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

合集下载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年)重点解读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年)重点解读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年)重点解读1 指南制订方法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 次共识形成会议对26条推荐意见达成了共识。

本指南全文已由外部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经指南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将按计划、实施和更新。

2 推荐意见及依据2.1 新生儿疼痛的分类及定义推荐意见:依据持续时间将新生儿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

新生儿急性疼痛的定义: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损伤或疾病)时即刻发生,通常在刺激发生期间或刺激结束之后的数小时内持续的疼痛;新生儿持续性疼痛的定义:持续时间在数小时及以上或没有明确终点的疼痛(GPS)。

2.2 新生儿常见致痛源推荐意见:常见的急性疼痛致痛源包括相关急性发作性疾病,以及血标本采集、动静脉置管、注射、气管插管、吸痰、胃肠道置管、腰椎穿刺、眼底检查等诊疗操作;常见的持续性疼痛致痛源包括长期机械通气、各类手术术后、导管留置、炎症性疾病、神经病理性疾病、创伤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等(GPS)。

2.3 新生儿疼痛评估的原则推荐意见1:建议定期动态地对疼痛进行综合评估(GPS)。

推荐意见2:建议给予镇痛措施30~60 min 后再次进行疼痛评估(GPS)。

2.4 如何准确评估新生儿疼痛推荐意见:建议首选中文版新生儿疼痛、躁动及镇静评估量表(Neonatal Pain,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N-PASS)评估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疼痛程度(2C)。

2.5 新生儿镇痛原则推荐意见1:推荐尽可能减少致痛性或压力性操作的次数(1C)。

:推荐控制新生儿病房环境噪声(1D)。

:推荐避免将新生儿暴露于强光照射中(1D)。

:建议对计划性致痛性操作或手术进行预防性镇痛(GPS)。

推荐意见5:建议采用基于疼痛评估结果的阶梯式镇痛管理模式。

轻度疼痛:以非药物镇痛为主;中度疼痛: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辅以非药物干预和局部麻醉药;重度疼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辅以非药物干预、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部麻醉药(GPS)。

以下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措施

以下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措施

以下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措施新生儿疼痛是指出生后的婴儿感受到的不适感觉。

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他们往往对疼痛特别敏感并且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需要适当的管理来减轻疼痛的不适感受。

1.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分娩本身是一个会带来剧痛的过程,新生儿的疼痛感受可能开始于分娩的早期。

医疗人员可以通过使用非药物方法来减轻疼痛,如轻柔的按摩、适当的体位调整、热敷或冷敷等。

2.术后疼痛管理:如果新生儿需要手术,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麻醉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小心,使用时要考虑到婴儿对药物的敏感性和代谢的差异。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镇痛剂和镇静剂来减轻术后疼痛。

3.药物疼痛管理:轻度到中度疼痛可以通过使用非处方镇痛药物来缓解,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麻醉药物。

4.非药物疼痛管理:不仅药物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还可以通过非药物方法来减轻疼痛。

一些方法包括适当的婴儿姿势、温暖的环境(如温水浴)和安抚等。

5.心理支持:新生儿疼痛管理应该包括对婴儿和家长的心理支持。

家长可以提供安抚和安全感,医疗人员也应该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如何处理婴儿的疼痛以及如何提供舒适和支持。

6.干预程序的最佳实践:在一些医疗程序中,如静脉置管和脑电图等,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

为了减轻这些程序对婴儿的不适,可以使用局部麻醉、镇痛剂和非药物方法如安抚和分心等。

7.镇静剂的使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重症监护、有创治疗、呼吸机辅助或肌肉松弛剂的使用时,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来减轻婴儿的疼痛和不适。

8.镇痛评估:为了确保有效的疼痛管理,医疗人员应该对婴儿的疼痛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基于婴儿的行为、心率、面部表情和呼吸等指标。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减轻疼痛。

总之,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婴儿的全面照顾。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非药物方法以及心理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婴儿的疼痛感受,提供给他们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2024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中,较普通病房患儿更容易发生疼痛、焦虑和恐惧。

镇痛镇静治疗是P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应用药物和非药物手段,缓解患儿的疼痛、焦虑,促进睡眠,诱导顺行性遗忘,改善舒适度,其核心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器官功能。

