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通用版课件 (1)
高考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课件54 理
【尝试解答】 完成这件事有 3 类方法. 第一类: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此时有 C24=6 个 信息. 第二类:有 1 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此时有 C14=4 个 信息. 第三类:有 0 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此时有 1 个信息.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 同的信息个数为 6+4+1=11 个.
注意到n∈N*,可得n=5.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 法计数原理是考查的热点.题型为客观题,属中档题.两个计 数原理较少单独考查,一般与排列、组合的知识结合命题.
预测2013年高考,两个计数原理仍是考查的重点,同时 应特别重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应用,它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 想.
1.区分“分类”和“分步”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能否独立完成这件事是区分“分类”还是“分步” 的依据.
2.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判定是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还是用分步乘 法计数原理?
【提示】 如果已知的每类办法中的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 事,应该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如果每类办法中的每一种方法 只能完成事件的一部分,就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答案】 B
1.分类时,首先根据问题的特点能确定一个适合于它的分类 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下进行分类;应注意完成这件事情的任 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类的两种方法 是不同的方法.
2.分类标准是运用分类计数原理的难点所在.重点在于抓住 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元素、关键位置,如本例以有几个对应 位置上的数字相同为标准分类.
A.336种 B.120种
C.24种
D.18种
【解析】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插入第1本书,有6种插法;第 二步,插入第2本书有7种方法;第三步插入第3本书,有8种方 法,所以不同的插法有6×7×8=336(种).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共279页文档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高考数学第一轮复 习精品课件(1)
理科
第八单元│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第八单元│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
1.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 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掌 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会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
(2)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 定义和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这些是考纲的 必考内容.解答题中的轨迹问题、参数范围问题、最值问
第八单元│命题趋势
题及定点与定值问题也不容忽视. 2.预测2011年的考查小题以直线、圆和简单的圆锥
曲线的基本性质为主命题;解答题会以直线与圆锥曲线 的关系为切入点,综合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以及数形结 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进行考查.
第42讲│知识梳理
3.经过两点 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 y2-y1
公式 k= x2-x1 。 4.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 (1)点斜式:y-y1=k(x-x1)表示经过点 (x1,y1) 且斜
率为 k 的直线。特例:y=kx+b 表示过点 (0,b) 且斜率 为 k 的直线。其中 b 表示直线在 y 轴上的 截距 。该方 程叫直线方程的 斜截式 。
第八单元│考试说明
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 3.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 位置. (2)了解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4.圆锥曲线
人教版(理)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理解应用,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2.和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考查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和命题的等价性.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在解与命题有关的问题时,要理解命题的含义,准确地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2.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方向正好相反;3.注意等价命题的应用.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时,记作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充要条件.(2)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当且仅当p,或p与q等价.2.命题的四种形式及真假关系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等价(同真或同假);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不等价.[难点正本疑点清源]1.等价命题和等价转化(1)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3)当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2.