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乌鲁木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况分析

乌鲁木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况分析

李新凤 ,宋芳
LI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9982 (2014)01—0091—03 【关键词 】 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卫生应急 ;体 系建设
2003 年 肆 虐 全 球 的 传 染 性 非 典 型 肺 炎 (SARS)疫情 过 后 ,留给我 们 的是 深深 的思 考 , 思考我国公共卫生体 系 的现况 中存 在 的一 系列 问 题 ,也 唤醒 了 全 民对 公 共 卫 生 的重 新 认 识 ,如 何 防 控 突发 公 共 卫 生事 件 被 提 上 了重 要 研 究 日程 ¨ 。 作 为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中 心 的 乌 鲁木 齐 市 ,通 过 多 年 建 设 和 实 践 ,在 原 有 卫 生 应 急 工作 良好 运 行 的 基 础 上 ,全 面 加 强 了 管 理 体 系 建设 ,卫 生 应 急组 织 管 理 和 指 挥 体 系 更 加 健 全 , 实 现 了管理 职 能 从 分 散 到 集 中 、管 理 方 式 从 经 验 管 理 到依 法 科 学 管 理 、工 作 重 点 从 重 处 置 到 预 防 与 应 急处 置 并 重 、协 调 机 制 从 单 一 卫 生 部 门应 对 到 跨 部 门协 调 联 动 的转 变 。
中国健康教育2014年1月第30卷第1期
·工作研 究 ·
乌 鲁木 齐市 突 发公 共 卫生 事 件 卫 生应 急体 系建 设现 况 分 析
Overview analysis of response system to unexpected public health incidents in Urum qi
【作者单位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o26

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覃珊,曾红梅,谭思,蔡浪英,杜佩珊,马燕,王泽芬,杨华,苟琼芳,寇琼,邓群,龙凤,张薇,王婷,郭琳,唐雄,聂敏,孙顺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四川成都 611830[摘要] 目的了解都江堰市37家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现状,为区域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2020年6月—2021年10月通过问卷、走访、现场调研等形式收集都江堰市区域内37家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能力现状进行评估。

结果都江堰市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均衡,相较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应对能力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要明确区域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心的地位,建立多部门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评估[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8(a)-0211-04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QIN Shan, ZENG Hongmei, TAN Si, CAI Langying, Du Peishan, MA Yan, WANG Zefen, YANG Hua, GOU Qiongfang, KOU Qiong, DENG Qun, LONG Feng, ZHANG Wei, WANG Ting, GUO Lin, TANG Xiong, NIE Min, SUN Shun'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Dujiangyan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183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bility of 37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cope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Dujiangyan C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g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center to formulat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October 2021, the information about 37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Duji‐angyan City was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visits, and on-site surveys, and used the Delphi method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es for the response capacity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to asse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ir capacity. Results In Dujiangyan City, the ability of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cope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as unbalanced, compared to secondany and abov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were weak in coping abilit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status of reg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enter, establish multi-department coope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respond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Key words]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Current situation; Evaluatio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中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时间[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现状分析
1、应急机制:多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机制,包括 疫情监测、报告、预警和应对等环节。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机制不健全、协调 不顺畅等问题。
2、应急预案: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事件制定了相 应的应急预案,但预案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3、应急队伍:多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组建了专门的应急队伍,具备相应 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队伍的经验和培训仍需加强。
引言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环境的不断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爆发频 率和影响力愈发引人。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力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 的应急能力建设备受。本次演示旨在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的应急能力现状,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 行了广泛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应急队伍以及应急物资储 备等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2、调查问卷:对于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如人员素质、满意度等,可以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3、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等资料,获取与评估指标 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现场查看:对于需要了解实际情况的指标,如设备运行状况等,应通过 现场查看的方式获取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保护 个人隐私和机密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们负责监 测与预警,组织协调,信息报告和反馈,技术支持以及公众信息发布等工作。这 些任务的完成需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有高效的应急能力。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 的理论框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给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纷纷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不断提升其应急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国家级的重要机构,承担着监测、预警、处置和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

