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17篇)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b37a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5.png)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17篇)读中庸心得体会篇1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读中庸心得体会篇2对于环境的理解是随着时间而逐步改变的。
有段流传很广的名言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周围的环境,就要想办法努力改变它;如果不能够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就想办法再换个环境试试。
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如果换个环境仍然没有办法适应呢?照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最后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
虽然有点哲学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东西把牛角尖钻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该如何轻松面对了。
就象经历过的人,无所畏惧。
但这种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
后者是初级阶段,前者提升的层次更高,视野更开阔。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
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毕竟对后世有所启迪。
以前对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狭隘,总以为是抹杀个性之事,这其实是不懂得如何通过中庸求同存异,扬长避短。
中庸之道,个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为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台,哪怕对方与你的差异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从个人爱好,或者是某些不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话题。
教师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74ac5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3.png)
自古以来,“中庸之道”便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强调在处理事物时保持平衡,不偏不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与责任的工作,而中庸之道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教师培训,通过深入的学习,我对中庸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庸之道教会我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保持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过去,我常常陷入“唯分数论”的误区,过分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情感教育。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其次,中庸之道教导我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保持适度。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
过去,我有时过于严厉,有时又过于宽容,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中庸之道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既关爱学生,又严格要求,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再次,中庸之道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学会了变通。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面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我需要灵活应对。
学习中庸之道后,我明白了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班级管理的艺术,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中庸之道还教导我在面对教育困境时保持冷静。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境,我学会了用中庸之道的心态去面对,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践行中庸之道,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班级管理、面对困境时保持平衡,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6fa48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7.png)
读《中庸》心得体会读《中庸》心得体会1“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读《中庸》心得体会2《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它所论述的原则、精神和思想方法至今仍富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中庸》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境地出发,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的原意指的是什么呢?朱熹解释说:“素,犹现在也。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中庸》又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
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
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e1a45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1.png)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强调了“中庸”之道,即
“不偏不倚,不极不端”。
在阅读和理解《中庸》的过程中,我深
刻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和处世之道。
首先,中庸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平和,不偏不倚。
在人生的道
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诱惑,但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才能不被外界影响,保持自己的初心和原则。
同时,中庸也告诫我
们不要过分追求极端,要避免情绪和行为的偏激。
只有在中庸之道
上行走,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强调了“道”和“德”的重要性。
在《中庸》中,
提到了“道”是一种普遍的秩序和规律,而“德”则是人们在实践
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这提醒我们要注重修养和修身,要不断
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中正之道”。
最后,中庸还强调了“诚”和“信”的重要性。
诚实和诚信是
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建立起真诚的人际关系
和信任。
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这
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总的来说,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它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注重诚信与诚实。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时刻铭记和践行的。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能够不断努力,以中庸之道为指引,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
中庸第23讲心得体会6篇
![中庸第23讲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ee27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f.png)