集合与充要条件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则有(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 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4)若A ⃘B ,且B ⃘A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②“若ab =0,则a =0”的否命题;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答案 ②③解析 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显然该命题为假命题;②“若ab =0,则a =0”的否命题为“若ab ≠0,则a ≠0”,而由ab ≠0,可得a ,b 都不为零,故a ≠0,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③因为原命题“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是一个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一个真命题. 2.“x >2”是“1x <12”的________条件.答案 充分不必要解析 ①x >2⇒2x >0⇒x 2x >22x ⇒1x <12,∴“x >2”是“1x <12”的充分条件.②1x <12⇒x <0或x >2D ⇒/x >2. ∴“x >2”是“1x <12”的不必要条件.3.已知a ,b ∈R ,则“a =b ”是“a +b2=a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因为若a =b <0,则a +b 2≠ab ,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反之,因为a +b2=ab ⇔a =b ⇔a =b ≥0,所以必要性成立,故“a =b ”是“a +b2=a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2011·天津)设集合A ={x ∈R |x -2>0},B ={x ∈R |x <0},C ={x ∈R |x (x -2)>0},则“x∈A∪B”是“x∈C”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因为A={x|x-2>0}={x|x>2}=(2,+∞),B={x|x<0}=(-∞,0),所以A∪B=(-∞,0)∪(2,+∞),C={x|x(x-2)>0}={x|x<0或x>2}=(-∞,0)∪(2,+∞).即A∪B=C.故“x∈A∪B”是“x∈C”的充要条件.5.(2012·天津)设φ∈R,则“φ=0”是“f(x)=cos(x+φ)(x∈R)为偶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由条件推结论和结论推条件后再判断.若φ=0,则f(x)=cos x是偶函数,但是若f(x)=cos(x+φ)是偶函数,则φ=π也成立.故“φ=0”是“f(x)=cos(x+φ)(x∈R)为偶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题型一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例1已知命题“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则m≤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否命题“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减函数,则m>1”是真命题B.逆命题“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C.逆否命题“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D.逆否命题“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思维启迪: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表达格式.当命题较简单时,可直接判断其真假,若命题本身复杂或不易直接判断时,可利用其等价命题——逆否命题进行真假判断. 答案 D解析 命题“若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探究提高 (1)熟悉概念是正确书写或判断命题的四种形式真假的关键;(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 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3)认真仔细读题,必要时举特 例.命题“若x ,y 都是偶数,则x +y 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A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B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C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D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答案 C解析 由于“x ,y 都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都是偶数”,“x +y 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是偶数”,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y 不是偶数,则x ,y 不都是偶数”,故选C. 题型二 充要条件的判断例2 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 )A .p :m ≤-2或m ≥6;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B .p :f (-x )f (x )=1;q :y =f (x )是偶函数C .p :cos α=cos β;q :tan α=tan βD .p :A ∩B =A ;q :A ⊆U ,B ⊆U ,∁U B ⊆∁U A思维启迪:首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可以从逻辑推理、等价命题或集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判断. 答案 D解析 对于A ,由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得Δ=m 2-4(m +3)>0,从而可得m <-2或m >6.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B ,由f (-x )f (x )=1⇒f (-x )=f (x )⇒y =f (x )是偶函数,但由y =f (x )是偶函数不能推出f (-x )f (x )=1,例如函数f (x )=0,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C ,当cos α=cos β=0时,不存在tan α=tan β,反之也不成立,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于D ,由A ∩B =A ,知A ⊆B ,所以∁U B ⊆∁U A ; 反之,由∁U B ⊆∁U A ,知A ⊆B ,即A ∩B =A . 所以p ⇔q .综上所述,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D.探究提高 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由条件p 能否推得条件q ;二是由条件q 能否推得条件p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a =2”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 ③“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直线mx -6y +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则“A =30°”是“B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④解析 对于①,当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时,易知数列{a n a n +1}是等比数列,但当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时,数列{a n }未必是等比数列,如数列1,3,2,6,4,12,8显然不是等比数列,而相应的数列3,6,12,24,48,96是等比数列,因此①正确;对于②,当a ≤2时,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当m =3时,相应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反之,这两条直线垂直时,不一定有m =3,也可能m =0.