其应急能力的提升,对于及时有效地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轻社会影响、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构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准备阶段的规划与组织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人员素质与培训能力,以及响应阶段的信息管理能力、动员和协调能力、组织与指挥能力。

这些能力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构成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综合体系。

其次,需要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应覆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准备阶段和响应阶段,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其中,准备阶段的指标可以包括机构规模、设施设备、预案编制与演练等方面;响应阶段的指标可以包括应急响应时间、信息及时准确性、资源调动和利用的灵活性等方面。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衡量和改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定性评价,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组织架构、预案制定与实施、资源配置、应急演练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评价应急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另一种方法是定量评价,可以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时间、资源调度效率、信息发布与传播等方面进行测量和统计,得出定量评价指标,从而客观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

最后,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

评价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发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应急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一、引言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的且具有大规模传染性或暴发性的疾病或健康威胁,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加。

对我国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评价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以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定义和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包括预防、监测、应急响应、危机通讯、资源配置、救治和恢复重建等方面。

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精准应对、减少损失,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水平。

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能力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的实际能力情况。

其次,评价能力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综合防控体系。

第三,评价能力可以为公众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的现状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目前我国的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无法全面反映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真实水平。

其次,评价方法主要依赖于定性评估,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撑,难以客观准确评价能力。

再次,评价流程过于繁琐,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难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迅速需求。

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全面、准确、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 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指标应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各个环节,包括预防、监测、应急响应、资源配置、救治和恢复重建等。

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
(2)制定医疗资源调配方案,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2.跨区域支援与合作
(1)建立跨区域医疗支援机制,实现医疗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应急救治能力。
(2)推动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共享救治经验和技术成果。
六、科技支撑与信息化建设
1.科技支撑
(1)加强应急救治相关科研工作,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救治中的应用。
4.人员培训与演练
(1)开展应急救治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2)定期组织应急救治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保障措施
1.落实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确保救治设施设备完善。
2.加强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与供应,确保救治需求。
3.建立救治专家库,为应急救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强化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2)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2.激励机制
(1)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的激励机制,表彰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2)鼓励创新和改进,提高整体救治水平和效率。
十九、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持续改进
(1)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应急救治体系进行评估和优化。
(2)鼓励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救治能力。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五、资源整合与调度
1.医疗资源整合
(1)建立医疗资源数据库,实时掌握各级医疗机构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状况。

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和策略

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和策略

·159·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的首战场在基层一线,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需重视基层作用[2]。

在此次疫情中的基层医疗主要作用和贡献有几点:(1)预防、监测、控制和管理社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2)协同多部门合作、上下联动:与社区居委会和上级卫建委部门对接,建立日常沟通机制;(3)按照卫建委下医政、疾控两条线分别成立工作专班:一是抓社区医疗和隔离点任务,二是抓疫情防控。

将预防关口前移,主导社区重点人群摸排、疫情发现和报告、信息收集、信息统计、密切接触者管理、就诊指导、健康教育等防控事务。

虽然目前我国各省市已逐步走上正轨,但是整个社会也付出了很大代价。

因此,需要认真深刻反思本次疫情的阶段性应对过程,及时查摆基层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存在的不足。

以下对基层医疗机构在应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1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不完善导致公共卫生风险信息不够透明、准确,基层对疫情信息敏感性不高,没有积极对接和确认,识别和反应延迟,缺乏流行病学分析研判,相关人、财、物等应急准备工作不充分。

2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不完善(1)乡镇(街道)卫生保健机构各部门间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晰、不协调,应急管理链条各环节不顺畅。

如疫情信息的调查、上报和隔离观察分两条线独立运行,一条是疾控部门-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另一条是防控指挥部-社区街道办,两条线缺乏协作、统一,效率不高。

(2)基层卫生保障人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足,如家庭医生团队的定位与防控职责不够清晰,应急技能培训不及时;分级分层诊疗协作欠佳。

