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09级地理科学一班

摘要:各民族的服饰与民族的生存环境以及民族性格有着完全对应的关系, 各民族服饰的结构类型、色彩理念、审美情趣、图案寓意等表现形式, 是对自身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 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各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服饰文化其实就是对自然的反映。

关键词:服饰文化、自然环境

引言: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饰物的全部【1】。人类的服饰世界绚丽多姿,充满神奇。服饰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固然深受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服饰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追求两者间的和谐,这为人类自身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现实意义。

1.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服饰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又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标志。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以及人们衣着的季节更换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日照强,高原形成了气温低、日温差大,干温季分明,干季多大风,湿季多夜雨的特点。为了适应这样的高寒气候,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利用高原牧区丰富的动物皮毛制成皮袍、皮靴、皮帽用来防寒。同时,在皮袍的制作上多采用开胸、长袖连接下身摆裙,以应付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大,天气变化异常的恶劣气候。以藏族男子为例:袍内着布衣或袒胸,中午炎热时褪下缠于腰间,早晚寒冷时穿好,只露出右臂便于劳作。

西南地区深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活跃西部,干湿季节交换明显,东南季风活跃东部,气候终年湿润、湿度大,冬雨多。服饰特点:首先是紧身、轻巧、利落,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高劳动效率;其次无领、赤脚、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缠包头可以适应湿润、降水多的气候环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子的服装,各民族几乎一致,变化较少;再次服饰在用料上采用织布或彩绸、运用矿物和植物染料工艺加绣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鸟、树木等图案,明显体现出山乡的苍翠与水乡的秀美。

2.自然环境是民族服饰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很难发现两个民族在服饰习惯上的完全一致,不同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虽受不同的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意识等心态文化的影响,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带有其栖息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印记。自然环境对质、形、饰、色、画等服饰风格构成要素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民族服饰无不显示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美感。

2.1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在不同民族服饰形制风格的形成与演变中,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方便生产、生活、具有实用性,也是重要的前提。如印度妇女喜爱穿的“莎丽”,就是南亚半岛炎热气候所致;深受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的东亚岛国日本,穿着宽松肥大的“和服”使人感到爽身和舒适;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民族,穿着短小贴身的服饰,既便于趟水过河,又便于在密林中行走;而地处热带沙漠气候的阿拉伯民族,穿着宽大遮体的白长袍,既防沙,又防晒。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就女性而言,多穿着短上衣和裙子。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差别,不同民族裙的长度及样式也有所不同,有百褶群、有筒裙;有短及膝者,有长曳地者。一般说来,气温越高或海拔越高且地形崎岖的地方,裙子长度越短,如海南岛黎族女子的筒裙最短,居住在山区的景颇、布朗、德昂族女子的筒裙比山下傣族女子长及脚背的筒裙要短得多。正是由于服饰形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性,使得地处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同一民族,其服饰风格及式样截然相异。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傣族,居住澜沧江边,傣族姑娘穿着浅色小衫,下着艳丽的筒裙,肩背绣花小包,简朴而俏丽;生活在基诺山上的傣族支系“山傣”常穿长大的筒裙并戴硕大的包头巾,完全不像“水傣”那样清秀水灵;而在元江、红河地区的“花腰傣”服饰则显得五彩缤纷,人称“一身花、一身色”,显示出其热烈、活泼、开朗的独特魅力。与此相反,地处相近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不同民族,甚至可以表现出相似的服饰习俗。如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日本,因常年多雨,气候潮湿,路面泥泞,就发明了一种用木头制成的鞋子来防水,这就是木屐,其与日本民族的和服相配而穿,显示了极为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与日本地理上相隔万里的“低洼之国”荷兰,因同样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潮湿,与日本天气极为相似,故也曾有穿木屐的习俗。

2.2 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用料的影响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北方的狩猎民族喜爱穿皮制的衣服,除为了保暖御寒外,主要是因当地自然条件不宜植棉,而严寒气候条件为各种野兽造就了上等的皮毛,使之成为人们制作衣物最好的材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多生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绿草如茵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独具浓郁的草原风情。生活在适宜耕种的平原、丘陵地带的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发明化纤织物之前,这一区域的人们多穿着棉花、亚麻和蚕茧纤维织造出的各种接近人类皮肤感觉的衣料制作的服装。这种衣料质地柔软、轻薄,便于织造、染色、剪裁、缝纫及装饰,由其制成的服装往往要比其它材料制成的服装在形制色彩、材料及装饰上更加绚丽多彩,这亦是服饰世界构成的主体部分

2.3 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饰物的影响

饰物的功能主要是与服装相匹配,对人体进行美化和装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然而一些民族服饰中的饰物,同样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实用功能。。陕北黄

土高原地区,男子多用白羊肚子毛巾包头,并在前额头系结。这是由于陕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风速大,此举可达到防尘与御寒的作用。而在山西中南部,人们也用羊肚子毛巾包头,所不同的是结系在脑后,这是由于晋中南多盆地,风沙小一些,气温也稍高,把结系脑后显得宽松舒适[2]。不同民族所配戴的饰物也多受栖息地自然环境的启迪,表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如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其女子服装上常缀饰一些金属物件,那是因为当地富产该种金属的缘故;佤、德昂、布朗等民族,因居住在温和的山区,那里翠竹成林,藤蔓遍山,这些民族便用竹蔑或藤蔓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饰挂于身体的各部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又如美国东海岸一带的印第安妇女,不仅爱戴贝壳串成的多条项链,而且还热衷在传统的黑色雕花腰带上悬挂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为饰,可谓匠心独具,海的情趣被展现得畅快淋漓[4]。

2.4 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色彩、图案的影响

色彩是产生服饰美感及其丰富多样的重要条件。不同民族对色彩的感受与理解不同,从而构成了民族服饰色彩斑斓的世界。大多数民族在他们的生活和服饰中都有其相应的习惯用色,即“民族固有色”。其产生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许多民族服饰的色彩观也体现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黄色,曾是我国皇族垄断色,禁止民间使用。站在黄土高原上,放眼望去,一片黄色,天黄、地黄、人黄。黄,体现了天地人的统一[5]。此外,还因黄色与太阳同辉,容易给人以高贵、华丽的感染,以及其赤金般的色泽引起了对财富和权力的想像,总之,黄色博得了帝王的好感,征服了其它色彩,受到帝王们的青睐。服饰上的爱黄之心也移到了相近的暖色红色上,其成为中国人极偏爱的颜色。因此,在我国出现“红在白前”的色彩观。

3. 服饰的发展与自然环境

服饰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基础,服饰的发展同样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在服饰的发展过程中其它方面的因素,如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诸多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注意到,服饰作为人类的一种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