为规范我国PICU儿童镇痛镇静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治疗,《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4)》时隔5年重磅更新。

镇痛镇静治疗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镇痛镇静治疗的必要性PICU患儿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中,较普通病房患儿更容易发生疼痛、焦虑和恐惧。

疼痛、焦虑的近期不良反应包括对呼吸、循环、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影响;远期不良反应包括对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身心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镇痛镇静治疗是指应用药物和非药物手段,缓解患儿的疼痛、焦虑,促进睡眠,诱导顺行性遗忘,改善舒适度,核心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器官功能。

主要目的和意义包括:(1)使身体不适和疼痛最小化,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减轻焦虑,改善睡眠,诱导遗忘,使心理创伤最小化;(3)控制躁动,消除患儿无意识行为带来的隐患,保证检查、治疗顺利完成,保护生命安全;(4)降低代谢率,减轻代谢负担,减少氧耗,实现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5)减轻家长焦虑,改善医患合作。

镇痛镇静的治疗原则理想的镇痛镇静应建立在对患儿全面和动态评估的基础上,以目标为导向、与疾病种类及疾病所处阶段相适应。

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策略已成为器官功能保护及功能衰竭防治的重要措施。

所有需要镇痛和(或)镇静的PICU患儿均应使用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策略。

在器官功能“不稳定期”,应予深度镇痛镇静,目的是降低机体代谢率和氧耗,避免过度应激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在器官功能“相对稳定期”,应予浅镇痛镇静,目的是抑制躁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器官功能早日康复。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冯春,刘飞,杜溢李文献,李克忠(共同执笔人),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斌,张溪英,陈怡绮,周琪,周期,胡华琨,姜丽华,蓝雨雁疼痛是小儿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25周时,胎儿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

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镇痛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

急性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

原因之一是小儿不能主诉疼痛因而造成疼痛评估困难;其次是有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作为镇痛实施的医师也对药物副作用存在过度担心。

因此,很多情况下外科手术患儿的痛苦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其康复过程也受到影响。

目前,国外很多先进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但我国小儿术后镇痛发展缓慢,水平较滞后。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儿童术后镇痛的发展,普及标准化的管理,从而惠及更多患儿,2014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集体撰写了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近3年来,国内外关于小儿术后疼痛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专家组在2014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推荐意见的更新。

一、术前宣教和准备工作(一) 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的内容包括:1.详细解说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创伤必然伴有疼痛。

手术期间由于使用了充足剂量的麻醉与镇痛药物,术中患儿不会有疼痛感受。

2.术后创伤恢复有一定过程,如果不采取恰当的镇痛措施,患儿就会感受到疼痛,也会因为疼痛而导致各种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影响术后康复。

3.术后镇痛期间由于监护条件的限制和呼吸管理的困难,只能使用安全但镇痛效能相对较弱的药物或者小剂量麻醉性镇痛药物。

一般小手术镇痛效果较好,大手术常常需要使用镇痛泵持续输注镇痛药物。

4.向患儿和家属详细讲解该患儿拟采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5.向患儿和家属演示疼痛评估方法,并鼓励家长采用非药物疗法例如分散注意力、做游戏、心理教育、催眠、生物反馈、意象导引等手段减轻患儿疼痛感受。

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的选择
喉罩的选择
(三)气道器具以及使用方法
4、呼吸机工作参数调节 潮气量10-15ml/kg,分钟通气量100-
200ml/kg,吸气峰压12-20cmH2O不超 过30,呼吸频率20-25次/分,吸呼比1: 新生儿可1:1,使用定压型呼吸机,体 重15kg以上小儿可用定容呼吸
二、小儿麻醉诱导
(5)建立静脉路,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驰药物完 成喉罩安放或者气管插管。
(二)吸入麻醉诱导方法
吸入诱导时的常用辅助方法 : 吹皮球 香味 家长陪同 不接触 如已睡先N2O后七氟烷
(三)、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1、不要快速充氧 2、动作轻柔 3、可辅以50%-70%的N2O 4、单纯使用七氟烷诱导,易诱发喉痉挛,建议辅助其他
1、潮气量法诱导 (1)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6%~8%(建议新生儿用2%~3%),
新鲜气流量3~6L/min,预充回路后,将回路输出口连接合适 的面罩(下至颏部上达鼻梁),盖于患儿鼻处。
(2)患儿通过密闭面罩平静呼吸。不合作患儿注意固定其头部
(3)患儿意识消失后,将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3%~4%(新生 儿调至2%),必要时辅助呼吸。适当降低新鲜气流至1~ 2L/min,避免麻醉过深和减少麻醉药浪费和污染。
插管全麻准备
麻醉前准备
(三)气道器具以及使用方法 1、面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咽喉镜 2、气管导管:内径(ID)外径(OD) ID(带套囊)=年龄/4+4 ID(不带套囊)=年龄 OD 为小儿小指末节关节或外鼻孔直径 深度:经口 年龄/2+12或ID×3;经鼻 年龄 /2+14或ID×3+2 3、喉罩:小儿大多选用1~号
(二)吸入麻醉诱导方法

