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蒸发
食工原理蒸发和干燥的区别
![食工原理蒸发和干燥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52023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4.png)
食工原理蒸发和干燥的区别
食物干燥和蒸发是两种常见的食物处理方法,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水分从食物中去除。
它们的区别如下:
1. 原理:
- 蒸发:蒸发是将液体水转化为气体水蒸气的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受热后逐渐蒸发成水蒸气,并从食物表面逸出。
- 干燥:干燥是通过加热或通风将食物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使食物变干。
干燥的过程更加迅速,并且通常伴随着更高的温度和较多的空气流通。
2. 时间:
- 蒸发:蒸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水分充分蒸发。
它通常以较低的温度进行,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将水分从食物中蒸发出去。
- 干燥:干燥是通过较高温度和较强的空气流通来加速水分的蒸发,因此干燥可以更快地将水分从食物中去除。
3. 温度:
- 蒸发:蒸发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通常是将食物置于蒸锅或沸水中进行。
这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 干燥:干燥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以便更迅速地将水分蒸发。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食物的质地和味道发生变化。
4. 应用:
- 蒸发:蒸发通常用于制作蒸菜、蒸煮食物和制作糖果等。
它可以保持食物的嫩度和口感。
- 干燥:干燥通常用于制作干果、脆片、肉干等。
通过去除水分,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并改变其质地和口感。
综上所述,蒸发和干燥是不同的食物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时间、温度和应用。
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可以根据食物的性质和需求进行选择。
第六章 蒸发(食品工程原理 笔记)
![第六章 蒸发(食品工程原理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e5ea985b9d528ea81c77913.png)
1.食品物料蒸发的目的①浓缩去除食品中大量的水分,减少质量和体积,从而减少食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
②提高制品浓度,延长保质期。
③作为干燥、结晶或完全脱水的预处理过程。
④改善产品质量。
2.食品物料蒸发浓缩的特点①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粘度等。
③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④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损失和冷凝设备污染。
⑤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3.食品物料的特点(1)热敏性(2)腐蚀性(3)粘稠性(4)结垢性(5)泡沫性(6)挥发性▲4.蒸发的概念—将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一部分溶剂汽化并作为蒸气排走,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蒸发的必要条件是热能的不断供给和生蒸汽的不断排除。
[以增加两相间的化学势]从蒸发器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5.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分:单效蒸发:蒸发过程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再利用。
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汽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热源,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多效蒸发的原理:将多个蒸发器串联起来的系统,后效的操作压力和沸点均较前较低,尽在压力最高的收效使用新鲜蒸汽作加热蒸汽,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蒸汽,即后效的加热蒸汽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只有未效的二次蒸汽才用冷却介质冷凝。
可见多效蒸发明显减少了加热蒸汽耗量,也明显减少冷却水消量。
6.蒸发设备结构:加热室、分离器等循环型(非膜式)(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自然循环强制循环(1)中央循环管式(或标准式)蒸发器—有“标准蒸发器”之称(2)悬筐式蒸发器—循环通道由加热室与蒸发器外壳壁面内的环隙组成。
非循环型/单程型(膜式)(1)长管式蒸发器—升膜式、降膜式和升降膜式蒸发器。
升—降膜式蒸发器:此升—降膜式蒸发器,既有以两程代单程,缩短加热管长度的优点,又可因分段浓缩各取有利点以避免其各自的缺点。
中国农大食品工程原理 第11章(5) 蒸发
![中国农大食品工程原理 第11章(5) 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24540a8384868762caaed53d.png)
第11章 蒸发1.蒸发操作与特点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分离的基础:溶质与溶剂的挥发性不同。
蒸发操作有两个目的:1)浓缩溶液(即脱除溶剂,制取浓缩液); 2)净化溶剂(即脱除溶质,制取纯净的溶剂)。
本章介绍水溶液的蒸发。
蒸发操作中的几个概念:生蒸汽:从系统外引来用作加热的水蒸汽。
二次蒸汽:蒸发操作中产生的蒸汽。
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不再利用其冷凝热的蒸发操作。
多效蒸发:将前一效的二次蒸汽引入下一效(蒸发器)作为加热热源的串联蒸发操作。
额外蒸汽:多效蒸发中,将某一效的二次蒸汽引出一部分用作其他加热目的的蒸汽(这部分蒸汽不再引入下一效)。
蒸发可以在不同的压强下进行,如果在减压下进行,则称为真空蒸发。
真空蒸发多用于热敏性物料的浓缩。
蒸发操作是一个传热过程,其传热特点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侧的溶液沸腾间的恒温差传热过程。
