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有关个人所得税论文
个人所得税论文

个人所得税论文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所得收入征收的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论文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法律、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探讨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所得收入征收的税款。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起步于1950年代,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当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综合税制为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问题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所得收入。
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和标准。
2、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和避税情况。
3、个人所得税征收保障措施的完善情况。
三、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优化和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优化和改革是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以更公平、合理、简明、易行的方式收取个人所得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构建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机制。
2、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建立不同的优惠政策。
3、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和计算方法。
四、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成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
五、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分析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偏高,并且针对高收入人群税率更高。
针对个人所得税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变化,本论文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上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和发展趋势。
2、国际上不同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和计算方式。
3、针对国际经验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析:1、某公司员工个人所得税误缴情况的应对措施。
2、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及其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3、个人所得税票据的开具问题及其管理方式分析。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论文)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山东财经大学2013级财政税务班,学号姓名:李*2016年5月1日,国家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后,国民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所学财政税务知识,浅谈一下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明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且其地位在不断上升。
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
回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的30年历程,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税制正在不断走向完善。
在1986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至今个税法已经进行了数次修改,在其中,特别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成为了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有效的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了通货膨胀,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正视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合理, 经济成分逐渐呈现多元趋势,国家公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高收入者人群不断地分散和扩大、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和隐蔽。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不属于主体税种。
占总体GDP的比重也较小,所以对我国经济而言,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个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
据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6%,提升至2012年的5.8%。
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
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对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甚微。
按常理,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
据统计,2008 年,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 左右。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直接调节效力的政策工具,应进一步加强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二、原因分析1.从税制本身来看,设计不合理,有失公平。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
这种税制模式把我国个人所得根据收入来源的不同分成了11 个类别的税目,对于不同的收入来源采用的税率、费用的扣除标准等也不相同;对于同一个纳税人,其取得的收入类型不同,则其分别根据收入类型纳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优化改革 学位论文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绪论 (3)(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3)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理论 (4)(一)个人所得税的涵义 (4)(二)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4)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现状及问题 (6)(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行制度 (6)1.课税模式 (6)2.税率 (6)3.费用扣除标准 (6)4.征收管理 (7)(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问题 (7)四、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比较及经验借鉴 (9)(一)课税模式 (9)1.各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型 (9)2.三种课税模式利弊分析 (9)(二)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 (10)1.各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 (10)2.各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比较 (11)(三)扣除标准 (12)1.各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12)2.各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比较 (12)(四)各国征收管理制度 (13)1.美国的征管制度 (13)2.德国的征管制度 (13)3.日本的征管制度 (14)(五)发达国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制度的借鉴经验 (14)五、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15)(一)建立混合(二元)所得税模式 (15)(二)缩小减免范围,以扩大税基 (15)1.扩大税基 (15)2.缩小减免范围 (15)(三)规范费用扣除标准 (16)1.对同一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进行调整 (16)2.调整所得税前费用扣除方式 (16)(四)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16)(五)强化征管,提高征管效率 (17)(六)培养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 (17)六、致谢 (18)七、参考文献 (20)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应税收入的征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一直发展和人民消费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水涨船高,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不言而喻。
