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山东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办法
山东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推进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二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围绕我省重点发展领域和各地资源及产业优势,构建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第三条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示范工作。
省科技厅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给予指导,对符合示范条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称示范联盟)予以公布。
第四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自愿提出示范申请,经设区的市科技局或省直有关部门推荐,按技术领域将申请材料一式四份(见附件1、2)报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
第五条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负责对示范联盟组建的必要性和技术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示范联盟技术创新目标应结合国家战略目标,体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符合《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产业、环保和能源政策,属于我省重点扶持的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范围。
近期应主要体现我省工业调整和九大行业振兴规划等。
2.示范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体现所在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3.示范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财政部秸秆补贴政策
财政部秸秆补贴政策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财政部秸秆补贴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部秸秆补贴政策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央财政继续支持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并选择部分地区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动地方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一、工作目标与原则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秸秆综合利用和地力培肥为主要手段,以耕地质量提升为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长效机制。
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在上年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耕地质量明显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得到加强,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
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优先支持秸秆资源量大、禁烧任务重和综合利用潜力大的区域,整县推进。
二是多元利用、农用优先。
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突出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重点,科学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
三是市场运作、政府扶持。
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二、实施区域2016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根据秸秆综合利用和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两项内容确定实施区域。
围绕加快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的重点区域,选择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10省(自治区,以下简称试点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北京、天津市可结合相关工作要求、立足自身财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2024年度辽宁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辽宁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关于知识产权的主要特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域性B.时间性C.不可复制性D.无形性2.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A.数据资源收集B.数据资源供给C.对外服务D.人才服务3.瞄准东盟市场需求,强化与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和分工协作,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A.“两国双园”B.“北部湾经济区”C.“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D.粤港澳大湾区4.以下不属于专利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发明人B.后申请人C.职务发明人D.专利权人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基础设施投资的是()。
A.环保B.教育C.国防基础设施D.服务业6.根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属于()方面的措施内容。
A.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B.创新人才评价机制C.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D.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7.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
A.创新质量B.综合绩效C.支撑服务能力D.使命完成情况8.要大力培养使用()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军事D.战略9.各级政府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A.谋划作用B.领导作用C.协同作用D.职能作用10.()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浅谈真空制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 Z i g o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Z i g o n g , 6 4 3 0 0 0 , C h i n a )
作者简介 : 张滇军( 1 9 7 8 一) , 男, 山 东 临 清人 , 高级 工 程 师 , 主要从事科技产业创新管理工作。
兰 ! 竺 !
f
张滇 军等 : 浅谈 真 空制盐 产业技 术创 新战略 联盟 建设
4 . 2 . 2 建 立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运 行 机 制 和 制 度 : ( 1 ) 建立 集 勘探 、 钻井 、 采 卤、 制盐 、 新 产 品研 发 、
v a c u u m s a l t i n d u s t r i l a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c a l l i a n c e a r e p o i n t e d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v a c u u m s a l t i n d u s t i r a l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n o v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c a l l i a n c e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wa y t o i n t e g r a t e r e s o u r c e s , u n i f y s t a n d a r d ,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t e c h n o l o g y b o t t l e n e c k a n d i mp r o v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
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实施办法
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规范联盟的构建和运行,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联盟是指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三条联盟重点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布局构建.第二章目标与任务第四条联盟构建主要目标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瞄准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五条联盟主要任务是:(一)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组织制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产业创新体系规划,形成产业技术标准。
(二)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开展标准研究、试验测试、开发设计等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合理衔接与高效利用。
(三)开展专利池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四)实施技术转移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五)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探索研发人员的交流互动新机制。
(六)开展技术交流、技能培训、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
第三章申请与构建第六条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统一受理联盟的构建申报。
联盟的申报采取公开征集的方式,由牵头单位联合行业相关成员单位,经所在地科技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单位)推荐申报。
第七条申请构建联盟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联盟构建牵头单位是在河南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成员单位以河南本省的法人单位为主,允许部分省外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参与联盟构建.(二)联盟构建牵头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应居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具备较大规模和较强的研发实力,能够集聚相关产业创新资源,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或发展潜力。
科技政策法规目录(来自江苏省科技局网站)
