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
摘要:语文学科是具有丰富情感因素的学科,确系“枝枝叶
叶总关情”。
传道授业者就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
的体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炬,使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深情厚意之中,
这样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的意蕴,使
学生因情悟理,动情晓理,甚至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92-01
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体验文中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从而产生共鸣,由感受体验达到自主发展。
“文章不是无情
物”,选入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倾注着作者浓烈感情的名篇。
教
学中我们可从文章的内容中去感受其深厚的浓重情趣,由情悟理,
通情达理;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在理趣。
对语文教学
来说,融情就是教师发挥“架桥”“引路”作用,激发学生对文中
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仅从情感上强烈感受(感
性认识),而在文章内在意蕴上也能深刻理解(理性认识)。
对课文
的理解也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入理”。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个能饱含感情并善于表达的行家里
手。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紧紧扣
住文章的情感线索,才会奇妙地打开学生的心扉,启迪感情并产生
共鸣。
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引导学生“通情”,更要注重“悟理”,通过体验作者的情感,因情悟理。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去因情悟理呢。
一、选好动情点,体验作者的情感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充分体验文中的情感线索,学生在阅读时方能随着作者的情感波澜而产生内心情感的激荡,进入文中作者情感的领域,把握作者感情潮水的流向,这样教师才能顺利地把情感因素导向深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果仅存从文中描绘的“洞庭阴雨图”和“洞庭晴明图”去感悟就难以体验出激情。
那么可以从文章的潜在内容中去寻求激情。
先从宋代中叶社会状况谈起:宋代中叶,国家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外有西夏、辽的侵扰,内有奸臣把持朝政。
王安石等人励志图强实行改革却被贬谪革职。
作为一名耿直忠心的大臣范仲淹来说,怎能不忧心如焚。
对一个仁人志士来说,个人升迁事小,国家的安危不能不使他忧虑不安。
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促使他写下了《岳阳楼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此学生就会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所感动,对他肃然起敬。
师生也就能走进范仲淹的精神家园去体验作者内心激荡着的复杂情绪,可以捕捉到作者内心荡漾着的强烈爱国主义激情。
还可以进一步展开联想:我们中华民族正是有千百万象范仲淹、滕子京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这样情到深处,意达高处,学生心中就会激起爱国主
义情感,文章主旨自会明了。
二、紧扣文情以晓文理
中国古代有“为情造文”之说。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富于情感,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和幻想。
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运用情境教学法。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子送别,四次写背影,每次写到背影感情都有变化。
古往今来,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文: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纤细柔情;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豪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别;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惜别……那么《背影》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激起感情的波澜让我们不能忘怀“父亲”那穿着长布黑马褂的背影?老师可用语言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紧扣文中第二、三次写的背影,让学生体验作者情感的变化。
由情感的升华而悟出文章的主旨。
三、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
文章中作者的情感,首先是教师受感染,然后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把教师从文本中感受的情感受传染给学生,使学生爱老师所爱,恨老师所恨;文本与师生之间产生感情的共鸣。
教学激情的感染往往通过语言、表情、体态等方式予以表达传递。
通过语言艺术创设背景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充分调动语言艺术,紧扣文中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表达“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的情绪,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并控制和调节抑扬顿挫、激越哀婉的语调,准
确地表情达意,生动地感染听众。
表情是是传递感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要做到:当于无声处时不动声色,当直抒胸臆时义形于色,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
体态是无声语言,教学体态有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控制调节的功能。
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写到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节课很成功,连最顽皮的调皮鬼小弗朗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且使他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其原因就是韩麦尔先生倾注了真情,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课堂气氛,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就自然悟出一种爱国之理。
语文学科是具有丰富情感因素的学科,确系“枝枝叶叶总关情”。
传道授业者就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炬,使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深情厚意之中,这样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的意蕴,使学生因情悟理,动情晓理,甚至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