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类运动基本技术的运用

通过讲授法向同学们介绍田径运动技术的定义和相关描述,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因素;田径运动技术的评定标准等等。

要求:学生作必要的笔记

第一节田径运动技术的概念、构成及评定标准

一、田径运动技术概念:

田径运动技术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机体能力,有效完成跑、跳、投的动作方法。——《田径》(刘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田径运动技术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机体体能、智能和技能,有效地完成跑的快、跳的高、跳的远、投的远的动作方法。——《田径》(王传三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田径运动中,合理的技术动作必须符合: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的规律和要求。

田径运动技术在形式和内容上包含有: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度、用力顺序、协调配合程度以及动作效率等要素。

二、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因素

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

1 运动生物力学——其运用可以使技术动作更加的合理和有效

2 运动生理学——运用可使技术动作体现节能效果、发挥最大潜能。放松技术的理念

3 运动解剖学——更加了解人体运动器官的特点,合理技术就是符合并善于发挥这些特点。如不同的肢体环节,尤其不同的特点,并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

4 运动心理学——培养的运动员是能经受各种变换环境的、意志力顽强的人,运动技术也能在各种优或劣情景下都能得到正常发挥的稳定的技术。

5 社会学——运动技术缘自于生产劳动,应回归于社会生活,并为之服务。运动技术不仅属于竞技体育,同样属于体育的各个领域。

三、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

实效性:是指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经济性:是指在运动中合理运用体能,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地利用人体的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第二节田径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跑的技术原理)

一、田径运动技术中有关力学的基本概念

内力;人体是一个力学系统

外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

二、在田径运动中人体重心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一)跑的步长、步频及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

1.决定跑速的因素分析:

跑速:决定跑速的因素有步长和步频

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间的直线距离;步频是指跑时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

的次数。

步长与步频的关系:

而步长又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1)步长可由后蹬距离、腾空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其中后蹬距离取决于:身体条件(腿长、胯关节灵活性)、后蹬的角度和

后蹬腿伸直的程度等因素。

腾空距离则取决于腾空时的初速度、腾起角度和空气的作用力等因素。公式:S =V2cosin2θ/g

着地缓冲距离主要取决于腿长、着地的角度、着地的时机等因素。

其中着地缓冲距离由于人体受力方向即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不利于人体的向前,故该距离不是越长越好,而是在技术上要求尽可能的使身体快的移过支撑点,转入后蹬,而采用主动地“叭地”技术。

综上所述,步长的大小取决于,身体条件、后蹬的角度和后蹬腿的伸直程度、腾起的初速度、腾起的角度及空气作用力。

2)步频

步频取决于完成每一步的时间,而这一段时间可以分为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支撑时间是完成步长过程中后蹬距离和支撑缓冲距离所花费的时间,他与支撑缓冲技术和后蹬动作的速率等因素有关。腾空时间是完成步长中腾空距离所用的时间,他与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度和空气作用力等因素有关。

第三节跳跃的技术原理

一、跳跃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田径运动中的跳跃,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的高度或远度的运动项目。

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是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相结合的混合性质的运动。各跳跃项目虽然运动形式和要求不同,但它们都是从人体的水平位移转变为抛射运动,都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紧密相连的技术阶段:

(1)助跑阶段:亦称人体水平位移阶段。

(2)起跳阶段:亦称人体由水平位移向抛射运动的转变阶段。

(3)腾空阶段:亦称人体的抛射运动阶段。

(4)落地阶段:亦称人体抛射后的下落着地阶段。

落地阶段:亦称人体抛射后的下落着地阶段。

二、决定跳跃成绩的因素

(一)跳高

跳高成绩(H)由3个部分组成(图2—4 ):一是腾空前身体重心的高度(H 1),它取决于身高、腿长和腾空前的身体姿势;二是腾空前身体重心高度到腾空最高点的垂直距离(H 2),它取决于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和腾起角度;三是腾空最高点时身体重心与横杆的垂直距离(H 3),它取决于过杆时的身体姿势和过杆动作。因此,跳高成绩可以用H= H 1 +H 2+H 3公式来表示。这里需要指出,除非腾越过杆时身体重心低于横杆(实践中又不可能做到)H 3是正值,否则H 3均为负值。

从H 1

来看,身高和腿长无法改变,但在技术方面,如能在起跳离地时充分伸直起腿的髋、膝、踝三关节,两臂和摆动腿充分向上摆起,身体充分向上伸展,就能提高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的高度,有效地增在H 1值。

从H 2来看,根据抛射运动物体上升高度公式:

(H)为被抛射物体的上升高度,V0为腾初速度,a为

腾起角,g为重力加速度)得知,在跳高中,人体重心上升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因此,起跳是跳高技术的关键。

分析整个动作过程,H 1又可以分解为h 1和h 2(图2—5 )。

h 1是起跳脚着地后屈膝缓冲至最大程度时,地面到身体重心的高度。

h 2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H 1 减去h 1,也就是说,h 2说起跳用力的有效工作距离,它对提高H 2 的值至关重要。因为当用力蹬地身体产生垂直加速度时,工作距离越长,或者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越短,起跳离地瞬间的末速度越大。所以,加大起跳腿蹬伸用力的工作距离和缩短起跳腿蹬伸用力的时间是使人体获得较大腾起初速度(或者说取得较大的H 2值)的基本途径。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