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考研重要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自动化所郭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报告

自动化所郭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报告

自动化所郭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报告
CAA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导读】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8年启动了中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史研究项目,对自动化学科在中国的生成、发展、演化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对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总结学科演化特点和规律,提出研究方向。

为配合学科史项目进展,学会特推出【学科史】专题,选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推送。

学科史撰写工作任务繁杂工程艰巨,如有纰漏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同时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相关史实素材,感谢您对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大力支持!
自动化主要研究各种系统信息互相作用的规律性,以及利用这些规律对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和控制,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是通过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各类机器人和其它自动机构来代替或延伸人类的信息获取、处理、控制、管理和决策等功能。

它不仅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与部分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在各种特殊环境中去完成各种精密、复杂和危险的工作。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动化科学和技术始终与新兴学科和先进科学技术深深融合在一起,在工业、农业、军事、航天、经济、商业以及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58年,首创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现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1人。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教授兼任自动化系主任。

自动化系毕业生适应面广,历年来供不应求,深造和求职的选择余地很大。

其中大部分本科生被录取为国内外的研究生,其余同学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在科研院所、高校、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知名公司都能找到发挥自己所学专长的工作岗位。

自动化重点内容解析轻松备考考研自动化

自动化重点内容解析轻松备考考研自动化

自动化重点内容解析轻松备考考研自动化考研自动化专业是许多理工科毕业生选择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热门的研究领域。

然而,由于专业内容较多且涉及面广,对考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针对考研自动化专业的重点内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轻松备考。

一、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考研自动化专业的重中之重,也是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反馈控制系统、校正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等关键概念。

此外,还需了解闭环系统与开环系统的区别和特点,了解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例如PID控制器等。

二、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时,需要熟悉数字信号的离散化和重构,熟悉常见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了解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相关概念。

此外,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也需要有所了解。

三、控制系统设计在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时,掌握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至关重要。

需要熟悉常用的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法、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型建立、控制器设计和性能评估等。

四、智能控制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和机器学习是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时,需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智能控制包括模糊控制、遗传算法、模型预测控制等,而机器学习则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

了解智能控制和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场景,对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具有积极意义。

五、自动化仪器设备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时,还应该了解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自动化仪器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

需要熟悉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执行器及其工作原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控制器的基本结构、调节方式和实际应用。

总结起来,备考考研自动化专业需要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与机器学习以及自动化仪器设备等重点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经验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经验

考取研究生说来算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为了避免忘得一干二净,我决定写一个经验贴,把我的考研历程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给报考中科院相关方向的学弟学妹一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他们就更棒了!我的报考单位为中科院自动化所,总分360分,复试分数线为354分,侥幸进入复试,奈何复试表现太差,最终调剂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硕博连读,方向大致是数字媒体内容(文字,语音等)方向。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我也纠结了好久,最终我还是下定了决心考研,即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兴趣,也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为国家做更多贡献吧。

一般了解考研行情都是通过新祥旭安排的的学长,最终结合自己的实力,报考一个较为理想的学校。

为了拼一把,我选择了报考自动化所,实力强劲,另外一个很吸引我的就是津贴比较高。

考研公共课政治:一句话--全程跟紧肖秀荣。

肖秀荣一套书好多本,不必全买,因为全买也没时间看也看不下去。

《知识点精讲精练》是必买的,配合《1000题》做。

肖秀荣讲真题这个书,主做选择题。

9到10月,1000题做两遍(特别是马原部分,毛概部分)。

这两部分如果不多做,后期知识点太容易混淆了。

关于模拟题,从质量上说,还是肖四肖八靠谱,老肖比较贴合真题风格,徐涛稍微有点扣了。

选择题背《风中劲草》(这本书提示了你这个要点历年考过了多少次,哪一年考的,很重要)。

大题背《肖四肖八》,背不完一定背肖四,太准了,多背几遍考试不愁。

英语:大家一定要踏踏实实背单词啊,今年英语小作文考的“debate”(辩论会)很多人都不认识,你不认识的话你就会写跑题,跑题基本分就没了。

可见反复强调的英语单词的重要性。

阅读就刷黄皮书,我大概刷了三遍英语二真题,英语一太难了果断放弃,有人说考英语二的英语一真题也要刷,不过那都是有人说,你做不做得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希望你可以做到。

关于作文,我用的是某东方老师给的模板,王江涛的英语作文书我没买。

建议大家今年关注一下备忘录等作文题型。

重点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情况。

自动化考研资料

自动化考研资料

自动化考研资料自动化考研资料是指为自动化专业考研学生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源。

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考研资料的准备对于考生的备考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动化考研资料的内容和编写标准。

