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马斯洛共37页文档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PPT共37页
END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总4页)--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自我实现者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他们带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精神饱满地-天真无邪地体验人生的天伦之乐,而对于其他人,这些体验也许已经变得陈旧.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他所见到的第一千个婴儿,就像他见到的第一个一样,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产物.在他结婚三十年以后,他仍然相信他的婚姻的幸运;当他的妻子六十岁时,他仍然像四十年前那样,为她的美感到吃惊.对于这种人,甚至偶然的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事务也会使他们感到激动-兴奋和入迷.这些奇妙的感情并不常见,它们只是偶然有之,而且是在最难以预料的时刻到来.这个人可能已经是第十次摆渡过河,在第十一次渡河时,仍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一种对于美的反应以及兴奋油然而生,就像他第一次渡河一样.我越来越相信对自我幸福的熟视无睹是人类罪恶-痛苦以及悲剧的最重要的非邪恶的起因之一.我们轻视那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用身边的无价之宝去换取一文不值的东西,留下无尽的懊恼-悔恨和自暴自弃.不幸的是,妻子-丈夫-孩子-朋友在死后比生前更容易博得爱和赞赏.其他现象,如身体健康-政治自由-经济富强等也是如此.它们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丧失后才被认识到.自我实现者一般都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之外的问题上.用流行术语来说,他们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身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他们一般也不关心他们自己,这正与不安定的人们中发现的那种内审形成对照.自我实现者通常有一些人生的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他们身外的问题.除了几个例外,可以说自我实现者通常与那些我们已学会称为哲学或伦理学的永恒问题和基本争论有关.这些人习惯生活在最广泛的合理的参照系里,他们似乎绝不会见树不见林.他们在价值的框架里工作,这种价值是伟大的,而不是渺小的,是宇宙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是从长远出发的,而不是从一时出发的.总之,尽管这些人都很朴实,但都是这种或那种意义上的哲学家.。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第二章 人类动机理论
• 马斯洛关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经典阐述。
政府机构提供的自来水几乎是免费的,但现在数百万消费者付出相 当于自来水几十倍的价格购买纯净水。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 实际上不怎么花钱的东西呢?
这里有三种主要的原因: 其一是对于营养和健康的关 注,某些消费者想喝天然未 加工的“纯”水。 其二是安全动机,许多消费 者关注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关 于水质恶化的报道。 其三是“赶时髦”或称为尊 重动机。
第十章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
• 马斯洛从统计学、习惯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心理正常的 主要含义。 • 他还提出了更积极的心理健康定义。(3个方面) • 将心理健康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和他的需要层次中与生俱来 的其他需要的实现过程相互联系起来。 • 他还讨论了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如何成为心理健康的最佳 支持。
第一部分 动机理论
• • • • • • 第一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二章 人类动机理论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满足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第五章 需要的层次 第六章 非动机的行为
第一章 动机理论引言
• 马斯洛介绍了17个动机命题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 人本主义的批评。 • 马斯洛系统地列举了传统动机的局限。 • 他强调了考虑完整的个人、文化影响、环境、多重动机、 非动机行为和健康的动机的必要性。 • 为真正的人类动机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九章 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 治疗
• 马斯洛将心理治疗与包括威胁、行为完成和需要满足等在 内的实验心理学传统概念紧密联系起来。 • 通过承认需要满足的中心理论地位,马斯洛指出,我们可 以理解不同的治疗系统都是如何有效地运行的,以及接受 训练相对较少的心理治疗师为什么也可以是有效的。 • 他还指出,我们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中实现。 • 他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本质上说是具有治疗效果的, 良好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在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的。 • 一个健康的社会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得到培育与促进 的社会。健康的社会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健康的社会。
2_第七章 个人特征:动机与人格
18
2、社会学习理论 这类理论强调环境是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关注 外在而不是内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学习的人格论者,以学习 心理学上的原理原则来解释人格问题。他们认为个体的人格 特质只是在其对环境适应时才表现出来,而个体对环境的适 应方式则是经由学习的历程建立的。 如人通过概括、辨别、强化、消逝、习惯层次等形成人格。
22
三、人格对消费者决策所起的作用
人格对消费者处理与产品有关信息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是以温和的间接 变动因素在起作用。 1、教条主义的人倾向于主要依赖权威方面的见解,并且所接受的信息 也主要是这方面的来源。而教条主义不那么严重的人却倾向于按他们对信息 内容的独立见解来采取行动。这样,如果是针对比较教条的人发动一场信息 战役,为了达到有效地影响这种人,则必须对信息的来源加以十分的注意。 然而要区分出这些严重教条主义的人决非易事。当发现目标市场中有一部分 人持有这种教条主义特性,那么就应该建议推广信息的一部分要有较高一层 权威的来源。 2、消费者对有关信息的实际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结构的复杂程度。如果目标市场是由较为复杂的认识结构的消费者组成,要 想改变这些人的态度,新信息所产生的影响远不如对那些认识结构较不复杂 的的消费者。同时,那些认识结构较不复杂的的消费者对社会要求方式的响 应有较高的倾向性,并且接受的新信息也更多一些。因此,如果能对与消费 者认识结构有关的复杂变数能加以衡量和确定的话,就能制定更为具体的信 息战略。
卡特尔把人的特质分为三种: 能力或行为能力(智力、协调); 能动性或兴趣与激发因素; 以及气质(感情上的反应、活力)。 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成两类: 一类为表面特质,指经常发生、从外部可以观察得到的行为。 另一类为潜源特质,形成个体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而制约表面特质, 且表明其原因的潜在基础。 卡特尔先生认为潜源特质较之表面特质更为重要,表面特质不足以了解 真正的人格结构,其价值乃在于作为进一步分析探求潜源特质的基础。如果 能观察到一个人的一些高度相关的表征特质,其背后的源特质就可以被辩识 出来。 研究表明似乎个体的特质并不能成为行为的很好的预兆,以致的一些基 本的直观认识无法得到统一。所以寻求并期望通过处境来观察个体行为方面 某些基本的稳定性。比如,一个很可靠的人,在面临千变万化的处境时,都 将显示出可靠的特质。当然,在某些处境条件下仍有可能较其他人产生较不 可靠的行为。但是可以合理地假设,如果撇开处境不论,可靠的人比起不可 靠的人,一般他的作为都比较令人放心。
