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藻技术现状和发展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蓝藻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工作,也是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新兴行业。
蓝藻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于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中,如果过量繁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污染,危害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目前,蓝藻治理行业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开始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对水体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蓝藻治理正是水体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下,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次,蓝藻治理技术不断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蓝藻治理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治理方法和设备。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蓝藻的生长,提高水体的清洁度。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蓝藻治理的效果,也为蓝藻治理行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蓝藻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投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00个湖泊和水库存在蓝藻污染问题,其中一部分严重污染的湖泊和水库急需治理。
因此,由于蓝藻治理的需求量大,蓝藻治理行业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最后,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受到资金支持。
蓝藻治理是一项资金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
目前,各国政府对蓝藻治理行业给予了政策和财政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一些企业和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蓝藻治理行业中,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蓝藻治理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蓝藻治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前景的广阔以及资金的支持,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蓝藻治理市场进行调研的结果总结。
蓝藻是一种生长在淡水湖泊和水体中的蓝绿色藻类,其过度生长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受损等问题。
蓝藻治理市场涉及了多个领域,如技术研发、设备生产、监测测试等。
本报告将介绍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主要参与方及其竞争情况等内容,以便为相关企业、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蓝藻治理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蓝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湖泊和水体受到了蓝藻的威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预测,蓝藻治理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有望保持稳步增长,预计达到XX亿美元。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蓝藻治理市场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得以应用于蓝藻治理领域,如光学传感器、遥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蓝藻监测与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促进蓝藻治理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蓝藻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3.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蓝藻治理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该市场,加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以求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4. 主要参与方及竞争情况蓝藻治理市场的参与方主要包括技术公司、设备制造商、监测测试机构等。
这些参与方在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4.1 技术公司技术公司是蓝藻治理市场的核心参与方之一,其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和解决方案提供。
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出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4.2 设备制造商蓝藻治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设备制造商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除藻工艺新进展
微生物除藻工艺新进展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水体中藻类的超量生长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虽然有效性较高,但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而且成本较高,对环境损害也较大。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藻类生物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微生物除藻工艺,就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体中的藻类。
与传统治理方法不同的是,微生物除藻工艺是一种微生物技术,能够达到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效果,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目前,微生物除藻工艺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涌现出了不少新的技术进展。
一、微生物除藻工艺的原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而藻类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生物体。
微生物与藻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微生物利用藻类中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从而减少或消除藻类的生长。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藻类中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这样就能减少藻类的生长和数量;二是微生物的生物体线能够吸附或沉淀藻类,从而有效地去除藻类。
微生物除藻工艺主要依靠这两个方向进行治理。
二、微生物除藻工艺的应用微生物除藻工艺在实际治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具体应用的状况和溶解氧、养分、水流等因素的动态变化等,其去除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微生物除藻工艺应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自然水体藻类治理: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自然水体中藻类污染的治理工作。
主要采用微生物菌剂的添加和水体中微生物改良等方法实现治理。
2.假腐生物系统藻类治理:假腐生物系统是一种依托腐生生态系统传统微生物分解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通过建立人工湿地,结合控制供氧条件、半透膜材料和植物种植等技术手段,实现水质净化及藻类治理。
