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5届安徽省五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安徽省五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安徽省五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2024年11月15日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题卡上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重视保护传承。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强化发掘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文明诸多精神标识,如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大力挖掘弘扬这些精神标识有利于我们守护文化根脉,对于提升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新征程上赓续中华文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阐释、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休现中国析神的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创新发展。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指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针对如何在传承中创新的问题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024~2025学年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0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

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

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

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

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024学年江浙皖高三语文 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江浙皖高三语文 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江浙皖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55年1月26日)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令我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量·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河,莱菌,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治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库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苗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1956年2月29日)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向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

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

而且这个爱纯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茶的、忘我的爱。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

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炼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滥情,我觉得就是指的这种庸俗的感情。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2024年九省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游牧地带是游牧生活与草原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

中国境内属于游牧地带的范围很广,除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西辽河流域外,几乎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也都可以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

草原游牧地带经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欧亚大陆的腹地,成为世界上最广远的绿色长廊。

地学研究成果指出,推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分离出来的动力是气候变迁。

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现,使得畜牧业在对气候变化最敬感的地方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

成熟的游牧业依托的环境为广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却在农牧交错带。

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当全球或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

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农牧交错带的敏感特征也会影响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

随着这一地区自然带属性的更移,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游牧型畜牧业(游牧业)则晚于放养型畜牧业。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县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具有比较完善经济功能的基本单元,更是具有厚重社会网络的基本单元。

当下,我国正在开启以县域城镇化城乡融合的时代契机。

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广大农民正在以家庭为单位自发形成打破城乡边界的县域城镇化社会生活秩序。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出现资源落差,也让广大农民家庭有了强大的进城冲动。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下县域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同户籍制绑定,而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买房进城成为农民家庭享受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

而婚姻城市化则进一步带来县城购房需求,因为县城房产已经普遍成为农村婚姻市场竞争的基础衡量标准。

因此,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家庭合力在县城买房以完成子代婚姻与孙辈教育,以及实现家庭后代生活城市化的购房潮。

婚姻进城和教育进城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农民家庭而言,在县城生活综合成本低,性价比高。

一方面,相对大城市的房价而言,本地县城购房更具性价比。

而子代家庭在县城生活可以就近从农村家庭获得生活物资、照料以及社会关系的持续支持,这种县域低城市化生活成本是大城市生活所不具备的。

这些便构成返乡农民工进县城购房最重要的经济考量。

另一方面,县域城镇化对广大农民而言具有复合的社会价值。

县域是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空间,天然具有较强的社会归属感。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最突出的亮点。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成效显著,海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靓丽名片。

20多年来,一部部网络文学作品由涓涓细流汇聚为滔滔江河,以不可阻挡之势奔向世界文中学的海洋。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经从“自发的作品出海”发展到“自觉的版权出海”之后,在资本推动与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已经进入了“自主的生态出海”阶段。

在技术、市场与资本的合力下,“网文出海”不仅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出版强国的重要助推力量,更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探寻出一条创新路径。

2023年中国网文出海总体上仍然延续了前几年的发展态势,网文出海市场规模突破40亿元,作品质量稳定提升,作品数量持续增长。

以起点国际为例,截至2023年年底,该网站就上线约3800部译作,同比2022年增长31%。

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字翻译的瓶颈即将突破,出海作品数量有望相应出现一个井喷时期。

长期蓄势待发的全球性IP生态在AI技术加持下,早已显露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网文企业与近百家海外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向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全球多地授权数字出版和实体图书出版作品约2000部,涉及英语、法语等20多种语言。

伴随着海外网络作家的快速成长,海外网络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原创生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网文创作模式给海外创作者以启发,再经由本土作家结合奇思妙想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全球的读者可以在文学的海洋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截至2023年年底,仅起点国际就培养了约41万名海外网络作家,为三年前同期4倍。

这些作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各行各业,00后占比达到42.3%;其次为95后,占比达到27.2%。

衡水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广东、晋豫名校联盟)语文试题及答案

衡水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广东、晋豫名校联盟)语文试题及答案

衡水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广东、晋豫名校联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艾毕曼德悖论是逻辑悖论中最古老、最典型的例子,它是2500多年前由一个叫艾毕曼德的克里特人提出来的。

