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简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

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部分腹部血管

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部分四肢血管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

第七章动静脉造痿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

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

编者分组

头颈部血管组:

组长:华扬

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

腹部血管组:

组长:王金锐

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

组长:唐杰

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

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何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

段云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邓学东苏州市立医院

王金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罗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建初北京协和医院

唐杰解放军总医院

温朝阳解放军总医院

童一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ustin 医院

秦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一、目的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检查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

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采用低频率(1.6〜2.0MHz )的脉冲波

探头对颅内动脉病变所产生的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客观的评价信息。同时通过4.0MHz 连续波或2.0MHz 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检测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 )、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及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全程获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1 、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

2 、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二、适应证

1 、脑动脉狭窄和闭塞。

2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

3、脑血管痉挛。

4 、脑血管畸形。

5、颅内压增高。

6、脑死亡。

7、脑血流微栓子监测。

8、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

9、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TCD 常规检测通常无禁忌证。但是在经眼眶探测时必须减低探头发射功率(采用功率5%〜10%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患者意识不清晰,不配合。

2 、检测声窗穿透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四、仪器设备

1 、超声仪:TCD 检查采用的超声仪应配备1.6 MHz 或

2 MHz 脉冲波探头,具有多普勒频谱分析功能。

2 、检查床:普通诊查床,头部枕依患者舒适要求调整。

五、检查前准备

TCD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要告知受检者(上午检查者)应注意正常进餐适量饮水,以减少血液黏度升高导致脑血流速度减低,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超声检查前应简略询问相关病史及危险因素。

相关信息:①既往是否接受过同类检查及结果。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或戒烟等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及用药类型。③脑缺血病变的相关症状及体征。④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CT、CTA、MRI、MRA、DSA

等影像图片资料。⑤是否进行过脑动脉介入治疗及治疗后时间和相关用药、影像资料。

仪器的调整:调整好检测的角度(仪器预设置多普勒角度< 30°、深度、取样容积

的大小、多普勒频谱信号噪音比、滤波的大小、音频信号的强度、血流速度的量程等。

六、检查技术

1 、检测部位及检测动脉

(1 )颞窗:分前、中、后三个声窗,通常后窗是检测大脑半球动脉的最佳选择,易于声波穿透颅骨及多普勒探头检测角度的调整,通过颞窗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 )、前动脉( ACA )、后动脉( PCA )和颈内动脉末段( TICA ),并可通过压 迫颈总动脉判断前交通动脉 (AcoA )和后交通动脉( PcoA )。 (2 )眼窗:探头置于闭合的眼睑上,声波发射功率降至

5%〜10% ;通过眼窗可以

检测眼动脉(0A )、颈内动脉虹吸部(CS )各段:海绵窦段(C4段)、膝段(C3 段) 和床突上段(C2 )。在颞窗透声不良时可通过眼窗检测对侧 ACA 、MCA 和TICA 。

(3)枕窗:探头置于枕骨粗隆下方,发际上 1cm 左右,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 孔,通过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VA )、小脑后下动脉(PICA )和基底动脉(BA )。

2、动脉检测鉴别

MCA :经颞窗检测,取样容积深度为

30〜65 mm ,主干位于40〜60 mm ,血流方

向朝向探头,正向频谱。压迫同侧 CCA ,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但血流信号不消失。对 于 MCA 的检测要求在主干信号的基础上逐渐减低深度连续探测到

30〜40mm 的

MCA 远端 M2 分支水平,要注意血流信号的连续性。

TICA :沿MCA 主干连续加深检测深度在 60〜70mm 范围,调整声束角度使负向血

流信号 ACA 接近消失;获得单纯的正向血流频谱为 血流消失并出现短暂尖小的负向血流信号即可确定 度时,可以获得颈内动脉虹吸部的血流频谱,经同侧 相鉴别。

ACA :在TICA 水平深度在 60〜75 mm 的负向血流频谱即为 ACA 。深度在75〜 85mm ,可以检

测到对侧半球的

ACA (正向血流频谱)。当AcoA 发育正常时,同侧

CCA 压迫试验, ACA 血流频谱从负向逆转为正向,对侧 ACA 血流速度明显升高。

当颞窗透声不良时,可经眼窗检测,声束向内上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

15°〜30°深度为60〜75 mm ,通过CCA 压迫试验鉴别。眼窗探测到对侧 ACA 为正向血流频

谱, MCA 为负向血流频谱。

PCA :经颞窗检测深度为 55〜70 mm ,以MCA/ACA 为参考血流信号, 将探头向枕 部、下颌方

向调整,当 MCA/ACA 血流信号消失,随后出现的相对低流速、音频低 于同侧半球其他脑动脉的正向血流频谱为

PCA 的交通前段(P1段),探头方向进一 步向后外侧调整,可检测到负向血流频谱,

PCA 交通后段(P2段)。当PCA 血流

来自 BA , PCoA 发育正常时, 压迫同侧 CCA 可使 P1、P2 段血流速度增加。 若 PCA 血供来自ICA ,无P1段血流信号,仅获得负向的 P2段血流频谱,压迫同侧 CCA

时, P2 段血流下降。

0A :经眼窗探头发射功率 5%〜10%,声束基本与眼球轴线垂直或稍向内倾斜 10°〜 15°检测深

度为40〜50 mm ,血流频谱为正向, PI 值大于1.10。压迫同侧CCA 时, 0A 血流速度减低或消失。

CS :经眼窗探测首先获得 OA 血流信号后增加取样容积深度为 55〜75 mm ,声束 向内下或内上,

海绵窦段( C4 段)血流为正向,膝部为双向血流频谱( C3 段), 床突上段( C2 段)为负向血流频谱。

VA 、PICA 和BA :取坐位或侧卧位均可,探头放置在枕骨大孔中央或旁枕骨大孔, 选择深度为55

〜90 mm ,通过调整检测角度, 分别获得左右侧椎动脉负向血流频谱 及小脑后下动脉正向血流频

TICA 。压迫同侧的 CCA 时TICA TICA 。当进一步向下调整探查角 CCA 压迫试验与同侧的 P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