2.单效蒸发2.1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一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较纯水的高,两者沸点之差,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的沸点由压强、溶液浓度和溶质性质所决定。
一般的稀溶液或有机胶体溶液的沸点升高较小,而无机盐溶液沸点升高较大。
设加热蒸汽的温度为T ,二次蒸汽温度为T ′,溶液的沸点为t ,则总温差为:Δt 0=T- T ′实际传热温差(有效温差)为: Δt =T-t两者之差称为蒸发器的温度差损失:Δ=Δt 0-Δt =t-T ′ 或 t=Δ+T ′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3个方面:(1)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Δ′的计算有两种方法:a . 用吉辛柯公式:''2'')273(0162.0arT ∆+=∆ 式中:'a∆-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T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温度,‴;r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
对于一般食品工业所处理的溶液,'a∆的数值可参考糖液的数据,表11-1。
热空气干燥食品的原理
![热空气干燥食品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7dd3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8.png)
热空气干燥食品的原理
热空气干燥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方法,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蒸发:热空气通常具有较低的相对湿度,通过将热空气与食品接触,食品表面的水分会逐渐蒸发。
蒸发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当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后,湿气会逐渐从食品的内部迁移至表面,从而达到干燥的效果。
2.对流:热空气通过食品表面的移动,能够将干燥后的食品表面上的水分蒸发掉,并带走水分。
对流是指流体中物质的扩散过程,当热空气与食品接触时,热空气中的水分分子会与食品表面上的水分分子交换,从而形成水分扩散的对流过程。
3.传导:在热空气干燥过程中,食品内部的水分也会通过传导的方式逐渐蒸发。
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高温到低温的热传递过程,当热空气接触到食品表面时,会通过传导的方式将食品内部的热能传递到表面,进而引发食品内部水分的蒸发。
综上所述,热空气干燥食品的原理是通过热空气的蒸发、对流和传导作用,将食品表面和内部的水分逐渐蒸发,从而使食品达到干燥的目的。
[工学]食品工程原理06蒸发
![[工学]食品工程原理06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87bce0cbf8c75fbfc77db2c3.png)
料液
2. 强制循环式蒸发器
5
二次蒸气
4
优点:适用于粘度大、易
1-加热室 2-循环泵
结晶、易结垢物料
加热 蒸气 3 1 完成液
3-循环管 4-蒸发室
5-除沫器
的蒸发循环速度大
小可调节,传热系 数较大。 缺点:动力消耗大。
2
(二)非循环型蒸发器(单程蒸发器)
1. 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 1
应用:
适于处理蒸发量大的稀溶液以及热敏性 或易生泡的溶液;不适于处理高粘度、 有结晶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
3. 降膜式蒸发器
结构:
其加热室与升膜式蒸发器类似。
原理:
原料液由加热室顶部加入,经管端的液体 分布器均匀地流入加热管内,在溶液自身 重力作用下,溶液沿管内壁呈膜状下流, 并进行蒸发。
要求:
为了使溶液能在壁上均匀分布,且防止二 次蒸气由加热管顶端直接窜出,加热管顶 部必须设置加工良好的液体分布器。
(2)加热蒸气消耗量(热量衡算)
对蒸发器作热量衡算,当加热蒸汽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时,有:
FhF SHS VHV Shs Php
式中:S —— 加热蒸汽消耗量,kg/s; hF,hP,hs — 加料液,完成液和冷凝水的热焓,kJ/kg HV,Hs—— 二次蒸汽和加热蒸汽的热焓,kJ/kg。
单效蒸发
二次蒸气不加利用而直接送到冷 凝器进行冷凝的蒸发操作。
将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气通到另外一
多效蒸发
个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以便提高加 热蒸气(生蒸气)的利用率,这种串
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蒸发的目的
除去液态食品中的大量水分,减少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 提高制品浓度,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产品或半成品。 使溶液达到适合于结晶操作的状态(饱和或过饱和浓度, 便于结晶操作。
食品的浓缩技术之蒸发浓缩
![食品的浓缩技术之蒸发浓缩](https://img.taocdn.com/s3/m/659e21d5e45c3b3566ec8b94.png)
食品的浓缩技术之蒸发浓缩蒸发是利用溶质和溶剂之间挥发性的差异,当溶液中溶质的挥发性较小,而溶剂具有较明显的挥发性时,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汽化,从而使溶液浓缩。
(一)特点料液的性质对蒸发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食品多属生物系统的物料,比一般化TAN到的物料更为复杂多变。
食品物料的蒸发浓缩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热敏性生物系统的物料多由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其他许多色、香、味成分所组成。
这些物质在高温下或长期受热时要受到破坏、变性、氧化等作用。
所以许多食品的蒸发要严格考虑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问是不可分割的。
“低温短时”主要是尽可能保证食品品质,而“高温短时”则主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2.结垢性蛋白质、糖和果胶等受热过度会产生变性、焦化和结块等现象。
因为传热面附近的物料温度最高,所以较容易发生。
结垢形成后,将严重影响传热速率,甚至产生安全性问题。
解决结垢问题的积极措施是提高液速,经验证明,提高液速可显著减轻污垢的形成。
另外,可采用电磁防垢、化学防垢等方法,对不可避免的结垢问题,必须有定期的严格清理措施。