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题意得b a =sin B sin A =3,若B =60°,则sin A =12,注意到b >a ,故A =30°,反之,当A =30°时,有sin B =32,由于b >a ,所以B =60°或B =120°,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 题型三 充要条件的应用例3 已知集合M ={x |x <-3或x >5},P ={x |(x -a )·(x -8)≤0}. (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充要条件;(2)求实数a 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思维启迪: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先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 解 (1)由M ∩P ={x |5<x ≤8},得-3≤a ≤5, 因此M ∩P ={x |5<x ≤8}的充要条件是{a |-3≤a ≤5}.(2)求实数a 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就是在集合{a |-3≤a ≤5}中取一个值,如取a =0,此时必有M ∩P ={x |5<x ≤8};反之,M ∩P ={x |5<x ≤8}未必有a =0,故“a =0”是“M ∩P ={x |5<x ≤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探究提高 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关键是合理转化条件,准确地将每个 条件对应的参数的范围求出来,然后转化为集合的运算,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 检验.已知p :x 2-4x -5≤0,q :|x -3|<a (a >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解 设A ={x |x 2-4x -5≤0}={x |-1≤x ≤5},B ={x |-a +3<x <a +3},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而有A B .故⎩⎪⎨⎪⎧-a +3<-1,a +3>5, 解得a >4.等价转化思想在充要条件关系中的应用典例:(12分)已知p :⎪⎪⎪⎪1-x -13≤2,q :x 2-2x +1-m 2≤0 (m >0),且綈p 是綈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审题视角 (1)先求出两命题的解集,即将命题化为最简.(2)再利用命题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得出结论. 规范解答解 方法一 由q :x 2-2x +1-m 2≤0, 得1-m ≤x ≤1+m ,[2分] ∴綈q :A ={x |x >1+m 或x <1-m ,m >0},[3分]由p :⎪⎪⎪⎪⎪⎪1-x -13≤2,解得-2≤x ≤10,[5分] ∴綈p :B ={x |x >10或x <-2}.[6分]∵綈p 是綈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AB ,∴⎩⎪⎨⎪⎧m >0,1-m <-2,1+m ≥10,或⎩⎪⎨⎪⎧m >0,1-m ≤-2,1+m >10,即m ≥9或m >9.∴m ≥9.[12分]方法二 ∵綈p 是綈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分]由q :x 2-2x +1-m 2≤0,得1-m ≤x ≤1+m , ∴q :Q ={x |1-m ≤x ≤1+m },[4分]由p :⎪⎪⎪⎪⎪⎪1-x -13≤2,解得-2≤x ≤10,∴p :P ={x |-2≤x ≤10}.[6分]∵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PQ ,∴⎩⎪⎨⎪⎧m >0,1-m <-2,1+m ≥10,或⎩⎪⎨⎪⎧m >0,1-m ≤-2,1+m >10,即m ≥9或m >9.∴m ≥9.[12分]温馨提醒 本例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一般地,在涉及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充要关系问题中,常常要利用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来考虑,这是破解此类问题 的关键.方法与技巧1.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命题的其他三种形式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对于由多个并列条件组成的命题,在写其它三种命题时,应把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大前提.2.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公式、定理都是命题,但命题与定理是有区别的;命题有真假之分,而定理都是真的. 3.命题的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 则q 、若q 则p 的真假.(2)等价法:利用A ⇒B 与綈B ⇒綈A ,B ⇒A 与綈A ⇒綈B ,A ⇔B 与綈B ⇔綈A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失误与防范1.判断命题的真假及写命题的四种形式时,一定要明确命题的结构,可以先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2.判断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正确理解“p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q ”等语言.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2012·湖南)命题“若α=π4,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 .若α≠π4,则tan α≠1B .若α=π4,则tan α ≠1C .若tan α≠1,则α≠π4D .若tan α≠1,则α=π4答案 C解析 由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tan α≠1,则α≠π4.2.(2012·福建)已知向量a =(x -1,2),b =(2,1),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A .x =-12B .x =-1C .x =5D .x =0答案 D解析 ∵a =(x -1,2),b =(2,1), ∴a ·b =2(x -1)+2×1=2x .又a ⊥b ⇔a ·b =0,∴2x =0,∴x =0.3.已知集合M ={x |0<x <1},集合N ={x |-2<x <1},那么“a ∈N ”是“a ∈M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解析 因为M N ,所以a ∈M ⇒a ∈N ,反之,则不成立,故“a ∈N ”是“a ∈M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 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命题“若x >y ,则x >|y |”的逆命题B .