3.工业废水藻类治理:针对一些工业废水中含有藻类的情况,主要采用微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等方式进行治理,达到净化水质和回收藻类等目的。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蓝藻是一种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常见藻类,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给水生态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蓝藻治理是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通过对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随着水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提高,蓝藻治理行业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亿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
2、治理方法及技术蓝藻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三种。
物理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搅拌、深水排放、银离子等;化学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亚氮、紫外线、臭氧等;生物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水生植物、活性炭等。
目前,我国的蓝藻治理技术较为成熟,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水平。
3、主要市场需求(1)城市水源地、生态景区和旅游景点等地区的水体蓝藻治理需求较高。
(2)电站冷却塔、养殖场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已成为蓝藻治理的重点领域。
(3)城市排污口、化工厂废水处理等领域的水体污染,也需要蓝藻治理来改善水质。
4、主要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国内蓝藻治理行业存在许多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环科技、东方巨龙、华南环保等公司。
这些公司在蓝藻治理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未来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蓝藻治理技术也将会不断更新换代。
未来,工业界、科研机构等将加强技术研发,从而推动蓝藻治理技术的创新。
创新的技术将为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提高蓝藻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2、市场结构优化目前,国内蓝藻治理市场竞争激烈,但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
未来,市场将逐渐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退出,市场结构也将出现一定的优化趋势。
除藻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养盐 类 大量富集 , 致使 全 球 性水 域 富 营 养 化 日益
严重 。我 国在 2 0世 纪 8 0年代 进 行 的 水 源 水 质
调查结 果 中显示 ,4个被 调查 湖泊 中有 12以上 3 / 的湖泊 处 于 富 营 养 化 状 态 。进 入 9 0年 代 , 国 全 淡水水 体 的富 营养 化状 况 更 为 严 重 , 及范 围和 涉
制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发展 , 尤其是控制有害藻 类 的生长繁 殖 , 为急 需解决 的首要 问题 。 成
破裂 后会 释放 藻毒 素 , 目前 已研 究 证 实 的毒 藻 种
有 : 绿微囊 藻 (Mircssargn s 、 铜 coy用 的控 藻 、 藻技 术 除
近 年来 , 随着社会 经 济 的迅猛 发展 , 合理 的 不
生 活 、 产方式 导 致 了水 域 中氮 ( 、 ( ) 营 生 N) 磷 P 等
以外 的环境 中致 原发性 肝癌 的重要 原 因。最近研
究显示 , MC还 具有 胚 胎毒 性 、 免疫 功 能损 害 等 作 用 J 。微 囊藻毒 素 毒性 已严 重 威胁 人 类 的健 康 。 有关 微 囊 藻 毒素 性 质 、 毒理 、 毒性 , 环境 中的迁 在 移、 转化 以及 控制 预防 已引起全 世界 的普遍 关注 。 许 多 国家和地 区就规 定 了饮用水 中 MC的最 高含 量 。但 常规 的水处理 工艺 对藻类 的去 除率 一般在 9% ~ 7 , 5 9 % 对藻 毒素 的去 除率 更 低 。 目前 , 内 国
物 除 藻技 术— — 微 生物 除 藻 和 化 感 作 用 除 藻 在 现 实 生 产 中应 用 的 可行 性 与 先 进 性 , 及 使 用 生 物 除 藻技 术 以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蓝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的藻类,它们在大量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蓝藻治理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领域,具有重要的前景。
本文将探讨蓝藻治理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相关市场机会以及存在的挑战。
发展趋势1.政府政策支持:随着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许多政府机构相继出台了针对蓝藻治理的政策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减税优惠和技术支持等,将为蓝藻治理市场提供重要的发展机会。
2.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对水资源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
蓝藻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蓝藻治理成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因此,蓝藻治理市场将迎来更广泛的需求增长。
3.技术创新:近年来,蓝藻治理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涌现出一批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技术和装备。
例如,光合菌技术、草鱼养殖等综合治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蓝藻治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机会1.水域管理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周边的湖泊、江河等水域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这为蓝藻治理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政府和企业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水域管理,以保护水资源和提升环境品质。
2.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是蓝藻繁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导致水质恶化,从而促进蓝藻的生长。
因此,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是蓝藻治理的重要环节。
这为蓝藻治理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生态修复项目:在一些严重受蓝藻污染的水域,生态修复项目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理手段。
这些项目旨在通过改善水质、调节水位和生态环境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污染问题。
生态修复项目的增加将为蓝藻治理市场带来新的商机。
挑战与问题1.技术难题:当前蓝藻治理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快速、有效地检测蓝藻浓度,以及如何降低治理成本并提高治理效果等。
这些技术难题需要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来解决。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蓝藻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去除水体中的蓝藻,防止其大量繁殖和污染。
这一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快速发展。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目前,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
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蓝藻治理市场已经达到30亿左右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亿以上。
这说明蓝藻治理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和优化。
目前,蓝藻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治理、物理治理和生物治理,但是大多数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不足。
未来,蓝藻治理行业将会增加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蓝藻治理技术,如利用生物制品等。
