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及结构。
2.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基本掌握其使用方法。
3.观察各种干涉现象,并能利用等倾条纹的变化测量钠光波长。
二、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的双光束干涉,原理如图5—1所示:
图 5—1
从光源S 发的光照射到分光镜G1上,光被分成两束,反射光入射到平面反射镜M1,透射光经补偿镜G2入射到平面反射镜M2,两束光分别被M1、M2反射,重新在G1处会合,若满足相干条件就会产生干涉效应。
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干涉的原理与“空气平板”所产生的干涉相同,在测量光波长时,首先将仪器调出较少
等倾条纹,仪器的附加光程为入/2。则中央处的光程差:
Δ=2h+入/2 (5 — 1)式中: h — M1与M2’之间的距离 入 — 光源的波长
若中央调成一个暗斑时,则光程差
Δ=(m + )入 (5 — 2)由式(1 — 1) 和 (1 — 2)得::
2 h = m入 2Δh = Δm入
其中: Δh = h
1 - h
2
Δm = m
1
- m
2
式中: Δh — M
1
移动的距离
Δm — 暗斑变化的次数
当 Δm = 1时, 则Δh = 入/2 就是说,当中心暗斑变化一次(即移动一个条纹)时,M1移动了入/2的距离,以:
入 = 2Δh/Δm (5 — 3)
用上式就可计算出被测光源的波长。
三、实验仪器
1.迈克尔逊干涉仪 一台
2.钠光光源 一台
3.白炽灯 一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1.观察干涉条纹(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白光干涉)
2.测量钠光波长
实验步骤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仪器结构简图如图5—2所示:
图 5-2
(1)开启纳光灯。(纳光灯窗口有一毛玻璃,表面刻划一个十字叉丝)
(2)目测反射镜M1、M2到G1的距离近似相等。通过旋转粗调手轮移动M1,使M1调整至适当位置。
(3) 判断两束光是否相遇。首先观察光源中的十字叉丝经M1、M2的反射像,若如图5—3所示,两叉丝像重合说明两束光相遇,如图5—4,5—5,5—6所示说明两束光未相遇,则需调节M2上三个微调螺丝。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2.观察干涉条纹
(1)当平面反射镜M
1和M
2
不垂直时,由E方向观察视场中形成平行等间距直条纹,为何种条纹?其条纹间距大
与什么有关。
(2)若继续调节M
2上三个螺钉及M
2
下方两手轮,使得M
1
与M
2
垂直,由E方向观察视场,可以看到由同心组成的
涉环,这就是等倾干涉条纹。
(3)再通过旋转粗调手轮,改变M1的位置,使干涉场中只有几条较粗的条纹(直条纹、圆条纹均可),此时
M 1、M
2
到G
1
间的光程近似相等(光程差近似等于零),换上白炽灯,继续调节微动手轮,(在仪器的右边)就可以
观察到彩色条纹。
3.测量钠光波长
(1)先将仪器调出较少的等倾干涉条纹,使中心出现一个暗斑。
(2)要求旋转微动手轮,使条纹变化50次,测出Δh。
(3)计算出波长。
注意事项
1.测量过程中要匀速旋转微动手轮,不可太快,否则条纹变化很快,容易出现变化次数漏记现象,造成较大测量误差。
2.注意消除读数机构中螺纹空程带来的读数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用单色光调出干涉条纹换上的白炽灯后就看不到条纹?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同时看到白光和单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
2. 等倾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M1和M2组成的“空气平板”厚度关系?实际中如何判断“空气平板”厚度的增减?(请用实验现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