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丁醇发酵菌的分子遗传改造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发酵工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下列产品中属于发酵第三个阶段代表性的主要产品是()A:酒精 B:青霉素 C:甘油 D:枸橼酸 E:胰岛素答案:青霉素2.下列不属于发酵过程常利用的微生物的选项是()A:霉菌 B:酵母细胞 C:放线菌 D:大肠杆菌 E:CHO细胞答案:CHO细胞3.发酵工程主要涉及内容包括()A:菌的代谢与调控 B: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 C: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 D:培养基灭菌 E:菌种构建与筛选答案:菌的代谢与调控;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培养基灭菌;菌种构建与筛选4.根据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不同分为()A: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B:微生物酶发酵 C:基因工程细胞发酵 D:微生物菌体发酵 E: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答案: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酶发酵;基因工程细胞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5.维诺格拉斯基(Winograsky)和贝杰林克(Beijerink)建立丙酮-丁醇单菌发酵,实现真正的无杂菌发。
()A:错 B:对答案:错6.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是现代发酵工业的开端。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初级代谢产物的是()A:核酸 B:核苷酸 C:色素 D:脂肪酸 E:酒精答案:核酸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生素只有一种组分 B:一种菌只能产生一种抗生素 C:次级代谢产物在菌体生长阶段大量产生 D:L-氨基乙二酸是青霉素合成底物答案:一种菌只能产生一种抗生素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底物只能被一种酶催化 B: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酶催化 C:次级代谢而产物的合成酶对底物要求的特异性不强 D: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不能共用前体答案: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酶催化4.下列属于青霉素构建单位的是()A:L-缬氨酸 B:L-半胱氨酸 C:L-α-氨基乙二酸 D:L-谷氨酸 E:L -组氨酸答案:L-缬氨酸;L-α-氨基乙二酸;L-谷氨酸5.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后的修饰包括()A:氨基化 B:羟基化 C:酰基化 D:甲基化 E:糖基化答案:氨基化;羟基化;酰基化;甲基化;糖基化6.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常见的调节蛋白活性的方式,即在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蛋氨酸残基的羟基进行磷酸化。
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的动力学
主要内容
1
概述 发酵条件究进展
4
一、概述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属于梭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能产生丙酮和丁醇等 溶剂的厌氧芽孢杆菌。菌落呈圆形,灰白色,半透明,表 面有光泽。 该菌的发酵分为两个阶段:产酸阶段和产溶剂阶段。 产生的溶剂有丙酮、丁醇、乙醇,比例为3:6:1,此发酵又 叫做ABE发酵。 在产酸阶段菌体生长迅速,乙酸和丁酸不断积累,pH 下降,当pH下降到一定值时,代谢转向产溶剂阶段,乙酸 和丁酸被消耗。在产溶剂后期,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以及 代谢物的毒性,菌体逐渐衰亡,产生芽孢。
其中,KIP和n为丁醇的抑制常数
上述方程中有μmax、KS、KIP、n四个模型参数,南京 工业大学焦敏等人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是借助于生物进化的规律,通过繁殖、遗传 和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一步一步地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而且对目标函数不要求连续、可微。对于生化反应动力学 参数估算,实质上是对微分方程组模型参数的估算问题。 焦敏等人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 化估算。他们事先设定了一些pH,在这些不同的pH下分别 使用MATLAB编写M程序从而优化上述四个参数。
二、发酵条件的选择
1.碳源的选择
江南大学有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粉和淀粉 作为碳源要明显强于葡萄糖。
2.温度的选择
37 ℃为最佳发酵温度。
3.初始pH的选择
江南大学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初始pH为5.2时溶剂产量最 高。而四川大学的研究者用葡萄糖和酵母膏作碳源时,得 出的结论是初始pH为6.8时总溶剂量达到最大。
4.接种量的选择
7%为最佳接种量。
三、发酵动力学简介
基于pH控制的丙酮丁醇间歇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
化 工 自 动 化 及 仪 表
第3 8卷
基于 p H控 制 的 丙 酮 丁 醇 间歇 发 酵 过 程 动 力 学 模 型
焦 敏 张 浞 姜 岷 孙佰 军 苗大龙 王玲 玲
( 南京工业大学 a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 . b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京 211) 186
0 1 MgO 和 K P 4 ,H 6 0 ., S 4 H2O p . 。 1
收稿 日期 :0 10 -5 修改稿) 2 1 -32 (
第 7期
焦
敏等. 基于 p H控 制的丙 酮丁醇间歇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
83 5
物 发酵 过程动 力 学 结 构 的基 础 上 J对 丙 丁发 酵 , 的实验 过程进 行 了相 关 分 析 和研 究 , 做 如 下 假 并
1 丙丁 间歇发 酵过 程动 力学模型
1 1 实验简 介 . 1 1 1 生 产菌种 ..
钠控制 发酵液 的 p H值 , 而实 现丙 丁 间歇发 酵 。 进 本次 实 验从 中获得 的 p H值 数 据 共 6组 , 别 为 分 4 3 4 5 4 7 4 9 5 2和 5 5 其 中前 5组供建 模 . 、. 、 . 、. 、. .,
也趋于成熟 , 但共原料成本 昂贵, 没有竞争力 。 南 京工业大 学材 料化学 工程 国家 重点实验 室拟 采
用 自然 界 中分 布 最 广 、 产 量 最 大 的 纤 维 资 源 生
由生物传感 仪离线取 样测定 葡萄糖 量 。
1 1 5 光密 度检 测 .. 采 用紫外可 见分光 光度计检 测光密 度 。
设 :
l, — 主产物 丙酮 的得率 系数 ; ,— P m—— 细 胞 的维持 系数 , h~; 。 、 卢 _ 模 型参 数 。 O 、『一 t 2 基 于 自适应 遗传 算法 的模型 参数 优化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生物技术进展2020年㊀第10卷㊀第4期㊀432~437CurrentBiotechnology㊀ISSN2095 ̄2341研究论文Articles㊀收稿日期:2020 ̄03 ̄09ꎻ接受日期:2020 ̄05 ̄13㊀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药专项(19272402D)ꎮ㊀联系方式:王欢E ̄mail:bear198338@126.comꎻ∗通信作者牛昆E ̄mail:ncnk@163.com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王欢ꎬ㊀武芳ꎬ㊀牛昆∗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ꎬ石家庄050035摘㊀要:为了提高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的丁醇耐受能力和培养基总糖产丁醇的转化率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ꎬ研究了溶菌酶浓度及其作用时间㊁再生培养基种类㊁55ħ条件下菌体致死时间㊁不同PEG分子量以及作用时间㊁Ca2+和Mg2+不同的添加量对丙酮丁醇梭菌原生质体制备㊁融合㊁再生的影响ꎬ得到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丙酮丁醇梭菌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ꎬ同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了融合菌的产溶剂能力并计算总糖转化率ꎮ结果显示ꎬ最终得到的215I菌株的总糖转化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4.7%ꎬ产丁醇能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2.2%ꎬ并且发现1株融合菌能产生新物质ꎮ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在丙酸丁醇梭菌育种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潜力ꎬ通过融合得到的菌株为丁醇生产奠定了基础ꎮ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ꎻ丁醇ꎻ原生质体ꎻ融合DOI:10.19586/j.2095 ̄2341.2020.0029StudyonProtoplastFusionandBreeding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WANGHuanꎬWUFangꎬNIUKun∗NewDrugR&DCo.