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如果说美学的内涵中心是和谐,那么由此派生的对称律则是形式美法则的核心。

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诸多法则如重复与发射,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等,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对称律”。

对称狭义上是指同形、同量、同结构的均衡形态,广义上则应理解为均衡的变化统一,和由此产生的连续、统觉等视觉形态和规律。

一、和谐与对称对称的形态,一般是会形成和谐的,但和谐的感觉未必都是由和谐引起的。

为了对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的核心——对称,做进一步的论述,有必要先对和谐这个美学内涵中心做讨论。

1、和谐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

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艺术设计者正是提取了自然和谐形成的要素,运用点、线、面组织成各种形式法则来实现设计意图的,因此和谐之美不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且是可以运用它去创造我们心目中的美。

公元前6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学研究乐律,指出了弦长与音色的比例美。

他们注意到了很多自然物如植物,动物乃至人体上均有着一种协调的规律,并总结出形成这种和谐状态的比例,即“黄金律”,其比值为1:1.618,也称“黄金分割”。

在欧洲最典型的有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其建筑整体与局部都符合此比律。

这个比律虽然不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祖先不论是在建筑方面或者其它的设计方面,均不自觉的体现出“黄金律”这个形式法则。

应当讲,自古希腊一直到今天,这个比例充分显示了它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

这究竟为什么呢,据研究,人们看到以这种比例构成的物体时,心理的节律是和谐的,心情是愉快的。

因为他找到了两个事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比例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尺度,便很自然的与心理感觉联系在一起了。

与物如此,对人也是这样,所谓“中庸之道”即是“恰到好处”,而非简单的不偏不倚。

《论语•雍也》有云:“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比例分割 是决定画面
视觉效果最重要的科学 原理之一。但在我国的 设计行业中,比例分割 原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 完善。人们对这一基本 原理的运用,并对实施 这一理论的重要 性并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1.3 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变化是指相异的各种要素组合在 一起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差异的感觉,变化具 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特征,而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关 联、呼应、衬托达到整体关系的协调,使相互间的对 立从属于有秩序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统一,具有同 一性和秩序感.
2.3.1 节奏
•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 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 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 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 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2.3.2 韵律
•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等等。 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 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 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 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 逻辑性。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 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 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 这种特性。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 堪称绝妙。无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地位!
2.2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 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对称是指事物(自然、社会及艺
术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 • 形式要素之间, • 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对称是均衡法则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5
变化与统一是运动与静止、变化与有序的结合。形状有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等之分,结构有虚实、聚散、纵横等之分,颜色有明暗、冷暖、浓淡等之分。这些 对应的因素合理地统一在具体的画面中,便形成了和谐的美感。
6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二、均衡
7
一、对称
对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一一 对应的现象。对称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16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与韵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节奏是简单的重复,它 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对节奏的深化,是有变化的重复。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 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
17
Thank You!
L/O/G/O
•1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图形以对称轴为中心,形成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形对称称为轴对称;对 称图形的对称点在中心称为中心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得到放射状的图形对 称称为旋转对称。
8
二、均衡
均衡是通过重新组织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得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从而达到 一种平衡的视觉美感和心理上的安定感。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是由形 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和协调,是一种重心的平衡。
13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 二、韵律
14
一、节奏
节奏原指音乐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而在平面构成中则指同一要素重复时 所产生的运动感,是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单元形,在不断反复中表现 出的快慢、强弱等心理效应,表现为高低起伏而又统一有序的律动美和秩序美。
15
二、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中和谐悦耳而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 一个基本形或复杂形连续交替、反复产生的美感形式。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气势和 感觉,如山脉、溪水所具有的韵律,书法中的行笔、布局也讲究韵律。在构成和设 计中,形态框架和空间组织总体来看起伏变化的就是韵律。

平面构成-变化统一.

