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_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
财政部于2014年7月23日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
项修改为:“(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
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
价格计量。
”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定义了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并提供了相关指引。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摘要:I.引言- 介绍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II.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存货的确认和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III.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 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对投资者和市场的影响IV.结论- 总结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影响正文:I.引言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行为,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2010 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II.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存货的确认和计量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资产,其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告。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存货的定义、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等。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投资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告。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初始计量方法、后续计量方法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3.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是企业投资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告。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4.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资产,其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告。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六章 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六章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证券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者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值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体由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
但是其会计处理与存货、固定资产等常规资产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进行单独规范,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物资产信息。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以为这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定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该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单独核算。
坏账准备计提有什么范围及方法
坏账准备计提有什么范围及⽅法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有什么计提范围及⽅法呢?那么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坏账准备计提范围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指采⽤⼀定的⽅法按期(⾄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
实际发⽣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种处理⽅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法有4种,即余额百分⽐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法和个别认定法。
《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款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融⼯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于其账⾯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额⼩于其账⾯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预付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法《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预付账款可以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三⼗⼀章“财务报表列报”第⼆部分讲解⼀般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法时,“预付款项”项⽬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所属各明细科⽬的期末借⽅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额填列。
所以,会计准则及其准则解释允许预付账款直接计提坏账准备,不需像以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和会计报表》规定的那样,将原计⼊预付账款的⾦额转⼊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
摘要:
1.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和意义
2.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3.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实务操作的影响
4.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下载途径
正文: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财务会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在保护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其稳定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国于2010 年发布了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四大类准则,分别是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转换、处置和披露;固定资产的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
这些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实务操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准则明确了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算方法,使得实务操作更加规范;其次,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和披露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最后,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也做出了一些调整,使得实务操作更加符合会计原则。
对于需要了解和下载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人士,可以通过访问相关网
站获取相关信息。
目前,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下载,方便大家学习和参考。
总之,2010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对我国财务会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更为详细和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第一节企业合并概述企业合并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较为常见的交易事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跨国经营不断增多,企业的收购兼并日趋复杂,客观上需要拓宽生产经营渠道,开辟新的投资领域或市场等。
同时,在企业合并会计政策方面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加以统一规范,以指导企业并购实务。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主要规范了对不同类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和范围(一)企业合并准则规范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了对一个或多个业务的控制权。
构成企业合并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取得对另一上或多个企业(或业务)的控制权;二是所合并的企业必须构成业务。
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该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
有关资产、负债的组合要形成一项业务,通常应具备以下要素:(1)投入,指原材料、人工、必要的生产技术等无形资产以及构成生产能力的机器设备等其他长期资产的投入;(2)加工处理过程,指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运营过程,能够组织投入形成产出;(3)产出,如生产出产成品,或是通过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来降低企业整体的运行成本等其他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该组合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直接为投资者等提供股利、更低的成本或其他经济利益等形式的回报。
有关资产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要构成一项业务,不一定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要素,某些情况下具备投入和加工处理过程两个要素即可认为构成一项业务。
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回报,如生产的产品出售后形成现金流入,或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其他经济利益,如能够降低成本等。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修订的主要内容
(二)成本法核算下长 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及投资 确认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 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 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成本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 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 期投资收益。
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
(一)同一 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
控制下企业合并 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
形成的长期股权 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
投资
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
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
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
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
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
上述在按照合并日应享 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 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如企 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 策不同的,应基于重要性原 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 在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 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 的基础上,计算确定形成长 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以应 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 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 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 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
额的确定(具体内容略)
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 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 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 况。出现类似情况时,企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 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 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