虽然个人所得税通过几次修改和变革,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系统一直朝向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前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全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近日,在GJ税务总局公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要自行报税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这项规定的出台,仅仅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不断前行中的重要一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展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将不断深入,直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力度、缓解分配不均的作用,又能在相关法规内容紧密结合ZG具体国情的同时,逐步完成与国际个人所得税法的接轨。
XX的作出的《****ZY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关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公正、RM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GJ长治久安、RM享有殷实安康的生活。
只有坚持科学进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那么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合理地推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呢?我认为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思考: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选择个人所得税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虽开征较晚,却一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一并前行。
从1993年开始制定具体税则,到历经十多年后的今天,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
但随着社会经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的高增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与目前总体经济进展状况相较,已明显地暴露出了滞后的一面,这就使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迫在眉睫。
然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直接影响民众利益、是民众最为敏感的改革,从世界范围来看,寻找对个人所得进行合理纳税的有效方法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它不但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变化而变化,而且还应充分地结合本国国情,这就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
借鉴欧美GJ已经改革和实行了两百多年的个人所得税法,结合我国社会经济进展的趋势,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 (1)第二章相关概念分析 (2)2.1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2)2.2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 (2)2.3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3)第三章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5)3.1个人所得税的流失现象严重 (5)3.2税率结构复杂,边际税率过高 (5)第四章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建议 (8)4.1建立合理的征收管理办法,防止税源流失 (8)4.2进行税制改革,建立恰当的税制 (9)4.3规费用扣除标准 (10)4.4减少累进级次,降低边际税率水平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关于税收的这个话题,最近炒得最热的莫过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案讨论。
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作交流的时候就承诺讨论进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的免征额。
于是国务院便于今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但是在递交人大表决时却遭到了否决,其中最具争议的是的关于免征额的确定问题,相当多的民众代表觉得以3000元为免征额太低了,应该定为5000元。
于是,《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二审。
二审之前,全国人大在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民众意见,其民众参与之广,属历史罕见。
中国人大网今年4月25日16时至5月31日24时期间向社会征求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共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网上共有82536人对这条发表意见。
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起征点的有12313人,占15%;要求修改的39675人,占48%;反对的28985人,占35%;持其他意见的1563人,占2%。
(新闻网,2011-6-16)对于民众呼声最高的关于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的问题并未得到回应。
其中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研讨会上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生动的图表介绍了本次上调起征点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水平逐渐提升。
同时,国家也在加强税收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税收的正常运转,实现个税的公平、合理、科学、便捷的征收,个人所得税缴纳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缴纳?我们应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问题现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下面,本文将探讨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税收政策。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定标准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时间限期内缴纳的税款。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自然人。
征收范围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通过税前所得额减去相关扣除后的余额再按照税率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我国个人所得税分为7个档次,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税前所得额减去起征点后的余额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在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除了税前所得额可以扣除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外,还可以扣除一些具体的项目。
例如:子女教育、留学、医疗、住房等情况,还可以通过继承公益性捐赠、纳税申报等方式进行扣除。
这些扣除项目与税前所得额共同决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应税额。
四、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式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是由个人所在的单位代缴;二是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则是由个人自己按规定缴纳。
缴税日期需要根据个人所得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规定来确定。
五、建议个人所得税的优化针对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个人所得水平逐渐提高,而现有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导致纳税人的负担过重。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缓解纳税人的经济压力,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收入差距不合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贫富差距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投资与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也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税收是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最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调节收入分配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却仅得到了有限的发挥,未能起到其在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中所应有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如税率结构、征税围、税前扣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使之真正起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税率税制模式公平税收征管改革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reform research in china 【abstract】 : Individual income tax on individuals (natural) won for the taxable income tax levied object a tax, is the social wealth quadratic assignment important means one, is the key problem in tax reform. Because our country started late,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system still is not perfected,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tax