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努力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的实施为主旋律,以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为重点,强化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抢抓机遇,加快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地发展。

积极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潜心钻研,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育科研水平。

认真切实地开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活动。

二、主要研究内容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认真分析现状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讨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学生问题意识习惯的培养及形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养成相互交流的风气,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三感三心”(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

有了问题情景,就会不断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发现了问题,就想去探索、解决,形成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学生进了“书山”,教师指点门径,学习之途让学生自己去跋涉,并经常使学习内容与答案保持若明若暗的距离,动一动、跳一跳才能得到它,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具体做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或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或学生在自学发现问题,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的综合交流,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三、具体工作1、定期的理论学习2与实验教师进行实验课的交流3、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授课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不足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1)课堂互动缺乏趣味性:在部分数学课堂中,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1)题海战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用大量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机械重复中掌握知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缺乏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形成自己的思考。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概念内涵理解不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够,容易混淆相似概念,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

(2)对概念外延掌握不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外延掌握不够广泛,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 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要素: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如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施方案(大河坎小学王丽)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施方案(大河坎小学王丽)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施方案(大河坎小学王丽)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施方案南郑县大河坎小学王丽任晓燕黄萍丽一、总论: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个体积极思维,不断生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

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递给学生,又能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

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有数学价值的问题,并主动地、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教师为学生的提问创设的问题情境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相关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来研究教师为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有数学价值问题的类型和途径;我们将从数学课堂提问的情境、提问的特点、提问的过程、学生提问的心理状态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等方面,总结出学生提问的方法技巧和策略。

二、申报成员情况我们三位研究课题成员都在一线教学。

在各级党政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教研兴校,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改实验为契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以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为目标,并不断为此而努力。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开题报告(表格)-推荐下载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开题报告(表格)-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文章内容由收集!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关键词:问题意识学习方式内容摘要: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国的中学生得奖牌数是最多的,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诺贝尔无缘。

通过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以第八次课程改革精神为理论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运用行动研究法,改变学生不问问题的现状,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敢问、会问、善问。

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1、实践背景:2002年2月份,我接任了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学生们上课很安静,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课,却从来不提问题。

平时我听其他教师的数学课时,发现他们的学生也从来不问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带着学生学。

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国的中学生得奖牌数是最多的,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诺贝尔无缘。

通过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关于“问”,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有精辟的点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古语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

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2、理论背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呢?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走进中小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得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一、问题意识的培养1.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进行探讨,从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多元化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引导他们从图形的角度、数字的角度、逻辑的角度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多样性。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专门的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回答。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解题比赛”或是“找错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或是一些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团队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研究成果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不再对一些难题望而却步,而是愿意去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计划
为确保我校课题顺利开展研究工作,现对下期研究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一、课题组成员于对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小结,相关教育教学论文交到负责人处。

课题成员对课题各阶段内容:对于前期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系统的小结(包括活动过程回顾、研究进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或方法,对第二阶段研究的方向,研究活动的设想),在这份小结中,对课题的进一步理解,今后研究的课题调整计划。

二、课题组成员做好教学设计后的随课反思记录,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的记录和评议。

继续围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研讨备案。

本学期预计在课题组内开展2~3次集体备课活动,在3~4次研讨活动。

三、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工作
要求课题组成员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及时查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反思纠正,使研究卓有实效。

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对问卷和心理量表等知识积极探索,也请上级专家给予我们培训指导。

小学生数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李敏丽

小学生数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李敏丽

《小学生数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李敏丽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的教师大多数仍是奉行把知识“喂”给学生,让原本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所具有的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的原始问题意识,在我们教师不断“喂”的过程中被一点一点地扼杀,致使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被动、陈旧。

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虽然教师已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注意到了这方面的培养,但在教学进程中却不能真正的落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多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篇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一)概念界定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

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针对小学生的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方案旨在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小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学科。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收知识,缺乏实践运用的机会。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方法1. 设计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小课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3. 进行小组协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4.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实施步骤1. 选定小课题:从学科知识点中选择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小课题,例如:购物换算、时间计算等;2. 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解决小课题;3. 学生探究: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采集数据、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 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与辅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 小组展示:学生小组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和解决方案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和评价。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增加,学习效果得到提升;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六、总结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计划
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组,上半年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组成立等工作。

20xx年6月,我们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申报立项课题获得成功,对参加课题的实验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现计划如下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

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明确课题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杂志上的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文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

二、工作目标:
本阶段将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和研讨:
(一)分析目前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状况。

(二)在了解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存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难以把握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的选题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2. 探讨影响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3. 探索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4. 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建议。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和完善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理论体系。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为教师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实践意义(1)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本研究将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美国:美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相关推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通用12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

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计划篇1一、课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视,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材中的地位突显,在教学中的研究更加深入。

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统计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一些事例并非学生熟悉,不符合生活情理的或者完全人为编造的,这样,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

