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doc
![电大《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281417c915f804d2b16c192.png)
兵团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总体说明1、试卷适用的专业本次试卷适用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2、试卷使用的教材版木信息教材名称《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徐辉,2008年33、蛀卷的整体结构: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一、名词解释题4道(每题3分,共12分。
)二、填空题9空(每空2分,共18分。
)三、单选题10道(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5道(每题6分,共30分。
)五、论述题2道(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重点内容及典型题目第一章进步主义教育思潮1.'进步量义教育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2.历经四大阶段的进步主义教育3.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两大延仲4.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典型题目:一、名词解释题:1 •经验主义2.自然主义3.实用主义 4 •开放教育 5 •生计教育二、填空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垄断资产阶级盘剥的中小资产阶级掀起了反抗现实的社会改革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最早登载揭露美国教育落后、阴暗面,呼吁教育改革、传播科学的教育学的朵志是纽约的周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志。
3.兰克尔与伍德沃德倡导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4.职业技术教育的三路大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进步主义教育屮儿童屮心论的典型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是儿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基础和特征。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中心论的三大特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o9.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两大延伸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0.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长马兰(S.P.血rland)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结构,集三者之所长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的教育构思。
国际教育新理念作业答案
![国际教育新理念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5db1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6.png)
《国际教育新理念》作业一一、单选题1.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B )。
A语言的形成 B人类劳动 C 脑体分工 D文化发展2.中国的学校最早出现在( D )。
A商朝 B汉朝 C周朝 D夏朝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 )。
A《学记》 B《大教学论》 C《论语》 D《论演说家的培养》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B )。
A《学记》 B《大教学论》 C《论语》 D《论演说家的培养》 5.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B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6.提出“教育适应自然”观念的教育家是( A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苏格拉底7.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C )。
A 夸美纽斯B 康德 C赫尔巴特 D培根8.以下不是杜威观点的(C )A儿童中心 B经验中心 C教材中心 D活动中心9.不是80年代后进入教育学视野的是( A )原理。
A系统论 B耗散结构论 C协同论 D突变论10.柏拉图的《理想国》出现于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 A )。
A萌芽期 B雏形期 C形成期 D科学化期二、名词解释1.教育 P62.学校教育P63.四段教学法 P261、是赫尔巴特提出的,它将教学过程确立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4.教育艺术 P103是指教育者在长期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中和对教育经验的反思与总结中,在遵循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综合灵活的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等方面稳定综合 的表现出来的富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
三、简答题1.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P18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萌芽期 雏形期 发展期 科学期。
萌芽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 政治学 论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雏形期的教育学已经具有了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始形态。
发展期的教育学的基本特征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科学期的教育学开始以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了。
2022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简答题46题附全答案
![2022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简答题46题附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4577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4f.png)
2022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简答题46题附全答案简答题1、分析心理学对课程和教学的影响?对学习观的影响,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更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对学生观的影响,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3、简述文化传统、社会制约课程和教学的维度。
从宏观上,四个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水平。
从微观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和人际关系。
具体包含社会系统要素制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组织、制约着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选择,师生各自的意识影响课堂上的人际交往。
4、简述设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意义。
第一,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为课程和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第四,为课程和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5、简述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依据。
课程和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和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研究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通常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和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和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和教学的社会和文化学基础。
6、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性。
分科课程:定义,即学科课程,它是依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分科课程重视每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安排。
优点:有助于教学科目的设计和管理,也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正因为如此,分科课程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居于重要位置。
缺陷:第一,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
第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https://img.taocdn.com/s3/m/5efa38df6bd97f192379e9bd.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劳结合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开始出现。
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和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并且能发展智力,形成人的道德,从事劳动的人能够形成一种信念,相信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2.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3.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提供了条件。
4.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上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J 5.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答: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等。
(每点2分,满分可只答5点) 6.何谓“STS教育”?答:发源于美国的STS(即科学一技术一社会)教育(3分),具有跨学科、基于社会和解决问题三个特征(3分),它既是知识的,又是实践的,既是思考的,又是操作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极大的好处(4分)。