…(3)基层公共卫生的人力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卫生应急值守、管理、救治等职责的基本需要;且应急物资资源和公共卫生的科技支撑都相当缺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OPH)近几年备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视,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的应急能力,以及处理结果都会对突发性疾病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价体系,可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反应灵敏度,对于今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25【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85-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然性发生的,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传染性疾病,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职业中毒、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其他对公众健康会造成影响的突发性事件[1]。

纵观全球,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过EOPH,如欧洲的疯牛病、美国炭疽等,我国出现过SARS、禽流感流行等,使得卫生部门必须加大EOPH上的财力、人力投入。

CDC为EOPH的核心组织,在发生突发卫生事件时,必须要做到率先响应、积极响应,其应急能力,直接影响到EOPH的处理结果,成功与否。

EOPH的最大特点便是突发性,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以任何形式出现,都不是人为可以预料的[2]。

因此,CDC对EOPH的评价应该以动态为主,事前、事中、事后等进行全程评估,确立危险后,马上采取应急响应。

本文对CDC应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从而判断其评价方式。

1 CDC对EOPH的应急能力1.1 CDC对EOPH的应急能力现状。

近年来,EOPH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对社会安定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经调查研究显示[3],我国城市中均建立了紧急预案措施,本次的城市调查中有40个,其中,传染类EOPH事件有16个,中毒事件的预案措施11个,灾难事故预案措施9个,自然灾害预案5个,其他EOPH事件预案措施4个。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变动趋势研究常文虎,张柠首都医科大学以北京市S区为例,采用趋势拟合法分别拟合新农合普通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变动趋势。

2011年,S区参合农民人均医疗费用将达到1998元,人均补偿金额约为986元。

新农合医疗费用呈快速增长趋势,应采取多种方式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扩展筹资渠道,促进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变动趋势,控制策略主要作者简介:常文虎,男,60岁,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2)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崔宇 1 吴群红1张晓娇2黄克钢1王晓东1焦明丽11.哈尔滨医科大学2.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通讯作者:焦明丽Email: minglijiao@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应急反应准备、危机管理评价等理论进行系统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原始指标进行筛选,建立用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从能力评价内容、应对范围、应急职责入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框架,最后筛选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反应、善后处理)、16个二级指标以及39个三级指标的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评估医院应急反应能力的理论指南与工具,还可以为卫生资源配置等卫生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标;评价;医院课题来源:黑龙江省卫生厅(2007-4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301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52162);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09-979);主要作者简介崔宇,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助教。

2007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现就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学攻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板桥乡村卫生室卫生应急指导工作总结及评价

板桥乡村卫生室卫生应急指导工作总结及评价
板桥乡村卫生室卫生 应急指导工作总结及 评价
汇报人: 2023-11-19
目录
• 工作总结 • 评价 • 经验与教训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工作总结
工作目标与任务
建立完善的卫生应急体系
板桥乡村卫生室针对当地公共卫生现状,明确了建立完善 的卫生应急体系的工作目标,旨在提高卫生应急响应能力 。
政府、医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战机制。
工作成果与亮点
成功建立卫生应急体系
经过努力,板桥乡村卫生室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卫生应急体系,为当 地公共卫生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有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板桥乡村卫生室的应急响应能力得到 了显著提高,有效应对了多起公共卫生事件。
0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板桥乡村卫生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明确了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
02
全面落实工作计划和方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板桥乡村卫生室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和方案进行,确
保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0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
为充分发挥卫生应急指导工作的作用,板桥乡村卫生室积极加强与当地
任务完成情况
板桥乡村卫生室卫生应急指导工作基本完成预定的任务目 标,包括应急知识的宣传、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队伍的 组建和培训等。
工作质量
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 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作效率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做到及时响应和快速行动,确保 工作的及时性。
创新性
注重沟通与协作
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 应对挑战。