动机与人格
尊重需要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 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 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 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 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 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 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 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 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 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臵工作 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 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 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201211346提出疑惑且重要的问题201211347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二作为动机状态典型的饥饿二作为动机状态典型的饥饿三手段和目的三手段和目的四无意识动机四无意识动机五欲望与文化五欲望与文化六复杂多样的动机六复杂多样的动机七促动状态七促动状态八满足产生新的动机八满足产生新的动机九不可能列出内驱力一览表九不可能列出内驱力一览表十按照基本目标为动机分类十按照基本目标为动机分类十一动物资料不足以说明问题十一动物资料不足以说明问题十二环境十二环境十三整合作用十三整合作用十四无动机的行为十四无动机的行为十五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十五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十六现实和无意识十六现实和无意识十七健康人的动机十七健康人的动机
2013-7-24 6
马斯洛简介
• 马斯洛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由他主 要开创并大力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与早期的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并列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动机和人格
动机和人格第一篇:动机和人格第七章动机与人格λ学习目标λ 1.了解:动机种类;人格结构;气质与性格特征、气质与性格区别及联系λ 2.理解:需要理论;人格理论;人格测验;、气质、性格与因材施教。
3.掌握:能力、气质、性格差异分析及因材施教第一节动机概述λ一、动机的性质λ(一)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以及导致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力量。
λ动机的实质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我国上海市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曾对上海十区三县的3102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习不理想,或者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主要由于局部偶然的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学习困难占18.4%;二是主要由于学习能力不强造成的学习困难占5.7%;三是主要由于学习动机问题造成的动力型学习困难占57.8%;四是主要由于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所引起的整体性学习困难占12.2%。
由上可见,近70%学生的学习困难是由于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障碍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如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教育者只重视智力因素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λ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
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λ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
λ(二)动机的功能λ1、激活功能λ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λ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λ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λ2、指向功能λ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λ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λ3、维持和调整功能λ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λ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与人格
读书笔记一个人除非在他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亚伯拉罕-H-马斯洛作者简介马斯洛(1908—1970)现当代全世界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
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智商高达194的天才。
1934年马斯洛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51年被聘为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斯洛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并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在其心理学理论中指出:“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如果说弗洛伊德精神学派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本能乃至病态的一面,华生行为主义学派展示了物理、化学的一面,那么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则展示了人类健康、积极与主动的一面。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从而,马斯洛心理学又被称为“第三思潮”。
《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内容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动机理论、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纠正了我对健康人格的错误认识。
第四部分“人类科学的方法论”让我学会了让自己变得优秀、健康的方法。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02
精神病症状
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常见 症状。
包括幻觉、妄想、言行紊乱等精神分 裂症症状。
03
人格障碍
包括反社会、偏执、表演、依赖等人 格障碍症状。
04
马斯洛的教育观
教育的目标
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帮 助个体实现自我实现,即发挥自 身潜能,达到自我可能。
培养创造力
教育应注重培养个体的创造力, 鼓励探索、创新,拓展个体的潜 能。
自我实现
需求层次
公平公正
组织管理中的员工激励可运用 马斯洛理论,通过提供自我实 现的机会,激发员工的内在动 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组织可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制 定相应的福利和激励措施,以 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马斯洛的公正理论指出,组织 管理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避免员工因不公平待遇而产生 消极情绪和行为。