一、自动化考研资料的内容1. 教材和参考书籍:自动化考研资料中包括了自动化专业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这些书籍通常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理论、机电与拖动、工程热力学等基础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题库和真题:自动化考研资料中应包含大量的题库和历年真题。

这些题目可以匡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熟悉考试的出题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3. 笔记和讲义:自动化考研资料中应包含一些优秀的笔记和讲义。

这些笔记和讲义可以匡助考生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点,提供一种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4. 视频和音频资料:自动化考研资料中可以包含一些优质的视频和音频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匡助考生更直观地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5. 研究论文和期刊:自动化考研资料中可以包含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期刊。

这些论文和期刊可以匡助考生了解当前自动化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和趋势,提高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质。

二、自动化考研资料的编写标准1. 内容准确全面:自动化考研资料的内容应准确全面,覆盖自动化专业考研的各个方面和知识点。

资料应当有针对性地整理和编写,便于考生查阅和学习。

2. 数据可靠权威:自动化考研资料中的数据应可靠权威,来源应明确,并且应有相应的引用文献。

考生在使用资料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引用文献,深入了解其中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 结构清晰合理:自动化考研资料的结构应清晰合理,内容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可以采用章节划分、标题分级等方式,使考生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4. 表达规范准确:自动化考研资料的表达应规范准确,避免浮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专业术语,以确保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读后感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心得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读后感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心得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读后感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心得曾经我认为自己应该算是生活够苦的一批80后了,但是看到黄国平博士小时候的经历,才发现我小时候的整段经历,只是博士他的生活几个小片段,每逢下雨季节,家里总是会有几处需要用盆接水的地方,或是用脸盆、或是用吃饭的饭碗,那时候可能年纪还小,没有觉得多苦,只是觉得很烦人,想睡觉的时候不能乱动,生怕把床上的接水盆捣撒了,那就晚上受罪了,别说睡觉,还得起来一起收拾。

我并没有觉得很苦的原因,大概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家,也是如此吧!博士小时候的经历,不光是生活的穷苦,还有亲人的生死离别,应该是感触最深的。

我从小虽然也没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要强的人,她一直充当了父亲的角色,所以,并没有让我们觉得我们生活少了什么,只是偶尔觉得有点遗憾,原因并不是说我们想要一位父亲,而是母亲一人确实太累了,也太苦了,一人既要去外出做农活,又要到家洗刷做饭,分饰父母两个角色的一个女人,确实很难,但是也很伟大。

博士先生目前的成功,也使我们感到很欣慰。

吃过生活困苦的人,他终于迎来生活的甜。

人生就是这样,无法判断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只要目前你所坚守的也是你所想要的,那就是值得去做的事!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段感动人心的话,出自中科院一名博士的论文致谢。

如今的他,已经是腾讯计算机的高级程序员,但是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很清楚地能够感知到,年轻人与命运的不屈抗争!漫漫求学路,越走越孤独同为求学多年的我,深深理解这段艰辛。

越往后,越没有人陪伴,只有一颗坚定的心。

回顾走过的路,从6岁上学算起,小学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学四年,如果有足够的毅力,研究生三年,博士再三年。

粗粗一算,至少也得二十七八。

往后再有两年,三十而立,人生慌乱。

这是一般人走过的道路,也是平凡如你我的境遇。

文中的主人公能够22岁毕业,就能反映出他的足够优秀。

然而,在他的自述中我们看到了少年失去双亲,母亲在他12岁时离家,父亲五年后也去世,同年最爱的婆婆也离而去。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5000字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5000字

主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总结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感进行归纳和总结,全面展现研究生在实践中的成长和收获。

文章以系统的理论支撑、实践操作和成果展示为主线,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全面深入地阐述实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期为后续研究生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背景和意义1.1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背景介绍1.2 实践对于研究生专业成长的意义1.3 实践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二、实践成果展示2.1 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与成果应用2.2 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提升与应用成果2.3 实践成果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三、实践经验与反思3.1 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3.2 对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反思3.3 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启发四、对研究生实践的建议与展望4.1 建立良好的实践导师制度和实践环境4.2 提升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度4.3 对研究生实践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与期许结语:通过以上总结和分析,本文对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专业实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旨在通过对实践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为后续研究生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对未来研究生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与期许。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促进研究生实践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五、实践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生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实践锻炼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发展。

实践中,研究生不仅能够从理论课程中获取知识,更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研究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提升了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有效交流能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接收推免生办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接收推免生办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接收推免生办法第一部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接收原则和组织领导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各培养单位(具体指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研究所、中心、园、台、站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所属各学院、系,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均可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范围内接收推荐免试生。