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键 词 】 德 尔菲 法 ; 疾控 系统 ; 应 急 能 力 ; 评 价 关
DOI 1 . 9 9 j i s . 6 2 9 5 . 0 0 2 . 0 : 0 3 6 /.sn 1 7 — 4 5 2 1 . 2 0 5
中图分类号 : 8.1 R1 1 2
文 献 标 志码 : A
[ sr c] Obe t e To e tbih amo e sn e fidc tr O e au t Ab tat jci v sa l d lu ig a s to n iao st v l aeCDC Srs o s a a i o s ep n ec p ct fr y
pu i a t m e ge y M e h ds H ir r h p o e s t or a ple o e t bls t n ta s s ig r m e blc he lh e r nc . to e a c y r c s he y w s ap i d t s a ih he i iilas e sn fa — w o k. Dephim e hod a ple t s r e nd c os h tm a e ndia o s a t i eght. A n a s s m e r l t w s ap i d o c e n a ho e t e uli t i c t r nd her w i s s e s nt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0 0 2 4 30 l 7 — 4 5 2 1 ) 22 4 3
S u y o v l a i n i d c tr s s e f r e r e c e p n e a i t f t e c n r la d p e e t n o ie s s QI Li t d fe a u to n ia o y tm o me g n y r s o s b l y o h o to n r v n i fd s a e i o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有效性评估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有效性评估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有效性评估一、引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化学物质泄漏等。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和控制。

,对于改进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公众健康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与特点1. 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保护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 快速响应、及时处置以减少损失- 加强公众健康意识和应急准备能力2.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组成- 领导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公共安全行政管理部门- 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3.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运行特点-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 快速响应、信息及时共享- 灵活调度、资源高效利用三、指标体系1. 响应速度评估指标- 紧急通报和启动阶段的时间- 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的效率- 物资储备和调配的速度2. 应急资源调度评估指标- 医疗救援队伍和专家组织的有效性- 物资储备和分发的科学性- 应急物资的充足程度和合理配置3. 信息共享和传播评估指标- 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效率- 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突发事件预警和预测的准确性4. 卫生应急准备和培训评估指标-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的频率- 工作人员培训和技能素质提升- 突发事件应对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效果评估方法1. 案例分析法- 选取一系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分析系统响应速度、资源调度效果、信息共享等指标2. 调查问卷法- 针对应急响应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和受众进行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结果,评估应急响应系统的效果3. 经验总结法- 基于历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总结结果评估应急响应系统的改进方向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有效性评估结果与改进建议1. 评估结果总结与分析- 分析系统在不同指标下的优势和不足- 评价系统对公众健康的保护效果2. 改进建议- 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资源储备和调配效率- 加强信息共享和传播机制- 提升人员培训和救援队伍建设六、结论是提升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的关键环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近几年我国发生的许多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的卫生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肺鼠疫、禽流感、致病微生物、危险药品、食物中毒、地震等都是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范畴,一般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此文章是探讨如何建立反应灵敏,规范科学的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机制及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建立;效果评价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义及特点(一)含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被叫做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突然间发生的重大的具有传染性的疫情、群体性原因不明的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或者其他的对公众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可能会引发或者已经引发了社会公众健康出现严重损害。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会给人们的心理留下不小的影响,甚至影响经济及社会稳定的发展。

(二)特点1.多样性比如各样的传染病,还有许多的自然灾害,例如火灾、水灾以及地震,每一次大灾之后有无大疫,也是各政府部门非常关注的,还有就是与自然灾害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

2.差异性在世间的分布差异上,不同的季节,传染病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像胃肠传染病多数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当然还有空间的差异一节人群的分布差异等等。

3.广泛性现在正在处于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现代交通工具的流动带动到全国,它就可以在毫无国界的情况下广泛传播,这也是它的第三个特点,传播的广泛性。

4.复杂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有对全球的经济和环境同样造成很大的危害,种类的多样性、各种的生物因素、自然危害、各种事故灾难等。

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现状经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地方必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条例》及说明,据悉,北京还将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报告,举报制度,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初级的完整的应急制度,从国家到城市,我们都有完整的体系,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证和赞美。

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与指标体系

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与指标体系

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与指标体系一、本文概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原则与指标体系,以期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阐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明确其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的战略地位。

本文将分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众参与等。

这些原则是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石,对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构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指标体系,从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量化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在构建和实施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系列核心原则,以确保我们的应对策略既全面又高效。

