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 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并解决。
在遇到纠纷时,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能够通 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对法律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部分受访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 独立思考并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部分受访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法律知 识进行维权或提供法律帮助。
局限性
01
02
03
知识掌握程度不一
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知识掌 握程度存在差异,这使得 他们在理解和运用法律时 存在一定的难度。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法律 意识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包括法律氛围、舆论导向 等。
缺乏实践经验
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在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 时,往往难以做出准确的 判断和应对。
05
未来展望和局限性
未来展望
持续增强
大学生法律意识在未来有望继续 增强,这既取决于社会整体法律 意识的提升,也与大学生自身的
学习和成长有关。
多元化途径
大学生将通过更多元化的途径来增 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如参与模拟法 庭、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讲座 等。
科技助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AI、VR等新技 术将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更 多可能性。
数据分析
收集到的问卷数据经过清洗和整理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挖掘,以揭 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
样本来源和特征
样本来源
本次调查选取了全国范围内的十所大学,涵盖了不同地域、 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样本特征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涉及多个专业 领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年级 和性别的学生可能在法律意识上存在差异,因此也对这些因 素进行了控制和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引言: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是充分展示其当代大学生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本次调查对某大学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 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发现约6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法律工具;约3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认识一般,认为法律只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工具;而约1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没有明确的观念。
2.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与法律有关的基本常识,如宪法、刑法、劳动法等;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在法律知识方面存在知之甚少或者几乎不了解的问题。
3. 大学生对法律运用的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只有约30%的大学生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约70%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和应对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
二、问题分析1. 法律教育薄弱现有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很多大学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相关法律教育,导致其对法律意识的了解不足,并且无法将法律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社会法治意识不强社会环境中缺乏对法律的普及宣传,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意识到身边事物中的法律规定和保护,导致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应对。
三、建议1. 加强法律教育高校应该加强法律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让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水平和法律知识储备。
2. 树立法治观念社会各个方面应当通过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对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了解法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培养其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和警惕性。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方法与实施过程•调查结果概述•详细分析•对策建议目•结论与展望录01调查背景与目的1调查背景23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水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供参考。
0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01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状况和法律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02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改进的依据,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1 2 3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了5000份有效问卷和200份个别访谈数据。
02调查方法与实施过程1调查方法23通过在线和纸质版问卷,收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状况等信息。
问卷调查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法律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访谈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
文献资料法时间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地点全国各地高校调查实施时间与地点对象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大三和大四学生样本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80份,有效回收率98%调查对象与样本03调查结果概述本次调查共涉及10所高校,采用问卷形式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为大一到大四的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
调查结果总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仅有30%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10道法律知识题目,其中最高得分仅为6道题目。
针对该结果,建议高校增加法律课程设置,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法律意识观念较为淡薄,仅有40%的学生表示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5篇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5篇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篇1在__不断与世界扩交流,全面建设农村的今天,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那么,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意识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急切想了解的问题,于是趁着暑假的机会,在我的家乡韶关市的几个乡镇展开了此次的社会调研。
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图现在,我国已进入了法制社会的时代,农村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到经济,还涉及到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用法律来调整。
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尽管每个地区各有差异,但也可致了解),意识也希望通过了解,能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的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地调查对象分别是韶关市犁市镇、长来镇、北乡镇在农村生活的居民,所被调查的人员概在1865岁之间,文化程度在小学至本科之间,无文盲。
所以,可以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以及回答我问时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调查的程序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和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不过仍是以调查问卷为主,问为辅的调查方法。
四、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__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
在爸爸的助下,这次的调查共发问卷60份,每个村各20份。
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60份全部回收,但有4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56份。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1、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12.8%b、不太了解65.3%c、不了解21.9%2、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10%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18.3%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 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法律观念、法律运用能力以及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_____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有效回收率为_____%。
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深入、更详细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法律的认知程度1、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
