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四大美女包括"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

就算再有才华,徐志摩也绝对称得上渣男。若要评选中国近代史上最多情的诗人,徐志摩一定榜上有名。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不愧是情诗圣手。文采斐然,下笔深情,几句就勾画出一个追寻真爱的孤独灵魂。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甘愿为爱献身的翩翩君子,却对结发妻子鄙视而冷漠。他婚后疯狂追求林徽因,甚至不惜让妻子堕胎。追求林徽因无果后,他又夺走好友之妻陆小曼。与陆小曼成婚当天,他的老师梁启超在婚礼上当场大骂:“不道德至极!”放到今天,徐志摩就算再有才华,也绝对称得上渣男。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jūn]儒(建国后,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mài)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和张幼仪的感情,除了半篇《离婚通告》(另半篇未查出)和徐志摩的那封大话连篇的信之外,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她的侄孙女张邦梅于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英文著作《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由道布里几出版社出版。两人关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张邦梅,是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的孙女,她表示张幼仪看过她的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那个时候,徐志摩在欧洲都读书,而怀着第二个孩子的张幼仪独自前往欧洲看丈夫,但是等她到了欧洲才知道,徐志摩正和林徽因爱的死去活来。并且表示遇到自己真爱的徐志摩向还怀着孩子的张幼仪提出了离婚,因为他要和林徽因结婚,不得不说。据张幼仪回忆,徐志摩提出离婚时,她并不同意:“你有父母,我也有父母,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先等我父母批准这件事。”可徐志摩却急躁地摇头说:“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1922年3月,徐志摩如愿与张幼仪离婚。此前一个月,张幼仪刚生下徐志摩的次子彼得。这次离婚分明是徐志摩抛弃妻子,却被他视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920年,张幼仪坐船抵达伦敦。然而,徐志摩见到她后,做的一件事就是带她去买了一身新衣服,因为她穿的中式服装太土,让他在朋友面前丢脸。他和林徽因的联系,也一直没有断。1921年春,徐志摩取得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和张幼仪一起搬到了沙士顿乡下居住。她负责买东西,打扫内外,料理二餐。他却每天早上都以导师喊他帮忙为借口急匆匆地出门,然后跑到伦敦与林徽因见面。张幼仪知道自己是旧式女子,也愿意改变。但徐志摩却像堵坚硬的墙,让她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善局面。过了不久,张幼仪又怀孕了。知道消息后的徐志摩立刻说:“把孩子打掉。”她非常震惊。在她看来,只有濒临绝境的女人,比如有了外遇,或者快要饿死喂不饱孩子的人才会冒险打胎。徐志摩冷冰冰地回:“坐火车也会死人,难道就不坐火车了?”接着又补了一句:“这种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饭。”后来,他甚至抛下怀孕的妻子消失了几周,走时连行李都没带。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

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离婚前,徐志摩不管张幼仪,张幼仪幸亏得到哥哥张君励的帮助,在德国生下了二儿子彼得,也就是徐德生,之后,才签的离婚协议,当时徐志摩也是见到了自己的小儿子,见到孩子后,徐志摩他也一直称赞孩子的可爱,但是却没有问张幼仪抚养权等等的问题,所以,张幼仪自己孤儿寡母的生活着。但是这个孩子在2岁的时候因为脑膜炎夭折,张幼仪将徐德生的骨灰带回中国。而徐志摩得知小儿子2岁病逝,其愧疚难过写悼文《我的彼得》,当时前妻张幼仪看完后评价8字,一针见血,张幼仪说:“文人就是这副德行”。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她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上世纪50年代,张幼仪移居香港,在那里遇到了第二任丈夫苏纪。二人因为爱情而走到了一起,所以婚后张幼仪生活的很幸福,而且直到此刻,张幼仪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温暖的家庭生活。至于徐志摩,早就成为了张幼仪的过去。

与林徽因(23-16)

在1921年徐志摩留学英国期间,在国际联盟的一次演讲会上,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会场演说。演说结束后,徐志摩一眼便看到了跟在林长民身后的林徽因。林徽因比张幼仪年轻四岁,出身好,又是新女性,讲得一口地道英文。在徐志摩看来,比起“刻板”的张幼仪,林徽因对社会的看法,对感情的追求,对诗情的理解,都与他不谋而合。此时的林徽因正值豆蔻年华,且才华横溢,不止在诗歌方面很有造诣,在建筑学领域也很优秀。她写的《人间四月天》等诗歌也都才情飘逸。徐志摩一下坠入情网,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一时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后来,林徽因也选择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决然回国。林徽因在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写道:“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离婚后,徐志摩立即回国,试图追回林徽因。然而,当他一跨进林家大门,赫然就是这样一副楹联——“长者有女年十八,游学欧洲高志行。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林徽因已经被许配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徐志摩备受打击,但因林徽因与梁思成还没正式定婚,所以他没有放弃。他邀林徽因夜游香山,向她倾诉,甚至当着梁思成的面来找林徽因。后来,连梁启超都坐不住了,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大意便是:“你就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