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8课、成语故事
五年级上册课文第八课
五年级上册课文第八课
五年级上册课文第八课是《成语故事》,讲述了三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
1.“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夸耀自己的产品却无人问津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或自相矛盾。
2.“滥竽充数”则讲述了一个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伍中,装模作样,最终被齐湣王发现并被驱逐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能靠欺骗来蒙混过关。
3.“画龙点睛”则讲述了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只有点上眼睛的龙才飞走的故事,比喻说话或写文章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PPT课件
拓展与延伸
1、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成语故事的方法,学习 《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这两个成语 故事。 2、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更多的成语。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8成语故事原文课文素材苏教版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
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背诵指导:本文要求背诵《画龙点睛》这则寓言故事。
背诵时,我们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列出背诵提纲,再背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苏教版 (共43张PPT)
“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 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 能戳穿。”
《自相矛盾》
3、“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
“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你能说说“自相矛盾 ”的意思吗? •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 后不一致,相抵触。
讨论,指导朗读。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 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3)“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 态度又怎样?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
(惊叹不已)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4)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 气?
南郭先生的结局如何?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的人混在行家里 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 面充数。 近义词: 鱼目混珠 名不副实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 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 事你知道了什么。
8、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墙壁 逼真 神韵 ( )( )( ) 璧( )( )
写一写 张僧繇 金陵 唬人 腾空 霎时间 张牙舞爪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惊叹不已 点睛之笔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 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 内容生动有力。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 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 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 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mú
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则故事,都是由古籍的故事改变而来,《自相矛盾》一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滥竽充数》一个是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
《画龙点睛》抓住描写点睛前和点睛后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点睛之笔”的神奇。
《成语故事》以短小的篇幅和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三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其中,让我们在赏读故事、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生字,正确识读4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 不要……而要……”等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成语故事,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在反复品读、回味、表演中,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人。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讨论交流。
采取默读、圈划、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3.借助拓展小练笔,发挥学生合理想象力,会仿写、续写小故事。
【教师准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
2.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成语资料。
2.排练课本剧。
3.预习课文。
3课时。
第1课时整体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苏教版
我会读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 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 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 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矛
锐利 能戳穿
张口 结舌
盾
坚固 戳不穿
小组讨论
1 “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 2 那人为什么不出话来呢? 3 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苏
教版
2020/9/8
猜故事
寓言
道理 故事
自读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máo dùn chǔ ruì chuō
矛盾楚锐戳
我会读
叫卖
夸口
锐利
坚固 寓言 割掉
自相矛盾
哑口无言
矛
盾
矛
盾
进
防
攻
守
小组讨论
?
小组讨论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 同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
我会读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难一》
作者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 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 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 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 尊称。
成语大比拼
自()()()
小组讨论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高自大 自愧不如
自力更生 自由自在 自作聪明 自欺欺人
自食其力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以为是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课件
成语接龙:
三思而行 开卷有益 快马加鞭 智勇双全
行之有效 意在笔先 鞭长莫及 全力以赴
笑逐颜开 先睹为快 急中生智 赴汤蹈火
成语猜猜猜:
以下成语中的人物主角是谁?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卧薪尝胆 望梅止渴
煮豆燃萁 草船借箭 负荆请罪 图穷匕见
谢谢大家!
南郭先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 冒充有本领,或以次货冒 充好货,终究有一天会原 形毕露。
?画龙点睛?这那么成语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 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 加生动传神。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 誉之自曰(yuē):“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课 件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1.“我的盾巩固得很,随你用什 么矛都戳不穿它。〞
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 盾它都能戳穿。〞
?自相矛盾?这那么成语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 相抵触,无法自圆其说,挖苦无视实际、随意夸大。
滥竿充数
滥竽充数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 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 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 人一样多的俸禄。
成语乐园
成语对对碰
妙手回春 手舞足蹈 爱不释手 握手言和 情同手足
形容极为兴奋: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医术高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重归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十分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拓展资料第三单元
点拨五年级语文上册(SJ版)第三单元第8课成语故事仿用好词由故事而来的成语退避三舍草木皆兵邯郸学步掩耳盗铃高山流水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指鹿为马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完璧归赵凿壁偷光含有动物的成语昆虫类:飞蛾扑火蝇头微利噤若寒蝉飞禽类:鸦雀无声鹤立鸡群一箭双雕走兽类:狼狈为奸兔死狐悲指鹿为马水族类:虾兵蟹将鱼目混珠瓮中捉鳖拓展积累出自《韩非子》的其他成语故事老马识途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
”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推荐阅读成语故事:1.《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
2.《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
