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cb0d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强弱电解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2.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3、教学方法:引、学、导、练。
4、教学过程:【引】第二章学习过化学反应平衡移动,主要是气体,那溶液里有没有离子的平衡呢?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的内容。
【学】自主学习:1、内容:(1)强弱电解质,教材P40-P41(2)《名师同步导学》,强弱电解质的填空2、时间:10min【导】知识回顾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过氧化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多数有机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 NH3 等)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均为电解质5.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注意:1、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难溶的盐(BaSO4等)虽然水溶液不能导电,但是在融化时能导电,也是电解质。
(电解质≠易容≠导电)3、CO2、NH3等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自身”电离,均不是电解质。
练习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实验3-1: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备注: Mg条使用前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讨论下列问题:(1)镁条和酸的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Mg + 2H+ ==== Mg2+ + H2↑(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否相等?怎么判断?反应速率不同,pH不同,说明盐酸和醋酸中的H+浓度是不同的。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d79b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f.png)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2.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3.能够运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
2.教学难点: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2.提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如何导电的?电离过程有何特点?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2.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强调电离平衡的概念。
三、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1.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其物理意义。
2.通过实例讲解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分析电离平衡常数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四、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1.讲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缓冲溶液的配制。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2.强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练习题:计算某弱酸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2.思考题: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七、教学反思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导入新课1.强调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
2.提问: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观察实验:将少量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分别插入电极,观察导电现象。
2.分析实验现象: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7400f16137ee06eff918b7.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体会重要的学习方法(类比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等【教学用具】试管、试管架、药匙、pH试纸及比色卡、镁条、盐酸、醋酸、氯化钠晶体、醋酸铵固体【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地球、海洋、农药的图片。
【展示】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知识回顾】学生总结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
【学与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
不同电解质的电离是否有区别?【实验探究】实验3-1: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比较其大小。
【思考】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下列问题:(1)镁条和酸的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否相等?怎么判断?(3)为什么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H+浓度却不同?【结论】说明:HCl和CH3COOH的电离程度不同【展示】展示盐酸、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
【板书】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展示】分类依据:是否完全电离1.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常见强、弱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①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②强碱:NaOH、KOH、Ca(OH)2、Ba(OH)2③大多数盐常见的弱电解质:①弱酸:CH3COOH、H2CO3、H2SO3、H3PO4、H2S、HClO、HF②弱碱:NH3·H2O、Fe(OH)3等。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2fc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c.png)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弱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如何表示和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3. 掌握通过实验方法确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教学重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表示和计算;2. 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教学难点:1. 掌握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材料:弱电解质溶液、电导仪、电极、导线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模拟软件等;3. 教学资料:相关教材、实验手册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约5分钟)1. 引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电解质吗?”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 分享问题:提问“在生活中有什么常见的电解质?”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答,并展示相关图片。
Step 2:学习弱电解质的定义(约15分钟)1. 介绍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2. 解释什么是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3.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给出弱电解质的具体概念。
Step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表示(约10分钟)1. 介绍电离度的定义,引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2.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解释电离度的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几个简单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Step 4: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约25分钟)1. 介绍实验方法:使用电导仪测量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2.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室器材,进行实验;3.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4. 引导学生计算得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Step 5: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约10分钟)1.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2. 观察数据规律,总结得出结论;3. 强调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和原因。
Step 6:课堂练习与答疑(约10分钟)1. 设计几道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消化课程内容。