3.粘稠性许多食品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分、果胶等成分,其粘稠性较高,蒸发过程中,溶液的粘稠性随浓度而增加,流动性下降,严重妨碍了加热面的热传导。
因此,对于粘性制品的蒸发一般采用由外力强制的循环或搅拌措施。
4.泡沫性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物料有较大的表面张力,蒸发沸腾时泡沫较多,且较稳定,容易使料液随蒸气进入冷凝器,造成料液流失。
泡沫形成与界面张力有关。
界面张力发生在蒸汽、过热液体和悬浮固体之间,固体在形成泡沫时起核心作用。
一般可使用表面活性剂以控制泡沫的形成,也可用各种机械装置以消除泡沫。
5.腐蚀性一些酸性食品如蔬菜汁、果汁,在蒸发浓缩时容易发生蒸发器的腐蚀。
对于食品,即使是轻度的腐蚀所引起的污染也往往使产品不合格。
因此,用于酸性食品的蒸发器需要选用耐腐蚀且导热性好的材料,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方便更换的型式。
【食品工程原理】5.蒸发
![【食品工程原理】5.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8a67672de009581b6bd9ebe2.png)
第四节 蒸发器简介
• 一、蒸发器的类型
• 蒸发器有用直接热源加热的,也有用间接热源加热 的。 •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 循环型 (非膜式)和单程型(膜式)两大类。
第四节 蒸发器简介
• 二、蒸发器的选型
• 不同类型的蒸发器,各有其特点,它们对不同物料 的适应性也不相同; • 在选择蒸发器的型式或设计蒸发器时,在满足生产 任务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兼顾所用 蒸发器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和维修方便, 传热效果好等; • 除此之外,还要对被蒸发物料的工艺特性有良好的 适应性,包括物料的黏性、热敏性、腐蚀性以及是 否结晶或结垢等因素。
第二节 单效蒸发
• 1. 生产能力W
Fx0 (F W )x1 W F (1 x0 )
x1
W,T,H′
F,x0,t0,h0 D,T,H
蒸发室
Ql
加热室 (F-W)
x1,t1,h D,T,hw 1,
图5-1 单效蒸发物衡与热衡示意图
第二节 单效蒸发
• 2. 加热蒸汽消耗量D
DH Fh0 WH '(F W )h1 Dhw QL
第5章 蒸发
第5章 蒸发
本章重点和难点
掌握蒸发的基本原理、特点及一般流程 熟练掌握温差损失的原因及单效蒸发计算 掌握多效蒸发的基本流程和特点 了解蒸发过程节能措施 了解两大类蒸发器的特点及其选择注意事项。
第一节 概述
• 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中的溶剂汽化并移出,从 而使溶液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采用的 设备称为蒸发器。 • 按二次蒸汽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单效和多效蒸发 • 按操作压力可将蒸发分为:常压蒸发、加压蒸发或 减压(即真空)蒸发
D WH '(F W )h1 Fh0 QL H hW
第6章 蒸发
![第6章 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46184cfbf90f76c661371ad3.png)
二、食品物料蒸发浓缩的特点
(1)热敏性 (高温或长期受热使物料成分破坏、变化);(2)腐蚀性 (物料多显酸性,腐蚀设备污染产品);(3)粘稠性( 粘度高,流动 性差,易粘在壁面);(4)结垢性(易成垢减弱传热,影响产品质量) (5)泡沫性( 易成泡,导致分离困难);(6)挥发性(芳香和风味 成分受热时易挥发,破坏独特风味)。
hP =(FCPF -VCPW)T1 代入:F hF + S (HS- hS) = V (HV -CPWT1)+FCPFT1
V ( HV CPW T1 ) FCPF (T1 TF ) VrV FCPF (T1 TF ) S H S hS rS
若在沸点下进料,TF = T1 ,S = VrV/rS ,可认为:S≈V
因此:
V1 r1 + (FCPF-V1 CPW) T1 = V2 H2 +FCPFT2-(V1 +V2 ) CPW T2 V1 r1 = V2 (H2 - CPW T2)+(FCPF-V1CPW)(T2 - T1 ) = V2 r2 +(FCPF-V1 CPW)(T2 - T1 )
α2称为第二效的自蒸发因数 , T1 T2 2 β2称为第二效的自蒸发系数。 r2 所以 V2 = α2V1 +β2 (FCPF-V1 CPW) (V1=S2) 同理: V3 = α3V2 +β3 (FCPF-V1 CPW -V2CPW) (V2=S3) 令:
3、平流法 各效单独进料,适于晶体大量析出的溶液的蒸发。
二、多效蒸发的温度差分配
将总的有效温度差合理分配到各效中,是考虑的关键问题。
1 K1 A1T1
2 K2 A2T2
n Kn An Tn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65e84da8956bec0975e3a9.png)
1.蒸馏的目的答:蒸发是利用溶质和溶剂挥发度的差异,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使其中的一部分溶剂汽化,并被排除以提高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操作。
多次进行部分汽化或部分冷凝以后,最终可以在气相中得到较纯易挥发组分,在液相中得到较纯难挥发组分,叫精馏。
目的:①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化为化工产品的半成品②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溶至饱和状态,随后加以冷却,析出固体产物③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2.为什么采用真空蒸发答:由于料液的沸点与工作压力有关,工作压力低,所以料液就较低的沸点,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所以食品工业经常采取。
(1)、真空浓缩降低了牛乳蒸发时的沸腾温度。
呵避免其牛的热敏性物料受高温影响而使产品质量下降。
(2)、沸腾温度的降低,提高加热蒸汽与沸腾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增大了传热量,使蒸发过程加快,生产能力提高。
(3)、为利用二次蒸汽、节约能源创造了条件(4)、真空浓缩操作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用时的热量损失。
3.蒸发过程中,为什么温度差损,沸点升高答:①料液中溶质的存在产生的沸点升高而引起②由于液层解压效应而引起③由于蒸汽流动中的阻力和热损失而引起。
沸点升高数值随溶液浓度及蒸发器中溶液液住高度而变,浓度越高,液住越高,沸点升高值越大4.蒸发过程中如何强化传热答:1、研究应用强化传热技术,扩展传热面积和提高传热表面的传热性能; 2、改变换热器折流板结构(折流杆技术等)以提高壳程的传热膜系数,增加介质的湍流性,防止介质走短流; 3换热管内外表面防污垢技术(防污垢涂层技术).4、应用数值传热技术的研究:扩展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t;提高传热系数(K).5.什么是精馏的必要条件答:塔顶蒸汽冷凝回流和塔釜溶液再汽化。
