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cbff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6.png)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也随之兴起,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指的是一种国家实施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这种政策可能包括直接或间接的限制贸易或外国投资。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显著。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使得中国的外贸出口面临很大压力。
例如,一些国家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和关税,这导致了中国企业拥有更少的销售市场和更高的成本。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可能会使得中国的对外投资面临限制,特别是一些敏感领域的投资可能会被禁止或严格限制。
最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降低中国的竞争力。
二、中国的应对策略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对策略:1. 扩大市场准入尽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越来越盛行,但是许多国家仍然需要中国的市场和产品。
因此,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地对外开放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来增加外商投资和开展更多的贸易。
2. 增加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增加技术研发和创新,中国可以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自身抵抗力。
3. 提高贸易谈判的能力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谈判能力和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影响力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同时,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更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增加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权利和利益。
4. 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政策之一,这是指通过加强供给侧的改革以提高中国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
结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
![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783a2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02
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
格局。
扩大进口规模,促进贸易平衡发 展,减少贸易摩擦。
03
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4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01
02
03
0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推动服务贸易
03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服务 质量和效益,增强服务贸易的竞 争力。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 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04
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践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01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开放促改 革、促发展,是我国应对贸易保 护主义的基本策略。
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05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坚持自由贸易原则
自由贸易原则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促进各国间贸易 往来的关键因素。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过程中,应继续 坚持自由贸易原则,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自由贸易原则有 利于促进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 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形象和知名度,增强消费 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
优化供应链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增 强企业的竞争力。
调整贸易结构
01
多元化市场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贸易伙 伴的范围,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 赖度。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74df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1.png)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之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场“贸易战”中,我国不断受到经济制裁和压力。
本文将从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入手,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所谓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国家利益至上、自我保护和限制他国商品进口的贸易政策。
它通常采取的方式有:提高关税、限制进口、补贴本国产品等。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利用了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产业。
但是,总体来说,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国际贸易壁垒加剧,最终增加贸易成本和消费者负担。
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 减少出口机会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目标国家限制进口,限制出口机会。
2018年,美国开始对我国出口钢铝加征关税,最终导致我国钢铝出口减少,并且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加剧我国出口企业的困境。
2. 增加贸易成本贸易保护主义通过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来限制外国的货物和服务,从而增加贸易成本。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公司不得不考虑进口物品的新的成本结构,这种额外的成本会加重企业的负债,增加公司的风险负担,降低企业的利润率。
3. 引发国际贸易战对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立,并且易于引发国际贸易战。
当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深时,既有可能会对双方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放缓。
三、应对之策1. 推进结构性改革我国应该继续推进经济措施的改革,提高中国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更多的高技术产品出现,并加强产业的内部竞争力。
2. 扩大出口市场我国不应该仅仅是依靠市场内部走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还需要通过推动发展贸易战略,寻求新的对外贸易渠道,使我国制造业等产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
3. 加强全球合作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而自贸区建设和主动参与跨国经济区的合作,会扩大中国经济的口岸,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层面的竞争能力。
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尤为重要。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00add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9.png)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一、背景:后危机时代新政策出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二、分析保护主义的可能影响1、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2、短期内保护本国产业,但长期会降低竞争力3、可能会引起国际冲突以及升级贸易战三、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1、改善企业营商环境2、强化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3、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4、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5、扩大对外贸易市场四、案例分析1、美中贸易战2、美对欧贸易争端3、欧盟对中国钢铝产品征税4、澳大利亚与中国贸易纠纷5、巴西与美贸易战五、结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
这种现象在后危机时代尤为明显,它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主要有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强化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扩大对外贸易市场等。
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对各种挑战,创建更加进取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下的全球化趋势。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贸易逐渐走向了自由化和多边化,各国逐渐成为了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伙伴。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到来,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2018年,在美国推出对数千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
分析保护主义的可能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不免会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它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下:1、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部竞争的冲击。
如果各国都抱着这种保护主义的态度,则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多边化就会遭到限制和阻碍。
进而引起贸易战的升级,进一步严重损害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 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 义.
