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班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淝水之战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
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
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二、快乐自学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文86-89页。
2.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在哪里?3.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迁都哪里?迁都后推行哪些措施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4.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影响?三、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
2.孝文帝改革后不久,北魏就走向分裂。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结果,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民族淝水之战前秦衰亡民冲撞族迁都洛阳大民族孝文帝交汇聚改革汉化措施融五、达标检测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为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②草木皆兵——()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长平战役2、谢玄是东晋名将,他因为一场战役,以少胜多,打败了南下伐晋的前秦王苻坚,从而名垂千古。
这场战役是()A、赤壁之战B、长平战役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3、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中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鲜卑C、羌族D、氐族4、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导学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习目标】①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东晋胜利的原因。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②知道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知道北朝政权的更迭。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③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
学习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课前预习】一、淝水之战1、建立:人苻氏建立的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
2、战争:年,前秦发动了旨在的战争。
东晋,打败秦军,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建立:439年,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改革:即位后,进行改革。
494年孝文帝,他进一步推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禁用鲜卑语;以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鼓励鲜卑贵族与通婚等。
这些措施,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
三、北朝政权更替北魏分裂为和两部分。
东魏后被取代。
西魏后被取代。
北周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国力渐渐强大。
577年,北周灭掉,重归统一,为打下基础。
四、北方地区民族交融1、表现: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还接受他们的、、用具等;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大多采取与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西晋时,内迁各族大多使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各族相互日益加强,以往的“”“”观念逐渐淡薄。
3、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并为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习目标】①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东晋胜利的原因。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②知道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知道北朝政权的更迭。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③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公开课导学案_2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学目标北方民族的变迁和交融、淝水之战的原因和影响、鲜卑的历史和北魏的统一、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出现和影响。
二、重点难点:孝文帝改革、民族大交融三、可提升的学生核心素养:时空素养和历史理解。
四、提升核心素养的主要方法或过程梳理时间脉络,理清教学线索,阅读历史地图,纵论天下大事,诵读经典名篇,走进历史现场,对话历史人物,欣赏历史之美,感悟历史智慧。
五、教学流程诵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方大草原就是游牧民族的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商朝-鬼方、西周-犬戎、春秋-戎狄、战国、秦朝、西汉-匈奴、东汉鲜卑思:鲜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你认为可信吗?如果是真,说明了什么?如果是假,又说明了什么?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思: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会产生什么影响?读:《东晋十六国形势图》(淝水之战前)思:谁能统一北方?苻坚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376年,前秦灭代国。
代国的一个5岁的小王子跟着母亲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看:《中国通史-历史90秒-淝水之战》视频演:历史喜乐街之淝水之战思:383年的淝水之战,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结果?读:《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后前秦时代)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我们熟悉的一位巾帼英雄就生活在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北燕王子冯朗投降。
不久,他的小女儿降生了。
不久,冯朗被太武帝下令诛杀。
这个小女孩因此也被牵连充公为奴。
在她11岁的时候,宫中发生政变,太武帝遇刺身亡。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读:文成帝拓跋浚思:为什么拓跋珪和拓跋焘的谥号中带有“武”字,而文成帝和孝文帝的谥号中带有“文”字呢?看:热播剧《锦绣未央》那个命运多舛的冯姓小女孩已经长大了。
文成帝死后,她运筹帷幄,凭着非凡的胆识与智慧,在充满凶险的宫廷倾轧中,一次次化险为夷,牢牢站稳脚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域的开发导学案
第19课江南地域的开发一、学习目标1、把握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成立、前秦的成立与进展和淝水之战。
南朝。
二、把握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和阻碍。
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域的开发。
学习难点江南地域的开发二、自主学习自学方式:依据以下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觉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阅读108-109页,一、说出东汉后期的状况,谁在什么时刻成立了西晋?都城在哪里?西晋又是怎么衰亡的?二、东汉以来,内嵌的少数民族有哪些?阅读109-111页,一、东晋的成立时刻、人物、都城。
二、成立前秦的时刻、民族、人物。
3、简述淝水之战的故事。
4、南朝是怎么回事?阅读111-112页,一、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是什么?二、江南地域开发的阻碍是什么?三、合作探讨;疑难问题、拓展问题一、淝水之战有什么特点?前秦失败的缘故是什么?二、江南地域经济什么缘故会如此快速进展?四、课堂小结(知识、方式)学生先总结,教师再归纳总结。
五、达标训练一、西晋衰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刘裕B、苻坚C、王猛D、司马炎二、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衰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氐B、羌C、鲜卑D、匈奴3、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要紧缘故是A、苻坚轻敌B、军心不齐C、自豪自大D、指挥不妥4、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取胜前秦。
C、通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割裂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五、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要紧缘故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战乱较少C、北方农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六、学习反思。
七上19课-20课导学案
七上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识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西晋灭亡、少数民族内迁”等史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东晋和十六国、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等概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2、基本能力: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发展的主线、江南地区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得到开发的原因”等问题。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在课本上用笔把要点勾画出来)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三国归晋(1)魏灭蜀:控制魏国大权,灭掉弱蜀。
(2)西晋代魏:年,夺魏位建西晋,定都。
(3)西晋统一:年,西晋灭,结束了分裂局面。
2.西晋灭亡(1)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从以来,、、、、等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
(史称“五胡内迁”)(2)灭亡:年,内迁的人灭亡西晋。
二、淝水之战(重点)1.背景(1)东晋建立:年,皇族建立东晋,定都。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世纪后期,族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并统一了2.概况(1)时间:年。
(2)地点:。
(3)双方:征集八十多万兵力的与仅有8万人的。
(4)结果:以少胜多,大败。
3.影响(1) 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的状态。
(2)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南朝的建立及更替:年,大将自立为帝,国号“”,结束了的统治。
此后,南方经历了个王朝,总称“”。
