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教材学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生版)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速度的变化等基本特征。
2.结合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
3.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规律。
1.自转概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1)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附北极星近。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2)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作圆周运动。
(3)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2.自转方向(1)方向(如图甲):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看(如图乙),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从南极上空看(如图丙),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自转周期4.自转速度【即学即练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叫自转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D.45°N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即学即练2】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如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会发现()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1.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3.公转周期4.公转速度【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知识拓展】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比较:(1)相同点(2)不同点【即学即练3】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普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定于1月13-15日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本次考试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速度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已过近日点,公转速度渐慢B.未过近日点,公转速度渐快C.已过近日点,公转速度渐快D.正好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1.黄赤交角(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二、教学重难点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3.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什么人类感受不到地球,或者太阳系,或者银河系在运动呢?由于地球是几乎接近于匀速的在自转,地球上的人由于惯性,也保持着绕着地球转的运动状态,也就是相对于地球面是静止的运动状态,因此,人感觉不到地球在动。
那我们能不能感受到地球自转呢?能。
只要选对参考系就可以了。
天上遥远的恒星,甚至太阳月亮,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也可以假设为相对地心静止。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会看到那些天体都在运动。
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地球在自转。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转了。
[新课教学]:一、地球的自转【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的公转,那下面问同学们几个问题,测验一下同学们的基础。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答案:(1)自西向东;(2)24小时。
【师】回答的很好,但是我们不光要知道地球的自转的方向,还要会应用。
下面看书上的思考题。
【思考】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答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AB.BC.CD.D1.答案:B解析: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
解答:A、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符合题意。
C、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
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特点。
- 熟练掌握计算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数据的方法。
- 学会分析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仪、动画演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 组织小组竞赛,提高学生快速反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 运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习惯。
-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特点和地理意义。
- 计算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数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利用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与公转对生活的影响。
3. 小组竞赛法: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问题导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运动。
-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哪些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的现象呢?”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10 分钟)- 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 分析地球自转的特点:-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恒星日(23 小时56 分4 秒)和太阳日(24 小时)。
-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约为15°/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5 分钟)- 昼夜交替-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昼夜交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b.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c.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生产有哪些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c.查阅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发现历程,以短文形式进行总结。
2.作业要求:
a.作业需独立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b.练习题需详细解答,注重解题过程的表述。
c.短文要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句通顺。
3.作业评价:
a.教师批改作业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例,如农业、旅游等,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3.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以下作业:
a.完成教材第10页的练习题1、2、3,巩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b.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2.设计一些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任务,如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探讨地球运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
3.创设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4.通过展示一些地球自转和公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提供一些线索和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和动手实践中深入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பைடு நூலகம்5.教学目标的明确:在教学设计中,我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果。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于3月12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点燃,3月20日 抵达日本。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奥运会圣火抵达日本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3.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位置时,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据科学考察,火星与地球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 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 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第
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 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 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 自转的角速度是15°每小时,故应拍摄了3个多小时。
(3)绘图法:通过图像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太阳直射 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 节的变化规律等,通过“静态”示意图的绘制,展示地球“动态”的运 动特征。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示意图,从绕转中心、运动方向、运
结合相关示意图, 动周期和速度等角度认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每时,读图可 知,图示区域的线速度略大于837千米每时,故该区域纬度略小于60°; 线速度向北逐渐减小,则位于北半球。第4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 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a点线速度大于b点,则a点地势高。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1章第1节教学设计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探究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探究三: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学习效果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学习目标1.结合观测,掌握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
二、必备知识(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下面三幅图中的箭头指向)。
A B C4.自转周期5.自转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约为15°每时。