![中 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 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8069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4.png)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股“妖风”近年来可是刮得挺猛,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少麻烦,咱中国也没能完全躲开。
那咱们是怎么应对的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讲讲我一个朋友的事儿。
我这朋友开了家小工厂,专门做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出口。
前几年,他们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订单多得做都做不完。
可突然有一阵子,国外的订单急剧减少。
一打听,原来是他们出口的那个国家搞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这就让我朋友的产品在当地的价格一下子涨了不少,消费者不乐意买了。
朋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发都快愁白了。
不过,咱中国可不是吃素的。
国家首先在政策上发力,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措施,就像给企业们发了“红包”。
我朋友的工厂就享受到了不少税收优惠,减轻了不少负担,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国家还大力鼓励企业创新。
就拿我朋友工厂来说,以前他们的产品样式比较传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后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他们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设计出了很多新颖、独特的款式,一下子又吸引了不少外国客户的目光。
还有啊,中国积极拓展新的市场。
不再仅仅盯着那些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友好、开放的地区。
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那里的市场需求大,而且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高。
我朋友的工厂也跟着这股潮流,把产品卖到了这些新的地方,生意又重新红火了起来。
另外,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据理力争,通过各种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阐明自己的立场,反对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
让全世界都知道,贸易保护主义是损人不利己的,大家应该共同维护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
总之,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只“拦路虎”,中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创新、拓展市场和积极发声等一系列举措,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就像我朋友的工厂一样,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在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又重新迎来了春天。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2d370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贸易政策手段,限制进口或增加出口,达到保护本国经济及产业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新的保护主义特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对于中国等出口大国来说,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一、双边贸易壁垒增多双边贸易壁垒是一种常见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指的是通过构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企业。
近年来,双边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竞争加剧,一些国家不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保护本国产业。
在此背景下,中国应采取相应的举措,避免被各种贸易壁垒所阻碍。
首先,中国应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通过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来降低各国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其次,中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和讨论,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自由化,维护中国企业的权益。
二、技术保护主义日益增强技术保护主义是指一些国家通过技术标准、专利和其他规定,限制进口技术或控制技术输出,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和技术的目的。
技术保护主义日益增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新特点,也是对中国企业最大的威胁之一。
针对技术保护主义的侵害,中国可以采取技术创新的举措。
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国应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审查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维权能力,保护国内企业的权益。
三、贸易救援和反倾销行为增多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贸易救援和反倾销行为也相应增多。
贸易救援包括补贴、减免税、出口信贷等多种形式,通过提供财政支持,保护本国企业。
反倾销指的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企业。
为应对贸易救援和反倾销行为,中国应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宽市场渠道,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中国应将信贷政策重心转向支持企业创新和升级转型,以加强产业链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c8c1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c.png)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加大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下,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应对措施。
一、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1、减少出口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会导致被打压国家的出口市场减少。
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国商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国内成本上升、汇率变化等因素也加剧了出口市场的萎缩。
这些都直接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中国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2、增大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不仅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单方面做法,也因为受到贸易打压的国家会采取对抗的措施,导致国际贸易中的摩擦更加严重。
在贸易摩擦中,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着重要的决策,需如何处理牵涉到的问题、如何防止国家间经济合作的紧张等。
3、压缩产能贸易保护主义缩小了出口市场和压缩了中国的进口需求,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产能开始受到打压。
中国企业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失业和经济压力增大了的冀望,由此导致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降等问题。
二、应对措施1、拓展内部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变化巨大,人口数量、消费能力、政策支持等,都成为了中国拓展内部市场的优势。
未来,中国出口企业可以加大拓展国内市场的力度,将过剩的产品出售到国内市场、扩大消费需求等,坚持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等措施,实现国内市场保护。
2、深化产业升级中国将继续推动产业升级,提升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产业升级来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压缩中国的出口市场的暴力打压,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增强中国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能力。
3、削弱依赖地位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也让中国出口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
因此,中国将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积极营造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等,以削弱对市场依赖度。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c0bb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9.png)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措施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汹。
积极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内容。
(一)强化理论研究,建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有别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在如何应对或利用贸易壁垒措施的问题上应有自己的特点。
在此我认为:①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利用其在人才,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力使自己的思想脉络与国际思潮保持一致;②及时归纳、总结和提升过去50多年来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在控制管理方面所出现的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与国际惯例相融的基础上,力使其上升到理论,并指导实践;③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资源,理清职责,分头把关,共同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加强宏观调控,强化进出口企业的分类与指导设立壁垒机制的目的一是确保商品质量,促进商品出口;二是对特定商品的进口实行控制和变相控制,以达到国家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
