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钱学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钱学森

我从小到大,一直比较喜欢的书籍类型是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类。借这次读书会的机会,我和大家分享这一本《走进钱学森》,让我们在书本中重温钱老的求学路,在书本中感受钱老的爱国情,在书本中领悟钱老给我们留下宝贵而又丰富的精神财富。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我要选这样一本书和大家分享?选这样一位科学家的传记,可能他的业务牵涉更多是航天领域,或者说这样的科学研究离开我们的一线工作可能有很远的距离,为什么要和大家来分享一个物理学家的一生?而不是选择一个成功的地产界人士或园区管理者的一生?其实很简单,我觉得从他身上彰显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学习、领悟和传承的,而这种精神,他是没有领域的界限的。

一、前言

思绪飞回到那一年,我还只是一名普通中学的预备班的学生,当年的老师把我推荐到少科站参加区内科技竞赛小组的培训,在第一次的培训中,老师就介绍了一名科学家,那就是至今都是响彻心扉,那就是“钱学森”。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绘声绘色、用丰富的语言临摹了一个高大而又伟岸的形象,那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爱国而又淡泊名利的科学家。这无疑对当时的我是极大的鼓舞,在心底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持续至今。我从那时起,便开始默默的关注这位科学家。在这十几年期间收集了很多一些小的报道和新闻,其中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他晚年期间,也就是2005年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前去探望钱老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病榻上的他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发展,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国情怀?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后来,我在书店发现了这本《走进钱学森》,这本书图文并茂,很多珍贵的照片都是第一次公布,还详细记载了钱学森本书深层次解密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出生华丽家族,家学渊远,赴美求学,科学巨星,崭露头角,回国受阻,被捕入狱,五年抗争,终回祖国,运筹

帷幄,两弹一星,功勋卓著,载人航天,历史巨献。

二、走近钱学森,感悟四种精神

1、伟大志向,爱国情怀

“我要为您的复兴而效劳”

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于1935年8月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学习。黄浦江波涛滚滚,望着渐渐远去的祖国,他暗暗发誓:“亲爱的祖国,今天我去美国学习,他日归来后我要为您的复兴而效劳。”

“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

1945年,钱学森在美国已经成为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旅美20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l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对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人民中国才是我们永远的家。”

“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在钱学森的心目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多次说过:“我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钱老怀着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远赴重洋,学成之后怀着满腔的赤子之情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这不由让我想起周恩来总理儿时的一件小事,那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赤诚的爱国情操,在我深受感动的背后,受到了更多的鼓舞,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成就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新巅峰而努力。

2、淡泊名利,率真性情

钱老的一生.是远离浮躁、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四条原则,以及不爱钱、不恋官、淡泊名利等美德,使他成为功德盖世、受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凡是热衷于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在科学事业上不会有大作为。跟“钱学森之问”相仿佛.人们发出“我们的科学家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的疑问.也同样令人深思。美国人在100多年诺奖获得者中占了309人.其中有好几位是华裔科学

家。许多获诺奖的都是老者,而不是正值创造颠峰状态的中青年科学家。比如获诺奖的高锟生于1933年,史密斯生于1930年,博伊尔生于1924年,英国人拉马克里希南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已有31年,他的办公室还不到1O平方米。难怪许多诺奖得主感言:“不急功近利,方能修成正果。”同样。获得我国2009年度最高科技奖的谷超豪、孙家栋.以及过去10年获得该奖的。也都是多年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高龄专家学者。

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实,真是令人汗颜,就拿房地产行业而言,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有些开发商重速度不重质量,结果房屋交房后出现许多问题。浮躁是一种社会病,不医治不得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仅“冒不出”国际一流科学家,更出不了实绩。远大理想、宏伟蓝图、奋斗目标,都要靠长期艰苦努力、拼博奋斗。功利短视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樱桃好吃树难栽”、“天上掉不下馅饼”。宋代欧阳修说得好:“务持重.不急功近小利”。只有把像钱老那样,鄙弃浮躁,才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让我们在工作上拥有更好的心境,取得更好的实绩。

3、虚怀若谷,宽广胸襟

“我不敢当。”——这是钱老常说的一句话。可以说,没有钱学森,就没有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他既是开拓者,也是奠基人。然而,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成就有多么大,对于别人的赞誉,他总是说:“我不敢当!”

“我只是沧海一粟!”——在钱老给别人的书信中,他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他一向反对人家称他为“导弹之父”,他说:“我只是沧海一粟!”

“我们都是小学生。”——“在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作为科技界的一面旗帜,钱老的这句话也许最能解释他一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

大师的分量在于学养风范,才高八斗仍虚怀若谷;大师的力量在于品质操守,身处顶端却拒绝名利。是什么成就了大师?是境界!是淡泊的心性,低调的处世态度和对真善美执著的追求。

那句“我们都是小学生”,深深震撼我的心灵。的确,我们的岗位不同,掌握的业务也千差万别,也许换一个角度我们就都是小学生,然而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认识,更少的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学习,我想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