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八大“救国论” 2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坎坷,在西方列强强权打压下负重前行的灾难史。
是一部中国人民探求光明、追寻救国道路、解放自我、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探索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愤而崛起、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对抗,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
在这段伴随着炮与火、压迫与反压迫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他们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扛起民族独立的大旗,探索追寻一条救国之路:弃医从文、弃笔从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各种思想激荡,百家争鸣,奏响了一曲悲壮而宏伟的民族之歌。
在这段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中,“科学救国”以它划时代的思想意义为众多知识分子接受、推崇。
他们提出科学宣传、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等新思路、主张用西方科学拯救当时战火下的中国,用科学的知识、方法谋求中国的生存与发展。
标签:中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启蒙引言打开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画面。
从鸦片战争的第一缕硝烟,到洋务运动自上而下的改革风潮,再到甲午战争沉没在海上的战舰,直至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击退列强、攘外安内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漫长的苦难岁月中仍然有一批身影屹立不倒,探寻强国救国的方法。
在剖析了引发国家内忧外患的外因内因之后,最终有人提出科学救国的思路。
科学作为人类社会重大的精神结晶和文化产物,先是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帮助西方列强积攒了对外殖民的巨额财富,之后被引入落后国家作为推动社会转型强国富民的重要改革工具,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科学救国思潮,是那些接受过西方科学知识与文化的先进爱国人士在发现以往救国救民的方法无法治理时局的情况下痛定思痛,顶着巨大压力劈开新的道路,摸黑过河,汇总出来的方法论。
本文将就我国近代史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做简要分析。
一、科学救国思潮与革命运动的萌芽中国近代史上较为著名的两次运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性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放在一起,并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五四运动要早于新文化运动的错觉,更有甚者将二者混为一谈。
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历史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里,不论是先进知识分子还是人民群众,都参与了进来,他们一起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在近代史中,人们想出了各种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这些方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在这里我则要一一研究这些救国方案,并进行比较。
前言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的近代,从治经由乱再到治,这是经历了一个周期的过程,也即所谓“始衷终”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近代,又是一个急剧变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即所谓“亘古未有之巨变”。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所以注定要失败。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
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
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
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科技、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的比较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的比较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物理学2011级宋超学号************中国历史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里,不论是先进知识分子还是人民群众,都参与了进来,他们一起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在近代史中,人们想出了各种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这些方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在这里我则要一一研究这些救国方案,并进行比较。
1.阶级2.救国方案3.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国家领土、主权、司法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不再独立自主,中国门户被打开了。
外国侵略者依靠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开始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农副产品,使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清政府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被打破。
从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
……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
洋务派宣称,由封建统治者进行某些枝节的改革就可以臻中国于富强。
维新派认为,中国的富强有赖于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不必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
革命派坚信,只有推翻封建统治,才能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
紧迫的民族危机要求人们对不同方案迅速作出抉择,不断地抛弃被实践证明失效的旧方案,接受、试验新方案。
政治潮流于是一浪高过一浪,飞快地向前发展。
一.睁眼看世界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传录的外国报刊,书籍,地图以及战争中审问英军俘虏和向外国商人传教士等直接询问来获取世界知识。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四国志》(亦称《四洲志》),使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世界是这么大,这么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等。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素材
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坚持农本商末的传统。
到了晚清时期,产生了一股学习西方、发展民族工商业,以实业挽救国家于危亡的思潮,即实业救国思潮。
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资产阶级一反前代的陈腐观念,以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抗外来侵略成了爱国、救国、富国、强国的明智之举。
“实业救国”,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天朝上国”威严扫地,中国跌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开始饱尝西方列强的凌辱。
爱国思想家魏源愤然而起,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抵御外辱。
此后,在十九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其思想直接发源于这一主张,孜孜以求的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大机器工业,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曾国藩说:“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