一、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2009-02-2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8-01-30)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7-10-23)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05-10-26)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10-2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2005-10-2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05-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005-10-26)二、国务院部委意见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2010-01-13)(试行)》的通知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2009-06-26)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2009-02-23)科学技术部令第13号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009-02-11)的决定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10-10)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2008-08-17)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06-0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08-05-20)关于转发《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的通知(2008-01-14)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2008-01-14)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01-14)关于发布《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的通知(2007-11-29)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2007-11-01)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2007-10-30)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2007-10-23)关于印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07-18)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2007-06-10)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7-05-20)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2007-05-01)关于印发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2007-04-10)力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7-04-01)关于印发《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通知(2007-04-01)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2007-03-19)关于印发《关于在重大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03-0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2007-03-01)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03-01)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2007-02-20)关于印发《科技计划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的实施细则》的通知(2007-02-09)关于纳税人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7-02-01)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出口信用保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的通知(2007-02-01)关于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和服务能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02-01)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2007-01-30)关于印发《关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2007-01-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2007-01-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07-01-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07-01-10)国家开发银行高新技术领域软贷款实施细则(2006-12-30)关于印发《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12-27)关于印发《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2006-12-27)关于印发《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12-27)关于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2006-12-2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2006-12-01)若干意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2006-11-0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06-10-30)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星火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10-16)《关于启动星火学校建设的通知》(2006-10-16)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6-10-13)《关于印发〈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与展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10-13)关于印发《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的通知(2006-09-01)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2006-08-01)关于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2006-08-01)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项目实施细则(试行)(2006-07-11)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融资账户实施细则(2006-07-09)关于废止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有关文件的通知(2006-05-23)科学技术部令第10号关于修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决定(2006-02-14)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2005-12-10)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2005-12-10)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2005-12-05)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2005-12-01)关于科研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审批事项的通知(2005-12-0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005-12-0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5-12-01)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2005-11-29)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2005-11-18)国家八六三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2005-11-11)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力推进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0-26)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2005-10-26)科学技术部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2005-10-26)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2005-10-26)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5-10-26)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2005-10-26)科技部落实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工作要点(2005-10-26)星火计划管理办法(试行)(2005-10-26)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实施细则(试行)(2005-10-26)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005-10-26)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0-26)科技部等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5-10-26)科技部中编办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2005-10-26)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2005-10-26)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05-10-26)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10-2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5-10-26)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2005-10-26)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2005-10-26)科学技术部《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1-2010年)》(2005-10-26)科技部等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2005-10-2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办法(2005-10-26)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0-26)集体科技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2005-10-26)从事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业务的中介机构资格认定的暂行规定(2005-10-26)国务院关于《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暂行规定》(2005-05-2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005-01-06)三、江苏省地方政策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省统计局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2010-09-03)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考核指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0-05-10)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江苏省专利促进条例(2009-08-09)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