(2)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6.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提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
[易误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提示: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归纳总结即可。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提示: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分析即可。
7.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时。
(×)(3)地球上的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4)南北纬60°纬线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教案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4.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究地球运动的相关问题。通过分工合作、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实践操作:本案例设置了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高地理应用能力。通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如GPS、遥感等,观察和分析地球运动相关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情感教育: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反馈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通过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2.启发式教学:本案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球运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地理素养。
3.多媒体教学:本案例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球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2.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
基本思路:四、教学方法教法学法创设情景法、演示法、实验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教学法、总结归纳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画图用具(直尺、圆规)、铅笔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3分)导入:多媒体播放“地球运动动态模型”导入同学们边看模型,老师用诗句切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出几个本课要重点研究问题记录下来。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②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结合他们的预习情况思考刚才的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流分享。
可能会提出问题: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让大家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能实现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地球自转课堂总结线速度角速度习题检测,知识巩固知识点反馈,解释诗句原理地球公转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讲授新课【一】(15分)一、地球的自转(板书)请三位同学上来根据预习的情况给大家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
(老师在旁边指导)老师演示,知识升华,加强同学对地球自转的绘图能力。
观察地球沿着地轴转动方向【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位置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全班同学按照座位前后排分小组,他们自己选出组长,整合每个人的问题边听老师的讲解,边解决问题:【同学回答:】……【同学回答:】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教案讲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析版)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2.造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所有的星球都在自转和公转,其能量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地球之所以自转和公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定论,科学只能研究出自传和公转的轨迹,却不能够结实为何会这样,所以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这是来自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还有一种说法,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撞,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
开始转时,转的方向各不相同,直到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
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3.如何证明地球的自转为了证明地球自转的理论,傅科将一个摆长67米、直径30厘米、重28千克的大摆锤悬挂在了万神殿圆屋顶的中央,并在圆锤的下方镶了一枚尖针,然后在下面放好启动栓和直径6米的大沙盘。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则摆的振动面将保持不变;如果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则摆的振动面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将发生转动。
当亲眼看到摆每振动一次(周期为16.5秒),摆尖在沙盘边沿画出的路线移动约3毫米,每小时偏转11°20'(即31小时47分回到原处)时,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有人甚至在久久凝视以后说:“确实觉得自己脚底下的地球在转动!”知识点一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3)周期名称时间长度参照物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太阳昼夜交替的周期(4)速度①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31张PPT)
03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26’。
新课导入: 这是一张星轨照片,是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 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问题: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不停地旋 转。
远日点 时间:(7月初)
日地距离:1.521亿km 角速度:57’/d 线速度:29.3km/s
公转速度:最慢
近日点
时间:(1月初)
日地距离:1.471亿km 角速度:61/d 线速度:30.3km/s
公转速度:最快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01 一轴:地轴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 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义。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7.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材料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
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
晷盘是一个固盘,晷盘面上有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
右图中的日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
从北半球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时间里,看晷盘上面(即赤道以北)的刻度;从北丰球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下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
引领性问题: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2.尝试说出该日晷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并用简图表达。
学生活动通过日晷的相关材料信息,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思考: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2.尝试说出该日晷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并用简图表达。
设计意图1.利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及参与意识。
(空间思维)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为23°26′,特点可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引领性问题:1.太阳离我们地球很远,照射到地球上的光都是平行光。
大量的平行光照射弯曲的球面,哪里被直射呢?2.如果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重合,也就是地球竖直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3.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球歪着身子转),使得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没能固定在赤道上,而是发生了变化,怎么变呢?4.利用四个地球仪,放在公转轨道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位置,用竹针代表太阳光线,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使得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没能固定在赤道上,而是发生了变化,怎么变呢?4.利用四个地球仪,放在公转轨道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位置,用竹针代表太阳光线,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3. 能够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速度,以及它们对昼夜变化和季节更替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视觉效果,如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
2. 准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观察。
3. 准备一些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
4.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供课后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规律。
3.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以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新课讲授:(1)地球自转: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并解释自转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介绍地球自转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变化、地方时差等。
