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一个世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刚刚经历了清政府 1898 年的 “戊戌变法”运动。为了改 品并同样冠以中国式的剧名。如 《口孝与心孝》 ( 《李尔
变落后的中国社会,一批知识分子转向先进的西方,引进 王》) 、《孪生兄妹》( 《第十二夜》) 、《怨偶成佳偶》( 《无
并翻译了大量的科学书籍和文学作品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文 事生非》) 、《从姐妹》( 《皆大欢喜》) 、《医生女》( 《终成
的中国剧作家,还因为它是中国舞台上莎剧演出的最初 评论派” 的论战中就指出 : “在我 们 所 深 恶 痛 疾 的 日
现代传播 2013 年第 1 期 ( 总第 198 期)
127
随笔·札记 吴 辉: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一个世纪
本,……莎士比亚、哥德都有全集; 托尔斯泰的有三种, 分析和解读莎剧,而缺少对文本本身、艺术本体和人性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军不只是以
雷特》) 等。由于中国化的名字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一 武装暴力践踏着中国领土,而且还以文化优越自居来诋
些故事很快就广为流传。时间证明: 该书在中国的莎学 毁中华民族。事实上,在某些方面当时的日本的确比较
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影响了整整一代 先进。例如,鲁迅先生早在 1934 年同 “新月派” “现代
吴 辉: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一个世纪 随笔·札记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一个世纪
吴辉
引语
脚本。
唐人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中有两联名句: “江
1911 年辛亥革命之后,莎剧登上了中国文明戏 ( 即
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早期话剧) 的舞台。这一时期,戏剧工作者从莎翁对封
月年年只相似。” 诗中,不仅表达了一种对于宇宙和生 建暴君和 “马基雅维利式” 的政治野心家们的揭露与批
译本都没有。”⑤ 这一决定,既来自于朱生豪所富有的卓 Stanislavski) 的著作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介绍到中国,并
陀斯妥也夫斯基的有二种。”④ 而当时的中国竟还没有一 本质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把哈姆雷特
种外国作家的全集。
的悲剧完全归结为时代、社会的黑暗与篡位者克劳狄斯
朱生豪 ( 1912 - 1944) ,一代才华横溢的英国文学翻 的邪恶等一些外部因素,而忽略了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分
译家,1936 年 24 岁时决心把莎剧译成中文。在给恋人 裂、缺 乏 行 动 力, 乃 至 “恋 母 情 结 ” 等 内 在 冲 突 的
Shakespeare) ,而莎剧的观众和对其的解读以及研究的方 “借演剧为名煽动民心,扰乱地方治安” 的罪名,下令
法却在不断地变化。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 理解与分析莎氏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并将此融入百年中
逮捕了扮演窃国贼的著名演员顾无为并判其死刑。这就 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所谓 “顾案”。② 直到袁世凯下台才
一、莎士比亚: 反帝、反封建的武器
作为思想启蒙的一种形式,文明戏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舞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对于西方文化始终表现出一种 台上十分活跃。莎剧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似乎比中国传统文
十分纠结的矛盾态度。有时严厉地抵制,有时又狂热地 学和戏曲中的封建思想更有吸引力、更受观众欢迎。原因
崇拜。毛泽东曾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 : “古为今用, 在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推翻封建社会
命之关系的认识,还包含着一种关于审美主体 ( 人类) 判中获得鼓舞,并以莎剧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武器。例
和审美客体 ( 月亮) 之关系的隐喻: 即尽管视点无限变 如,为了抨击袁世凯称帝,一部根据 《麦克白》 改编的
换,但光源万古不变……
戏剧 《窃国贼》 被搬上舞台。该剧公演后立即引起观众
同样,世 上 只 有 一 个 莎 士 比 亚① ( 1564 - 1616, 的强烈反响。然而,演出却让袁世凯恼羞成怒,于是以
宋清如的信中他写道: “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 舍弟 因素。
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 Shakespeare 译成功以
前苏联不仅是中国政治上的,也是艺术上的 “老大
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 哥”。例如,前 苏 联 斯 坦 尼 斯 拉 夫 斯 基 ( 1863 - 1938,
国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进程时,我们 救了顾氏一命。由此可见,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就会发现一些十分有意思并有意义的东西。无疑,它们 演出莎剧也有被砍头的危险。
也将会丰富世界莎学研究的独特性和创建性。
此外,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一个世纪里也始终参与着中
国的文化斗争。例如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
来自百度文库
洋为中用。” 以莎士比亚为例,从异域他乡到中国本土、 制度,更要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否定封建思想和封建意
从几百年前的过去到 21 世纪的今天、从一种文化到另一 识,并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莎剧恰
种文化、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期间历经 恰以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西方从封建社会向资
了多重的转换与变异。因此,没有跨时空的超越,就没 本主义社会转型时,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新兴价值观
有艺术的绵延发展,更不会有历久弥新的艺术。
念的认可。据史料记载: 这一时期在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
中国学者于 20 世纪初开始翻译和改编莎剧。当时,中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接连上演了 20 多部改编自莎剧的作
化和艺术。莎士比亚,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
眷属》) 、《孪误》( 《错误的喜剧》) 、《指环恩仇》( 《辛白
190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 译的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 Charles Lamb) 兄妹根据
林》) 、《飓媒》( 《暴风雨》) 、《仇金》( 《雅典的泰门》) 等。③ 显然,这一时 期 的 中 国 对 于 莎 士 比 亚 的 接 纳 带 有 很
莎剧改写的 《莎士比亚故事集》,名为 《英国诗人吟边 强的政治和文化功利的色彩。
燕语》,并给 书 中 的 每 篇 故 事 都 取 了 一 个 古 雅 的 传 奇 式
题目,如 《肉券》 ( 《威尼斯商人》) 、《铸情》 ( 《罗密欧
二、莎士比亚: 抗日战争中的爱国义举
与朱丽叶》) 、《蛊征》 ( 《麦克白》) 和 《鬼诏》 ( 《哈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