ꎬLtd.ꎬNorthChinaPharmaceuticalGroupꎬShijiazhuang050035ꎬChinaAbstract:Thestudywasairmedtoimprovethebutanoltolerance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andincreasetheconversionrateoftotalsugarinculturemediumtoproducebutanolbytheprotoplasmicfusionmethod.Theeffectofconcentrationoflysozymeanditsactiontimeꎬthetypeofregenerativemediumꎬthetimeofthermaldeathat55ħꎬdifferentPEGmolecularweightsandtheactiontimeꎬCa2+ꎬMg2+additionswithdifferentamountsonClostridiumacetobutanolprotoplasmpreparationꎬfusionꎬregenerationwasstudied.WeobtainedasetofcomparativesystemofClostridiumacetobutanolprotoplasmfusionconditions.Andwedetectedthesolventproductioncapacityofthefusionbacteriabygaschromatographyandcalculatedthetotalsugarconversionrate.Resultsshowedthatꎬthetotalsugarconversionrateofthefinalobtainedstrain215Iwas34.7%higherthantheoriginalstrainꎬandthebutanolproductioncapacitywas32.2%higherthantheoriginalstrainꎬandonefusionstrainwasfoundtoproducenewsubstances.Theprotoplasmicfusionmethodispromisinginthebreeding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ꎬandthestrainsobtainedbyfusionprovideabasisforfurtherexperiments.Keywords: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ꎻbutanolꎻprotoplastsꎻfusion㊀㊀丙酮丁醇发酵工业中的菌种主要是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ꎬ统称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ꎬ简称丙酮丁醇梭菌ꎮ传统菌株主要产生丙酮㊁丁醇㊁乙醇ꎬ三组份的含量比为3ʒ6ʒ1ꎮ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ꎬ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元酸丁酯类增塑剂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ꎮ丁醇还可用来生产丁醛㊁丁酸㊁丁胺和醋酸丁酯ꎬ它们可用作树脂㊁油漆㊁粘接剂的溶剂ꎬ也可用作油脂㊁药物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ꎮ近年来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ꎬ丁醇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ꎮ与甲醇和乙醇相比ꎬ丁醇在性能上与汽油更为接近ꎬ因此引起了研究者和企业更多的关注[1]ꎮ目前生产上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丁醇毒性问题ꎬ丙酮丁醇梭菌自身产生丁醇ꎬ但随着发酵液中. All Rights Reserved.丁醇浓度的提高却又破坏了适合梭菌细胞生长的pHꎬ降低了细胞内的ATP水平ꎬ抑制了菌体对葡萄糖的吸收[2]ꎬ解决这一关键问题ꎬ就菌株而言ꎬ必须提高梭菌自身的丁醇耐受性ꎮ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通过酶解方法来去除两个亲本的细胞壁ꎬ在渗透压很高的环境下能够释放出原生质体ꎬ利用助溶剂将两个亲本原生质体在此条件下进行融合ꎬ促使聚集ꎬ先进行异核体融合ꎬ然后进行核融合ꎬ使其交换染色体ꎬ实现基因重组ꎬ这种技术打破了微生物的种间界限ꎬ实现了非亲缘菌株的基因重组[3 ̄4]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将DNA或者RNA有效并且完整地传递ꎬ使更多的远缘物种的基因得以重组[5]ꎮ原生质体融合的特点包括:杂交频度很高ꎬ即原生质体融合频率明显高于有性杂交ꎻ限制少ꎬ即不同种属间也能杂交ꎻ遗传物质传递更完善ꎻ提高多菌株融合的可能性ꎮ姜雄韬等[6]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了产细菌素能力强的融合菌株ꎮSun等[7]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了能在高温条件下产胞外多糖的融合菌株ꎮWorawan等[8]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由Monascus属黄突变体的融合子ꎬ用于增强黄色颜料的生产ꎮ对于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的原生质体实验只涉及到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过程ꎬ而对丙酸丁醇梭菌原生质体融合的介绍尚未见报道ꎮ本研究选用的两株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菌株丙酮丁醇梭菌HY1214㊁HY1710ꎬ对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㊁再生及融合条件进行了研究ꎬ并利用PEG(聚乙二醇)介导遗传转化将外源DNA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ꎬ从而改变细胞膜透性以利于DNA进入[9]ꎮ本研究希望获得丁醇耐受性较高的融合菌株ꎬ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ꎮ1㊀材料和方法1.1㊀材料1.1.1㊀菌株㊀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 ̄tylicum)HY1214(可耐受13g L-1丁醇)及HY1710(可耐受10g L-1丁醇)生产菌株ꎬ由本实验室保存ꎮ1.1.2㊀试剂和酶㊀融合试剂50%(体积分数)PEG1000㊁PEG4000㊁PEG6000(鼎国公司)ꎻPPM:葡萄糖10gꎬ无水硫酸镁0.08gꎬ一水硫酸锰0 0063gꎬ七水硫酸亚铁0.0083gꎬ磷酸氢二钾0 784gꎬ磷酸二氢钾0.224gꎬ水解酪蛋白0.8gꎬ对氨基苯甲酸0.001gꎬ生物素2μgꎬ蔗糖0.3mol L-1ꎬ二水氯化钙50mmol L-1ꎬ六水氯化镁50mmol L-1ꎬ调pH到7.5[10]ꎻ溶菌酶(Sigma公司)ꎮ1.1.3㊀培养基㊀RCM培养基:酵母提取物3gꎬ牛肉膏l0gꎬ蛋白胨10gꎬ可溶性淀粉1gꎬ葡萄糖5gꎬ半胱氨酸盐酸盐0.5gꎬNaCl3gꎬNaAc3gꎬ定容到l000mL[11]ꎻSRA培养基:葡萄糖10gꎬ无水硫酸镁0.08gꎬ一水硫酸锰0.0063gꎬ七水硫酸亚铁0.0083gꎬ磷酸氢二钾0.784gꎬ磷酸二氢钾0 224gꎬ水解酪蛋白3gꎬ二水氯化钙4gꎬ六水氯化镁5gꎬ酵母提取物8gꎬ天冬酰胺1gꎬ半胱氨酸0.5gꎬ定容到1000mL[10]ꎻPDA培养基:马铃薯6.0gꎬ葡萄糖20.0g[11]ꎬ用于梭菌培养和再生ꎻ6%玉米醪糟培养基:60g玉米面熬制30minꎬ定容到1000mLꎬ用于发酵种子的制备ꎻ8%玉米醪糟培养基用于发酵验证ꎻ5%玉米醪糟平板加入1 5%的琼脂ꎬ用于丁醇耐受菌筛选ꎮ1.2㊀实验方法1.2.1㊀原生质体制备㊁融合㊁再生条件的选择首先将计划融合的两个生产菌株ꎬ在厌氧条件下ꎬ使用溶菌酶进行破壁ꎬ制备原生质体ꎻ将其中1株梭菌的原生质体在55ħ下致死ꎻ再将两株菌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ꎬ使其基因组能够产生随机的置换或重组ꎻ对融合的原生质体进行再生ꎬ从而得到遗传性状有所改变的融合子[12 ̄17]ꎮ实验对原生质体的制备㊁融合㊁再生条件设置梯度筛选最优条件ꎮ①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筛选ꎮ酶作用温度37ħꎬ破壁浓度为2㊁3㊁4㊁5mg mL-1ꎬ破壁时间为10㊁20㊁30㊁40㊁50㊁60minꎬ分别进行镜检ꎬ破壁完成后使用细菌计数板对球形原生质体进行计数[11-16]ꎻ②再生培养基种类筛选ꎮ本实验选用了RCM㊁PDA㊁SRA固体培养基作为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14]ꎬ将丙酮丁醇梭菌使用4mg mL-1的溶菌酶作用30minꎬ涂于3种培养基的平板上ꎬ以确定各种培养基再生能力的强弱ꎮ将经过PEG诱导融合的菌体使用PPM洗净后ꎬ以相同的量接种于RCM㊁PDA㊁SRA固体培养基上ꎬ厌氧箱中ꎬ37ħ培养2~3d后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ꎻ③致死时间的确定ꎮ将丙酮丁醇梭334王欢ꎬ等: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菌使用4mg mL-1的溶菌酶作用30minꎮ离心产生的油状沉淀ꎬ根据实验目的将两株菌之一进行热致死ꎬ在55ħ10㊁20㊁30㊁40㊁50㊁60min时分别将菌体涂布于之前确定的SRA平板上[13]ꎬ观察HY1214的致死时间ꎻ④PEG分子量与作用时间的确定ꎮ将55ħꎬ30min致死的HY1214原生质体与HY1710的原生质体混合均匀ꎬ分别使用50%PEG1000㊁PEG4000㊁PEG6000对原生质体诱导融合不同时间[10ꎬ15 ̄16]ꎬ离心ꎬ去上清ꎬ再使用PPM缓冲液将菌体洗涤一次ꎬ观察三种分子量的PEG作用不同时间的诱导融合能力ꎻ⑤Ca2+㊁Mg2+溶液的终浓度的确定ꎮ待原生质体经PEG40005min诱导融合以及PPM洗净后分别加入不同量Ca2+㊁Mg2+的溶液(25㊁50㊁75㊁100㊁125mmol L-1)[5]ꎬ将原生质体混匀ꎬ均匀涂布于SRA固体培养基上ꎮ厌氧箱中ꎬ37ħ培养2~3d后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ꎮ通过这些条件的变化对丙酮丁醇梭菌原生质体制备㊁融合㊁再生的影响ꎬ来得到合适的原生质体操作条件ꎮ1.2.2㊀融合子的筛选㊀融合再生后ꎬ将平板上的菌落洗下后接种于含有13㊁15㊁18g L-1丁醇的液体SRA培养基中进行耐丁醇梯度筛选ꎬ厌氧条件下ꎬ37ħ培养16hꎬ将有菌体生长的发酵液离心后ꎬ用余液将菌体悬起ꎬ涂布于5%玉米醪糟平板上ꎬ厌氧箱中ꎬ37ħ培养2~3dꎬ挑选透明圈较大的菌株ꎬ制种后分别接入8%的玉米醪糟中进行发酵验证ꎬ通过气相色谱检测丙酮㊁乙醇㊁正丁醇产量ꎬ计算正丁醇以及总溶剂的转化率ꎮ1.2.3㊀残糖的测定㊀使用菲林试剂方法测定残糖[17]ꎬ取发酵液检测发酵终点糖的利用情况ꎮ1.2.4㊀发酵产物检测㊀仪器:GC ̄7890A(AgilengtTechnologies)ꎻ色谱柱:DB ̄624(30mˑ0.32mmˑ1.8μmꎬAgilengtTechnologies)ꎻ检测器:FID(300ħ)ꎻ载气:N2ꎻ温度模式:1阶程序升温ꎬ初温55ħꎬ保持8minꎬ速率45ħ min-1ꎬ终温190ħꎬ保持9minꎻ分流比:30ʒ1ꎻ进样方式:自动进样器(AgilengtTechnologies)ꎬ进样量:0.2μLꎻ定量方法:内标法ꎬ内标物:异丁醇(分析纯)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本实验选择溶菌酶进行破壁ꎬ溶菌酶作用温度37ħꎬ设置不同的破壁浓度和时间分别进行镜检ꎬ破壁完成后使用细菌计数板对球形原生质体进行计数ꎬ绘制曲线如图1ꎮ图1㊀不同浓度溶菌酶及作用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Fig.1㊀Effect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andactiontimeoflysozymeonprotoplasmformation根据图1可以看出:当溶菌酶浓度小于4mg mL-1时ꎬ溶菌酶不能完全达到破壁目的ꎬ酶与细胞作用较弱ꎻ当溶菌酶浓度为5mg mL-1时ꎬ菌体短时间内被大量溶解ꎬ不易控制ꎬ而在4mg mL-1的溶菌酶作用下ꎬ出现一条比较清晰的原生质体形成曲线ꎬ形成的原生质体状态相对稳定ꎬ因此选择4mg mL-1的最终溶菌酶使用浓度ꎬ4mg mL-1的溶菌酶在作用30min时ꎬ原生质体浓度达到最高值ꎬ因此决定使用4mg mL-1的溶菌酶作用30min作为最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ꎮ2.2㊀各种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本实验选用了RCM㊁PDA㊁SRA固体培养基作为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ꎮ将经过PEG诱导融合的菌体接种于RCM㊁PDA㊁SRA固体培养基上ꎬ37ħ培养2~3d后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ꎬ培养基种类与菌落形成数如图2ꎮ图2㊀不同培养基的对菌体再生的影响Fig.2㊀Effectsofdifferentmediaonprotoplasmregeneration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434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从图2中可以看出ꎬ在SRA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最多ꎬSRA固体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能力最强ꎬ因此选择SRA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进行实验ꎮ2.3㊀菌株HY1214原生质体致死时间的确定将丙酮丁醇梭菌使用4mg mL-1的溶菌酶作用30minꎮ在55ħ10㊁20㊁30㊁40㊁50㊁60min时分别将菌体涂布于SRA平板上ꎬ观察HY1214的致死时间ꎬ由图3可见ꎬ发现HY1214菌株原生质体在30min时致死率达到100%ꎬ决定选用55ħ作用30min作为HY1214菌株原生质体的致死条件ꎮ图3㊀不同致死时间对菌株HY1214原生质体的致死效果Fig.3㊀Lethaleffectofdifferentlethaltimeonprotoplasmregeneration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2.4㊀PEG分子量与作用时间的确定分别使用50%PEG1000㊁PEG4000㊁PEG6000对原生质体诱导融合不同时间[10]ꎬ观察3种分子量的PEG作用不同时间的诱导融合能力ꎬ结果如图4ꎮ从图4可以看出ꎬ长时间的作用并不能增加PEG的诱导融合作用ꎬ反而对原生质体融合与再生不利ꎬPEG4000在与原生质体混合物作用5min时ꎬ产生的菌落最多ꎬ故采用PEG4000融合5min作为最终的诱导融合条件ꎮ2.5㊀Ca2+㊁Mg2+对原生质体再生能力的影响一定浓度的Ca2+㊁Mg2+有利于细胞膜的稳定性ꎬ对原生质体再生有一定作用[10]ꎮ在本实验中ꎬ待原生质体经PEG40005min诱导融合以及PPM洗净后分别加入不同量的Ca2+㊁Mg2+溶液ꎬ菌体再生数量与Ca2+㊁Mg2+的溶液加入量关系如图5所示ꎮ从图5中可以看出ꎬ当Ca2+㊁Mg2+溶液的终浓度分别为50㊁75mmol L-1时ꎬ使得原生质体膜稳定程度最高ꎬ对原生质体再生能力促进最为明显ꎬ因此选用Ca2+㊁Mg2+溶液的终浓度分别为50㊁75mmol L-1作为最终的离子添加浓度以促进原生质体再生ꎬ达到实验目的ꎮ图4㊀不同PEG分子量和作用时间对原生质体融合影响Fig.4㊀EffectofdifferentPEGmolecularweightsandtimeofactiononprotoplasmicfusion图5㊀加入不同浓度的Ca2+㊁Mg2+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Fig.5㊀Effect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Ca2+andMg2+onprotoplasmicregeneration2.6㊀高产及新性状筛选融合再生后ꎬ将平板上的菌落洗下后接种于含有13㊁15㊁18g L-1丁醇的液体SRA培养基中进行耐丁醇梯度筛选ꎬ通过气相色谱检测丙酮㊁乙醇㊁正丁醇产量ꎬ计算正丁醇以及总溶剂的转化率ꎬ结果见表1ꎮ在相同的总糖与发酵条件下ꎬ215I㊁215II与原始菌株相比ꎬ丁醇与总溶剂的转化率都有提高ꎬ因此产量也就得到了提高ꎮ215I的表现最突出:丁醇转化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4.7%ꎬ产丁醇能534王欢ꎬ等: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表1㊀融合菌株的产量、转化率与原始菌株的比较Table1㊀Yieldandconversionrateoffusionstrainscomparedtotheoriginalstrain菌株名称总糖/(g L-1)发酵时间/h残糖/(g L-1)丙酮/(g L-1)乙醇/(g L-1)正丁醇/(g L-1)总溶剂/(g L-1)丁醇转化率总溶剂转化率215I68.4483.47.8281.67714.70024.20522.64%37.24%215II68.4482.07.7711.51914.48223.77321.81%35.81%1214ck68.4482.26.9160.89311.12318.93216.81%28.60%1710ck68.4482.65.4792.2359.85217.56614.97%26.70%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2.2%ꎬ达到了本实验设计的最初目的ꎬ最直接地体现了产量的提高ꎮ在不断的筛选过程中ꎬ发现有的融合子产生了新的物质ꎬ而且经过鲜菌体以及芽孢发酵重复验证后ꎬ产物非常稳定ꎮ结果见图6ꎬ通过对色谱图的比较可以看出融合菌株P1147在丙酮峰之后有一新物质峰出现ꎬ首先怀疑是酸类物质的相应峰ꎬ但在调节pH为中性后ꎬ该峰并没有消失ꎬ有可能该物质是醇或酯类物质ꎬ还需进一步进行鉴定ꎮA:HY1710发酵液色谱图ꎻB:P1247菌株发酵液色谱图图6㊀融合菌株P1147与原始菌株HY1710发酵液气相色谱图比较Fig.6㊀ComparisonoffermentationliquidsbetweenfusionstrainP1147andoriginalstrainHY1710withgaschromatograms3㊀讨论实验中发现梭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效果跟菌龄有很大关系ꎬ采用对数期中期[2]的菌体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破壁率和再生率ꎬ考虑可能的原因是:在对数期早期ꎬ细菌相对脆弱ꎬ对不利因素抵抗能力差ꎬ一旦失去细胞壁ꎬ较难再生ꎻ对数期中期菌体较为均一ꎬ细胞壁处于最薄的状态ꎬ易于与体外溶菌酶作用ꎬ同时细胞膜具有韧性ꎬ再生能力强ꎻ对数期后期原生质体包膜会形成褶皱ꎬ再生率下降ꎮ经过反复实验与OD值比较ꎬ发现实验菌株在16h时最易破壁ꎬ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最高ꎮ有文献报道ꎬ一定浓度的Ca2+㊁Mg2+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酶类与多糖类物质ꎬ能够影响渗透压ꎬ防止渗透压的剧烈变化对原生质体膜[18]的不良影响ꎬ对原生质体的再生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ꎮ因此在本实验中加入了Ca2+㊁Mg2+ꎬ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同[10]ꎬ加入后再生平板上的菌落数明显增多ꎬCa2+㊁Mg2+对原生质体的再生起到了促进作用ꎮ本实验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生产菌株原生质体形成㊁融合以及再生条件的摸索ꎬ得到了适合该生产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ꎮ目前国内关于丙酸丁醇梭菌原生质体融合方面的研究尚无报道ꎬ国外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只涉及到原生质体的破壁与再生ꎬ本文首次对丙酸丁醇梭菌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全面阐述ꎮ对于原生质融合关键是出发菌株的选择ꎬ本实验所选菌株HY1710的特点为发酵速度较快ꎬ但是耐丁醇能力较差ꎬ因此产溶剂能力较差ꎬ碳氮源的转化利用效率较低ꎻ菌株634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HY1214发酵速度缓慢ꎬ但细胞膜耐丁醇能力较强ꎬ相应的产溶剂能力较强ꎬ实验根据原生质体融合具有 