中庸第23讲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致辞演讲、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庸第23讲心得体会6篇敷衍写出的心得体会一定不能给人带来启发,只有保证它的质量,才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反馈,我们在写工作心得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去感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庸第23讲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f7413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c.png)
中庸心得体会中庸,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在学习中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中庸教会了我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往往会情绪波动,失去平衡。
而中庸告诉我,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就要做到“不偏不激”。
不偏,意味着不偏离正道,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不激,意味着不被情绪所左右,保持冷静和理智。
通过保持内心的平衡,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不被它们所击败。
其次,中庸教会了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而这些人和事往往会对我们的情绪和心态产生影响。
而中庸告诉我,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做到“和而不同”。
和,意味着要与人为善,与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意味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通过和而不同的处理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中庸教会了我如何追求人生的平衡和和谐。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抉择,而这些选择和抉择往往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中庸告诉我,要追求人生的平衡和和谐,就要做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意味着在各种选择和抉择中,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过分追求功利,也不过分追求精神追求。
通过追求人生的平衡和和谐,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习中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人生的平衡和和谐,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通过学习中庸,我不仅得到了启示和成长,也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中庸的原则。
总之,中庸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通过学习中庸,我学会了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人生的平衡和和谐。
在实际生活中,我会继续运用中庸的原则,做到“不偏不激”、“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中庸,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平衡、和谐和美好。
《中庸》心得体会6篇
![《中庸》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23d1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4.png)
《中庸》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庸》心得体会6篇写体会可谓是见仁见智,而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通过不断的写体会相信大家一定都受益终身,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庸》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f6999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d.png)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a;《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下面由来给大家分享中庸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
《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盛赞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
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
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
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a6a5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0.png)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5篇)读中庸心得体会篇1《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中和”的思想,即人的言行应该保持在中庸之道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以下是读《中庸》的一些心得体会:1.认识“中庸”之道《中庸》的第一章就阐述了“中庸”的概念,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原则。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庸之道是一种重要的为人处世原则,它既不过分,也不过分,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2.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中庸》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天地万物,保持谦逊、勤奋、善良等品质,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些要求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3.慎思明辩《中庸》主张要“慎思明辩”,即在思考问题时要谨慎思考,明辨是非,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知行合一《中庸》强调了“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只有把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中庸之道。
5.不断学习和提高《中庸》强调了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保持中庸之道。
总之,《中庸》是一本重要的儒家经典,它提出了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阐述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强调了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阅读《中庸》,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读中庸心得体会篇2《中庸》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其核心理念是“中庸之道”,强调通过平衡、和谐和适中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读《中庸》后,我对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首先,我从《中庸》中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价值,即通过平衡、和谐和适中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中庸之道来处理各种问题,如权衡利弊、协调矛盾、处理纷争等,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解决问题。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08b49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e.png)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我看来,中庸最重要的是平衡和谦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
临各种选择和挑战,而中庸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些选择和挑战
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前行。
平衡是中庸的核心。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平
衡家庭和事业,平衡自我和他人。
只有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在各个
方面都取得进步,而不至于在某一方面过度追求而忽略其他方面。