儿科医生的疼痛管理儿童疼痛评估和镇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儿科医生的疼痛管理儿童疼痛评估和镇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儿科医生的疼痛管理儿童疼痛评估和镇痛治疗的最新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疼痛认识的不断提高,儿科医生在疼痛管理方面的责任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疼痛评估和镇痛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儿科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儿童疼痛评估的最新进展儿童疼痛评估是确定疼痛的原因和程度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是令儿童疼痛的一个指标,更是为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疼痛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反应:儿童疼痛时的生理反应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使用专门为儿童开发的疼痛量表,如FLACC(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评分系统。

该系统通过评估儿童的面部表情、肢体活动、活动度、哭闹和安抚程度来评估疼痛程度,有效地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疼痛感受。

2. 语言表达:较大的儿童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医生可以根据儿童的描述和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但对于无法言语表达的婴幼儿和智力发展不完全的儿童,医生需要借助观察和家长的描述来推断疼痛程度。

3. 表观行为:了解儿童疼痛时的行为反应也是评估疼痛的重要方面。

儿童可能会出现焦虑、挣扎、拒绝活动、容易发脾气等行为,这些表现都可能与疼痛有关,需要医生及时识别并进行评估。

二、镇痛治疗的最新进展针对儿童的镇痛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和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是提供有效镇痛的关键。

1. 个体化的镇痛方案:每个儿童的疼痛感受和耐受程度都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其中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静脉输注镇痛药物、口服镇痛药物和局部麻醉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此外,儿科医生还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

2.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儿童疼痛管理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与儿科医生一起工作的麻醉师、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都可以为儿童的镇痛治疗提供帮助。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分 新生儿和婴儿可以使用CRIES 不能良好沟通的小儿均可使用行为学评估方法如
FLACC
常用镇痛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局部麻醉药 阿片类镇痛药和曲马多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术后镇痛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布比卡因:起效慢,作用时间较长的酰胺类局 麻药。小儿通常使用的药物浓度为0.0625%0.25%。依照其浓度不同,可以产生感觉阻滞 和运动阻滞。
signs (循环体征)
HR 和 BP <或=术 前水平
Expression(表情) 无特殊
HR and BP 较术前水平升高
<20%
表情痛苦
HR and BP 较术前水平升高
>20%
表情非常痛苦 /呻 吟
Sleeplessness (睡眠困难)

经常清醒
始终清醒
FLACC(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识和技术缺陷 外科医生不够重视,护士没有很好参与
疼痛评估
自我评估
➢ 视觉模拟评分法 ➢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 语言等级评定量表
面部表情评估: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行为学评估
➢ CRIES ➢ FLACC量表 ➢ PPPM(术后疼痛家长评估量表) 适用于1-12岁出院病人
疼痛自我评估
糖酸吗啡(M6G) M6G 有强镇痛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 起效慢: 20 - 30 min 才能达作用高峰 血清半衰期 2.9 ± 0.5 h
罗哌卡因: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和布比卡因类 似,但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和持续时间较短, 强度也较弱,其应用浓度为0.0625%-0.25%。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推荐最大用量

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及临床护理分析

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及临床护理分析

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及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NICU中的38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分析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认知情况;同时对比NICU护士参加疼痛知识培训前后对新生儿疼痛知识认知程度的变化。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NICU护士普遍对新生儿疼痛认知程度低,参与培训后,新生儿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疼痛知识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