以下是这些核心原则的具体内容: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前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我们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级负责,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快速反应,有效处置: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及时、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恶化。

我们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处置机制,确保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公开透明,信息共享: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避免恐慌和误解。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研究,分析探讨疾控中心的应急能力现状,并且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地区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疾控中心应急能力做出分析,总结相应管理方式。

结果: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2020年共发生4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后,2021年共发生2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年共发生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前后例数明显降低,且事件的处理时间、效率明显提升。

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大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疾控中心作为重要部门需要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才能保障大众安全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或者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疾控中心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监测、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应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可以说,疾控中心应急能力的加强是保障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疾控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储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体系有待完善等等[1]。

只有正视问题的所在,才能总结出提升应急能力的管理策略,才能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好的处理和解决问题,保障大众的健康与安全。

本次研究以某地区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基础,对疾控中心应急能力做出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某地区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其中2020年发生47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一、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制定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重要的实际意义。

然而,仅仅拥有应急预案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以帮助我们优化应急预案并提高其效果。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1. 定义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指通过对企业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和分析,提取出能客观反映预案质量和效能的一组评价指标的集合。

2. 确定评估内容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应急预案的评估内容。

例如,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资源调配能力、应急救援效率等。

3. 选择适当的指标在选择指标时,我们应该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可以选择预案质量指标、应急演练指标、应急资源指标等。

4. 制定指标权重制定指标权重是指给予不同指标在评估中的不同权重,以准确反映其对应急预案质量的重要程度。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评估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

三、指标体系应用1. 数据收集在应用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收集与评估指标有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调研、实地考察、历史记录等方式获取。

2. 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量化评估指标。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来实现。

3. 评估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应急预案的评估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通过报告、图表等形式展示,并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

四、指标体系应用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企业应急预案评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该企业对其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该企业提高了应急预案的质量和效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案例二:某地区应急预案评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该地区对其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该地区优化了应急预案,并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应急预案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分析

应急预案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分析

应急预案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分析引言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其核心是灾害应对和风险控制。

在应急管理中,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灾害事故而制定的规划和组织安排。

而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应急预案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应急预案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法定性评估法是指通过对应急预案进行分析,评估其合理性和完备性的方法。

对于应急预案的评估,可以从受众、流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对预案进行修正和完善。

2.定量评估法定量评估法是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并进行评分,最后得出定量的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应急预案的优劣,并提供决策依据。

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3.多维评估法多维评估法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和手段,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的特点,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评估,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预案的优劣,进而指导修订和改进。

二、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1.受众评估指标受众评估指标主要考虑应急预案在实施时对受众的关注程度和满意度。

包括受众对预案执行情况的评价、对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满意度等方面。

2.流程评估指标流程评估指标主要考虑应急预案在实施时的流程管理和组织协调情况。

包括预案的流程是否合理、协调配合是否有效等方面的评估。

3.内容评估指标内容评估指标主要考虑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完备和操作性。

包括预案的详细程度、应对不同情况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等方面的评估。

4.效果评估指标效果评估指标主要考虑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和可行性。

包括预案在实际应急情况中的效果如何、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

三、应急预案评估的实施步骤1.建立评估团队建立评估团队是应急预案评估的首要步骤,团队成员包括专业人士、相关部门和受托人等。

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发布时间:2021-07-12T11:44:17.2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孟丽红1 刘冉冉1[导读] 目的:探讨急诊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管理应对能力评价体系。

孟丽红1 刘冉冉1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学 250014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管理应对能力评价体系。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20名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初步构建急诊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

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共确定6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评价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为0.947。

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1,协调系数为0.200(P<0.001)。

结论: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可为评价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或者其他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事件[1]。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发生频繁,严重危害了公众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2]。

急诊科作为最先感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室,护理管理的应对关系着事件处理的实效及患者的安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导向明确、简便易行的护理管理应对指标,对于提高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置,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方法1.1成立课题小组,主要任务为拟定急诊科护理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体系的函询表;收集、整理和分析专家函询的结果。