命题“若x >1,则x 2>1”的否命题C .命题“若x =1,则x 2+x -2=0”的否命题D .命题“若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 答案 A解析 对于A ,其逆命题:若x >|y |,则x >y ,是真命题,这是因为x >|y |=⎩⎨⎧y (y ≥0)-y (y <0),必有x >y ;对于B ,否命题:若x ≤1,则x 2≤1,是假命题.如x =-5,x 2=25>1;对于C ,其否命题:若x ≠1,则x 2+x -2≠0,因为x =-2时,x 2+x -2=0,所以是假命题;对于D ,若x 2>0,则x >0或x <0,不一定有x >1,因此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下列命题:①若ac 2>bc 2,则a >b ; ②若sin α=sin β,则α=β;③“实数a =0”是“直线x -2ay =1和直线2x -2ay =1平行”的充要条件; ④若f (x )=log 2x ,则f (|x |)是偶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解析 对于①,ac 2>bc 2,c 2>0,∴a >b 正确;对于②,sin 30°=sin 150°D ⇒/30°=150°,所以②错误;对于③,l 1∥l 2⇔A 1B 2=A 2B 1,即-2a =-4a ⇒a =0且A 1C 2≠A 2C 1,所以③对;对于④显然对.6.已知p (x ):x 2+2x -m >0,如果p (1)是假命题,p (2)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3,8)解析 因为p (1)是假命题,所以1+2-m ≤0, 解得m ≥3;又因为p (2)是真命题,所以4+4-m >0, 解得m <8.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m <8.7.(2011·陕西)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________. 答案 3或4解析 ∵x 2-4x +n =0有整数根, ∴x =4±16-4n 2=2±4-n ,∴4-n 为某个整数的平方且4-n ≥0,∴n =3或n =4. 当n =3时,x 2-4x +3=0,得x =1或x =3; 当n =4时,x 2-4x +4=0,得x =2. ∴n =3或n =4. 三、解答题(共22分)8.(10分)判断命题“若a ≥0,则x 2+x -a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 原命题:若a ≥0,则x 2+x -a =0有实根.逆否命题:若x 2+x -a =0无实根,则a <0.判断如下:∵x 2+x -a =0无实根,∴Δ=1+4a <0,∴a <-14<0, ∴“若x 2+x -a =0无实根,则a <0”为真命题.9.(12分)已知p :|x -3|≤2,q :(x -m +1)(x -m -1)≤0,若綈p 是綈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得p :-2≤x -3≤2,∴1≤x ≤5.∴綈p :x <1或x >5.q :m -1≤x ≤m +1,∴綈q :x <m -1或x >m +1.又∵綈p 是綈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m -1>1,m +1≤5或⎩⎪⎨⎪⎧m -1≥1m +1<5, 解得2<m ≤4或2≤m <4,∴2≤m ≤4.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012·上海)对于常数m 、n ,“mn >0”是“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mn >0,∴⎩⎨⎧ m >0,n >0或⎩⎪⎨⎪⎧m <0,n <0,当m >0,n >0且m ≠n 时,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当m <0,n <0时,方程mx 2+ny 2=1不表示任何图形,所以条件不充分;反之,当方程mx 2+ny 2=1表示的曲线是椭圆时有mn >0,所以“mn >0”是“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已知p :1x -2≥1,q :|x -a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3]B .[2,3]C .(2,3]D .(2,3)答案 C 解析 由1x -2≥1,得2<x ≤3; 由|x -a |<1,得a -1<x <a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1≤2a +1>3,即2<a ≤3.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3.集合A ={x ||x |≤4,x ∈R },B ={x |x <a },则“A ⊆B ”是“a >5”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解析 A ={x |-4≤x ≤4},若A ⊆B ,则a >4.a >4D /⇒a >5,但a >5⇒a >4.故“A ⊆B ”是“a >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设有两个命题p 、q .其中p :对于任意的x ∈R ,不等式ax 2+2x +1>0恒成立;命题q :f (x )=(4a -3)x 在R 上为减函数.如果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 ⎝⎛⎭⎫34,1∪(1,+∞)解析 当a =0时,不等式为2x +1>0,显然不能恒成立,故a =0不适合; 当a ≠0时,不等式ax 2+2x +1>0恒成立的条件是⎩⎪⎨⎪⎧a >0,Δ=22-4a <0, 解得a >1.即p :{ a |a >1}.由f (x )在R 上为减函数,得0<4a -3<1,解得34<a <1.即q :{a |34<a <1},由题意,可知p ,q 一真一假. 当p 真q 假时,a 的取值范围是{a |a >1}∩{a |a ≤34或a ≥1}={a |a >1}; 当p 假q 真时,a 的取值范围是{a |a ≤1}∩{a |34<a <1}={a |34<a <1};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4,1∪(1,+∞).5.若“x ∈[2,5]或x ∈{x |x <1或x >4}”是假命题,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2)解析 x ∉[2,5]且x ∉{x |x <1或x >4}是真命题.由⎩⎪⎨⎪⎧x <2或x >5,1≤x ≤4,得1≤x <2. 6.“m <14”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解”的____________条件. 答案 充分不必要解析 x 2+x +m =0有实数解等价于Δ=1-4m ≥0,即m ≤14,∵m <14⇒m ≤14,反之不成立. 故“m <14”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三、解答题7.(13分)已知全集U =R ,非空集合A =⎩⎨⎧⎭⎬⎫x |x -2x -(3a +1)<0,B =⎩⎨⎧⎭⎬⎫x |x -a 2-2x -a <0. (1)当a =12时,求(∁U B )∩A ; (2)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12时, A =⎩⎪⎨⎪⎧⎭⎪⎬⎪⎫x |x -2x -52<0=⎩⎨⎧⎭⎬⎫x |2<x <52,B =⎩⎨⎧⎭⎬⎫x |x -94x -12<0=⎩⎨⎧⎭⎬⎫x |12<x <94, ∴∁U B =⎩⎨⎧⎭⎬⎫x |x ≤12或x ≥94. ∴(∁U B )∩A =⎩⎨⎧⎭⎬⎫x |94≤x <52. (2)∵a 2+2>a ,∴B ={x |a <x <a 2+2}.①当3a +1>2,即a >13时,A ={x |2<x <3a +1}. ∵p 是q 的充分条件,∴A ⊆B .∴⎩⎨⎧a ≤23a +1≤a 2+2,即13<a ≤3-52. ②当3a +1=2,即a =13时,A =∅,不符合题意; ③当3a +1<2,即a <13时,A ={x |3a +1<x <2}, 由A ⊆B 得⎩⎪⎨⎪⎧ a ≤3a +1a 2+2≥2,∴-12≤a <13.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13∪⎝ ⎛⎦⎥⎤13,3-52.。