结论:定期组织NICU护士参加新生儿疼痛知识的专题培训活动,不仅有助于NICU护士提升自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NICU护士在疼痛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NICU护士可以更好地制定实施疼痛相关的护理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NICU护士;疼痛管理;疼痛知识培训;临床护理引言:当人体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后,疼痛通过神经进行传递,大脑在接受到疼痛信号后,引起人体的注意。

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临床上将疼痛分为两大类,一是急性疼痛,二是慢性疼痛。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将自身的疼痛感准确的描述给医生,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语言沟通的能力,无法将自身的疼痛感用语言方式告知医护工作者,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疼痛,很可能会给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NICU护士要及时对新生儿的疼痛感进行有效评估,这样对患儿的健康与成长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NICU中的38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围绕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以及临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NICU中的38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8名NICU护理人员均为女性。

1.2方法通过《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来调查NICU护士的一般资料,该问卷中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为1~5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知识掌握的越好。

2020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全文)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热时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热儿童何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何正确使用,在一些疾病或状态下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为了规范解热镇痛药在发热患儿中的合理使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专家共识(解热镇痛药无效的发热,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1 发热的定义与分类[1,2]1.1 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 ℃或腋温≥37.5 ℃定义为发热。

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1.2 发热的分类1.2.1 按照体温的高低分类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

以腋温为准,37.5~38.0 ℃为低热,38.1~38.9 ℃为中度发热,39.0~40.9 ℃为高热,≥41.0 ℃为超高热。

1.2.2 按发热时间长短分类按发热时间的长短又可将发热分为4类。

短期发热:指发热<2周,多伴局部症状和体征;长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体征,需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 ℃以上,经查体、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者;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1.2.3 按照发热的热型分类发热的常见热型通常分为6种。

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0 ℃;弛张热:体温常在39.0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0 ℃,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d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新生儿疼痛管理

新生儿疼痛管理

新生儿疼痛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并且认为新生儿无法回忆出生后早期的经历,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忍受疼痛。

但是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疼痛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脑的发育。

(一)新生儿疼痛的特点与成年人一样,新生儿可由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外周痛觉信息。

A-δ纤维无完整髓鞘,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前,对传入的刺激往往会产生夸大的疼痛过敏反应[3] 。

因此,新生儿感知的疼痛比婴儿和成人更弥漫、强烈和持久[4]。

生后早期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易于受环境的影响,具有最大的可塑性。

尽管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期,但受到反复疼痛刺激的新生儿会使外周感受器敏感化,导致痛觉过敏反应[5],尤其是早产儿,其应激调控系统则会发生改变并严重影响脑的发育,造成原发性痛觉过敏(损伤部位外周感受器超敏所致的疼痛)、继发性痛觉过敏(非损伤组织所致的疼痛)或异常性疼痛(无害性刺激所致的疼痛),进一步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建[6]。

(二)新生儿疼痛的来源在病房接受重症治疗、护理的新生儿,住院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医护人员操作可能引发患儿的疼痛,如足跟采血、动静脉穿刺、各种注射、气管插管、留置胃管、腰椎穿刺、吸引等,其次为疾病因素如锁骨、肋骨骨折、肢体骨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再次是不适当的或过长时间的体位甚至于体位变换,撕揭胶布等都会引起疼痛。

而对较小的早产儿,如更换尿布、体温测量等日常操作也是疼痛刺激。

(三)新生儿疼痛的影响1、近期影响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多次静脉穿刺后出现痛觉过敏,即使是无痛刺激,如体格检查时都会被认为是刺激[7]。

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如代谢增加,灌注减少,呼吸、免疫改变,耗氧量增加,病情恢复差[8],尤其是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疼痛应激与脑室出血和脑白质软化有关。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左云霞(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连庆泉王英伟杜怀清李师阳张建敏陈煜目录一、小儿疼痛评估二、疼痛冶疗三、小儿不同类型手术术后镇痛原则四、小儿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 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

急性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

目前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

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

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①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已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

②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者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