新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1号──存货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新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1号──存货一、单选题1、AS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运费抵扣7%增值税进项税额),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2.7万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
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万元。
A、911.70B、914.07C、913.35D、914.70【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解析】原材料入账价值=900+9×93%+3+2.7=914.07(万元)。
2、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B、责任事故造成了存货净损失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解析】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成本。
3、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不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A、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C、由于货物被盗窃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解析】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4、M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 000元,数量为100件。
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 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甲产品。
该合同约定:M公司为N公司提供甲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
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甲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
估计销售每件甲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
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元。
期末该原材料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元。
A、20B、200C、190D、105【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解析】专门为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是否发生减值,要首先判断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减值。
[实用参考]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word版
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114
第二节无形资产初始计量116
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18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121
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124
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25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27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127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127
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30
第一章基本准则1
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1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8
第五节财务报告14
第二章存货16
第一节存货概述16
第二节取得存货的计量16
第三节发旧比较与衔接28
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30
第三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436
第四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437
第五节嵌入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456
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461
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468
第二十四章金融资产转移470
第一节金融资产转移概述470
第二节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471
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484
第二十G五章套期保值486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44
第九章资产减值145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145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146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152
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153
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162
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64
第十章职工薪酬166
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166
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166
第三节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168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第⼀章基本准则第⼀节基本准则概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分重要。
基本准则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为,提⾼会计信息质量,如实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者做出合理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将发挥积极作⽤。
⼀、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基本准则的地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是法律;⼆是⾏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件。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
⾏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15⽇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准则、应⽤指南和解释属于规范性⽂件。
(⼆)基本准则的作⽤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主要如下:⼀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致性。
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2股份支付
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第一节 股份支付概述企业向其雇员支付期权作为薪酬或奖励措施的行为,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实施的职工期权激励计划即属于这一范畴。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这些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创造了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规范了企业按规定实施的职工期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准则所指的权益工具是指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包括企业本身、企业的母公司或同集团其他会计主体的权益工具。
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可能发生在企业与股东之间、合并交易中的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或者企业与其职工之间,其中,只有发生在企业与其职工或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其他方之间的交易,才可能符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定义。
二是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企业在股份支付交易中意在获取其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费用)或取得这些服务的权利(资产)经营以达到业绩条件,不是转手获利等。
三是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股份支付交易与企业与其职工间其他类型交易的最大不同,是交易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在股份支付中,企业要么向职工支付其自身权益工具,要么向职工支付一笔现金,而其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典型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
四个环节可参见图12—1。
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9资产减值
第九章资产减值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将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但是由于有关资产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因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不尽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主要规范了企业下列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可从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两方面加以判断:从企业外部信息来源来看,如果出现了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市值等,均属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从企业内部信息来源来看,如果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远远低于原来的预算或者预计金额、资产发生的营业损失远远高于原来的预算或者预计金额、资产在建造或者收购时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资产在经营.或者维护中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等,均属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八章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八章借款费用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其需求大量增加,来源日益多元化,无论是固定资产的购建,对外投资,还是材料或者商品的采购等,都需要资金。
企业除了利用权益性资金解决部分资金来源外,通常会采取借款方式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规范了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资金成本,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包括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相关辅助费用)和因外币借款所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折价或者溢价主要是指发行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中的折价或者溢价,其实质是对债券票面利息的调整(即将债券票面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属于借款费用的范畴。
辅助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因安排借款而发生的,也属于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是借款费用的构成部分。
承租人根据租赁准则所确认的融资租赁发生的融资费用也属于借款费用,其是否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应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
本章着重讲解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尤其是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等问题。
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确认主要解决的是将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还是将有关借款费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问题。
根据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借款费用准则,借款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会计准则讲解2010
会计准则讲解 2010
一、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
会计准则是指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和公正,由政府部门或专业组织制定的关于会计处理规范和方法的规定。
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方面。
二、会计准则的分类
会计准则按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另一类是行业会计准则,只适用于某一特定行业。
三、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时所涉及的会计
处理事项。
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应当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正性原则。
四、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并将资产和负债按照流动性大小排列。
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
在编制利润表时,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
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进行分类,并计算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指标。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别列示,并计算出现金流量净额。