Step 7: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或计算,测定另外一个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6f3635354028915f814dc201.png)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设计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揭示了应用这类反应的广泛领域,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生态平衡、自然奇观、矿产资源以及许多现代科技的应用都与离子的存在、迁移和物质间的转化有着密切联系。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完善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联系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纽带。
因此,本节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建议如下:1.新课导入。
可以依据引言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自然奇观和科技时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地球上广阔的水域是离子反应广泛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说离子反应是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以及研究离子反应在现代化工生产和环保建设中有何意义。
2.【实验3-1】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课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4)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说明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弱电解质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电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294f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e.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2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教学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解外加物质、温度、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应用可逆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3、通过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学习,初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等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设计一个“CH3COOH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吗”的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通过CH3COOH这种弱电解质的电离情况来引出电离平衡状态的建立、定义,并画出对应的图像。
2、让学生联系之前学习的化学平衡的特征来自己讲述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注:教师加以补充:①.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当外界条件改变是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②.电离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3、以醋酸的导电实验引出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让学生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知识一起完成以醋酸电离为例来学习影响醋酸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教师总结: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浓度、加入其他电解质等因素4、巩固例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例题的思考和讲解对已学知识点有个加深和巩固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四、板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等)的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逆、等、动、定、变注:①化学平衡的理论适用于电离平衡②电离方向是吸热方向,是溶质微粒增多的方向三、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一)、内因:电解质本身性质(二)、外因:温度:越热越电离浓度:越稀越电离加入其他电解质:四、教学反思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教坛新星大赛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题:弱电解质电离授课人:盛诚诚2022年9月23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7810310661ed9ad51f3fa.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把握目标~明确方向】本节要掌握的知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电离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理解电离常数在电解质强弱比较中的应用。
4.掌握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结构和组成上加以理解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加以判断,能够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
【自主学习~问题生成】请同学们严格按照“阅读六字诀”进行学习。
“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本案资料、工具书、你的边的资料等)读划:划着重点(在重点内容上做上标记)读写:写着感想(在相应位置上写上自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读记:记(背)着内容(背诵你所理解的重点知识)读练:练着习题(例题)(通过练习实现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巩固及掌握)读(实现作业前置:简单作业课本化,复杂作业工具(编印)化)思:思(想)着问题(对阅读及练习中产生的新的疑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读人体血液的pH几乎恒定在7.35~7.45,否则人体便不能正常工作。
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HCOOH)的有机酸。
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也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现象吗?⒊请同学们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阅读时注意:【问题1】(A级)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问题2】(B级)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有什么关系?【问题3】(C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的分类之间有什么关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4】(C 级)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5】(A 级)什么叫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什么特征?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问题6】(B 级)以改变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问题7】(B 级)什么是电离常数?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 【问题8】(C 级)如何区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如何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9】(C 级)多元弱酸及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应如何书写?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之间有什么不同?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⒋请同学们认真的、不应付的完成:(A 级)课本P40“实验3-1”的表格及P41~42“思考与交流”课本P43~44习题; (B 级)本学案【新知学习~不议不讲】; (C 级)本学案“【点睛示例~当堂检测】”。
教学设计15: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15:3.1 弱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78128b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png)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强弱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如醋酸等弱酸。
【交流2】(2)盐酸溶液中存在H+、Cl-,无HCl分子,如下图1;醋酸溶液中存在H+、CH3COO-和CH3COOH分子。
如下图2。
图1 图2【讨论】可以从哪些角度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交流1】(1)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判断: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交流2】(2)依据物质类别判断:强酸(如HCl、HNO3、H2SO4、HClO4、HBr、HI)、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等)、大部分盐是强电解质。
弱酸(如H2CO3、CH3COOH、H2SO3、HClO)、弱碱(如NH3.H2O、Al(OH)3、Mg(OH)2、Cu(OH)2等)、水、少数盐(如(CH3COO)2Pb)是弱电解质。
【问题探究1】(1)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这句话对吗?【交流】不对。