高考江苏数学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方差的定义与性质: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
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等。
易错难点剖析指正
01
均值与方差的计算中,要注意 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 之和为1。
02
在求解复杂问题时,要灵活运 用均值和方差的性质进行化简 和计算。
风险评估
在金融、保险等领域中,方差常被用来评估风险的大小。 例如,股票的收益率的方差越大,说明该股票的风险越高 。
质量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方差可以用来衡量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如 果产品的某项指标的方差较小,说明该产品的质量较为稳 定。
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研究中,方差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程度。例如,可以比较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的方差, 以了解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
制定决策
在企业管理、政策制定等领域中,均值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例
如,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可以计算消费者对该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
的均值,以确定最合适的定价水平。
03 方差计算与应用
方差定义及性质
方差定义
方差是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用字母D(X)或Var(X)表示。
方差性质
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一个量,它反映了数据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 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越稳定。
均值
E(X) = nM/N,表示抽 取的n个元素中属于一 类的元素的平均个数。
方差
D(X) = n(M/N)(1M/N)((N-n)/(N-1)), 表示抽取的n个元素中 属于一类的元素个数的 波动程度。
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北师大版 第1章 第4节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课件(56张)
Δ>0
Δ=0
Δ<0
ax2+bx+c>0 (a>0)的解集
__{_x_|_x_<_x_1 _或__x_>_x_2_}__
xx≠-2ba
R
ax2+bx+c<0 (a>0)的解集
____{x_|_x_1<_x_<_x_2_}_____
返回导航
5.分式不等式与整式不等式
f(x) (1)g(x)
>0(<0)⇔______f(_x_)_g_(x_)_>_0_(_<_0_)___________;
返回导航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ax2+bx+c>0 或 ax2+bx+c<0 或 ax2+bx+c≥0 或 ax2 +bx+c≤0(其中,x 为未知数,a,b,c 均为常数,且 a≠0)的不等式叫作 一元二次不等式,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组成的集合叫 作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返回导航
(3)若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则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一定不是空集.( )
x-a (4)x-b
≥0 等价于(x-a)(x-b)≥0.(
)
答案:(1)√ (2)× (3)√ (4)×
返回导航
[对点查验]
1.不等式 x2+2x-3>0 的解集为( )
A.x|-3<x<1
(3)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零点分段法和图象
法求解
返回导航
[常用结论]
1.不等式 ax2+bx+c>0(<0)恒成立的条件要结合其对应的函数图象决
定.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ppt课件
重点突破:圆锥曲
线中的定值问题
例2 F1,F2分别为椭圆
C1
y2 a2
x2 b2
1
:
(a>b>0)的上、下焦点,其中
F1也是抛物线C2:x2=4y的焦
点,点M是C1与C2在第二象限 的M 交F1 点 ,53且.
(Ⅰ)求椭圆C1的方程. (Ⅱ)点P〔1,3〕和圆O:x2+y2=b2,过点P 的动直线l与圆O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在线 段AB上取一点Q,满足:
由于A,C,M三点共线,有
解得 x M
ax a y
,
a0 a y, 0 xM 0 x
同理,由B,C,N三点共线,解得
ax xN a y ,
由于xM·xN>0,
所以 O M · O N x M · x Na a x y· a a x y4 a 2, 化简可得点C的轨迹方程为:
x2+4y2=4a2(x≠0).
请阐明理由.
(Ⅰ)利用直接法,可求得点P的
轨迹方程.(Ⅱ)联立直线和曲线的方程,利
用韦达定理,结合假设存在,那么有
=0,可判别成立与否.
DA· DB
(Ⅰ)设点P(x,y),
由
得 M N · M P M N · M P 0 , 化简
得y2=8x4 为点x P 的2 轨2 迹 方y 2 程 . 4 x 8 0 ,
(Ⅱ)设直线x+my+4=0与曲线C交于点
A(x1,y1),B(x2,y2),
x+my+4=0
由 y2=8x 得:y2+8my+32=0, 所以Δ=64m2-4×32>0,即m2>2,
那么y1+y2=-8m,y1y2=32,且
高考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课件66 理
【答案】 C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及真假
已知实数a满足1<a<2.命题p:函数y=21-ax在R上是减 函数;命题q:x2<1是x<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
A.p∨q为真命题
B.p∧q为假命题
C.綈p∧q为真命题
D.綈p∨綈q为真命题
【思路点拨】 判定命题p,q的真假,然后对各选项进行逐一 判定.
含有量词命题的否定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x∈R,x2-x+14≥0; (2)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3)r:∃x0∈R,x20+2x0+2≤0; (4)s:至少有一个实数 x0,使 x30+1=0.
【 思 路 点 拨 】 分析命题所含量词 → 明确命题类型 → 对命题否定、改变量词 → 判定命题真假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m∈R,使函数f(x)=x2+mx(x∈R)是偶函数 B.∃m∈R,使函数f(x)=x2+mx(x∈R)是奇函数 C.∀m∈R,函数f(x)=x2+mx(x∈R)都是偶函数 D.∀m∈R,函数f(x)=x2+mx(x∈R)都是奇函数 【解析】 当m=0时,f(x)=x2是偶函数,故A正确. 因为f(x)=x2+mx不是奇函数,故B错. 当m=1时,f(x)=x2+x是非奇非偶函数,故C、D错. 【答案】 A
1.由题设推出f′(x0)=2ax0+b=0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或 突破口).