2.政策引导和规范发展。
政府将鼓励和推进蓝藻治理行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和支持,同时出台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促进蓝藻治理市场的规范发展。
3.自然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随着蓝藻治理市场的不断拓展,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略。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治理效果和环境保护上实现经济效益和自然保护的平衡。
影响因素1.污染水体数量和程度。
随着污染水体数量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对蓝藻治理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适度增加治理力度和提高治理效果,将会推动蓝藻治理市场的快速发展。
2.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支持力度对蓝藻治理市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蓝藻治理市场。
3.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信誉度。
在市场竞争中,蓝藻治理企业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将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将会在蓝藻治理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结综上所述,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在未来将会不断扩大,同时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将成为蓝藻治理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蓝藻治理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不断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要求,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藻类的生长速度和种类多样性都呈现出了惊人的增长。
虽然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生长的藻类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水质污染、鱼类捕捞的困难和质量下降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来控制海洋生物中的大规模藻类生长,其中,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与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研究旨在找到一种既高效又环保的方法来控制海洋中的藻类过度生长。
目前,已经有一些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
首先,生物学方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在生物学方法中,研究人员利用了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将其应用于藻类的控制。
例如,某些细菌和真菌具有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分离和培养,获得了含有除藻能力的菌株,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
这种生物学方法具有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控制海洋中的藻类过度生长。
其次,化学方法也被应用于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
通过研究藻类的生长机制,研究人员发现藻类对特定的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合成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海洋中藻类的生长。
虽然化学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藻类的生长,但由于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使得这种方法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谨慎使用。
此外,物理方法也是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的一部分。
物理方法主要利用一些物理手段,如超声波、雷射和电击等,来破坏藻类细胞结构,以达到控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是为了控制海洋生物中的藻类过度生长而进行的重要研究方向。
除藻技术现状和发展
学号:07415215 常州大学科研实践论文(2011届)题目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学生黄佳佳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班级给水072班校内指导教师王利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二○一一年二月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富营养化水体面临的现状和目前普遍使用的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几种方法,比如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对其处理效果做出简要评价。
并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富营养化;除藻;物理;化学;生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了水域中氮(N)、磷(P)等营养盐类大量富集,致使全球性水域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60%的湖泊呈富营养状态,并伴随着藻类水华的发生。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水华”爆发时,大面积的水面被藻类覆盖,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造成水域上层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及底层溶解氧的缺乏,这对水生动物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都会释放藻毒素,鱼腥藻、束丝藻和铜绿微囊藻是三种最常见的含有毒素的物种[1]。
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以外,也是肝癌的主要诱因。
最近研究显示,微囊藻毒素还具有胚胎毒性、免疫功能损害等作用[2],而由鱼腥藻、束丝藻产生的是神经毒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大面积的藻类暴发,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常用的除藻技术1.1 物理除藻技术物理除藻技术目前在许多供饮用水水域(如水库)应用的比较多,利用活性炭去除也是目前各自来水公司比较常用的方法。
为防治我国密云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董悦安等[3]曾应用部分物理技术(吸附性材料净水和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对照区都有所下降,机械除藻试验后,水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除藻前下降;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后,试验区内表、中层水体的温度有所下降,温度降低抑制了表、中层水体中藻细胞的繁殖速率,对水华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分析现状简介蓝藻是一种在水体中容易繁殖的藻类,其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蓝藻治理市场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当前蓝藻治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蓝藻治理市场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蓝藻治理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高和水污染治理需求的增加。
主要参与方蓝藻治理市场主要由政府机构、环保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组成。
•政府机构:各级政府在蓝藻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和管理监督等。
•环保企业:环保企业是市场的主要参与方,提供蓝藻治理技术、产品和服务。
这些企业根据需求,提供蓝藻监测、水体修复、防治方案制定等一系列服务。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在蓝藻治理技术和方法的研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方案。