导电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带的电荷多少有关,所以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可能比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例如:BaSO4、CaCO3、AgCl等物质的溶液与醋酸溶液、氨水相比较,显然后者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问题探究2】(2)强电解质都溶于水,弱电解质少部分溶于水,大部分难溶于水是否正确?【交流】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
某些难溶盐,虽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仍属于强电解质。
如BaSO4等。
有少数盐尽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如(CH3COO)2Pb等。
【问题探究3】(3)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对吗?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有何特征?【交流】不对。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如NaCl、CH3COONH4等;共价化合物部分是强或弱电解质,,部分是非电解质。
如HCl是强电解质,HF是弱电解质,CH3CH2OH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 教案
![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ccef6e009581b6bd9eb6d.png)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难点: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议,练,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过程:
小结: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方法;
2.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进一步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移动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CH
小结:
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电离常数
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7d95540b1c59eef8c7b48d.png)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实验准备:0.1mol/L的NaCl溶液、0.1mol/L的盐酸、NaOH溶液、氨水、醋酸、蔗糖、酒精溶液、蒸馏水。
烧杯(8只)、石墨电极、电池、导线、小灯泡、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的综合教学法;第二课时,以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为主要目的,采用类比、推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我们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学生回顾、讨论后小结)【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NaCl、HCl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设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思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学生回答】不相同。
【设问】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设问】为什么有些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不相同呢?【学生回答】因为有些是强电解质,有些是弱电解质。
【提问】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第一节__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第一节__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950f1bcd126fff6050b9c.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备课教师:李若楠教学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引入][板书]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复习提问] 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回答]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板书]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投影]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学与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回答] 有区别,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思考] 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盐酸代替醋酸呢?[回答] 醋酸腐蚀性比盐酸小,酸性弱。
[追问] 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浓度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实验]3-1: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实验结果] 开始0.1mol/LHCl 与镁条反应剧烈,pH 值盐酸为1,醋酸为3[小组探讨] 反应现象及pH 值不同的原因?[汇报]探讨结果:开始0.1mol/LHCl 与镁条反应剧烈,说明0.1mol/LHCl 中氢离子浓度大,即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说明HCl 完全电离;而开始0.1mol/LCH 3COOH 与镁条反应较慢,说明其氢离子浓度较盐酸小,即小于0.1mol/L ,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教学设计2:3.1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2:3.1弱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e26d67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9.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材分析本章是应用前一章所学化学平衡理论,探讨水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本节课重点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师由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假设,然后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假设,最终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又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再次运用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学生明确可运用化学平衡知识去分析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去分析电离平衡。
3.使学生了解测定pH的方法及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获取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及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等知识。
2.使学生学会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使用了计算机、实物投影等媒体手段,同时借助动画等辅助教学。
通过实验、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思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个可逆过程,请根据化学平衡的有关原理思考:当醋酸溶于水后,醋酸电离的速率与CH 3COOH -、H +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会有何变化?试绘制速率—时间图。
展示图像,并结合表中各粒子浓度的变化分析图像的建立过程,同时使用动画模拟电离平衡建立过程。
由图像引出电离平衡1. 定义2. 特点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思考:0.1mol/L 的CH 3COOH溶液中CH 3COOH CH 3COO -+ H +[过渡]氢硫酸和次氯酸都是弱酸,那么它们的酸性谁略强一些呢?那就要看谁的电离程度大了,弱酸电离程度的大小可用电离平衡常数来衡量。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cbde04804d2b160a4ec03a.png)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4.了解电离常数的概念、表达式和意义。
强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按图所示,将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
完成下面的表格:1 mol/L HCl 1 mol/L CH3COOH实验操作与镁反应现象产生无色气泡较快产生无色气泡较慢结论Mg与盐酸反应速率快,表明盐酸中c(H+)较大,说明在水中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测量溶液的pH数值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下同)结论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c(H+)不相同实验结论不同的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相同2.概念和物质类别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如Na2SO4:Na2SO4===SO2-4+2Na+。
(2)弱电解质: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
如CH3COOH:CH3COOH CH3COO-+H+;NH3·H2O:NH3·H2O NH+4+OH -。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2CO3:H2CO3H++HCO-3_(主),HCO-3H++CO2-3_(次)。
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