2.(1)判定全称命题“∀x∈M,p(x)”是真命题,需要对 集合M中每个元素x,证明p(x)成立.但要判断为假命题,只要 能举出集合M中的一个x=x0,使p(x0)不成立.
(2)判定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M中,至少 能找到一个x=x0,使p(x0)成立;否则,是假命题.
因此aa≥ ≥12 ,所以 a≥2.
(新课标)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 解析几何 9.7 双曲线(一)课件 文
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相等的焦距.
(6)双曲线形状与 e 的关系:k=ba=
c2-a2 a
=
ca22-1 =
e2-1,e 越大,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这时双曲线
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即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
口就越开阔.
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打“√”或“×”). (1)平面内到点 F1(0,4),F2(0,-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方程xm2-yn2=1(mn>0)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 (3)双曲线方程mx22-yn22=λ(m>0,n>0,λ ≠0)的渐近线方程是 mx22-yn22=0,即mx ±yn=0.
归纳拓展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 双曲线的方程为 Ax2+By2=1(AB<0). (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实质是围绕双曲线的“六点”(两个 焦点、两个顶点、两个虚轴的端点),“四线”(两条对称轴、两条 渐近线),“两三角形”(中心、焦点以及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 双曲线上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利用双曲线定义求方程,要注意三点:①距离之差的绝对 值;②2a<|F1F2|;③焦点所在坐标轴的位置.
思考题 1 (1)(2015·福建理)若双曲线 E:x92-1y62 =1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F2,点 P 在双曲线 E 上,且|PF1|=3,则|PF2|
等于( )
A.11
B.9Leabharlann C.5例 1 (1)已知两圆 C1:(x+4)2+y2=2,C2:(x-4)2+y2=2,
动圆 M 与两圆 C1,C2 都相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是( )
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 (2).ppt
( C UA)∪ ( C UB)中有n个元素.若A∩B非空,则A∩B
的元素个数为
()
A. mn
B. m+n
C.n-m
D.m-n
【分析】可利用Venn图解题.
【解析】∵(CUA)∪(CUB)中有n个元素,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又∵U=A∪B中有m
个元素,故A∩B中有m-n个元素.
故应选D.
返回目录
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法Venn图的应用. 返回目录
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题目给出的新定 义(或新运算) . 思路是找到与此新知识有关的所学知识, 帮助理解 .同时 , 找出新知识与所学相关知识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
返回目录
设集合S={A0,A1,A2,A3},在S
:Ai Aj=Ak,
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i,j=0,1,2,3,则满足关系式(x x)
)
A.P Q
B.Q P
C.P CRQ
D.Q CRP
【分析】先求出Q,研究P与Q的关系,确定A,B是否正确.再求 CRQ,CRP判断C,D是否正确.
【解析】∵Q={x|-2<x<2},∴Q P. 故应选B.
返回目录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间的关系 及集合的运算,同时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 能力,属基础题.
返回目录
【解析】①当A1= 时,A2={1,2,3},只有一种分拆;
②当A1是单元素集时(有3种可能),则A2必须至少包 含除该元素之外的两个元素,也可能包含3个元素,有两类 情况(如A1={1}时,A2={2,3}或A2={1,2,3}),这样A1是单元 素集时的分拆有6种;
③当A1是两个元素的集合时(有3种可能),则A2必须 至少包含除这两个元素之外的另一个元素,还可能包含A1 中的1个或2个元素(如A1={1,2}时,A2={3}或A2={1,3}或 A2={2,3}或A2={1,2,3}),这样A1是两个元素的集合时的分 拆有12种;
高考新课标数学(理)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
4.(2015·重庆卷)“x=1”是“x2-2x+1=0”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 x=1,则 x2-2x+1=0;若 x2-2x+1=0,即 (x-1)2=0,则 x=1.故选 A.
答案:A
5.设 x∈R,则 x>2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2.(2015·山东卷)设 m∈R,命题“若 m>0,则方程 x2 +x-m=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
A.若方程 x2+x-m=0 有实根,则 m>0 B.若方程 x2+x-m=0 有实根,则 m≤0 C.若方程 x2+x-m=0 没有实根,则 m>0 D.若方程 x2+x-m=0 没有实根,则 m≤0
A.m<4
B.m>4
C.0<m<4
D.0≤m<4
【解析】 (1)因为函数 f(x)过点(1,0),所以函数 f(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函数 y=-2x+a(x≤0)没有零点⇔函数 y=2x(x≤0)与直线 y=a 无公共点.由数形结合,可得 a≤0 或 a>1.