increases and expanded object plan impose individual income tax system design, the hysteresis and malpractice gradually revealed. How to reform the existing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that makes it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ccord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s the inevitablerequirement of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s particular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development course, function and goal, to the curr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such as tax rate structure, levy limits, issues such as tax deduction in-depth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and perfect recommendation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make real rise to adjust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crease the fiscal revenue effect. 【key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income Tax rate Tax system model fair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reform目录1.个人所得税概述 (1)1.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1.2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 (1)1.3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和目标 (1)1.3.1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1)1.3.2个人所得税的目标 (1)2.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税制模式问题 (2)2.2课税标准问题 (2)2.3税前费用扣除标准 (3)2.4税率问题 (3)2.5起征点问题 (3)2.6征税围问题 (3)2.7征管手段和力度存在问题 (4)2.8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 (4)3.改革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政策建议 (4)3.1强化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舆论导向 (4)3.2建立综合征收和分项征收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4)3.3适当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5)3.4适当降低边际税率,调整级距 (5)3.5拓宽税基,扩大课税围 (5)3.6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6)3.6.1锁定高收入人群,明确个人所得税的管理重点 (6)3.6.2要求扣缴义务人办理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6)3.6.3健全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监管 (6)3.6.4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对策 (6)结论 (6)参考文献 (8)致 (13)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1.个人所得税概述1.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课税对象,并对取得的应税所得的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收。
个税改革(论文

个税改革引言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由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支付给国家的税收。
个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税改革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个税改革的必要性、问题以及可行的改革方案。
必要性当前个税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首先,现行个税起征点较低,导致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他们的经济负担较重。
其次,个税税率结构单一,没有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制定差别化的税率,导致高收入人群缴纳个税相对较低。
此外,个税征管存在问题,很难有效把握个人的真实收入情况,造成逃税现象普遍存在。
个税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2.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4.调动居民消费潜力。
问题个税改革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制定合理的个税起征点是个重要问题。
合理的个税起征点可以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促进消费增长。
其次,如何设计差别化的税率结构也是个关键问题。
差别化的税率结构可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税负。
此外,如何加强个税征管也是个重要问题。
强化个税征管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逃税现象。
改革方案个税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可行的方案。
以下是几点可行的个税改革方案:1.提高个税起征点。
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促进消费增长。
2.设计差别化的税率结构。
根据不同收入阶层制定差别化的税率结构,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税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3.加强个税征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个税征管工作,提高纳税人诚信意识,减少逃税现象。
4.简化个税申报流程。
简化个税申报流程,提高个人纳税的方便程度,减少纳税人的负担。
结论个税改革对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个税改革需要解决合理的个税起征点、差别化的税率结构和加强个税征管等问题。
个人所得税_征管改革(2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其征管改革一直是税收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不断深化,从制度设计到征管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的背景1. 税制改革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深化,个人所得税作为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势在必行。
原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税制复杂、征管手段落后、税收负担不均等,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 社会公平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3. 信息化发展的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税收征管手段逐渐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需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提高征管效率。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1. 税制改革(1)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核心是将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制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这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将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2)提高起征点为了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并逐步提高。
(3)优化税率结构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将更加合理,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2. 征管改革(1)加强税收征管通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确保税收政策的落实。
(2)拓宽征管渠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征管渠道,实现税收征管的精细化、智能化。
(3)强化税收宣传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确保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的实施效果1. 减轻税负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其收入水平。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范文怎么写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范文怎么写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公平社会财富分配、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还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所得税论文,供大家参考。
个人所得税论文范文篇一:《试谈个人所得税制现存问题与对策》个人所得税的收取人群包括本国民众、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经过多次调整之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所采取的征收模式为分类制。