平面构成-变化统一.
统一
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设计规律及经验得到广
泛的认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包括:变化统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 比调和、分割比例。
变化统一
变化:是指丰富多样,如大小变化、长短变化、明暗变化、曲直变 化、刚柔变化等,能激发新鲜感,使视觉感受变得丰富。
统一是使变化的形态有条理性、规律性、整体性,没有统一就会杂 乱无章,达不到纯熟的境界。
变化统一是总的法则,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要遵循。如绘画、设 计、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无一例外地离不开一个准则,就是 变化统一。
总的来说,要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找变化。
变化统一
在包装设计中应用
谢谢观看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这些法则主要包括秩序、匀称、明确、对比、反复、对称、平衡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从而更好地创造美的作品。

其中,秩序是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排列,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匀称是指物体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没有明显的比例失调感。

明确是指物体的形象清晰,易于识别,不会产生混淆和模糊感。

对比是指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对比。

反复是指物体的重复和延续,会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对称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都具有对称结构,会产生平衡和稳定感。

平衡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重量和力量的平衡,会产生和谐、稳定的感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在环境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空间的节奏和韵律,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包装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在平面设计中各有优势。 对称能够带来稳定、庄重的视觉感受 ,增强设计的整体感和秩序感;而均 衡则更注重画面的动态平衡和和谐感 ,使设计更加生动和灵活。在实际应 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目 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法则。
03 重复与节奏
重复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技巧
单一基本形重复
将同一基本形在画面中反复出现, 通过改变大小、方向、色彩等方 式形成有规律的排列,从而构成
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骨骼线重复
骨骼是支撑平面构成的基本框架, 通过骨骼线的重复排列,可以形 成严谨、理性的视觉效果,同时
增强画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
近似基本形重复
在保持基本形相似的基础上,进 行局部变化或细节调整,使重复 元素在统一中呈现多样性,增加
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节奏感营造方法论述
元素大小变化
体感,同时采用统一的色彩和形状元素进行搭配,保证了界面整体的一
致性和协调性。
03
案例三
某书籍封面设计,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书名和作者信息,同时采用相
似的色彩和风格进行统一设计,使得封面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保持了整
体的和谐统一。
05 比例与尺度

比例关系在平面设计中重要性
比例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整体美感和和谐度。 恰当的比例关系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易于被观众接受和理解,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强的视觉冲击力。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美的形式法则作品
案例一
某品牌标志设计,运用对称均衡 的法则,使标志在视觉上达到平 衡,同时增强了标志的稳定性和
识别度。
案例二
某海报设计,运用调和对比的法则, 通过色彩、形状、大小等元素的对 比与调和,使海报主题突出,视觉 效果强烈。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对称是严格的均衡,是均衡 的最基本的形式,称“物理平 衡”,均衡是比较自由、活泼 的对称,是对称的变体,又称 “心理平衡”。


对称的形式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轴 对称”和“中心对称”。 “轴对称”以直线划分某图形,其两边部分 完全相同。 “中心对称”指某图形通过中心点任引一直 线,能把此图形分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任何美的形式都遵循 一定的法则,该作品 利用不同的线型对特 定形式的面形进行分 割处理,产生较为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并 赋予重构后的形式新 的语义。
形式法则是造型艺术所遵循的美的规律 和基本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是客观事物和艺 术形象在形式上美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生 活、自然界中各种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 形体等有规律的组合,是人们在长期的而产生的非对称性的 视觉平衡或者叫心理平衡的一种等量不等形 的力的平衡状态,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心理 平衡的形式美感需要在构成实践中不断得到 培养和提高。
非对称性的均衡形式
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往往采用下面大,向上逐 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塔、楼阁 等。
6. 比拟与联想
v均衡是指均衡是指相对于对称性而产生的非对称性的相对于对称性而产生的非对称性的视觉平衡或者叫心理平衡的一种等量不等形视觉平衡或者叫心理平衡的一种等量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心理的力的平衡状态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心理平衡的形式美感需要在构成实践中不断得到平衡的形式美感需要在构成实践中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法则就是利用美的规 律,指导、规范构成设计,创造设计完善、 富有个性的平面构成。

