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合集下载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2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切线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2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切线

第2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切线【高考会这样考】考查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复习指导】本讲复习时,牢牢抓住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和弦切角等有关知识,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础梳理1.圆周角定理(1)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 (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①同弧(或等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切线(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 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 与圆的半径r 的关系 相交 两个 d <r 相切 一个 d =r 相离无d >r(2)切线的性质及判定①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②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3.弦切角(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切,另一边与圆相交的角.(2)弦切角定理及推论①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所夹弧的度数的一半.②推论: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相等,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与圆周角相等.双基自测1.如图所示,△ABC 中,∠C =90°,AB =10,AC =6,以AC 为直径的圆与斜边交于点P ,则BP 长为________.解析 连接CP .由推论2知∠CP A =90°,即CP ⊥AB ,由射影定理知,AC 2=AP ·AB .∴AP =3.6,∴BP =AB -AP =6.4. 答案 6.42.如图所示,AB 、AC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 、C ,D是优弧BC 上的点,已知∠BAC =80°, 那么∠BDC =________. 解析 连接OB 、OC ,则OB ⊥AB ,OC ⊥AC ,∴∠BOC =180°-∠BAC =100°,∴∠BDC =12∠BOC =50°. 答案 50°3.(2011·广州测试(一))如图所示,CD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点A 、B 在圆O 上,BC =1,∠BCD =30°,则圆O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连接OC ,OB ,依题意得,∠COB =2∠CAB =2∠BCD =60°,又OB =OC , 因此△BOC 是等边三角形,OB =OC =BC =1,即圆O 的半径为1, 所以圆O 的面积为π×12=π. 答案 π4.(2011·深圳二次调研)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B =90°,AB =4,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C 边于点D ,AD =2,则∠C 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 连接BD ,则有∠ADB =90°.在Rt △ABD 中,AB =4,AD =2,所以∠A =60°;在Rt △ABC 中,∠A =60°,于是有∠C =30°. 答案 30°5.(2011·汕头调研)如图,MN 是圆O 的直径,MN 的延长线与圆O 上过点P 的切线P A 相交于点A ,若∠M =30°,AP =23,则圆O 的直径为________.解析 连接OP ,因为∠M =30°,所以∠AOP =60°,因为P A 切圆O 于P ,所以OP ⊥AP ,在Rt △ADO 中,OP =AP tan ∠AOP =23tan 60°=2,故圆O 的直径为4.答案 4考向一 圆周角的计算与证明【例1】►(2011·中山模拟)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AC 、BD 交于点P ,若AB=3,CD =1,则sin ∠APB =________.[审题视点] 连结AD ,BC ,结合正弦定理求解. 解析 连接AD ,BC .因为AB 是圆O 的直径,所以∠ADB =∠ACB =90°.又∠ACD =∠ABD ,所以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DAC =AD sin ∠ACD =AD sin ∠ABD =AB sin ∠ABD sin ∠ABD =AB =3,又CD =1,所以sin ∠DAC =sin ∠DAP =13,所以cos ∠DAP =23 2.又sin∠APB=sin (90°+∠DAP)=cos∠DAP=23 2.答案23 2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寻找∠APB与∠DAP的关系以及AD与AB的关系.【训练1】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ACB=30°,则圆O的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连接AO,OB.因为∠ACB=30°,所以∠AOB=60°,△AOB为等边三角形,故圆O的半径r=OA=AB=4,圆O的面积S=πr2=16π.答案16π考向二弦切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例2】►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D∥BC,过B引⊙O的切线分别交DA、CA的延长线于E、F.已知BC=8,CD=5,AF=6,则EF的长为________.[审题视点] 先证明△EAB∽△ABC,再由AE∥BC及AB=CD等条件转化为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求解.解析∵BE切⊙O于B,∴∠ABE=∠ACB.又AD∥BC,∴∠EAB=∠ABC,∴△EAB∽△ABC,∴BEAC=ABBC.又AE∥BC,∴EFAF=BEAC,∴ABBC=EFAF.又AD∥BC,∴AB=CD,∴AB=CD,∴CDBC=EFAF,∴58=EF6,∴EF=308=154.答案15 4(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与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多用于推出角的关系,从而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求线段或角的大小.(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线(或半径)或向弦(弧)两端画圆周角或作弦切角.【训练2】(2010·新课标全国)如图,已知圆上的弧AC=BD,过C点的圆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1)∠ACE=∠BCD;(2)BC2=BE×CD.证明(1)因为AC=BD,所以∠BCD=∠ABC.又因为EC与圆相切于点C,故∠ACE=∠ABC,所以∠ACE=∠BCD.(2)因为∠ECB=∠CDB,∠EBC=∠BCD,所以△BDC∽△ECB,故BCBE=CDBC,即BC2=BE×CD.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二)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圆的切线的有关知识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示例】►(2011·天津卷)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DF=CF=2,AF∶FB∶BE=4∶2∶1.若CE与圆相切,则线段CE的长为________.。

四弦切角的性质-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四弦切角的性质-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四弦切角的性质-人教A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教案一、知识点简述四弦切角的性质是指,若一个圆内有一个四边形,且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圆的圆心),则连接对角线中点的直线一定经过O点,且所得四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四弦切角的性质,能够描述其几何含义; - 能够运用四边切角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 能够运用初中数学知识及基础几何知识进行推理以及证明。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推理能力的提升,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弦切角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帮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的相关知识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介绍四弦切角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四弦切角的几何含义,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3. 案例讲解(15分钟)通过一道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四边切角的性质,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4. 理论推导(25分钟)讲解四弦切角的理论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理论推导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证明能力。

5. 经典例题演练(20分钟)通过几道经典例题的演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弦切角的性质,巩固相关知识点,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思考的热爱,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问题解决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8.圆内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8.圆内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与典型例题知识点8: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性质定理1: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性质定理2: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推论: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常考题型:证明多点共圆,角度相等或互补方法详述:证明多点共圆,当它们在一条线段同侧时,可证它们对此线段张角相等,也可以证明它们与某一定点距离相等;如两点在一条线段异侧,则证明它们与线段两端点连成的凸四边形对角互补.例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G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GCD 是⊙O 的割线,过点G 作AG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E ,交直线AD 于点F ,过点G 作⊙O 的切线,切点为H .(1)求证:C ,D ,E ,F 四点共圆;(2)若GH =6,GE =4,求EF 的长.(1)证明:连接DB ,∵AB 是⊙O 的直径,∴∠ADB =90°,在Rt △ABD 与Rt △AFG 中,∠ABD =∠AFE ,又∠ABD =∠ACD ,∴∠ACD =∠AFE ,∴C ,D ,E ,F 四点共圆.(2) ⎭⎪⎬⎪⎫C ,D ,E ,F 四点共圆⇒GE ·GF =GC ·GD GH 切⊙O 于点H ⇒GH 2=GC ·GD ⇒GH 2=GE ·GF ,又GH =6,GE =4,∴GF =9,EF =GF -GE =5.高考试题精析【2014·全国卷Ⅰ】如图,四边形ABCD 是O的内接四边形,AB 的延长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B CE =.(Ⅰ)证明:D E ∠=∠;(Ⅱ)设AD 不是O的直径,AD 的中点为M ,且MB MC =,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解析:(I )由题设知,,,A B C D 四点共圆,所以D CBE ∠=∠.由已知得E CBE ∠=∠,故D E ∠=∠.(II )设BC 的中点为N ,连接MN ,则由MB MC =知MN BC ⊥,故O 在直线MN 上.又AD 不是O 的直径,AD 的中点为M ,故O M A D ⊥,即M N A D ⊥.所以//AD BC ,故A CBE ∠=∠.又CBE E ∠=∠,故E A ∠=∠.由(1)知,D E ∠=∠,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形.【2015·湖南理】如图,在圆O 中,相交于点E 的两弦AB ,CD 的中点分别是M ,N ,直线MO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F ,证明:(1)180MEN NOM ∠+∠=;(2)FE FN FM FO ⋅=⋅解析:(1)如图a 所示, ∵M ,N 分别是弦AB ,CD 的中点,∴OM AB ⊥,ON CD ⊥, 即90OME ∠= , 90ENO ∠= ,180OME ENO ∠+∠= ,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故180MEN NOM ∠+∠=;(2)由(I )知,O ,M ,E ,N 四点共圆,故由割线定理即得FE FN FM FO ⋅=⋅。