函询表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研究介绍、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专家对各级指标的筛选及赋值、专家自我评价情况表。

1.2课题小组严格按照专家入选标准选取护20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21T10:34:29.8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李东兴邱丽娟
[导读] 应当将以上考虑不足的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内并作深入分析,以便于能够全面、正确的对公共安全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李东兴邱丽娟
(吉林省大安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大安 131300)
【摘要】目的:应用德尔菲预测方法构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情况。

方法:应用德尔菲预测方法构建该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围绕该评价体系设计出一套综合的线性模型,与此同时对该评价体系的正确性、可靠性、可行性进行观察,并对该地区几个乡镇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展开评价。

结果:通过多数专家的咨询和研究,在众多相关指标中选取其中可行性与重要性相对较高的几个指标,设计出综合线性模型,从而进一步获取该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中,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该地区实际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水平。

结论:将德尔菲预测法及相关模型应用于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研究和评估中,方法真实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081-02 现阶段,在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估中常用德尔菲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多次的专家咨询构建全面详细的评价体系,不仅在操作方面更加简单易行,同时还具有相当突出的代表性,因而被普遍应用于不同体系或者指标的筛选工作中。

文章以某地区为例,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其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并通过几个乡镇的实际应用情况说明该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正确性。

1.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构建
1.1 设计问卷调查
本文主要依据社会危机应急管理等相关科学理论或方法,以及卫生组织应急管理手册理论和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处理理论,明确了由相关领导重视、资金储备、部门协调、物资储备、预案制定、卫生防病能力、疾病控制应对体系等各方面构建而成的基础评估框架。

同时,对该基础评估框架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拓展,待初步确定具体指标之后,以广泛的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调查等形式,邀请行业内较为权威的学者和专家对初步建立的评估体系及其相关指标进行修正和调整,最终经过不断调整和修订后精简出包含了卫生应急业务开展能力、地区社会经济人口情况、公共卫生应急基础保障能力等三个基础指标,以及相关二级指标十一个和预备评价指标五十八个,并且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将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设置为以下等级指标。

1.2 分析调查数据
1.2.1针对该指标的可操作性及重要性进行处理
对于该指标中的可操作性及重要指标的数值进行计算,得出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其后根据该指标的可操作性及重要性情况编排顺序(由高至低)。

1.2.2某地区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录评价体系的确立
第一,依照相关专家所修订的指标可操作性及重要性得分的顺序排列,选择重要性得分高于四分的指标。

第二,以现场调查中所获取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对前期所选取的四分以上指标进行精简,删除部分无比较意义的指标。

第三,选择相对有比较意义、操作性强、重要性高的指标作为评价模型的基础指标。

2.结果
2.1 专家协调系数、基本情况、应答系数
本研究课题总共选取了该地区专业领域内权威专家13人,年龄44±6.2岁,工龄23±8.2年,学历本科及以上占总人数71%,并且其专业等级均在副科级干部或中级职称以上,其中卫生执法和公共卫生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有10人,本次选取的专家在三个基础指标中的权威指数评分为0.87±0.05(卫生应急业务开展能力)、0.72±0.11(社会经济人口状况)、0.84±0.08(公共卫生应急基础保障能力),同时本次专家咨询过程中所选取的13名业内权威专家的应答率为100%。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对于本次三个等级指标中通过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后将其中十五个指标作为评价模型的基础指标,并对其进行百分比权重,其重要性的分情况详参表1。

3.讨论
本课题主要根据德尔菲预测法建立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并且通过对某地区乡镇在应用该评价体系时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证实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评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有效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本课题的研究仍具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一般涉及到众多方面,因此对其展开的应急也应当覆盖诸多方面,而此次专家咨询中并未将其他领域内的专家、政府相关专业人、应急救援领域的专家纳入咨询范畴内,因此将会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对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和研究中,应当将以上考虑不足的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内并作深入分析,以便于能够全面、正确的对公共安全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黄小明,代波.乡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9):635-637.
[2]朱德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DOI:10.7666/d.d066147.
[3]薄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9.
表1.本次模型中基础指标权重及重要性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