不同商业背景的进出口企业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
如何使政策效用最大化是我们致力于壁垒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三)加强对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为各国政府所青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其政策对经济福利损失的影响往往难以估量。
我国虽已初步地建立起了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有待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就我国目前而言,应着眼于未来,在尊重、理解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步伐。
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使不同的政策能有效地叠加,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秩序之目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重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市场运作,政府主导是我国市场壁垒体系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也是依照“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之技术经济原理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903f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8.png)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一、引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以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贸易战、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不稳定。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和方法。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1.减少进口: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往往包括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配额,这将导致本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价格上涨,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力。
2.增加出口:为了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影响,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货币贬值等措施来提高自身的出口竞争力,这可能引发汇率战。
3.扰乱全球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进而引发贸易战,扰乱全球市场秩序。
三、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1.多边主义合作:中国应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和秩序。
通过多边机制,中国可以与其他成员国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2.加强自身竞争力:中国应努力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国可以更好地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3.扩大内需:中国应继续推动内需扩大,增加国内市场对经济的贡献。
通过增加内需,中国可以减轻对外需求的依赖,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应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开放度。
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可以提高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便利度,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四、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措施1.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包容和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
通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中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并争取资源和影响力的平衡。
2.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形成合力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ad4e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0.png)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贸易保护主义意味着一国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产品竞争的影响。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大国之一,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1. 技术壁垒的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导致技术壁垒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
一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限制其他国家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和进入,以保护自身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地位。
2. 反全球化思潮抬头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反全球化思潮,主张本土优先,防范外来竞争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借助这种思潮,通过一系列限制措施,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3. 非关税壁垒增加除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之外,各国还借助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产品。
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认证等措施成为新的限制手段,增加了外国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
4. 单边主义盛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借助单边主义政策采取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无视多边贸易规则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挑战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有序。
以上新特点的出现,使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样的形式,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中国外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大国之一,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1. 不断完善自身开放政策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 促进国际贸易多元化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拓展多元化的贸易渠道,降低对单一市场和国家的依赖度,降低贸易摩擦和风险。
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技术壁垒的挑战,中国将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自身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fc1c12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a.png)
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通过贸易往来、投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探讨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策略。
一、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提高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措施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出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贸易壁垒,导致国际贸易合作难度增加。
主要表现为提高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如美国对钢铁、铝制品的高关税,让进口商受到很大冲击,同时也限制了贸易往来,影响了贸易的畅通。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扰乱了全球产业链,破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有不同的产业优势,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会伤害到其他国家的产业链。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高新科技产业实施技术封锁,就会影响到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最后,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限制了贸易自由化,这最终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增加,从而损害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此外,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所添加的贸易障碍是一种霸权主义,也可能推迟它们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进程。