4-28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4-28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高考专题训练二十八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总得分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1·陕西)如图,∠B =∠D ,AE ⊥BC ,∠ACD =90°,且AB =6,AC =4,AD =12,则BE =________.解析:由∠B =∠D ,AE ⊥BC ,知△ABE ∽△ADC ,∴AE AC =AB AD ,∴AE =AB AD ·AC =6×412=2,∴BE =AB 2-AE 2=32=4 2.答案:4 22.(2011·湖南)如图,A 、E 是半圆周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直线BC =4,AD ⊥BC ,垂足为D ,BE 与AD 相交于点F ,则AF 的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A 、E 是半圆周上两个三等分点,∴△ABO 和△AOE 均为正三角形.∴AE =BO =12BC =2.∵AD ⊥BC , ∴AD =22-12=3,BD =1.又∠BOA =∠OAE =60°,∴AE ∥BD .∴△BDF ∽△EAF ,∴DF AF =BD AE =12. ∴AF =2FD ,∴3AF =2(FD +AF )=2AD =23,∴AF =233. 答案:2333.(2011·深圳卷)如图,A ,B 是两圆的交点,AC 是小圆的直径,D 和E 分别是CA 和CB 的延长线与大圆的交点,已知AC =4,BE =10,且BC =AD ,则DE =________.解析:连接AB ,设BC =AD =x ,结合图形可得△CAB 与△CED 相似,于是AC EC =CB CD. 即4x +10=x 4+x⇒x =2. 又因为AC 是小圆的直径,所以∠CBA =90°,由于∠CDE =∠CBA ,所以∠CDE =90°.在直角三角形CDE 中,DE =CE 2-CD 2=122-62=6 3.答案:6 34.(2011·佛山卷)如图,过圆外一点P 作⊙O 的割线PBA 与切线PE ,E 为切点,连接AE 、BE ,∠APE 的平分线分别与AE 、BE 相交于点C 、D ,若∠AEB =30°,则∠PCE =________.解析:由切割线性质得:PE 2=PB ·PA ,即PE PA =PB PE, ∴△PBE ∽△PEA ,∴∠PEB =∠PAE ,又△PEA 的内角和为2(∠CPA +∠PAE )+30°=180°,所以∠CPA +∠PAE =75°,即∠PCE =75°.答案:75°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 =AD=a ,CD =a 2,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的中点,则EF =_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析:连接BD 、DE ,由题意可知DE ⊥AB ,DE =32a ,BC =DE =32a ,∴BD = ⎝ ⎛⎭⎪⎫a 22+⎝ ⎛⎭⎪⎫32a 2=a ,∴EF =12BD =a 2. 答案:a 2二、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6.如图,已知△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AD 和CE 相交于H ,∠B =60°,F 在AC 上,且AE =AF .(1)求证:B ,D ,H ,E 四点共圆;(2)求证:CE 平分∠DEF .证明:(1)在△ABC中,因为∠B=60°,所以∠BAC+∠BCA=120°.因为AD,CE是角平分线,所以∠HAC+∠HCA=60°,故∠AHC=120°.于是∠EHD=∠AHC=120°.因为∠EBD+∠EHD=180°,所以B,D,H,E四点共圆.(2)连接BH,则BH为∠ABC的平分线,所以∠HBD=30°.由(1)知B,D,H,E四点共圆,所以∠CED=∠HBD=30°.又∠AHE=∠EBD=60°,由已知可得EF⊥AD,可得∠CEF=30°,所以CE平分∠DEF.7.如图所示,⊙O为△ABC的外接圆,且AB=AC,过点A的直线交⊙O于D,交BC的延长线于F,DE是BD的延长线,连接CD.(1)求证:∠EDF=∠CDF;(2)求证:AB2=AF·AD.证明:(1)∵AB=AC,∴∠ABC=∠ACB.∵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DF=∠ABC.又∠ADB与∠EDF是对顶角,∴∠ADB=∠EDF.又∠ADB=∠ACB,∴∠EDF=∠CDF.(2)由(1)知∠ADB =∠ABC .又∵∠BAD =∠F AB ,∴△ADB ∽△ABF ,∴AB AF =AD AB,∴AB 2=AF ·AD . 8.(2011·辽宁)如图,A ,B ,C ,D 四点在同一圆上,AD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E 点,且EC =ED .(1)证明:CD ∥AB ;(2)延长CD 到F ,延长DC 到G ,使得EF =EG ,证明:A ,B ,G ,F 四点共圆.证明:(1)因为EC =ED ,所以∠EDC =∠ECD .因为A ,B ,C ,D 四点在同一圆上,所以∠EDC =∠EBA ,故∠ECD =∠EBA .所以CD ∥AB .(2)由(1)知,AE =BE ,因为EF =EG ,故∠EFD =∠EGC ,从而∠FED =∠GEC .连接AF ,BG ,则△EFA ≌△EGB ,故∠F AE =∠GBE .又CD ∥AB ,∠EDC =∠ECD ,所以∠F AB =∠GBA ,所以∠AFG +∠GBA =180°,故A ,B ,G ,F 四点共圆.9.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G 为AB 延长线上的一点,GCD 是⊙O 的割线,过点G 作AB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E ,交AD 于点F ,过G 作⊙O 的切线,切点为H .求证:(1)C ,D ,F ,E 四点共圆;(2)GH 2=GE ·GF .证明:(1)连接CB ,∵∠ACB =90°,AG ⊥FG ,又∵∠EAG =∠BAC ,∴∠ABC =∠AEG .∵∠ADC =180°-∠ABC =180°-∠AEG =∠CEF ,∴∠ADC +∠FDC =∠CEF +∠FDC =180°,∴C ,D ,F ,E 四点共圆.(2)由C ,D ,F ,E 四点共圆,知∠GCE =∠AFE ,∠GEC =∠GDF ,∴△GCE ∽△GFD ,故GC GF =GE GD,即GC ·GD =GE ·GF .∵GH 为圆的切线,GCD 为割线,∴GH 2=GC ·GD ,∴GH 2=GE ·GF .10.(2011·课标)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 的长为m ,AC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2-14x +mn =0的两个根.(1)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2)若∠A =90°,且m =4,n =6,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 解:(1)证明:连接DE ,根据题意在△ADE 和△ACB 中,AD ×AB =mn =AE ×AC ,即AD AC =AE AB.又∠DAE =∠CAB ,从而△ADE ∽△ACB . 因此∠ADE =∠ACB .所以C ,B ,D ,E 四点共圆.(2)m =4,n =6时,方程x 2-14x +mn =0的两根为x 1=2,x 2=12.故AD =2,AB =12.取CE 的中点G ,DB 的中点F ,分别过G ,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接DH .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由于∠A =90°,故GH ∥AB ,HF ∥AC .从而HF =AG =5,DF =12(12-2)=5.故C,B,D,E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 2.11.(2011·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联考)已知四边形PQRS是圆内接四边形,∠PSR=90°,过点Q作PR、PS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H、K.(1)求证:Q、H、K、P四点共圆;(2)求证:QT=TS.证明:(1)∵∠PHQ=∠PKQ=90°,∴Q、H、K、P四点共圆.(2)∵Q、H、K、P四点共圆,∴∠HKS=∠HQP,①∵∠PSR=90°,∴PR为圆的直径,∴∠PQR=90°,∠QRH=∠HQP,②而∠QSP=∠QRH,③由①②③得,∠QSP=∠HKS,TS=TK,又∠SKQ=90°,∵∠SQK=∠TKQ,∴QT=TK,∴QT=TS.12.(2011·河南省教学质量调研)如图,已知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DA交△ABC的外接圆于点F,连接FB、FC.(1)求证:FB =FC ;(2)求证:FB 2=FA ·FD ;(3)若AB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EAC =120°,BC =6 cm ,求AD 的长.解:(1)证明:∵AD 平分∠EAC .∴∠EAD =∠DAC .∵四边形AFBC 内接于圆,∴∠DAC =∠FBC .∵∠EAD =∠F AB =∠FCB ,∴∠FBC =∠FCB ,∴FB =FC .(2)证明:∵∠F AB =∠FCB =∠FBC ,∠AFB =∠BFD ,∴△FBA ∽△FDB ,∴FB FD =FA FB, ∴FB 2=FA ·FD .(3)∵AB 是圆的直径,∴∠ACB =90°.∵∠EAC =120°,∴∠DAC =12∠EAC =60°,∠BAC =60°. ∴∠D =30°.∵BC =6 cm ,∴AC =23cm ,∴AD =2AC =43cm.。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学问点总结(精简版)高中数学选修4-1学问点总结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学问点总结(精简版)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假如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理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理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相像三角形的判定: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像三角形。

相像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叫做相像比(或相像系数)。

由于从定义动身推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像,需考虑6个元素,即三组对应角是否分别相等,三组对应边是否分别成比例,明显比较麻烦。

所以我们曾经给出过如下几个判定两个三角形:相像的简洁方法:(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像;(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像。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三角形相像。

判定定理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像。

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判定定理2: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像。

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判定定理3: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像。

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像。

高中数学选修4-1学问点总结引理: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3讲 圆中的比例线段与圆内接四边形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3讲 圆中的比例线段与圆内接四边形

第3讲 圆中的比例线段与圆内接四边形【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应用. 2.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复习指导】本讲复习时,紧紧抓住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以及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重点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主,通过典型的题组训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础梳理1.圆中的比例线段 定理名称基本图形条件结论 应用 相交弦定理弦AB 、CD 相交于圆内点P(1)P A ·PB =PC ·PD ; (2)△ACP ∽ △DBP(1)在P A 、PB 、PC 、PD 四线段中知三求一; (2)求弦长及角 切割线定理P A 切⊙O 于A ,PBC 是⊙O 的割线(1)P A 2=PB ·PC ; (2)△P AB ∽△PCA (1)已知P A 、PB 、PC 知二可求一; (2)求解AB 、AC 割线定理P AB 、PCD 是⊙O 的割线 (1)P A ·PB =PC ·PD ;(2)△P AC ∽△PDB(1)求线段P A 、PB 、PC 、PD 及AB 、CD ; (2)应用相似求AC 、BD2.圆内接四边形(1)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①如果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则此四边形内接于圆;②若两点在一条线段同侧且对该线段张角相等,则此两点与线段两个端点共圆,特别的,对定线段张角为直角的点共圆.双基自测1.(2011·天津)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B和DC相交于点P.若PB=1,PD=3,则BCAD的值为________.解析∵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PBC=∠ADP,又∠P=∠P,∴△BCP∽△DAP,∴BCAD=PBPD=13.答案1 32.(2011·广州调研)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是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MAB=35°,则∠D=________.解析连接BD,由题意知,∠ADB=∠MAB=35°,∠BDC=90°,故∠D=∠ADB+∠BDC=125°.答案125°3.(2011·深圳调研)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O上一点,E为BD的中点,⊙O的弦AD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若AB=18,BC=12,则AD=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 ⊥BE ,又E 是 BD 的中点, ∴∠BAE =∠EAC , 从而E 是BC 的中点, ∴BE =EC =6,AB =AC =18,由CD ·CA =CE ·CB ,得(18-AD )×18=6×12,故AD =14. 答案 144.(2011·广州模拟)如图,过点D 作圆的切线切于B 点,作割线交圆于A ,C 两点,其中BD =3,AD =4,AB =2,则BC =________.解析 ∵∠A =∠DBC ,∠D =∠D , ∴△ABD ∽△BCD ,AD BD =AB BC ,解得BC =32. 答案 325.如图所示,已知⊙O 的两条弦AB 、CD 相交于AB 的中点E ,且AB =4,DE =CE +3,则CD 的长为________.解析 由相交弦定理知, EA ·EB =EC ·ED .(*)又∵E 为AB 中点,AB =4,DE =CE +3, ∴(*)式可化为22=EC (CE +3)=CE 2+3CE , ∴CE =-4(舍去)或CE =1.∴CD =DE +CE =2CE +3=2+3=5. 答案5考向一相交弦定理的应用【例1】►(2011·广东实验中学质检)如图,半径为2的⊙O中,∠AOB=90°,D 为OB的中点,AD的延长线交⊙O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审题视点] 由勾股定理求AD,再由相交弦定理求DE.解析延长DO交圆O于另一点F,易知OD=1,则AD=AO2+OD2= 5.由相交弦定理得,AD·DE=BD·DF,即5·DE=1×3,DE=35 5.答案35 5相交弦定理主要用于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计算与证明,解题时要与相似三角形及圆周角、弦切角等相关知识综合应用.【训练1】(2011·广东)如图,AB、CD是半径为a的圆O的两条弦,它们相交于AB的中点P,PD=2a3,∠OAP=30°,则CP=________.解析依题AP=PB=32a,由PD·CP=AP·PB,得CP=AP2PD=98a.答案98a考向二切割线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P 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BC是过点O的割线,P A=10,PB=5,∠BAC的平分线与BC和⊙O分别交于点D和E,求AD·AE的值.[审题视点] 由切割线定理知P A2=PB·PC,可得直径BC的长,要求AD·AE,由△ACE∽△ADB,得AD·AE=CA·BA,只要求出CA,BA的长即可.解如图所示,连接CE,∵P A是⊙O的切线,PBC是⊙O的割线,∴P A2=PB·PC.又P A=10,PB=5,∴PC=20,BC=15.∵P A切⊙O于A,∴∠P AB=∠ACP.又∠P为公共角,∴△P AB∽△PCA.∴ABCA=P APC=1020=12.∵BC为⊙O的直径,∴∠CAB=90°.∴AC2+AB2=BC2=225.∴AC=65,AB=3 5. 又∠ABC=∠E,∠CAE=∠EAB,∴△ACE∽△ADB,∴ABAE=ADAC.∴AD·AE=AB·AC=35×65=90.在圆中通过连接圆上的两点、作圆的切线等可以创造使用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弦切角定理的条件,这是在圆的问题上解决角之间关系的重要技巧.【训练2】如图,⊙O与⊙O′外切于P,两圆公切线AC,分别切⊙O、⊙O′于A、C两点,AB是⊙O的直径,BE是⊙O′的切线,E为切点,连AP、PC、BC.求证:AP·BC=BE·AC.证明由题意可知∠APC=90°,连BP,则∠APB=90°,∴B、P、C在同一直线上,即P点在BC上,由于AB⊥AC,易证Rt△APB∽Rt△CAB.∴ABCB=PBAB,即AB2=BP·BC,又由切割线定理,得BE2=BP·BC,∴AB=BE,又Rt△APB∽Rt△CAB,∴ABCB=APCA,即AP·BC=AB·AC,∴AP·BC=BE·AC.考向三圆内接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例3】►(2011·辽宁三校联考)已知四边形PQRS是圆内接四边形,∠PSR=90°,过点Q作PR、PS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H、K.(1)求证:Q、H、K、P四点共圆;(2)求证:QT=TS.[审题视点] (1)利用∠PHQ=∠PKQ=90°;(2)先证∠HKS=∠QSP,TS=TK,再证TS=QT.证明(1)∵∠PHQ=∠PKQ=90°,∴Q、H、K、P四点共圆.(2)∵Q、H、K、P四点共圆,∴∠HKS=∠HQP,①∵∠PSR=90°,∴PR为圆的直径,∴∠PQR=90°,∠QRH=∠HQP,②而∠QSP=∠QRH,③由①②③得,∠QSP=∠HKS,TS=TK,又∠SKQ=90°,∵∠SQK=∠TKQ,∴QT=TK,∴QT=TS.(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P,若P A·PC=PB·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2)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AB、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P A·PB=PC·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以上两个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该组性质用于处理四边形与圆的关系问题时比较有效.【训练3】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G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GCD是⊙O的割线,过点G作AB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过G作⊙O的切线,切点为H.求证:(1)C,D,F,E四点共圆;(2)GH 2=CE ·GF .证明 (1)如图,连接BC .∵AB 是⊙O 的直径,∴∠ACB =90°. ∵AG ⊥FG ,∴∠AGE =90°. 又∠EAG =∠BAC , ∴∠ABC =∠AEG .又∠FDC =∠ABC , ∴∠FDC =∠AEG . ∴∠FDC +∠CEF =180°. ∴C ,D ,F ,E 四点共圆.(2)∵GH 为⊙O 的切线,GCD 为割线, ∴GH 2=GC ·GD .由C ,D ,F ,E 四点共圆,得∠GCE =∠AFE ,∠GEC =∠GDF . ∴△GCE ∽△GFD . ∴GC GF =GE GD, 即GC ·GD =GE ·GF .∴CH 2=GE ·GF .如何求解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切割线定理的应用及四点共圆问题重点考查,题型为填空题或解答题.【示例】► (本题满分10分)(2011·新课标全国)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 的长为m ,AC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2-14x +mn =0的两个根.(1)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2)若∠A =90°,且m =4,n =6,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第(1)问连DE ,证明△ADE ∽△ACB ,即证∠ADE =∠ACB ,根据对角互补判定四点C ,B ,D ,E 共圆;第(2)问先求AD 、AB 的长,再确定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进一步求半径.[解答示范] (1)连接DE ,根据题意,在△ADE 和△ACB 中,AD ·AB =mn =AE ·AC ,即AD AC =AEAB .又∠DAE =∠CAB , 从而△ADE ∽△ACB .(3分) 因此∠ADE =∠ACB .所以C ,B ,D ,E 四点共圆.(4分)(2)m =4,n =6时,方程x 2-14x +mn =0的两根为x 1=2,x 2=12. 故AD =2,AB =12.(6分)取CE 的中点G ,DB 的中点F ,分别过G ,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结DH .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8分)由于∠A =90°,故GH ∥AB ,HF ∥AC .从而HF =AG =5,DF =12×(12-2)=5. 故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 2.(10分)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证明,四点共圆,三角形相似,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四点共圆常用的证明方法是求证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当然也可以求出过其中三点的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上,也可以证明以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以另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交.【试一试】(2011·辽宁)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AD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E点,且EC=ED.(1)证明:CD∥AB;(2)延长CD到F,延长DC到G,使得EF=EG,证明:A,B,G,F四点共圆.[尝试解答] (1)因为EC=ED,所以∠EDC=∠ECD.因为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所以∠EDC=∠EBA.故∠ECD=∠EBA.所以CD∥AB.(2)由(1)知,AE=BE.因为EF=EG,故∠EFD=∠EGC,从而∠FED=∠GEC.连接AF,BG,则△EF A≌△EGB,故∠F AE=∠GBE.又CD∥AB,∠EDC=∠ECD,所以∠F AB=∠GBA.所以∠AFG+∠GBA=180°.故A,B,G,F四点共圆.。

