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秀课件14

合集下载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

灭亡的过程
农民起义爆发
大业七年(611年),山 东、河南大水,百姓流离 失所,各地纷纷爆发农民 起义。
统治集团内乱
隋炀帝对诸王猜忌,引发 统治集团内乱,加速了隋 朝的覆灭。
外族入侵
大业十一年(615年), 突厥攻入长城,隋朝军队 无力抵抗,形势急转直下 。
隋炀帝被杀
大业十四年(618年),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隋炀 帝被杀,隋朝正式灭亡。
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 03 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奠定
了基础。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隋朝的统一对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隋朝结束了 分裂割据的局面,加 强了中央集权,为后 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
基础。
经济上,隋朝的统一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 流和发展,推动了商 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
灭亡的影响和教训
教训
统治者应关注民生,实行仁政;加强社会治理, 缓解社会矛盾;重视国防建设,增强国家实力。
影响
隋朝的灭亡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多年 的分裂局面,为唐朝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
06
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01 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
隋朝的法律制度以《开皇律》为代表,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详细描述
隋朝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了《开皇律》,废除了前朝的酷刑, 确立了十恶五刑等制度。《开皇律》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隋朝的经济和社会
农业的发展
总结词
隋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PPT)

科 举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初查步人才创的立学识,初
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正式式确确立立。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注重门第
温故知新
北朝
魏西 晋
十六国
东魏 北齐 北 魏
西魏 北周 隋
东 汉蜀东晋 宋 齐 梁 Nhomakorabea陈 南朝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陈朝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统一后的措施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 人口164万,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 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控制了 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 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 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面,史称“开皇之治”。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秦朝暴政引发陈胜、吴广起义,隋朝暴政激起农民起义。)
⑤都迅速败亡而给后世留下深刻教训。
凭才学做官
1.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 3.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有利于社会公平。 4.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1张PPT)(五四学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1张PPT)(五四学制)

①经济需要:粮食需 江淮地区供应,沟通 江南经济区。
——南朝梁·沈约《宋书》 ②政治需要:加强南
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 对全国的统治。
以通运漕。
③军事需要:攻打辽 ——《隋书·阎毗传》 东的需要。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个王朝都结束 了分裂,开启了 统一:秦结束了 春秋战国的分裂; 隋朝结束了南北 朝的对峙;
统一
单元导读
政 权 更 迭 与 民 族 交 融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江南区域开发、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荣 与 开 放 的 时
隋 唐 时 期 :

绚烂、辉煌、高质量的统一 迈向合流,统一帝国的到来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01
隋的统一
02
开通大运河
03
04
开创科举制 隋的灭亡
一、隋的统一
1.时间:581(建立) 589(统一)
2.人物:杨坚(隋文帝) 3.都城:长安 4.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557871年年 杨北坚周5建灭8立9北年隋齐朝
隋灭陈 统一全国
一、隋的统一
幸 游 玩
年 用 兵
四、隋的灭亡
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
朕当年曾教训太子说:自古 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教学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教学课件
B
14、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灾荒严重 B、政治腐败导致爆发军事政变 C、外戚宦官与权 D、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D
15、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不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高祖、唐太宗 D、唐太宗、武则天
B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 A、隋朝人口增长较快 B、隋朝统一安定 C、隋炀帝时轻徭薄赋 D、隋朝经济繁荣
C
11、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 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一、隋朝的统一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
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等。
三征高丽,帝国崩溃