7.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答:《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6分)。
前者体现为目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2分);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2分)。
8.为什么说终身教育具有无所不包的内容?答:终身教育以培养完善的人、建设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完善的人所需要的学习内容是广泛的,且要包含于终身教育的内容之中(4分);终身教育要伴随人的一生,需要人持续学习终身的学习内容是大量甚至无限的(3分);终身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人们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千差万别,具有无穷多样性(3分)。
电大《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doc
![电大《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281417c915f804d2b16c192.png)
兵团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国际教育新理念》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总体说明1、试卷适用的专业本次试卷适用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2、试卷使用的教材版木信息教材名称《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徐辉,2008年33、蛀卷的整体结构: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一、名词解释题4道(每题3分,共12分。
)二、填空题9空(每空2分,共18分。
)三、单选题10道(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5道(每题6分,共30分。
)五、论述题2道(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重点内容及典型题目第一章进步主义教育思潮1.'进步量义教育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2.历经四大阶段的进步主义教育3.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两大延仲4.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典型题目:一、名词解释题:1 •经验主义2.自然主义3.实用主义 4 •开放教育 5 •生计教育二、填空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垄断资产阶级盘剥的中小资产阶级掀起了反抗现实的社会改革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最早登载揭露美国教育落后、阴暗面,呼吁教育改革、传播科学的教育学的朵志是纽约的周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志。
3.兰克尔与伍德沃德倡导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4.职业技术教育的三路大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进步主义教育屮儿童屮心论的典型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是儿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基础和特征。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中心论的三大特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o9.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两大延伸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0.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长马兰(S.P.血rland)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结构,集三者之所长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的教育构思。
最新三新一德考试 教育新理念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及答案
![最新三新一德考试 教育新理念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0b662c8d376eeaeaa31b1.png)
最新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及答案《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考点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2.创新能力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新当然希望有创造性的成果,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人性的培养。
3.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4.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问问题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所以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形是,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
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
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问题意识也在日渐淡化。
5.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
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6.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7.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定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实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
科学态度、精神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8.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世界是综合的。
人类型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
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
9.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边缘,在学科交叉、重叠的地方产生重大突破;在各个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总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新理念试题
![教育新理念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afe42b2f60ddccdb38a002.png)
《教育新理念》试题一.单项选择: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A.劳动意识B.创造意识C.问题意识D.奋进意识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A.综合B.分析C.推理D.逻辑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A.课堂教学的关键B.创新性教学的关键C.学科教育的关键D.综合性教学的关键5.研究的第一步是()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B.实验C.提出某种建议D.调查6.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A.批判精神B.创新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素质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A.被动接受的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孔子B.蔡元培C.杜威D.赫尔巴特9.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A.人文精神B.社会精神C.科学精神D.文明精神10.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A.善良B.理性C.科学D.情感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1980年B.1985年C.1999年D.2006年12.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古代教育D.现代教育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A.大学B.中庸C.论语D.尚书15.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西方教育家是()A.斯宾塞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A.本质主义教育论B.实质主义教育论C.要素主义教育论D.社会主义教育论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条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是()A.20世纪末期B.21世纪初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18.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A.《教师专业化》B.《明天的教师》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A.形成课程观念B.形成课程意识C.形成课程理论D.形成教育敏感答案:1、D2、C3、A4、D5、A6、B7、C8、C9、A 10、D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meffoc教育新理念试题
![Cmeffoc教育新理念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7affd5c1c708a1284a441a.png)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答)《教育新理念》试题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
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
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何为真实的问题?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电大《现代教育思想》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现代教育思想》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9755ede80d4d8d15a4f83.png)
电大《现代教育思想》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教育工作必须从“教育”的轨道上转变过来,大力实施旨在提高全民族和的素质教育。