观察选项,根据集合间关系{a|a<0} {a|a≤0 或 a>1},
答案:(3,+∞)
1.对于命题正误的判断是高考的热点 之一,理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命题正误的 判断可涉及各章节的内容,覆盖面宽,也 是学生的易失分点.命题正误的判断的原 则是:正确的命题要有依据或者给以论证; 不一定正确的命题要举出反例,绝对不要主观臆断,这也是 最基本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
解析:依题意,P={x|f(x+t)+1<3}={x|f(x+t)<2}= {x|f(x+t)<f(2)},Q={x|f(x)<-4}={x|f(x)<f(-1)}.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28页/共60页
第23页/共60页
[典题 2] (1)已知集合 A={x|x2-3x+2=0,x∈R},B
={x|0<x<5,x∈N},则满足条件 A⊆C⊆B 的集合 C 的个
数为( D )
A.1
B.2
C.3
D.4
第24页/共60页
[解析] 由 x2-3x+2=0,得 x=1 或 x=2, ∴A={1,2}. 由题意知 B={1,2,3,4}, ∴满足条件的 C 可为{1,2},{1,2,3},{1,2,4},{1,2,3,4}.
第30页/共60页
1.[2017·广东河源东江中学月考]已知全集 U=R,集合 A ={y|y=2x,x∈R},B={y|y=x2,x∈R},则能正确表示集 合 A,B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C )
A
B
C
D
第31页/共60页
解析:∵A={y|y=2x,x∈R}=(0,+∞),B={y|y=x2,x ∈R}=[0,+∞),∴A B.故选 C.
[点石成金] 1.集合间基本关系的两种判定方法和一个关键
第29页/共60页
2.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已知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时,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 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1)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 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 (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考点探究
变式题 (2)[2018· 上海黄浦区模拟] 已知 集合 A={1,2,3},B={1,m},若 3-m∈A,则非 零实数 m 的值是 .
[答案] 2
[解析] 若 3-m=2,则 m=1,此时集合 B 不 符合元素互异性,故 m≠1;若 3-m=1,则 m=2,符合题意;若 3-m=3,则 m=0,不符合 题意.故 m=2.
(4)常见数集及其记法
数集 记法
自然数集
N
正整数集
N*或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实数集
Q R
课前双基巩固
2.集合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x∈A⇒x∈B
记法 A⊆B或 B⊇A
基 本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集合B中 至少 真子集 关 一个元素不属于A 系 相等 集合A,B的元素完全 相同 空集
满足条件,解得 x=2 或 x=1,所以集合 A 中有 2 个元素.故选 A. (2)易知 a≠0,所以 =0,所以 b=0,于是 a2=1,所以 a=1(舍)或 a=-1,所以 a2019+b2019=-1.
������ ������
课堂考点探究
[总结反思] 解决集合概念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一是确定构成集合的元素; 二是 确定元素的限制条件; 三是根据元素的特征性质(满足的条件)构造关系式解决
或 组成的集合
符号语言
且 {x|x∈A 或 {x|x∈A
图形语言
记法
A∩ B A∪ B
∁UA
x∈B}
属于A
不 组成的集合
全集U中
素组成的集合
属于A的元
x∈B} ∉ {x|x∈U, x A}
课前双基巩固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并集的性质:A∪⌀=A;A∪A=A;A∪B= B∪A (3)补集的性 ;A∪B= A ⇔B⊆A. B. (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
集合
第1讲 PART 1
课前双基巩固│课堂考点探究│教师备用例题
使用建议
1.编写意图 集合是一种基本数学语言和表达的工具,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学习和思维的工具. 编写中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考虑到该部分内容是一轮复习初始阶段的知识,因此在选题时尽量避免选用综
合性强、思维难度大的题目.
(2)考虑到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和难度,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基本方法的讲解与训练. (3)考虑到该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信息迁移题,因此适当加入了类似的题目.
子集 集合A的任意一个 元素 都是集合B的元素
有 A⊆B,∃x0∈B, x0∉A 或B⫌A A⊆B,B⊆A⇒A =B ∀x,x∉⌀,⌀⊆A
A=B
不含 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 子集
⌀
课前双基巩固
3. 集合的基本运 算 表
示
运算 交集
并集 补集 属于A
文字语言 且 属于B的元素 属于B的元素
∴2<a<4.又当a=2
时,A={x|1<x<3}满足A
B,∴2≤a≤4.
B,
当a=4时,A={x|3<x<5}也满足A
课前双基巩固
9.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
[答案] 4 [解析] 方法一:由题意知集合C至少含 元素1,2,所求转化为讨论集合C另含元 素3,4时的子集个数,为22=4. 方法二: 由题意知 A={1,2},B={1,2,3,4}.又A⊆C⊆B,则集 合C可能为 {1,2},{1,2,3},{1,2,4},{1,2,3,4}.