传说艾毕曼德是古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先知,他曾轻蔑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寥寥数字却形成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发蒙的悖论。

艾毕曼德说的这句话究竟是真是假呢?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即全部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那么作为克里特人的艾毕曼德的这句话就是假话:如果他说的这句话是假话,那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包括是克里特人的艾毕曼德,就是说艾毕曼德的这句话有可能是真的。

悖论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却存在于逻辑领域中,主要用来挑战人类思考的协调一致性,以验证每个螺丝是否都配对了相应的螺帽。

所谓逻辑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指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有效地证明两个论述处于绝对对立的情况。

如果两个论述经过分析是互相矛盾的,那肯定不会同时为真,这就好比向空中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它一定不会发生正反面同时出现的情况。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但后来他发觉量子力学不完善,就花费了很长时间试图找到一个悖论来证明量子力学不具备一致性。

但爱因斯坦失败了,量子力学到今天仍然存在。

至今,寻找这个悖论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物理学界的专家,而那些声称不感到困惑的肯定不是专家。

再回到艾毕曼德悖论。

它一定就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不解之谜吗? 难道真的没有跳出这个古典悖论的方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跳出常人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这个悖论,艾毕曼德是说了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但这只能说明这句话的发出者——艾毕曼德是个撒谎者,却不能代表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所以,这样一分析的话,结论就是:艾毕曼德在说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撒谎者。

2025届福建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福建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福建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当下,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也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

吃得更放心、更营养、更安全,成为大家的新诉求。

②食物是每人每天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是人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能量基础。

①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健康”界定为“完全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状态”,而食品健康、安全恰恰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紧密相关,健康、安全的食品将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在“吃”上,就是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供应。

大食物观正是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拓展和延伸,打破了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观念,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多途径开发丰富食物品种,其范畴包括一切能够满足人类能量需求并具有营养健康价值的食物。

在此基础上,以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生产方式由“生产什么吃什么”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通过科技创新,优化食物品种和品质,建立供需适配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适应人们对于更加健康、多样化食品的需求。

③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随着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不断改变,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在变化。

过去,我国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但谷类食物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偏少,奶类和水果较为缺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渐转变为畜肉类和油脂消费过多,而粗杂粮、薯类食物减少,这样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失衡,引发新的营养问题。

当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同时存在。

例如,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凸显。

④可见,吃与会吃是有本质区别的。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生态正义和环境正义是有着不同正义指向的两个概念。

“生态正义”主要指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正义关系的一种理论主张。

它是伴随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一些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再反思的产物。

生态正义的流行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环境伦理学不无关联,并以环境伦理学中的主潮——非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代言人。

有鉴于自然已伤痕累累,并以各种方式如生物多样性消失、植被退化、土壤破坏等控诉着人类的暴行,“还我公平”则被非人类中心主义视为自然界发自内心的呼唤。

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流派,以史怀泽、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以奈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生态中心主义等,不遗余力地将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其将人置于中心地位,而不考虑非人类生物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其内在价值的错误做法,才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基于此,赋予动物、植物等以道德主体资格,承认其内在价值,并让人类对其讲义务和道德,就成为这些流派的理论旨趣,并希望以此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正义,以实现自然不被人类奴役和破坏的目的。

环境正义虽然也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它和生态正义在发端、源流以及价值取向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环境正义诞生于美国,是由广大少数族裔、有色人种、低收入阶层组成的环境弱势群体,为追求环境平等权益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正义运动。

环境正义主张“在发展、环境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实施等方面,所有人,不论其种族、文化、收入以及教育水平如何,都应得到平等对待。

平等对待意味着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缺乏政治或经济的力量而被迫承担不合比例的环境负担,如环境污染或环境危险物等”。

2025届辽宁部分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辽宁部分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辽宁部分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

其中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早已为人所熟知。

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

也就是说,故而略过不论。

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

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

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帝喾)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颂顼的后代”,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所认为的黄帝后裔。

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材料二:本文所谓“边缘”,是指人类文化适应上存在边缘效应的地方。

边缘效应的说法来自生态学,如森林的边缘存在更加多样的生态空间,也存在类似现象,尤其是在文化发展的转型期,用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相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考察这些问题的维度。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的现象,在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于边缘地带”的观点。