管(2009-01-28)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2009-01-23)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9-01-14)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2008-09-23)省政府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20年)的通知(2007-12-05)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江苏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07-07-10)(2007-2010年)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2007-06-10)导小组意见的通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007-02-01)的意见江苏省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方案(2006-10-16)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2006-10-10)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江苏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09-22)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2006-04-30)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2006-04-30)《江苏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2006-02-0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2005-12-07)江苏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2005-10-26)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05-10-26)江苏省海岸带管理条例(2005-10-26)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条例(2005-10-26)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2005-10-26)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普工作的意见(2005-10-26)关于全省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10-2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2005-10-26)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2005-10-26)展高科技,实现产业…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2005-10-2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10-26)关于江苏软件园发展的若干规定(2005-10-26)江苏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2005-10-26)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奖励制度(2005-10-26)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2005-10-26)的通知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奖奖励办法(2005-10-26)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2005-10-26)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2005-10-26)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2005-09-01) 2002-200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江苏省能源产业科技示范工程2005-2007年实施(2005-08-23)方案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4-06-15)(试行)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十五”期间开展市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意见(2001-12-01)的通知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1-05-01)四、江苏省政府部门制度规定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2010-12-15)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0-07-06)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2010-06-30)关于印发《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0-04-08)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创新型乡镇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10-03-10)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2009-11-05)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的通知(2009-10-14)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09-08)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通知(2009-09-08)转发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2009-08-12)关于印发《国家技术…关于印发《江苏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9-06-25)关于发布《江苏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06-19)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实施方(2009-04-03)案》的通知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2009-03-27)省科技厅省国税局关于建立科技税收政策重点联系企业制度的通知(2009-03-27)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9-03-26)江苏省科技贷款风险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09-03-19)省科技厅关于下发《江苏省创新专业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9-03-04)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惠民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2009-02-04)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技术纲要(试(2009-02-04)行)》及做好组织实施工…省科技厅关于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工作纪律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2008-09-24)通知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佐证材料初审工作的通知(2008-09-24)省科技厅关于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工作纪律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通(2008-09-16)知关于培育和发挥到村任职大学生科技服务能力的意见(2008-08-29)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8-08-25)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8-08-25)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2008-07-16)划(2008-2010年)…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2008-05-19)财企[2007]132号)省科技厅印发《关于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暂行(2008-05-04)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实施“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的意见》的通知(2008-05-04)关于转发科技部《〈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的通知》的通知(2008-04-11)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十一五”省科技计划体系的意见》的通知(2008-02-28)关于转发科技部《关于同意启动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通知》的通(2008-01-09)知关于印发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的通知(2007-11-14)江苏省“科技帮扶百村示范”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试行)(2007-10-30)江苏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07-10-30)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北科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7-10-05)关于规范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2007-06-01)关于印发《2005-2006年度全省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04-24)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省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7-04-12)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04-01) 关于推动部属科研院所为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实施意见(2007-03-28)关于印发《江苏省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03-01)关于印发《江苏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2-17)关于印发《江苏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2-16)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2-09)关于转发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向企业及社会开放的(2007-02-02)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和《江苏省高层次创(2007-01-20)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关于印发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11-06)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11-01)关于印发《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10-17)《江苏省两个密集型企业认定实施意见(试行)》(2006-10-16)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9-30)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006-08-25)运行补贴专项资金管…关于印发《江苏省2006-2010年科普工作规划纲要》的通知(苏科政[2006]273)(2006-08-23)关于继续在全省组织实施《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大纲(试行)》的通知(苏(2006-08-23)科政[2006]244)《江苏省技术开发项目参考目录》索引(2006-07-12)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的实施细(2006-07-01)则关于印发《2006-2010年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2006-06-14)知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23)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23) 