6.恒摩尔流的假设恒縻尔溢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下降的液体的千縻尔流量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些,但两段不一定相等。
恒縻尔汽化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汽体的千縻尔流量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些,但两段不一定相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原理本科课后习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原理本科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0b7c7f7fd5360cba1adbbc.png)
WH ( F W )h1 Fh0 QL r
r——加热蒸气的汽化热,kJ/kg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2、(略) 3、(略) 四、计算 1、 进料速度 2511kg/h 2、 加热蒸气耗量 11040.7kg/h 3、 (1)加热蒸气耗量 2207.2kg/h (2)传热面积 18.9m2 4、(1)蒸发量 1333.3kg/h (2)加热蒸气消耗量 1592.6kg/h 5、(1)蒸发量 3024kg/h (2)浓缩液量 6048kg/h (3)传热面积 150 m2 6、 (1)传热面积 174.9m2 (2)蒸气耗量 9280.7kg/h 2 7、 总传热系数 679.0W/m ℃ 8、(略)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原理本科课后习题 第八章 蒸发
一、名词解释 1、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溶剂部分汽化,从而将溶质浓缩的单元操作 2、蒸发操作的一种。特点是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操作,前一蒸发器内蒸发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作后一蒸 发器的加热蒸汽。可以节约加热蒸汽。每一蒸发器称作一效。 3、热流体的温度与冷流体在该压强下沸点的差值 二、填空 1 高、沸点升高 2 溶质、溶剂 3 加入物料、引出二次蒸气 4 沸点升高、静压效应、管路阻力 5 操作压强、溶液沸点 6 总传热系数、传热温差 7 液层有气泡、液体流速过高 8 温差损失、二次蒸汽的汽化热 9 并流、逆流、平流、混流 10 下降、下降、放出潜热、上升、下降 三、简答 1、 对单效蒸发器作物料的热量衡算,得 DH Fh0 WH ( F W ) h1 Dhw QL
食品工程原理——蒸发
![食品工程原理——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28a2082bcfc789eb172dc8a1.png)
(2)完成液组成;
(3)加热蒸气压强或温度; (4)冷凝器的压强或温度。
W,T’,H’ 蒸发室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0,t0,h0
D,T,H
QL
加热室
(F-W),x1
t1,h1
D,T,hw
1 蒸发量w
对单效蒸发器作溶质衡算,得
Fx0 ( F W ) x1
x0 W F (1 ) x1
式中 F—原料液流量 W—蒸发量 x0—原料液的质量组成 x1—完成液的组成 (5-12)
求得,℃;
Δ′——操作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
a
f——校正系数,无因次。其经验计算式为:
0.016(T 273) 2 f r
(5-6)
式中 T′——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温度,℃;
r′——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汽化热,kJ/kg。
(2) 杜林规则
该规则认为:某溶液(或液体)在两种不同压力下两沸点之
差与另一标准液体在相应压力下两沸点之差,其比值为一常数,
即
tA tA k tw tw
(5-7)
式中 tA 、tw—分别为压强pM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tA′、tw′—分别为压强pN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一定浓度下溶液的沸点与相同压强下水的沸点呈直线关系,
可以利用杜林线求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任一压力下的沸点。
除去的蒸发操作。
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
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的利用率,这种
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四、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粘度等。 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05f210c5da50e2524d7f67.png)
一、名词解释:蒸发操作:当溶质为不挥发或挥发性甚小,而溶剂有明显挥发性时,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汽化,从而使溶液浓缩,这就是蒸发操作。
生蒸汽:用作热源的加热蒸汽,由锅炉产生二次蒸汽:通过蒸发器而蒸发出来的蒸汽单效蒸发:在蒸发操作中,若将二次蒸汽不再冷凝,不再利用称为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如将二次蒸汽作为另一蒸发器的热源进行串联操作,可被再次利用的称为多效蒸发。
闪急蒸发:将一定组分的液体加热至泡点以下,使其部分汽化,或将一定组分的蒸汽冷却至露点以下,使其部分冷凝,便形成气—液相两相,两相达到平衡。
然后将两相分离。
此过程的结果是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富集,难挥发组分在液相中富集。
这一过程称为平衡蒸发,即闪急蒸发。
温差损失:总温差和实际传热温差之差,△=△t0-△t=t-tg’结晶:是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超滤:是用孔径为10-2~10-3μm的膜过滤含大分子溶质的溶液,将大分子或细微粒子与溶液分离。
反渗透:是对溶液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强,使溶剂分子(主要是水)通过半透膜而与溶液分离。