例如,对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的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知道一些,但不全面”。
2、对于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了解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
(二)法律观念1、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认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等错误观念。
2、在对待违法犯罪行为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表示反对,但也有少数学生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三)法律运用能力1、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
2、在签订合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不少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四)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但部分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2、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上的法律信息良莠不齐,容易误导学生。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权威认同
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法律的 权威性和公正性,但部分 学生存在疑虑和质疑。
守法意识
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较强 的守法意识,能够自觉遵 守法律法规。
法律信仰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不够坚定,需要加强法律 信仰教育。
法律行为和实践
法律行为习惯
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 不良的法律行为习惯,如违法停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严格执法和司法公正
确保执法和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
鼓励学生成立法律社团或自治组织,参与校园法治建设。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 确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分析其法律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 推进法治化进程提供参考。
调查范围和方法
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 生,包括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 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共收 集到有效问卷5000份。数据分析采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社会环境
社会舆论导向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重要影响。媒体应积极传播正确的法律观念,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社会法治环境
社会的法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直接影响。政府应加强法治建设,营造 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个人因素
个人学习态度
大学生对待法律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法律 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12篇)高校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摘要:本次调查以“高校生法制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当代高校生地法制意识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高校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并对提高高校生法制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看法。
关键词:高校生;法制意识;现状;对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化贯彻,中国正逐步向一个法治国家迈进,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法制观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确定性的因素。
高校生作为国家将来的建设者,法制观念更需加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高校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高校生法制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当前高校生法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为了深化了解高校生的法制意识状况,我们在浙江农林高校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101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果:(一)高校生的法律学问水平不高,法律学问知晓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对“你对自己驾驭的法制学问程度的评价”的回答中,只有 5.3%的学生对自己所驾驭的法制学问程度表示满足,可见当代高校生对自己所驾驭的法律学问相识程度普遍不高,法律学问水平也相对较低。
在“你知道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调查中,仍有15.8%的学生认为我国的根本法不是宪法而是其他法,可见对这一基础的法律学问还有学生不太了解,虽然高校里我们学过一些法律基础学问,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顾及自己专业的学习而缺少对法律学问的关注,我们说学问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学问的积累,就不行能形成法制观念,已受到较高水平教化的高校生的法律学问水平却不容乐观。
(二)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习惯在调查中,被问到“在你全部的经验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只有31.6%的少数有过维权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生缺少践行法律行为,没有形成法律习惯。
回答“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只有26.5%的学生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爱护自己,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来解决,但也有10.5%的学生会采纳武力或者是忍气吞声。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23•引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分析目录•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建议•结论01引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缺乏对法律的认知和尊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面临法律风险。
0102调查目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态度和行为,为高校开展针对性的法律教育提供依据。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不同类型高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并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等。
调查方法02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大部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涉及专业领域的法律知识掌握不足。
法律知识储备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法律意识教育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持怀疑态度,缺乏对法律的信仰。
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作用,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权大于法”的观念。
法律意识观念法律信仰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考试作弊、偷盗等。
遵守法律法规大部分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仍有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采取非法手段维权。
维护自身权益03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分析法律认知不足的原因法律教育缺失许多大学并未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
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学生成长环境中缺乏法律教育和引导,导致法律认知基础薄弱。
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有限,如课堂、网络等,限制了其法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经典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优秀4篇)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为了让您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4篇经典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1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此次调查选择的是高校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大四学生。
3调查方法与过程4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始问卷见附录)你的性别A男 45.61% B女 54.39%你的你所在年级A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A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法治进程和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包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法律的态度和看法、运用法律的能力等方面,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更真实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1、大部分大学生对基本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宪法、民法、刑法等,但了解程度较为肤浅,仅停留在表面。
2、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如商法、经济法等,了解的学生较少。
3、在法律条款的具体内容方面,很多学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
(二)对法律的态度和看法1、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维护公平正义。