平衡也是一种智慧,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不
被情绪左右,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谦逊是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谦逊让我们不自满不傲慢,能
够虚心学习,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谦逊也让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自我中心,不轻易得罪他人,而是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谦
逊也是一种美德,能够让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取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践中,中庸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修炼。
我们需要不断地
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庸水平。
总的来说,中庸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
只有在平衡和谦逊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中庸,过上美好的生活。
溥博渊泉中庸心得体会
![溥博渊泉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a6d31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8.png)
溥博渊泉中庸心得体会《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阐述了中庸的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庸》,我对中庸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庸强调的是“治世之道”,即如何管理国家和社会。
书中强调了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即“君子中庸”,意味着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保持中立和平衡。
中庸不是极端主义,而是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通过平衡不同的利益和观点,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这一观点对我而言很有启示意义,不仅可以应用于国家治理,也可以在个人生活中发挥作用。
通过保持中立和平衡,可以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避免过度强调自我利益,以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
其次,《中庸》强调的是修身养性,追求内外的和谐。
书中讲到:“修身者,其言也修。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意味着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体现在言辞举止中。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使自己的内在美和外在形象相得益彰。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化解冲突,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中庸》还强调了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
书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体现了中庸思想对于德行的高度评价。
诚信和正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能够凝聚社会信任,增强个人的影响力。
只有通过诚信和正直的品质,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源于缺乏诚信和正直。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中,都要坚持诚信原则,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努力树立良好的品格和形象。
此外,《中庸》还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书中说:“曾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具有价值。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4fbcd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3.png)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抉择,有时候我们会被外界的因素
左右,有时候我们会被内心的情绪所左右。
而中庸,就是在这种选
择和抉择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冷静,不偏不倚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我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庸的重要性。
有时候,我会
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者情绪的波动而做出冲动的决定,结果往往是后
悔莫及。
而在学习中庸的理念之后,我开始学会保持内心的平和,
不被外界的因素左右,也不被情绪所左右,而是用理性和智慧来做
出决策。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更加明智和理智的选择,也给我带来
了更好的人生体验。
中庸也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
遇到各种矛盾和纷争,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而无法
与他人和睦相处。
而中庸告诉我,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不要过分执
着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平和的态
度来解决矛盾。
这样做不仅能够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让自
己更加开心和快乐。
总的来说,中庸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在实践中庸的理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会继续努力,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冷静,不偏不倚地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会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与他人相处。
这样,我相信我会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c150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e.png)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在我看来,中庸
不是指平庸,而是指处事平和、不偏不倚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
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中庸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静、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
首先,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
无论是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过于激动或沮丧,要学会保持平静的心态。
成功时不要
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要灰心丧气,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更
好地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其次,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衡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各
种事务之间取得平衡,不要偏废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工作与
生活、家庭与事业、个人发展与社交活动等等,都需要我们保持平衡,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公正的态度。
在处理事务时,要坚持
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不要被个人情感或利益所左右。
只有保持
公正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总之,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平衡的生活、保持公正的态度。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希望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学会中庸,过上平和、平衡、公正的生活。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8d8db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7.png)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学习中庸心得体会在我看来,《中庸》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的经典著作。