如Fe(OH)3:Fe(OH)3Fe3++3OH-。
(3)酸式盐①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NaHSO4===Na++H++SO2-4_。
②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CO3===Na++HCO-3_,HCO-3H++CO2-3_。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金属铜、稀硫酸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2)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3)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4)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2H++CO2-3(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2)×BaSO4难溶于水,是强电解质;CH3COOH易溶于水,是弱电解质(3)√(4)×H2CO3的电离方程式应分步书写(5)×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解质强弱无必然联系2.NH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它并不是电解质,为什么?答案: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电离产生NH+4和OH-而使溶液导电,实际导电的是NH3·H2O,而不是NH3,故NH3·H2O是电解质,NH3不是电解质。
人教版化学选修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选修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24ef8b4daa58da0114aed.png)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教学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以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内容比较丰富,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兼而有之。
在这一章,学生们将通过分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过程,体会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了解pH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沉淀反应的应用,体会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还要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这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说,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化学平衡和溶解平衡的纽带,因此作为开篇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识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与强弱电解质之间的关系。
3、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有关离子浓度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概念形成的一般方法,理解化学平衡原理对电离平衡的指导作用,了解平衡的思想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物质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体会用平衡理论指导分析解决相关离子浓度问题对思维的启发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识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难点: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1课时)[使用学生]高中二年级[实验用品及技术媒体]1、多媒体电脑2、pH试纸、0.1mol/L盐酸、0.1mol/L醋酸、镁条、砂纸、饱和硼酸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固体、醋酸钠固体[具体教学过程]倾听、思考、板书环节四总结巩固练习提高[指导]由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总结。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9f8cacaaedd3382c4d37d.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二、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三、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四、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强弱电解质电解质(electrolyte):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1、CH3COOH CH3COO-+H+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ionization equilibrium)。
3、电离平衡的特征:(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2) 等--V电离=V结合≠ 0(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浓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三、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嗖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高二化学选修4.3.1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二化学选修4.3.1弱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6b2eaefb4afe04a1b071de7f.png)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第一课时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高一教材第7 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范畴。
从教材的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二课时已辨析过强弱电解质,它是前两课时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强弱电解质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和认识溶液中离子反应的起始课。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通过宏观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电离情况,透过现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电离平衡的本质。
二、化学新课程标准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三、学生情况分析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强、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对化学平衡知识也有了系统地学习,已能初步解决化学平衡问题,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在初中、高一也积累了些许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高一学习过原子结构、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研究理论知识的经验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学生对于离子的概念一直比较薄弱,设计并动手实验方面还较为欠缺,同时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应用还不够熟练,有待在实践中继续加强。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复习物质分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组成和结构上加以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巩固物质分类法的应用和分类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难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投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录像【思考】为什么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现象分析】灯光亮→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发生电离→电离: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复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①离子的浓度;②离子的电荷数;③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案【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高考说明】①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②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第1课时【学习目标】⒈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⒉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能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温度、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旧知回顾】⒈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⒉练习:[讨论]下列物质中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 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 ___⒊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离子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新知讲解】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观察试验3-1:P40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填表:练习: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讨论:⒈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⒉BaSO4、AgCl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为什么?