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人类文明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人类文明的起源
——谈谈考古学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08级教本二班
姓名:巴晓萌
学号:080401041202
中国文明的起源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探索也已有70年的历史。通过各种视频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代表性的文物,有编钟,九鼎八壶,各种墓穴如曾侯乙墓还有古代人们生活的地区如河姆渡流域等等。
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大约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广西柳州大龙潭、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青塘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洞穴遗址为代表,年代可能为公元前10000年至前7000年;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和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等为代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之间;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前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前期、大汶口文化前期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前期等为代表,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后期、大汶口文化后期、马家窑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后期和小河沿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后期、屈家岭文化、樊城堆文化、薛家岗文化等为代表,还包括良渚文化的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大体相当于通常所称的龙山时代,包括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等,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年至前2000年。
我们注意到无论从文化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公元前3500年左右都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在此以前属新石器时代,从聚落遗址、房屋建筑或埋葬习俗来看,都比较强调统一和平等的原则;在此以后属铜石并用时代,考古遗迹清楚地表明这时已出现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分化,私有制、阶级乃至准国家的政治实体都是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的。
浙江余抗县良渚镇附近盛产玉器是人们早就知道的,但不敢相信那是史前遗物。直到近年来一系列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同样类型的玉器,这才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一大批流散在国内外博物馆的良渚玉器也被识别出来。人们对那些玉器的形制、花纹及其所象征的意义,玉器制作技术乃至玉矿的产地等谈论甚多,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恰恰是在良渚文化的这个时候和这个地方出土那
么一大批精美的玉器,它们既不能用于生产,又不能用于生活的直接消费,也不象是一般性装饰品和宗教用品。显然只有出现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大量涌现这类物品。这新的社会需要是什么?换言之,良渚文化中产生大量玉器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我们注意到出土玉器最多也最精美的是反山和瑶山两处墓地。反山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坟山,长约100、宽约30、高约5米,在上面开穴埋人后再覆以1.3—1.4米厚的封土,总用土量约2万立方米。现知良渚文化的大墓基本上都安葬在人工堆筑的坟山上,如上海的福泉山、江苏吴县的革鞋山和张陵山等处都是,而小墓则多葬在村落遗址近旁的基地,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已是分化十分清楚的两个阶级或阶层。
比较各地的贵族坟山,其规模之大小和所埋墓葬的规格是不同的,其中最突出的首推反山。不但如此,在反山东北仅5公里的瑶山也发现了一处与反山规格相近的贵族基地。不过这里的贵族墓不是安葬在人工堆筑的坟山上,而是安葬在一个废弃的祭坛上。这祭坛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它的筑法是先将一个小山的顶上削平,然后从山下搬运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土筑成三重的方台:中间是红土台,外面是较松的灰土圈,最外是黄褐色斑土台面。方台外面用砾石砌筑护坡,整个祭坛面积约 400平方米(20米见方),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由于上面只有贵族墓,祭坛本身可能也是由贵族垄断的。
我们注意到在良渚镇附近,包括反山、瑶山在内共有大小遗址40多处,其中还有一些出过玉器,并且是人工堆筑的地点,很可能也是贵族坟山。而拥有祭坛和多处坟山的贵族当握有巨大的仅力,包括政治(能调动大量的劳力)、经济(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军事(大墓中多有玉钺,有的钺上有神徽,正如周武王伐商纣时“左杖黄钺”一样是掌握军事指挥权的标志)、宗教的权力,并且有严密组织的统治集团,他们的住地当已有宫殿、宗庙等建筑,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些都已露出端倪。
这种情况是别的良渚文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再考虑良渚文化有一套相当统一的琮、璧等礼器,特别是有相当一致的神徽(即头戴大冠,身披皮甲和兽面护胸的人形神像,差别只在于良渚既有完整的形象,又有不同程度的简化形象,其它地方则仅有简化形象),就不难想象当时也许已形成一个与良渚文化范
围大致相当的政治上和文化上(包括宗教)的实体,其统治中心即在良渚。
与良渚文化有密切关系而年代略晚的龙山文化,最近有两项发现十分引人注目。一项是城子崖城址的确定,另一项是西朱封多重棺椁大墓的发现。
早在60年前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今属章丘县)就发现了城址,但确切时代难以认定。最近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发现那里存在着龙山、岳石和西周三个时期的城墙相互叠压在一起,其中龙山文化的,城内部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平面略近方形,东南西三边都较直,只有北边因地势关系有些外凸,这样的城不但要有统一的规划,还要组织大量的劳力才能完成。同一时期的其它城址,如山东寿光边线王以及属中原龙山文化的河南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等处所见,一般都不足5万平方米,有的甚至不到1万平方米,比城子崖的龙山城小得多。所以城子崖龙山城应是某种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或者说是都城的雏形亦无不可。它在龙山文化中的地位纵然没有良渚遗址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那样突出,也应该是该文化中少数几个中心城址之一,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应该是一致的。
西朱封龙山墓葬发现于山东省临胊县城南约5公里弥河北岸的台地上(22),大小墓分开埋葬。西南发掘的3座都是大墓,东北发现的几座都是小墓,两片墓地相隔约180米。看来这也和良渚文化一样,贵族和平民的墓地是分别安置的。
3座大墓的规格相若,较完整的203号墓面积达27.5平方米。墓内结构不尽相同,其中2座墓是两椁一棺,1座是一椁一棺,棺椁上都有彩绘,两椁墓中有1 座还设边箱和脚箱,没有边箱和脚箱的也有较小的盛放器物的箱子。墓中随葬品丰富,质地精良,其中的玉钺、玉簪等的造型及加工工艺均可与良渚文化的玉器媲美。大量黑陶制品如罍、盖豆和蛋壳陶高柄杯等都是工艺极为精湛的,当属礼器之列。此外还有大量彩绘木器践迹等。从墓葬的规模及棺榨椁结构等方面来看都已超过了良渚文化的大墓,只是未见人工堆筑的坟山。可见这3座墓的死者当是统治集团中的显贵人物。类似的墓葬在泗水尹家城也曾发现一座。考虑到西朱封和尹家城遗址并不很大,不大可能发现象城子崖那样大的城址。反过来说,既然西朱封和尹家城都有那么大的墓,那么城子崖龙山城中的统治者就可能会有更大的基。我认为只有对这一情况有充分的估计,才可能对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