市场驱动因素蓝藻治理市场的迅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1.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困扰的关注度增加,推动了蓝藻治理市场的发展。
2.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对蓝藻治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蓝藻治理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
3.水质安全需求:随着人们对安全饮用水的关注增加,蓝藻治理成为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需求,推动了蓝藻治理市场的发展。
4.技术进步:蓝藻治理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提高了治理效果和效率,增加了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现状蓝藻治理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技术先进性、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
1.技术先进性:蓝藻治理市场中,技术先进性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具有创新、高效、环保的治理技术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2.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基础,优质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理效果,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3.服务能力:优质的服务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客户体验和忠诚度。
未来藻类产业趋势
未来藻类产业趋势未来藻类产业趋势引言藻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环境的低等植物,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多样的物种。
藻类的生长速度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废料,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效。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藻类产业也逐渐崛起,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探讨未来藻类产业的趋势。
一、藻类产业的现状分析当前,藻类产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分为食品、生物肥料、医药和能源等领域。
1. 食品领域藻类作为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天然食物,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新宠。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各种藻类制品,如紫菜、海带、海藻等。
此外,藻类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如藻胶、藻醇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藻类食品认识的不断加深,藻类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2. 生物肥料领域藻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养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利用藻类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在目前的农业中,使用藻类生物肥料已经成为趋势。
未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藻类生物肥料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医药领域藻类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多糖、多肽和次生代谢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目前,藻类已经成为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制备保健品、草药等。
未来,藻类作为药物和保健品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上。
4. 能源领域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质,其中包括生物燃料。
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未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可持续能源的追求,藻类能源将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二、未来藻类产业的趋势1. 技术进步与创新藻类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进步和创新将起到关键作用。
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
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第一篇: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摘要:最近几十年蓝藻水华在我国各大富营养化湖泊频繁爆发,形成藻灾。
鉴于传统的打捞等治理手段的局限性,新兴的生物技术治理方法以其优越性而备受世人瞩目,渴望成为攻克蓝藻污染的最佳选择。
文中从水华的爆发及危害、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防治措施和研究方向以及蓝藻的生物工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希望能够寻求合理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富营养化蓝藻治理生物技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害日益严重,其他湖泊如东湖、西湖、洞庭湖、洪湖、鄱阳湖、洪泽湖等也不容乐观,甚至连藏在群山之中、很少点面污染源的千岛湖,也由于游人猛增而水体富营养化,已出现蓝藻大规模增生的趋势。
从1998年开始,这种蓝藻泛滥成灾的危机频频出现,并呈迅速蔓延之势。
从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增加了氮、磷营养物质向水体的排放量,加剧了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生态环境向恶化方向演变,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所以,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个,湖泊面积为70988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8%,湖泊总储水量为7077多亿立方米。
近年来,我国东部南部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相对滞后,不少水体负荷了超量氮、磷和其他有机污染等营养物,致使湖泊环境不断恶化。
湖泊富营养化在中国已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所以预防治理蓝藻水华已成当务之急。
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形成和危害藻类和一些光合细菌能利用氮、磷等无机盐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称为光养型生物。
富营养化缓流水体中的光养型生物,如蓝藻、绿藻等,通过光合作用以光能和无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的有机物,并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繁殖,形成藻灾,即水华。
通常春夏秋湖泊中的主要藻类是蓝藻、绿藻。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蓝藻治理行业是当前环保领域发展较为迅猛的一个子行业。
由于水体蓝藻污染日益严重,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对蓝藻污染的治理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焦点。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因蓝藻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因此,蓝藻治理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蓝藻治理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下:一、市场需求广泛:蓝藻污染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湖泊、江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等,而这些水体污染问题在我国各地都存在。