2.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功能。
本课程所讲述的科教兴国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等,都是从我国当前教育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着眼于探索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现实问题的。
3.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4.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筒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2.概括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简述科学素养的成长规律。
4.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三、案例分析题1.从下面的案例材料中,从主体教育思想的角度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认识?[案例材料]美国一所中学的老师在教二战历史时,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日本军队袭击珍珠港后,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敌我兵力状况,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将作何决策?谈谈你的理由。
结果,不少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把作业写成了长长的论文,五花入门,异彩纷呈。
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位中国的老师就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没有错,但也不能大离谱,让不请世事的中学生模仿一个国家的总统,后果实在可怕。
如果学生真正进入了角色,把学校里全部老师都征招入伍,他们在指挥战争的时候所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又应该由谁来负责加以纠正呢?2.分析下列案例,试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把人文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案例材料]小小学生当“官”搞“腐败”引入深思一位姓范女士曾打电话给报社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该女士11岁的女儿张玲(化名)今。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doc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c8ab1fdaef5ef7ba0d3ccd.png)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范围一、试题举例下而就本次期末考试的儿个重点题型给大家举一些示例1、名词解释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一贯反对国家继承国家债务政府承认边界国际地役租借登临权人陆架发射国恢复原状引渡最惠国待遇国籍外交保护条约的解释联合国专门机构区域性国际组织和解斡旋战时屮立2、简答题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
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
简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
简述引渡的程序。
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
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简述使馆的职务。
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简述条约无效的原因。
简述国际组织的决策方式。
简述安理会的表决程序。
简述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
简述禁止使川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3、论述题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试述国际法的棊木原则。
试述人陆架的法律地位。
试公海上的管辖权。
试述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管辖权。
试述外空活动的责任制度。
试述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试述联合国的宗旨。
试述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权。
试述国家法院的咨询管辖权。
试述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
二、国际公法重点辅导第一章导论[知识点]1. 国际法的定义、特征和效力依据2. 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各类渊源3. 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各类主体的地位4. 国际法基木原则的概念、特征及其具体内容5. 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一、了解1. 国际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现代国际法发展趋势2. 国际法的渊源及其含义、一般法律原则和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3. 国际法主体的不同类型及其法律地位4. 国际法基本原则形成的历史5. 国际法的编纂及其发展二、领会1. 国际法的效力及其效力依据2.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特征3. 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以及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三、掌握1. 国际法的概念及其特征2.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3. 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及其特征4.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侵犯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的含义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知识点]1.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 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的条件和法律效果3•国家继承及其法律效果4. 国家责任制度一、了解1. 国家的概念及其要素、国家的类型2. 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发主的原因3. 关于国家责任的国际法规则的编祭。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38d7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c.png)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发展经济D. 提高国民素质答案:B解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这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传授知识、发展经济和提高国民素质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们都是为了实现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
2.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
A. 教师中心B. 学生中心C. 教材中心D. 考试中心答案:B解析: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中心,即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育公平是指()。
A. 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B. 教育机会的均等C. 教育结果的均等D. 教育过程的均等答案:B解析: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即每个个体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受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4.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
A. 教育内容的创新B. 教育方法的创新C. 教育技术的创新D. 教育理念的创新答案:D解析: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它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是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5. 终身教育的内涵是()。
A. 学校教育的延伸B. 非正规教育的补充C. 个人终身学习的过程D. 社会教育的扩展答案:C解析:终身教育的内涵是个人终身学习的过程,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特点?()A. 学生中心B. 教师主导C. 全面发展D. 创新能力培养答案:ACD解析:现代教育理念的特点包括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成长;创新能力培养则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A. 政策支持B. 资源配置C. 社会参与D. 家庭支持答案:ABCD解析: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策支持,确保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家庭支持,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有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4c1a0a417866fb84a8eea.png)
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有答案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8.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答: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1)心理准备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
(2)感知知识阶段。
(3)理解知识阶段。
(4)巩固知识阶段。
(5)运用知识阶段。
(6)评价学习效果阶段。
9.简述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答: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1)生存的权利;(2)安全的权利;(3)受教育的权利;(4)受尊重的权利;(5)人身自由的权利。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答: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教育普及化;(2)教育国际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法制化;(5)教育个性化;(6)教育多样化;(7)教育整体化;(8)教育终身化。