重庆市2025届高三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重庆市2025届高三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重庆市2025届高三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经典的弱传播还体现在标语、歌曲与戏剧上。

新的阶层、新的政治力量一定会想方设法寻找与制造不被传统秩序管控的新媒体。

当时的红军没有大众媒体阵地,贴标语、发传单就是红军的新媒体手段与自媒体矩阵。

在国民党的层层宣传管控下,共产党、红军运用这些更接地气的新媒体和自媒体,与作为弱势群体的劳苦大众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红军的标语充分表现出与弱势群体的连接:“红军是为穷人找饭吃、找衣穿的军队”“红军不拿群众一点东西”“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取消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焚烧田契借约”“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房屋森林农具,分给贫苦的农民”……在红色经典的传播中,歌曲发挥了它不可比拟的传播作用,因为即使认不得字的人也会唱歌。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松花江上》这首歌,抗日的全面动员会是什么状况。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歌,比如《还我地来还我田》《劳苦工农翻身》,歌名就直击人心。

脸炙人口的《十送红军》,没有用“红军做了什么”的主动语态,而是用了被动语态,这种“被动语态传播法”将送别红军的情感表达得千回百转。

人民群众成为弱传播的主体,特别是“送别”这个场景,让这首歌超越时代、经久传唱。

抗战时期的红歌经典不得不提《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不是一曲气势磅礴的大作吗?它怎么是弱传播呢?其实,以是否有力量、是否柔和来判断是不是弱传播,曲解了舆论的弱定理。

弱者在舆论中的表达恰恰是有力量的,这就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会成为舆论中的强势群体的应有之义。

弱定理提醒我们的是,如果没有“弱连接”或“弱处理”的强传播,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舆论是靠争取认同来取得力量的,只有争取认同,才能推动关注的聚集。

那种以势压人的强势传播得不到认同,所以没有舆论力量。

而弱传播形成的舆论聚集,无论是眼泪还是怒火,都有巨大的能量。

《黄河大合唱》赞美黄河的伟大力量与民族的伟大精神,但歌曲一开始却并没有直接着墨于黄河的雄浑气势与民族的灿烂文化,甚至没有直接引入抗战的英雄主题。

语文丨广东省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丨广东省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5届高三·十月·六校联考语文科试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躺平”作为一种有别于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正引发热议。

与奋斗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

这位得引起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

20世纪70年代,欧美面临经济“滞胀”危机,以筒的的音乐结构和非主流的者装风格未表达叛逆的朋克文化风靡一时;在经历了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盐居族”,形成了“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随者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内卷”上。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24.11.15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黑神话》的宣传语是“直面天命”。

游戏以“天命人”的视角切入,讲述了在西行结束后,齐天大圣孙悟空陨落兵解,玩家作为“天命人”在听取老猴子讲述齐天大圣的故事之后,需要过关斩将、取回“大圣六识”,最终直面天命,迎来结局。

为了服务于这一重构中国经典的冒险旅程,游戏在场景、影像、文本和战斗系统等多个层面转化并利用了“中国故事”。

首先,在场景设计上,《黑神话》基于中国多地古建筑取材、实景扫描,涵盖了全国多处名胜古迹。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游戏开发提供了参考内容,同时实现了一种反向“圣地巡礼”的效果——实际存在的景观乃至奇观被浓缩到游戏场景中,成为游玩体验的一部分。

其次,在影像上,《黑神话》在章节过渡部分采用的播片,选择了具有国产动画经典风格的美术样式。

在文本上,《黑神话》通过大量文本填充了游戏中的《影神图》等内容,以打油诗、志怪小说的风格补充游戏剧情。

在战斗系统方面,“法宝”“法术”“七十二变”成为游戏通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神佛鬼怪的战斗场景具象化为一种游戏体验。

通过这种全面、系统的游戏设计模式与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黑神话》走红的第二个原因,正是其基于整合与再利用中国《西游记》文本和文化资源所产生的互文性。