因而必须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精通其法,仿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知,然后可以徐图富强”。
洋务干将张之洞虽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他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
他积极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可看作这一思想的实践。
曾受李鸿章委托参与筹办洋务的郑观应也主张兴办实业“富强救国”,并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
其中的翘楚张謇通过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对外国列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意识到:要改变国弱民贫的现状,不在于兵,也不在于商,而在于工农业和教育的发展,他主张:“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创办纱厂、面粉厂等多种实业的同时,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
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救国方案
中国近代各阶级对救国之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被统称为“资本主义救国论”、“宪政救国论”、“社会主义救国论”等。
资本主义救国论是19世纪中国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思潮的流行观点。
它主张改革传统,推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开放国门,朝着西方进行学习和对外友好。
这蠢爱看书了才有理念,用现代工业和商业经济,运用外资,加之内部出资,使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得到发展。
资本主义救国论的核心理论是“运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实现自主发展”。
宪政救国论是晚清农民起义以来影响中国的另一种思潮,它认为破除封建和落后的传统阶级社会,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促进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宪政救国者,特别是孙中山先生,倡导发展民主行政、司法和财政,改革教育和文化,结束国内的混乱和外交的软弱,使中国的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救国论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力量的观念,它认为推翻封建专制政府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救中国的关键。
社会主义救国者积极推广和实施共产主义理论,传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努力改革落后的社会风俗,增强民族意识,抵抗外来侵略势力,解放生产力,能够把中国社会摆在西方民族社会的水平上来。
通过以上三种不同的救国之路,中国近代各阶级在不同时期都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不能得到较大成效。
由于历史客观条件和特殊认知的存在,许多改革方案没有彻底实施,这就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力量和文化水平落后,引发了国内外的重大动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新中国的诞生,今天的中国得以发展和进步。
今天的中国,也是由中国近代各个时期救国理论的思想积淀而成,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探索的结果。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比较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70616yuning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久以来实行闭关锁国的大门,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碰撞,演绎了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一度使得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牺牲品,好在当时的有识之士以及出现的极少数的进步人士,为了国家,敢于斗争,敢于创新,谋求新的救国道路,前赴后继,各种救国方案的的依次出现,既是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又是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对于近代处在清政府统治下的国民来讲,看清了各国列强的丑恶嘴脸,摸清的政府的懦弱无能,只能靠自己,去开辟出一条新的中国道路。
比较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主要有农民阶级的反叛斗争,清政府扶持下的洋务运动的开展,维新运动的兴起,以及最终推翻了中过几千年来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通过对这几种就过方案的比较,可以的去教训,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有所感悟。
一.救国方案简介1.早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让国内许多官员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国外形势,代表之一就是曾在虎门查销鸦片的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很早接触西方书刊,还组织翻译过西方书刊,与他同时期的好友魏源,就曾用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重新整理编写成了著名的《海国图志》,里面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以及包括有《筹海篇》之内的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术的军事级刊物内容。
尤其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多多少少成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操作思想。
还有许多像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更深层次地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吸纳西方的政治、文化、经济学说。
王韬五渡欧洲,游历英法两国,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西方思想,回国后,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为办报宗旨,合伙其它人创办了《循环日报》,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而薛福成更是“决然舍其所学,而学所谓洋务者”。
分析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
百家论坛钟州分析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王巍儒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摘要:中国近代史中,“科学救国”的思想多次出现,形成良好的社会思想。
有志之士亦纷纷步入探索如何救国的道路科学的影响,更好的完善“科学救国”思潮,并利用西方科学 改善了我国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
因此,本文从我国近代 史中科学救国思想的内容与实质入手,对其历史流变、思想性 质、作用以及近代史与科学救国思潮进行探讨,并对科学救国 思想进行思考,从而为研究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提供可 供参考的材料。
关键词: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思潮一、我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内容与实质科学救国以使科学逐步繁荣与发展作为基础原则,将拯救 中华民族、振兴中华作为终极目标,并将摆脱封建社会的愚昧 与野蛮、抵制外来强国的蹂躏与压榨作为科学救国基本途径, 最终保障祖国重新振兴,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中。
此时,科学 救国主要包含两方面的“科学”内容。
一是作为实际存在的知 识形态以及科学理论与技术,二是作为中国人民需要具备的爱 国与科学精神。
我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历史流变(一) 科学救国思想序曲《留美学生季报》于1914年12月份发表了两篇文章,分 别是杨铨《科学与中国》以及朱进《论科学与军事之关系》,文 章将留美学生以及其社会科学成员科学救国思想涵盖其中,并 通过报纸的发表公告于世,从而成为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序曲。