1.1.锐角三角函数与射影定理-人教B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1.1.锐角三角函数与射影定理-人教B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1.1.锐角三角函数与射影定理-人教B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射影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几何证明。

二、教学重难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2.射影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锐角三角函数1.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一个锐角三角形ABC中,以角A为锐角,可依次定义三条比值:1.正玄,记作sin A,定义为A点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2.余玄,记作cos A,定义为A点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3.正切,记作tan A,定义为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其中对边、邻边、斜边分别为AB、AC、BC。

1.2 锐角三角函数性质•对于同一角,三角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三角函数的正负性取决于角所在的象限;•sin A / cos A = tan A。

1.3 锐角三角函数应用•应用1:通过正弦定理求角度。

•应用2:通过余弦定理求边长和角度。

•应用3:通过正切函数计算高度。

2. 射影定理2.1 射影概述射影,是指从一点沿着一条直线所对应的影子线段的长度的比值。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可以将点D到AB线段上的射影记作HD,即D 点的影子线段。

2.2 射影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对于点D到斜边BC的射影HD,有以下关系式:1.BD / HD = AB / AC(HD在AB线段上);2.CD / HD = AC / AB(HD在AC线段上)。

2.3 射影定理应用•应用1: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应用2:计算线段之间的比值。

四、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2.通过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分组讨论,激发兴趣,提高互动效果。

五、教学流程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1.教师讲解定义及性质。

2.举例说明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过程。

3.解答学生提问。

2.锐角三角函数应用。

1.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法,并解答学生提问。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综合复习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综合复习

第1题图 第6题图第9题图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综合复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4所示,圆O 的直径AB =6,C 为圆周上一点,BC =3过C 作 圆的切线l ,过A 作l 的垂线AD ,垂足为D ,则∠DAC =( ) A .15︒ B .30︒ C .45︒ D .60︒2.在Rt ABC ∆中,CD 、CE 分别是斜边AB 上的高和中线,该图中共有x 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x =( ) A .0 B .1 C .2 D .33.一个圆的两弦相交,一条弦被分为12cm 和18cm 两段,另一弦被分为3:8,则另一弦的长为( ) A .11cm B .33cm C .66cm D .99cm4.如图,在ABC ∆和DBE ∆中,53AB BC AC DB BE DE ===,若ABC ∆与 DBE ∆的周长之差为10cm ,则ABC ∆的周长为( ) A .20cm B .254cm C .503cm D .25cm 5.O 的割线PAB 交O 于,A B 两点,割线PCD 经过圆心,已知226,12,3PA PO AB ===,则O 的半径为( )A .4 B.6C.6D .8 6.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半圆上,CD AB ⊥于点D , 且DB AD 3=,设COD θ∠=,则2tan 2θ=( )A .13B .14C.4- D .37.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DE BC ,ADE ∆的面积是22cm ,梯形DBCE 的面积为26cm ,则:DE BC 的值为( )A. B .1:2 C .1:3 D .1:4 8.半径分别为1和2的两圆外切,作半径为3的圆与这两圆均相切,一共可作( )个. A .2 B .3 C .4 D .5 9.如图甲,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由4个这样的 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乙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则四边形ABCD 中A ∠度数为 ( )A .30︒B .45︒C .60︒D .75︒10.如图,为测量金属材料的硬度,用一定压力把一个高强度钢珠 压向该种材料的表面,在材料表面留下一个凹坑,现测得凹坑 直径为10mm ,若所用钢珠的直径为26 mm ,则凹坑深度为( ) A .1mm B .2 mm C .3mm D .4 mmA B CDE第4题图∙第 14 1题图O CDBA第12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如图,在△ABC 中,AB =AC ,∠C =720,⊙O 过A 、B 两点且 与BC 相切于点B ,与AC 交于点D ,连结BD , 若BC =15-,则AC =12.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AC 、BD 交于点P , 若3,1AB CD ==,则sin APD ∠=13.如图,EF 是O 的直径,MN 是O 的弦,10,EF cm =8MN cm =,则E F、两点到直线MN 的距离之和等于__________(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如图,1O 过O 的圆心O ,与O 交于A B 、两点,C 在O 上,CB 延长线交1O 于点D ,CO 延长线交1O 于E ,108EDC ∠= ,则C ∠=__________15.相交两圆1O 与2O 的公共弦长3AB =,延长AB 到P 作PC 切1O 于C ,PD 切2O 于D ,若2PC =,则PD =__________16.如图,AB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C ,过C 作圆的切线CD ,切点为D ,ACD ∠的平分线交AD 于E ,则CED ∠=__________(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是O 上一点,E 为 BD的中点,O 的弦AD 与BE 的延长线相交于C ,若18,AB =12,BC =则AD =__________18.如图,AD CE 、分别是ABC的两条高,则 (1) A E D C 、、、四点__________(是否共圆) (2) BDE __________BAC(∽,≌),为什么?(3) 10,AC =4sin 5B =,则DE =__________ 19.如图,PC 是O 的切线, C 为切点,PAB 为割线,4,PC =8,PB =30B ∠= ,则BC =__________(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如图ABC 的外接圆的切线AD 交BC 的延长线于D ,若1,AB =AD =30ADB ∠= ,则ABCACDS S = __________.21.如图,PQ 为半圆O 的直径,A 为以OQ 为直径的半圆A 的圆心,O 的弦PN 切A 于点N ,8,PN =则A 的半径为__________(第21题图) (第22题图)22.如图ABC中,D 是AB 的一个三等分点,//DE BC ,//EF BC ,2AF =,则AB =__________ 23.如图,在ABC中,AD 是BC 边上中线,AE 是BC 边上的高,DAB DBA ∠=∠,18AB =,12BE =,则CE =__________.(第23题图)(第24题图)A CP D OE F B第26题图 第25题图第27题图C24.如图,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圆半径为5,4AD =,则AB AC = 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5.(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EB EC 是O 的两条切线,,B C 是切点,,A D 是 O 上两点,如果46,32E DCF ∠=︒∠=︒,试求A ∠的度数.26.(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O 的直径AB 的延长线与弦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E 为⊙O 上一点,AE AC =,DE 交AB 于点F ,且42==BP AB ,求PF 的长度.2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 是以BC 为直径的O 上一点,AD BC ⊥于点D ,过点B 作O 的切线,与C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G ,是AD 的中点,连结CG 并延长与BE 相交于点F ,延长AF 与C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 (1)求证:BF EF =;(2)求证:PA 是O 的切线;(3)若FG BF =,且O 的半径长为求BD 和FG 的长度.。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数学《几何证明选讲》教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1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数学《几何证明选讲》教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1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康兰
课题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初 步证明;
2.使学 生初步熟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用途、用法;
3.通过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取得“猜想”的认识过程,以及论证思路的寻求过程。
探究
如图,直线 l1,l2被三 个平行平面,,所截,直线l1与它们的交点分别为A,B,C,直线l2分别为D,E,F
6.小结
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二、要熟悉 该定理的几种基本图形
7.作业
8.课后反思
例1: 如图,△ABC中,DF//AC,DE//BC,AE=4,EC=2,BC=8.求BF和CF的长.
例2:如图,△ABC中,DE//BC,EF//CD.求证:AD是AB和AF的比例中项.
5.问题探究(3)
例3: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截三角形,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难点:成比例的线段中,对应线段的确认。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备注
1课堂 测试
复习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推论1推论2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应用
把线段n等分
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
2课题引入
(创设情景)
如何不通过测量,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将一条长5厘米的细线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之比是2:3?
4.问题探究(1)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条件:
一组平行线中相邻两条平行线间距 离不相等,结论如何?
三条距离不相等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会有什么结果?

4-28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4-28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时, 作圆的直径就可以利用直 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往往能使问题找到突破口. 直径上 的圆周角是直角是圆周角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这个定理 无论在几何证明中还是在高中数学的其他地方都有重要 应用,应熟练掌握.
数学(理) 第19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求证:DG· DE=DF· EG. [分析] 由于条件中有平行线,考虑平行线(等)分线
段定理及推论,利用相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经 中间比代换,证明线段成比例,得出等积式.
数学(理) 第20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证明]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DC,AD=BC, DG AD ∵AD∥BC,∴ = , EG EC DF BC AD DG DF 又∵AB∥DC,∴ = = ,∴ = , DE EC EC EG DE 即 DG· DE=DF· EG.
数学(理) 第17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切线 长定 理
PA、PB 是 (1)PA=PB
(1) 证 线 段 相
Hale Waihona Puke ⊙ O 的 切 (2) ∠ OPA = 等,已知 PA 线 ∠OPB 求 PB(2)求角
数学(理) 第18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高频考点
类型一 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
【例 1】 如图,F 为 ABCD 边上一点,连 DF 交 AC 于 G,延长 DF 交 CB 的延长线于 E.
数学(理) 第8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 (ⅰ)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 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ⅱ)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ⅲ)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二)