2.接收推荐免试生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3.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实施。

各培养单位招生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推荐免试生的接收工作。

第二部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申请条件1.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申请人必须是201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当年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

3.申请人应获得其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母校推荐免试生名额。

4.申请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的必修课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5.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培养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接收条件和要求,请申请人关注相关培养单位的网站,或直接向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咨询。

第三部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保研申请材料推荐免试申请者应直接向所申请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部门提交如下材料(可先向培养单位联系、申请,后补交):(一)必须提供材料1.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盖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向所在学校领取)。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推荐免试生申请系统”/中填写、打印)。

3.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

中科院自动化所考研之中科大微机原理课件-总复习篇

中科院自动化所考研之中科大微机原理课件-总复习篇
发展阶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微机原理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单片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统等。
3
未来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机 原理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 新和突破。
微机原理的应用领域
工业控制
微机原理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 用广泛,如自动化生产线、智
能仪表等。
智能家居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
指令格式
指令格式是指令系统中规定的指令长度、操作码、操作数等部分的规范。不同的指令格式对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操作码和操作数的不同会导致程序设计的差异。
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是指令系统中规定的寻找操作数的方法。根据操作数的不同,寻址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立即寻址 、寄存器寻址、内存寻址等。掌握寻址方式对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寻址方式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 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可靠性。
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转换
汇编语言的产生
为了更直观地表达机器指令,人们发明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 来表示机器指令。
汇编语言的优缺点
优点是比机器语言更易读易写,但缺点是与硬件紧密相关,可移植 性差。
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转换
汇编语言需要经过汇编器转换成机器语言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同样 地,机器语言也需要经过反汇编才能转换成汇编语言。
实验报告与总结
• 提供实验数据和图表,展示实验结果和分 析。
实验报告与总结
01
总结
02
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实验中的重点和难 点。
03
分析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THANKS
指令系统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指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增强。从最早的简单指令系统到现在的复杂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第一篇: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看到论坛上关注自动化所或者有报考意向的同学不少,自己备考时的那些影像又浮现在眼前,百感交集。

自动化所的同学们都很忙,而且一向踏实低调,几乎没什么时间来这里逛论坛,这可能是为什么可以参考的经验贴比较少。

我距离进入实验室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就让我来谈谈复试的心得体会吧,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些可能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客观地介绍关于自动化所的一些情况。

实际上14级的一位学长写过一篇很详实的帖子,在这个论坛上应该能找得到。

我主要来补充一些今年的情况,并且结合与导师的几次沟通,谈谈我本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如有不妥,欢迎交流。

在这个帖子里,我不打算按照初试和复试的模式来叙述,因为对于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就不再赘述,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私下交流经验。

我主要挑选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客观地谈谈自己的理解。

1我的情况:我本人毕业于985高校,一战失败后转战中科院自动化所。

今年非常幸运地录取到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模式国重”)。

这不是重点,我主要想说的是,报考自动化所的往届生很多,很多人都是辞职考研或者再战考研,大家的经历五花八门。

自动化所的老师们非常开明,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介意你的过去(犯过罪就另当别论了),在我面试时,一个老师亲口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工作后考进来的。

所以无论是辞职还是再战,作为往届生的你不用担心被歧视的问题。

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你很可能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大叔们的挑战,很刺激哈哈。

2出身的问题:先说下今年的情况,34人被分为两组参加面试,我们模式这个大方向一共19人。

我大致看了一下名单,985的考生应该能占到6成以上,其中不乏名校,比如中科大、北航、北理、哈工大、南开、中南、华南理工、西工大、北邮等(排名不分先后)。

19个人之中只能录取13人,在这13人之中复试排名前5名有资格进入模式国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当且仅当S的所有的 H解释使S为假。
结论:
如果S为不满足的,则存在一个特殊域, 当S被证明在这个域上的所有解释为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证明了对所有域上的所有解释为F,也 就证明了S为不相容的。
几个性质
性质1: 一个子句C的基础实例 的基础实例C’被解释I满足 满足, 性质 一个子句 的基础实例 被解释 满足 iff存在一 存在一
Qr为G中从左向右遇到的第一个存在量词。令 G1=(Q1x1)…(Qr-1xr-1)(Qr+1xr+1)(Qnxn) M[x1,…,xr-1, f(x1,…,xr-1),xr+1,…,xn] 其中:f(x1,…,xr-1)是xr的Skolem函数.
则有: G不相容⇔ G1不相容
注意
Skolem范式和原式在不相容意义下保持等价, 而非等价(=)。
的基础文字L’在 下为真 下为真, ≠∅。 个C’的基础文字 在I下为真 即C’∩ I≠∅。 的基础文字 ∩ ≠∅ C: ~P(x) ∨ Q(f(x)) H: {a, f(a), f(f(a)),…} C’:~P(a) ∨ Q(f(a)) I1: {~P(a), ~Q(a), ~P(f(a)), ~Q(f(a)), …}
说明:
S不相容: 对任一个解释, S中至少有一个子句为假; S相容: 存在一个解释, 使S中所有子句为真;
推论:
如果G=G1∧…∧Gn, Si是Gi的子句集, i=1,…,n. 令S’=S1∪…∪Sn. S’=S G不相容 ⇔ S’不相容
公式不相容基本定理的应用
——定理证明思路
证明定理G; 证明~G不相容; 证明~G的Skolem范式G1不相容; 证明G1的子句集不相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_D_36889120952776849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_D_368891209527768499