1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个人所得税模式造成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尚且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而引起的民众心理失衡。
1.2现有税制对费用扣除的规定不科学目前我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制度是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对于居民所得税的免征额也是完全统一的,这样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缴纳费用的公平公正性,但是却并没有实际考虑到纳税居民的个人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
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家庭情况及实际负担能力如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房贷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1.3现有税制实现分类制征收模式不够合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对于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收入难以区分,可能造成收入相同而纳税不同的现象发生。
例如王某是企业的设计人员每月工资、薪金所得8000元,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而李某个人从事设计工资,每月劳务报酬所得8000元,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000*(1-20%)]×20%=1280元。
两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相差935元。
同样的一个月劳动所得,却由于我国费用扣除制度对工资、薪金收入和劳务报酬收入课征办法不同使李某多缴935元的税款。
1.4现有税制无法充分贯彻立法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缓解收入差距,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现行税制已经无法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反而造成了综合收入多税负轻,而经济来源平均较低但是收入相对集中的人税负重的现象。
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

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公平缺失问题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于**年9月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其初衷除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外,还在于调节收入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个人所得税制在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未曾预见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削弱了税种设置的效率,甚至违背了该税种最初设计的本意,未能体现出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水平的有效调节。
20*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了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贫富的差距。
但是由于此次改革只是“微调”,没有对税制模式、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税收征收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得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依然存在公平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横向不公平和纵向不公平两大方面。
(一)横向不公平的具体表现第一,有多个收入来源和收入来源较单一的两个纳税人,收入相同缴纳不同的税收。
所得来源多的人分别按不同税目多次扣除免征额,可不纳税或少纳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涉及税目单一的人却因扣除金额少要多纳税。
如一人工资2.600元每月,另一人则每月有1.600元工资再加1000元的劳务报酬,前者需要纳税,而后者则无需纳税。
这迫使纳税人将收入化整为零,或偷税漏税以减轻负担,寻求公平。
第二,因来源不同导致同一性质不同收入项目缴纳不同的税收。
例如,甲乙两人,甲每月获得工资薪金所得6.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1.600)x15%-125=535元,乙该月获得劳务报酬所得也是6.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x(1-20%)x20%=960元。
可见,甲乙两人取得数量相同的劳动性质所得,但由于适用税率不同,导致两者的应纳税额也不同。
第三,收入相同的纳税人因所得性质不同缴纳不同的税收。
例如,甲月工资收入5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1.600)x30%-3,375=11.145元,乙彩票中奖5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x20%=10.000元。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论文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论文范文一: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选择[摘要]文章以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未来改革方向作为核心研究问题,通过对比以个人和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各自具有的优缺点,寻找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个税纳税单位。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对国内外已有先进经验和成熟税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夫妻薪酬所得单独计税的合并申报制度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改革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1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选择与比较:个人与家庭1.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随着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不断演变与发展以及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个人、家庭及可供纳税人选择的纳税单位。
1.1.1以个人为纳税单位以个人为纳税单位,就是把单独的个体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仅就纳税人本身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税法允许扣除项目后的所得进行纳税申报。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只允许以个人为课税单位。
此外,国际上采用这种制度的还有日本、丹麦、芬兰、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
其中,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较为成熟,在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日本以个人为课税单位的综合所得税制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综合,它同时以分类征收为补充,即对纳税人取得的大部分收入进行综合课征,对特殊项目实行分类课征。
在费用扣除方面设计了成本扣除和生计扣除,不仅充分考虑了取得各项收入耗费的直接成本,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家庭的生活负担差异。
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的课税原则和完善的税前扣除机制不仅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同时也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和量能负担原则。
1.1.2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就是将家庭所有成员取得的全部收入作为应税收入,减除税法允许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申报纳税。
目前,国际上坚持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有法国、菲律宾等国家。
以法国为例,法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必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联合申报纳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论文【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中的重要税种。
当今世界,个人所得税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越来越发挥着“调节器”作用。
本文联系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影响,进而从个人所得税制、税率、课征范围以及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差别课征;量能征收个人所得税,始创于英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对个人获得的各种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个人所得税将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税种,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组织收入与调节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但在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因为经验不足,存在税款流失严重,税收政策不合理等,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将会对我国税收制度、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这里就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现状我国最近一次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据了解,本次修正是自1980年9月10日个人所得税法通过以来的第五次修正。