高中数学第十一章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高中数学第十一章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第十一章⎪⎪⎪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第一节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平行线的截割定理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推论: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 (2)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5.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小题体验]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AB ∥EM ∥DC ,AE =ED ,EF ∥BC ,EF=12 cm ,则BC 的长为________ cm.解析:由⎭⎪⎬⎪⎫AB ∥EM ∥DC AE =ED ⇒E 为AD 中点,M 为BC 的中点, 又EF ∥BC ⇒EF =MC =12 cm. ∴BC =2MC =24 cm. 答案:24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且ADDB=2,那么△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是________.解析:∵DE ∥BC ,∴△ADE ∽△ABC , ∴S △ADE S △ABC =AD 2AB 2. ∵AD DB =2,∴AD AB =23,∴S △ADE S △ABC =49,故S △ADE S 四边形DBCE =45. 答案:451.在使用平行线截割定理时易出现对应边的对应顺序混乱,导致错误. 2.在解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或应用时易出现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对应失误.3.射影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其实质就是三角形的相似.但要注意满足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结论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要搞清楚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不能乱用.[小题纠偏]1.(2016·鞍山模拟)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BE ∶EC =2∶3,AE 交BD 于点F ,则BF ∶FD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AD =BC ,BE ∶EC =2∶3, 所以BE ∶AD =2∶5,因为AD ∥BC , 所以BF ∶FD =BE ∶AD =2∶5, 所以BF ∶FD 的值为25.答案:252.如图,在Rt △ABC 中 ,∠BAC =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若AB ∶AC =2∶1,则AD ∶BC 为________.解析:设AC =k ,则AB =2k ,BC =5k , ∵∠BAC =90°,AD ⊥BC , ∴AC 2=CD ·BC , ∴k 2=CD ·5k ,∴CD =55k , 又BD =BC -CD =455k , ∴AD 2=CD ·BD =55k ·455k =45k 2, ∴AD =255k ,∴AD ∶BC =2∶5. 答案:2∶5考点一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D 与AC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 ,CD 于E ,F ,且EF ∥BC ,若AD =12,BC =20,求EF 的值.解:∵AD ∥BC , ∴OB OD =BC AD =2012=53, ∴OB BD =58.∵OE ∥AD ,∴OE AD =OB BD =58.∴OE =58AD =58×12=152,同理可求得OF =38BC =38×20=152,∴EF =OE +OF =15.2.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BD 的中点,AE 交BC 于点F ,求BFFC 的值.解:如图,过点D 作DM ∥AF 交BC 于点M . ∵点E 是BD 的中点,∴在△BDM 中,BF =FM . 又点D 是AC 的中点, ∴在△CAF 中,CM =MF , ∴BF FC =BF FM +MC =12.[谨记通法]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应用的一个注意点及一种转化(1)一个注意点: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来计算或证明,首先要观察平行线组,再确定所截直线,进而确定比例线段及比例式,同时注意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的运用.(2)一种转化: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作辅助的平行线,要结合条件构造平行线组,再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转化比例式解题.考点二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D ,E ,F 分别在AB ,AC ,BC 上,AE =13AC ,BD =13AB ,且CF =13BC .求证:(1)EF ⊥BC ; (2)∠ADE =∠EBC . 证明:设AB =AC =3a , 则AE =BD =a ,CF =2a . (1)CE CB =2a 32a =23,CF CA =2a 3a =23. 又∠C 为公共角, 故△BAC ∽△EFC ,由∠BAC =90°,得∠EFC =90°, 故EF ⊥BC .(2)由(1)得EF =FC AC ·AB =2a , 故AE EF =a 2a =22,AD BF =2a 22a =22,∴AE EF =AD BF, ∴△ADE ∽△FBE , 所以∠ADE =∠EBC .[由题悟法]证明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思路(1)先找两对内角对应相等.(2)若只有一个角对应相等,再判定这个角的两邻边是否对应成比例. (3)若无角对应相等,就要证明三边对应成比例.[即时应用]如图,已知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且AD =AC ,DE ⊥BC ,DE 与AB 相交于点E ,EC 与AD 相交于点F .(1)求证:△ABC ∽△FCD ;(2)若S △FCD =5,BC =10,求DE 的长.解:(1)证明:因为DE ⊥BC ,D 是BC 的中点,所以EB =EC ,所以∠B =∠BCE .又因为AD =AC ,所以∠ADC =∠ACB.所以△ABC ∽△FCD.(2)如图,过点A 作AM ⊥BC , 垂足为点M .因为△ABC ∽△FCD ,BC =2CD , 所以S △ABC S △FCD =⎝⎛⎭⎫BC CD 2=4.又因为S △FCD =5,所以S △ABC =20. 因为S △ABC =12BC ·AM ,BC =10,所以20=12×10×AM ,所以AM =4.因为DE ∥AM ,所以DE AM =BDBM . 因为DM =12DC =52,BM =BD +DM ,所以DE 4=55+52,解得DE =83.考点三 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如图所示,CD 垂直平分AB ,点E 在CD 上,DF ⊥AC ,DG ⊥BE ,F ,G 分别为垂足.求证:AF ·AC =BG ·BE . 证明:因为CD 垂直平分AB , 所以∠ADC =∠BDC =90°,AD =D B.在Rt △ADC 中,因为DF ⊥AC , 所以AD 2=AF ·AC . 同理BD 2=BG ·BE . 所以AF ·AC =BG ·BE .[由题悟法]对射影定理的理解和应用(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解决问题首先确定直角边与其射影.(2)要善于将有关比例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转化,有时还要将等积式转化为比例式或将比例式转化为等积式,并且注意射影定理的其他变式.(3)注意射影定理与勾股定理的结合应用.[即时应用]在Rt △ACB 中,∠C =90°,CD ⊥AB 于D ,若BD ∶AD =1∶9,求tan ∠BCD 的值. 解:由射影定理得CD 2=AD ·BD , 又BD ∶AD =1∶9, 令BD =x ,则AD =9x (x >0). ∴CD 2=9x 2, ∴CD =3x .Rt △CDB 中,tan ∠BCD =BD CD =x 3x =13.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F ∥BC ,FG ∥AD ,求EF BC +FGAD 的值.解: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 EF BC =AF AC ,FG AD =FC AC ,故EF BC +FG AD =AF AC +FC AC =AC AC =1.2.如图,等边三角形DEF 内接于△ABC ,且DE ∥BC ,已知AH ⊥BC 于点H ,BC =4,AH =3,求△DEF 的边长.解:设DE =x ,AH 交DE 于点M ,显然MH 的长度与等边三角形DEF 的高相等,又DE ∥BC ,则DE BC =AM AH =AH -MH AH , 所以x4=3-32x 3=2-x 2,解得x =43.故△DEF 的边长为43.3.如图,M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中点,直线l 过点M 分别交AD ,AC 于点E ,F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N .若AE =2,AD =6,求AFAC的值. 解:∵AD ∥BC , ∴△AEF ∽△CNF , ∴AF CF =AE CN , ∴AF AF +CF =AEAE +CN.∵M 为AB 的中点,∴AE BN =AMBM =1,∴AE =BN , ∴AF AC =AF AF +CF =AE AE +BN +BC =AE 2AE +BC. ∵AE =2,BC =AD =6, ∴AF AC =22×2+6=15.4.如图,AD ,BE 是△ABC 的两条高,DF ⊥AB ,垂足为F ,交BE 于点G ,交AC 的延长线于H ,求证:DF 2=GF ·HF .证明:在△AFH 与△GFB 中, 因为∠H +∠BAC =90°, ∠GBF +∠BAC =90°,所以∠H =∠GBF .因为∠AFH =∠BFG =90°, 所以△AFH ∽△GFB , 所以HF BF =AF GF , 所以AF ·BF =GF ·HF .因为在Rt △ABD 中,FD ⊥AB , 所以DF 2=AF ·BF . 所以DF 2=GF ·HF .5.(2016·大连模拟)如图,已知D 为△ABC 中AC 边的中点,AE ∥BC ,ED 交AB 于G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G ∶GA =3∶1,BC =8,求AE 的长.解:因为AE ∥BC ,D 为AC 的中点, 所以AE =CF ,AE BF =AG BG =13.设AE =x ,又BC =8, 所以x x +8=13,所以x =4. 所以AE =4.6.(2016·大连模拟)如图,在△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是B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交BC 于F .(1)求BFFC 的值;(2)若△BEF 的面积为S 1,四边形CDEF 的面积为S 2,求S 1∶S 2的值. 解:(1)过点D 作DG ∥BC ,并交AF 于点G ,因为E 是BD 的中点,所以BE =DE . 又因为∠EBF =∠EDG ,∠BEF =∠DEG , 所以△BEF ≌△DEG ,则BF =DG , 所以BF ∶FC =DG ∶FC .又因为D 是AC 的中点,则DG ∶FC =1∶2, 则BF ∶FC =1∶2,即BF FC =12.(2)若△BEF 以BF 为底,△BDC 以BC 为底, 则由(1)知BF ∶BC =1∶3,又由BE ∶BD =1∶2,可知h 1∶h 2=1∶2, 其中h 1,h 2分别为△BEF 和△BDC 的高, 则S △BEF S △BDC =13×12=16, 则S 1∶S 2=1∶5. 故S 1∶S 2的值为15.7.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的直线与其外接圆交于点P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PC AC =PDBD ;(2)若AC =3,求AP ·AD 的值.解:(1)证明:因为∠CPD =∠ABC ,∠PDC =∠PDC , 所以△DPC ∽△DBA ,所以PC AB =PD BD . 又AB =AC ,所以PC AC =PD BD. (2)因为∠ABC +∠APC =180°,∠ACB +∠ACD =180°, ∠ABC =∠ACB , 所以∠ACD =∠APC .又∠CAP =∠DAC ,所以△APC ∽△ACD , 所以AP AC =AC AD. 所以AP ·AD =AC 2=9.8.△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B ,AC 上的点,AD ,EF 交于点P ,若BD =DC ,AE =AF .求证:AB AC =PF PE .证明:过F 作MN ∥AD 交BA 的延长线及DC 于M ,N .对△MEF ,有PF PE =AMAE ,因为AE =AF ,所以PF PE =AM AF. 对△MBN ,有AB AM =BDDN , 因为BD =DC ,所以AB AM =DCDN . 对△ADC ,有AC AF =DC DN ,所以AB AM =ACAF . 所以AB AC =AM AF ,所以AB AC =PF PE .第二节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圆周角(1)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推论1:①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②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推论2:①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②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切线(1)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2)推论: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4.圆中的比例线段(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小题体验]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已知AB ,BC 是⊙O 的两条弦,AO ⊥BC ,AB =3,BC =22,则⊙O 的半径等于________.