其中,杨餘认为,中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大国、古国,但中国对 科学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中国根本没有科学。
究其原因,杨 餘认为,中国发展自开始以来,皆出现一种习惯心理,是封建 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学者自误导致。
并因此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 革以及实业兴办的重要性,是富国强民的根本。
(二) 《科学》杂志的诞生杨铨与朱进两篇文章的发表,对科学救国思想的建设具有 着划时代的意义,但这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留美学生之 间对科学救国新思想的见解。
在1914年,以胡适、杨铨、赵元 任等人为核心的中国求学留学生常对国事进行讨论。
最新()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PPT课件
讨论: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 是什么?
2、经过:
第一阶段: 1919、5、4、——6月初 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
3、结果:
1919、6月初——6月底 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
取得初步胜利
学生释放 罢免卖国贼职务
巴黎和会没有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
学生释放 罢免卖国贼职务 巴黎和会没有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
3、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外抗强权 内除国贼
1、性 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作用:
(1)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 量的团结。
(2) 工人发阶挥级了主力军作用,为 了条件
中国共产准党备的成立
(3)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一.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 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 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1、巴黎和会是战胜国中的大国间的分 赃会议,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2、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际地位低下。
协约国
得到的利益
法国
收回二州,获得煤矿采矿权,叙利亚
中国各阶级的救亡运动
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和探索一、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抗争史)(一)、清政府中爱国将领的抵抗1、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爱国将领陈连升、关天培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2、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进行大战。
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部分清军爱国将领联合义和团在廊坊阻击侵略者。
(二)爱国民众自发的抵抗1、1841年5月,三元里民众对英国侵略者进行抵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运动。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精神。
2、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自发进行反割台斗争二、近代社会主要阶级的抗争和探索(一)地主阶级(迟钝的反应)1、地主阶级抵抗派(1)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
A、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B、魏源:《海国图志》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史地著作。
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③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结果: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5)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洋务派(洋务运动)有重大影响。
2、地主阶级洋务派。
(当时皇帝是同治、光绪,所以洋务运动也叫做同光新政)(1)、含义与背景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目的。
中国人救国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二、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1840年至1949年,是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发动了一系列救国救民运动,对于这些运动的“成”与“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国民革命都失败了,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胜利了,因为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撤消卖国贼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为什么却说他们胜利了?很明显,这是由于前后判断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前者是以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否实现作为判断“成”与“败”的标准,后者是以运动的当前目标是否实现作为判断“成”与“败”的标准。那么,究竟采用哪一标准更加客观、公正?
近代中国的几种救国方案评析
《中国近代史论文》近代中国几种救国方案的评析摘要: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下,以救国斗争的形式进行的,其自始就带有急促的特点。
面对亡国、瓜分的严重威胁,人们恨不得在一天早上就扭转民族的厄运,使国家由弱变强,因而以为只有最彻底最全面最快速的变革才是最好的。
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关键词:鸦片战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洋务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的命运起伏跌宕,从鸦片战争国门被粗暴的打开,中国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都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各种不同的思想冲击着刚从封建恶梦中苏醒的人们。
在各国列强的不断挑衅下,群情激昂的民众,各阶层的人们都在积极的寻求救国之路,而各阶层却较少的考虑到其方法对于中国国情的适用性,但当时迫于情势,也可以说是病机乱投医。
不过有此前车之鉴,中国却慢慢的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一步步走向了兴盛。
在近代史中,人们想出了各种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这些方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在这里我则要一一研究这些救国方案,并进行比较。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851年到1856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
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
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方案
李大钊
1889~1927
刘半农
1891~1934
胡适
11887~1939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运动中心
蔡元培
1868~1940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运动中心
“北大者,为囊括大 典,包罗万众之最高 学府” “无论何种学 派,苟其言之成理, 持之有效,……即使 彼此相反,也听他们 自由发展。”
也。”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
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
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
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
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如何理解这一口号? 这一口号是否还适用于今天?