二、中国应对策略中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中国的抗压能力、抗风险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下面是几种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1.加强自我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这样可以实现从生产力与生产过程上的转变,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
2.不仅注重内部市场,也应着眼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贸易合作。
打破贸易保护壁垒,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3.倡导自由贸易,推动多边贸易协议。
发挥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国际贸易大国的角色,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制定条约,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
4.保障消费者利益,积极促进消费升级。
通过教育消费者,培养消费升级的意识,营造健康消费氛围。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451b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3.png)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采取各种形式的政策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劳工和农民不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关税壁垒、配额限制、补贴和反倾销措施等。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面临着日益增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1. 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和认证等手段,限制进口产品,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制裁,就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2. 单边主义和国内市场保护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单边主义政策,抛弃多边贸易体制,采取自我保护的贸易政策。
这些国家还加大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力度,通过政策法规和补贴等手段,保护本国企业和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3. 贸易争端升级贸易争端的升级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之一。
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发紧张,贸易争端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中国应对措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面临着日益增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
以下是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些措施: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国应加大力度,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争取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通过参与贸易谈判和协商,推动国际贸易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和开放的方向发展,为自身利益谋取更多的空间。
2. 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扩大贸易合作规模,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175d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1.png)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摘要】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全球经济中表现出新的特点,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面临着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化解。
本文将分析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探讨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提升中国自身竞争力的建议。
总结了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启示,展望了未来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稳定和长期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中国、挑战、措施、国际合作、竞争力、启示、未来应对措施、影响、引言、正文、结论、定义、展望1. 引言1.1 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商品或者促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竞争侵害的一种经济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方式包括征收关税、实施配额和限制外国投资等。
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防止本国企业受到外国竞争者的不公平竞争,同时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可预测性;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受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也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出口依赖度较高,一旦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还需要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制定相应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护贸易利益。
1.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1. 限制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贸易保护主义意味着对外国产品征收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壁垒措施,这将导致国际贸易不再像过去那样自由化,增加了贸易的成本和难度,阻碍了国际市场的畅通。
2. 影响全球价值链的运作。
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破坏全球价值链的运作,导致各个国家间的贸易合作受到阻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下降,影响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益。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9a85e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0.png)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贸易保护主义是指某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产品和服务,以保护本国生产者。
近年来,世界多国相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1. 减少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导致国际贸易规模缩小,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特别是受制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则会降低贸易规模,尤其是出口。
2. 减少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常与贸易救济措施并行以使用,其措施包括: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性措施等。
这些措施都将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小,并对中国企业造成损失。
3. 增加中国投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扰乱了国际商业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加。
本国投资者投资国外市场时,往往会面临各种政策限制和地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1. 推动落实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应加强在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的合作与沟通,以巩固和落实贸易规则,从而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2. 优化国内市场环境中国要加强内部改革和优化市场环境,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危机对国家的负面影响。
这要求中国政府把握经济突破口,从扩大消费、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做文章。
3. 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在未来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环境下,需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可以借鉴发达经济体成功经验,如改善教育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方法,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结语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升级与时代变革的复杂性问题,给中国贸易带来不小的压力。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内部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全面措施,才能有效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样态产生积极利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5f48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2.png)
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应对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1.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再度抬头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这些国家通过对外关税、贸易限制、市场准入等手段限制跨国企业的进入,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出台贸易壁垒政策,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