解析:设垂足为D ,⊙O 的半径等于R , ∵AB ,BC 是⊙O 的两条弦, AO ⊥BC ,AB =3,BC =22, ∴AD =1,∴R 2=2+(R -1)2, ∴R =1.5.故⊙O 的半径为1.5. 答案:1.52.如图,AC 为⊙O 的直径,OB ⊥AC ,弦BN 交AC 于点M .若OC =3,OM =1,则MN 的长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 CM =CO +OM =3+1, AM =AO -OM =3-1, BM 2=OB 2+OM 2=4,BM =2, 根据相交弦定理有CM ·AM =BM ·MN ,代入数值可解得MN =CM ·AM BM =(3+1)(3-1)2=1.答案:13.如图,⊙O 的直径AB =6 cm ,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 点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接AC ,若∠CPA =30°,PC =________ cm.解析:连接OC ,则OC ⊥PC .又OC =3,∠CPA =30°, ∴CP =OCtan 30°=3 3.答案:3 31.解决圆周角、圆心角及弦切角问题时,角之间关系易于混淆导致错误.2.使用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时,注意对应线段成比例及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小题纠偏]1.如图所示,CD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点B 在圆O 上,BC =2,∠BCD =30°,则圆O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设圆O的半径为r,过B作⊙O的直径BA,连接AC,则∠ACB=90°.又由弦切角定理得∠CAB=∠BCD=30°,∴AB=2BC=4.∴r=2,∴S=πr2=4π.答案:4π2.如图所示,已知⊙O的割线PAB交⊙O于A,B两点,割线PCD经过圆心,若PA=3,AB=4,PO=5,则⊙O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设⊙O的半径为r.由割线定理得PA·PB=PC·PD,3×7=(PO-r)(PO+r),即21=25-r2,∴r2=4,∴r=2.答案:2考点一圆周角、弦切角和圆的切线问题(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2016·黄冈模拟)已知点C在圆O的直径BE的延长线上,直线CA与圆O相切于A,∠ACB的平分线分别交AB,AE于D,F两点,求∠AFD的大小.解:因为AC为圆O的切线,由弦切角定理,得∠B=∠EAC.又因为CD平分∠ACB,则∠ACD=∠BCD,所以∠B+∠BCD=∠EAC+∠ACD.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ADF=∠AFD.因为BE是圆O的直径,则∠BAE=90°,所以△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F=∠AFD=45°.2.(2015·广东高考改编)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点D和点P,求OD的长.解:由题意得OP =12BC =12,OA =2,于是PA =CP =22-⎝⎛⎭⎫122=152. 因为∠DCP =∠B =∠POA ,又∠DPC =∠APO ,所以△DCP ∽△AOP , 故PD PA =PCPO, 即PD =15212×152=152,所以OD =152+12=8.[谨记通法]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与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多用于推出角的关系,从而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求线段或角的大小.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径(或半径)或向弦(弧)两端作圆周角或弦切角.考点二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6·昆明模拟)如图所示,已知D 为△ABC 的BC 边上一点,⊙O 1经过点B ,D ,交AB 于另一点E ,⊙O 2经过点C ,D ,交AC 于另一点F ,⊙O 1与⊙O 2的另一交点为G .(1)求证:A ,E ,G ,F 四点共圆;(2)若AG 切⊙O 2于G ,求证:∠AEF =∠ACG . 证明:(1)如图,连接GD ,四边形BDGE ,四边形CDGF 分别内接于⊙O 1,⊙O 2, ∴∠AEG =∠BDG , ∠AFG =∠CDG ,又∠BDG +∠CDG =180°, ∴∠AEG +∠AFG =180°,∴A,E,G,F四点共圆.(2)∵A,E,G,F四点共圆,∴∠AEF=∠AGF,∵AG与⊙O2相切于点G,∴∠AGF=∠ACG,∴∠AEF=∠ACG.[由题悟法]证明四点共圆的常用方法(1)若四个点到一定点等距离,则这四个点共圆.(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3)若一个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圆.[即时应用](2016·吉林实验中学)如图,圆周角∠BAC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D,过点D的切线与弦AC的延长线交于点E,AD交BC于点F.(1)求证:BC∥DE;(2)若D,E,C,F四点共圆,且AC=BC,求∠BAC.解:(1)证明:因为DE为圆的切线,所以∠EDC=∠DAC.又因为∠DAC=∠DAB,∠DAB=∠DCB,所以∠EDC=∠DCB,所以BC∥DE.(2)因为D,E,C,F四点共圆,所以∠CFA=∠CED,由(1)知∠ACF=∠CED,所以∠CFA=∠ACF.设∠DAC=∠DAB=x,因为AC=BC,所以∠CBA=∠BAC=2x,所以∠CFA=∠FBA+∠FAB=3x,在等腰△ACF中,180°=∠CFA+∠ACF+∠CAF=7x,则x≈25.7°,所以∠BAC=2x≈51.4°.考点三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5·陕西高考)如图,AB 切⊙O 于点B ,直线AO 交⊙O 于D ,E 两点,BC ⊥DE ,垂足为C .(1)证明:∠CBD =∠DBA;(2)若AD =3DC ,BC =2,求⊙O 的直径. 解:(1)证明:因为DE 为⊙O 的直径, 所以∠BED +∠EDB =90°.又BC ⊥DE ,所以∠CBD +∠EDB =90°, 从而∠CBD =∠BED.又AB 切⊙O 于点B ,得∠DBA =∠BED , 所以∠CBD =∠DBA . (2)由(1)知BD 平分∠CBA , 则BA BC =ADCD=3. 又BC =2,从而AB =3 2. 所以AC =AB 2-BC 2=4, 所以AD =3.由切割线定理得AB 2=AD ·AE , 即AE =AB 2AD =6,故DE =AE -AD =3, 即⊙O 的直径为3.[由题悟法]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解题思路(1)见到圆的两条相交弦就要想到相交弦定理. (2)见到圆的两条割线就要想到割线定理. (3)见到圆的切线和割线就要想到切割线定理.[即时应用]1.(2015·天津高考改编)如图,在圆O 中,M ,N 是弦AB 的三等分点,弦CD ,CE 分别经过点M ,N ,若CM =2,MD =4,CN =3,求线段NE 的长.解:由题意可得CM ·MD =AM ·MB , 则2×4=2AM 2,AM =2. 又CN ·NE =AN ·NB , 即3NE =4×2,解得NE =83.2.(2015·湖北高考改编)如图,PA 是圆的切线,A 为切点,PBC 是圆的割线,且BC =3PB ,求ABAC的值. 解:因为PA 是圆的切线, A 为切点,PBC 是圆的割线,由切割线定理,知PA 2=PB ·PC =PB (PB +BC ), 因为BC =3PB ,所以PA 2=4PB 2,即PA =2PB. 由弦切角定理,得∠PAB =∠PCA , 又∠APB =∠CPA ,故△PAB ∽△PCA , 所以AB AC =PB PA =12.1.(2015·重庆高考改编)如图,圆O 的弦AB ,CD 相交于点E ,过点A 作圆O 的切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若PA =6,AE =9,PC =3,CE ∶ED =2∶1,求BE 的长.解:由切割线定理,知PA 2=PC ·PD , 即62=3PD , 解得PD =12,所以CD =PD -PC =9, 所以CE =6,ED =3.由相交弦定理,知AE ·EB =CE ·ED ,即9BE =6×3,解得BE =2.2.(2016·兰州双基测试)如图,在正△ABC 中,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BD =13BC ,CE =13CA ,AD ,BE 相交于点P .求证:(1)P ,D ,C ,E 四点共圆; (2)AP ⊥CP .证明:(1)在正△ABC 中,由BD =13BC ,CE =13CA ,知:△ABD ≌△BCE ,∴∠ADB =∠BEC ,即∠ADC +∠BEC =180°, ∴P ,D ,C ,E 四点共圆.(2)连接DE ,在△CDE 中,CD =2CE ,∠ACD =60°, 由正弦定理知∠CED =90°,由P ,D ,C ,E 四点共圆知,∠DPC =∠DEC , ∴AP ⊥CP .3.(2016·陕西一检)如图,设AB 为⊙O 的任一条不与直线l 垂直的直径,P 是⊙O 与l 的公共点,AC ⊥l ,BD ⊥l ,垂足分别为C ,D ,且PC =PD.(1)求证:l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OA =5,AC =4,求CD 的长.解:(1)证明:连接OP , ∵AC ⊥l ,BD ⊥l , ∴AC ∥BD.又OA =OB ,PC =PD , ∴OP ∥BD ,从而OP ⊥l .∵点P 在⊙O 上,∴l 是⊙O 的切线. (2)由(1)可得OP =12(AC +BD ),∴BD =2OP -AC =10-4=6. 过点A 作AE ⊥BD ,垂足为E , 则BE =BD -AC =6-4=2. ∴在Rt △ABE 中,AE =AB 2-BE 2=102-22=4 6. ∴CD =4 6.4.(2015·全国卷Ⅰ)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BC交⊙O 于点E .(1)若D 为AC 的中点,证明:DE 是⊙O 的切线; (2)若OA =3CE ,求∠ACB 的大小. 解:(1)证明:如图,连接AE ,由已知得AE ⊥BC ,AC ⊥AB. 在Rt △AEC 中,由已知得DE =DC ,故∠DEC =∠DCE . 连接OE ,则∠OBE =∠OEB. 又∠ACB +∠ABC =90°, 所以∠DEC +∠OEB =90°,故∠OED =90°,即DE 是⊙O 的切线. (2)设CE =1,AE =x .由已知得AB =23,BE =12-x 2. 由射影定理可得AE 2=CE ·BE , 所以x 2=12-x 2,即x 4+x 2-12=0. 解得x =3,所以∠ACB =60°.5.(2015·沈阳一模)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C ,D 是圆O 上的两个点,CE ⊥AB 于E ,BD 交AC 于G ,交CE 于F ,CF =FG .(1)求证:C 是劣弧BD 的中点; (2)求证:BF =FG .证明:(1)∵CF =FG ,∴∠CGF =∠FCG . ∵AB 是圆O 的直径,∴∠ACB =∠ADB =π2.∵CE ⊥AB ,∴∠CEA =π2.∵∠CBA =π2-∠CAB ,∠ACE =π2-∠CAB ,∴∠CBA =∠ACE .∵∠CGF =∠DGA ,∠DGA =∠ABC , ∴π2-∠DGA =π2-∠ABC , ∴∠CAB =∠DAC , ∴C 为劣弧BD 的中点.(2)∵∠GBC =π2-∠CGB ,∠FCB =π2-∠GCF ,∴∠GBC =∠FCB ,∴CF =FB ,∴BF =FG .6.(2016·贵州七校联考)如图,⊙O 1和⊙O 2的公切线AD 和BC 相交于点D ,A ,B ,C 为切点,直线DO 1交⊙O 1于E ,G 两点,直线DO 2交⊙O 2于F ,H 两点.(1)求证:△DEF ∽△DHG ;(2)若⊙O 1和⊙O 2的半径之比为9∶16,求DEDF 的值. 解:(1)证明:∵AD 是两圆的公切线, ∴AD 2=DE ·DG ,AD 2=DF ·DH , ∴DE ·DG =DF ·DH ,∴DE DH =DF DG , 又∵∠EDF =∠HDG , ∴△DEF ∽△DHG .(2)连接O 1A ,O 2A , ∵AD 是两圆的公切线, ∴O 1A ⊥AD ,O 2A ⊥AD , ∴O 1,A ,O 2共线,∵AD 和BC 是⊙O 1和⊙O 2的公切线, DG 平分∠ADB ,DH 平分∠ADC , ∴DG ⊥DH ,∴AD 2=O 1A ·O 2A .设⊙O 1和⊙O 2的半径分别为9x 和16x ,则AD =12x , ∵AD 2=DE ·DG ,AD 2=DF ·DH ,∴144x 2=DE (DE +18x ),144x 2=DF (DF +32x ), ∴DE =6x ,DF =4x , ∴DE DF =32.7.(2016·沈阳模拟)如图,已知圆O 1与圆O 2外切于点P ,直线AB 是两圆的外公切线,分别与两圆相切于A ,B 两点,AC 是圆O 1的直径,过C 作圆O 2的切线,切点为D.(1)求证:C ,P ,B 三点共线; (2)求证:CD =CA .证明:(1)连接PC ,PA ,PB ,BO 2,∵AC是圆O1的直径,∴∠APC=90°.连接O1O2必过点P,∵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为切点,∴设∠BAP=∠ACP=α,∴∠AO1P=2α.由于O1A⊥AB,O2B⊥AB,∴∠BO2P=π-2α,∴∠O2BP=α.又∠ABP+∠O2BP=90°,∴∠ABP+∠BAP=90°,∴C,P,B三点共线.(2)∵CD切圆O2于点D,∴CD2=CP·CB.在△ABC中,∠CAB=90°,又∵AP⊥BC,∴CA2=CP·CB,故CD=CA.8.(2015·全国卷Ⅱ)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1)证明:EF∥BC;(2)若AG等于⊙O的半径,且AE=MN=23,求四边形EBCF的面积.解:(1)证明: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所以AD是∠CAB的平分线.又因为⊙O分别与AB,AC相切于点E,F,所以AE=AF,故AD⊥EF,从而EF∥BC.(2)由(1)知,AE=AF,AD⊥EF,故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又EF为⊙O的弦,所以O在AD上.连接OE,OM,则OE⊥AE.由AG等于⊙O的半径得AO=2OE,所以∠OAE =30°.因此△ABC 和△A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AE =23,所以AO =4,OE =2.因为OM =OE =2,DM =12MN =3, 所以OD =1.于是AD =5,AB =1033. 所以四边形EBCF 的面积为12×⎝⎛⎭⎫10332×32-12×(23)2×32=1633.。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1讲 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1讲 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