手术后应该定时进行行为学评估和记录。

这种评估最好与其他常规评估同时进行,以避免对小儿不必要的打扰。

③生理学评估: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

在定时评估的同时,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

一般用于8岁以上儿童。

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

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
2 讨论

经治疗无好转 时应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以免漏诊 。 临床 上我们深 有体会十二 指肠 的局部解 剖复杂 。病变发生
早与 晚治疗 的结果截然 不同 ,十二指肠癌根治切除5 年生存率 为
般认为 原发于 十二 指肠 的恶性 肿瘤发生率 较低 ,国外报
道为0 0 %~0 0 %,约 占胃肠道肿 瘤的0 3 %…,占小肠 癌的 .2 .5 .5
重视反应极差 的危重新生儿有关疼痛的护理。
2 新生儿疼痛 的干预
2 1 药物疗法 的干预 . 2 11 操作 前用镇 静剂 , 安定或鲁米纳静 脉推注 , .. 如 或用
作者单位:40 0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 660 刘晓玲 卢佑英 熊安芳
疼 痛刺激有协 同作用。 以病房 中应尽量 减少噪音, 所 避免 加重 患
血 貌, 浅表淋 巴结未触 及 , 皮肤 、 巩膜 无黄染, 心肺无异常 , 腹平 坦, 无腹壁静脉 曲张 , 未触及包块 , 腹部轻压 痛, 上 无反跳痛 , 肝 脾未触 及, 肝肾无叩痛 , 水征阴性 , 腹 肠呜音正常。 院后血常规 入
Hb 0 / , C A6 .4 g ml血 生化 : 6 g L 血 E 99 n / , 低蛋 白血 症 3 .g L 肝 04 / ,

常规 达到十二 指肠 降部乳 头部仔细观察 ,有条件 的最 好用 十二 指 肠镜 检查 。若 内镜对 十二 指肠 第 3 段 因受 内镜 本 身 “ 、4 盲 区”因素 的影 响观察不满 意者 ,可结合 十二指肠 气钡双重造 影 来检查 。在发生黏 膜隆起 、溃疡 ,尤其 是年龄较大 患者 ,溃疡
S ot o mb s c t—C o e等认为 十二指肠癌 绝大 多数 为腺 癌 ,这 可能与 ]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学性能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学性能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4453··医学循证·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学性能的系统评价再评价沈巧1,唐语蔓1,冷虹瑶1,雷若冰2,郑显兰1*【摘要】 背景 及时、准确评估新生儿疼痛是确保疼痛管理方案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的新生儿群体和疼痛类型,构建和测试了40多种疼痛评估量表。

但是,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并且,现有单项研究或系统评价仅能提供某个量表或量表某种测量性能的零散证据,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决策。

目的 对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学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为临床实践者和研究者选择最佳的疼痛评估量表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CINAHL 数据库,通过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追溯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

纳入有关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学性能的系统评价。

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分别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系统评价偏倚风险(ROBIS )工具和PRISMA 声明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进一步依据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CERQual )评价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

结果 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4篇研究方法学质量较高,为低偏倚风险;3篇研究方法学质量相对较低,为高偏倚风险。

PRISMA 评价结果显示,5篇研究报告相对完全(报告完成率>60.00%),1篇研究存在一定报告缺陷(报告完成率为45.95%),1篇研究有严重信息缺失(报告完成率为10.81%)。

CERQual 评价结果显示,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测量性能结局的22条证据中,高级证据2条(9.09%),中级证据8条(36.36%),低级证据9条(40.91%),极低级证据3条(13.64%)。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NCA护士或家长控制镇痛:小于5岁及不嫩配合的 患儿。 注意事项:撤泵的过程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患儿 使用PCA的次数已明显减少,疼痛评分已经足够 降低才能考虑撤泵。撤泵后可以使用NSAID维持 镇痛。
(三)、非甾体类抗炎药


国内外都有大量NSAIDS类药物用于儿童疼痛治疗 的报道,但一般不推荐作为镇痛药物用于3个月以 下婴儿。 阿司匹林——雷尔综合征(小儿时期一种原因不 明的急性脑病综合征),不用于儿童

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将描述疼痛强度的词汇 口述表达,3岁以上儿童
2、面部表情评估

FACES脸谱疼痛评估法:3-18岁儿童
患儿可能因为恐惧、饥饿或其他压力失去“笑脸”

Bieri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

Oucher疼痛评分

Manchester疼痛评分
3、行为学评分
一种结合小儿的表情、动作行为等进行评分的方法
2.
3.
4. 5.
6. 7.
(四)对乙酰氨基酚
毒副作用小,可以定时规律用药,几乎可以用于各类术后 疼痛的基础用药。 轻度疼痛:单独使用 中度疼痛:可以+NSAIDS/可待因等弱阿片类药物 封顶效应 口服30-60min血药浓度达峰,口服1-2.5小时,静脉起效快 但需在15min内缓慢输入。