2. 技术封锁和产业安全成为焦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创新,技术封锁和产业安全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一些国家采取技术霸权主义手段,通过对外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限制来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以此来维护本国技术和产业的领先地位。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国际贸易规则,也对全球经济和科技创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 贸易战和关税升级引发经济混乱近年来,贸易战的爆发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突出问题。
一些国家采取关税升级、贸易报复等手段来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混乱和市场不稳定。
这种情况不仅对全球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给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1. 坚持开放合作,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自由贸易。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亚太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
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和改进,推动国际贸易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
2. 推进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
中国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外国企业来华投资,促进国内外资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还不断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提升国家经济的国际地位。
3. 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贸易约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中国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和开展双边贸易谈判,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并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0a2ac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9.png)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日益高涨,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来说,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并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来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拥有广泛的贸易伙伴。
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规模和优势,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
在面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时,中国可以采取对等的措施,同时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减轻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其次,中国可以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改革,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和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因此,中国可以打破一些限制性的行业准入限制,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加速市场准入和审批流程,扩大市场开放。
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附加值,以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机构中的声音和发言权,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维护贸易规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力量,共同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最后,中国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国内政策,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
中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外贸易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出口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大对非法贸易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主义的措施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主义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2ef801e87101f69e319574.png)
1.政府的应对措施(1)建立反倾销预防机制科学的反倾销预防机制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当前面临的对外贸易形势下,我国政府必须先确定反倾销预防机制,通过建立我国自己的优质优价的出口商品战略体系,以便指导对外贸易工作的展开。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确保认证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坚决取缔不严肃的认证机构,鼓励国内认证机构发展壮大并积极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
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分析能力,确定科学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提供给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通过信息分析,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变被动应诉为主动预防。
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对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品质和价格等进行评估,限制或禁止出口那些技术附加值低、以大量输出自然和环境资源为特征的商品。
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活动,跟踪国际标准制定的全过程。
(2)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建立信息资料库为防止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保护已有市场,中国应加快建立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多渠道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政府应提供宏观政策指导行业协会应正确定位,加大统计力度,对政府进行合理的政策建议,要明确技术壁垒预警系政府的职能,要尽快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技术预警工作专家系统、调查系统、信息系统和部门协调机制,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国家技术预警系统长期有效地运行。
而且,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及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建设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和销售,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并积极研究对市场的影响。
技术壁垒影响大小取决于中国应对措施的技术支持能力,应建立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支撑体系,尽快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由目前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应对。
此外,还应及时收集、跟踪国外的技术壁垒措施,建立国外技术壁垒的信息资料库。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与中国的对策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与中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413ef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f.png)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与中国的对策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贸易则是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
不过,近年来,保护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国的贸易壁垒不断升高,给全球贸易带来不小的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保护主义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对策。
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表现形式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遭遇萎缩,各国互相指责造成各自经济问题。
此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便愈演愈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摩擦增多。
各国之间经济利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身份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难以维持平衡,出现了增多的贸易摩擦,包括钢铝产品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贸易争端。
2. 贸易壁垒不断升高。
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与市场,各国不断增加进口关税、限制外国投资、扩大本国保护的产业范围等手段,加剧了全球的贸易壁垒。
