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心电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9e8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9.png)
治疗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心电图操作技术ppt课件
![心电图操作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a86b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0.png)
胸前导联:
V1:红色-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黄色-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绿色-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 V4:棕色-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黑色-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紫色-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2024/7/24
16
操作步骤
右胸、正后壁心电图连接位置 仰卧位!!!
2024/7/24
17
• 由右上肢到右下肢,顺时 针分别连接:
红黄
黑绿
24/7/24
14
操作步骤
选择肋间:
先找到胸骨角(Louis 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肋软 骨相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 隙顺序的主要标志。第2肋骨 下面的间隙为第2肋间隙,依 次向下数肋间至第4肋间隙、 第5肋间隙。
2024/7/24
15
操作步骤
2024/7/24
21
技能考核
心电图操作评分标准2016.05.xls
2024/7/24
22
2024/7/24
23
2024/7/24
12
操作步骤
•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常规取仰卧位,其它体位要特别标示 充分暴露前胸及手腕、脚踝,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 处理皮肤
酒精去脂、必要时剃毛发;将导电糊(或导电膏)涂于放置电极处的皮 肤上,以减少皮肤阻抗。
2024/7/24
13
操作步骤
肢体导联:
• 电极应选择两上肢腕关节 内侧和两下肢踝关节内侧 的上方。
2024/7/24
8
环境准备
诊查环境注意保护被检者隐私 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2024/7/24
9
物品准备
2024/7/24
10
三、操作过程
V1:红色-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黄色-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绿色-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 V4:棕色-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黑色-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紫色-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2024/7/24
16
操作步骤
右胸、正后壁心电图连接位置 仰卧位!!!
2024/7/24
17
• 由右上肢到右下肢,顺时 针分别连接:
红黄
黑绿
24/7/24
14
操作步骤
选择肋间:
先找到胸骨角(Louis 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肋软 骨相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 隙顺序的主要标志。第2肋骨 下面的间隙为第2肋间隙,依 次向下数肋间至第4肋间隙、 第5肋间隙。
2024/7/24
15
操作步骤
2024/7/24
21
技能考核
心电图操作评分标准2016.05.xls
2024/7/24
22
2024/7/24
23
2024/7/24
12
操作步骤
•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常规取仰卧位,其它体位要特别标示 充分暴露前胸及手腕、脚踝,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 处理皮肤
酒精去脂、必要时剃毛发;将导电糊(或导电膏)涂于放置电极处的皮 肤上,以减少皮肤阻抗。
2024/7/24
13
操作步骤
肢体导联:
• 电极应选择两上肢腕关节 内侧和两下肢踝关节内侧 的上方。
2024/7/24
8
环境准备
诊查环境注意保护被检者隐私 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2024/7/24
9
物品准备
2024/7/24
10
三、操作过程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44da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4.png)
异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的异常形态和时限。
异常心电图的常见类型和形成机制
如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与其它检查方法的比较 :如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等。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干扰与伪影 •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曲线,通过对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了解心脏 的生理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机的清洁与保养
机身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机身,避免 使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
剂。
导线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导线,避免使 用粗糙的布料或钢丝球等硬物清洁 。
键盘和鼠标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键盘和鼠标, 避免水分进入内部。
心电图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阅读说明书
在使用心电图机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置、重新接地、排除电磁干扰源等。此外,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
有效去除心电图中的噪声和伪影。
05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
每日开机检查
每日开机后,应检查心电 图机是否正常启动,各种 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电源线检查
确保电源线连接良好,无 裸露或破损现象。
电缆线检查
检查各种电缆线是否连接 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
避免干扰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的异常形态和时限。
异常心电图的常见类型和形成机制
如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与其它检查方法的比较 :如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等。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干扰与伪影 •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曲线,通过对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了解心脏 的生理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机的清洁与保养
机身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机身,避免 使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
剂。
导线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导线,避免使 用粗糙的布料或钢丝球等硬物清洁 。
键盘和鼠标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键盘和鼠标, 避免水分进入内部。
心电图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阅读说明书
在使用心电图机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置、重新接地、排除电磁干扰源等。此外,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
有效去除心电图中的噪声和伪影。
05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
每日开机检查
每日开机后,应检查心电 图机是否正常启动,各种 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电源线检查
确保电源线连接良好,无 裸露或破损现象。
电缆线检查