在这本书中,孔子讲述了一种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处事从容、掌握天人之际的处世之道。
在我的阅读中,我深刻地体验到了这种中庸之道的精髓和力量。
下面将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书中的内容,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中庸》传达的思想非常深刻,散发着强大而又不失平静的力量。
孔子在这本书中多次强调“中”,也就是平衡、合理的意思。
他认为,人应该掌握一个度,即不走极端,在处事和做人方面保持中庸之道。
这一思想非常符合人性,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的心灵需要平衡和和谐。
而这种平衡和和谐,绝不是为了让我们追求一种虚无的境界,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最现实的生活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一点上,孔子的思想非常先进,就像现代各种管理学、心理学的大师们所强调的一样,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充实人生的力量。
其次,《中庸》的内容相当繁杂,往往需要反复咀嚼。
比如,孔子在书中对“学”这个词的阐释非常深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就是说,学习应该从历史中寻找经验,通过重读经典、深化理解来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
这种学习方式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我们不断反省自己,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结合历史的教训来反思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些困境,无法自拔,但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学习,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就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远见又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在我的阅读中,我也发现了《中庸》的结构非常清晰。
孔子在书中并没有将其所有的思想都写在一起,而是通过不同的章节,分别讲述不同的思想,因此,《中庸》的结构是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加上了逻辑和结构的完善。
这种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更好地理解中庸之道的精髓。
第四,我在学习《中庸》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思辨的重要性。
作为一本朦胧的心灵教育经典,《中庸》并不适合机械地套用,而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思考,通过思考来理解其中的玄奥之处。
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3篇)
![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1aba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9.png)
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3篇)关于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是我读《中庸》的最大感触。
这是一句名言,说的就是天下难事者必做于易者,天下大事者必做于细。
关于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是我读《中庸》的最大感触。
这是一句名言,说的就是天下难事者必做于易者,天下大事者必做于细。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是我读《中庸》的最大感触。
这是一句名言,说的就是天下难事者必做于易者,天下大事者必做于细。
《中庸》中的“不谋全局”是指不谋全局的人要有所作为。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这本书中最深刻的感受。
“天下难事,必做于细”。
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好每件事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在面对每一件事时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面对每一件事时不再胆怯。
这里我觉得有两句话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句是“做好每件事,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得到别人的赞扬,就必须先做好自己”这句话。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好每件事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好每件事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但我们都不能忘了这些精神!所以我们也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中庸》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庸”这个词是对我们一生的修养,是对我们一生的学习态度,是对我们一生的价值观。
它是我们的一生的指南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不竭的精神食粮。
它是中间的一种,是我们生命的动力,是我们的无穷力量。
《中庸》是中庸的一个标题,但我们应该读懂它。
中庸的意思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国古老的历史,是最富有智慧和创造性的。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5篇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0f452e53a580217fcfe34.png)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5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 中庸之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道的衡量标准。
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思考,这事情是否符合道,如果不符合,就不要再做了。
下面就是WTT带来的读中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读中庸的心得体会1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ae7b7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a.png)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部具有深刻智慧的经典著作,它教导人们如何在
生活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在阅读《中庸》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地
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首先,中庸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恒定。
在面对外部环
境的变化和挑战时,我们不应该被外界所左右,而是要保持内心的
平静和坚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不受情
绪和欲望的影响。
其次,中庸强调了中正之道的重要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
要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
这意味着要避免极端和偏执的
行为,而是要保持适度和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走向极端,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和谐。
最后,中庸还告诉我们要注重修养和修身。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
炼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这需要我们不断
地反思和自我调整,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总之,读《中庸》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它教导我们如
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如何遵循中庸之道,如何注重修养和修身。