非药物疗法
多模式镇痛
1.
2.
3. 4. 5.
即“平衡镇痛”,常用的有: NASIDS和其他药物如阿片类药物联用 局部麻醉药复合阿片类药或其他类镇痛药 外周与中枢联合应用 超前镇痛与术后 镇痛的联合应用
三、小儿不同类型手术术后镇痛原则
四、小儿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PPT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PPT
血中浓度的80%。仅有0.1%的剂量进入乳汁,这一剂量 不会对婴幼儿产生明显作用 • 曲马多通过肾脏(15%)和肝脏(85%)代谢 • 严重肾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10ml/min)或肝肾均有 损害的病人,不应服用曲马多
曲马多:手性药物,除母体药物外主要代谢产物 M1有较母体药物强近300倍的止痛效应。止痛机 制为弱阿片受体结合(与µ阿片受体亲和力为吗啡 1/6000,止痛作用为吗啡当量剂量的1/10)和 激动中枢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此外对5-HT受体 有激动作用。
确性 必需与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及疼痛管理的相关人员
进行交流 按时规律地进行疼痛评估和记录才能保证疼痛治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任何干预治疗后要评估其效果 和不良反应
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成人的疼痛评估量表 3-7岁的儿童可以使用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
分 新生儿和婴儿可以使用CRIES 不能良好沟通的小儿均可使用行为学评估方法如
10% 活性) 术后镇痛的成功应用
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推荐
曲马多
• 口服给药血浆浓度高峰时间(Tmax)为1.6-2h • 静脉给药1min起效,5min达到最大作用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为20%,故与抗凝剂、口服降糖剂、
钙拮抗剂、NSAIDs可协同使用 • 曲马多可通过胎盘,其在脐静脉血中的浓度是母体静脉
存在知识和技术缺陷 外科医生不够重视,护士没有很好参与
疼痛评估
自我评估
➢ 视觉模拟评分法 ➢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 语言等级评定量表
面部表情评估: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行为学评估
➢ CRIES ➢ FLACC量表 ➢ PPPM(术后疼痛家长评估量表) 适用于1-12岁出院病人
疼痛自我评估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 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

急性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

目前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

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

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①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已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

②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者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