半透膜:湿空气的绝对湿度: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水气质量。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P1于同温度t、同总压P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气分压P S之比,即φ=P1/P S×100%,是湿空气饱和的标志。
湿含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气质量湿比容:含单位质量绝干空气的湿空气的体积,为单位质量绝干空气体积和相应的水气体积之和水蒸汽分压:干空气与水蒸汽占有一定体积,具有一定压强时,当水蒸气在相同体积中单独占据时具有的压强,称为水蒸汽分压。
干球温度:在湿空气中,用一般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湿球温度:将湿球温度计置于湿空气中,经一段时间达到稳定后,其读数称为湿球温度。
露点:将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但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物料湿基水分含量:为水分在湿物料中的质量分数,即W=水分质量/湿物料总质量×100%干基水分含量:在干燥过程中,绝干物料的质量可视为不变,故常用湿物料中的水分与绝干物料的质量之比表示湿物料中水分的浓度,即X=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
食品工程原理 第五章 习题解答
![食品工程原理 第五章 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9cd7bdc49649b6648d74750.png)
第五章习题解答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
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
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
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
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
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的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cf113583c4bb4cf7ecd16d.png)
目录1、设计说明书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3)3、方案说明 (4)4、物料衡算 (5)5、热量衡算 (5)6、工艺尺寸计算 (9)7、附属设备尺寸计算 (15)8、主要技术参数 (17)9、计算结果汇总 (17)10、设备流程及装备图 (18)11、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题目: 蒸发器的设计设计蒸发量为4吨/小时的双效真空浓缩装置,用于浓缩番茄酱的生产。
已知进料浓度为4.25%,成品浓度为28%,第一效真空度为600mmHg,第二效真空度为700mmHg。
加热蒸汽的压力为0.15 MPa二、原始数据:1、原料:浓度为4.25%的番茄酱2、产品:浓度为28%的番茄酱3、生产能力:蒸发量四吨每小时,一天工作10个小时4、热源:加热蒸汽为饱和水蒸汽,压力0.15MPa5、压力条件:第一效为600 mmHg的真空度,第二效为700 mmHg的真空度三、设计要求内容:1、浓缩方案的确定:蒸发器的型式、蒸发操作流程、蒸发器的效数等。
2、蒸发工艺的计算:进料量、蒸发水量、蒸发消耗量、温差损失、传热量、传热面积等。
3、蒸发器结构的计算:加热室尺寸、加热管尺寸及排列、蒸发室尺寸、接管尺寸等。
4、附属设备的计算:冷凝器、真空系统的选用5、流程图及装配图绘制四.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2、设计结果一览表;蒸发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及设备选型情况等;3、蒸发器流程图和装配图设计方案的确定1.蒸发器的确定:选用外加热式蒸发器,它的特点是加热室与分离室分开,便于清洗和更换。
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蒸发器的总高度,所以可以采用较长的加热管。
并且,因循环管不受热而增大了溶液的循环速度,可达1.5m/s。
2.蒸发器的效数:双效真空蒸发。
真空操作的压力小,故在蒸发器内物料的沸点就低,对于番茄这种热敏性较高的物料,采用真空蒸发降低沸点是有必要的。
采用多效蒸发是减少加热蒸汽耗用量,提高热能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然而也不能无限地增加效数。
食品浓缩的原理
![食品浓缩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0172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d.png)
食品浓缩的原理食品浓缩是指将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透过一系列操作步骤减少至所需的浓度。
食品浓缩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蒸发或膜分离的方式将水分从食品中去除,从而提高食品的浓缩度和品质。
一、蒸发法蒸发是最常用的食品浓缩方法之一。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加热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并将水蒸汽进行冷凝,从而实现水分的去除。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1. 加热:将食品放入蒸发器内,通过加热使食品中的水分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加热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
2. 蒸发:将加热后的食品蒸汽冷凝,即将食品中的水分冷凝成液体,并通过收集装置收集。
3. 分离:将蒸馏得到的浓缩液和蒸发器中的残渣分离,常用的方法有离心分离和滤网分离。
分离后的浓缩液即为所需的食品浓缩产品。
蒸发法适用于许多食品的浓缩,例如果汁、奶制品、调味品等。
蒸发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工艺成熟、设备成本低,但缺点是能源消耗大且耗时较长。
二、膜分离法膜分离是另一种常用的食品浓缩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将食品中的水分和溶质分离出来。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1. 压力差:在膜分离装置中建立一定的压力差,使溶液在一侧形成高压,而在另一侧形成低压。
2. 渗透过程:将食品溶液送入膜分离装置,通过膜的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水分会通过膜透过到低压侧,而大分子的溶质则无法通过膜,从而实现溶质和水分的分离。