同时,蓝藻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也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整个蓝藻治理行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二、治理技术成熟:蓝藻治理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治理技术逐渐成熟。
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包括生物修复、化学药剂、物理调控等。
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进。
因此,蓝藻治理行业的治理技术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蓝藻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各级政府也纷纷加大了对蓝藻治理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支持、补贴奖励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蓝藻治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蓝藻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大,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
因此,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之间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蓝藻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广泛,治理技术成熟,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
未来,蓝藻治理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也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和监管制度,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藻类治理情况汇报
全国藻类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水域中藻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水域面积广阔,藻类治理任务繁重;其次,一些地区水质污染严重,藻类滋生问题突出;最后,治理手段和技术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藻类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在技
术方面,不断推进了藻类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生物修复技术、化学药剂治理技术等,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水域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藻类滋生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同时,还加强了对水域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藻类治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在藻类治理工作
中仍存在投入不足、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其次,部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藻类治理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最后,一些水域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责任不清晰等管理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藻类治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藻
类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治理的效果和水平;二是加强对水域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藻类治理工作;四是加大对藻类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的来说,全国藻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域中藻类治理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保护水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蓝藻治理市场调查报告
蓝藻治理市场调查报告引言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常常在湖泊、河流和水库中大量繁殖,给水质和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生态问题。
因此,蓝藻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报告通过市场调查,对当前蓝藻治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蓝藻治理市场概述蓝藻治理市场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减少和控制蓝藻在水体中的生长和繁殖,以改善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
目前,该市场主要由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和专业蓝藻治理公司参与。
市场规模和发展情况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蓝藻治理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全球蓝藻治理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元。
市场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政府环境政策的支持和推动;2.不断增长的水污染问题;3.对水质和环境的关注度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蓝藻治理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市场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占据。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和经验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多种治理技术和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蓝藻治理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充满希望。
随着人们对水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蓝藻治理的需求逐渐增加。
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1.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增加,为市场提供更多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方案;2.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需要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3.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模式的加强,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结论蓝藻治理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蓝藻治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应用。
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蓝藻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技术与工艺研究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技术与工艺研究摘要:海洋生物除藻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海洋中藻类的生长的生物制剂。
其生产技术与工艺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出高效、环保的除藻剂,以应对全球海洋环境中不断增加的藻类污染问题。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1. 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藻类是海洋中最主要的生物群落之一。
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一些有害的藻类开始出现大规模爆发,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控制海洋中有害藻类的生长变得重要而紧迫。
海洋生物除藻剂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处理手段,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2.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分类海洋生物除藻剂主要可以分为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两类。