还有的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课前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动,对统计教学的认识不足,对统计教学的有效研究不够深入。

可见,对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对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有助于统计方面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概念说明1、“统计概念”是指数学课程中对数据统计的过程或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

它也是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进行实践研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首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数学角逐、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激发出解决问题的动力。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法。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背景和条件,激发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群体讨论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学会借鉴他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有6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请问还剩下几个苹果?”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描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亲身经历的类似问题,如:“如果有10个苹果,小明拿走了4个,请问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思考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学题目:“小明买了3根铅笔,每根铅笔2元,小芳买了4根铅笔,每根铅笔3元,小明和小芳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法和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实施。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这一教学过程,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篇一: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一、研究主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主题阐述“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活动主体对现实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少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不能提有价值的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大时,大疑则大进。

”学则须疑,学起于疑。

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改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因此,把它作为校本研究课题,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是使老师在校本研究中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研究思路按照校本教研的要求,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个人反思,寻求理论支撑,在组本教研活动中进行初步交流,集中意见,形成交流材料;其二,每个中心组选一个代表在校本研究中发言,并通过课例(或案例)进行深入研讨,组织教师听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验证在个人反思基础上形成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其三,请校长(或专业人员)指导,提升研究的层次,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供老师们继续深入学习实践。

四、研究原则1.实践性: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互动性:在组本教研、校本教研中互动交流,激发教师参与意识和研究意识,使教师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思维的火花。

五、研究流程(一)制订研究计划(时间为一周)1.研究目标:①调查小学生问题意识不强,课堂少问乃至不问的现状。

②研究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策略。

③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3.研究步骤:学习反思——互动交流——上课实践——行为跟进——实践提高——总结交流(二)个人学习反思(时间为二周)。

围绕下列问题组织教师反思。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

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目标。

课标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

并且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

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解决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的需要。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于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口头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学生随心所欲地问,针对性不强;二是学生能提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形式上的问题;三是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

发现低年级学生提问频率虽然较高,但学生不知该怎么提问,提不出数学问题,要想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就更少之甚少。

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呢?为此我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
在完成20xx、4---20xx、6年的工作以后,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针对活动内容研究,要加强师生互动研究,把课题做深做透,同时针对课题结题的要求,对下一阶段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课题组成员的沟通,集思广益,利用头脑风暴,针对结题要求强调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结题打好基础。

(二)深入开展实践,广泛收集资料。

我们要在实验班级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并经常交流汇总,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这个行动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是我们课题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课题内容本身丰富的需要。

(三)课题组活动,原则上每半个月集体活动一次。

活动内容:理论学习、观看录象课及专家讲座、研究课。

研究课指定专人上课,采取“说课——听课——座谈——反思”等开展活动
(四)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前阶段研究作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好有关过程性材料,准备迎接中期评估。

(五)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问。

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问到点子上,提高质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方佳【神农架林区九湖中心学校(国培教师)数学班】课题成员:郭
先杰【荆州区太晖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
王玉芹【长阳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刘巡慧【沙洋
县后港镇广坪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
李琼艳【荆门市东宝区新生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张盛虎【监利
县容城镇三闾学校(国培教师)数学班】吴春莉【神农架下谷名族学
校(国培教师)数学班】王小伟【钟祥市胡集三中(国培教师)数学
班】
何淑平【荆门市屈家岭何集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孙娟【荆门
市屈家岭罗汉寺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许云金【沙洋县杨集小
学(国培教师)数学班】
金运德【沙洋县官垱镇高桥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爱因斯坦曾指
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
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
步。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都有益处。

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
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
活动。

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
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
“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目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促进每个学生
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
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
问。

三、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

在新
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
“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
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

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
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是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
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
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30年代对“探究”或“反
省性思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激活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问题的结局带来“顶
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
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

四、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策略
1.从社会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价值观念的
冲突。

教师要善于找准触发点,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
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与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的成果,
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引出另一些问题。

3.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

课堂上要营造探究问题的宽松、自由环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给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支持,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

4.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天生,需要唤起和培养。

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
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

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

一旦伴随着积
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二个月时
间);第二阶段是问题意识形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三阶段是自觉探究问题阶段(二个
月时间)。

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
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
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3、11—2014、1)
主要工作:(1)选题、申请立项;(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4、2—2014、5)
(1)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

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
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

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注意积累、收集研究过程中的
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

3、研究总结阶段(201
4、6)
(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申请专家予以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

五、预期成效及成果形式
实验研究目标全部到位,提供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优质课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论文和学生材料记
录,给有关专家组按既定的实验目标、方案,进行鉴定验收后加以推广。

六、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小组各成员负责按照方案研究自己所带班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七、经费预算情况
每个教师自己申请所任教的学校保证充足的研究经费,经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筹集,拟定总额400元的研究经费,其中资料费200元,打印费2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