可以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探究马斯洛理 论中提到的各种心理需求和动机的神经基础 。
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01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02
强调内在动机
03
促进心理学应用
马斯洛的理论为心理学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心理学 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马斯洛的理论强调了内在动机在 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这为理解人 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要点一
学生中心
要点二
全面发展
马斯洛的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 内在需求,教育领域应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激发 其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育领 域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 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 的情感、社交、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能 力。
名篇欣赏《马斯洛人本哲学(1)》
名篇欣赏《马斯洛人本哲学(1)》马斯洛人本哲学第一章动机与人格前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
而人因需求所引发的行为都趋于成为整体人格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水平、他的自尊,他的精力、他的智力等各种情况。
人性的精髓1943年7月,第一篇真正的、经典的马斯洛风格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并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这篇论文中他详细阐述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论文的首页写道:“人类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
人是不断需求的动物”。
那时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包括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每当一种需要得以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所论述的便是他毕生研究的精髓所在。
他从生理需要开始讲起:如盐、糖、蛋白质等这些生理需要构成动物对食物的需要。
他说,一个还没填饱肚子的动物是不会对其他需要有所奢求的。
当然,食物需要的满足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快乐。
马洛斯指出,一旦饥饿需要得以满足,“安全需要”便出现了: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规律性的生活以感到世界是恒常有序的(如父母的不公正将会使儿童缺乏安全感)。
尽管成年人可以较儿童更好地处理他们的恐惧感,但各种各样的安全需求在成年阶段仍继续存在,如对稳定工作的需要,对不受犯罪危害的需要等。
马斯洛指出强迫性神经症是孩提时代的恐惧持续到成年造成的。
一个不能容忍她的房间有一丝灰尘的女人便是轻度患有这种神经症的例子。
其实,灰尘并不真正构成危险或烦恼,但他们的安全需要却仍然停留在一种夸张、幼稚的阶段上,这也就导致了她对规律和秩序具有强迫性要求。
下一级是爱的需要,它还包括归属需要。
一个具有适当程度安全感的人——比如说具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收入——会开始感到非常需要朋友、爱人、妻子、孩子,以及在群体中所处的恰当位置。
马斯洛需求层次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法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七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享给大家:需要层次:行为第七级超验需要(把个人和整个人类连结起来):宗教和神秘体脸,意识的交替状态第六级自我实现需要(发现并实现人的一切潜力):帮助人类的使命感,高度道德的,民主,高峰体验,创造性其五级自尊需要(尊重自己、并受到他人的尊重):为社会所推崇的能力的实现,成功的象征第四级基本社会需要(感到为人所爱、为人需要):团体、家庭成员、与他人的交流第三级基本安全需要(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有安全感):健康护理、工作、储蓄第二级基本刺激需要(感觉到自己生理、心理上的活力):探索、性活动、感官刺激第一级基本生理需要(求得生存):饮食,睡眠,居住(注:有些介绍把第一级和第二级需求统称为生理需求)1:生理需求毋庸置疑,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
具体来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需要可能最为强烈。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性: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
对于一个长期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他往往会这样想:假如确保他余生的食物来源,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任何其他奢望;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他任何东西都是不重要的。
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都被当作无用的奢侈品弃置一边,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
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
不能否认这类情况的真实性,但可以否认它们的普遍性。
在大多数已知的社会里,处于极度饥饿的情况是罕见的,当一个人说:“我饿了”,他是在感受食欲而不是饥饿。
动机与人格(节选)
思想观点小结: 思想观点小结:
1、人既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万物之主宰。 2、人是自我的存在,还应是社会的存在。 3、人是现实的存在,还应是理想的存在。
二、认识“需要层次论”的社会价值 认识“需要层次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 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 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 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 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 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二、认识“需要层次论”的社会价值 认识“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为此呼吁: 马斯洛为此呼吁: 要改变当前对心理治疗目标的理 解,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 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 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 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
三、深化对“自我实现”的认识 深化对“自我实现”
二、认识“需要层次论”的社会价值 认识“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 马斯洛认为: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 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 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 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在高层次的需要充 分出现之前, 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 得到适当的满足。 得到适当的满足。