此前,个人所得税法曾于1993年、1999年、2005年、2007年6月29日修正过四次。
1980年9月10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
该税法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
至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开始建立,在建立初期它起到了调节居民收入和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1993年10月31日,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本国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举不仅增大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同时也扩展了财政收入。
1999年8月30日,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储蓄存款利息的开征促进了居民消费和拉动内需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论文【摘要】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征税范围采取正列举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多元化使许多所得未能纳入列举范围,例如外汇交易所得、农业生产所得、网络销售所得等,为实现公平课税,应将全部收入纳入征税范围。
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是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基础上形成,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分类征收、多元化税率、费用扣除标准固定和二元征收方法(即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迅猛发展,个人所得税收入由2004年的1737.0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054.11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维持在6%左右,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基于此,本文拟挖掘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税收理论分析个人所得税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分类所得税难以实现公平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也就是对于不同类别的收入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
很显然,在这一税制模式中收入结构不同的人,即使收入相同也不可能缴纳相同的税金,如员工甲薪金收入为4000元,同月员工乙取得薪金所得3500元,劳务收入500元,收入总额也为4000元,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甲要缴纳税金25元而乙却不纳税,这很明显造成纳税人税负不均的现状。
(二)费用扣除方法有失公允我国居民纳税人目前的工资薪金的起征点是3500元,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不一样,物价水平也有所不同,将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水平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统一设置为3500元有失公平。
而且,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未考虑父母赡养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孩子抚养支出等实际支出情况,显然不合理。
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作为一项重要的财税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优化税收体系,实现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本文将从现有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趋势等方面,探讨未来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重点。
一、现有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1. 税制逐级递进性是否过高。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逐级递进税率模式是其核心特征。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是否存在逐级递进性过高的情况。
例如,高收入群体所承担的纳税压力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的纳税压力。
2. 减免税政策效果不明显。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减免税政策是力图消弭税赋差异的方式。
然而,减免政策的具体实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获得实际的减免效果,甚至出现了各种非法手段抢占减免税额的情况。
3. 长期存在个人所得税法规的现行标准。
现行个人所得税标准虽然有多次调整,但长期以来其标准没有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适应性更新,其所反映的税负缺乏普遍性,也不符合现阶段中国实际税负水平的特点。
二、国内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发展现状1. 国内个人所得税改革。
在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形成了对应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自2018年10月1日起,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全面调整,实行了更为科学和公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包括调整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统一征收个税、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方案等。
2. 国际个人所得税改革。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进行着个人所得税改革。
如美国2017年通过的《减税与就业法》,由于税率的下降,高收入群体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负减轻了很多。
澳大利亚也在近年进行着个人所得税的大力改革,在降低税负的同时,更加注重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公平。
三、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趋势1. 个税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式。
未来,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以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模式为主要方向。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精选范文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精选范文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以不同的征税对象为分类标准划分出的一个税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所得税论文,供大家参考。
个人所得税论文范文篇一:《新经济下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税收上房地产税收贡献率下降,"营改增"的同时增值税也不断转型调整,这些都对我国的税收增长以及结构调整有着深刻的影响,稳定税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来源也越来越广泛,所要缴纳的税项也随之变多,在法律的范围内,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使其更加的科学有效,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筹划中的一些弊端进行分析,然后从技术层面利用计税依据提出了纳税筹划的具体实现,并提出了不断提高我国纳税筹划水平的相关策略.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税收政策随着我国的国民收入不断的提高,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也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财政收入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怎样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也变得日益重要.当前,我国对此的认识还不充分,经常有很多地方不被理解,很多时候甚至被认为是非法的行为,归咎到偷税、漏税的范畴中.近几年,纳税筹划才渐渐的获得人们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设计自己的规划税收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尤其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居民也面临着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收入问题.故从新常态的背景出发,其目的是为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减轻纳税者身上的负担,研究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新常态”下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提出我国根据个人收入的来源不同规定了不同的税率:个人的工资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从3%到45%分为不同的等级,起征点为3500元;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经营者的承包经营,也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共分为5级,从5%到35%不等;劳动报酬所得,税率为20%;薪酬所得,税率也为20%;特许权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等的税率都是20%.