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原有的城乡二元人口形态也随之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小城镇人口向城市流动,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等等,这些人口流动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又改变着各个层次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生源结构。

由于多年来教育投入的原因,城市的教育资源普遍优于农村的教育资源,这更导致农村适龄儿童流向城市就读义务教育,并随后在城市就读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不仅如此,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也造成另外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留守儿童或留守少年。留守儿童或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正困绕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人口的流动自然地也会带来师资的流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缺乏的最典型表现就是英语师资。

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生源结构变化和生源质态的变化以及师资的缺乏所带来的直接社会影响就是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成绩的不如人意。给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或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所造成的影响还不仅这些。农村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一般高于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或少年。留守老人给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营造的现代农村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青少年接受英语语言教育的社会环境除了祖辈的几句苍白的教诲和学校千方百计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外对青少年的英语语言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和境界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农村高中英语语言教育的难度是城市学校所不及的。尽管农村高中的广大英语教师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学生水平不高的现实使得教师们不得不提出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水平、缩小与城市学校学生之间的差距的问题。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农村高中——地处农村或农村集镇的高级中学。

2、英语阅读教学——指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课文这个信息载体,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阅读而获取语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写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通过阅读而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或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正确的态度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与培养。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的准备(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的准备、课文语言与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挖掘、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质态的预测等)、教学设计的实施及学生学习活动与过程的组织引导控制和评价、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语言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的习得与发展的指导与发展互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等等。英语教学还包括课后学习辅导、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评价与反馈、测试与反馈等。

3、英语阅读阅读有效性——指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准备、组织、参与、评价、反馈等程序的执行与实施、通过对学生进行在语言知识、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面的水平提升、文化素养的提升等课堂教学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使得学生虽身处农村学校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却得到水平与能力的提高,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在英语语言学习的水平及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在国家级水平考试等评价过程中的成绩提升,在竞争中相对地处于平等或较显优势的境地,获得全面地平衡发展、终身地不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让学生过富于成功体验的、丰富多彩的、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学习的基础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B.F.Skinner )。在斯金纳看来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可以获得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可以影响和预测有机体(包括人和动物)的行为。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总结了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教学原则,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乔姆斯基(Chomsky )提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既然要生存,必然要与所处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人作为认知主体,相互之间也不断交换信息。人总是以信息的搜寻者、传递者、甚至信息的形成者的身份出现,人们的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也像通讯中的编码与解码一样,必须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转换和加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特征如下图所示:

3、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人们思维的目的仍是去反映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由此过程产生的意义取决于现实世界的结构。由于客体的结构是相对不变的,因此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别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全“迁移”到人的“大脑后部”后,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时,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而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灌输”。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由皮亚杰首先提出并经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与维果斯基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他们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同化”是学生把外部学习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中进行整合。“顺应”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信息而引起的内部结构发生重组和改变的过程。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合作,利用必要的媒体,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离不开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以下特征: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