检查各种电缆线是否连接 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
避免干扰
临床心电图ECG1课件
![临床心电图ECG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c1c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f.png)
(3)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频率>100 次/分 常见于运动、精神 紧张、发热、甲状 腺功能亢进、贫血、 失血、心肌炎等。
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提前发生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 P’-R间期〉0.12秒 P’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波 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歇
(2)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QRS波时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 波(f波),在V1导联最清楚
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QRS波不增宽
(3)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
(为最严重的致死性 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QRS-T波完全消失,
出现大小不等,极 不匀齐的低小波, 频率200— 500次/ 分
(1)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 P-P间隔相等 I 、II、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倒置 频率在60—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6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起源未变,但节律不
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距差异>0.12秒,这一 类心律不齐,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见于青少 年,一般无临床意义。
提前出现的宽大 畸形的QRS,时限 〉0.12秒
QRS波前无P波 S-T段下移 T波倒置 代偿间歇完全
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突然发作、突然终止。频率为 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一般 正常
(2)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稍 有不齐
ST段
ST段一般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下≤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
临床心电图分析ppt课件
![临床心电图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cddcc19e8b8f67c1cb967.png)
单极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3R V4 R V5R
正极
胸骨右缘4肋间 胸骨左缘4肋间 V2与V4连线中点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右侧 右侧 与V3、V4、V5对称 右侧
delta波
室性
其前多无相关 P波
P’, 形态异于窦P 正常, 延长(干扰) 室上性 正常 不完全
P’-R间期
—— 宽大畸形 与QRS主波相 反 完全
QRS波群 T波 代偿间歇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 (2)QRS呈室上型,心律绝对整齐(同导联RR间距 相差<0.01秒); (3)频率160~220次/min 。 临床特点:突发、突止, 节律规整,QRS一般正常,也可增宽变形, 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胸前导联系统(chest leads)
包括: V1、V2、V3、V4、V5、V6 反映心脏水平面(横面)情况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的意义
导联 Ⅰ Ⅱ Ⅲ 代表意义 心脏左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加压单极肢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aVR 代表意义 心室腔内的电位变化
aVL aVF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型;
2) 逆行P’波(I、II、aVF倒置,aVR直立)可出 现在QRS波 之前(P’-R<0.12s), 也可出现在 QRS波之后 (R-P’<0.20s),或埋藏于QRS波之 中;
3)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
2024心电图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心电图课件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0ef1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e.png)
针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 行解释与指导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 加以纠正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中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要点
3
实践操作演示及指导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02
03
04
拓展延伸相关知识与技能点
介绍其他类型的心电图检查方 法及原理,如动态心电图、运
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基本规 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 心律。
心脏节律的识别
窦性心律
正常心脏节律由窦房结控制,称 为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当心脏节律不是由窦房结控制时 ,称为异位心律,如房性、交界 性或室性心律。
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判断
传导阻滞
当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时,可导致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 滞等。
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心电图诊断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分组进行心电图机操作练习
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项
掌握正确放置电极的方法及技巧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心电图案 例
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波形特 征
结合案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练习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教师对学生操作及分析结果进行点评 与反馈
肌电干扰
由于肌肉颤动引起的干扰,可通过让 患者放松肌肉、避免紧张情绪来减少 干扰。
呼吸干扰
呼吸运动可引起心电图波形改变,应 指导患者保持平静呼吸,避免深呼吸 或屏气。
电极接触不良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可引起噪音干 扰,应检查电极片是否紧贴皮肤、导 联线是否连接紧密。
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4d6f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5.png)
异常波形分析
对于异常波形,如ST段抬 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需 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动态变化
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 ,观察波形变化,有助于 判断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
05
心电图的发展趋势
心电图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应用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结合
通过同步检测,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心电图与MRI结合
长期随访评估
心电图可以用于长期随访评估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
04
心电图的注意事项
