星华义勇军损失惨重,但中国军官指挥的华人部队前赴后继,令日军进攻速度大大降低。日本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恼羞成怒,发誓拿下新加坡之日,将血洗当地华人。
2月13日,也就是驻新加坡英军总司令阿瑟·欧内斯特·帕西瓦尔中将向日本人投降的前两天,他下令解散星华义勇军,以免华人士兵被日军俘虏后遭到成批屠杀。每名幸存下来的星华义勇军士兵都收到10元叻币的酬劳。然而日军一入城,就搜捕华人“败兵”,很多人都被日军杀害。
随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马来亚崩溃,抵抗日本侵略军的重任落到由马共领导的马来人民抗日军肩上。侥幸逃出新加坡的岑家焯等4名国民党军官出于抗日的目的,选择与马共合作。从1942年2月到l943年中旬,马来人民抗日军处于最艰难的时期,他们缺粮少弹,日军还故意制造“无人区”,用恐怖手段对付游击队,三分之一的游击队员在这一时期死去。1942年6月12日,岑家焯率一支25人的游击队袭击日军车队,不幸被日军包围,岑家焯少将和朱金声上尉被俘。为威慑其他反抗者,日军将两名中国军官斩首,头颅挂在新加坡市区示众。
蒋介石轻视游击战
由于岑家焯阵亡,国民党军官对马来人民抗日军的影响逐渐减弱,另两名活下来的中国军官只担任顾问,未被赋予指挥权。1943年5月24日,英军上校约翰·戴维斯和5名中国军官乘潜艇从锡兰(今斯里兰卡)秘密登陆马来半岛,重新与马来人民抗日军取得联系。9月12日,英军“136特遣队”登陆。在中国军官劝说下,l944年1月1日,马来人民抗日军领导人陈平来到“136特遣队”营地,双方达成一致,英国提供武器、金钱和补给品,帮助培训游击队成员,但马来人民抗日军要受英国军官指挥。然而,“136特遣队”自己也因丢失电台而与盟军总部失去联系,实际行动中反倒只能按照抗日军的指示作战。
据战后统计,马来人民抗日军同日军作战340次,以牺牲1000名战士的代价消灭5500名日军。游击战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l945年底,曾在马来人民抗日军担任顾问的国民党军官上书蒋介石,要他重视游击战的作用,但蒋介石却认为决定胜负的还是正面作战,游击战只能起骚扰作用。晚清“下南洋”移民
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超过500万……晚清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方向有二,一是美洲,二是东南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允许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当苦力”。
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之多;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至东南亚的“契约华工”约200万人;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超过500万……
晚清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方向有二,一是美洲,二是东南亚。在清代,东南亚泛称南洋,包括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11个国家。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唐宋时期,中国海商远及东南亚沿海地区,商民往来频繁。15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出现华人聚居区。明朝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依然有增无减。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影响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的移民潮。
贫困战乱造成移民浪潮
晚清出现“下南洋”移民浪潮,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17世纪以降,西方殖民势力开始进入远东地区,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先后在东南亚开辟商埠,将远东地区纳入世界殖民、贸易体系。开发东南亚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非洲黑奴贸易在18至19世纪之交已经衰落,西方殖民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中国,鼓励华人前往东南亚。就国内而言,“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自古以来便是海上贸易、对外移民活跃的地区。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的华人以经商谋生者居多,当时东南亚华人已有150万之多。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允许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当苦力”。由此,下南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出现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即苦力贸易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苦,在经历太平天国和两广洪兵起义(1854年至1861年,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广东天地会发动反清大起义,起义军自称为“洪兵”。有40多个县的天地会先后举事,参加者达100万人,并一度围攻广州城,后辗转进入广西,建立“大成国”等农民政权)以及广东土客大械斗之后,到了19世纪60年代,东南地区满目疮痍,农村生活更加艰难。时值美洲发现金矿、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之际,各国纷纷在中国东南地区设立招工公所。洋行、公所通过雇佣“客头”(“猪仔头”),将贫民诱至“猪仔馆”,签订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成为所谓“契约华工”。当时甚至还有使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夺华工的现象。数十年间,仅在东南亚就有约200万华工,主要集中在中南半岛的种植园和印尼等国矿山。
由于深受“猪仔馆”和船主的非人待遇,契约华工不断反抗,各界舆论也纷纷质疑、抨击。迫于内外压力,各殖民国家相继出台改善华工状况的条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贩运“猪仔”与保护华侨的法令,宣告苦力贸易的终结。这一时期也有部分华人以自由劳工的身份前往东南亚从事商业、手工业与农业活动。
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下南洋新的高峰期。20世纪前期,中国国内兵连祸结,战火不断,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采矿经济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对于熟练劳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间,中国向东南亚移民达到顶峰,仅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日军侵入东南亚后,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随着共和国的建立,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
飘流海外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