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23)关于印发《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23)关于印发《江苏省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科研条件与设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6-03-20)(暂行)》的通知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管理办法(2006-03-01)关于印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01)关于促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02-01)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工作计划实施方案(2005-12-07)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2005-12-06)江苏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纲要(2005-12-06)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12-06)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2003-2005年实施方案(2005-12-06)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建设的意见(2005-12-06)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2005-12-06)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2002-2005)行动方案(2005-12-06)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施细则(2005-12-06)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实施细则(2005-12-06) 2004~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2005-11-16)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5-11-15)关于进一步落实加快发展我省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2005-11-08)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2005-10-26)江苏省农业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05-10-26)江苏省“九五”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05-10-26)江苏省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办法(试行)(2005-10-26)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2005-10-26)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试行)(2005-10-08)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05-09-23)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2005-09-23)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06-01)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5-03-01)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4-12-01)关于废止省科技厅发布的部分规范性文件(第三批)的决定(2004-11-09)关于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意见(试行)(2003-07-0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十五”期间开展市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意见(2001-12-01)的通知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1-05-01)关于加强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监理的通知(2000-08-01)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2000-07-01)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建设的意见(2000-01-10)五、政策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解读(2010-12-15)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操作规程(试行)》政策解读(2010-08-03)《江苏省专利促进条例》解读(2009-09-30)科技厅关于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励有关工作的解答(2009-05-15)《江苏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核心亮点解读(2009-02-14)《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解读(2008-10-27)科技厅关于2008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励有关工作的解答(2008-09-28)解读《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管理办法(试行)》(2008-08-27)《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2008-08-27) 2008年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政策要点解读(2008-03-03)解读《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01-14)《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2007-11-28)《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2007-05-15)意见》解读解读《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007-04-20)解读《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2007-04-02)解读《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2007-03-27)解读《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2007-03-19)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2007-03-13)。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是中国科协团体会员。
经中组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促进会的宗旨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促进会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刘延东、路甬祥、陈至立、张梅颖、徐匡迪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和支持促进会的工作。
刘延东在批示中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在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互动协作,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谨向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促进会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做些更切实、更有成效的工作,为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官网:/front/index.aspx◆名誉会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徐匡迪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顾问徐冠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沁平教育部原副部长曹健林科技部副部长吴晓青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齐让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朱宏任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凤桐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科技园区党组书记孙尧黑龙江省副省长高峰云南省副省长胡昭广北京市原副市长陈兰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张景安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赵炜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原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秘书)张耀光中央办公厅(原胡耀邦同志秘书)叶连松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程安东陕西省原省长陈明义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副主任、福建省原省委书记王鹤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贾连朝河南省原副省长◆会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常务副会长段瑞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石定环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副会长左铁镛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隐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办公厅副部级)李慧芬中国联通原总经理、天津市原副市长蒋明麟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张勤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志坚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任玉岭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甘智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梁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干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曹湘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高级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燕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中国建材研究总院院长张玉卓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大成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桂生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强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李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建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文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易小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喻子达海尔集团公司副总裁◆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秘书长丁玉贤◆副秘书长张志明黄维荣成路明敖强丁雪伟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目的与展望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申报政策改革的需求,我单位决定牵头筹备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后挂靠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内知名的企业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科研院校及部分企业做副理事长及成员单位,成功运行两年以后就有资格申请变更为国家级产业联盟,同时国家重大专项863、973正式取消后,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重点倾向于联盟推介,联盟有权向上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或发展某行业,同时联盟组织也会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企业的产品的升级转型,促进科研院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整合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公平竞争。