心电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心电图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 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禁忌症
心电图检查无绝对禁忌症,但对于严 重电解质紊乱、严重心力衰竭等患者 需谨慎操作。
心电图的正确操作方法
01
02
心电图的自动化解读技术
自动化心律失常识别
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和分类心律失常,提高诊断效率。
心电图特征提取与疾病预测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图分析,能够预测心脏疾病的风险,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的组成要素
总结词
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组成。
详细描述
心电图由一系列波形组成,每个波形都有其特定的意义。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 程,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U波则是心室内 膜电位变化的反映。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总结词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包括标准导联、加压单极导联和特殊导联。
03
04
检查前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避免 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连接电极
按照标准12导联体系连接电 极,确保电极位置准确无误。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课件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e34a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其他生理干扰
如呼吸、运动等对心电图的影响,需嘱咐患 者保持静止并平稳呼吸。
04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和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心 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早 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 等。这些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进
行诊断和监测。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 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等多种原 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治疗。
案例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 氧而产生的病变,是冠心病的一
种表现。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 段压低、T波倒置、异常Q波等。 这些表现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
根据心电图上的电压和电轴偏移 ,判断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右
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等异常。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
分析P波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停搏
等异常。
房性心律失常
观察P波变化,判断是否 存在房性早搏、房颤或
房扑等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QRS波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室性早搏、室
需要及时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案例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异常Q波、ST段弓背抬 高、T波倒置等。这些表现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需 要及时治疗。
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是一种严 重的心脏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 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解读与判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如呼吸、运动等对心电图的影响,需嘱咐患 者保持静止并平稳呼吸。
04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和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心 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早 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 等。这些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进
行诊断和监测。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 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等多种原 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治疗。
案例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 氧而产生的病变,是冠心病的一
种表现。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 段压低、T波倒置、异常Q波等。 这些表现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
根据心电图上的电压和电轴偏移 ,判断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右
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等异常。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
分析P波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停搏
等异常。
房性心律失常
观察P波变化,判断是否 存在房性早搏、房颤或
房扑等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QRS波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室性早搏、室
需要及时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案例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异常Q波、ST段弓背抬 高、T波倒置等。这些表现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需 要及时治疗。
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是一种严 重的心脏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 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解读与判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fcb0b2af90242a895e5cd.png)
复极时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复极产生的心电 向量与除极推进的方向相反,面对复极方向的探查
电极测出负电位,描记出的波形向下,背离复极方
向的探查电极测出正电位,描记出的 波形向上。
ppt课件
7
2、一块心肌的除极和复极
1 一块心肌的除极
除极 : 内膜
ppt课件
外膜
8
2 一块心肌的复极
心外膜先复极 原因: 压力低 温度高 供血好
无R波的QRS波群称之为QS波。 波幅<0.5mV者用q、r、s表示,否则用Q、R、S表示,QS波不分大小写。
ppt课件 25
rS
Rs
rSR’ QS
qR
Qr
ppt课件
RsR’s’
26
ST段
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的线段
反应心室缓慢复极
ppt课件
27
T波
基本 波形
QRS综合波群后的基底 部较宽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
+++++
- - (- +)++
- - (- +)++ 除极过程
+++++ 静息状态
+ +(+-)- ppt课件
- -- - -5
除极时,一对电偶向前移动,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面对除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测出描记出的波形向上,背
离复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描记出的 波形向下。
ppt课件
6