我会继续努力践行其中的智慧,让它成为我生活的指南和信条。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15e3f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d.png)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7篇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篇1《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
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
“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
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
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
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
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
读大学中庸后心得体会
![读大学中庸后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a048e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e.png)
读大学中庸后心得体会【导语】以下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读大学中庸后心得体会(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读大学中庸后心得体会《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
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中庸》举出了另外一个典型,这就是颜回。
《中庸》说:“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所谓择乎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选取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
颜回一生就是这样做的。
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可能是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
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
为要把握“中庸”,一则要学;二则要行;学则能知,行则能成。
但知和行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
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
无过不及的思想方法。
“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
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
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
中庸既有思想修养问题,也有思想方法问题。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呢?《中庸》的作者概括了五个方面:“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这五个方面简单说来就是敏、宽、刚、庄、密。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43bb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4.png)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7篇)中庸思想的中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
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性和平凡性。
它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人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欢迎大家来阅读。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篇1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
进货求人家优待,人家不优待,埋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埋怨了。
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
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埋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埋怨的最大缘由,一个字:求。
由于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
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
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
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缘由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
因此,生怨的根本缘由是不能正己。
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
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
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
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意焉。
”愿者,怨也。
君子无愿,故拘束得意。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
埋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需“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缘由,然后再接再励。
所以孔子说:射有好像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缘由,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
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
所以人肯定要中正,也就是肯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熟悉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今天由我给大家分享我的学习体会,以及我在以往工作中的心路历程。
现在大家都在学习《道德经》,分享学习的感悟,我自己感觉加入讲师团的时间太短,对《道德经》没有很深入的理解,所以我选择了跟大家分享我的《中庸》学习体会,讲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包涵。
最初接触《中庸》是在每周四早课上观看视频,觉得里面讲的内容容易理解,能听的明白,后来在转正之后就加入《中庸》学习小组。
通过写手抄稿、每日诵读、看译文,加深自己对《中庸》的理解,也让我能更恰当的对待工作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中庸》第二章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想转变。
《中庸》第二章原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就是指合理、适当、协调、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庸,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规律。
1这里有一则小故事:有一只美丽的海鸟,飞到战国时期鲁国京城的郊外,停在一棵树上。
京城的人谁也没见过这种鸟,都以为是一种吉祥鸟。
鲁国国王看到了,也高兴得不得了。
心想:“飞来了神鸟。
这可是个好预兆,看来要有大富大贵降到我的头上。
”他就叫人把那鸟逮住了。
怎么喂养呢?鲁王又想:“神鸟可不能像一般的鸟那样,关在笼子里养着。
我一定要让它的生活跟我的一样。
否则,让神鸟怪罪下来可不得了。
”于是,好心的鲁王就吩咐仆人,把那只鸟供养在庙堂里。
每天叫人吹乐打鼓给它听,献出最好的美酒请它喝,杀猪宰羊,把最肥最鲜的肉献给它吃。
对鸟照顾得够好了,可是那只鸟却一点儿也不领鲁王的情,吓得惊慌失措,在庙堂的顶棚上,一会儿害怕得飞来飞去,一会儿恐惧地躲藏起来。
什么美酒啊,肥肉啊,音乐啊,它根本不知道那是鲁王专门献给它的。
一天,两天,海鸟不吃也不喝。
到第三天,那只海鸟就死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外表再美丽的鸟.它的本质仍然是鸟,如果不遵循它的生存法则而将人类的意愿强加给它,最终只能导致它的死亡。
而中庸的境界如同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一般,不会违背事物的本来面貌和自身规律。
这样做才符合中庸之道,才是不会破坏大自然的无为之道.百姓也同样会安贫乐道,天下也自然太平和乐。
1圣人讲要走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保持清醒。
不要认为隐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独自一人时,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
这条原则也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
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原则,想要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而不能不劳而获,或者贪图小便宜走歪门邪道。