第1讲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高考会这样考】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应用及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的应用.【复习指导】复习本讲时,只要掌握好教材上的内容,熟练教材上的习题即可达到高考的要求,该部分的复习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主,掌握好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即可.基础梳理1.平行截割定理(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①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②推论: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而且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平分另一腰.(2)平行截割定理及其推论①定理: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成两段的长度比等于夹角两边长度的比.(4)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判定定理a.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c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特殊判定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该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乘积,斜边上的高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乘积.双基自测1.如图所示,已知a ∥b ∥c ,直线m 、n 分别与a 、b 、c 交于点A ,B ,C 和A ′,B ′,C ′,如果AB =BC =1,A ′B ′=32,则B ′C ′=________.解析 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直接得到答案.答案 322.如图所示,BD 、CE 是△ABC 的高,BD 、CE 交于F ,写出图中所有与△ACE 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解析 由Rt △ACE 与Rt △FCD 和Rt △ABD 各共一个锐角,因而它们均相似,又易知∠BFE =∠A ,故Rt △ACE ∽Rt △FBE . 答案 △FCD 、△FBE 、△ABD3.(2011·西安模拟)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AN 、CM 交于点O ,那么△MON 与△AOC 面积的比是________. 解析 ∵M 、N 分别是AB 、BC 中点,故MN 綉12AC , ∴△MON ∽△COA ,∴S △MON S △AOC =MN 2AC 2=14.答案 1∶44.如图所示,已知DE ∥BC ,BF ∶EF =3∶2,则AC ∶AE =______,AD ∶DB =________.解析 ∵DE ∥BC ,∴AE AC =DE BC =EFBF .∵BF ∶EF =3∶2,∴AE AC =EF BF =23.∴AC ∶AE =3∶2.同理DE ∥BC ,得AB ∶AD =3∶2,即AB AD =32. ∴AD AB =23,即AD AB -AD =23-2=2.即ADBD =2.∴AD ∶BD =2∶1. 答案 3∶2 2∶15.(2010·广东)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 =AD =a ,CD =a2,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的中点,则EF =________.解析 连接DE 和BD ,依题知,EB ∥DC ,EB =DC =a2,∴EBCD 为平行四边形,∵CB ⊥AB ,∴DE ⊥AB ,又E 是AB 的中点,故AD =DB =a ,∵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EF =12DB =12a . 答案 a 2考向一 平行截割定理的应用【例1】►(2011·广州测试(二))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2,BC =5,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EF ∥AD ,若AE EB =34,则EF 的长为________. [审题视点] 把梯形的两腰BA 、CD 分别延长交于一点,利用平行截割定理可求解.解析 如图所示,延长BA 、CD 交于点P ,∵AD ∥BC ,∴P A PB =AD BC =25,∴P A AB =23,又∵AE EB =34,∴AE AB =37,∴P A AE =149,∴P A PE =1423.∵AD ∥EF ,∴AD EF =P A PE =1423,又AD =2,∴EF =237. 答案 237在解题时要注意添加辅助线.【训练1】 如图,在△ABC 中,DE ∥BC ,EF ∥CD ,若BC =3,DE =2,DF =1,则AB 的长为________.解析由⎩⎨⎧DE ∥BC ,EF ∥CD ,BC =3,DE =2⇒AE AC =AF AD =DE BC =23,又DF =1,故可解得AF =2,∴AD =3,又AD AB =23,∴AB =92. 答案 92考向二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AC ,点D 是垂足. 求证:BC 2=2CD ·AC .[审题视点] 作AE ⊥BC ,证明△AEC 和△BDC 相似即可.证明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 ∴CE =BE =12BC ,由BD ⊥AC ,AE ⊥BC . 又∴∠C =∠C ,∴△AEC ∽△BDC . ∴EC DC =ACBC ,∴12BC CD =AC BC , 即BC 2=2CD ·AC.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要注意结合图形的性质特点灵活选择判定定理.在一个题目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能多次用到. 【训练2】 (2011·惠州调研)如图,在△ABC 中,DE ∥BC ,DF ∥AC ,AE ∶AC =3∶5,DE =6,则BF =________.解析 因为DE ∥BC ,所以△ADE ∽△ABC ,所以AE AC =DE BC ,即35=6BC ,所以BC =10.又DF ∥AC ,所以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故BF =BC -FC =BC -DE =10-6=4. 答案 4考向三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的应用【例3】►已知圆的直径AB=13,C为圆上一点,过C作CD⊥AB于D(AD>BD),若CD=6,则AD=________.[审题视点] △ACB为直角三角形,可直接利用射影定理求解.解析如图,连接AC,CB,∵AB是⊙O的直径,∴∠ACB=90°设AD=x,∵CD⊥AB于D,∴由射影定理得CD2=AD·DB,即62=x(13-x),∴x2-13x+36=0,解得x1=4,x2=9.∵AD>BD,∴AD=9.答案9注意射影定理的应用条件.【训练3】在△ABC中,∠ACB=90°,CD⊥AB于D,AD∶BD=2∶3.则△ACD 与△CBD的相似比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在Rt△ACB中,CD⊥AB,由射影定理得:CD2=AD·BD,又∵AD∶BD=2∶3,令AD=2x,BD=3x(x>0),∴CD2=6x2,∴CD=6x.又∵∠ADC=∠BDC=90°,∴△ACD∽△CBD.易知△ACD与△CBD的相似比为ADCD=2x6x=63.即相似比为6∶3.答案6∶3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一)从近两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平行截割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难度不大.【示例1】►(2011·陕西)如图,∠B=∠D,AE⊥BC,∠ACD=90°,且AB=6,AC=4,AD=12,则AE=________.【示例2】►(2011·广东)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4,CD=2,E,F分别为AD,BC上的点,且EF=3,EF∥AB,则梯形ABFE与梯形EFCD的面积比为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练习题(二)1. (2010 ·津卷天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圆 O 的内接四边形,延伸 AB 和 DC订交于点P.若PB = 1, PD = 3,则 ADBC 的值为 ________.分析:∵∠P =∠ P ,∠ A =∠ PCB ,∴△ PCB ∽△ PAD .PB BC 1∴ PD = AD =3.答案:132.(2010 湖·南卷 )如下图,过⊙ O 外一点 P 作一条直线与⊙ O 交于 A ,B 两点,已知 PA = 2,点 P 到⊙ O 的切线长 PT =4,则弦 AB 的长为 ______.分析: 由切割线定理知 PT 2=PA ·PB ,2∴ PB = 4= 8.∴弦 AB 的长为 PB -PA = 8- 2= 6. 2答案: 63.如下图,已知PC 、 DA 为⊙ O 的切线, C 、A 分别为切点, AB 为⊙ O 的直径,若 DA = 2, CD = 1,则 AB = ________.DP 2分析: 由 CD =DA =2,∴ DP = 4.2 2在 Rt △ADP 中, AP = 4 - 2 = 2 3.2由切割线定理: PC = PA ·PB ,∴ 62= 2 3(2 3+ AB),∴ AB = 4 3. 答案:4 34. (2010 ·西卷陕 )如图,已知 Rt △ ABC 的两条直角边AC , BC 的长分别为 3 cm ,BD4 cm ,以 AC 为直径的圆与 AB 交于点 D ,则 DA = ________. 分析: ∵∠ C = 90°, AC 为圆的直径,∴ BC 为圆的切线, AB 为圆的割线.∴ BC 2= BD ·BA ,即 16=BD ·5,解得 BD =16.5∴ DA = BA - BD =5- 16 9BD = 16. 5 = .∴DA 916 5 答案:95. (2010 ·东东莞广 )如图,已知 PA 、PB 是圆 O 的切线, A 、B 分别为切点, C 为圆 O 上不与 A 、 B 重合的另一点,若∠ ACB = 120°,则∠ APB = ________.分析: 连结 OA 、OB ,∠ PAO =∠ PBO =90°,∵∠ ACB = 120°,∴∠ AOB = 120°.又 P 、 A 、O 、 B 四点共圆,故∠ APB = 60°.答案:60°PC 6. (2010切圆 O 于·东佛山广 )如图,点 C 点, CD ⊥AB 于 D P 在圆点,则 O 直径 AB 的延伸线上,且CD = ________.PB = OB = 2,2分析:由切割线定理知, PC =PA ·PB ,又 OC ⊥PC ,故 CD =PC ·OC =2 3×2= 3.PO4答案:37.如图, AB 为⊙ O 的直径, AC 切⊙ O 于点 A ,且 AC = 2 2 cm ,过 C 的割线 CMN交 AB 的延伸线于点 D , CM =MN = ND ,则 AD 的长等于 ________cm.分析: 由切割线定理知 |CA |2= |CM | ·|CN|= 2|CM |2,由于 |CA |=2 2,因此 |CM|= 2, |CD |= 6,22答案:2 78. (2010 广·东卷 )如图, AB ,CD 是半径为 a 的圆 O 的两条弦,它们订交于AB 的中点 P , PD =2a,∠ OAP = 30°,则 CP =______. 3分析: ∵ AP = PB ,∴ OP ⊥AB .3又∵∠ OAP = 30°,∴ AP = 2 a.由订交弦定理得 CP ·PD =AP 2,∴ CP = AP 2 3 2 3 9= a × = a.PD 4 2a 8答案:98a9.(2010 北·京卷 )如图, ⊙ O 的弦 ED ,CB 的延伸线交于点 A.若 BD ⊥ AE ,AB = 4, BC = 2, AD = 3,则 DE = ______, CE = ______.分析: 由圆的割线定理知:∴ AE = 8,∴ DE = 5.连结 EB ,∵∠ EDB =90°,∴ EB 为直径.∴∠ ECB = 90°.由勾股定理,得2 222 22= 16- 9+ 25= 32.EB=DB+ ED=AB -AD +ED 在 Rt △ECB 中, EB 2= BC 2+ CE 2= 4+ CE 2,∴ CE 2= 28,∴ CE = 2 7. 答案: 5 2 710.如图, PC 切⊙ O 于点 C ,割线 PAB 经过圆心 O ,弦 CD ⊥AB 于点 E ,已知⊙O 的半径为 3,PA = 2,则 PC =________, OE = ________.分析: 由于 PB = PA + AB = 8,因此在⊙ O 中,由切割线定理得:2PC = PA ·PB = 2×8= 16,故 PC = 4;在 Rt △OCP 中,由射影定理得:PC 2= PE ·PO ,2则 PE =PC= 169PO5 .故 OE = PO - PE = 5.答案:4511.如图,自圆 O外一点P 引切线与圆切于点A ,M为PA 的中点,过M 引割线交圆于 B 、 C 两点.求证:∠ MCP =∠ MPB.证明: ∵ PA 与圆相切于 A , ∴ MA 2= MB ·MC.∵ M 为 PA 的中点,∴ PM = MA , ∴PM 2=MB ·MC ,∴PM =MBMC PM .∵∠ BMP =∠ PMC ,∴△ BMP ∽△ PMC , ∴∠ MCP =∠ MPB.12.如图,已知在△ ABC 中,∠ ABC = 90°,O 是 AB 上一点,以 O 为圆心, OB为半径的圆与 AB 交于点 E ,与 AC 切于点 D ,连结 DB 、DE 、OC.若 AD = 2,AE = 1,求 CD 的长.2分析:由切割线定理得 AD = AE ·AB ,又∵∠ OCD =∠ ADE = 90°-∠ CDB ,∠ A =∠ A ,∴△ ADE ∽△ ACO ,∴ AD =AC ,即 2=CD +2,CD =3.AE AO12.5答: CD 的长等于 3.13. (2010 ·苏卷江 )如图, AB 是圆 O 的直径, D 为圆 O 上一点,过 D 作圆 O 的切线交 AB 的延伸线于点 C ,若 DA = DC ,求证: AB = 2BC.证明: 如下图,连结 OD , BD ,由于 CD 为⊙ O 的切线, AB 为直径, 因此∠ ADB =∠ ODC = 90°. 因此∠ ODA =∠ BDC . 又由于 DA =DC , 因此∠ DAB =∠ DCB . 因此△ ADO ≌△ CDB .因此 OA =BC ,进而 AB = 2BC.14.已知弦 AB 与⊙ O 半径相等,连结 OB 并延伸使 BC = OB. (1)问 AC 与⊙ O 的地点关系是如何的; (2)试在⊙ O 上找一点 D ,使 AD = AC. 分析: (1) ∵AB 与⊙ O 半径相等, ∴△ OAB 为正三角形,∠ OAB = 60°=∠ OBA ,又∵ BC = OB = AB ,∴∠ C =∠ BAC = 30°,故∠ OAC = 90°, ∴AC 与⊙ O 相切.(2)延伸 BO 交⊙ O 于 D ,则必有 AD = AC.∵∠ BOA = 60°, OA = OD ,∴∠ D = 30°, 又∵∠ C = 30°,∴∠ C =∠ D ,得 AD =AC.15. (2010 ·宁卷辽 )如图,△ ABC 的角均分线 AD 的延伸线交它的外接圆于点 E.(1)证明:△ ABE ∽△ ADC ;1(2)若△ ABC 的面积 S =2AD ·AE ,求∠ BAC 的大小.分析: (1) 证明:由已知条件,可得∠ BAE =∠ CAD. 由于∠ AEB 与∠ ACB 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因此∠ AEB =∠ ACD . 故△ ABE ∽△ ADC .AB AD(2)由于△ ABE ∽△ ADC ,因此 AE = AC , 即 AB ·AC = AD ·AE .1 1又 S = AB ·ACsin ∠ BAC ,且 S = AD ·AE ,2 2故 AB ·ACsin ∠BAC = AD ·AE.则 sin ∠ BAC = 1,又∠ BAC 为△ ABC 的内角,因此∠ BAC = 90°.16.如图, AB 、 CD 是圆的两条平行弦, BE ∥AC ,并交 CD 于 E ,交圆于 F ,过 A 点的切线交 DC 的延伸线于 P , PC =ED = 1, PA = 2.(1)求 AC 的长;(2)求证: EF = BE.2分析: (1) ∵PA =PC ·PD , PA =2, PC = 1,∴ PD = 4.∵∠ PAC =∠ CBA ,∠ PCA =∠ CAB ,∴△ PAC ∽△ CBA ,∴ PC = AC,∴ AC 2= PC ·AB = 2,∴ AC = 2.AC AB(2)证明:∵ CE ·ED = BE ·EF , BE = AC = 2,∴ EF = 2·1= 2,∴ EF =BE . 217.如图, PA 切⊙ O 于点 A ,割线 PBC 交⊙ O 于点 B ,C ,∠ APC 的角均分线分别与 AB , AC 订交于点 D , E ,求证:(1)AD = AE ;(2)AD 2= DB ·EC.【分析方法代码 108001161】证明: (1) ∠AED =∠ EPC +∠ C ,∠ ADE =∠ APD +∠ PAB.由于 PE 是∠ APC 的角均分线,故∠ EPC =∠ APD ,又 PA 是⊙ O 的切线,故∠ C =∠ PAB. 因此∠ AED =∠ ADE .故 AD =AE .∠ PCE =∠ PADEC PC(2) ∠ CPE =∠ APD ? △ PCE ∽△ PAD ? AD =PA ; ∠ PEA =∠ PDB AE PA∠ APE =∠ BPD ? △ PAE ∽△ PBD ? DB = PB .又 PA 是切线, PBC 是割线 ? PA2= PB ·PC? PB PA =PCPA .故EC=AE,又 AD= AE,故 AD 2= DB ·EC. AD DB18.如图,已知AD 是△ ABC 的外角∠ EAC 的均分线,交BC 的延伸线于点 D ,延伸 DA 交△ ABC 的外接圆于点 F ,连结 FB 、FC .(1)求证: FB = FC;(2)求证: FB 2= FA·FD ;(3)若 AB 是△ ABC 外接圆的直径,∠ EAC= 120 °,BC=6 cm,求 AD 的长 . 【分析方法代码 108001162】分析:(1) 证明:∵ AD 均分∠ EAC,∴∠ EAD=∠ DAC.∵四边形 AFBC 内接于圆,∴∠ DAC=∠ FBC.∵∠ EAD =∠ FAB=∠ FCB ,∴∠ FBC=∠ FCB ,∴ FB= FC .(2)证明:∵∠ FAB=∠ FCB=∠ FBC,∠ AFB =∠ BFD ,FB FA∴△ FBA ∽△ FDB .∴FD=FB,∴FB2= FA·FD .(3)∵ AB 是圆的直径,∴∠ACB= 90°.1∵∠ EAC= 120°,∴∠ DAC =∠ EAC= 60°,∴∠ BAC=∠ BFC =60°,∠ FDB =30°,∴△ FBC 为正三角形,又 BC= 6,在 Rt△ ABC 中,∴ AC=2 3,∴在 Rt△ ACD 中, AD = 4 3.。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几何证明选讲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课件 理(选修4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几何证明选讲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课件 理(选修41)
______第三边. •平推分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_____
另一腰.
平分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对__应线段成比例. •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_______. •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比例 •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_____,两三角形相似. •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___相__等___且夹角______,两三角形相 • 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___成__比__例_,两三角形相相等似.
【解析】 (1)证明:∵OE∥BC, ∴AAEB=AAOC.又∠BAC=∠CAB,∴△EAO∽△BAC. ∴OBCE=AAEB,同理OBCF=DDCF. ∵AD∥EF∥BC,∴AABE=DDCF,∴OBCE=OBCF. ∴OE=OF.
(2)∵OE∥AD,∴BBOD=BBEA,∴△EBO∽△ABD. ∴OADE=BBOD,同理OBCE=AAOC. 又 AD∥BC,∴BBOD=CAOC,∴OADE+OBCE=CAOC+AAOC=1. • 【答案】 (1)略 (2)1
• 答案 6
解析 由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得 AC2=AD·AB. ∴AB=AACD2=422=8,∴BD=AB-AD=8-2=6.
授人以渔
题型一 平行线分线成比例
例1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EF 经过梯形对角线 的交点 O,且 EF∥AD. (1)求证:OE=OF; (2)求OADE+OBCE的值.
即6-3x=3
x
,所以 3
x2-6x+9=0,解得
x=3.
(2)若△ADP∽△BCP,则ABDC=BAPP,
即 3
33=6-x x,解得 x=23.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四点在同一圆上,与的延长线交于点,点在的延长线上.(1)若,,求的值;(2)若,证明:.【答案】(1)(2)见解析【解析】⑴四点共圆,,又为公共角,∴∽∴∴.∴ 6分⑵,,又,∽,,又四点共圆,,,10分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以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射线与圆的交点为,与直线的交点为,求线段的长.【答案】(1)(2)2【解析】(1)圆的普通方程是,又;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5分(2)设为点的极坐标,则有,解得.设为点的极坐标,则有解得由于,所以,所以线段的长为2. 10分3.(本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求的最小值;(2)证明:.【答案】(1)3(2)见解析【解析】(Ⅰ)因为,,所以,即,当且仅当时,取最小值3. 5分(Ⅱ).又,所以. 10分4.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不同2点,设随机变量ξ是这两点间的距离.(1)求概率;(2)求ξ的分布列,并求其数学期望E(ξ).【答案】(1)(2)P()【解析】(1)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不同2点,共有种.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其面对角线长为,正方体每个面上均有两条对角线,所以共有条.因此. 3分(2)随机变量的取值共有1,,三种情况.正方体的棱长为1,而正方体共有12条棱,于是. 5分从而. 7分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P()8分因此. 10分5.(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m-|x-2|,m∈R,且f(x+2)≥0的解集为[-2,2].(Ⅰ)求m的值;(Ⅱ) 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Ⅱ)或【解析】(Ⅰ)因为,所以等价于,由有解,得,且其解集为.又的解集为,故. 5分(Ⅱ) 等价于不等式,记,则, 8分故,则有,即,解得或 10分【考点】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分段函数等基础知识,意在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运算求解能力.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Ⅰ),使得函数在的切线斜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Ⅱ)求的最小值.【答案】(Ⅰ)(Ⅱ)【解析】(Ⅰ),由题意知,不等式在上有解,2分不等式等价变形为,,记,则.………………4分设,则,则有,易知单调递增,故,所以,故,即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是.……6分(Ⅱ)令,即,∵,∴方程的两个根为(舍去),,……8分因为,则,且当时,;时,,故函数可能在或处取得最小值,∵,,故当,即时,函数最小值为;当,函数最小值为.…………11分综上所述:当时,函数最小值为;当时,函数最小值为.…………12分【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意在考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7.(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短轴长为2.(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与两坐标轴都不垂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且,,求直线的方程.【答案】(Ⅰ)(Ⅱ)【解析】解:(Ⅰ)短轴长, 1分又,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4分(Ⅱ)设直线的方程为,,消去得,, 6分即即 8分即 10分,解得,所以 12分【考点】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解析几何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及运算求解能力.8.如图,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DA面ABEF,且AB//EF,,P、Q、M分别为AE、BD、EF的中点.(1)求证:PQ//平面BCE;(2)求证:AM平面ADF;【答案】见解析【解析】(1) 证明:连接AC,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Q是BD的中点,所以,Q为AC的中点,又在中,P是AE的中点,所以PQ//EC,因为.(2)因为M是EF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又所以,S是直角三角形且. .又,所以,,由,所以,.【考点】本题考查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的转化、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以及平面几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转化化归能力.9.(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的周期(Ⅰ)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在是两个公共点,其横坐标分别为求的值;(Ⅱ)已知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向量共线,求的值.【答案】(Ⅰ)(Ⅱ)【解析】(Ⅰ)且周期为.的图像关于对称,所以当时,与函数图像的交点关于对称,.(Ⅱ)由(Ⅰ)知,.又.,.10.(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若以直角坐标系xOy的O点为极点,Ox方向为极轴,选择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Ⅰ)求直线的倾斜角;(Ⅱ)若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AB|.【答案】(Ⅰ)600(Ⅱ)【解析】(Ⅰ)直线参数方程可以化为,根据直线参数方程的意义,这是经过点(0,),倾斜角为600的直线.因此直线的倾斜角为600. 5分(Ⅱ)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因为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所以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因此.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直线的参数方程数、圆的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转化和化归思想的应用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1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Δ是内接于圆,,直线切于点,弦,与相交于点.(1)求证:≌;(2)若求.【答案】(1)见解析(2)【解析】(1)在ΔABE和ΔACD中,∵,∠ABE=∠ACD.又∠BAE=∠EDC,∵BD∥MN,∴∠EDC=∠DCN,∵直线是圆的切线,∴∠DCN=∠CAD,∴∠BAE=∠CAD,∴Δ≌Δ(角、边、角). 5分(2)∵∠EBC=∠BCM,∠BCM=∠BDC,∴∠EBC=∠BDC=∠BAC,BC=CD=4,又∠BEC=∠BAC+∠ABE=∠EBC+∠ABE=∠ABC=∠ACB,∴BC=BE=4.设AE=,易证ΔABE∽ΔDEC,∴,从而.又,,∴,解得.因此. 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察弦切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基础知识,意在考察学生推理证明和逻辑思维能力.1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并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写出圆心的极坐标,并求当为何值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3.【答案】见解析【解析】由已知得,圆心的直角坐标为,故,,因为点在第三象限,故,则圆心的极坐标为. 4分由,展开得,故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解得. 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极坐标、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与化归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1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欧几里得-人教B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欧几里得-人教B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欧几里得-人教B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和证明能力;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几何证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学生的几何直觉和证明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欧几里得几何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的理解;2.学生对几何证明的思路和方法的掌握;3.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探究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直线、线段、角的定义和性质;3.同位角、对顶角等基本角的概念和性质。