9.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8.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
(4)个别差异性,即儿童的身心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呈现出差异性。
9.简述现代教学倡导哪些新的理念。
答:现代教学倡导的新理念有:(1)有效教学;(2)对话教学;(3)体验教学;(4)实践教学;(5)反思性教学;(6)生成性教学;(7)生命化教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答: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教育普及化;(2)教育国际化} (3)教育民主化;(4)教育法制化;(5)教育个性化;(6)教育多样化;(7)教育整体化;(8)教育终身化。
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a9eeee53a580217fcfe52.png)
电大《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3.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
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5.在西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通常是指。
6.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7.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
8.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的现代化、的现代化、的现代化。
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
10.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
11.中国以考试即科举的形式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
12.《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1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14.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5.对学生的科学认识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教育前提、教育基础和。
16.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
17.心理学家通常把少年期称为“”。
18.中学生的心理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因素方面,也体现在方面。
19.课程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课业及。
20.教学指导书主要包括:教学的目的要求和说明、教材分析、。
21.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科书、教学指导书和。
22.教学原则是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
2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主要是通过。
24.学生认识的来源有间接经验和。
2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26.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特点具有:。
27.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28.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
2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30.社区教育的实质是实现教育社会化与。
31.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一种内驱力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其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
32.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度较高的。
33.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必要。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134426c85ec3a86c2c505.png)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1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2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9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D、抛锚式)三、简答题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2.)创新思维的培养3.)创新技能的培养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1)、尊重教育规律2)、尊重受教育者3)、尊重教育者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1.个性化原则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五)解放学生(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七)开设创新课程(八)重视家庭的影响新课程理念试题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国际教育学考试试题
![国际教育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28c4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a.png)
国际教育学考试试题国际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全球教育现象与趋势的人来说,掌握国际教育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而国际教育学考试则是检验学习者对这一领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闻名?()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日本2、国际教育交流中,最常见的形式是()A 学生交换项目B 教师培训交流C 学术研讨会D 合作办学3、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核心的教育目标是()A 消除文化差异B 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C 推广主流文化D 培养单一文化认同4、全球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做得最好的地区是()A 欧洲B 北美洲C 亚洲D 大洋洲5、以下哪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学习?()A 传统讲授式B 问题解决式C 项目驱动式D 应试教育式二、填空题1、国际教育组织中,影响力较大的有_____、_____等。
2、教育国际化的三大驱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跨文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_____能力是关键。
三、简答题1、简述国际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国际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比较研究;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教育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中的作用;跨国教育项目的管理和评估;国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
2、分析教育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影响。
教育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积极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经验,提升本国教育质量。
通过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可能导致人才流失,优秀学生和教师流向发达国家。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可能会加剧不公平,因为发达国家在教育资源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https://img.taocdn.com/s3/m/1a9651819b6648d7c0c7462e.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育思想》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教劳结合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开始出现。
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和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并且能发展智力,形成人的道德,从事劳动的人能够形成一种信念,相信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2.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3.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提供了条件。
4.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上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J 5.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答: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等。
(每点2分,满分可只答5点) 6.何谓“STS教育”?答:发源于美国的STS(即科学一技术一社会)教育(3分),具有跨学科、基于社会和解决问题三个特征(3分),它既是知识的,又是实践的,既是思考的,又是操作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极大的好处(4分)。
7.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答:《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6分)。
前者体现为目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2分);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2分)。
8.为什么说终身教育具有无所不包的内容?答:终身教育以培养完善的人、建设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完善的人所需要的学习内容是广泛的,且要包含于终身教育的内容之中(4分);终身教育要伴随人的一生,需要人持续学习终身的学习内容是大量甚至无限的(3分);终身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人们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千差万别,具有无穷多样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