一、多样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节奏与韵律 四、比例与尺度 五、对称、均衡与稳定 六、比拟与联想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 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 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 遍性的,对比存在于 所有形态构成当中。
对比的视觉效应:
对比的视觉效果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一种画面变化,对比是构图 中最活跃的、最积极的形式之一。由这些对比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可 以取得醒目、生动、突出、律动、呼应和明朗化的视觉效果。
对比构成的形式
(1)疏密对比 (2)大小对比 (3)空间对比 (4)明暗对比 (5)色彩对比
费波纳齐数列:1、2、3、5、8、13……a、b、(a+b), 后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产生具有包容性的加速 感(如下图所示例子)。
按照这些数列和比例关系对图片进行分割,或者构成骨骼, 就能够使画面呈现出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感觉到美。
▪ 分割
1.等形切分:分割后空间的各部分形态相同、面积 相同。给人平缓理性的感觉。
法则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 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 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 方形、形状接近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 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我 们的眼睛,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 如空间、重心、力量等)。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在设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中,变化的因素越多,动感越强,统 一的因素越多,静感越强。
和谐与重心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在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 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破规与重构
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
重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 新的、不同于以前新物体结构。
(1)安红,我想你!喊五遍。我想你想的想睡觉。错了,是想你想的睡不着觉。 (2)我在北京土生土长,是个北京人,没招过谁,没惹过谁,还是个老实人,论模样不敢说第
一,我也得算第二,为什么直到现在就娶不到个媳妇,真倒霉,搞了六个,吹了三对。 (3)今儿让你挨打挨个明白,我就是刘德龙,你要是在没完没了的缠着安红,我下回要你的命
联想与意境
“想象比认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 另外一种事物上。
动态与静态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 视觉经验。变化的因素倾向于动感,统一 的因素倾向于静感,它们不是实际意义上 的运动与静止。
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于动感,对 称的构图倾向于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 倾向于动感,直线倾向于静感,倾斜线倾 向于动感,垂直线倾向于静感。在面形中 ,圆形倾向于动感,方形倾向于静感。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突出各自的 特点。
谐调是缩小这种差异,强调相互的内在联 系,借助相互之间的共性以求得和谐。
对比与谐调是造型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 通过强调各种因素的差异,达到造型丰富 、有层次变化的统一效果。
有秩序的渐变 明暗和色彩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

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课题。

现实中虽然每个人(由于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不一而同)的审美追求和理想标准皆不相同。

但单从形式条件下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

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

1. 调和与对比调和亦称和谐。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之间彼此在质与量的方面皆具有秩序及统一的效果,同时也有安静及舒适的感觉都可以称之为调和。

单独的一色,一根线无所谓调和。

只有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能调和。

但是,要素之间的类似过分强调时,反而易单调。

调和有形态,大小,方向,色彩,质感等的调和。

对比又称对照。

把色彩,明暗,形态或材料的质与量相反的两个要素排列或组织,并强调其差异性,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状,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图与地的虚实,黑白,轻重;形态的动静等方面因素来达到。

处理对比关系时,视觉要素各方面要有一个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与烘托,处处对比则会失去对比效果。

变化与统一必须保持有机化,呈现充满生机的状况,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快感。

即美学上的“多样统一”。

2. 对称和平衡对称又称均齐。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形量完全相等,那么该图形即是左右对称的图形。

该线即为对称轴。

又称镜照对称。

老以某一点为中心,让图形产生旋转,能与另一个形完全重迭则称“旋转对称”点对称有向心式的求心对称和离心式的发射对称以及自圆心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对称。

对称的形式具有静态的美感。

以上方式亦可混合使用。

如镜照+平行移动旋转+扩大+镜照等构成。

在平衡的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稳定状态时,即是平衡。

这是实际的重量关系也是杠杆原理的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渐变构成(图例)
发射构成
一、概念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 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 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是发射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聚焦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 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一)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 1、发射点 ,即发射中心 2、发射线,即骨骼线 (二)发射骨骼的种类 1、离心式 2、向心式 3、同心式 4、多心式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 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3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3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 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统一和变化 对称和均衡 节奏和韵律 比例与分割
统一和变化
• 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
统一是这些有变化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
有规律的重复
无规律的重复
等级性的重复
在学这一原理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美学原理进行融 会贯通,因为韵律与节奏,本来就是音乐的词汇。 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 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 词。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 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在平面构成中的韵律与 节奏,与音乐中的韵律与节奏,其美学内涵,是完 全一致的。
课后作业
• 任选以下2种形式为主题,任选构成元素, 完成两组作业,每组作业两张(设计小 稿)。 • “对比”、“统一” 、“对称”、“均 衡”、“韵律”、“节奏” • 尺寸:暂时不限 • 工具:不限 • 颜色:黑、白色
图3 达芬奇的蒙娜里莎,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图4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 设计中也应用了黄金分割