【合作探究】1、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2、请同学们试着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将淝水之战的前后经过简单介绍一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1.原因:(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劳动力和技术条件: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 (主要原因)(3)社会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比较安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附答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识记:西晋、东晋建立的情况,淝水之战,江南开发的概况;2、理解:两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3、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开发问题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西晋和东晋2淝水之战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合作探究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1、活动与探究: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今天党和政府掀起的西部大开发热2、3、潮,有什么现实意义?精讲点拨、1从公元31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匈奴、羯、氐、羌、卢水胡、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有两个半世纪以上,至隋文帝杨坚继位,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自己的手中。
2、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A.263年B.265年C.280年D.316年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A.羯族B.鲜卑族C.匈奴族D.氐族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D.南方相对安定4.东晋主张坚决抵抗前秦军队进攻的宰相是A.谢玄B.谢石C.谢安D.王猛5.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两晋C.三国、两晋到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二、论从史出材料1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材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2中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C 3 C 4 C 5 C二材料题:(1)江南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公开课导学案_0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标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识发展的必然性。
制作表格、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以导学式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课前进行学法指导)导入新课(配乐导入)聆听着悠扬的马提琴声,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思绪再次让我们回到北方一望无际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曾经几时,这里是少数民族生活的热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如今他们已经移居中原,交融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灿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历史长河,探究中华民族交融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一起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检查预习1.()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之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2.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即位以后,力排众议,494年,迁都(),后又进一步推进汉化政策。
这些措施促进了(),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道什么是民族交融吗?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其方式有战争的客观推动和改革的主观促成。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为便于学习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将本节课分为三个篇章:篇章一:武之融——前秦骄兵必自败篇章二:文之融——北魏新政促融合篇章三:融之现——民族融合消隔阂过渡:同学们喜欢成语故事吗?我国古代史上有很多的成语故事与战争有关。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前面我们讲到了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的故事,你们知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故事吗?这些成语与哪次战争有关?(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次重要的战役。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部编RJ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学习目标1.了解前秦和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
2.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二、自主预习1.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西至,北大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3.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
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三、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2.如何评价孝文帝?四、随堂演练1. 导致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氐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A.盘庚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秦始皇4.《爱我中华》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A.实行三长制B.严惩贪污受贿C.实行均田制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汉水龟兹2.北魏 4393.君主专制制度4.汉语部编RJ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三、合作探究1.原因:前秦:(1)骄傲轻敌;(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江南地区的开发_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乐至县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组【学习目标】1、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2、知道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及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开发问题【学习过程】【学习笔记】一.乐学新知(设问求知,导入新课)从西晋的统一到灭亡只有36年的历史。
你知道西晋为什么如此“短命”吗?结合“晋墓壁画”,你能谈谈西晋灭亡的原因吗?二.阅读解疑(依据问题,阅读标注)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哪些?(表格)(P108-109)2、简述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有哪些?(P109-111)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P111-112)三.自学检测(完成填空,记准史实)(一)、西晋与东晋朝代建立年代都城创建者西晋东晋(二)、淝水之战1、时间:________________;2、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___;3、战争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4、胜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战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6、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交流合作,探讨展示)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2人小组互说、补充)2.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2人小组互说、补充)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人组、4人组讨论,后小组汇报展示)五.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巩固达标)(一)选择题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A.263年B.265年C.280年D.316年2.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D.南朝时期3.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继续内迁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4、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两晋C.三国、两晋到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二)阅读下列引自《资治通鉴》的一段史料,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优质课导学案_0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淝水之战,了解北魏孝文改革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史实,知道北方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知道史实,通过比较和归纳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性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族历史的伟大,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魏晋南北朝历史是线索比较多的一个时期,但是即便是头绪纷杂,也有着一个主线。
北魏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朝代,由少数民族建立,力推行汉文化,直接导致了民族交融。
为中华文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证。
学生要知道北魏的重要性,更要知道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下的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方法:通过对人物背景故事的解读和文化艺术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知道文化的交融在实际生活中的呈现。
学法指导:对比、分析、归纳教学过程:导入:我们中国的历史长远悠久,经历了无数的朝代,你们知道朝代有哪些啊?我们知道秦汉、唐宋、明清等等这些朝代。
像秦汉、唐宋这些朝代代表着我们中华文明的顶峰,那么你们知道汉代灭亡到唐代建立经历了多少年啊?汉朝(前202—220)灭亡到唐朝(618—907)建立经过了四百年,这四百年里,中华大地上建立过至少31个大大小小的朝代。
这个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要么暴虐成性、要么沉迷于享乐。
这四百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危险的时期,中华文明差一点就像其他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但幸运的是这400年里,出现了一个改变这一局面的朝代——北魏,这节课我们就来讲北魏的政治和北魏政治影响下的民族大交融。
一、北魏前的乱局北魏建立前,中华大地是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南方是东晋、北方是十六国时期,南北之间经历了多次的战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淝水之战,北方前秦统治者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和东南方晋的八万精兵作战,决战时刻,南北两方的军队在淝水两岸对峙,这时南方的将领提出北方的军队能稍微后撤一些,方便南方军队过河交战。