#### 教学进度安排:4.讲授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0分钟;5.示范直线、线段、角的定义和性质20分钟;6.探究同位角、对顶角等基本角的概念和性质30分钟;7.合作学习掌握欧几里得几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0分钟。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图形的分类和性质;2.等式的性质和运用;3.几何定理的创新运用。

#### 教学进度安排:4.讲授图形的分类和性质30分钟;5.示范等式的性质和运用20分钟;6.探究几何定理的创新运用30分钟;7.合作学习熟练掌握几何定理的创新运用30分钟。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对数函数的性质和运用;3.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 教学进度安排:4.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30分钟;5.示范对数函数的性质和运用20分钟;6.探究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7.合作学习掌握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2.变参函数的性质和运用;3.模拟竞赛证明的练习。

#### 教学进度安排:4.讲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30分钟;5.示范变参函数的性质和运用20分钟;6.探究模拟竞赛证明的练习30分钟;7.合作学习练习模拟竞赛证明30分钟。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能够:•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概念;•理解该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够应用于相关题型的解题中;•能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难点•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 教学内容及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涉及到以下知识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于定义和证明过程);•讨论法(对于解题方法和例题讲解);•自主探究法(对于课外拓展题)。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导师用一道简单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如图,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证明O为对角线的中点,使学生预习该知识点。

4.2 正式学习•导师先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强调平行线的性质,指导学生体会并记忆;•导师介绍平行线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让学生了解其基础和意义;•导师着重讲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证明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看每一个步骤,理解每一步的推导方法;•导师拿出几道相关练习题,通过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题目,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该定理来解题。

4.3 拓展延伸•导师给学生留下课外拓展题、其他相关题型的练习,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解题。