图5 那么具体如何得到黄金分割点C呢?这里 我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1、首先画一个参考Y轴(纵轴),如图6 所示。A点位于Y轴上,水平画出AB直线, 长度任意。 2、以A为中心,AB为半径,画一个圆, 得到与Y轴相交的X点(这里只取上方相 交点,当然你也可以取下方相交点,那 么下面的 画法也要跟着变了,这里就不 一一列出)。即AX=AB。 3、取AX的中心点Z,即AZ=ZX。 4、连接ZB,并以Z为中心,ZB为半径绘 制一个圆,得到与Y轴相交点Y(下方相 交点)。即ZB=ZY。 5、最后,以A为中心点,AY为半径绘制 一个圆,得到与AB相交的C点,此时AC= AY。C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等。
交替韵律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起伏韵律
拟态韵律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是构图的基本概念,比例有两方面的含 义:一是景物整体或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 比例;二是景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 量大小的关系。 尺度指的是景物、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 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关系。
多样与统一原则中,多样性表现出事物 相互对立的一面,在这种对立关系中,通过 比较获得事物、形态之间的差别与不同,如 果无限制地追求这种差别,事物表现出的形 式就会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因而需要统一 因素。
因此,多样与统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 存,要用辩证的方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在平面构成设计中,要将构成的元素有机的 结合起来,在统一中要求变化多样,在多样 变化中力求统一,从而设计出好的作品。
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明暗、
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路的颜色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
疏密空间对比
近似协调 用方形、长方 形组合的庭园绿 地,显得总体调 和统一,又有大 小、高低、色彩 的变化。
节奏与韵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奏,是指音乐旋律中的节拍。
在造型艺术中看,节奏是指视觉造型因素有秩序、 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或列置。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是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 有规律地递增、递减,产生一定阶段性的变化,并呈 现一种张力的跃动。
线形的类似调和
面形的渐变调和
黑白灰的同一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体 量、色彩、质感等)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 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可称是利用人的 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程度显著 的表现称对比;差异较小的表现称调和。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回复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回复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创造出美感和视觉效果的组织方式。

形式美法则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遵循的一些规律和原则。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平衡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元素的分布、大小和颜色等方面的平衡来达到整体的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它们能够创造出稳定和动感的效果。

2. 对比:对比是指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来增强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对比可以体现在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方面,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效果。

3. 重复:重复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或形式,形成视觉的统一和节奏感。

重复可以创造出有力的组织结构和连贯的视觉效果。

4. 节奏:节奏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变化来营造出一种有规律的动感和节奏感。

节奏可以通过重复、间隔和递进等手法来实现。

5. 比例: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和空间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加和谐和美观,避免视觉上的不协调和失衡。

6. 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对于平面构成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如流动感、稳定感、动感等,同时也能够给作品赋予特定的表现力和个性。

7. 空间感:在平面构成中创造出透视、深度和层次感,使观者产生空间上的错觉和立体感。

空间感的表现可以通过透视法、投影、阴影等手法来实现。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创作目的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平面构成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平面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如果说美学的内涵中心是和谐,那么由此派生的对称律则是形式美法则的核心。

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诸多法则如重复与发射,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等,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对称律”。

对称狭义上是指同形、同量、同结构的均衡形态,广义上则应理解为均衡的变化统一,和由此产生的连续、统觉等视觉形态和规律。

一、和谐与对称对称的形态,一般是会形成和谐的,但和谐的感觉未必都是由和谐引起的。

为了对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的核心——对称,做进一步的论述,有必要先对和谐这个美学内涵中心做讨论。