这点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工作之后,做的是通讯公司的大库主管,当时的手机刚从模拟机转网成全球通,好多的厂家为了提高销量,都会配有很多的随机赠品。
赠品是按订货数量配送的。
那会儿也没有直销员,所有的赠品都是由库管保存,给不给客户也基本上由库管出货的时候通知营业员。
当时我记得是飞利浦的一款手机赠送银项链和一个小小的18K金的转运珠,好多营业员和业务员在销售几天后都会有一条那样的项链。
有一个业务员曾经问我,你弄了几条项链?我说我一条也没有,他觉得不太相信:“库房里那么多,你没留两条?”我告诉他,我给门店和业务配货从来没有克扣过赠品,所以我没有很正常。
他们也许不相信,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小事才能见人品。
如果拿了一条项链,也许别人不会发现,但是自己的良心会不安,说的直白点就是做贼心虚,一旦别人发现了,往小处讲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往大处讲,就会增大贪欲,看见什么东西都会想要据为己有,慢慢的越陷越深,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信大家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只要是内心正直的人都会像我一样这么做,这么做也是符合《中庸》里:君子慎其独的理念的。
小到赠品,大到手机,我都没有私自拿或者用过。
就像《弟子规》中说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些做人做事的原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也需要我们一辈一辈的继续传承下去。
《中庸》的第二条原则: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用心的观察分析,才能了解,看待别人往往不能只看现象和表面,而是要深入其心灵,着眼于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交流。
在当时的库房里,我们一共三个人,有一个女孩儿小会,平时比较自私小心眼儿,我们一起干活,她总捡最轻的,我和另一个女孩儿觉得大家一起工作,多干点无所谓,所以都不跟她计较。
有一天,库房里只剩下我和她,到了几百台的手机,需要一部部的拆开包装验货,还需要记录每部手机的串码,平时记录串码都是小会做的,而验货就是我和另一个女孩儿的事。
她看到这么多的货知道我自己肯定验不过来,还得给门店和下县的经销商备货,那么她也得跟我一起做,楞了片刻,她说有事要请假,我跟她说:“你要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就明天请假吧,今天这么多货,我一个人也验不完。
”她听完还是坚持请假,我一时火大,就直接跟她说,那你可以离职了,去拿离职表吧,我给你签字。
说完我就不理她去给业务员备货了。
她看我不高兴转身走了。
等我备完货,看着满屋子的大箱子真的愁,那时候我也不会用电脑入库,都是她操作的,串码也都是她手抄的。
这几百台光抄串码也得抄半天,更别提验货了。
一时间,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后来我试着给会计苏大姐打电话,向她请教电脑入库要怎么操作,苏大姐来到库房详细的给我讲了操作步骤,我又问她这么多串码我能不能以后再补录,大姐很奇怪的看着我说:“你们的串码都是手敲进去的?”我说是的,大姐又说:那配给你们的扫码枪是干嘛用的?”我愣住了,问大姐:“扫码枪能录串码?我不知道呀。
”大姐又给我讲了扫码枪的用法,结果很快我就把入库和串码就录入好了。
并在当天下班把所有的手机全部验货完毕。
虽然很累,但我知道了电脑怎么用,也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如果我当时没有发火,而是好好的跟她讲明白我们是一个小的团队,应该团结协作来更好的完成工作,也许这件事就有另外一种结果了。
有一句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拥有宽厚的胸襟和积极好学的精神,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就能与人与己“无所不容”。
这种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宽容也就是“恕”。
虽然我最后原谅了她,但她对人对事的态度给我提了个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人,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做任何工作,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服人,自己学的多,心才宽,才能看的远。
学了《中庸》之后才明白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那么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
现在我也在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或者写错题了,我不是简单的大声训斥,而是心平气和的让孩子玩一会儿,等我空闲了给他解决作业中的困难,几次之后,我发现孩子的情绪也在转变,能够自觉的完成作业并且有困难了也不再乱发脾气了。
只有坚持宽容忠恕之道,人们才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家庭也才会更和谐幸福。
至诚尽性是中庸之道的第三条原则,只有坚持至诚尽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的天性。
只有以善待人,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进入集团财务中心后,我这工作上得到了大家的很多帮助,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领导对我的认可,让我感到。
由最初的档案管理员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能独自完成部分督查的工作,和大家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最初做督查的工作只知道按流程做,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后来段晓丹就经常的问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跟我沟通吗?”或者“还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吗?”如果我自己能做下来,就告诉她“我可以”,如果我觉得有困难,就会把问题总结下来,等晓丹不忙的时候向她请教。
从年初录入报表的期初数到出合并报表,每一个步骤她都会详细的给我解释。
盘点出纳,她会告诉我最快最准确的核对出纳会计账的方法。
从晓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以前没有学过的专业知识。
这种真诚相待的事例在咱们公司还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我的工作还有盘点各公司的库存情况,在盘点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各位库管的大力配合。
酒厂、营销门市、展览馆等库的酒水品种多,大概180多种,畅销的还好盘都是整件的,有好多的老品,需要一件一件或者一瓶一瓶的核对,还有好多类似的包装,例如:小兴台和金奖版小兴台,金黑豆、银黑豆等的包材从外观上看大致相同,我都分不清,库管会带着我一品一品的仔细辨认,不厌其烦的跟我核对我弄不明白的品种。
古镇的小商品较多,盘点起来比较费时,所以我们都会在月底盘点时跟盘,看着各个库管一个个的数那些小商品,佩服他们的细心和认真。
不论是酒水的库管还是小商品的库管,她们都是本着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诚心来工作,所以她们的诚心和善良也成就了我,使我的工作能够完美的完成。
记得xxx老师在分享《道德经》时说过,理解、接纳、包容、尊重、欣赏、信任和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力量,他会不断的完善自己,越来越符合我们的期待。
从财务的领导同事到各个库管,她们都以善良理解尊重来帮助和配合我的工作,也正是她们激励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积极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成就自己。
下面,总结一下我今天的分享:《中庸》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是一种高度和谐、完美的境界。
第二章的内容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
我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慎独自修, 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保持清醒。
不要认为隐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独自一人时,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第二部分:忠恕宽容, 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第三部分:至诚尽性, 只有坚持至诚尽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的天性。
只有以善待人,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最后以xxx老师的《道法自然》来给我今天的分享结尾:按实物本身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做事,意味着我们要接纳、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允许每个人循着自己的本性,把自己的优点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每个人最高的成就就是自己本性的最大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