4.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汇总和分配的过程。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
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一、引言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财政部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企业会计行为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本文将对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基本原则、会计要素、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循和实践这一准则。
二、基本原则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基本原则。
真实性要求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完整性要求会计信息全面、不遗漏;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经得起检验。
这些基本原则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会计要素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进行了明确界定,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反映;收入、费用则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内容。
遵循这些会计要素的规定,有助于企业准确、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计量和披露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对计量和披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计量要求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披露要求企业充分、透明地披露重要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五、具体准则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在具体业务处理方面,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工具、存货等,都制定了详细的处理规定。
这些规定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企业规范化、高效地进行会计处理。
六、企业合并和重组在企业合并和重组方面,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合并方法、重组会计处理等事项。
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其合并和重组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七、财务报表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结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调整。
财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并要求报表内容完整、结构清晰、数据准确。
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实用性。
八、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会计准则(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EAS,是指具有约束力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的一种,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标准、报告要求、会计估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FRS)及对会计和报表的其他方面的规定。
一、财务报告标准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有内部财务报表必须遵守原则性标准,只有这样企业财务报表才能更尽可能反映企业状况与财务状况。
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财务报表中全部信息必须客观、可靠,表述清晰,有时必须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态,而非受到影响的预测和估计。
二、报告要求2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所有财务报表都必须包含合理的表示法,例如定价卡、报价单、市场价格等,以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状况,并及时发布合理正确的财务报表,便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及时和正确评估企业状况。
三、会计估计准则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信息,采取相应的会计估计方法,对资产的收益性及风险程度进行估计,以获取最准确的会计结果。
会计估计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企业必须采用合理的会计估计准则,避免损失和误导投资者。
四、国际会计准则(IFRS)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为适应全球性企业经营活动制定的跨国性会计准则,其宗旨是力求企业财务报表中信息具有相对稳定、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IFRS有助于企业实现直接参加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投资活动,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财务报表的交流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准则和指导性文件,此外,企业还应严格遵守ISS和全球管理准则的要求。
因为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管理才能更加准确反映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状况,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课件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 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的积累资金,主要用于 弥补亏损、转增股本等 。
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和 用途必须符合公司法的 规定,一般情况下,盈 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税 后利润的10%至50%。
股份支付
定义
股份支付是指公司以自己的股份 作为支付手段,向员工、高管或 其他方提供报酬或激励的一种方
利润表
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 成果的报表,通过列示营业收入、营业 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项目,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VS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包括账结法和表结法两 种。账结法是在每个会计期末将当期损益 类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并计 算出当期利润;表结法是在报表中列示损 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上期余额,并计 算出本期利润。
06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讲解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种类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报表。
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 进行编制,不得随意变更或隐瞒。
收入确认条件
企业应当在满足相关条件时确认收入,包括控制 权转移、风险报酬转移等。
特殊业务处理
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如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 收入准则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费用准则
费用准则概述
规定了企业确认和计量费用的规则,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 。
费用分类与确认
根据费用的性质和用途,将费用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并明确 了各自的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5 收入
第十五章收入第一节收入概述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作为影响利润指标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等众多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主要规范了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准确核算企业实现的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建造合同、租赁、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形成的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问题不由收入准则规范。
收入主要包括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公司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实现的收入;另外,企业发生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企业发生的既不属于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属于收入。
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本章着重讲解不同形式的收入,即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问题。
第二节销售商品收入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商品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产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商业企业购进的商品等,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企业的商品。
收入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给了购货方。
其中,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
财会[2010]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财会〔2010〕15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四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上述费用,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如何进行分类或指定?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购买日存在的合同条款、经营政策、并购政策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类或指定,主要包括被购买方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套期关系的指定、嵌入衍生工具的分拆等。
但是,合并中如涉及租赁合同和保险合同且在购买日对合同条款作出修订的,购买方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修订的条款和其他因素对合同进行分类。
三、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1.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表“期末余额”栏一般应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交易性金融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总站科目的余额填列。
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开发支出”项目,应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
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
付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非流动资产或负债项目的明细科目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项目,应分别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科目的明细科目余额分析填列;“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属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项目,需根据“长
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
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长期待摊费用”
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摊销的数额后的
金额填列;“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月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
到期偿还数后的金额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
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商誉”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相关的累计折旧(或摊销、折耗)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述资产,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长期应收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实现融资费用”科目和“坏账准备”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2.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表中的“年初余额”栏通常根据上年末有关项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且与上年末资产负
债表“期末余额”栏相一致。
企业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当年的“年初余额”栏及相关项目进行
调整;以后期间,如果企业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应当对“年初余额”栏中
的有关项目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如果企业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
度不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
填入“年初余额”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