2、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全保障个人权益,对法律的权威性存在一定的怀疑。
3、对于遵守法律,大部分学生表示会自觉遵守,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违反法律。
(三)运用法律的能力1、当遇到法律问题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和途径。
2、对于法律程序和法律救济途径,很多学生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通过合法渠道解决法律纠纷。
(四)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很多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实践案例。
2、网络、电视等媒体也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精选篇1)一、调查方法这次调查对象是郑州航院各年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的方式是发放和填答电子调查问卷。
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通过互联网,借鉴相关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不记名。
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
调查问卷工发放160份,回馈的有效资料为112份。
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占应调查对象的70%。
二、调查问卷内容题1:你会主动要求学校确定你的权利吗:A只有有事情发生,和个人利益冲突,就会要求确认b涉及重大利益c不会,就算是问了,别人也不会理会你啊d想什么呢,这可是在天朝题2:“依法治国”的“法”是指a:仅指宪法等“法律”级的法律;b:整个法律体系;c:主要指宪法,即“依宪法治国”;d:法治的精神题3:“法律至上”的含义a:任何人都要守法;b:法律的效力高于道德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c:一切按既定的法律规则办,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d: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题4:现在很多公交车都没有按时到站甚至是延迟15分钟才到车站,你怎么看?A可能因为堵车吧,可以原谅 b一边等待,一便在心里臭骂 c打出租车走,不坐了 d打电话或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题5: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题6:法律的作用a:法律目前基本是灵丹妙药;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适用的范围;c:法治在任何情况下都胜过人治;d:应坚持“德主刑(法律)辅”的原则。
题7: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a:已经是法治社会;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使用的范围;c:各方面都差得很远;d:整体上看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题8:法治的关键在于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必须保证法律是良好的;c:官员守法,受到法律的有效监督;d:大家都信仰法律,自愿服从法律的统治题9:如果你发现你的个人资料被其他人转售,你会怎么办‘A自认倒霉 b向周围人抱怨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c直接与之理论 d根据有关法律,积极维权题10:如果在商场买回来的东西有质量问题,你会:A拿着小票去商店要求赔偿 b把东西放一边或扔了,然后心里想再也不去哪里买东西了 c人人都买,就我的有问题,自认倒霉呗 d找回那家店,跟老板吵一架去在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先后学习了《思修(全名)》、《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_概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想想道德建设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说到法律意识,可能不少同学会觉得,“哦,这个我知道”,就像考试前背下的那些知识点,觉得自己掌握了。
但真要谈到法律是什么时候、怎么用、该怎么处理,它可能就变得有点模糊了。
毕竟,谁会在大学里每天拿着法典研究?可问题是,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你没发现吗?有时候你以为是小事,结果搞不好就会陷入麻烦。
最近,我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了一次调查,嗯,收获颇丰,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一唠这个话题。
说实话,大家对法律的了解,基本上就是停留在“犯法会进监狱”这种表面印象。
大家普遍知道“别偷东西”“别打架”这些,但一旦涉及到更复杂的法律问题,大家就像触电一样,立马躲开。
比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摩擦,大家要么选择沉默,要么觉得“没啥大不了”,直到事态升级才开始后悔。
这就是我调查里看到的普遍情况。
结果就是,当这些问题真的出现在我们身边时,大部分人都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去应对。
然后,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同学对于法律的态度是“我不碰它,它也不会找我”。
这种心态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你说是不是呢?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没干过坏事,就能高枕无忧。
但现实是,你可能根本不小心就碰上了法律的雷区。
比如在网络上随便发个微博,评论别人两句,结果因为诽谤被起诉,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法律免疫体。
再比如有些同学觉得打个小广告、做个小生意没什么大问题,最后因为非法经营罪被警察带走,才意识到法律原来没那么“高高在上”,它就是在我们身边,随时都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家对法律的认知存在不足,但也并不是完全无知。
比如在一些基本的法律问题上,大家还是有点感觉的。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们最了解的法律常识往往是“未成年不允许饮酒”这类比较简单的规定。
甚至很多同学知道,一旦发生事故要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或者有些人知道遇到合同纠纷时,最好先找律师咨询一下。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一秉承学院团委“实践报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
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
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⑴、你生长在()A、农村74%B、城市26%⑴、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A、有18%B、没有8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
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⑴、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A、能24%B、不一定能14%C、大部分能62%⑴、⑴⑴、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A、三个月22%B、六个月48%C、一年3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⑴、⑴三、原因分析(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02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概况
202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概况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犯罪倾向组织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
进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
2.2调查研究的方法9我们通过积极汲取现有的关于法律意识培养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研究,更加理性地思考与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这次所做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心理分析法等,试图多角度、多视野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2.3调查研究的意义2.3.1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
其中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而法律意识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3.2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欠缺,导致他们在遇事后会比较盲从并易冲动,从而诱发犯罪的产生。
大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2.3.3有利于实现法治的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实现法治现代化能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当今法治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意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分析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本科和专科学生。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 50 名大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1、大部分大学生对基本法律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和系统。
例如,对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常见法律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具体条款和细节则了解较少。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法学专业的学生明显优于其他专业,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表示在学校教育中法律课程的设置较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
(二)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1、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反映法律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实践环节。
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法制节目和案例报道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但存在信息不准确、片面等问题。
3、家庭环境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
部分家庭缺乏对法律的重视和教育。
(三)对法律的态度1、多数大学生认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法律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认为可以通过人情关系来解决纠纷。
(四)法律行为1、在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真正采取行动的较少。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篇)范文(一)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敏捷的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任,因此没有确立对法律的权威。