隋朝士兵俑
• 此士兵俑,头戴盔,身披甲,战马也披重甲。
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不辉煌》(史图)第一 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B、杨坚 、杨广D、李渊
B
2、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 志是( ) A、秦朝统一全国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隋军南下灭陈 D、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隋文帝像
隋朝疆域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统一的意义
政治统一
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经济繁荣
隋朝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促进 了经济发展和繁荣。
文化兴盛
隋朝统一后,推行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南北 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也为隋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隋朝的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隋朝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士族门阀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地主与农民之间的 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
民族矛盾
隋朝时期,民族矛盾也比较突出。虽然隋朝统一了南北朝,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 矛盾仍然存在。在对待边疆民族、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政策措施存在很多 问题,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法律制度
隋朝制定《开皇律》,完 善了法律体系,为唐朝的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经济政策
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 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税收政策
隋朝实行租调制,征收土地税和人 头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商业政策
隋朝鼓励商业发展,设置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隋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力得 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商业繁荣
随着商业政策的推行,商 业活动日益活跃,城市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海外贸易
隋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推 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HAPTER
03
隋朝的文化与社会
隋朝的文化发展
隋朝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 术形式对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风 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1、隋朝建立的背景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科技进步
隋朝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如大运河的开凿、长安城的修建等,都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VS
隋朝的统一和发展,提升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对其他文明的借鉴意义
隋朝的制度和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详细描述
文化繁荣
总结词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描述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朝的文化艺术成果不仅在当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繁荣
隋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系列权力斗争和内乱,削弱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内乱
统治阶级内乱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在隋朝末年,突厥、吐谷浑等外族乘机入侵中原,加剧了隋朝的灭亡进程。
隋朝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等多种原因,隋朝最终在618年灭亡。
外族入侵与隋朝灭亡
05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商业文化的交流
隋朝时期,商业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不仅国内各地的商人互相交流,而且与周边国家的商业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发展。这促进了商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兴盛。
商业的兴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隋朝时期,水利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为商业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材料: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教学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教学课件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607年
612614年
隋炀帝巡北方,通驰道, 筑长城
隋炀帝高丽战争,三征辽 东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观看
展 步骤④:总结观点
隋文帝为隋朝的发 展做出突出贡献
隋炀帝是 一位伟大 的君主
隋炀帝是 一位好大 喜功的君 主
隋炀帝 对隋朝 的发展 有功有 过
观点:隋炀帝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论述:①605-610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促进了南
北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②606年,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有 助于人才的选拔,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之:通过大运河的修建和进士科的创立体现了隋炀 帝的伟大。
• 一、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重曰炀; 逆天虐民曰炀。”——《缢法解》
贰 隋朝的繁盛
二、隋朝的繁盛——(一)大运河的开通
结合之前所学,说一说应该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①先看标题,了解地图内容 ②再看图例和注释 ③观察重要节点
观察地图,从地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两点)

605年-610年 的 606年 建 607年
事件 隋文帝建立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炀帝开始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隋炀帝巡北方,通驰道,筑长城
立 612-614年 隋炀帝高丽战争,三征辽东
和 做题步骤 步骤①:提取历史事件
发 步骤②:挑选两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概括其共同点,提炼观点。 步骤③:分别用两个事件论述观点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中 国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册
-.
中国境内早 期人类与文 明的起源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35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35张PPT)
0 0 0
0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______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隋炀帝时,______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选官 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
0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 朝灭亡的原因; •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 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 影响。
0 0 0
0
请结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优教导学案,完成【自主学
习】环节
0 0 0
0
隋的统一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 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 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 ,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 ,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 陈做了充分准备。 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 史料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 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 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 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 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 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 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 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 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 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 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开发。
0 0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二
0
0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三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入新课
一支《玉树后 庭花》,成了一 个没落政权的亡 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 ,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 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 帝国的短暂兴亡……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4.掌握隋朝灭亡的原因。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2.大家仔可 细以看依图次,说 说出说大大运运河 河的的四最段北河 端流是的哪名一称 座吗城?镇? 2大.贯运穿河哪的 五中大心水那系里?? 最南端是 哪座城镇?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长 洛阳 黄河 安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文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 设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 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 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势族”的局面。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 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 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 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 的。
4.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 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 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 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 1 300多年。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一、隋的统一
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隋 581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2.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 施巩固统一?
隋文帝杨坚
3.隋文帝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结合课本, 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
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 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 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 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孙中山
四、隋朝的灭亡
隋末瓦岗寨起 义英雄程咬金
隋末瓦岗寨起 义英雄秦琼
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 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 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 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 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 度及其影响。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 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 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1)在九品中正制下,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 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 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 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 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 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 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根据材料二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 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 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 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
的影响是什么?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含嘉仓示意图
4.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开通大运河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经一巩国济言固的目以隋统的蔽王治:之朝;搜:对刮为全江了国南加的财强统富南治;北交通,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隋炀帝本人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 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课堂小结
隋 朝 的 繁盛 统 一 与 一时 灭 亡
国家统一 589年 经济繁荣 开创科举制 大运河的开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