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除法,但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
3.例题讲解:通过生动的例题,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巩固: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除法,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除法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有机地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阳光小学何永莲2012.3.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3及相关练习。
2、教材简析“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⑵能力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应用意识。
4、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除法简单应用题。
5、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即根据除法的两种意义来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6、教学准备:课件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发现法”的原理激发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自问自解、合作交流、操作探索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在课间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师: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所以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精品获奖说课稿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2 表内除法(一):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老师阐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按照省级课题“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的实验要求,《用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教学中,本人应用了现代农远教育研究“模式一”的教学,在这一教学尝试中,本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学光盘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页例3及练习。
【教材简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2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布置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布置,匠心不只在于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同学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考虑,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只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同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笼统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3及相关练习。
2、教材简析“用除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等教学环节都是使学生会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教材创设了“购买奖品”这一情境入手,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而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5、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准备了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索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
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将除法扩展到取自于量的数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与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类似知识相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三、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
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二年级数学说课《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按照省级课题“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的实验要求,《用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教学中,本人应用了现代农远教育研究“模式一”的教学,在这一教学尝试中,本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学光盘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页例3及练习。
【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2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中挖掘信息,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光盘里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盘里和盘外的师师、生生、师生的高效互动,力求取得良好的实验和教学效果,根据光盘教学内容和环节,本节教学设想如下:三、说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6乘法口诀求商后教学的,使学生掌握用它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而作为第一课时,教材的编排主要是用所学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科书中例3和“做一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源,让学生从中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运用除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通过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除法解决根据总数、每份数求份数和根据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使学生通过收集信息、独立解题、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预习诊断无达标教学目标分解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情境引入,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瞧,这些小朋友要去快乐地玩游戏呢。
二.新授1.教学例3(1)(信息收集、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你会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一共有多少人?每组几人?分成几组?要解决他的问题,还需要补充什么信息? 根据生回答板书两个除法解决的问题和信息。
并请一生完整地说应用题。
(2) 交流汇报。
板书信息。
15个同学,平均分成3组做游戏,每组是几个人? 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列式计算在课堂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反馈: 你是怎样做的? 15÷3=5是什么意思?每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完整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5表示15个同学也就是总数,3表示平均分成3组做游戏,也就是份数,5表示每组有5个人,也就是每份数) 板书:总数 份数 每份数 抽2个说算式的含义。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3及练习。
2、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帮助故事中主人公回家,培养学生的爱心。
4、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1、小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喜欢小动物,也很乐意帮助他人,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富有爱心的纯真情感,教师设计帮助故事中的主人公解决问题,并送他回家的故事性教学过程,学生们在帮助他人时,身心感受助人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而又简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既有趣又有意义。
2、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知识设置于同学们熟悉的、喜爱的现实情境中,引导他们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 解决问题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解决问题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除法解决问题2》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除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的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除法的含义。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除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运算的规则和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及相关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借助直观的手段来解决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写一写等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等方法为辅的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四、说学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汇报展示,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主动获取新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稿》三篇

2 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3及练习。
2、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知识设置于同学们熟悉的、喜爱的现实情境中,引导他们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第29页例3主题图)(设计意图:轻松愉悦的谈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情绪饱满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我们知道有60人表演,通 过屏幕上的画面,我们知道这个集体舞分两队,每一队有3个小组,由这三个 数据信息我们就可以解决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了)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再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660÷3=220
75÷5=15
2. 700÷7÷5=20(本)
3. 540÷5÷9=12(人)
198÷9=22
104÷8=13
思维训练 1. 900÷9÷4=25(个) 2.此题答案不唯一。(1)有2组玩具熊猫,每组2列,每列5个,共有多少个玩 具熊猫? (2)共有20个玩具熊猫,分2组摆放,每组2列,每列有多少个? (3)每列5个玩具熊猫,4列共有多少个玩具熊猫?
这样两种解法)
方法一:60÷2=30(人)
方法二:3×2=6(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 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60÷2=30,可以知道每队有多少人,每队有30 人,30人分成3个组,再除以3就可以了。3×2=6,可以知道两队共有6个组, 再用总人数除以6就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 的同学。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解决问题(2)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内容简介本教案旨在教给学生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和应用,教师将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实践教材》第三册。
2.教具:白板、马克笔。
3.学生教具:练习册、铅笔、计算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引入本课的目标和内容。
2.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遇到哪些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的问题?步骤二:复习1.复习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教师在白板上写下除法定义和符号。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复习除法定义和符号。
2.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子来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除法运算。
步骤三: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
–例如:小明每天吃6个苹果,他一共有30个苹果,他能吃多少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个体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步骤四:应用拓展1.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例如:小明想要买一辆价值15000元的自行车,他每月能存500元,他需要存多少个月才能买到自行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小结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除法的应用。
2.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步骤六: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并解释要求和截止日期。
2.学生将作业写在练习册上,布置完作业后,整理课桌,准备下节课。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和解题情况,以及练习册上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本周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将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和表现纳入评价。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今天我所执教的《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有收获也有很多遗憾,是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有欠缺,也是自己的数学修养不到家,使课堂上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现对这一堂课作如下分析和反思:二下已经教学了表内除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通过平均分引出了除法,并能用表内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主要是求谁是谁的几倍这一类型,三上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三下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到了四上开始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题型也变得丰富多样。
本节课的主要思考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除法的含义,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用除法做的基本思想。
第一模块:我从三种基本的数量关系入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基本模型,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就是路程、总价、工作总量)和其中一个因数(就是速度、数量、工作时间)求另一个因数(即时间、单价、工作效率),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从而引出这三种基本数量关系的逆运算关系式。
第二模块:从数量关系不既定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知道,虽然没有既定的数量关系,(就是第一模块当中复习到的三种基本数量关系)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题目各自的数量关系,找到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就都可以用除法来做:那就是用积除以已知的因数。
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已知长方形面积和宽求长、黄豆磨豆腐等典型的除法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道题来计算,既复习了笔算除法,巩固计算方法,又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渗透了简便计算的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了计算方法的指导。
第三模块:把同一类型的三道题在数据上作文章,有在二年级时学过的表内除法,有本学期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有五六年级学到的小数除法,让学生把这三道题进行比较,观察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引导学生得出:数量关系没变,数据变了,计算方法变了,总结出:只要掌握除法含义,就可以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感悟基本数量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课件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 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 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 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动手操作、观察思考、 合作交流
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小猪
你知道10根小 摆机架飞机 吗?