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不成熟。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
当前大学生在违法犯罪面前,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正义感。
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大多仅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导,而不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 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
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总之,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起来。
但是,众所都知,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也是维护正当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
因此,我们进行了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希望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
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
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调查方式:2011年10月1日至12月1号,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共征集问卷97份。
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对象:当代大学生五、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共100人,调查情况如下:1、你在哪里长大()A 城市B 农村选项小计比例A 城市35 35%B 农村65 6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2、对于盗版问题()A 很反感B 无所谓,便宜就好C 根据质量而定D 向有关部门举报3、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你的做法()A 明哲保身,视而不见B 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C 报警D 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E 说不清选项小计比例A 明哲保身,视而不见11 11%B 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50 50%C 报警13 13%D 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7 7%E、说不清19 1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4、甲、乙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买房需要,甲向乙借款二万元,五年内归还,您认为甲应当写借条给乙吗?()A、不用写B、应当写C、写不写都无所谓D、说不清选项小计比例A、不用写10 10%B、应当写81 81%C、写不写都无所谓8 8%D、说不清 1 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5、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6、你对闯红灯的看法()A 不闯,违反交通规则 B大家都闯,我也闯 C 看情况7、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B、缺乏法律知识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选项小计比例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30 30%B、缺乏法律知识52 52%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18 1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8、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B、偶尔C、从不选项小计比例A、经常12 12%B、偶尔73 73%C、从不15 1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9、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时,你觉得()A、能学到东西 B 太形式没意义C不愿去,浪费时间 D 没参加过10、当你和你的家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A拿起法律的武器 B诉诸武力 C通过关系解决D根本没有在意过 E 感觉委屈但也无能为力选项小计比例A 拿起法律的武器64 64%B 诉诸武力 5 5%C 通过关系解决19 19%D 根本没有在意过 4 4%E 感觉委屈但也无能为力8 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1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A 非常有用B 一般C 基本没用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1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A 电视上 B报纸上 C 学校课本上 D 家庭的影响 E 其他13、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学期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A 20次以上B 10次C 5次D 5次以下E 0次选项小计比例A 20次以上 4 4%B 10次9 9%C 5次18 18%D 5次以下47 47%E 0次22 2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14、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A 希望B 无所谓C 不希望15、您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A 法大于权B 权大于法C 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D 说不清选项小计比例A、法大于权11 11%B、权大于法45 45%C、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34 34%D、说不清10 1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0(一)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及对法律知识来源的认识据调查我们发现有62%的大学生不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使用期最长时间。
由此可知他们对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无疑对以后的就业等有一定影响。
而对于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时,37%的大学生认为能学到东西愿意去,47%的大学生觉得太形式没意义,8%的大学生不愿去,觉得浪费时间,而没参加过的大学生8%。
令我们欣慰的是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占79%,觉得无所谓的占20%,但还是有1%的大学生不希望多了解法律。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51%是来自于学校的教育,28%是来源于电视,8%来源于报纸,受家庭影响的只占3%,其他来源的占10%。
这无疑表明了大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二)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及能力通过对学生遇到盗版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向有关部门举报的人只占4%,绝大多数是根据质量而定。
而当大学生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有11%的人选择明哲保身,视而不见;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占50% ,选择报警的只占13%,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的占7%,19%的大学生觉得说不清。
接着我们又调查了大学生对闯红灯问题的看法,发现选择不闯,违反交通规则的占60% ,还有6%的大学生选择,大家都闯,我也闯;34%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
而当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的只占64%,诉诸武力的占5%,通过关系解决的占19%,根本没有在意过的占4%,还有8%的大学生感觉委屈但也无能为力。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还有部分大学生不选择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据调查,我们发现有52%的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只占18%,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占30%。
这很明显的表明大学生缺乏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识阶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三)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法无处不在,法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工具。
但据调查还有20%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50%的认为一般,甚至还有5%的大学生觉得基本没用。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学生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呢?为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发现只有1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大于权,而认为权大于法的占45%,34%的大学生认为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还有10%得大学生觉得说不清。
这一方面说明了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六、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一)学生发面的原因(1)缺乏主动性和远见性根据调查了解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而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法律知识。
而且,法律知识有相当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的相关课程,也只是要求考试过关就行,对于学校举行的法律知识讲座,去的人更是少上加少。
这样逐渐形成不良风气,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大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并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长远作用以及有形和无形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很难有扎实的法律基础。
(2)缺乏实践性根据访谈,一部分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好像真的离我们很远,我们在课堂学到的知识长时间不用,缺乏实践,很快也就忘记了。
在我们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只是详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考验,因此大学生只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却不会应用,只是流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