3. 浓缩液:在膜分离装置中,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实现溶质浓缩液的回收,同时将透过的食品浓缩。
膜分离法适用于液体食品或溶液的浓缩,例如果汁、乳制品、提取物等。
与蒸发法相比,膜分离法的优点是能耗低、工艺快速、操作容易,但缺点是膜的选择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此外,还有喷雾干燥法、冷冻浓缩法、离心浓缩法等食品浓缩的方法。
喷雾干燥法是将液体食品喷雾成雾粒,通过热风将水分蒸发,从而实现浓缩。
冷冻浓缩法是通过低温将水分结冰,然后通过真空蒸发将水分蒸发出去,得到浓缩液。
离心浓缩法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液体食品中的溶质和水分分离出来,实现浓缩。
食品工程原理06蒸发
![食品工程原理06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3171b4be1a37f111f1855b21.png)
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
蒸发操作的分类
按操作室压力可分为: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可分为:单效和多效蒸发(热泵蒸 发) 按操作可分为: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
蒸发操作的特点
1、沸点升高:溶液沸点高于纯溶剂,浓度越高影响越显著 2、溶液性质对设备结构设计往往有特殊要求:
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黏稠性等。
流量;(2)加热蒸汽耗量;(3)蒸汽经济性;(4)换热面 积。
第四节
多效蒸发
一、多效蒸发原理
多效蒸发时要求后效的操作压强和溶液的沸点均较前效低,
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
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仅第一效需要消耗生蒸汽。 一般多效蒸发装置的末效或后几效总是在真空下操作,由 于各效(末效除外)的二次蒸汽都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汽,故 提高了生蒸汽的利用率,即经济性。
传热较好、操作可靠;
4
3
料液
缺点:循环速度在0.4~0.5m/s以下、
清洗和维修不方便。
加热蒸气
1 2 1-外壳; 2-加热室; 3-中央循环管; 4-蒸发室; 5-除沫器
完成液
② 外热式蒸发器
二次蒸汽
特点:加热室和蒸发室分开。
2
加热 蒸汽 1
蒸发原理
![蒸发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b212440b1c59eef8c7b4c2.png)
固体产物,
二、加热蒸气和二次蒸气
蒸发需要不断的供给热能。工业上采用的热源通常 为水蒸气,而蒸发的物料大多是水溶液,蒸发时产生 的蒸气也是水蒸气。为了易于区别,前者称为加热蒸
气或生蒸气,后者称为二次蒸气。
三、分类
1、按操作室压力分: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2、闪蒸:闪急蒸发(flash evaporation): 是一种特殊的减压蒸发,将热溶液的压力降到低于溶液温度 下的饱和压力,则部分水将在压力降低的瞬间沸腾汽化。 优点:避免在换热面上生成垢层,闪蒸不需要加热,热量来 自自身放出显热。
四、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粘度、 挥发性风味物质等。 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 于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损失和冷 凝设备污染。 5、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 一。
五、蒸发操作流程:
蒸发过程:
加热料液使溶剂沸腾汽化 (蒸发器中),不断去除 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冷凝 器中); 不凝性气体:料液中的溶 解空气或系统减压时从周 围环境中漏入的空气。由 分离器和缓冲罐经真空泵 抽出。
第二节 单效蒸发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温度差损失
溶液的沸点升高:一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较纯水高,两
饱和温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文献和手册中,可以查到常压(1atm)下某些溶液在不同浓度时的 沸点数据。非常压下的溶液沸点则需计算。
2 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液层内的溶液的沸点高于液面的,液层内部沸点与表面沸点之差即为因 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简化处理:计算时以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pm及相应的沸点tAm为准,中 部的压强为:
食品工程原理第五章
![食品工程原理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72fe162f0722192e4536f6f7.png)
例 用连续真空蒸发器将桃浆由固形物 质量分数为11%浓缩至40%,蒸发器真 空度为93kPa,液层高为2m,采用 100℃饱和水蒸气加热。40%桃浆的密度 为1180kg/m3。计算由于料液沸点升高和 液层静压效应引起的换热温差损失及蒸 发器的有效换热温差。
解 : 绝对压力101 93 8kPa 对应的沸点T 为41.3C , 汽化热r 2.40MJ / kg T (273.2 41.3) (1) 16.2 a 16.2 1.0 6 r 2.40 10 0.67 K
58.7 19.0 39.7K
二、单效蒸发的计算
W,T’,H’
蒸发室
F,x0,t0,h0 D,T,H
加热室
Q
L
(F-W), x1 t1 ,h1 D,T,hw
单效蒸发的计算项目: (1)蒸发量; (2)加热蒸气消耗量; (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通常生产任务中已知: (1)原料液流量、组成与温度; (2)完成液组成; (3)加热蒸气压强或温度; (4)冷凝器的压强或温度。
单位蒸气消耗量
效数 理论最小值 单效 1 双效 1/2 三效 1/3 四效 1/4 五效 1/5
实际最小值
1.1
0.57
0.4
0.3
0.27
蒸发量与传热量成正比,多效蒸发并没有提 高蒸发量,而只是节约了加热蒸汽,其代价则 是设备投资增加。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多效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并不比传热面积与其中一个 效相等的单效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大。 错误观点:多效蒸发器的生产能力是单效蒸 发器的若干倍。
'
p 300kPa时 T 133.3C r 2168kJ / kg