1、和谐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

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艺术设计者正是提取了自然和谐形成的要素,运用点、线、面组织成各种形式法则来实现设计意图的,因此和谐之美不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且是可以运用它去创造我们心目中的美。

公元前6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学研究乐律,指出了弦长与音色的比例美。

他们注意到了很多自然物如植物,动物乃至人体上均有着一种协调的规律,并总结出形成这种和谐状态的比例,即“黄金律”,其比值为1:1.618,也称“黄金分割”。

这个比律虽然不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祖先不论是在建筑方面或者其它的设计方面,均不自觉的体现出“黄金律”这个形式法则。

据研究,人们看到以这种比例构成的物体时,心理的节律是和谐的,心情是愉快的。

因为他找到了两个事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比例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尺度,便很自然的与心理感觉联系在一起了。

与物如此,对人也是这样,所谓“中庸之道”即是“恰到好处”,而非简单的不偏不倚。

人们的审美心理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所以从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这个角度来审视,几何形便是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和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化归纳,这其中蕴含的各种美法则都离不开一个中心法则——和谐,而由和谐律派生出来的是对称律等形式美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应用
标志设计
服装效果图中的人体
建筑中的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2)中心对称: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 中心对称。
实例应用
公司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3)旋转对称: 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
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
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四、统一 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 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是这些 有变化的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 使其从整体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 统一的原理如下:
1.接近的原理 2.连续的原理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1.接近的原理 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 间和空间的观点来观察, 距离接 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各种 接近类同的要素相结合,也能够得 到统一。如形体的大小类同 、色 彩的接近、肌理造型特性的接近都 容易具有统一感。
米 罗 的 维 纳 斯
头部:肚脐:脚部=1.618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பைடு நூலகம்
平面构成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段, 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绘手法, 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培养形象 思维。 这种观念经过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 的新造型主义、以及在造型设计中影 响最大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不断 完善、发展,逐步从新的思维方式、 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型原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及 实例应用
关于形式美…
对形式美的追求,几乎是任何艺术学科的共 同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 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和目的, 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活活 动,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创造。
关于形式美…
一张小小的邮票 一辆汽车的造型 一座房屋的设计 一座城市的环境规划 一套服装的款式
公司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2、平衡:
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我 们的眼睛,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 如空间、重心、力量等)。 平衡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 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平 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呈现“稳”的感受。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 化的统一的美感。
1、对称与平衡 2、对比与调和 3、节奏与韵律 4、统一 5、比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 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 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 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移动对称 扩大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 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五、关于比例 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 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彼此之 间包含均称性、一定的对比, 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中国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 之一分则太短”说的就是比例关 系。 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 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法国建筑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 比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 黄金分割,其数学计算短边与长边之 是1:1.618),因它体现了人类形态 比例的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值,被广 泛地运用在生活中的许多设计中,如 国旗、邮票、书籍、报纸等等都采用 了黄金比例。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 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 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 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 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 的。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 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 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 生的运动感。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 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平衡的构图,其形状、方向、位置诸要素之间的 关系,都达到了确定的程度,以致于不允许这些 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也就可 以在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呈现出来。
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二、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 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 更加鲜明突出。 大/小,曲/直,水平/倾斜/垂直, 疏/密,方向, 虚实,肌理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 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 矩形、有机形的方形、形状接近于以上的图形 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 类似和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 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 了较多的共同性。
何为形式美? YOUR TOPIC GOES HERE
“美的主要形式--秩 序、匀称与明确。一个 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应 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 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 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 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 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 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 们。”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平面构成以形式美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散发出独特 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从自然形态中有意识地提 炼加工,突出对象形式中美的本质特征,将它概 括、单纯、使形态比生活本身更强烈、更鲜明。
T 恤 图 案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2.连续的原理 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 使用。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 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直线、曲线或 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 体也仍能够得到统一。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3.闭合的原理 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 的距离相互向内侧闭合,从视觉 上得 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 原来闭合前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 视了。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
对称。
反转对称
回旋对称
实例应用
公司标志设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 定的规则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 扩大对称。
实例应用
大与小的对比
点、线、面
实例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 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 素的组合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 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 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 和平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