) B.{-1,1} C.{1,0} D.{1,-1,0}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M=N B.N⊆M C.M⊆N D.M∩N=⌀
课堂考点探究
[答案] (1)D (2)A
[解析] (1)集合 M={x|x2=1}={-1,1}.当 a=0 时,N=⌀,满足题意;当 a≠0 时,N=
1 ������
单元测评卷建议各1课时完成,本单元大约共需5课时.
考试说明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②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③对于集合A,B,C,若 A⊆B,B⊆C,则A⊆C(真子集也满足); ④若A⊆B,则有A=⌀和A≠⌀两种可能.
(3)集合子集的个数:若集合A中有n(n∈N*)个元素,则集合A有2n个子集,有(2n-1)个 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2)个非空真子集.集合元素个 数:card(A∪B)=card(A)+card(B)-card(A∩B)(常用在实际问题中) .
(4)对于量词,重在理解它们的含义,不要追求它们的形式化定义,在复习中,应通过 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加强学生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理解.
(5)常用逻辑用语理论性强,重在引导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在
使用常用逻辑用语的过程中,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 洁性,避免对逻辑用语的机械记忆和抽象解释. 3.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3讲、1个小题必刷卷、1个单元测评卷,每讲建议1课时完成,小题必刷卷、
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
为 .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点一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例 1 (1)已知集合 A={-1,0,2},则集合 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A.4 B.5 C.6 D.8
2
[思路点拨] (1)先用列举法求出
)
x+y 的所有值,再根据集合中元素 的互异性确定 B 中元素个数;(2) 分 a=0 和 a≠0 两种情况讨论方程 ax2-2x+4=0 只有一个根时 a 的取 值.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图示法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课前双基巩固
知识聚焦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的含义:研究对象叫作 元素 ,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 集合 无序 互异 确定性 元素的性质: 、 性 、 . 性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①属于,记为 ∈ ;②不属于,记为 ∉ .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 描述法 和 图示法 . .集合
课前双基巩固
6.已知x∈N,y∈N,M={(x,y)|x+y≤2},N={(x,y)|xy≥0},则M∩N中元素的个数是 .
[答案] 4
[解析] 依题意得
M={(0,2),(0,1),(1,1),(0,0),(1,0) ,(2,0)},所以 M∩N={(1,1),(0,0),(1,0),(2,0)}, 所以M∩N中有4个元素.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点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 2(1)[2018· 武汉四月调研] 已知集合 M={x|x2=1},N={x|ax=1},若 N⊆M,则实数 a 的取值集 合为 ( A.{1} (2)设集合 M={x|x=5-4a+a ,a∈R},N={y|y=4b +4b+2,b∈R},则
2 2
[思路点拨] (1)先求出集合 M={x|x2=1}={-1,1},当 a=0 和 a≠0 时,分析集合 N,再由集合 M,N 的关系求 a;(2)首先求出集 合 M,N,再根据集合 M,N 中的元 素判断 M,N 的关系.
[答案] 4
个.
[解析] 因为
(A∪B)⊇B,A={a,b},所以满足 条件的集合B可以是 {c},{a,c},{b,c},{a,b,c},所以满 足条件的集合B有4个.
课前双基巩固
3.[教材改编] 设全集U=R,集合 A={x|0≤x≤2},B={y|1≤y≤3},则
[答案] (-∞,0)∪[1,+∞)
⊆
质:A∪(∁UA)=U;A∩(∁UA)=
∩ (∁UB);∁U(A∩B)=(
⌀ ∁UA
;∁U(∁UA)=
)∪( ∁UB
A ).
;∁U(A∪B)=(∁UA)
课前双基巩固
常用结论 (1)非常规性表示常用数集:如{x|x=2(n-1),n∈Z}为偶数集,{x|x=4n±1,n∈Z}为奇 数集等. (2)①一个集合的真子集必是其子集,一个集合的子集不一定是其真子集;
课前双基巩固
题组二 常错题
◆索引:忽视集合元素的性质致错;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不到位致错;忘记空集的情 况导致出错;集合运算中端点取值致错;子集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致错. 5.已知集合A={1,3,},B={1,m}.若B⊆A,则 m= .
[答案] 0或3
[解析] 由B⊆A,得m=3或m=,即 m=3或m=0或m=1,根据集合元素 的互异性可知,m≠1,所以m=0或3.
相应问题.特别提醒: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在求出参数值后,需要验证集合中的元
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课堂考点探究
变式题 (1)已知集合 A={x|x=3k-1,k∈Z},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1∉A B.-11∈A C.3k2-1∈A D.-34∉A )
[答案] C
[解析] 当 k=0 时,x=-1,所以-1∈A,所以 A 错误;令-11=3k-1,得 k=- ∉Z,所以-11∉ A,所以 B 错误;令-34=3k-1,得 k=-11,所 以-34∈A,所以 D 错误;因为 k∈Z,所以 k2∈N,则 3k2-1∈A,所以 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