r 0.57 2355 0.67 3.9 60.1 43.3 2168 0.64kg / s W 0.57 0.89 3 e D 0.64 3 Dr 0.64 2168 10 4 S K T t1 943 133.3 60.1 20.1m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双效真空蒸发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双效真空蒸发](https://img.taocdn.com/s3/m/b52a10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双效真空蒸发目录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2)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2)三、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 (3)四、设计项目 (3)1.1 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3)1.2 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浓度估算 (3)1.3 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t差确定值 (4)1.4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 (6)1.5 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 (6)1.6 计算结果列表 (7)2. 蒸发器的主要构造尺寸设计 (7)2.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8)2.2 循环管的选择 (8)2.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确定 (8)2.4 别离室直径与高度确定值 (9)2.5 接收尺寸确定值 (10)2.6 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11)3.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4)3.1 汽液别离器 (14)3.2 燕汽冷凝器 (14)4. 工艺计算汇总表 (15)设计计划书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及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以后,进一步学习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和相关选修课程的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实际问题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经济观点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二)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与另一标准液体在相应压力下两沸点之差,其比值为一常数,
即
k
t
A
t
w
tA tw
(5-7)
式中 tA 、tw—分别为压强pM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tA′、tw′—分别为压强pN下溶液的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一定浓度下溶液的沸点与相同压强下水的沸点呈直线关系, 可以利用杜林线求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任一压力下的沸点。
除去的蒸发操作。
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
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的利用率,这种 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7.1.4 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沫、粘度等。 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
式中
Cp——溶液的比热,kJ/(kg• ℃); Cpw——纯水的比热, kJ/(kg• ℃); CpB——溶质的比热, kJ/(kg• ℃).
为简化计算,上式中完成液的比热可用原料液的比热表示。
计算原料液及完成液的比热可分别写成:
Cp0=cpw(1-x0)+cpBx0=cpw-(cpw-cpB)x0 Cp1=cpw(1-x1)+cpBx1 =cpw-(cpw-cpB)x1
(4) 蒸发器的热负荷Q
若加热蒸气的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除,且忽略热损失, 则蒸发器的热负荷为:
Q=Dr
(5-30)
上面算出的传热面积,应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安全系数 加以校正。
例题 有一传热面积为30m2的单效蒸发器,将35℃,浓度为 20%(质量)的NaOH溶液浓缩至50%(质量)。已知加热用 饱和水蒸气的压力为294kN/m2(绝压),蒸发室内压力为19.6 kN/m2(绝压),溶液的沸点为100℃,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为1000W/m2•k,热损失可取为传热量的3%,试计算加热蒸气消 耗量D和料液处理量F。
7.2.2 单效蒸发的计算
单效蒸发的计算项目有: 1)蒸发量; 2)加热蒸气消耗量; 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通常生产任务中已知的项目有: 1)原料液流量、组成与温度; 2)完成液组成; 3)加热蒸气压强或温度; 4)冷凝器的压强或温度。
F,x0,t0,h0
D,T,H
W,T’,H’ 蒸发室
QL
加热室
➢ 单效蒸发操作中e≈1,每蒸发1kg 的水分约消耗1kg 的加热 蒸气(由于蒸汽的汽化热随压强变化不大,即r≈r′) ;
➢ 实际蒸发操作中e值约为1.1或更大; 温度差的损失的存在; 二次蒸汽的气化潜热总是大于加热蒸汽的气化潜热。
➢ e值是衡量蒸发装置经济程度的指标。
(3) 传热面积S0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由传热速率公式计算,即:
简化处理:计算时以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pm及相应的沸点 tAm为准,中部的压强为:
pm
p
gl
2
(5-10)
式中 pm——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Pa p′——液面的压强,即二次蒸气的压强,Pa l——液层深度,m
常根据平均压强pm查出纯水的相应沸点tpm,故因静压强而 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