1、单个心肌细胞的复极 (repolarization)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 2和V4位置连线的中点
电极测出负电位,描记出的波形向下,背离复极方
向的探查电极测出正电位,描记出的 波形向上。
ppt课件
7
2、一块心肌的除极和复极
1 一块心肌的除极
除极 : 内膜
ppt课件
外膜
8
2 一块心肌的复极
心外膜先复极 原因: 压力低 温度高 供血好
无R波的QRS波群称之为QS波。 波幅<0.5mV者用q、r、s表示,否则用Q、R、S表示,QS波不分大小写。
ppt课件 25
rS
Rs
rSR’ QS
qR
Qr
ppt课件
RsR’s’
26
ST段
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的线段
反应心室缓慢复极
ppt课件
27
T波
基本 波形
QRS综合波群后的基底 部较宽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
+++++
- - (- +)++
- - (- +)++ 除极过程
+++++ 静息状态
+ +(+-)- ppt课件
- -- - -5
除极时,一对电偶向前移动,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面对除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测出描记出的波形向上,背
离复极方向的探查电极描记出的 波形向下。
ppt课件
6
1、单个心肌细胞的复极 (repolarization)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 2和V4位置连线的中点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 ppt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7d2207336c1eb91a375d51.png)
• 1.长的RR间期之后出现一个与P波形态不同的P’波,起源于心 房下部的P‘波也可呈逆行型性;
• 2.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PR间期>0.12秒; • 3.P’的形态可能一致,也可能呈多形性,这取决于心房异位节
律点是单源性抑或多源性; • 4.当房性逸搏连续出现即形成房性逸搏心律,心率在50次/分左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
一、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 第一站:窦房结
心房
• 第二站:房室结
束支
• 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心室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段 QRS波群 ST段与T波
相应心电活动
心房除极
房室传导时间
心室除极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
心电图形成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QRS波群的命名
R
Rs
qRs RS
rS
rSr’
qR
QR
Qr
QS
R
rsR’
三、导联连接方式
双极、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小结
窦性停搏
• 窦房结放电故障导致心房去极化缺乏和周期性心室心搏停止 – 频率 = 75 bpm –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 2.8 秒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明显增加,注射 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 2.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PR间期>0.12秒; • 3.P’的形态可能一致,也可能呈多形性,这取决于心房异位节
律点是单源性抑或多源性; • 4.当房性逸搏连续出现即形成房性逸搏心律,心率在50次/分左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
一、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 第一站:窦房结
心房
• 第二站:房室结
束支
• 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心室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段 QRS波群 ST段与T波
相应心电活动
心房除极
房室传导时间
心室除极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
心电图形成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QRS波群的命名
R
Rs
qRs RS
rS
rSr’
qR
QR
Qr
QS
R
rsR’
三、导联连接方式
双极、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小结
窦性停搏
• 窦房结放电故障导致心房去极化缺乏和周期性心室心搏停止 – 频率 = 75 bpm –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 2.8 秒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明显增加,注射 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7cbb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8.png)
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缺血表现。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发室性心动过速、房颤 等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病 理性Q波等。
瓣膜性心脏病对心电图影响分析
1 2
二尖瓣狭窄
心电图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提示左心房扩 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但长期关闭不全可导致左心 室肥大。
《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分析 • 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录
• 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注意事项 •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电图定义及作用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作用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用于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 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 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等。
心脏电生理基础
0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02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稳定的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时,会发生 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给出 诊断意见。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建议及时与上级 医师或心电图专家会诊。
THANKS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和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正常 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
秒,最宽不超过0.11秒。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 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 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临床心电图》课件
![《临床心电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2cb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3.png)
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及其解读
1
P波
表示心房收缩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一个圆润的正弯曲。
2
QRS波群
表示心室收缩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一个振幅较大的正弯曲。
3
T波
表示心室舒张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一个圆润的正弯曲,与P波相反。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并诊断各种心律失常, 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
• Li C, et al. Advanced Techniques in ECG Analysis. Cardiol Res. 2018;11(4):201-215.