生物制剂主要以含有特定成分的海洋生物提取物为基础,如海藻、海胆等。
微生物制剂则是利用某些微生物的抗藻活性来进行除藻。
两者均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但共同目标都是抑制或杀灭有害藻类。
3.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技术生产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关键技术包括材料筛选、提取方法和制剂制备。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海洋生物作为原料,这要求对原材料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接着,通过提取方法,将有效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等。
最后,根据具体需求,将提取物制备成合适的剂型,如液态、固态等。
4.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工艺研究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提取、纯化和制剂制备等步骤。
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将原料进行清洗和破碎处理,以提高提取效果。
提取过程是将原料中的活性成分转移到溶剂中的过程,可以通过溶剂浸泡法、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实现。
纯化阶段是提取物中杂质的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
最后,通过合适的配方和工艺,将纯化后的提取物制备成最终的除藻剂产品。
5. 海洋生物除藻剂的应用挑战尽管海洋生物除藻剂在理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全国藻类治理情况汇报范文
全国藻类治理情况汇报范文
近年来,我国水域中藻类异常增长的现象愈发严重,给水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
严重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范围内藻类治理的情况,本文对各地藻类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藻类治理工作较为成熟,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
重视藻类治理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藻类监测和治理。
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了藻类的生长和扩散,保障了当地水域的水质安全。
其次,中部地区在藻类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监测手段和治理技
术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对藻类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治理,导致水域环境质量较差,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西部地区的藻类治理工作相对滞后,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
平衡,部分地区的藻类治理工作举步维艰。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藻类治理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加大政府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藻类治理工作。
总体而言,我国各地在藻类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共
性问题,比如监测手段不够先进、治理技术不够成熟、政府投入不够等。
因此,建议加强全国范围内的藻类治理工作协作机制,加大对藻类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藻类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全国各地在藻类治理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
共性问题。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共同努力,全面提升我国藻类治理工作的水平,为保护水域环境和生态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蓝藻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水体污染是城市环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对水体污染治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始关注和采用生态治理技术,其中蓝藻治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治理技术。
因此,对蓝藻治理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需求主要驱动力分析1. 生态环保的政策驱动随着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和严格执行,生态环保成为国家战略。
其中,在水十条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水体污染的治理,确保城市饮用水源达标。
这对于蓝藻治理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
2. 政府购买的市场驱动政府是蓝藻治理行业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政府在城市治理中需要承担很多公共服务职责,而水体污染治理和环保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
政府在蓝藻治理方面需要对企业提供支持,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为蓝藻治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社会环保意识的觉醒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这种环保意识的觉醒,使得公众更加看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蓝藻治理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二、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蓝藻治理行业的市场规模较为庞大,在江湖河流、水库水源、湖泊等水体中均有应用。
根据不同区域的水体污染状况和治理计划,蓝藻治理市场具有可观的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蓝藻治理行业市场规模约在30亿元左右,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蓝藻治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蓝藻治理技术具有专业性和技术门槛较高的特点,行业内有一定的专业壁垒,而市场容量和增长空间较大,具有较高的盈利潜力。
同时,随着政策和环保意识的推进,未来蓝藻治理行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三、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升级和创新蓝藻治理技术在长期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治理效果难以保证、成本高等。
海洋生物除藻剂在海洋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海洋生物除藻剂在海洋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扮演着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藻类暴发问题。
藻类暴发会导致水质变差、生态系统失衡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发海洋生物除藻剂,希望能够有效地控制藻类暴发,并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海洋生物除藻剂是指利用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开发出的一种能够高效降低藻类数量的治理工具。
相比传统的化学除藻剂,海洋生物除藻剂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使用海洋生物除藻剂不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许多化学除藻剂在使用后会产生毒性物质残留在海水中,对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海洋生物除藻剂是由生物提取物或者微生物制备而成,其可降解性高,对环境无任何危害。
另外,海洋生物除藻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它们能够针对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藻类进行定向控制,从而减少了对有益藻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侵害。