导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视频、图书、网站等等。

5.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评价分为两部分:•课程总体评价,由导师进行;•学生个人评价,由学生自行完成问卷调查,并由导师进行统计和分析。

6.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总结学生掌握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教案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A版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教案一、知识概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若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则该直线在平行线间所截线段的两个端点与其中一个平行线上截得的两个线段成比例。

它是高中几何中比较重要的定理之一。

该定理在人教A版选修4-1中属于第二章“平面几何基础”中的第一节“距离、勾股定理、比”,对学生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教师将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讲述该定理的证明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带领式讨论与研究,引导学生从计算中发掘问题背后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基本定义及特性;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本内容;3.能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4.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分组讨论阶段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

下发每组一份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题目,要求其利用图形、证明等方式得出证明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看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本质?2.通过什么形式证明该定理?3.如何能更好地利用证明过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2. 汇报成果阶段教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将每个小组的成果呈现在黑板上,让每组成员依次对自己的证明过程进行讲解,并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提出疑问或进行补充说明。

3. 案例解析阶段教师在讲解完每个小组的成果之后,对该定理的证明过程进行总结并引入到一个实际问题中。

例如:“假设你现在制作一架桥,仅通过制图的方式,在统计出桥下方河面水深为38米,而桥梁总长800米,其中约有300米处无法利用物理测量方式得出河面水深,请问该如何计算出上述区间的水深?”。

引导学生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计算出上述区间的水深,并对其疑问进行解答。

四、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深刻认识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本质及其应用,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了平等、民主、关爱的良好教育氛围。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是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且,直线与圆相交于点、(不与、重合),与圆相切于点,连结,,.(Ⅰ)求证:;(Ⅱ)若,求.【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解析】(Ⅰ)证明目标可看做线段成比例,即证明思路确定为证明三角形相似:利用切割线定理得:,又由与相似,得;所以(Ⅱ)由(1)知,,与相似,则,所以试题解析:(1)连接,,,为等边三角形,则,可证与相似,得;又,则(2)由(1)知,,与相似,则因为,所以【考点】三角形相似,切割线定理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下,圆的方程为.(Ⅰ)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圆的圆心的极坐标;(Ⅱ)设直线和圆的交点为、,求弦的长.【答案】(Ⅰ)的普通方程为,圆心;(Ⅱ).【解析】(Ⅰ)消去参数即可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求出圆心的坐标,化为极坐标即可;(Ⅱ)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勾股定理求弦长即可.试题解析:(Ⅰ)由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为 2分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4分所以圆心的直角坐标为,因此圆心的一个极坐标为. 6分(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就给分)(Ⅱ)由(Ⅰ)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8分所以. 10分【考点】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的焦点,且抛物线3.(本题满分12分)如图,O为坐标原点,点F为抛物线C1C1上点P处的切线与圆C2:相切于点Q.(Ⅰ)当直线PQ的方程为时,求抛物线C1的方程;(Ⅱ)当正数变化时,记S1,S2分别为△FPQ,△FOQ的面积,求的最小值.【答案】(Ⅰ);(Ⅱ).【解析】第一问要求抛物线的方程,任务就是求的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设出切点坐标,从而求得,再根据切点在切线上,得,从而求得,进而得到抛物线的方程,第二问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题中的条件,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关于和切点横坐标的关系式,从而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试题解析:(Ⅰ)设点,由得,,求导,……2分因为直线PQ的斜率为1,所以且,解得,所以抛物线C1的方程为.(Ⅱ)因为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即,根据切线又与圆相切,得,即,化简得,由,得,由方程组,解得,所以,点到切线PQ的距离是,所以,,所以,当且仅当时取“=”号,即,此时,,所以的最小值为.【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基本不等式.4.(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3,0),F2(3,0),直线y=kx与椭圆交于A、B两点.(Ⅰ)若三角形AF1F2的周长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若,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焦点,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答案】(Ⅰ);(Ⅱ).【解析】(Ⅰ)直接由题意和椭圆的概念可列出方程组,进而可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即可;(Ⅱ)首先设出点,然后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并整理可得一元二次方程,进而由韦达定理可得,再结合可列出等式并化简即可得到等式,最后结合已知,即可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即可.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得,得.结合,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Ⅱ)由得.设.所以,易知,,因为,,所以.即,将其整理为.因为,所以,即,所以离心率.【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椭圆的相交综合问题;5.(本小题满分12分)椭圆()的上顶点为,是上的一点,以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右焦点.(1)求椭圆的方程;(2)动直线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问:在轴上是否存在两个定点,它们到直线的距离之积等于?如果存在,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两个定点,.【解析】(1)由题设可得①,又点P在椭圆C上,可得②,又③,由①③联立解得c,b2,即可得解.(2)设动直线l的方程为y=kx+m,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整理得(﹡),由△=0,得,假设存在,满足题设,则由对任意的实数k恒成立.由即可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试题解析:(1),,由题设可知,得①又点在椭圆上,,②③①③联立解得,,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消去,整理得()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又,所以,得假设存在,满足题设,则由对任意的实数恒成立,所以,解得,或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经检验符合题意.总上,存在两个定点,,使它们到直线的距离之积等于.……12分【考点】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2、椭圆的标准方程.【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解法,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综合性较强,属于中档题.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时,注意韦达定理的应用,同时还得特别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的验证.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A.1B.2C.4D.【答案】C【解析】圆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所以最后弦长为.故选C.【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7.(本小题12分)己知、、是椭圆:()上的三点,其中点的坐标为,过椭圆的中心,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方法] 已知圆的切线时,第一要考虑过切点和圆心的连
线得直角;第二应考虑弦切角定理;第三涉及线段成比例或 线段的积时要考虑切割线定理.
知识与方法 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突破
【训练3】 如图,设△ABC的外接圆的切
线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BAC 的平分线与BC交于点D.求证:ED2=
EC· EB. 证明 因为AE是圆的切线,
∴∠BGD=∠BDG,由BC=CD知,∠CBD=∠CDB.
又因为∠DGB=∠EFC=∠DBC, 故△BCD∽△GBD.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热点二
“四定理”——相交弦定理、割线定 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的应用
【例3】 如图,AB是⊙O的直径,C,F
为⊙O上的点,AC是∠BAF的平分 线,过点C作CD⊥AF交AF的延长线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所以∠ABC=∠CAE. 又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
所以∠BAD=∠CAD.
从而∠ABC+∠BAD=∠CAE+∠CAD. 因为∠ADE=∠ABC+∠BAD, ∠DAE=∠CAE+∠CAD,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所以∠ADE=∠DAE,故EA=ED.
因为EA是圆的切线,所以由切割线定理知, EA2=EC· EB. 而EA=ED,所以ED2=EC· EB.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真题感悟]
[考题分析]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1.(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
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 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 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
三角形相似.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 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每一条直角 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斜 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中点.
(1)证明:A,P,O,M四点共圆; (2)求∠OAM+∠APM的大小. (1)证明 连接OP、OM, ∵AP与⊙O相切于P,∴OP⊥AP,
又∵M是⊙O的弦BC的中点,
∴OM⊥BC, 于是∠OMA+∠OPA=180°, 由圆心O在∠PAC的内部,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可知四边形 APOM 的对角互补, ∴A,P,O,M 四点共圆. (2)解 由(1)得 A,P,O,M 四点共圆,可知∠OAM =∠OPM,又∵OP⊥AP,由圆心在∠PAC 的内部, 可知∠OPM+∠APM=90°, ∴∠OAM+∠APM=90°.
5.证明等积式成立,应先把它写成比例式,找出比例式中 给出的线段所在三角形是否相似,若不相似,则进行线 段替换或等比替换.
6.圆幂定理与圆周角、弦切角联合应用时,要注意找相等
的角,找相似三角形,从而得出线段的比.由于圆幂定 理涉及圆中线段的数量计算,所以应注意代数法在解题
中的应用.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热点三
四点共圆的判定
【例4】 如图,已知△ABC的两条角平分线 AD和CE相交于H,∠B=60°,F在AC 上,且AE=AF.证明:(1)B、D、H、E
四点共圆;
(2)EC平分∠DEF. 证明 (1)在△ABC中,因为∠B=60°,
所以∠BAC+∠BCA=120°.
因为AD、CE是角平分线, 所以∠HAC+∠HCA=60°, 故∠AHC=120°.
热点与突破
[规律方法] (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要注意结合图形性质 灵活选择判定定理,特别要注意对应角和对应边.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用来证明线段成比例、角相等; 可间接证明线段相等.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训练1】 如图,在梯形ABCD中, AB∥CD,且AB=2CD,E,F分别是
AB,BC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
若DB=9,则BM=________. 解析 ∵ E 是 AB 的中点,∴ AB=2EB. ∵AB= 2CD,∴CD=EB. 又 AB∥CD,∴四边形 CBED 是平行四边形.
∠ DEM=∠ BFM, ∴CB∥ DE,∴ ∠ EDM=∠ FBM,
DM DE = . ∴△ EDM∽△ FBM.∴ BM BF ∵F 是 BC 的中点,∴ DE=2BF. 1 ∴DM= 2BM,∴ BM= DB=3. 3 答案 3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规律方法] 在证明角或线段相等时,要注意等量代
换.在证明线段的乘积相等时,通常用三角形相似或圆
的切割线定理.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训练2】 如图,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直
线DE交△ABC的外接圆于F,G两点.若CF∥AB. 证明:(1)CD=BC;
(2)△BCD∽△GBD.
热点一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例1】如图,BD、CE是△ABC对应边上 的高. 求证:△ADE∽△ABC.
证明 ∵BD、CE 是△ABC 的高, ∴∠ADB=∠AEC=90°.又∵∠A=∠A, AD AB ∴△ADB∽△AEC,∴ = .又∵∠A=∠A, AE AC ∴△ADE∽△ABC.
知识与方法
于D点,CM⊥AB,垂足为点M.
证明:(1)DC是⊙O的切线; (2)AM· MB=DF· DA.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证明
(1)如图,连接OC,∵OA=OC,
∴∠OCA=∠OAC.又∵AC是∠BAF的平分 线,∴∠DAC=∠OAC. ∴∠DAC=∠OCA.∴AD∥OC.又CD⊥AD, ∴OC⊥CD,即DC是⊙O的切线. (2)∵AC是∠BAF的平分线,∠CDA=∠CMA=90°, ∴CD=CM. 由(1)知DC2=DF· DA,又CM2=AM· MB, ∴AM· MB=DF· DA.
所以EC平分∠DEF.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规律方法] (1)如果四点与一定点距离相等,那么这四点 共圆;(2)如果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 的四个顶点共圆;(3)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
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训练4】 如图所示,已知AP是⊙O的切线,P 为切点,AC是⊙O的割线,与⊙O交于B、C 两点,圆心O在∠PAC的内部,点M是BC的
(2)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4)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
长的积相等. (5)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
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 ︵ 【例 2】 如图,已知圆上的弧AC=BD,过 C 点的圆的切线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 E 点.
证明:(1)∠ACE=∠BCD; (2)BC2=BE· CD.
︵ ︵ 证明 (1)因为AC=BD,所以∠ABC=∠BCD. 又因为 EC 与圆相切于点 C,故∠ACE=∠ABC, 所以∠ACE=∠BCD. (2)因为∠ECB=∠CDB,∠EBC=∠BCD, BC CD 所以△BDC∽△ECB,故BE=BC ,即 BC2=BE· CD.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证明
(1)如图,因为D,E分别为AB,AC的
中点,所以DE∥BC.又已知CF∥AB,故四边 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BD=AD. 而CF∥AD,连接AF,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
行四边形,故CD=AF. 因为CF∥AB,所以BC=AF,故CD=BC.
(2)因为FG∥BC,故GB=CF. 由(1)可知BD=CF,所以GB=BD.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于是∠EHD=∠AHC=120°.
因为∠EBD+∠EHD=180°, 所以B、D、H、E四点共圆.
(2)连接BH,则BH为∠ABC的平分线,
得∠HBD=30°. 由(1)知B、D、H、E四点共圆, 所以∠CED=∠HBD=30°. 又∠AHE=∠EBD=60°,
由已知可得EF⊥AD,可得∠CEF=30°.
2.(1)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
圆心角的一半. (2)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知识与方法 热点与突破
3.(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①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②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 (2)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 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4.(1)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