去除不良性状ꎬ产生优异性状 的特点ꎬ通过两株菌之间的原生质体融合ꎬ使得耐丁醇能力得到显著提高ꎬ提高了碳源的转化效率ꎬ达到优化菌株的目的ꎮ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实验ꎬ在300多株融合子中筛选得到了215I㊁215II㊁P11473株能够稳定遗传的㊁性状较为优秀的菌株ꎬ使得正丁醇的转化效率得到了提升ꎬ节约了发酵成本ꎬ提高了产量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本实验中的正丁醇22%左右的转化率对比丙酮丁醇梭菌29%的极限丁醇转化率还有一段距离ꎬ需要进一步研究ꎮ另外通过融合育种产生的新产物ꎬ需要进一步的鉴定ꎬ就目前的数据分析ꎬ可能是一种醇类或酯类物质ꎮ本实验是在单轮原生质体融合的基础之上所得到的结果ꎬ而目前比较流行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通过多轮原生质体融合(即基因组重排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突变几率[19]ꎬ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要进行多轮原生质体融合ꎬ并结合原生质体的自身优点ꎬ进行基因操作与改造ꎬ必定会得到更加高产的生产菌株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刘力强ꎬ杨丽萍ꎬ王正品.生物丁醇燃料产业化制造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ꎬ2008ꎬ5:36-44. [2]㊀BOWLESLKꎬELLEFSONWL.EffectsofbutanolonClos ̄tridiumacetobutylicum[J].Appl.Environ.Microbiol.ꎬ1985ꎬ55(5):1165-1170.[3]㊀朱振华.He ̄Ne激光 ̄PEG复合诱导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ꎬ硕士学位论文ꎬ2006.[4]㊀邓高毅ꎬ彭宇ꎬ王远亮.降烟碱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边缘假单胞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效降烟碱菌株[J].广东农业科学ꎬ2016ꎬ43(6):143-149.[5]㊀曾柏全ꎬ李淼ꎬ冯金儒.双亲灭活青霉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J].中国食品学报ꎬ2015ꎬ15(6):45-50[6]㊀姜雄韬ꎬ顾青.产细菌素乳酸菌原生质体融合[J].中国食品学报ꎬ2017ꎬ17(7):214-220.[7]㊀SUNSSꎬLUOYJꎬCAOSYꎬetal..Constructionandevalu ̄ationofanexopolysaccharide ̄producingengineeredbacterialstrainbyprotoplastfusionformicrobialenhancedoilrecovery[J].Bioresour.Technol.ꎬ2013ꎬ144:44-49. [8]㊀KLINSUPAWꎬPHANSIRISꎬTHONGPRADISPꎬetal..En ̄hancementofyellowpigmentproductionbyintraspecificproto ̄plastfusionofMonascusspp.yellowmutant(ade(-))andwhitemutant(prototroph)[J].J.Biotechnol.ꎬ2016ꎬ217(1):62.[9]㊀沈慧敏ꎬ李超ꎬ高利ꎬ等.原生质体法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ꎬ2017ꎬ43(2):25-28.[10]㊀REILLYPMꎬROGERSP.Regenerationofcellsfromproto ̄plastsof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B643[J].J.Industr.Mi ̄crobiol.ꎬ1987ꎬ1(5):329-334.[11]㊀施巧琴ꎬ吴松刚ꎬ主编.工业微生物育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3.[12]㊀诸葛健.现代发酵微生物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5.[13]㊀匡逢春ꎬ郑重谊ꎬ谭周进.影响枯草芽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J].核农学报ꎬ2005ꎬ19(1):704-707.[14]㊀STAHLMHꎬBLASEHEKHP.ProtoplastformationandcellwallregenerationinClostridiumperfringens[J].Appl.Environ.Microbiol.ꎬ1985ꎬ50:1097-1099.[15]㊀MINTONNPꎬMORRISJG.RegenerationofprotoplastsofClostridiumpasteurianumATCC6013[J].Bacteriologyꎬ1983ꎬ155:432-434.[16]㊀ALLCOCKERꎬREIDSJꎬJONESDTꎬetal..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protoplastformationandregeneration[J].Appl.Environ.Microbiol.ꎬ1982ꎬ43:719-721.[17]㊀杜广才.医用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96. [18]㊀GORINIAꎬCANOSIUꎬDEVECEHIEꎬetal..ATPasesen ̄zymeactivitiesduringageingindifferenttypesofsomaticandsynapticplasmamembranesfromratfrontalcerebralcortex[J].ProgressNeuro.Psychopharmacol.Biolog.Psych.ꎬ2002ꎬ26(1):81-90.[19]㊀陈三凤ꎬ刘德虎.现代微生物遗传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8.734王欢ꎬ等: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性能
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性能方雪;刘刚;邢苗;王绍文【摘要】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可以利用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纤维二糖等多种底物,发酵糖获得丙酮、丁醇、乙醇等产物,是一种优良的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菌种.为获得具有更优良发酵性能的木质纤维素发酵菌株,使用代谢工程技术对丙酮丁醇梭菌进行改造.将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基因(thl)的启动子和末端两个同源片段以及醛/醇脱氢酶基因(adhE)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UC18上,构建成整合型质粒pTAEE,电转化丙酮丁醇梭菌后在红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转化子.通过PCR扩增及产物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TAEE中的adhE基因以单交换的方式整合到转化子基因组中,增强adhE的表达.重组菌T4的乙醇得率为2.3%,比野生菌提高了15%,乙醇浓度为0.39 g/L,与野生菌相当;丁醇得率为41.6%,比野生菌提高了69%,丁醇浓度为6.9g/L,比野生菌提高了41%,获得了发酵性能更高的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菌株.【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4(040)002【总页数】7页(P99-105)【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整合型质粒;丁醇【作者】方雪;刘刚;邢苗;王绍文【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徽合肥,230601;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正文语种】中文正在显现的石油危机引起了各国对未来能源供应不足的普遍关注,并促使人类寻求可再生的燃料来代替化石燃料[1]。
木质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而又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和丁醇是解决燃油短缺的重要途径[2]。
产丁醇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