胜任是自我实现的基础——读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研究交流胜任是自我实现的基础——读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姜衡 席敬云南艺术学院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摘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艺术学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既要熟悉个体心理的稳定和发展,又要掌握大众心理的形成和走向,从而协调好“人”的关系,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意。
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人才如何了解并且熟知心理学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动机与人格》这本著作,我们无法视而不见。
关键词:动机与人格;胜任;自我实现一、层次需要与激励因素五种层次需要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且对应着不同的人群,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会本能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要,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要,并且一旦缺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安全需要,每个人都需要生活具有安全感,这时候会考虑到安全、稳定、秩序、保障等因素的问题。
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总是渴望与其他人、团体产生更加密切的关系,希望能够融入其中而怡然自得。
尊重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自我尊严和价值的追求,个人的能力在群体中得到认可会自然产生自信感,在满足前三者的需要之后,定位便会转为要成为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也就是要以“胜任”为基础,才会充分发挥并挖掘自己的潜能,这也是一种创作的需要,此时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与他人、环境等因素干系不大,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更接近完美。
人都潜藏这五种层次的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不一样,如果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刺激作用便会降低,就会被高层次的需要取而代之,就有新动力激励着人的追求。
并且,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完全消失,彼此可能会同时存在和重叠,这五种需要越到高层实现的百分比越小,并且价值越高,持续越长,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作为学习文化创意的人员,需要激励自己到达自我实现的层次,才会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也是创意行业人员普遍需要追寻的目标。
二、“自我实现”由概念到观念的上升“自我实现”概念十分明确,马斯洛在不断研究中拓阔了其含义并及时的进行了调整。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1967-1970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马斯洛并不是第一个表述人本心理学思想的心理学家,但由于他对于传统心理学的批评具有相当的深度,由于他的著作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更加丰富和清晰,他具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
马斯洛的著作比较丰富。
《动机与人格》一书一般认为是他的奠基作,在这部著作里,他的一些主要思想都已成形,包括影响极大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关于马斯洛的著作,西方一直有较大争论,我国也开始了初步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可争辩的,即它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它的思想火花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中激起了再创造。
关于马斯洛,盖格(HenryGeiger)曾说:“必须首先把他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位非常刻苦的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把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转变为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想方法的人。
”这段话十分中肯地道出了马斯洛其人其书的一个特点。
马斯洛的学说,与他的人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些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自我实现问题的研究。
可以说,马斯洛的心理学,本身就是他自己自我实现的产物。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多种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对于一般读者,在个人修养,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上也有参考价值。
...>>此书的翻译由几位朋友合作完成,其分工如下:许金声(第1,2、3、4.5、6、7、11、12、15、17章,和附录甲、乙);程朝翔(序言、第8,10章、附录丙);刘锋(第9、12、14章);王强(第7章)。
其中附录甲原为此书1954年版的第17章,在新版中被删掉了。
考虑到马斯洛建议愿意深入研究者仍可阅读这一章,我们也认为它有一定价值,因此把它作为附录甲保留在这一中译本中。
原来的附录甲和乙,分别调整为乙和丙。
[转载]“优势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转载]“优势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个关键概念原⽂地址:“优势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个关键概念作者: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个关键概念:“优势需要”关于“优势需要”的问题,对于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动⼒结构极为重要,甚⾄可以说,不懂得什么是“优势需要”,就没有真正搞清楚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说的需要的更替究竟是指什么。
马斯洛在谈到“需要层次的动⼒学”时指出:在低级需要满⾜之后“……其他(更⾼级的)的需要会⽴即出现,这些需要(⽽不是⽣理上的饥饿)开始控制机体。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后,⼜有新的(更⾼级的)需要出现了,依次类推。
我们说⼈类的基本需要组成⼀个相对优势(prepotency)的层次,就是指这个意思。
这句话的⼀个重要含义是:在动机理论中,满⾜成为与匮乏同样重要的概念。
因为它将机体从⼀个相对来说更强的⽣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从⽽允许更加社会化的⽬标出现。
⽣理需要以及它们的局部⽬的,在长期得到满⾜时,就不再是⾏为的活跃的决定因素和组织者了。
它们只是以潜能的⽅式存在,即,如果遭受挫折,它们会再次出现,并控制机体。
然⽽,已得到满⾜的要求(want)就不再是要求。
机体的控制者和⾏为的组织者只能是未满⾜的需要。
如果饥饿得到满⾜,它在⼈⽬前的原动⼒中就变得⽆⾜轻重了。
这种说法可以表述为⼀个在后⾯要加以更详细讨论的假设:正是那些某种需要⼀直得到满⾜的⼈最能忍受将来这种需要的匮乏,⽽过去⼀直被剥夺了这种对需要的满⾜的⼈对于⽬前需要的满⾜的反应则将与他们不同。
”(马斯洛《动机与⼈格》,第20页,许⾦声等译,中国⼈民⼤学出版社,2007年。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从⼈类的需要来研究⼈类的动⼒结构。
它所讲的需要层次的变化、发展、上升、更替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不少⼼理学书籍在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时候,都认为需要层次论讲的是“需要的更替”,即‘⼀种需要满⾜之后,更⾼的需要产⽣的问题。
例如:“⼈的需要形成⼀个阶梯,在较⾼需产⽣之前,必须先满⾜较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