纳税筹划指的是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安排,达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目的的行为.纳税筹划有三个主要特征:(1)纳税筹划的合法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纳税筹划不应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进行其他违法行为.应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合法避税.(2)纳税筹划的筹划性:在履行纳税义务时考虑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影响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的纳税计划和安排规划,即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3)纳税筹划的目的性: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个人收入不断提高,个人收入来源越来越广泛,纳税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居民家庭和个人面临着收入增长难的问题,同时税收负担也成为“新常态”下提高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所以,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系统研究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这对于经济结构优化以及驱动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纳税筹划作为一个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寻找企业纳税筹划的规律和方法,要灵活、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积极推进我国纳税筹划工作的发展.2在个人所得税筹划上的问题2.1纳税筹划理论基础薄弱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多,不仅纳税的群体在增多,纳税的额度也越来越多,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已经到了不得不实行的地步.但是,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理论和研究都非常少,急需更多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实践.2.2负责人的认识局限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采用绩效评判制度,这就造成了负责人认为企业是国家的,纳税筹划并不能给自己产生收益,同时也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升迁等,从而影响了纳税筹划的拓展.对于私营的企业主来说,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扩大经营上面,认为纳税筹划是偷税、漏税的行为,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2.3相关的法制规定不稳定,易变化在我国,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筹划方案,今年适用,明年就可能因为违背相关的法律,这样的话就很难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筹划.当然,国家的税收制度总是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的,但是我国对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了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3计税依据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现3.1计税依据最小化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减少缴纳的税额,避免重复缴税和多缴税.(1)费用列支例如可以对工资、薪金进行筹划,通过福利将其费用化.例如:组织员工旅游度假,为员工提供福利住房,报销其个人的发票等.这样虽然使员工的名义工资有所降低,但是并没有削减其工作的福利,只是改变了收入的形式等.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费用开支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举例说明:某讲师应邀为外地财政局讲课,交通住宿共计2000元,得到的报酬为3000元,这样的话该教师应交的所得税为(3000-800)×20%=440元,但是,可以将自己支付的费用向财政局进行报销,这样一来,所缴纳的所得税额就变为3000-2000-800=200元.(2)收入均衡收入均衡是指在某一个时间获得了较高的收入,应该缴纳高税收,但是可以采用均衡来实现低税率的方法,从而减少每个月的税额.举例说明:甲乙同为两个生产性的企业的员工,甲为行政管理人员,每月工资2500元,乙为车间的工人,一年只工作4个月,每月工资7500元.两人的年薪大约都在30000元左右.但是缴税上却差别很大,甲因为每月的薪资都低于征收额度的下限,所以不用缴税.但是乙工作的四个月中,每个月都需要搅闹300元左右的税收,全年缴纳的税达到了1200元左右.如果进行纳税筹划的话,可以将乙的工资分摊到12月中发放,则乙就与甲一样,不用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了,一年可以节省1200元左右.3.2对计税依据进行分解(1)对支付次数进行分解根据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都是按次征收,每月的收入征收一次.如果收入在4000元以下,扣除800元费用;如果超过4000元,扣除20%的费用,剩下的为应纳税额.分为20000元以下、20000元到50000元、50000元以上三个等级,税率分别为20%、30%、40%,采用的是三级超额累进税.所以,每个月的劳动报酬数额越大,应纳的税额就越大,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拆分税额,分解为小额然后进行分次支付,可以尽量使每次的小额收入靠近税前的临界点,使之使用与次低的税率,从而达到缩减税额的目的.(2)分项的劳动收入对于工资和薪金来说,大部分都是一次性取得的.但是有些是属于同一事项的,一个月中可以取得多次收入.同一事项是指取得工资的某个具体的项目.即,个人可以与企业签订多个合同,为企业一次提供多种服务,从而将劳动收入进行分解,使得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动报酬,减出必要的费用,使得各项的收入落到较低的税率中,以此达到消减税率的目的.4“新常态”下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解决策略4.1不断推进纳税筹划理念普及纳税筹划在帮助纳税人合法避税的同时,也必然会使其学习各种财政税收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研究各种财税政策和法规,可以极大的促进纳税人学习财税政策的意愿,从而增强其纳税的意识,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偷税、漏税的行为.纳税筹划其本质就是建立一些可行的纳税方案,然后再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在这之中挑出最为合适的一个,最终达到减少纳税金额,增加可支配资金的目的,使其有更多的使用资金.可以有效的减轻纳税人当期的税款,增加现金流.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相关的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相应事务的处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对税法进行透彻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偷税和漏税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来提高纳税人的生活水平.4.2要注意规避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风险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筹划本身所存在的风险,也抱着无论是怎样筹划都会增加可支配资金的想法.但是,纳税筹划只是一个个人税收计划和决策的方法,并没有真正的进行执行,也不是一个结果,所以其本身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4.2.1从纳税筹划的方法来进行合理规避第一,将收入合理的分解,均匀的发放来降低税率.这些对那些每月的工资波动很大的纳税人非常的适用,可以大大的降低其缴纳的税额.第二,将受益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我国为促进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不对企业的留存未分配收益征收所得税,所以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方式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有价证券收益如利息、股息等需按照规定交纳个人所得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个人如果想避免投资收益被征税,那么可以把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暂时保留在企业账上,成为对该企业的再投资,企业把投资者留存的投资收益以债券或配股的方式记入到投资者名下,这样,既能实现投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能够合理避税.但是,这种做法必须以居民个人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为前提,同时对企业制度也有比较高的要求.4.2.2从纳税筹划的时间范围界定来进行合理规避居民收入的年终奖适用于此种方法,年终奖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数额都比较大,所以人们对这一部分的纳税筹划也越来越重视.如果要合理的分配奖金数额,就要实行时间的界定,可以将全年的奖金数额在一个整年中进行均摊,就可以减少所缴纳的税收金额.在剔除工资收入的情形下,可以采取以下做法:首先合理预算员工每人的整年奖金总数;然后要确定出该奖金总中会在年末一次性发放的奖金数;在减去该年末一次性奖金后的余额,平均到12个中作为每个员工的每个月的奖金数,在这种情况下奖金纳税的数额是最少的.4.2.3政策上的合理规避在政策上,我们可以调整个人的级次和税率.我国以前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最高的已经达到了45%,属于较高的税率水平.2011年后,我国修改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的依然是45%.我国应该依据自身的收入状况,重新制定适合我国自身的税率结构,采用“少档次、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另外,要实行监督企业对员工的个人保障福利的发放.例如“:五险一金”,有些单位并没有进行发放,从而使得原本扣除的收入项目没有进行有效的扣除,从而导致员工缴纳的税收增多.参考文献:〔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凌栗.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J].财会研究,2014(5).〔3〕刘志耕,帅晓建.税务筹划谈何容易[J].财务与会计,2013(2). 个人所得税论文范文篇二:《高校教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逐渐扩大。