(一)拟报考高校实力剖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 1958年11月。

1962年前的名称为沈阳电子技术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称为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1年5月前,研究所的中心区域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90号。

2001年后,全部迁移到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14号。

现任所长王越超。

目前,全所有正式员工500多人,流动人员250人左右,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包括客座导师)人,研究员45人,副研究员55人,高级工程师82人。

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

在读硕士研究生126人,博士研究生83人,在站博士后9人。

全所设有2个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室:1、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室,2、光电信息研究室,3、自动化装备研究室;一个研究中心: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一个负责科研信息、文献、网络等支持服务的信息中心。

管理部门设有:综合管理办公室、科技处、人事教育处、质量条件处、财务中心。

沈阳自动化所自建所起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工作。

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又在机器人、光电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

获得大量国家、科学院及地方奖励,为国家高技术科技攻关、国家安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值得信赖的一支攻坚力量。

自1985年起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十八个第一的辉煌业绩,成为我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

现在这里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每年培养大批博士、硕士等高级青年人才,吸引大量优秀海内外专家学者。

1999年,国家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沈阳自动化所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开展先进制造基地建设。

创新试点中全面贯彻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实施创新战略重点转移,深化改革,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员结构,全面建立人员流动与岗位聘任制,项目聘任制。

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创新,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对于控制理论与应用的需求。

在自动化考研中,掌握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一、控制理论与应用简介控制理论是自动化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和性能优化。

控制理论一般包括数学模型、控制器设计和系统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控制理论的应用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如机器人控制、工业过程控制、交通系统控制等。

二、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重要性1.提高系统性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系统的性能。

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算法,可以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

在考研中,了解控制理论与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从而为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2.实现系统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与应用在实现系统智能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动化考研中,掌握控制理论与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的自主学习和优化。

这将为各个领域的自动化系统带来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三、自动化考研中的控制理论与应用应用领域1.机器人控制机器人控制是自动化考研中控制理论与应用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控制理论与应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准运动和灵活操作,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军事领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工业过程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是自动化考研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控制理论与应用,可以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过程控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系统、制造业等领域。

3.交通系统控制交通系统控制是自动化考研中的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控制理论与应用,可以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交通拥堵的减轻等目标。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1-09-07 | 编辑: | 【大中小】【打印】【关闭】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0-08-25 | 编辑: | 【大中小】【打印】【关闭】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2009-07-01 | 编辑: | 【大中小】【打印】【关闭】一、适用报考的专业:《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机械电子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的主要包括线性连续系统建模、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系统综合和线性离散系统分析五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线性连续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经典内容,理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定理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

二、考试题型:计算题三、主要内容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根轨迹方程✧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估算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度✧闭环频率特性✧系统时域指标估算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z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四、考试要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解并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和基本要求✧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熟悉并掌握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或信号流图表示法,熟悉结构图化简方法,了解信号流图简化公式。

(OA自动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OA自动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学院简介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成立之初,在中央的支持下,中科院迅速凝聚了一批海内外优秀科学家,组建了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在“向科学进军”中发挥了先导和主力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率先打开与西方国家科技合作的大门,率先实行所长负责制、开放实验室,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

创办了联想集团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了改革先行者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凝练科技创新目标,调整重大科技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现代院所制度,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

建院以来,中科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科技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关键核心科技问题的攻克,为国家安全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成功研制第一台计算机、曙光超级计算机、龙芯系列通用芯片,到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在我国计算机技术自主创新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从发出中国第一个电子邮件,到建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网通与无线传感试验网,成为网络科技和网络产业的开拓者。

——从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到煤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煤合成油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不断开辟我国化学工业的新方向和生长点。

——从陆相成油理论,到海相成油的探索,为我国摘掉贫油帽子、大规模开发油气田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