检测心肌缺血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ST段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心肌缺血的情况。
评估心脏病变
心电图可以提供心脏肌肉的厚度、形状和腔室 容积等信息,帮助评估心脏病变的程度。
监测治疗效果
心电图可以用于监测治疗心脏疾病的效果,如 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
心电图的常见错误解读与如何避免
1 漏诊和误诊
不熟悉心电图波形解读可能会导致重要病变的漏诊或错误的诊断。定期培训和经验积累 可以帮助减少错误。
2 电极位置不正确
电极放置不正确可能导致波形变形或干扰,应遵循正确的电极放置方法。
3 干扰和噪音
外部干扰和噪音可以干扰心电图的准确性,应在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少干扰源。
心电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通过对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发现心脏疾病的趋势、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和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及参考文献
心电图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对心脏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帮 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
《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03d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e.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QRS波群宽大畸形, 2.时间>0.12S。
心房颤动
房颤房颤,P波消失,f波出现,R-R不等
重点小结
1.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意义 2.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特点和正常值 3.心电轴偏移目测法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 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QRS波群 R波
PR段 P波
ST段 T波
PR间期
Q波 S波
2.右心房肥大
P波尖而高耸,振幅>0.25mV,时间正常。以Ⅰ、Ⅱ、 Ⅲ、 aVF等导联明显,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故称“肺型P 波”。
(二)心室肥大
3.左心室肥大
主要表现为QRS波群电压增高。
肢导:RⅠ>1.5mV,RaVL>1.2mV,RaVF>2.0mV。或RⅠ+SⅡ>2.5mV。 胸导:Rv5或Rv6>2.5mV或Rv5+Sv1≥4.0mV(M)3.5mV(F) 。
房内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室性早搏
1.提早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 2.QRS时限常>0.12s。 3.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4.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
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 2.QRS波一般不变形, 3.P’-R>0.12s, 4.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695b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4.png)
心房颤动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房性心律: ①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内。
③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P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P’ 波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1mv。 (2)心率:窦性心律--60-100bpm,>100bpm--窦性心动过速, <60bpm为窦性心动过缓。 在一定范围内低于或高于正常频 率的,以及轻度的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范围的心律。 (3)心律:健康人绝大多数时间为正常窦性心律,偶有早搏。 (4)P波:在肢体导联中除avR为倒置外,余导联多为直立, 或较低平。在胸壁导联V1-6,多不够明显直立。 (5)P-R间期:自P波开始至QRS波群开始的时间,0.12-0.20s。 (6)QRS波群:狭窄,形态多样的(qR,R,Rs,rs,或qRs)波 群,时间在0.06-0.10s范围内。
(9)U波:T波后小波,V2-3易见,应直立。
(10)Q-T间期:自QRS波开始至T波终了的间期,随 心率而略有长短之别。与心率不符的延长有较重要 意义。异常缩短多为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影响
心率估算法
• 一个RR间期的大格数 心率
•
1
300
•
2
150
•
3
100
•
4
75
•
5
60
电轴
• 临床工作中很少测量P波和T波的电轴, 而QRS波群的电轴变化常与心脏病变密切 相关。
临床心电图浅析
一、 心电图基础
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在瞬时 间电位的矢量和,所谓矢量,即指 有大小和方向。心电图记录的是心 肌除、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化,
1、 心电图导联的安置
因为某时刻心脏总电位的大小和方 向一定,而记录导联放置位置不同, 所以各个导联记录的电位各不相同。
导联电极安置
常用概念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常用概念2
(7)ST段:是自QRs波群终了的J点开始至T波开始的 一段。正常随T波的直立而浅浅的上飘。ST段平行 的压低或斜向下的压低不正常,轻度抬高可见于正 常人,应与临床情况结合判断正常与否。 (8)T波:除在avR导联是例置外,余在R波高于 0.5mv时均应直立。(如在I,II导联应直立,avR中 应倒置,胸前导联自V4-6均直立)。
• 电轴的正常值在-30~+90度,-30~-90度 电轴左偏,+90~+180电轴右偏,90~+180度电轴不确定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30
二、ECG的心律诊断
• 窦房结--经传导束--心房和心室 • 心电图上:P、QRS、T • 时限和相互间的间期在一定的范围内 • 当心脏激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时即出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下图)。
④心房扑动: 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 在II、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不 超过0.02s,频率在240-430 bpm,AV传导 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⑤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 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 现RR间期相等
现心律失常,心电图上会出现相应的改 变。
1、 室上性心律: ⑴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通常 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II、III、avF导联P 波直立。
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 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P-P或R-R间期 的差值大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⑶交界性心律: 起搏点在房室结,下传心室时逆传心房, P波在II、III、avF导联常倒置,可以埋藏 于QRS波中不可见,也可QRS波之后, QRS波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结性心律频率 40-55bpm,快于此范围称交界性心动过速
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有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两种,前者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 参与,后者发生机制为房室结双径路。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波规律出现,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也 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多为倒置的逆行P波,如下图)。 QRS波可稍有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