最新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
最新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淝水之战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________形成对峙的局面。
经过:383年,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企图消灭东晋,统一全国。
东晋团结一致,在________与前秦前锋隔岸对峙。
最终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淝水之战以后,__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知识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措施: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________;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___;以______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______;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_ ___;采用两汉、曹魏的________、________等。
影响:促进了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识点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农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________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________生产。
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_______ ___制度。
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_______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西北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________,民族关系趋于________。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导学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班级:姓名:第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3、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最先灭掉了国。
266年,他的孙子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掉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但是此后发生的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17年,重建晋朝,定都,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王是他任用汉族人为相。
383年,在东晋大败前秦。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
3、思考:六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哪些?4、思考:“动脑筋”一(第109页)、二(第111页)三(第112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师讲解少数民族内迁的方向、内迁民族等情况及带来的影响;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淝水之战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1、小组代表说一说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都有哪些?发展的表现又有哪些?老师归纳总结。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三。
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西晋完成南北统一的时间是()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17年2、以下有关淝水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发生在公元3世纪C.苻坚南征受到上下支持D.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3、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简答题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9课导学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编辑:骆秀审核:初一历史组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了解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
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掌握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状况。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江南是我国最富庶的地方,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可《史记》却记载,其地广人稀,没人挨冻受饿,可是也没非常富裕的人。
江南地区究竟是何时得到开发的呢?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结束的?2.在东汉末年,有哪些民族从北方迁往内地?(二)淝水之战1.西晋灭亡后,在南方又建立了什么政权?2.淝水之战发生时间、交战双方、相关的成语、结果和影响是什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分别是什么?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为什么西晋很快就灭亡了?2.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一统江南,为什么呢?3.结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你能为我们盱眙经济的发展提一些建议吗?四、自主评价,课堂小结西晋的兴亡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江灭亡:316年,被内迁的匈奴灭亡南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地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与东晋在淝水决战,东晋以少胜多,前秦瓦解区淝水之战影响:北方混乱,南方安定,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的 1.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开原因2.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发 3.江南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表现:1.修建水利工程;2.开垦荒田;3.种植水稻为主;4.推广小麦;5.推广牛耕和粪肥;6.手工业发展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五、当堂训练,拓展提高:1.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A.蜀国灭亡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羌族3.下列四个成语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风声鹤唳D.破釜沉舟4.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①马陵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是在()A.两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西晋 D.东晋南朝时期6.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2.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3.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目标达成: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西晋灭亡的时间,东晋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时间2、()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创境激趣】由历史图片导入【自学导航】一、淝水之战1.结合课本,归纳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双方、结果、影响。
2.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
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
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
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1)材料一王猛曾在哪一政权里担任丞相?该政权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2)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3)通过材料二判断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讨伐东晋所发动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阅读教材,找出北魏建立的时间、民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孝文帝改革改革的措施?三.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1.阅读课本,归纳一下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表现及影响?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学校(编号19)
学生班级学号小组姓名
3.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
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
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任务】【学习过程
【学习笔记】
老百姓都归附朝廷,这时不可以进攻东晋。
”
⑴材料一中,苻坚的话流露了一种什么情绪?它将对战争产生什么影响?
⑵材料二、三、四中,三位大臣的话是否都是忠言?试分析。
⑶淝水之战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前秦统一北方
3.淝水之战(时间、双方、结果)
3.淝水之战后南北形势和南朝的统治(420年,刘宋政权建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至少4点)
2.表现
3.影响
※课堂训练
1.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266 洛阳司马炎 317 建康司马睿
二、383 前秦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北方再度分裂混战东晋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三、1.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北方人为避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劳动力与生
产技术。
3.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4.劳动人民辛勤努力。
5.统治者重视……
合作探究
探究二 :
⑴现象:江南经济发展繁荣,实力强大。
⑵表现:粮食丰盈,丝布丰饶。
(足食丰衣,人民富裕)
⑶原因:江南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生产,使用绿肥和牛耕、粪肥得到推广。
小麦种植到江南,江南成为全国粮仓。
⑷江南丝织业发达,丝织技术提高。
⑸江南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
原因: A.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B.北方人为避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劳动力与生产技术。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劳动人民辛勤努力。
E.统治者重视……
课堂训练
1.A
2.北方
3.D
4.②①③④
5.A
6.A
7.C
8. ②③
9.B 10.B 11.B 12.见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