3. 倒退型保护主义。
一些经济体出现了倒退型保护主义倾向,希望通过抽身全球化,回归本国发展模式,重视消极保护型经济增长,这不利于全球贸易的均衡发展。
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压力。
1. 贸易摩擦增多。
美国先后在太阳能电池板、钢铝产品、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其他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中国的进口贸易遇阻。
2. 对出口影响较大。
由于出口是稳定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
过高的关税和出口信托缩减了中国能够与其他国家开展业务的机会,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3. 降低贸易利润。
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更加困难,使得企业的贸易利润难免受到影响。
三、中国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对策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从自身利益出发,合理地应对各种挑战。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5485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8.png)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当前,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其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保障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进口并提高关税,这给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出口业务的稳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需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协商和谈判。
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时,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同时,也需要加深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推动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协定的签署。
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出口业务的稳定性。
其次,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在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中国的出口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这一改革旨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技术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制造业转型和人才引进。
首先,制造业的转型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制造业面临着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冲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才有可能保持中国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
其次,人才引进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
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中国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帮助中国出口企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问题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很大的威胁。
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下,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加强环境监管。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cae52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5.png)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采取措施,限制或保护本国企业和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明显上升,这对中国这样的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然而,中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多样化的策略,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并保护自身的利益。
首先,中国可以通过多边合作加强国际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可以利用WTO这个平台与其他成员国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中国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的多边贸易协定,比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缓解贸易不确定性,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
其次,中国可以加快推进内外市场的双向开放。
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中国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并推动国内市场的多样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和韧性,减少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并增加国际贸易中的互惠性。
第三,中国可以通过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竞争力。
如今,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
同时,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合作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适应新兴产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四,中国可以利用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的机制,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紧密和有利的贸易关系。
中国已经与许多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西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协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贸易环境,也为中国抵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还可以继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实现共赢和互利。
最后,中国可以加强国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产业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年,二十国集团集结美国匹兹堡,召开了一年内第三次金融峰会。
针对如何加快全球经济复苏进行了积极讨论与广泛磋商,除了在一些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成果之外,仍存在着令人遗憾的地方。
在对于各国关注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在会议成果文件中虽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但却缺乏具体落实细节。
不仅如此,在G20匹兹堡峰会闭会数天后,欧盟和美国就以反倾销的名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
面对国际上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国家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作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近年中国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基本情况近些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严重,而中国深受其害。
早在2004年,中国遭遇的贸易壁垒涉案金额就高达12.6亿美元,为全球之最。
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
这表明,中国早在2004年就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日趋严峻。
2005年7月13日,欧盟宣布对中国自行车提高反倾销税率,从30.6%提高到48.5%,为期五年,同时更严格地制定技术标准。
反倾销税率加上正常关税,总进口税率高达59%,对中国自行车行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国际服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服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贸易壁垒”。
这成为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据统计,近些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纺织品因不符合生态健康安全要求而受阻,造成我国纺织品原有的价格低廉等优势也受到冲击,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尤为严重。
2009年2月,印度宣布今后6个月内将禁止进口中国玩具,浙江、广东地区的一部分玩具企业受到不小影响,同年2月,印度对中国同步数据传输器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8.8亿美元。
除此以外,频频发起贸易争端的美国、欧盟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影响甚大。
如美国2009年3月30日,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改变了美国坚持了23年的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法的贸易政策,涉案金额高达22亿美元;4月,对中国油井管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是中国迄今为止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官司,涉案金额高达32亿美元;9月11日,对中国轮胎发起的特保措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意味着我国会损失10亿美元出口额,影响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