第9课推敲仿用好词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图穷匕现(荆轲)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负荆请罪 (廉颇)纸上谈兵(赵括)将功补过 (钱缪) 草菅人命 (贾谊) 得陇望蜀(岑彭 ) 卧薪尝胆 (勾践 )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集思广益(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才占八斗(曹植) 七步之才(曹植)超群绝伦(关羽) 一身是胆(赵云) 坚壁清野(荀彧) 如嚼鸡肋(杨修)负重致远(庞统) 刮目相看(吕蒙) 吴下阿蒙(吕蒙) 毛遂自荐(毛遂)三顾茅庐(刘备) 庸人自扰(陆象先) 讳疾忌医 (蔡桓公) 煮豆燃萁 (曹植) 文思泉涌 (曹植) 手不释卷 (曹丕) 口蜜剑腹(李林甫) 马革裹尸(马援) 四面楚歌(项羽) 乐不思蜀(刘禅) 鞠躬尽瘁 (诸葛亮) 锦囊妙计 (诸葛亮) 不知所云 (诸葛亮) 初出茅庐 (诸葛亮) 髀肉复生(刘备) 后患无穷(刘备)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诸葛亮)拓展积累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成 语 故 事》课堂笔记
8.成语故事一、多音字zhuǎ(爪子)(爪尖儿)āi(挨挨挤挤)(挨家挨户)爪挨zhǎo(爪牙)(张牙舞爪)ái(挨打)(挨饿)二、成语意思、造句及所含的道理:1.自相矛盾:矛、盾是古代的兵器。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相抵触。
造句: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让人摸不着头脑。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不要相抵触。
2.滥竽充数:滥,不好;不合格。
竽,古代的一种乐器。
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用坏东西混在好东西里面充数。
有时用来自谦。
造句:①我五音不全,老师让我参加合唱队,真是滥竽充数。
②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许多是滥竽充数的。
③在座的都是行家,我是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人要有真才实学,否则会吃亏。
3.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造句:这篇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一句名言,真是画龙点睛。
三、扩展1.形象逼真的成语:(张僧繇画技高超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2.赞美张僧繇画技高超的成语:炉火纯青3.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坐井观天叶公好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画饼充饥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塞翁失马4.描写天气的成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晴空万里大雨倾盆大雨如注大雨滂沱秋高气爽阳光明媚5.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牛郎织女火眼金睛嫦娥奔月6.写“树”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成语故事课件 苏教版(1)
夸口:说大话。 谁来用“夸口” 的语气读读这则故 事?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 舌,回答不上来了。
“张口结舌”可以
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
哑口无言、吞吞吐吐 。)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 一下那个楚国人当时的神 情吗?
想 一 想 :
同学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你有没 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的错误呢?你周围 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
bì
bī
yùn
fú
壁 逼 韵
服
(佩服) (壁虎) (逼迫) (韵母)
腾空 墙壁 张口结舌 神韵 逼真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自 相 矛 盾
轻声自由朗读课 文,想一想:这个故 ,什么也戳不破; 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 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 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 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谁能用“不要……而要……” 说一句话?
说一说:
生活中有像 南郭先生这样的 人吗?
画 龙 点 睛
成语:人们长期以 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 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 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 有出处 。
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初 读 课 文
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máo
dùn
chǔ
ruì
矛 盾 楚
锐
(矛盾) (盾牌) (楚国) (尖锐)
默读课文,思考: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成语故事课件 苏教版
成语:人们长期以 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 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 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 有出处 。
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初 读 课 文
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máo
dùn
chǔruìFra bibliotek矛 盾 楚
锐
(矛盾) (盾牌) (楚国) (尖锐)
说一说:
读了这则故 事,你知道了什 么道理?
滥 竽 充 数
滥:不加选择。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充:指冒充 。
数:就是数目 。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 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 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比较下面三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9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9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9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9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96、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9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9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9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人教版
以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成语故事》的课堂笔记:
一、导入
本课将带领大家走进成语的世界,领略成语的魅力。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汉语的精华。
它们形象、生动、精炼,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常用词语。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二、生字注音
在本课中,需要注意的生字有:
乘chéng:表示搭坐(交通工具)。
箭jiàn:表示箭簇,是箭的末端。
喻yù:表示比喻,用相似的事物说明问题。
膛táng:表示胸膛,人体的内部器官。
履lǚ:表示履行,实践。
诸zhū:表示众,许多。
妄wàng:表示狂妄,不切实际。
诞dàn:表示诞生,出现。
皎jiǎo:表示明亮。
寝qǐn:表示睡觉。
涉shè:表示涉及,牵扯。
仆pū:表示向前跌倒。
吭kēng:表示出声,说话。
岔chà:表示岔开,偏离原来的主题。
惯guàn:表示习惯,常规。
三、词语解释
在本课中,重要的词语包括: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源远流长:比喻事物的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毫不费力。
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不分是非。
以讹传讹:把错误的事物传扬开来。
五年级经典成语故事
五年级经典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更是渊远流长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成语则是汉语的精髓,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五年级经典成语故事,欢迎查阅。
五年级经典成语故事1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
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及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
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
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
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
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
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
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
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
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成语故事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8、成语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二、初读指导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
(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
(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四、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充数张口( )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教后反思:9、推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
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
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唐朝贾岛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恰当差人李凝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2、填空:()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5、理解重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第三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第四至六自然段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第七自然段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第八自然段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
什么叫“推敲”呢?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