这一特性使得海洋生物除藻剂在修复海洋生态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藻类暴发的发生。
此外,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和应用也为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通过开展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这是一种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虽然海洋生物除藻剂在海洋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看好,但是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与传统化学除藻剂相比,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技术和生产设备的限制,海洋生物除藻剂的价格往往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以提高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竞争力。
此外,海洋生物除藻剂的研发还需要加强对相关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除藻 新技术
除藻新技术以除藻新技术为标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水生藻类的大量繁殖已经成为一大环境问题。
水体中过多的藻类会导致水质恶化,引发蓝藻毒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即除藻新技术。
除藻新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破坏藻类的生长环境、控制藻类繁殖或直接清除藻类来改善水体质量。
这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污水处理厂等水体的藻类治理工作中。
一种常见的除藻新技术是物理方法,如超声波除藻技术。
超声波除藻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通过破坏藻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达到除藻的效果。
超声波能够产生剧烈的涡流和微小气泡,对藻类细胞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与传统的化学药剂相比,超声波除藻技术无需添加外部药剂,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除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也是常用的除藻新技术之一。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例如,利用铜离子、银离子等金属离子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繁殖。
此外,还可以利用氧化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来杀灭藻类。
但是,在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除藻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避免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除藻新技术。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繁殖。
例如,引入一些食草性或食藻性的水生生物,如小型鱼类、虾类、贝类等,可以通过摄食藻类来控制藻类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抑制藻类生长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硅藻等,来改善水体环境,抑制藻类的繁殖。
除藻新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对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进行藻类治理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养殖场等工业和农业用水中。
通过采用除藻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的繁殖,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常州大学科研实践论文(2011届)题目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学生黄佳佳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班级给水072班校内指导教师王利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二○一一年二月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富营养化水体面临的现状和目前普遍使用的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几种方法,比如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对其处理效果做出简要评价。
并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富营养化;除藻;物理;化学;生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了水域中氮(N)、磷(P)等营养盐类大量富集,致使全球性水域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60%的湖泊呈富营养状态,并伴随着藻类水华的发生。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水华”爆发时,大面积的水面被藻类覆盖,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造成水域上层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及底层溶解氧的缺乏,这对水生动物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都会释放藻毒素,鱼腥藻、束丝藻和铜绿微囊藻是三种最常见的含有毒素的物种[1]。
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以外,也是肝癌的主要诱因。
最近研究显示,微囊藻毒素还具有胚胎毒性、免疫功能损害等作用[2],而由鱼腥藻、束丝藻产生的是神经毒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大面积的藻类暴发,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常用的除藻技术1.1 物理除藻技术物理除藻技术目前在许多供饮用水水域(如水库)应用的比较多,利用活性炭去除也是目前各自来水公司比较常用的方法。
为防治我国密云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董悦安等[3]曾应用部分物理技术(吸附性材料净水和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对照区都有所下降,机械除藻试验后,水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除藻前下降;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后,试验区内表、中层水体的温度有所下降,温度降低抑制了表、中层水体中藻细胞的繁殖速率,对水华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常用的物理除藻方法有机械去除、过滤除藻,黏土除藻和气浮除藻等方法。
物理法可直接消除水体中的藻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因其需要昂贵的费用,因此只能用于小水体或大水体的局部水域。
(1)过滤除藻。
对于低浊高藻的水体可用微滤机除藻,有资料报道法国处理塞纳河水时,藻类的平均去除率为55%,在我国,其去除率可达70%以上。
上海自来水公司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4],滤网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沉淀,但微滤机对浊度、色度、COD Mn的去除率很低,远不及混凝沉淀。
(2)黏土除藻。
孙佩石[5]等利用昆明地区的粘土矿制作了新型轻质除藻材料,在滇池300平方米水面围栏的扩大试验结果显示,将除藻材料放入试验区水体10d后,水体中的藻类含量明显减少,水体的透光率从55%增加到80%,水质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3)气浮除藻。
藻类密度一般较小,其絮体不易沉淀,采用气浮法可有效除藻。
美国Wachu—sett水库的试验表明[6],气浮池的除藻效率高达99.90%,但是实际应用除藻率常难达到90%,并且存在藻渣难以处理、臭味重、操作环境差等缺点。
1.2 化学除藻技术化学除藻技术通过向水体投放化学药物(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溴、一些广谱意义上的除草剂等)来控制藻类的生长繁殖。
这种方法虽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相反,随着投加量的越来越多,药剂品种的不断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水质环境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如溶解氧下降、鱼类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地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瘫痪,遗患无穷。