手术后应该定时进行行为学评估和记录。

这种评估最好与其他常规评估同时进行,以避免对小儿不必要的打扰。

③生理学评估: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

在定时评估的同时,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

一般用于8岁以上儿童。

(2)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 以下为轻度痛,4~7 为中度痛,7 以上为重度(图3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疼痛量表
✓新生儿疼痛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IPS):为多维疼痛评估工具, 用于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至生后6 周)操作性疼痛评估。
✓NIPS 包括面部表情、哭闹、呼吸类型、上肢、腿部、觉醒状态6 项。最低为 0 分,最高为7 分,分值愈高表示疼痛愈严重。其中哭闹项,如果患儿插管 哭不出声音,但有明显的嘴部活动也记录为大哭。
非药物性措施
(2)需要注意的是,出生2 d 内反复接受足跟采血的足月新生儿,单纯口服 蔗糖水的效果不理想(3B)。因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蔗糖水有协同镇痛效 应,推荐尽可能采用(2B)。可在操作不同阶段(如足跟采血前2 min、 采血时及采血后2 min)予以非药物性措施,比单次应用更有效(2B)
药物性措施
✓用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估,每项评分0~2
分,总分0~10 分;镇静评分通常用于使用镇静药物的患儿,每项标准为-2~0 分,总分-10~0 分。疼痛总分>2 分和镇静评分< -2 分均需干预治疗。 ✓缺点是很难对疼痛和激惹加以区分,另外,用于早产儿需要根据胎龄纠正评 分(胎龄<28 周加3 分;28~31 周加2 分;32~35 周加1 分)。
✓因PIPP 需要医护人员计算百分率,会一定程度影响临床可行性。 ✓目前该表已经过改良,考虑到胎龄和行为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修订后的
PIPP(PIPP-R)已推出,精确性及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生儿疼痛和镇静评分量表
✓新生儿疼痛和镇静评分量表(Neonatal Pain,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 NPASS): 为多维疼痛评估工具,包括哭闹、行为状态、面部表情、四肢肌 张力、生命体征5 项。
✓此评分不适用于面部表情破坏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筛查。研究表明,NFCS 用于评估足月儿 急性操作性疼痛比PIPP 更为敏感。
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
✓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Acute Pain Assessment Scale, NIAPAS): 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包括5 个行为指标(警觉性、面部表情、 哭闹、肌张力和对操作的反应)、3 个生理指标(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和1 个情境指标(胎龄)。胎龄、哭闹0~3 分、警觉性、面部表情、对操作 的反应、心率、氧饱和度0~2 分,肌张力和呼吸0~1 分,总分0~18 分。
(2B);而像丁卡因霜等制剂对新生儿无效,不推荐使用(4A)。
肌肉及皮下注射
(1)环境措施: ①可能情况下应优先选用静脉给药,疼痛程度小(1A)。 ②另外,可应用前述足跟采血的环境措施,同时尽可能选择较小型号针头 (1A)。
(2)非药物性措施:可采用抚触(包括皮肤接触护理,skin to skin)、蔗糖 水和非营养性吸吮(2B)。
中度疼痛管理
✓中度疼痛包括外周动静脉穿刺、肌肉及皮下注射,蔗糖、母乳和非营养性吸 吮虽对缓解中度疼痛有效,但不足以显著缓解相关疼痛,选用合适套管针 (24~26 G)、精准穿刺是减少疼痛的重要前提。另外,穿刺部位应用局麻 类药物亦有效,不推荐静脉用药。
静脉穿刺、动脉穿刺
(1)环境措施: ✓ 可应用上述足跟采血时所推荐的方法。尽可能选择24~26 G 的较小型套管针
✓该量表较为简单,医护人员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操作,不需要额外的评估技 能或工具。
新生儿术后疼痛评分
✓新生儿术后疼痛评分(Crying,Requires Increased Oxygen Administration, Increased Vital Signs, Expression, and Sleeplessness, CRIES):为多维疼痛评 估工具,包括啼哭、氧浓度、生命体征、面部表情、睡眠5 个方面,用于评 估胎龄32 周至纠正胎龄60 周新生儿的术后疼痛,也可监测患儿对治疗的反 应或恢复情况。总分为10 分,>3 分为轻度疼痛,即应进行镇痛治疗;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
(4)全身性药物性措施:可采用阿片类药或阿片类药物联合肌松剂,如吗啡0.05~0.1 mg/kg 肌肉 注射或静脉推注(2C)、芬太尼(1~3 μg/kg)联合咪达唑仑(0.05~0.1 mg/kg)(2C)。
胸腔引流管、导尿管置入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1)非药物性措施:选择合适的行为性疼痛控制措施,如良好的体位、术前抚触、 非营养性吸吮(2B)。
向大脑皮质传导,达到良好的安慰(2B)。一项纳入16 个研究的系统评价证据 显示,使用感觉刺激的所有方法比单用24% 蔗糖水更能有效缓解操作性疼痛。 (3)尽可能让婴儿母亲参与采血过程,可予母亲抱喂或是母婴间亲密接触(2B)。 (4)选用自动针刺装置,而非手动采血针(2B)。 (5)不要挤压灌注良好的足跟,且挤压本身也会产生不必要的疼痛,故采血时挤压 不作推荐(4B)。