产丁醇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林丽华;郭媛;裴建新;庞浩;黄日波【摘要】[目的]为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导入改良的丁醇合成途径,使非生产菌株大肠杆菌具备产丁醇的能力.[方法]克隆大肠杆菌乙酰转移酶基因atoB 和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丁醇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rt、hbd、adhE),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质粒pSE380-atoB-adhE-crt-hbd;克隆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er,构建表达质粒pSTV29-ter,并将双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结果]构建的工程菌能半厌氧发酵产微量丁醇,产量为0.08g/L.[结论]大肠杆菌中的丁醇合成途径导入成功,构建了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期刊名称】《广西科学》【年(卷),期】2014(021)001【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正丁醇;大肠杆菌;丙酮丁醇梭菌;齿垢密螺旋体;半厌氧发酵【作者】林丽华;郭媛;裴建新;庞浩;黄日波【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研究意义】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的生物燃料,国内外市场对丁醇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习题一、选择题1. Lactobacillus是靠__________产能A.发酵B.呼吸C.光合作用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_________产能;A.发酵B.呼吸C.光合磷酸化3. 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__________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A.EMPB.HMPC.ED4.Pseudomonas是靠__________产能;A.光合磷酸化B.发酵C.呼吸5. 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A.链霉菌B.蓝细菌C.紫硫细菌6.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α-酮戊二酸来自_________;A.EMP途径B.ED途径C.TCA循环7.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________;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B.O2C.中间产物8.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A.ATPB.GTPC.UTP9.细菌PHB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是:A.乙酰CoAB.乙酰ACPC.UTP10.下列光合微生物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NADPH2的微生物是:A.念珠藻B.鱼腥藻.A、B两菌二、是非题1. 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2. 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都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3. 一分子葡萄糖经正型乳酸发酵可产2个ATP,经异型乳酸发酵可产1个ATP;4. 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0个ATP,大部分来自糖酵解;5. 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6. UDP—G,UDP—M是合成肽聚糖的重要前体物,它们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的;7. 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G-的厌氧菌中;8. 在G-根瘤菌细胞中存在的PHB是脂肪代谢过程中形成的β-羟基丁酸聚合生成的;9. 维生素、色素、生长剌激素、毒素以及聚β-羟基丁酸都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10.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11. 枯草杆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为甘油磷壁酸;12. 德氏乳酸杆菌走EMP途径进行正型乳酸发酵;13. 双歧杆菌走HK途径进行异型乳酸发酵;14. 化能自养菌还原力的产生是在消耗ATP的情况下通过反向电子传递产生的;15. 组成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的碱基是U、C、A、G;三、填空题1. 异养微生物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己糖降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 异养微生物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来自己糖降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 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戊糖、赤藓糖等可以通过_________途径产生;4. 合成代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阶段;5.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无氧呼吸是以__________作为最终电子受体;7. 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可产生__________个ATP;8. 光合磷酸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9. 发酵是在__________条件下发生的;10. 每一分子葡萄糖通过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产生__________个ATP;一分子葡萄糖通过德氏乳酸杆菌进行正型乳酸发酵可产生________个ATP;11. 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发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 乳酸发酵一般要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它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乳酸发酵;13. 无氧呼吸中的外源电子受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14. 以草酰乙酸为前体合成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微生物的产能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形成聚 -羟基丁酸的起始物为:_________;17. 卡尔文循环中两个特征性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ED途径中关键性酶是_________;HMP途径中的关键性酶是_________________;EMP途径中关键性酶是__________;18.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经__________途径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________被彻底氧化成________和________,在TCA环中可产生_______ATP;19. 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_______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酶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再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20. 分子氧的存在对专性厌氧菌__________,由于它们缺少_________,不能把电子传给________,因此专性厌氧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靠________产生;四、名词解释1. 发酵2. 呼吸作用3. 无氧呼吸4. 有氧呼吸5. 生物氧化6. 初级代谢产物7. 次级代谢产物8. 巴斯德效应9. Stickland反应10. 氧化磷酸化五、简答题1.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2.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自身生长所需要的能量3. 举例说明微生物的几种发酵类型;4. 比较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主要区别;5. 比较红螺菌与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异同;6. 试述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7. 试述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8.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活动有何重要意义六、问答题1. 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碳架有哪些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试述其肽聚糖合成的途径;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BACB;6-10. ACBCB二、是非题1-5. TFTFF;6-10. TFTFT;11-15. FTTTT三、填空题1.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2.