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进行杀除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也是最为成熟的除藻技术。
这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有效杀藻方法。
常用的灭藻剂有硫酸铜、高锰酸盐、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7]。
(1)氯除藻。
氯是一种传统的除藻剂[8],利用适当浓度的氯进行预氧化可以捉高藻类的去除率,但氯氧化不能消除由藻类产生的臭味,而且氯还可能与原水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THWs),THMs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并且有致癌性,因而其应用逐渐受到限制。
(2臭氧除藻。
臭氧氧化不仅可以除藻,而且对浊度的去除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因为臭氧的强氧化性,它也可以有效去除藻类外泄的藻毒素及臭味等,从而消除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
但该法会产生有机副产物——溴酸盐。
(3)高锰酸钾除藻。
高锰酸钾预氧化除藻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其对混凝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助凝作用和氧化作用,但其对藻类去除激励主要在于氧化作用。
李思敏等[9]针对邯郸市滏阳河水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对富含藻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除藻率高达95%。
但如果氧化过程中高锰酸钾投量过多,可能会穿透滤池而进入配水管网,出现“黑水”现象。
1.3 生物除藻技术生物除藻技术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及转移作用,从而使水体环境健康得到恢复的一种方法。
目前很多供饮水水库大多采用生物除藻技术。
用来除藻的生物主要有微生物和水生植物。
微生物作为除藻剂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其和藻类争夺水体中的营养,吸收、分解、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使水中的藻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无法继续生长繁殖,以致死亡。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继续降解死亡的藻类,直至消灭,使水体变清,从而达到除藻及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除了有上述作用外,一部分水生植物自身还可以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某些特定藻类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热点。
在人们极力倡导食品安全的今天,在养殖水域或大型水库、河流等水域利用生物除藻技术调控水质,无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模式,也是今后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1)微生物法。
微生物除藻剂主要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除藻剂。
目前,国内外开始采用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菌株,经诱变选育后培养形成混合菌制剂,利用其不同种属间的生态学特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广。
有许多生物工程公司已大批量生产这种生物除藻剂,实际应用也比较广泛,尤其是许多大型饮用水供水水库多使用此方法。
梁近光等[10]在藻型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应用有效微生物群菌剂的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对水体的透明度、叶绿素.含量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在投入有效微生物群后,透明度迅速提高。
王平等[11]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EM:源水的体积比为1:10000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 cr去除率分别达90.49%,45.25%,55.48%,80.37%,出水水质接近国家地表Ⅳ类水质标准。
韩士群等[12]利用固定化微生物(含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中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水体氮素等理化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体的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其含量分别是对照的40.8%、36.5%、45.9%。
但也有研究表明[12],投放EM初期对去除蓝藻(尤其是优势种铜绿微囊藻)有一定效果,试验后期除蓝藻效果逐渐消失。
由此可见,微生物除藻方法应用于水华发生的早期阶段,除藻效果比较好;如果在富营养化严重的水域施用,虽能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尤其像微囊藻等蓝藻类,微生物除藻剂是否能吸收、降解和转化其死亡后分解的有毒物质,目前还未见有报道。
因此,研究具有明显除藻效果的微生物除藻剂,论证微生物除藻剂去除微囊藻毒素效果的显著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使用微生物除藻剂对鱼体体质是否有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以藻制藻。
利用生物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现象,达到抑制某种藻类生长的目的,是一种自然的化学调控措施。
通常选择水网藻[13],隶属绿藻门,体长可达2m,鲜黄绿色,由于其生长繁殖快、吸收肥料能力强等特点而与藻类水华生长竞争个体的营养(氮、磷),从而抑制藻类水华的发生。
研究表明,水网藻对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达70%以上。
况琪军等[14]研究表明,着生刚毛藻对富营养化湖水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明显,对水华藻类生长也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尤其对水华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9.63%。
处理后湖水的藻类生长潜力较原湖水下降了40.17%。
(3)水生植物法。
利用特定的水生植物对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吸收、迁移、代谢作用抑制藻类的生长,或是利用水生高等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控制藻类的存在。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香根草、水葫芦、荷花、菖蒲和芦苇等。
但要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否则会过度繁殖,适得其反[15]。
(4)水生动物。
采用放养鲢鱼、鳙鱼等鱼系滤食性水生生物直接控制藻类水华的“生物操纵”法。
这些滤食性水生生物可以吞食大量藻类和浮游生物,使浮游生物量特别是藻类数量明显减少,达到抑制水华的目的,并可以通过鱼产量的途径削减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
武汉东湖主要通过大量放养滤食性的鲢来治理蓝藻水华[16],放养密度达到46-50g/m3就能控制水华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水体特点制定合理的放养时间和放养量。
调查发现,在鲢、鳙鱼达到一定养殖密度的水体,蓝绿藻水华发生的机率相对较少,所以鱼类养殖模式也是治理富营养化的一条途径。
鲢、鳙鱼吃蓝藻是很多水产养殖专家都认同的事实。
中国科学院谢平博士认为,太湖水华的大量产生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环湖大堤和闸坝的建设阻隔了太湖和长江间的交通,让原本可以游进太湖的鲢鱼数量减少。
食物链上掉下一环,蓝藻缺乏生态上的天敌,疯长只是时间问题。
2005年虽然投放了1次鲢鱼苗,但相对于太湖广阔的面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利用养殖模式治理富营养化实际是建立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维护,对富营养化状态的治理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5)投加光合细菌(PSB)。
这种方法目前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较多,即通过定期向水中投加光合细菌来净化水体[17]。
在滇池草海约800m围栏水域的现场试验中.光合细菌(PSB)净水剂对叶绿素a去除率在75%以上,藻量去除率在90%以上,平均透明度从0.3m增加到1.06m,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单独修建处理构筑物,一次性投资省等特点,由于光合细菌属光能自养菌,不含有硝化及反硝化菌种.故对氮磷等物质只能以BOD:N:P=100:5:l的比例去除,去除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