✓该量表信度、效度高,实用性和可行性较强。
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
✓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chelle Douleur Inconfort Nouveau-NéScale, EDIN): 为单维评估量表。包括面部表情、肢体活动、睡眠质量、与护士接触的反应、 可安慰性5 项,大于5 分表示存在疼痛。用于评估早产儿和足月儿持续性 (慢性)疼痛的评估,如机械通气过程中疼痛的评估。
✓该量表排除所有生理性指标和一些公认的疼痛影响因素,如行为状态、疾病 严重程度等,信度、效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轻度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轻度疼痛管理,包括手指血及足跟血采样。主要以环境措施为主 (温柔抚触、母亲亲喂),辅以非药物措施(舒缓音乐疗法、非营养吸吮联 合蔗糖水喂养)。
环境措施
(1)采血前温暖足跟以增加局部血流的做法是无用的,不作推荐(4B)。 (2)采用抚触、轻声安慰等方法分散新生儿的注意力,建立这些良性刺激阻止疼痛
✓除轻度疼痛所用措施外,操作前需摆好体位,做到精准穿刺,可局部应用麻 醉药物,而静脉应用镇静药物,如何权衡其利弊、目前证据不一。
腰椎、胸腔、腹腔、侧脑室穿刺
(1)环境措施:良好的体位可缓解及预防疼痛,不良体位还可引起误吸、低氧血症、心跳骤停, 尤其是在危重患者(1A)。同样建议尽可能选用小号穿刺针,移去穿刺针管芯能提高成功 率(2B)。
✓轻度疼痛一般不推荐药物干预,下述临床措施已证明无效。 (1) 足跟采血时局部麻醉低熔混合物(eutectic mixture of the local anesthetics,
EMLA)不能减轻疼痛,不推荐使用于新生儿(4C)。 (2)操作前提前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镇痛无效,不推荐使用(4B)。
几种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的评价
早产儿疼痛量表
✓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file, PIPP):先记录胎龄得分, 操作前后记录经皮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数值和面部表情。为多维疼痛评估 工具,用于早产儿。总分为7 项之和,最低为0 分,最高为21 分,分值大于 6 分表示存在疼痛,得分越高,疼痛越显著。
非药物性措施
(1)应用24% 蔗糖水(0.2~0.5 mL/kg)、非营养吸吮或母亲抱喂(1A),也 可选用25% 葡萄糖液(0.5 mL/kg)(2B)。在疼痛操作前2 min 给予蔗 糖水,可最大程度降低生理性和行为性疼痛指标,效果可持续4 min。
✓音乐对于足跟采血亦有良好镇痛效果(2B),音乐来源可采用父母亲的轻柔 话语声、舒缓的歌曲声,声音强度不应超过75 dB,尽可能不要使用耳机, 而应使用扬声器在离患儿合适的距离播放(1A)。
(2)非药物性措施:联合应用24% 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或母乳(2C)。 (3)局部药物性措施:操作前60 min 穿刺部位应用EMLA 霜(1A)。由于新生儿α1- 酸性糖蛋白、
白蛋白浓度低而导致药物血清游离浓度高,且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局麻药半衰期延长, 故要慎用局麻药。因此,局麻药物的使用(如0.5%~1%利多卡因皮下浸润)并不推荐为一 线用药(4A)。 (4)全身性药物性措施:对于已插管的患儿,若极不配合,可应用镇痛镇静类药物,如静脉缓慢 注入阿片类药物。一项纳入45 例新生儿的RCT 显示,新生儿腰椎穿刺前使用芬太尼(每次 0.5~3 μg/kg)能有效降低操作性疼痛,仅少数病例出现呕吐和轻微暂时的氧饱和度降低。对 于未插管、烦躁的足月儿,可以使用咪达唑仑类镇静药,但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B)。
✓生命体征在最后测量,以免惊醒患儿,干扰结果。
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
✓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 NFCS):根据新生儿 面部动作变化评估疼痛,为单维疼痛评估工具。
✓如果患儿有以下1 项表现计为1 分:①皱眉;②挤眼;③鼻唇沟加深;④张 口;⑤嘴垂直伸展;⑥嘴水平伸展;⑦舌呈杯状;⑧下颌颤动;⑨嘴呈“O” 形;⑩伸舌(伸舌只用于评估早产儿)。NFCS 的总分为以上10 项得分之和, 最低为0 分,分值愈高表示疼痛愈严重。早产儿最高10 分,足月儿最高9 分。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 专家共识(2020)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新生儿个体和疼痛的类型;而且,因新生儿处于 被动状态,动作少,面部表情不明显,心率和呼吸率变异性低。
✓评估方法推荐生理和行为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即多维性评估;非紧急情 况下,推荐联合应用几种量表评估;疼痛量表中的各种行为反应判定依赖于 观察者的主观判断,推荐测评者通过培训以减少差异性;评估结果受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或使用镇静药物的影响;评估量表并不能充分评估新生儿持续性 或慢性疼痛(如大手术、骨髓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的强度,故 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疼痛评估量表,而忽视患儿自身的疼痛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