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9.12.01•【文号】国科发政[2009]648号•【施行日期】2009.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发政〔2009〕6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科学技术部二OO九年十二月一日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科技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为原则,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集成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有效结合,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融入产业发展的大循环。
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着力解决我市产业技术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引领我市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光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和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协作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创建若干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突破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夯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重点攻关。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瞄准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围绕《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提供相关经费支持等方式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进行重点攻关。
(二)市场导向,企业主体。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导向,组织协调有优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真正的技术联合,不搞“拉郎配",不追求表面上的联合.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各得其所,求得共赢。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两批试点联盟的评估分析
点联盟的成效、经验做法 、 存在 问题 , 的 执 行 机 构 基 本 建 立 , 多 数 联 盟 能 获 得 专 利 4 2 3 2 件 ,合 作 共 建 研 发 机
并在 此 基 础上 ,提 出推 动联 盟 进一 步 够 按 时 召 开 理 事 会 ,在 重 大 事 项 决 构 3 4 6家 。多 数联 盟 都 承担 了国 家和
三 是促 进产 业 链协 同创 新 ,推 可 专 利 近 1 4 0 0 0件 ,成 员 单 方 许 可 践 中 ,T D、闪 联 、长 风 等 一 些 运 行 动 科技 成果 转移 转 化。试点联 盟 加 达 到 约 6 1 0 0件 ; 组 织 共 享 大 型 仪 器 良好 的 联 盟 都 是 企 业 基 于 市场 需 求 、
间 ,完 成 了煤 层 气 评 价 选 区、 钻 井 、
二 是 联 盟 在 产 学 研 合 作 突 破 产 压 裂 、排 采 、集 输 等 五大 领域 的技 术
在 汽车 轻 量化 联 盟组 织 下 , 业 发 展 的 核 心 技 术 、 促 进 创 新 资 源 业核 心 关键 技 术上 取得 显 著成 效 。产 更 新 换 代 。 共 享 、加 速 科 技 成 果 的 商 业 化 运 用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使 产 学 研 各 方 开 发 出 8 0 0 MP a以上 的高 强度 钢 板 并
r 理论探讨 T h e o r e t i c a l D i s c u s s i o n I
我 国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发 展 成 效 、 问题 与 政 策 建 议
— —
基于 两批试 点联盟 的评 估分析
陈宝 明’ , 邓婉 君 ’ , 汤富 强 , 于 良’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评述
2010年第52期(总第2324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评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 张嵎喆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 史建生内容摘要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
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
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
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 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自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在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字眼后,特别是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委的头等大事。
应该说,一方面,经济危机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萌发,虽然这一年中相关地方和部委也提出一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政策,但相对而言,目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还处在统一思想、摸索前行的阶段,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问题还困扰着我们;另一方面,根据温家宝总理的讲话,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而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如先进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均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
因此,本文不仅将就这一年中各部委出台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作出评述,同时也将对 十一五期间各部委支持和培育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作出评述。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及思考
“ 官本位 ” 思想的浸润 , 缺乏 “ 民主” 意识 , 造成政府部门官僚习气 严重 , 办事效率低 ; 另一方面 , 中原文化中“ 重义轻利” 的文化观以 及对平均 主义的认 同 、 对竞争 的抵触 , 河南人市场观念 淡薄 。 使 因此 , 河南应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 , 强化人们 的法制观念 , 营造公 正、 平等 、 机会均等的社会氛围 ; 逐步改变 “ 官本位” 意识 , 淡化权 力思维 , 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开放度 , 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 市场经济体制 , 为外资经济 、 民营经济 、 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的快速发展提供土壤和平 台, 营造富有竞争力 的区域环境。
3注 重 文 化 建 设 , 视 青 少 年 的 文 化 现 代 化 。 河 南 人 口众 . 重
义文化 , 这种 文化充分 肯定人们对物质 的追求 和享受 , 是世俗取
向 、 业 取 向 、 民取 向 的大 众 通 俗 文 化 。 需 求 是 人 类 行 为 的 原 商 平
动力 , 也是 经济活动 的出发 点 。这种功利 主义和享乐 主义注定
产 业 和 区域 支 柱 产 业 的技 术 创 新 需 求 为 导 向 , 现企 业 、 学 和 实 大
的推进 , 全球市场竞争 的加剧 , 而竞争 的焦 点集 中在核心技术 的
创新及产业整体技 术的升级 , 众多企业迫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 、 艰 巨性 和所需 的投入不 断增大 , 面临的创新风险也越来越大 , 迫 切需 要新 的风 险分担机制 。于是 , 他们 主动寻求联合 相关企业 和科研机构进行相关领域 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 共担风险 , 共享创 新成 果。这样 一种社会 背景条件促进 了我 国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和《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三条联盟组建旨在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联盟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二章联盟的建设第五条联盟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立足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突出河北区域特色。
围绕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运用市场机制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建设。
鼓励省内企业牵头与京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共建联盟。
(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建设。
(四)强化产业协同创新。
加强联盟成员合作,推动联盟科技资源整合,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促进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
第六条联盟成立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等多个单位组成。
企业处于行业骨干地位;高校、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相关机构可参与联盟建设,向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科技和金融服务。
牧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章程