(2)地球公转: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并解释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介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关系:通过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影响和应用。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6.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地球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时区划分、天文导航等。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变化、四季更替以及日月星辰运动的影响。
3. 能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平时生活。
2. 难点: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诠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如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准备相关地理数据和图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3. 准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器械,以便学生亲自体验。
4. 安置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运动。
2.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1. 地球自转的原理和特点(1)原理:由于地球自身的角动量守恒,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绕太阳公转,同时也绕自身轴自转。
(2)特点: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的时间,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 地球公转的原理和特点(1)原理:地球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特点: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不息变化,使得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干系(1)昼夜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当地球自转到一定角度时,面向太阳的一面会出现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会出现黑夜。
这就是昼夜变化的原因。
(2)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圆形,且倾斜于黄道面,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时间会处于不同的位置,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也会不息变化,从而产生四季的变化。
4. 地理现象的诠释(1)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不同时间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昼夜长短。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15° /h
C′
C
。
B′ 30 N
15° /h
B
地心
15° /h
A′
赤道
大小:极点角速度=0°/h,非极点角速度=15°/h
计算:一天内随地球所自转过的角度/一天时间
[极点=0°/24h,非极点=360°/24h]
A
≈
360°
≈
15 °
23时56分4秒 小时
=
1°
4分钟
除极点为0外,地球上任何一点的角速度都相等,
为15°/h。
南极
S
线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距离(弧长)
N
北极
大小:极点线速度=0,非极点线速度=该地所在
纬线圈长度/24h
。
60 N
15° /h
C′
C
。
B′ 30 N
15° /h
B
地心
15° /h
A′
A
赤道
计算:一天内地球所自转过的路程/一天时间
[极点=0°/24h,非极点=该地所在纬线圈长度/24h]
2. 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1、解析:很显然,观测北极星的
仰角小于30度,所以拍摄的地点位于
低纬地区。答案:A
2、解析:由于地球自传,日月星
辰转动一周大概需要24小时,即3个小
时转动45度。所以连续拍摄时间是3个
km/h
低处,说明此地区线速度比同纬
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
eg:A可能为山地、高原;
1447 km/h
若某地的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凸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
(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
(综合思维)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名称长度参照物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24小时太阳(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特别提醒]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
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1.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第5页图1.5,该图展示出(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
()(2)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5)下列日期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冬至日B.春分日C.秋分日D.夏至日提示:(1)√我们人类根据太阳日安排我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因而日常生活中的一天就是指一个太阳日。
(2)×地球表面各点的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大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地球绕日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
(5)A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快,对应时间为1月初,冬至日与其最近。
]地球的自转、公转特点卫星发射的日子。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在此前的20年,也是在这里,我国先后发射了54颗北斗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北斗卫星的“母港”,20年来,所有的北斗卫星均在此处发射升空。
问题1(区域认知)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什么?提示:人类的航天发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此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
四大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是其突出优势。
问题2(综合思维)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看,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点?提示: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均约为15°/时。
问题3(综合思维)此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五十五颗北斗卫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公转的线速度如何变化?提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向远日点靠近,线速度逐渐变慢。
[归纳提升]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平均约30km/s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纬度相同,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极点局部图西经法极点局部图东经法(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1.读图,完成(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多4分钟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少4分钟D.时间为23时56分4秒(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C.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点最大、c点最小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c点最大(1)B (2)D [第(1)题,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实际是地球相对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即1太阳日,因此选B。
第(2)题,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除极点外),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南、北极点为0。
因此选D。
]2.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每年的11月11日是网购较集中的日子。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1)A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时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第(2)题,11月11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垂直贯穿一直径40厘米、长5米的不锈无缝钢管,可仰窥蓝天;塔的下半部四面以“北”字形的钢筋混凝土柱为依托;塔基是二层圆形平台,平台上从东向西用黑色大理石铺设一道黑线,象征着北回归线。
标志塔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把地理科学和视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夏至正午时,立竿不见影,管窥睹骄阳,天象奇观任由探究。
问题1(综合思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提示: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不重合,二者之间存在着23°26′的夹角,由此确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问题2(综合思维)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塔下,从立竿不见影到下次立竿不见影的时间间隔是多少?提示:应是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问题3(地理实践力)游客参观北回归线标志塔时,在平台上站在黑色大理石铺设的黑线南北两侧时,正午影子朝向有何差异?提示:站在黑线北侧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始终朝北,而站在黑线南侧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有时朝向北方,有时朝向南方。
[归纳提升]1.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
其含义如下:特点含义一轴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错误!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错误!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90°三个基本不变地轴指向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大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运动方向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特别提醒](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4)若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寒带范围增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以下图来表示: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3.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全球无温度变化D.全球无五带划分(1)D (2)C [第(1)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图中β表示黄赤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