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美学形上追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向日葵》
• 1888年 91X72厘米
• 梵高的向日葵
• 这些色彩炽热 的阳光,发自 内心虔诚的敬 神情感。
《星空》1889 梵高
妙悟
妙悟
• 艺术不是逻辑思维,审美不 同于理知认识:它们都建筑 在个体直观领悟之上,既非 完全有意识,又非完全无意 识,又非纯粹无意识。
• 无法之法犹有法;禅则毫无 定法,纯粹是不可传授不可 讲求的个体感性的“一味妙 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
• 由下层百姓的信奉而日益占据了 知识分子的心灵,使这心灵在走 向大自然中变得更加深沉、超脱 了富于形上意味的追求。
• 佛学禅宗在理论上、思想上、情感上 对超越的形上追求,给未出家当和尚 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结构上,从而在他 们的文艺创作、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 所带来的精神果实。
• 禅宗的‘悟道’便经常成为一种完全 独特的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
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花
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的生的
光辉,花事美的,人类在心
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禅作为哲学——美学的特色已经深 深地渗入各门文艺创作和欣赏趣味
之中了。
• 也许,只在吟诗、读画、听音乐的片刻 中;也许,只在观赏大自然的俄顷中, 能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的妙语境界?
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韵味与冲淡
美学所追求的不是气势磅礴(儒)或逍遥九天 (庄)的雄伟人格,也不是凄楚执著或怨愤呼 号的炽烈情感(屈),而是某种精灵透妙的心 境意绪,于是境界、韵味,便日益成了后期古 代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特色。这也是通过禅 的产生而实现的。
心灵妙语
心灵妙语
月初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 钟。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落花无言,人淡 如菊。(典雅)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着手成 春。(自然)……
是描绘诗境的诗也是描绘人生心灵——境 界的诗,是充满了禅机妙语的诗。这是审 美意境,同时也是人生境界,更是心灵妙
语。
淡
淡
《沧浪诗话》作为后期中国美学的标 准的典籍,其最著名的便是“镜花水 月”的理论了:如空中之音,相中之 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
意无穷…… 严沧浪所追求的诗的这种理想以及所 谓“妙语”和“镜花水月”的禅境诗 意,其审美特点究竟何在,却始终讲 的并不明确。其实,简单说来,它的
禅与儒、道、屈到底有什么同异呢?
• 儒的入世积极,道的洒脱阔大,禅的妙悟 自,屈那种强烈执着的情感操守,那 种火一般的爱憎态度,那对生死的执 着选择 。
《一片树叶》
Hale Waihona Puke 《一片树叶》• 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著 名散文《一片树叶》中说:
“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 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 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
禅的秘密之一
• “对时间的某种顿时的神秘的领悟 ,即所谓‘永恒的瞬刻’或‘瞬刻 即可永恒’这一直觉感受”。
那么,具体呈现在美学艺术里,禅 师如何实现这种境界的呢?
• 既然追求和所达到的是“瞬间永恒”, 这个“永恒”又是那个常住不灭的本体 佛性。在这里,时间停止了。“佛性本 清静”,于是佛教总是要通过贬低、排 斥、否定变动的、非乱的、五光十色的 现象世界,才能接受和到达它。为什么 要静坐,为什么要破法执我执,都是为 了去掉这种现象世界的运动不居的“假 象”,去接近和达到那种永恒不动的静 的本体。
• 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王维 的画是“画中有诗”。前者正是这种凝 冻,即所谓“凝神于景”,“心入于景 ”,心灵与自然合为一体,在自然中得 到了停歇,心似乎消失了,只有大自然 的纷烂美丽,景色如画。
• 禅不只是追求树立某种伦理的(儒家) 或超越的(道家)理想人格,而是寻求 某种达到永恒本体的心灵道路。这条道 路,是通由“妙悟”,并且也只有通由 “妙悟”,去得到永恒。这正是禅的特 色。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是对儒、道、 屈的华夏传统的另一次的丰富和展开
形上追求
•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永恒与妙悟。
• 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韵味与冲淡 。
• 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回到儒道。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恒
与妙悟。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恒与妙悟。
禅在美学中的意义
• 大家看到这句诗有没有一种凝神于景 ,诗入于境的感觉,佛教中有一说法 :“妙道”成佛,在佛教寓语中,现 实日常生活是普遍的感性就在这普遍 的感性中便可以超越,可以妙悟,可 以达到永恒——获得那常柱不灭的佛 性。
感受一下画意中境意境
禅宗
• 禅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宗教, 它承袭的是佛教的衣钵,同时又吸纳 了道、玄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哲学和 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文化发 展史上尤其是唐宋时期,禅宗与诗学 、美学的交融互渗现象极为突出。
• 是我国佛教宗派之一以静坐默念为修 行方法。
• “天下名山僧占多”而禅又在各 宗中占了大多数,他们占据了深 山幽谷的大自然。
形上追求
李泽厚在这一章里所说的形上追求,主要是从 儒释道方面来谈论中国美学,形上追求,即追 求形上,“形上”即“形而上”,所以,美学 上的形上追求,就是追求“形而上”的美学境 界。
什么是形而上结合形而下来理解
• 简单讲,形而下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就是 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
• 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 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美术 是艺术的一种,美术当然离不开美感,美的追求,而美本 身就是一个哲学命题;艺术是感性的,是作为科学的对立 面出现的,所以也自然是“形而上”的哲学追求,而不是 形而下的科学研究。
• 但任何自然和人事又都是有时间的存在 ,所谓无时间、超时间或宇宙(时空) 之前、之外,都只是诗和哲学的意义。 这里也是如此。禅正是诗的哲学或哲学 的诗,它不关涉真正的自然、人世,而 只建设心理的主体。
• 这就是禅在美学中的意义。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 山和水的布置 疏密得当,层 次分明,大片 的空白,乃是 长卷画的构成 特色,无画处 皆是妙处这就 是山水画的妙 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