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联盟名称为: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英文名称 China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Alliance of Forage Industry。
第二条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 年)》 (国发[2005]第 044 号)、《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国科发政[2022]770 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国科发政[2022]269 号)等文件精神和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四十一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联盟。
第三条联盟宗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环绕牧草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对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联盟成员在牧草产业领域研发、生产及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共同突破牧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我国牧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联盟接受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国家科技、产业等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业务指导。
第五条联盟成员构成:由国内从事牧草种质资源开辟与育1种、良种繁育、牧草栽培、牧草加工、牧草机械、牧草利用、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独立法人单位自愿组成。
第六条联盟组织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立足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促进产业发展,自愿平等、利益共赢、风险共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二章工作目标及任务第七条联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实现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密切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联盟建设按照优势草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集合国内牧草生产销售优势企业,环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一支牧草科技创新团队,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创新技术研发理念,不断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源源不断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增强我国牧草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构建天津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落实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构建天津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落实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津科社〔2019〕204号•【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正文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构建天津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落实方案的通知津科社〔2019〕204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加快构建我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构建天津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落实方案》,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12月31日关于构建天津市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落实方案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落实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以激发绿色技术市场需求为突破口,以壮大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为核心,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着力点,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美丽天津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0.04.06•【文号】国科发体[2010]155号•【施行日期】2010.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科发体〔201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推动和指导,我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指标(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创造的新经验,请及时报告。
附件:1. 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 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指标(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附件1: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城市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在前期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或城区)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城市的发展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全局影响重大。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10.07.28•【字号】甬科高[2010]87号•【施行日期】2010.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甬科高[2010]87号)各有关县(市)区科技局、有关企业:为及时了解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发展动态,国家科技部研究决定启动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采集工作。
本次采集信息除了掌握创新型企业建设发展动态之外,还将用于评价命名第三批创新型企业(有关试点企业参加第三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命名时不再申报定量数据),编写《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0》,以及作为对创新型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动态调整的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采集范围本次信息采集范围为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三部门选择确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采集的是企业2009年度数据。
我市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1。
二、采集内容信息采集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程度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经营活动、创新活动及组织、创新绩效等(见附件2)。
附件2是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上报表模板,供企业网络报送前参考。
三、采集方式信息采集采取网络报送方式进行,各企业凭账号登录创新型企业建设服务网(网址:http://)“信息上报系统”后,在“年度信息采集”模块中在线填报企业信息,完成网络报送后,由系统生成word文档,打印并加盖企业公章后,将纸质材料各一份分别邮寄至宁波市科技局高新处和科技部信息中心(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信息处,邮编100862)。
个别企业上报信息不宜通过网络报送的,请及时联系我处,经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同意后,可下载“创新型(试点)企业信息上报表”(附件2)完成填报,将加盖公章的上报表及电子版光盘一式两份,分别报送宁波市科技局高新处和科技部信息中心。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02•【字号】新克政发〔2021〕88号•【施行日期】2021.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新克政发〔2021〕8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克拉玛依市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日克拉玛依市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坚持“一主多元”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发〔2019〕13号)、《关于加强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新政办发〔2021〕12号)等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若干政策。
第一章重点扶持的产业及项目第一条重点扶持的产业及项目包括:新型工业:能源资源开发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石化及其下游、生物基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医药、应急和安全、节能环保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及其相关配套服务业、物流业、现代商贸、通用航空及临空经济、文体服务业、总部经济、产业地产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农牧业:发展农副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现代化养殖、畜禽肉屠宰加工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工厂化农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
2021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B类)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B类)提示:2021年浙江申论ABC卷材料相同,只有作答第二题有所不同。
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材料1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材料22020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认真思考和回答10大新课题,其中一项是: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后,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的通知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
文件清理结果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12.07
•【字号】皖科政〔2020〕36号
•【施行日期】2020.1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的通知
皖科政〔2020〕36号