二、一国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能否促进其本身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比较多地发生在经济危机和一国或地区发生经济困难的时期,实践表明,这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不仅不能扭转其困局,而且往往会延缓其经济复苏或好转。
案例1.斯姆特—霍利关税法1930年6月,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该法案通过后,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48港口经济2010.1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剧衰退到1932年的历史低位。
1929~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了约66%。
案例2.多哈回合谈判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原定于2005年前全面结束,但至今仍无结果。
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固守保护主义理念,是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次谈判失败,不但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领域的贸易丧失了发展的新机遇,可促进贫穷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更加强有力的贸易规则也无法完成。
最严重的是,谈判的破裂导致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进行根本改革的多边计划无法达成,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政治损失。
案例3.美国201钢铁案2002年3月,美国以欧盟、日本等八国出口的钢铁产品损害了美国钢铁业为由,动用“201条款”,宣布对多种钢材加征为期3年的进口税,税率总水平达30%。
为报复美国提高进口钢材关税,同年6月,欧盟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也纷纷提高关税或采取紧急保障措施。
虽然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违反WTO规则,但钢铁贸易战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单是欧盟2002年就损失高达2.4亿美元。
而美国在承受近数亿美元损失的同时,钢材价格上涨也导致了消费需求减少,从而使钢铁消费行业失去了7.4万个就业岗位,是弊大于利。
案例4.韩美牛肉风波2003年,因美国发生疯牛病,韩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肉。
2008年4月,为推动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韩美达成放宽进口美国牛肉的协议。
这一协议在韩国遭到强烈抗议和抵制,6月10日,约100万韩国人在首尔街头集会,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
韩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显示,“牛肉风波”不仅给韩美两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带来了高达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贸易保护主义只是推迟经济复苏和重振的一种短见。
任何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必然会导致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只会是更加阻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都可能对相当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构成严重伤害,阻碍世界经济回暖的步伐。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能否被打破联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G20匹兹堡金融峰会重要议题之一,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联系到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发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可以看出,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将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非易事,其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有关资料表明,自2008年G20华盛顿峰会至今,G20成员国共实行了121项贸易壁垒措施,还有134项即将出台,具体措施除关税壁垒外,还有出口补贴、贸易国别限制等等,使全球商品种类的90%都不同程度地受害于贸易壁垒。
耐人寻味的是,不论是从G20总体,还是从单个国家来审视,都可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欧美等国家一面高喊反贸易壁垒,一面又毫无顾忌地竖起一道又一道壁垒。
最为严重的是,仅在G20匹兹堡峰会闭会数天后的2009年10月6日,就由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欧方的裁定实际上违背了欧盟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和WTO贸易救济规则,损害了中国产业的实际利益以及欧盟的整体利益。
2009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
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对此类产品设置新关税。
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其实,美国就是最大的两面派。
美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也是自由贸易的最热心倡导者,但它在贸易壁垒方面却一方面对别国的“贸易限制”火冒三丈,指责欧盟农业补贴,抱怨中国对美国音像制品和鸡肉的进口限制,要求印度、韩国和日本降低关税,“改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另一方面,它的贸易壁垒措施已不仅限于单纯的对某类、某国产品征收“两税”,而已上升到“国策”的层面。
美国是世界最大市场、消费国和国际结算货币———美元的发行国,其在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屡屡出招,其他国家也自然群起效尤,也都当起了“两面派”。
法国总统萨科奇曾堂皇表示,面对危机竖起贸易壁垒是“懦夫行为”,要坚决反对,但正是他本人决定为雷诺、雪铁龙等公司提供多达60亿欧元的贷款,鼓励它们将原本设在东欧的分厂迁回法国,以防止就业机会外流。
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印度一方面被称作“G20成立以来关税壁垒最大受害国之一”,另一方面却又是全球公认关税壁垒最高、最多的国家。
巴西深受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和原料“两税”制裁之苦,可该国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却是出了名的壁垒大户。
一方面要拆人家的壁垒,另一方面又唯恐别人拆了自家的壁垒,这自49港口经济2010.1然令许多人忧心忡忡,担心全球贸易战因此打响。
假如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复苏之路将变得更加漫长。
倘若一些国家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很难被打破。
四、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1.要熟练运用WTO规则积极应诉,并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
如果不熟悉WTO 规则,一方面不懂得利用WTO 规则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触犯规则,因而被诉讼、被处罚。
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有涉外业务的贸易部门与法律部门,都应该熟知WTO规则,以捍卫自己企业的经济利益。
2009年年初,由中国向欧盟发起的反倾销保护紧固件产业,就是首次利用WTO规则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进行反制裁的一个案件。
如果我们不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进行相应的反击,势必助长其嚣张气焰。
给予其一定的惩罚措施,让其尝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果,才能让其有所顾忌,有所反省,不敢任意妄为。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的一些企业在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后无资金实力应对的情况,可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基金可由国内不同层次的行业协会组织发起设立。
2.要加强与摩擦方的沟通与对话。
争端发生之时,对方或许并不全面深入了解我们,对方决策层的意见或许也在犹豫不决之中。
倘若此时加强沟通和游说,事情或有转机。
为解决输美轮胎贸易问题,我国橡胶工业协会和国内轮胎生产企业等人员组成的一个民间游说团已奔赴美国。
3.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多下工夫。
长期以来,我国的出口商品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长期仅靠低廉的价格取胜,因此容易给进口方以“低价倾销”的口实。
据了解,此次我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产品就是主要因为价格低廉而占据美国低端市场的。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改变以往低价销售策略,主动通过非价格竞争策略继续占领市场(如通过技术创新、优质服务、有效的销售和流通等手段,来改进产品设计、质量,使产品在物理特性、消费者效用、最终用途等方面与原被控倾销的产品有所不同之外,要继续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科学地提高资源价格,从而“倒逼”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
4.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阻止贸易保护主义。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引发大国之间关系调整,由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各方日益需要借重我国的影响。
在加强国际合作过程中,我国应抓住这一难得机会,超前研究,科学决策,主动提出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自身利益的提议和方案,增强在国际组织中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能力。
一是在多边框架内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二是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步伐;三是尽快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5.要扩大内需,并适当转出口为内销。
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助国内市场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