从场景、美术风格、台词内容、战斗设计等角度来看,中国玩家游玩《黑神话》不同于外国玩家,也不同于游玩外国游戏,其对游戏内容的理解成本相对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卷I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卷II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2大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酝酿.(liàng)贮.蓄(zhù)莅.临(lì)参差.不齐(cī)B.倜.傥(tì)狭隘.(ài)坍.塌(dān)刨.根问底(páo)C.瘫痪.(huàn)绽.开(zhàn)笃.志(dǔ)臻.臻至至(zhēn)D.附和.(huò)怂.恿(sǒng)叮嘱.(zhǔ)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诀别搓捻花团锦簇畏罪潜逃B.帐蓬凌乱神采奕奕惊皇失措C.和蔼盔甲大相径廷混为一谈D.荫蔽感概精益求精怪诞不经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黎芝峡和麻阳河的怪石,松柏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D.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的一项是( )(3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C.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B.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C.就是下点小雪呀吧,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7、下列文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狼》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长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记述了神仙狐鬼故事。

B.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植树的牧羊人》。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其中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提及。

对比阅渎《咏雪》与《诫子书》两文,完成8—11题。

甲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俄而雪骤.骤:急B. 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C. 淫慢则不能励.精励:振奋D. 年与时驰.驰:奔驰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夫君子之.行B.俄而.雪骤温故而.知新C.静以.修身投以.骨D.险躁则.不能治性思而不学则.殆10.对选段理解分析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咏雪》向我们展现了谢太傅带着他的儿子和女儿一起赏雪,讲解诗文时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景。

B.《咏雪》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评论两个人的比喻句,但更欣赏谁,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C.《诫子书》作者诸葛亮通过正面与反面论证,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忌荒唐浮躁。

D.甲乙两文都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父辈对子辈学习成才方面的重视。

第II卷(共120分)二、积累与运用。

(24分)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3分,共6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回乐峰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13.古诗词鉴赏。

(每题3分,共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哪个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3分)答:(2)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分)答:14.综合性学习。

(每题3分,共6分)2017年9月,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新版语文教科书。

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

据悉,此次投入使用的新教材,是2012年3月开始启动的“新教材编写计划”历时五年的编写工作成果。

请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1)本次教材变更消息公布后,“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中国网络热议的焦点,有人赞成,有人质疑。

针对下列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简述理由。

(3分)观点一:低年级小学生处于人生第一个汲取知识的阶段,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学习能力较强,此时适当引入一些古文教育,可以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点二:文言文比例增长后又将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

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含义,以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一定能使其学习到古文的真正精华。

答:(2)时下中学生中间流行一首名为《三怕》的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由于时间跨度造成的差异,文言文或许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请结合自己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就如何学好文言文,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分)答:三、阅读理解。

(36分)(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完成15--18题。

(18分)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书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小块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文段①中“似乎”与“确凿”矛盾吗?为什么?(4分)答:16.文段②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从描写范围来看,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4分)答:17.品析词语(每小题3分,共6分)(1)黄蜂“伏”在菜花上能不能改为“停”在菜花上?为什么?答:(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去了。

”一句中的“窜”能否改为“飞”?为什么?答:18.从选文②段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二)阅读《父亲是只狮子王》,完成19-22题。

(共18分)父亲是只狮子王①父亲是个故事大王,我最喜欢他说狮子王的故事。

②至于狮子王是怎样走过童年,怎样经历险阻,怎样战胜对手,怎样称霸草原,这些都成为我童年梦境里最美的情节。

在我的梦里经常有一只大狮子带领着小狮子奔跑,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他是狮子王,我就是小狮子。

③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

当时这个城市还是我听说过最远的地方——哈尔滨。

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

④我吵闹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居然能够哭出来。

母亲问我为什么哭,我很委屈地告诉她,她讲得没有父亲的好。

在父亲的嘴里,老狮子王打败鬣狗的惊险令我尖叫,老狮子王跋涉千里寻找希望让我感动,老狮子王的死去让我失望,而小狮子的成长又令我憧憬,这些,娓娓动听。

⑤也许是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后来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是从哈尔滨那种地方寄来的。

我拿着信封,向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炫耀,认为那里面装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都没有。

⑥当拆开信封的时候,未免有些大失所望....,上面就写着几笔歪歪扭扭的字,也没有落款:“孩子,记住你是一只小狮子,狮子王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

”由于父亲的“欺骗”,我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狮子王。

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⑦高考前一天,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集体包车到县城考试。

父亲说好了回来送我,我在校车旁等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