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 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 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提上倡、民思主想与上科一学切,的黑暗。”
反—对—专制陈和独愚秀昧、迷信。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孔子者,数自千由年、平前等之、残博骸爱枯骨也。
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
千气腐精 死年神 人前之之所宪结残法晶骸…枯之提反…宪骨对倡孔法,旧新子,入道道者则于德德,其现。,历宪代代法国帝将民王为之专陈血
制之护封符建也纲…常伦…理”
——李大钊
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哪一内容?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和探索
中国近代前期救国道路的探索(1840--1919)导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虽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出路,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一、地主阶级的探索(一)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鸦片战争战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4.评价: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i文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对地主阶级的探索认识:无论是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还是洋务派,其思想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不敢触动封建制度,从而不可能找到使中国富强的道路。
二、农民阶级的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理想社会。
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3、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由洪仁玕提出,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名师优质资料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名师优质资料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屈辱。
在这期间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救国救民献了血汗,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探索。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不同阶级的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
各种方案所起作用各有不同,结果各异。
下面我就各种运动做些分析。
关键词:救国方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一、中国近代展开救国运动的背景(一)近代展开救国运动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近代展开救国运动的文化背景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近代中国救国方案
近代中国救国方案
引言
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各界纷纷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希望能够摆脱国家面临的危机,实现民族的振兴。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代中国出现的几种重要的救国方案,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戊戌变法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于1898年发生,是清朝政府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变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制度,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其中包括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国家学习、设立新式学校、改革科举制度等。
戊戌变法尽管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由于阻力和外部的势力干涉,最终未能取得持续的成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即辛亥年间的中国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结束,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了。
论近现代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历程
论近现代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历程论近现代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历程【内容摘要】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先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关键字】近现代;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仁人志士;革命;【正文】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
为了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一、农民的怒吼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下,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的入侵更进一步加重了农民阶级的苦难。
清政府未支付赔款,弥补财政亏空,加重赋税征收;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的泛滥,进一步毒害了农民的身心,白银外流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苦难深重的农民群众发出了斗争的怒吼。
他们为了生存而斗争,同时也为了改变中国命运和前途而斗争。
1842年起,各种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发起,此起彼伏的斗争酝酿着更大的反抗。
终于,1957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
随后,起义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全国,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比较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比较马克思曾经指出,“如爱尔修斯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洪秀全、孙中山和毛泽东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局势下发明出来的巨大人物,他们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两层役使下,击案而起,呼应年代的呼喊和民族的需求,描绘解救祖国的计划,事必躬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阅历了长达百余年的重复探究和艰苦奋斗,总算把虚弱沉沦中的中华民族,推上了复兴昌盛的路途。