例⒈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1mol/L的甲酸溶液10mL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阅读P41:①了解电离平衡的形成过程②复习化学平衡,比较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异同⒈电离平衡:⒉电离平衡的特征: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CH3COOHNH3·H2OH2O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中学阶段)H2CO3H3PO4H2S⒋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符合原理(2)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内因:外因: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子反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讨论与探究:⒈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离子浓度_____ _?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⒉画出用水稀释冰醋酸时离子浓度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例2、以0.1mol/LCH3COOH溶液中的平衡移动为例,讨论:【问题与疑惑】【课后练习】1、把0.05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A、自来水B、0.5 mol/L盐酸C、0.5 mol/L H2SO4D、0.5 mol/L氨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NaCl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D、NaCl晶体中不存在离子3、下列物质中水溶液中不存在除水电离以外的电离平衡的是A 、(NH 4)2SO 4B 、NaHCO 3C 、H 3PO 4D 、Fe(OH)34、现有 ①0.1mol/L 醋酸溶液;②0.1mol/L 盐酸;③pH = 1 的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使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对于稀释前后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稀释前,溶液 pH :① > ② = ③ B 、稀释后,溶液 pH :① > ② = ③C 、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 > ① = ②D 、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 > ① = ②5、pH = 1的两种一元酸HX 和HY 溶液,分别取100mL 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 2体积分别为V HX 和V HY 。
若相同条件下 V HX > V H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X 可能是强酸 B 、HY 一定是强酸C 、HX 的酸性强于HY 的酸性D 、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 2的速率相等6、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m olCl 4.0m olMg 25.0Na 2、、,则-24SO 的物质的量为( )A .0.1 molB .0.3 molC .0.5 molD .0.15 mol7、(07上海)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 +)相同B .100mL 0.1mol/L 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 =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 都为5D .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 +)均明显减小8、(2004全国)将0.l mol·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9、(20XX 年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
右图是KOH 溶液分别滴定HCl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 3·H 2O 溶液滴定HCl 和CH 3COOH 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学习目标】⒈巩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⒉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电离度的概念【学习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学习难点】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旧知回顾】(1)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什么?划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标准是什么?(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的强弱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讨论:1.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反应速率何者快?产生的H2的量关系如何?2.氢离子浓度相等、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反应速率何者快?产生的H2的量关系如何?【新知讲解】三、电离常数叫做电离常数。
例如:醋酸,碳酸和硼酸298K时的电离常数分别是1.75×10-5,4.4×10-7(第一步电离)和5.8×10-10由此可知,醋酸,碳酸和硼酸的酸性⒈一元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如:CH3COOH CH3COO—+ H+K a=)()()(33 COOHCH cCOO CHcHc-+⋅写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NH3·H2O NH4+ +OH—K b=注:①K越大,离子浓度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所以可以用K a或K b的大小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
②K只与有关,不随改变而改变。
(2)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K值越大,说明电离程度越大,酸碱也就越强;K值越小,说明电离程度越小,离子结合成分子就越容易,酸碱就越弱。
(3)影响K的外界条件:对于同一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K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温度升高,K值变大。
若不指明温度,一般指25℃。
(4)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阅读课本P43表3-1⒉多元弱酸(碱)分步电离,酸(碱)性的强弱主要由第步电离决定。
如H3PO4的电离:H3PO4H+ + H2PO4-K1=H2PO4-H+ + HPO42- K2=HPO42-H+ + PO43-K3=注:K1>>K2>>K3四、电离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1)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叫做电离度。
(2)影响电离度的主要因素(内因)是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其外部因素(外因)主要是溶液的浓度和温度。
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的电离度;温度升高,电离度,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一般需要热量。
思考与交流:不用计算,判断下列各组溶液中,哪一种电解质的电离度大?(1)20℃时,0.01mol/LHCN溶液和40℃时0.01mol/LHCN溶液。
(2)10℃时0.01mol/LCH3COOH溶液和10℃时0.1mol/LCH3COOH溶液。
【反馈练习】⒈在18℃时,H2SO3的K l=1.5×10-2、K2=1.0×10-7,H2S的K l=9.1×10-8、K2=1.1×10-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亚硫酸的酸性弱于氢硫酸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C. 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D.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⒉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D.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⒊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键和强极性键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电解质B.较弱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化合物一般是弱电解质C.具有强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具有离子键的难溶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4、(09年海南化学·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c(H+) = 10-4 mol/L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将此溶液加水稀释后,电离的HA分子数大于0.1%5、下列有关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其电离平衡常数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6.(08天津卷)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B、0.10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7、25℃时,在0.5L0.2mol/L的HA溶液中,有0.01mol的HA电离成离子,求该温度下HA的电离常数.8、某同学要通过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