市科技局、广德市科技局、宿松县科技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现将《安徽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印发给你们,凡废止失效的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文件,自本决定印发之日起一律停止执行,不再作为全省科技管理工作的依据,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科技厅
2020年12月7日安徽省科技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二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1—重要载体。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第四条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根据六部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意见的精神,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联盟,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五条推动联盟构建要有序开展。
防止脱离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创新内在需求的“拉郎配”;防止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防止地区分割、封闭发展;防止缺乏联盟成员单位自主投入的形式主义;防止造成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对市场竞争的压制。
二、联盟的构建第六条联盟的构建,要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2—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第七条推动联盟构建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要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在一定时期内,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体现国家战略目标。
要符合《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符合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发挥协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
第八条联盟成立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组成。
企业处于行业骨干地位;大学、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相关中介机构等可根据联盟技术创新的需要作为成员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要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盟协议,协议中有明确的技—3—术创新目标,落实成员单位之间的任务分工。
联盟协议必须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生效。
(三)要设立决策、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明确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
联盟执行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有关日常事务。
(四)要健全经费管理制度。
对联盟经费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办法,并建立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
联盟可委托常设机构的依托单位管理联盟经费,政府资助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五)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
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
(六)要建立开放发展机制。
要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吸收新成员,并积极开展与外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联盟要建立成果扩散机制,对承担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成果有向联盟外扩散的义务。
三、联盟试点工作第九条根据《关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联盟运行及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第十条通过试点工作,支持试点联盟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带—4—动作用;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探索率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
充分调动和发挥联盟各成员的优势和积极性,使试点联盟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
第十一条联盟成立后可自愿申请参加试点。
申请试点的联盟,可按其所属领域分工,向科技部相关司局提出审核申请。
提出审核申请的联盟须提交材料的有关要求见材料一至材料四。
第十二条在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综合司局与专业司局分工合作,专业司局负责对联盟组建的必要性和技术性进行审核;综合司局负责对联盟的组织形式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意见(见材料五)。
联盟审核采取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专业司局进行必要性与技术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联盟技术创新目标和任务应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产业、环保和能源政策等。
(二)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体现所在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三)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5—(四)联盟的技术创新任务应有利于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四条在专业司局进行必要性与技术审核后,综合司局组织专家组,对通过必要性与技术审核的联盟进行组织形式审核。
主要内容包括:(一)符合第八条六项条件的规定。
(二)联盟协议应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建立的合作关系可受法律保护。
联盟协议中应明确技术创新目标和成员单位的任务分工。
第十五条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会商,确认符合条件的联盟。
确认的联盟名单向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通报。
第十六条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建立试点联盟的跟踪调研和评价考核机制。
研究建立试点联盟的评价考核体系,及时了解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对试点联盟的定期评估考核工作,建立试点联盟的动态调整机制。
总结试点形成的好的机制和做法,充分发挥试点联盟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对联盟的支持第十七条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支持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研究制定支持和规范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总结联盟运行的体制机制和模式。
把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配臵结合起来,加大对联盟的支持力度,引导形成产学研紧密—6—结合的长效机制。
第十八条在联盟先行投入的基础上,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支持联盟的发展。
经科技部审核并开展试点的联盟,可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鼓励联盟向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咨询库推荐评审专家。
国家科技计划根据各自的管理程序反映和征集联盟的科技需求。
第十九条依托联盟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为国家制定科技计划指南提供依据。
充分发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和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条支持有条件的联盟整合相关成员单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集成产学研各方力量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第二十一条支持联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带动相关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十二条鼓励银行、创业投资机构参与联盟,向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创业投资机构对联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优先支持。
第二十三条联盟协议约定的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是联盟—7—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实施负总责,承担项目组织实施的法律责任。
联盟内部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联盟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据此向课题承担单位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四条联盟理事会审议联盟的重大事项,联盟根据联盟协议确定的技术创新方向,以及各有关科技计划的定位和支持重点,由理事长单位代表联盟向科技部提出项目建议,获得批准后,依据各有关科技计划和经费的管理办法组织科技项目(课题)。
第二十五条对联盟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评估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
科技部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科技监督评估机构加强对联盟执行项目的监督检查,联盟内部也要成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自我监督与评估机制。
第二十六条根据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联盟组织实施的项目或课题在无法按计划正常实施时应及时调整或撤销。
如果作为联盟成员的课题承担单位中途退出联盟,应由联盟理事会提出调整或撤销课题的书面意见,报科技部核准后执行。
如果作为项目组织单位的联盟解散,科技部可根据实施情况、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办发[2002]30号)以及各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需遵守以下规定。
—8—(一)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依法取得。
(二)联盟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依据联盟协议在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中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许可实施以及利益分配,以及联盟解散或成员退出的知识产权处理方案。
对于知识产权约定不明确的项目不予立项。
违反成果和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约定的项目参与单位,5年内不得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
(三)联盟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有向国内其他单位有偿或无偿许可实施的义务。
(四)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向境外转让或许可独占实施的,须报科技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