Δ″=tpm-tp′ (5-11)
联立上两式,得
(cp0-cpw)x1= (cp1-cpw)x0
(5-20)
(cp0-cpw)x1= (cp1-cpw)x0 Fx0=(F-W)x1
(F-W)cp1=Fcp0-Wcpw
(5-21)
上式即为完成液比热与原料液比热间的关系式。
将式5-21代入5-18,并整理得:
D(H cpwT ) W (H cpwt1) Fcp0 (t1 t0 ) QL (5-22)
蒸发需要不断的供给热能。工业上采用的热源通常为水蒸气, 而蒸发的物料大多是水溶液,蒸发时产生的蒸气也是水蒸气。
为了易于区别,前者称为加热蒸气或生蒸气,后者称为二次蒸 气。
7.1.3 蒸发分类
(1)按操作室压力分: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2)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单效和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气不在利用而直接送到冷凝器冷凝以
式中
Δt——传热的有效温度差, ℃
ΔtT ——理论上的传热温度差, ℃ t —— 溶液的沸点, ℃ T——纯水在操作沸点, ℃ Ts——加热蒸气的温度, ℃
例:用476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s=150 ℃),蒸发室内压力为1atm,蒸发30%的NaOH溶液,沸点为 t=115 ℃,其最大传热温度差,用ΔtT来表示:
第七章 蒸发
本章重点和难点:
掌握蒸发浓缩的操作原理、特点及其
工艺计算方法;
熟悉单效真空的工艺设备的配置; 了解多效蒸发流程及计算原理。
7.1 概述
7.1.1 蒸发的定义
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
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
发器。
7.1.2 加热蒸气和二次蒸气
D,T,hw
(F-W),x1 t1,h1
(1) 蒸发量w
对单效蒸发器作溶质衡算,得
Fx0 (F W )x1
W F (1 x0 ) x1
式中
F—原料液流量 W—蒸发量 x0—原料液的质量组成 x1—完成液的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12)
(2) 加热蒸气消耗量D
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气的热量一般用于将溶液加热至沸 点,将水分蒸发为蒸气以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式中 a——对流传热系数,W/(m2•℃)
d——管径,m
Ri——垢层热阻,m2•℃/W b——管壁厚度,m
λ——管材的导热系数,W/(m•℃)
下标i表示管内侧、o表示外侧、m表示平均。
垢层热阻值可按经验数值估算。管外侧的蒸气冷凝传热系数 可按膜式冷凝传热系数公式计算,管内侧溶液沸腾传热系数则 按管内沸腾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
(5-14)
式中 D——加热蒸气的消耗量,kg/h
H——加热蒸气的焓,kJ/kg H’——二次蒸气的焓, kJ/kg hw——冷凝水的焓,kJ/kg
h0——原料液的焓, kJ/kg h1——完成液的焓, kJ/kg QL——热损失, kJ/h
若加热蒸气的冷凝液在蒸气的饱和温度下排除,则
则上式变为
H-hw=r
ΔtT=Ts-T=150-100=50℃ 有效温度差为:
Δt=Ts-t=150-115=35℃ 则温度差损失为:
Δ= ΔtT- Δt=( Ts-T)-( Ts-t)=t-T=15 ℃
即传热温度差损失等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下水的沸点之差。 只有求得Δ,才可求得溶液的沸点t(=T+ Δ )和有效传热温度 差Δt (=ΔtT- Δ )。
当某压强下水的沸点tw=0时,则上式变为:
t A tA ktw ym
(5-8)
式中 ym——杜林线的截距,℃
注意:不同浓度的杜林线是不平行的,斜率k与截距ym都 是溶液质量浓度x的函数。
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液层内的溶液的沸点高于液面的,液层内部沸点与表面沸 点之差即为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对于某些溶液,如CaCl2、NaOH、H2SO4等水溶液稀释 时释放出热量,则当其蒸发浓缩时应考虑供给和稀释热相当 的浓缩热。
1) 溶液稀释热不可忽略时
对单效蒸发器作物料的热量衡算,得
DH Fh0 WH (F W )h1 Dhw QL
(5-13)
D WH (F W )h1 Fh0 QL H hw
溶液沸点升高的计算公式:
t T (5-1)
式中
Δ——溶液的沸点升高,℃ t ——溶液的沸点,℃ 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2)传热温度差损失
在一定操作压强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
计算公式为:Δ= ΔtT- Δt
(5-2)
Δt=Ts-t ΔtT =Ts-T
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损失和冷凝设备
污染。
5)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7.2 单效蒸发
7.2.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温度差损失
(1)溶液的沸点升高
一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较纯水高,两者之差,称为溶液的 沸点升高。
➢稀溶液或有机溶液沸点升高值较小,无机盐溶液较大。 ➢对于同一种溶液,沸点升高值随溶液浓度及蒸发器内液柱高 度而异,浓度越大,液柱越高,沸点升高值越大。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因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3)因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总温度差损失为:
(5-3)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tA T
D WH (F W )h1 Fh0 QL r
式中 r——加热蒸气的汽化热,kJ/kg
(5-14a)
稀释热不可忽略时,溶液的焓可由专用的焓浓图查得。
2 ) 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时
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时,溶液的焓可由比热算出,即
h0=cp0(t-0)=cp0t0
(5-15)
h1=cp1(t-0)=cp1t1
式中 tpm ——与平均压强pm相对应纯水的沸点,℃ tp′——与二次蒸气压强p′相对应的水的沸点,℃
影响Δ″的因素:
1)沸腾时液层内混有气泡,液层的实际密度较计算公式所用 的纯液体密度要小,使得算出的Δ″值偏大;
2)当溶液在加热管内的循环速度较大时,就会因流体阻力使 平均压强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