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的太平天国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被洪秀全起用、总理太平天国朝政后,为重振天国雄风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的太平天国已元气大伤,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
太平天国政权已逐渐封建化,分散主义和宗派主义恶性发展,领导集团革命锐气消失。
艰难而悲壮的太平天国防御战已经开始。
有关社会经济的主要主张互相矛盾。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
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公享和绝对平均化。
《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二)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力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是极富诱惑力的。
因而,它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尽管《资政新篇》中的几乎每项内容洪秀全都给予了批示,但由于它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八大“救国论”
整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教师能不能从另一角度谈中国近代史,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
我们可以用八个“救国论”来让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夷技”救国论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使处于“天朝上国”的某些地主阶级上层分子深受震动。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不平等条约使他们震动,而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有鉴于此,林则徐和魏源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夷技”并非是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科学技术,而是指外国人制造枪炮轮船的技艺),以使中国能够抵御外国侵略,从而达到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被人奴役的局面。
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地主阶级抵抗派”。
然而,林则徐本人都不是很张扬地提出这种主张,在顽固派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什
么实践。
二“资政”救国论
在宣传拜上帝教中,洪仁玕被通缉,为逃避逮捕,他来到了香港。
香港呈现出与内地很不一样的经济形态。
港口繁荣,商人穿梭,店铺林立,撇开政治不谈,倒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贵的是,洪仁玕一介农民领袖,通过了解与研究,能归纳出此繁荣有赖于实施资政。
回到天国后,他提出了发展经济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自然,这“资政”对太平天国而言,肯定是一种空想。
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激烈,政局不稳,这方案根本就无从实
施。
三、“洋务”救国论
说洋务派办洋务救国,未免太抬举了他们。
曾国藩认为办洋务可以“剿发捻”。
这三个字触动了西太后的痛处。
因此洋务运动得以轰轰烈烈地开办。
尽管购买的大都是外国军工企业的废枪炮,但也大家开了点洋荤;民用企业尝到了点甜头,尽管利润大都落到了私人腰包;新式学堂终于建起来了,尽管去读这类学堂的是破落人家的子弟为多。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被派遣出国留学的竟是幼童。
且不说幼童不知要报效祖国,只说他们如何能在短时期内掌握外国语言、学好数理化和艰深的造船造枪工艺?甲午战争,日本的炮舰让北洋水师灰飞烟灭。
洋务运动在顽固派的讨伐声中停
止了。
曾国藩改行写专著了。
四、“维新”救国论
学西洋不成,学东洋总可以了吧?东洋近,人种同,由于儒学的关系,心理上较易接受东洋人。
尽管后者杀人不眨眼。
但对比中国人高一头的西洋人,中国人怎么说也看不惯。
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
失败后不气馁,和梁启超办报、著书、立团体、建学会、再上书,忙个不亦乐乎。
终于说得个皇帝心动,答应维新。
然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戊
戌政变”中,谭嗣同的“流血”与“中国变法成功”的“善言”,使大家更对中国维新救国论彻底绝望了。
尽管维新变法也没能救中国,但是却把维新的思想传播了传媒落后的全中国,连穷乡僻壤的地主
绅士也知道康梁维新党。
五、“革命”(共和)救国论
早在1895年,孙中山就曾发动广州起义要推翻清政府。
》《辛丑条约》签订后,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期能够把全国的反清革命党人组织起来统一行动,武装推翻清政府。
民权主义,即是要进行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此后,同盟会会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武昌起义终于成功了,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大家看到了救国的曙光。
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妥协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让袁世凯窃取了。
此后,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然而,此时已是回天乏术。
护法运动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靠他们走共和救国之路是不可能实
现的。
六、“实业救国”论
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尤其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
会。
再加上群众性的提倡国货,反对洋货的运动,使得许多人看到“实业救国”的可能性。
那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使孙中山等也相信实业确可救国。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然而,仰人鼻息的好景自然不会长。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又萧条了。
实业救国遥遥无期。
七、“科学”救国论
新文化运动兴起,大家争引“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只有提倡这“两位先生”才可驱走中国的黑暗,实现救国的目标。
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没有可以号令全国的中央政府,没有万众一心勒紧裤带也要搞科学攻坚的红心,要科学救国又从何说起?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救国是正确的。
但是军阀有钱要打仗,没有钱也要打仗。
要人才没人才,要钱没钱,科学救国在当时只能是画饼充饥
了。
八、社会主义救国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为此而奋斗不懈,终于找到了正确又切实可行的救国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践证明了它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