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3.HMP4.产生三要素、合成前体物、合成大分子5.维生素、抗生素、生长刺激素、毒素、色素、6.无机化合物中的氧、7.30、8.环式,非环式、9.厌氧10.2;211.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12.厌氧,正型,异型;13.NO3-、SO42-、CO32-14.天门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存在细菌中15.呼吸、无机物氧化、发酵、光合磷酸化16.乙酰ACP17.磷酸核酮糖激酶,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1,6- 二磷酸果糖醛缩酶18.EMP,TCA循环,CO2,H2O,18 个19.糖酵解,丙酮酸,脱氢,乙醛,脱羧20.有害,细胞色素系统,O2, 跨膜质子运动四、名词解释1. 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2. 指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 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4. 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5. 就是发生在或细胞内的一切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6. 由初级代谢产生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这类产物包括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单体与多聚体物质以及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7. 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毒素,生长剌激素,色素和维生素等;8. 在有氧状态下酒精发酵和糖酵解受抑制的现象,因为该理论是由巴斯德提出的,故而得名;9. 两种氨基酸共同参与反应,其中一种进行氧化脱氨,脱下来的氢去还原另一氨基酸,使之发生还原脱氨,二者偶联的过程;10.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ADH和FADH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五、简答题1. 还原力由:1)EMP途径,2)HMP途径3)ED途径4)TCA途径产生2. 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可概括为如下几种:1)发酵产能2)呼吸产能3)氧化无机物产能4)靠光合磷酸化产能3.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乳酸发酵,如植物乳酸杆菌进行的酸泡菜发酵;2)乙醇发酵:如酵母菌进行的酒清发酵;3)丙酮丁醇发酵:如利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丙酮丁醇的发酵生产;4)丁酸发酵:如由丁酸细菌引起的丁酸发酵;4. 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基质脱下的电子的最终受体不同,发酵作用脱下的电子最终交给了底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呼吸作用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从基质脱下的电子最终交给了氧;有氧呼吸交给了分子氧,无氧呼吸交给了无机氧化物中的氧;5. 红螺菌进行光合作用,是走环式光合磷酸化的途径产生ATP,没有氧气的放出;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是走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途径,在非环式光合磷酸化途径中,能光解水,有氧气放出,并有还原力产生;6. 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还原力和小分子碳架;合成代谢利用分解代谢提供的能量,还原力将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前体物,进而合成大分子;合成代谢的产物大分子化合物是分解代谢的基础,分解代谢的产物又是合成代谢的原料,它们在生物体内偶联进行,相互对立而又统一,决定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7. 初级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中的主代谢,它为微生物细胞提供结构物质,决定微生物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它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代谢;次级代谢并不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生存,它的代谢产物并不参与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胞的生存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当一个产红色色素的赛氏杆菌变为不产红色色素的菌株后,该菌照样进行生长繁殖;8. 人类可利用微生物有益的次生代谢产物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1)利用有益抗生素防治动植物病害,如用青霉素治疗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用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2)利用有益的毒素,如利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伴胞晶体毒素防治鳞翅目害虫;3)利用微生物生产维生素,例如利用真菌生产维生素B2;4)利用微生物生产植物生长剌激素,如镰刀菌产生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5)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色素安全无毒,如红曲霉产生的红色素;6)还可以利用霉菌生产麦角生物碱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病;六、问答题1. 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碳架通常有如下十二种;1)P葡萄糖2)5-P核糖3)PEP4)3-P甘油酸5)烯酸式草酰乙酸6)乙酸CoA7)6-P葡萄糖8)4-P赤藓糖9)丙酮酸10)琥珀酰C o A11)磷酸二羟丙酮12)α-酮戊二酸2. 1 UDP-NAG生成;2 UDP-NAM生成;上述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3 UDP-NAM上肽链的合成;首先,L-丙氨酸与UDP-NAM上的羟基以肽键相连;然后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和D-丙氨酸逐步依次连接上去,形成UDP-NAM-5肽;连接的过程中每加一个氨基酸都需要能量,Mg2+或Mn2+等,并有特异性酶参加;肽链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4 组装;UDP-NAM-5肽移至膜上,并与载体脂-P结合生成载体脂-P-P-NAM-5肽,放出UMP;UDP-NAG 通过 -1,4糖苷键与载体脂-P-P-NAM-5肽结合生成NAG-NAM-5肽-P-P-载体脂,放出UDP;新合成的肽聚糖基本亚单位可以插入到正在增长的细胞壁生长点组成中,释放出磷酸和载体脂-P;5 肽聚糖链的交联;主要靠肽键之间交联;革兰氏阳性菌组成甘氨酸肽间桥,阴性菌由一条肽链上的第4个氨基酸的羟基与另一条肽链上的第3个氨基酸的自由氨基相连;。
丙酮-丁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0丙酮-丁醇发酵历史悠久,早在1912年,人们开始利用梭状芽孢杆菌发酵,即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丙酮和丁醇[1]。
该产业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发酵产业,用于生产火药、合成橡胶等重要的化学品。
直到20世纪中叶,廉价的石油被大量开采和利用,以石油为原料来合成化工产品的方法快速兴起,导致丙酮-丁醇发酵方法的利用越来越少,其发酵工艺的改进也严重迟滞。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人类长时间的开采,石化资源已接近耗竭;另外,由于工艺水平和处理技术的限制,大量含有石油类的废渣、废水排放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贯彻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寻找绿色能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此时,丙酮-丁醇发酵途径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微生物发酵制丙酮-丁醇较原来丙酮-丁醇发酵的优点是发酵周期短、产物转化率高、代谢副产物少。
因此即使目前微生物发酵产丙酮-丁醇成本高,尚不具有很大的竞争市场,但是通过原料和技术的改进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丁醇将成为最具实用价值的廉价、清洁的新型液态生物燃料。
该文章对近年来改善丙酮-丁醇发酵的相关方法和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1 生产丙酮-丁醇的可替代性原料目前,工业生产丙酮和丁醇主要以农作物为原料,存在着成本高,产量相对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寻找可替代原料。
近年来发现的可替代原料主要有木质纤维素类、合成气、废弃蛋白质类。