5
10里有(
小羊
5
2)个5。 10就是5的( 2 )倍。
10÷5=2
用5根小棒,摆 一架 小猪
你知道15根小 棒摆机架飞机 吗?
5
5
5
10里有( )个5。 10就是5的( )倍。
15÷5=3
看图“用()里面有()个(),() 就是()的()倍”说一句话。 (1)
24里面有( )个4,24就是4的( )倍。 24里面有( )个8,24就是8的( )倍。
2、说一说,做一做。
(1)苹果3个,梨12个,梨的个数是苹 果的几倍?
梨的个数÷苹果个数 12 ÷ 3 =4
(2)萝卜6个,茄子2个,萝卜的个数是 茄子的几倍?
萝卜的个数÷茄子的个数
6
÷
2
=3
36只
说教材
说 课 程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具准备
序
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
教学内容
地位与作用
说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 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 过程和结果。
2021年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说课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工 ___,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 ___,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___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 ___。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2021年《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21年《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1年《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例4,练习十三的第2、6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一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教师:咱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猜得非常准确,其实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尝试问题,自主学习。
(1)显示例4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当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有32个同学生2:老师要求每6人一组生3: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开始吧。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提问:师: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数2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教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吗?余数2呢?生:商表示可以分5组,余数表示还多2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重点: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用乘除两步运算的数学问题。
难点:初步分析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谁?
(课件出示一个导游姐姐)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去春游,好不好?同学们,春游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起去研究,好吗?你们看,在去春游的车上,这个导游姐姐想出几道题考考我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
(课件出示题目:
1、今天我们有48个同学坐车,6人坐一排座位,需要几排座位?
2、参加春游的男同学今天打算分组活动,他们分成了7组,每组4人,参加春游的男同学共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导游姐姐出的题目一点也难不倒我们,是不是?我们都非常高兴,一路上说说笑笑,旅游车很快就来到了游乐场,这时,我们发现有所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去春游了,他们玩了一些什么项目呢?猜猜他们先玩了什么,再玩了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可是,他们在玩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是什么困难呢?你们能帮这些小弟弟、小妹妹解决吗?
1、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说。
(1)先观察两幅图,前、后两人互说。
(2)派代表在班上图意。
然后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
(3)先 ___思考再前、后两人讨论:要想知道需要几辆碰碰车?必须先求出什么呢?
(4)派代表交流讨论情况。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呢?学生尝试解答整个问题并分别请不同方法的同学,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并揭示课题。
2、学习脱式以及运算顺序
(1)如果有学生列出了综合式:463=8(辆),则按下面步骤学习脱式写法:首先告诉学生这个式子的计算还有另一种书写格式,请大家看课本59页自学,然后问:谁愿意教老师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故意对着4写=,看学生是否有意见,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可再强调一下:原来等号要往前写一格,再用彩笔板书。
(2)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则引导:能将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再按(1)那样学习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小导游对大家刚才乐于帮助小朋友的表现相当的满意,接下来就带我们去玩游乐场所有的项目。
(课件出示整个游乐场的玩项并且每项都标有价钱)
(1)你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想玩几次?让学生尽情地说说。
(2)现在老师要聘请一位小当家,谁敢来试一试,敢进入小当家的面试挑战吗?出示第1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叫个别学生说说思路。
(3)看来同学们都很棒,但是只解决一个问题是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小当家的。
同学们还有信心再接受挑战吗?那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解决的问题吗?出示最后一题,两人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互相考考。
然后把全班分成红、黄两队来出题互考展示刚才两人考的成果。
2、通过挑战,红、黄两队个个都成为小当家了。
导游姐姐说:刚才我们玩了那么多项目又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同学们一定很渴了吧?那导游姐姐现在就带你们去分水喝,好吗?
出示60页第2题。
解完后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交流方法与思路。
四、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这篇《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 ___),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2、例题延伸:现在体育老师临时想改一改分组的情况,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
32÷6=5(组)……2(人)
32÷6=5(人)……2(人)
师: ___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学生 ___解答,反馈。
2、课件出示:
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
最多能装几辆?
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
(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说明。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的写法与格式是什么?请参考以下这篇范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 ___。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 ___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 ___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 ___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 ___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 ___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