浅谈个人所得税论文(一)

浅谈个人所得税论文(一)个人所得税是每个纳税人都必须缴纳的一项税金,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针对这个话题,本篇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的分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以及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公共支出,例如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
此外,个人所得税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以鼓励高收入者更加努力工作,从而增加税收收入,同时也对财富再分配产生积极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的分类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可以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等五类收入。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从事职业活动获得的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是指自经营计算机、书店等生意所得;稿酬所得是指撰写文章、拍摄照片等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利用专利权、著作权等取得的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是指出租房屋、出租车等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逐级累进税率表来确定的。
逐级累进税率表主要有7个等级,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税前收入减去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特定扣除等项支出后,剩余收入按适用税率比例计算个人所得税,最后在实际应纳税额中减去已预缴的税款,得到应纳税额。
四、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较低,平均税率约为20%左右,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税率通常在30%以上。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相对较低,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而许多其他国家则采用更高的起征点标准。
五、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起征点设置偏低,未体现抵扣机制的公平性;税负分配不足平衡,更多地强调了收入分配的纵向公平,但对横向公平的关注度不够;逃税、避税等现象频繁发生,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环境的复杂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提供参考。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1. 税收征管制度不完善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在税制设计、税率结构、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税收征管效率低下,税收流失现象严重。
2.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不高部分纳税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认知不足,存在避税、逃税现象,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正常进行。
3. 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税务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纳税人的收入信息,从而影响了税收征管的准确性。
4. 税收征管手段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手段应与时俱进,但目前部分地区的税收征管手段仍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需求。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对策研究1.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1)优化税制设计:简化税率结构,明确税收优惠政策,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2)加强税收监管:建立健全税收监管体系,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2. 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1)加强税收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认识和了解。
(2)提供便捷的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流程,提高纳税服务的便捷性,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3.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换。
(2)保护纳税人信息安全: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强纳税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确保纳税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4. 更新税收征管手段(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O c.t 2010第12卷第5期Journal o f Shanx iF inance and Taxation Co llege Vo.l 12No. 5税收与企业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及改革路径覃丹(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030009)摘要: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临界值0. 4, 贫富差距现象严重是阻碍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
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佳途径, 就是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让其充分实现劫富济贫的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从体系设置方面和税收征管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税收体系, 加强监管。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个人所得税; 改革中图分类号: F810. 4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8- 9306( 2010) 05- 0026- 03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中, 必然要求有秩序井然、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体系使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
和谐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社会关系, 这不仅要求横向公平, 同样要求纵向的公平, 只有体现公平, 才能称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而效率与公平的博弈与权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能兼顾二者, 使人们在最大限度追寻公平的基础上谋求高效率, 是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共同富裕的理论鼓励先富者, 希望先富者帮助后富者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现实是先富的人或地区越来越富, 把后富的越甩越远。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临界值, 贫富差距现象严重是阻碍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
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佳途径, 就是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让其充分实现! 劫富济贫∀的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介绍所得税制是以自然人和法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而根据纳税人存在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将所得税分为两类: 一类为个人所得税, 包括对自然人的综合收入、专业收入等征收的税; 另一类是企业所得税, 包括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资本利得所征收的税。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 为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法律体系组成我国在很长的时间段内没有征收过个人所得税,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的分水岭。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我国对外经济事项日益丰富, 为了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为了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1980年9 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开征个人所得税。
随后, 作为补充,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形成了个税三税鼎立的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原有的三税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于是, 在1993年将三税进行合并, 颁布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法∃, 并与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配套, 1999年、2005年、2007年又先收稿日期: 2010- 10- 13作者简介: 覃丹( 1982- ), 女, 山西交城人,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助教, 研究方向: 公司企业法。