目前认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木质纤维素类包括森林残留物和农业残留物,都可用ac etone -but a nol-e t h a nol (A BE)梭状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但是对于不同的木质纤维素类原料,丙酮-丁醇的生产效率也不尽相同。
S w a n a等[2]用4种原料:柳枝稷、杨树、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生产丁醇时发现,玉米秸秆是生产丁醇产量最高的原料,其在生产丙酮和丁醇过程中最大利用率可达75%。
丁醇的发酵
为了解决以上所涉及的问题,现代工艺提出渗 透汽化-发酵耦合工艺的研究。所用到的构造 分离一发酵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膜有: HTPB-PU:疏水性端羟基聚丁二聚氨酯 PDMS/PVDF复合膜:中空纤维复合膜。
将PDMS(tetraethyl orthosilicate)/PVDF膜 组件分别与丙酮.丁醇间歇发酵和流加发酵耦 合,通过考察膜分离消除丙酮.丁醇发酵产物 抑制作用、膜分离对于丙酮丁醇发酵的糖利用 率、溶剂产率和溶剂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最终 得到以下结论:建立了渗透汽化.间歇发酵分 离耦合反应体系,
产溶剂期 丙酮丁醇梭菌生长处于稳定期,发酵液的 还原倾向增强,乙酸、丁酸等被还原成丙酮、 丁醇等新的产物,PH上升,进入产溶剂期。 主产物:丙酮、丁醇
产酸期代谢
乙酰-CoA在硫激酶,3-羟基丁酰-CoA脱氢酶、 巴豆酶和丁酰-CoA脱氢酶4种酶的催化下生成 丁酰-CoA,然后经磷酸丁酰转移酶(PTB)催化 丁酰-CoA生成丁酰磷酸盐,最后丁酰磷酸盐经 丁酸激酶去磷酸化,生成丁酸。五碳糖也可以 被丙酮丁醇梭菌利用,通过磷酸戊糖途径 (HMP),转化为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 进入EMP途径。
发酵液中产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盐 析法、聚电解质沉淀法、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 法等。 吸附法: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反渗透法 (RO)、超滤法(UF)、微滤法(MF)、渗透 汽化法(PV)、纳米滤法(NF)、渗析(DL) 和电渗析法(ED)等。 萃取法: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
发酵丁醇的意义
意义: 丁醇的碳和氢含量更高,因此它的脂 溶性较好,可以更好的混合于汽油以及碳 氢化合物。同时,丁醇具有很高的能量密 度。由于蒸汽压力低,腐蚀性小,能够在 炼油厂进行混合,并通管道输送,因此, 丁醇作为生物燃料使非常的便利。
丙酮丁醇梭菌育种的研究进展
(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o l l e g e , Qi n g d a o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Qi n g d a o ,
S a c c h a r o b u t y l i c u m等 菌 种 ,其 中对 丙酮 丁 醇梭 菌
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 。 C l o s t r i d i u m a c e t o b u t y l i c u m,是 一种 革 兰 染
色 阳性 、细胞 呈梭 状 、能 产生 丙 酮和 丁醇 等溶 剂 的厌 氧 芽 孢 杆 菌 。 能 分 解 蛋 白质 和糖 类 ;生 物 液 中 生 长 旺 盛 ,产 生 大 量 的丙 酮 、 丁 醇 和 乙醇
P J C 4 B K,丁醇 产量 可达 1 6 . 7 g m[ 4 】 。菌 种改 良有 两
a c e t o b u t y I i C a m) 、拜 氏梭 菌 ( C l O S t r i d u m 学 研 究 和 工业 生 产 的理 想 菌株 ,并 且 取 得 了 良
术 ,如传统诱变方法、代谢控制技术、基因工程
手 段 等 , 进 行 菌 种 的诱 变 改 造 ,获 得 了用 于科 好 成果 ,为 C . a c e t o b u t y l i c u m发 酵 产业 提 供 了技 术 支 持 。 科 学 工 作 者 通 过 化 学 诱 变 和 基 因工 程 改 造等 手 段得 到 了 比较 高产 的C . A c e t o b u t y l i c u m
Ke y wo r d s : Cl o s t r i d i u m a c e t o b u yl t i c u m; b u t a n o l ; b r e e d i n g ; mu ag t e n e s i s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唐家发;陈俊杰;庄文豪;王丽倩;李淑君;王慧【摘要】工业上生产丁醇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生物发酵法、羰基合成法、醇醛缩合法,其中后两种都属于化学合成法。
利用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通过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的原材料十分广泛。
本文综述了发酵法产生物丁醇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过程、产生丁醇的菌种及其机制、发酵法和生物丁醇的优点,并对发酵法和丁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butanol can be divided into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carbonyl synthesis and aldol condensation method.The carbonyl synthesis and aldol condensation method belong to chemical synthesis e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of oil is a big limitation, and raw materials of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butanol are very extensive.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utanol production by fermen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butanol product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strain, fermentation and biobutanol, the advantages of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ermentation and butanol production and their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its development foreground was prospected finally.【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生物丁醇;发酵法;机制;优点【作者】唐家发;陈俊杰;庄文豪;王丽倩;李淑君;王慧【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14目前,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微生物产丁醇代谢
微生物的产丁醇代谢摘要:丁醇作为一种传统工业原料,自二战前就开始被广泛应用,是印染、医药、香料等的重要原料。
传统上用石油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如今,丁醇被赋予了新的用途,即汽车等燃料的替代品。
为了节约成本,加强环保,各个实验室开展了生物法制丁醇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产丁醇的一些菌种,以及产丁醇代谢的过程,最后介绍了现在的应用状况以及前景。
关键词:丁醇厌氧发酵汽油梭菌简介丙酮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广逆用于喷漆、炸药、塑料、制药、植物油提取及有机玻璃、合成橡胶等工业[2,3,4,11~17]。
目前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和发酵法两种[13]:发酵法产丁醇曾经是世界上仅次于酒精发酵的第二大发酵产业[2,9],而现在常用的是石油产品进行化学合成。
石油资源紧缺而导致的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2],而丁醇作为一种替代的清洁性能源,其生物学制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内生产生物丁醇(ABE发酵)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利用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发酵[7],而国外一般使用拜氏梭菌,用蜜糖为发酵原料[8]。
梭菌属严格厌氧,能形成芽孢、厌氧生长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因芽孢常比菌体大,致使菌体呈梭状而得名,又称厌氧芽孢杆菌属。
现在已知的梭菌都是产生正丁醇的,近期,美国杜邦公司和加州大学发现一种使用藻类产生异丁醇的工艺,现在处于保密阶段。
本文中如无特指,丁醇均是指正丁醇。
1. 发酵原理丙酮丁醇发酵包括2个不同的时期:产酸期和产溶剂期。
产酸阶段,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主要产生乙酸、丁酸、H2和CO2,有机酸的产生引起了发酵液pH 的下降;随着有机酸积累到一定阶段(pH 达到4 .3~4.5),发酵进入产溶剂期,此时细胞处于稳定期,产生的乙酸和丁酸在这一阶段转变为ABE,随着发酵的进行,丙酮丁醇梭菌开始衰老,活力下降,加上底物的消耗,溶剂的毒害作用,使菌体开始自溶或生成孢子,发酵逐渐由微弱最终达到静止结束[11]。
生物制造细胞工厂的设计与组装分析