江苏省考研自动化学复习资料控制理论与机器人学重要知识点回顾

江苏省考研自动化学复习资料控制理论与机器人学重要知识点回顾

江苏省考研自动化学复习资料控制理论与机器人学重要知识点回顾自动化学是一门探讨如何运用科学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控制的学科,而控制理论和机器人学则是自动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在江苏省考研中,控制理论与机器人学是考察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回顾江苏省考研自动化学中控制理论与机器人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控制理论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对象:被控制的系统或过程。

- 控制器:用于监测和调节控制对象的设备或算法。

- 控制信号: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

- 反馈信号:控制对象输出的信号,用于对控制器进行反馈。

2. 控制系统的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发出固定控制信号,不考虑控制对象的反馈信号。

- 闭环控制系统:根据控制对象的反馈信号,对控制信号进行调整。

3. 线性控制系统- 线性系统:具有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的系统。

- 传递函数:描述线性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函数。

-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不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4. PID控制器- P(比例)控制:根据控制偏差的大小调整控制信号。

- I(积分)控制:根据控制偏差的积分调整控制信号,用于消除稳态误差。

- D(微分)控制:根据控制偏差的变化率调整控制信号,用于抑制系统振荡。

5. 状态空间法- 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微分方程。

- 状态空间表示:用状态变量表示系统状态。

二、机器人学1.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和末端执行器等。

- 传感器系统:用于感知外部环境和机器人自身状态的传感器。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器人动作和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2. 机器人的运动学- 正运动学: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与关节变量之间的关系。

- 逆运动学:描述给定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时,如何确定关节变量。

3. 机器人的动力学- 动力学模型:描述机器人关节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牛顿定律和拉格朗日原理进行建模。

4. 机器人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算法:根据机器人在环境中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找到可行的运动路径。

自动化考研复习计划

自动化考研复习计划

自动化考研复习计划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每年的考研复习季。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考研学子,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复习计划,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里,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自动化专业的考研复习计划。

一、专业课复习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熟悉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要了解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条件。

2.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另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信号的运算和系统的特性。

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信号的采样、整周期、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基本运算,了解系统的稳定性、收敛性等特性。

3.电路原理电路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电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设计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了解电路的线性、非线性、时域、频域分析方法,以及熟悉各种电路设计原则。

4.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复习时,要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以及掌握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

二、数学复习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自动化专业考研的必考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复习时,要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公式、定理和性质,了解其应用范围和条件,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2.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等内容。

复习时,要熟悉矩阵的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以及了解特征值、特征向量、二次型等概念。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

复习时,要掌握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数学期望、方差等基本概念,了解假设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

三、英语复习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英语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自动化专业考研复试专业知识储备

自动化专业考研复试专业知识储备

专业知识储备1、理想放大器的特点答:(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uo为无限大。

(2)输入电阻ri为无限大。

(3)输出电阻ro为零。

(4)共模排斥比为无限大。

(5)开环带宽为无穷大。

2、扇输入和扇输出答:扇输入(fan-in)是定义单个逻辑门能够接受的数字信号最大输入量的术语。

大多数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门有一个或两个输入端,也有一些有两个以上的输入端。

一个典型的逻辑门有1个或2个扇输入。

在一些数字系统中,一个单一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必须有大于1的扇输入(fan-in)才能驱动几个设备。

如果一个晶体管—晶体管逻辑装置必须驱动的输入端总数大于10,那么称为缓冲器的设备就可用在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输出端与它必须驱动的设备输入端之间。

逻辑倒相器(也称为非门)在大多数数字电路中能够辅助这一功能。

扇输出(fan-out)是定义单个逻辑门能够驱动的数字信号最大输入量的术语。

大多数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门能够为10个其他数字门或设备提供信号。

因而,一个典型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有10个扇输出。

在一些数字系统中,一个单一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必须能驱动10个以上的其他门或设备。

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缓冲器的装置可用在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与它必须驱动的多重设备之间。

这种类型的缓冲器有25至30个扇输出(fan-out)。

逻辑倒相器(也称为非门)在大多数数字电路中能够辅助这一功能。

4、在微机系统中堆栈大小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堆栈的大小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引入嵌套程序的多少,意外中断因素的多少及其他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多,堆栈就需要考虑多预留空间。

5、线性系统的极点可任意配置和系统能够稳定之间有区别吗?为什么?答:通过比例环节的反馈把定常线性系统的极点移置到预定位置的一种综合原理。

极点配置的实质是用比例反馈去改变原系统的自由运动模式,以满足设计规定的性能要求。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输出反馈只能使极点在根轨迹曲线上变动,而不能把它们移到其他位置上去(见根轨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