26后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四次修订, 形成了现行的个税体系。
(二)个人所得税的价值考量讨论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价值, 应该追溯到它的立法原则。
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包括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两方面。
个人所得税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显示了它的社会价值。
个税收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1998年个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3. 4% , 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 2008年个税总收入3 722亿元, 占全国税收总收入54 219. 62 亿元的6. 86%。
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 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则是以所得税为主体, 个人所得税在美国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 。
我国目前个税的规模和比重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个人所得税已不断攀升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 虽然目前我国个人总体收入水平不高, 加上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个税收入还十分有限, 但它仍然是弹性较大、潜力较大的重要税种, 对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价值除了扩大财政收入, 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社会分配。
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 4的警戒线,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加快, 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收入分配的差别越来越大。
征收个税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富人征高税、穷人不征税来进行财富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和分配。
在保证人们基本生活费用支出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高收入者缴高税, 中收入者缴低税, 低收入者不缴税, 让个人所得税成为! 劫富济贫∀的!罗宾汉∀。
通过个税的征收拉进社会贫富差距, 缓解社会分配差别,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个人所得税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 虽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离我们对它的期许和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 存在很多的税收漏洞, 许多税源在不断地流失。
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 存在!富人偷逃税, 穷人万万税∀的现状。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面临着制度不优、实施不力的窘境, 这主要有个税体系设置、个税征管不力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现行个税体系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个税制度设计比较滞后, 不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总结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 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综合税制, 把个人全年的所得按照一定方案进行汇总, 作为计税依据按年征收个税, 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均采用此方式。
第二类是分类税制, 根据所得来源性质的不同, 区分为不同税目, 分别计征, 英国和我国都采用此方式。
第三类是混合税制, 结合前两类的优点, 分类、综合相结合, 日本、韩国采用此方法。
我国所采用的分类税制计征简单、计算简便、征收快捷, 但是不像综合税制能够全面掌握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能力。
只能对渠道单一的收入, 比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承担较重的负担, 而收入较高但可以分散成各个税目的纳税人却能合理避税, 没有挖掘他们纳税的潜力。
另外, 扣除项目及税率的确定也不尽合理, 比如工资薪金的扣除额从800 元改为1 600元, 又改为目前的2 000元, 但这只是数额的变化, 并没有全面地考虑纳税人不同的经济情况, 真正体现扣除的公平性。
其次是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问题。
税务机关措施不力、监管不严导致税源大量流失。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相结合, 而实际的情况却是自行申报没人报、代扣代缴没人缴, 国民纳税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针对高收入人群, 收入高、隐蔽性高, 所以偷逃税款现象严重。
以我国目前的征管水平, 根本监管不到每个人确实的资金流向。
再加上国民自身的纳税意识不强, 一旦有可乘之机必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去缴税。
我国没有网络化的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 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能进行信息的及时沟通, 同样也就无法进行监督。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方案(一)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体系1. 改变税制模式。
在三种个税税制中, 最普遍采用的是综合税制, 其次是混合税制, 采用分类税制的国家已经很少了。
综合税制能够明确纳税人真正的税负水平, 能体现税负的公平, 但是计征复杂, 准确地确定每年的所得额这个计税依据比较困难, 对我国的征管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一个考验。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类税制, 把个人的所得按照来源性质的不同分为11个不同的税目, 分别征收。
分类税制计征简单, 但是由于各税目的计征方式不相同, 不易于确定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也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适用于我国的个税模型最优选择应该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
我们可以根据大项来把所得进行重新的分类和整合, 可以整合为三大类, 即投资性所得, 如利息、股息、红利、股票转让所得等; 劳动性所得, 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等; 经营27性所得, 如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出租承包经营所得等。
将这三大类的所有所得相加, 确定一定的税率, 按照相同的计征方法合并征收, 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制选择。
2. 改变费用扣除标准。
在工资薪金税目中, 我国目前的扣除标准是2 000元。
也就是说, 当月工资低于2 000元不需要缴税, 如果高于2 000元, 仅就超过的部分作为计税依据来缴税, 因此费用扣除2 000元实际是免征额。
工资薪金的扣除数实际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生计费, 我们认为用来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生计费是不应该缴税的, 因此应该从当月工资中扣掉。
而随着人们普遍经济水平的提高, 维持当月最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越来越高, 扣除数一成不变会使越来越高的生计费也成为个税的计税依据。
但是, 目前生计费的扣除存在问题, 依据当前的消费能力2 000 元其实不够每月的日常支出。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 是直接把扣除数从2 000元调高到3 000元甚至于5 000元吗? 笔者认为, 简单地调高扣除数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仅能起到! 镇痛∀的作用。
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 维持正常开支所需的生计费也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消费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 在我国实行统一的、定额的扣除额显失公平。
比如同样是月薪5 000元, 在北京工作的王某是一位已婚女士, 每月吃饭、租房、抚养孩子这三项费用就会花去6 000元, 工资不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而在太原工作的李某是一位单身女士, 吃、住都跟着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花销。
对于王某和李某如果不考虑区别, 同样都要扣除2 000 元的生计费来计算每月应缴的个税, 对于王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因此,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 考虑住房、孩子、老人、教育、医疗等多方因素, 设定各自的比例做好计算模型, 把扣除数从简单的具体数额变为能综合考虑各类情况的计算公式, 全国都使用统一的扣除标准的计算方法。
3. 改变税率设置。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比例税率20% , 另一类是九级和五级的超额累进税率。
在工资薪金所得中所使用的超额累进税率就是九级税率, 根据所得额与2 000元的差额的不断增加, 税率按照档次不断提升, 第九级税率达到了45%。
这样的税率设计并不合理, 在我们常见的计算中, 最多涉及到第五级, 第六级到第九级的税率几乎无人问津。
这样繁琐的税率设置在国际上也是几乎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