生物制造 "细胞工厂 "的设计与组装分析摘要:生物制造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人工设计和开发为基础,以可再生资源为底物,以环境友好型生物炼制过程为生产模式的技术体系,其以绿色、经济、可持续的特点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新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和全新动力。
关键词:生物炼制;细胞工厂引言化学品制造行业在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这给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制造带来了发展机遇。
“细胞工厂”除了反应条件温和,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关键元件的挖掘及功能鉴定随着人类对地球物种认知的扩展(尤其是对深海、沙漠等极端环境物种的研究)以及对天然化合物分离纯化及鉴定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产物库中的化合物数量飞速增加。
可惜对于绝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而言,决定其生物合成的众多基因元件都不清楚,因此,挖掘出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元件尤为重要。
根据一般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已知的中间体结构并辅以同位素示踪,可推测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
对生物合成途径的合理推测有助于挖掘催化反应元件,其传统挖掘方法是以突变体库的筛选为典型代表。
人工构建或者天然存在的一些表型不同的突变体是发现关键催化元件的良好素材。
在燕麦中存在一种突变体Sad2,可以积累大量的β-amyrin,这暗示在皂苷合成途径中由于上游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β-amyrin不能被催化转化为相应的萜类和皂苷。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从海量的基因组信息中筛选出可能参与特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元件依然是一项挑战性工作。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为更经济地应对环境变化,形成了严谨的调控网络,同一产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往往受到统一的调控而具有相似的表达谱。
在共表达特征基础上再结合代谢组的分析,可以有效地缩小特定途径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有效地提高后续元件挖掘的效率。
如通过破解黄瓜的基因组数据,并结合代谢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最终发现9个与黄瓜中葫芦素C合成相关的基因,并鉴定了其中4个酶的功能,破解了黄瓜苦味合成及调控的机制,为三萜葫芦素的生物合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利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的研究进展
格 厌 氧 的微 生物 , 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起 被 用 于 溶剂 于 的生产 , 因它 具有 独特 的生理 生化 性质 , 是用这 种微 生物进 行 同步糖 化发 酵可 以解 决 现有工 艺存在 的一 些 问题 :) 以促进 木质 纤维 素 的酶水解 作用 ;) 1可 2 可 以解除纤 维 素酶水 解 的 产物 抑 制 ; ) 以提 高 五碳 3可
1 4 0
维普资讯
仅解 除 了半纤 维素 的保 护作 用 , 而且 半 纤 维 素 的分 解产 物如 木糖 等可 以得到 利用 。所 以酸 处理法 被认
[ 键 词 ] 木 质 纤 维素 ; 步糖 化 发 酵 ; 关 同 乙醇 ; 酮丁 醇 梭 茵 丙 [ 图分 类 号 ]TQ5 1 中 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17 —23 2 0 ) 30 0 4 文 6 42 7 ( 0 80 —1 40
正 在显 现 的石油危 机 引起 了各 国对 未来 能源供 应 不足 的普遍 关 注 , 促 使 人 类 寻求 可 再 生 的燃 料 并 来代替 化石燃 料 。一些 国家 已经 实施 了以甘 蔗或 玉 米等原 料 生 产 乙醇 , 用 乙 醇 部 分 代 替 燃 油 的计 并 划口 , 助于减 少 本 国燃 料 对 化 石燃 料 的依 赖 。然 ]有 而, 以粮 食为原 料 发酵生 产燃料 乙醇 , 其原 料成 本高 达 总成本 的 4 。对 于土 地 资 源 贫 乏 或 自然 条 件 0 恶 劣的 国家 , 我 国 , 必 须寻求 以其 它可 再生 的资 如 则 源 为原料 进行燃 料 乙醇 的生产 。木质 纤维 素是 地球 上最 丰 富的可再 生资 源 , 主要 成分 为纤维 素 、 纤 其 半 维素 和木质 素 。其 中的纤维 素和 半纤维 素 可被水 解 为可 发酵 糖 , 而 可 被 用 于燃 料 乙醇 的发 酵 生 产 。 从
影响丙酮丁醇发酵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案的研究进展
生 物 质 化 学 工 程
Bi ma s Ch mi a gn e i g o s e c lEn i e rn
Vo . 5 No 2 14 . Ma . O1 r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综 述 评论 — — 生物 质 能 源 ・
成以及丁醇对茵株的毒性等 因素 。此外 , 用木质 纤维素等廉价 、 使 环保的原料作 为发 酵底物 生产生物 丁醇也 是 目前研 究 的热点之 一。本文就以上 问题综述 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如孢 子形成 的分子机制及 解除孢子 形成与溶 剂生成之 间联 系
的途径 , 丁醇抑制梭 茵细胞 生长的机 制及 降低 丁醇毒性 的方法 , 通过基 因工程改造减 少副产物 的生成 , 增加 丁醇产量等 ,
并讨论 了进一步改造菌种及降低生物丁醇成本的策略 。
关键 词 : 丙酮 丁醇 发 酵 ; 因工 程 ; 基 气提 法 ; 质 纤 维 素 木
中图分类号 :Q 5 ; 8 5 T 3 1Q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84 2 1 ) 2— 0 5— 6 17 5 5 (0 1 0 04 0
GAO i L n,YANG u s a Ka , IYu Xi — h n
( o eeo i c n e , a i l om l n es y 1 0 4 ,B in ) C l g f f S i c sC pt r a U i r t , 0 0 8 e ig l Le e aN v i j
b tn l t.we e c n i e e . Re u ig s b t t o t b mp o ig l n c l l s s a a b n r s u c a t a td e tn ie u a o c e r o s r d d d cn u sr e c s y e l yn i o el o e s c r o e o r e h s at ce x e sv a g u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丁醇成本的核心问题是丁醇的产量 、丁醇对 底物的转化率 、以及底物的价格 。因此 ,对菌株遗传改 造的研究主要围绕提高底物的转化率 、提高生产菌株 对溶剂的耐受性及选择更廉价的底物进行 。 2. 1 基因改造提高丁醇产量 为了提高所需溶剂的产量 ,对丙酮丁醇生物合成 途径中的主要酶进行遗传修饰 ,可导致丙酮丁醇转化 率的改变 。M ermelstein 等 [8 ]将 adc、ctfA 和 ctfB 3 个基 因重组成由 adc基因启动子 2操纵子统一控制的 ace操 纵子结构 ,构建重组质粒 pFNK6,转化 C. acetobu ty licum ATCC 824株 ,与相应的野生菌比较 ,在 3 种 pH 的发酵 条件下 , CoAT和 AADC 的活性分别提高 4 ~33 倍和 4 ~38倍 ,丙酮 、丁醇和乙醇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95%、 37%和 90% ,而且两种酶的表达时间都从生产菌的稳 定期提前到对数生长早期 。 Sillers等 [9 ]通过改变 aad ( adhE1)基因表达模式 ,利用 ptb强启动子代替梭菌自 身启动子 ,并且下调 CoAT的表达 ,结果 aad 提前高度 表达 ,使得丁醇和乙醇的产量比对照菌株都有所增加 , 丙酮产量下降 ,总溶剂产量可达 30 g /L ,说明 aad 基因 对于醇的选择性比较强 。除丙酮丁醇合成关键基因之 外 ,关于 其 它 影 响 梭 菌 溶 剂 产 生 的 基 因 也 有 报 道 。 Tomas等 [10 ]将过量表达热激蛋白 ( g roES 和 g roEL ) 的 质粒转入 C. acetobu tylicum ATCC 824 中 , 构建了新的 菌株 ,产总溶剂浓度与野生菌株 、质粒对照菌株相比分 别提高 40%和 33% ,代谢活性周期比野生菌株延长了 215 倍 。2002年 , Durre等 [11 ]对梭菌的转录因子进行了 研究 ,发现转录因子 S po0A 可能对孢子的形成和溶剂的 产生起到了关键调控作用 。随后 , Scotcher等 [12 ]发现了 S po IIE调节基因 ,该基因通过调节转录因子 S po0A ,实 现对溶剂和孢子生成的调节 。 通过基因阻断或抑制技术 ,可以改变丁醇 、丙酮和 乙醇之间的比例 ,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 Green等 [13 ]通过 非复制性质粒 ,对 aad基因进行阻断试验 ,发现丁醇合 成显著下降 ,转化子经过 25 次传代 ,此性状稳定存在 , 证实了 aad基因在丁醇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其进 一步的研究发现 ,敲除磷酸转乙酰酶基因 pta或丁酸激 酶基因 buk,丁酸合成会减少 ,而丁醇产量明显提高 [14 ] 。
11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 iotechnology
Vol. 29 No. 10 2009
醇耐受浓度可以从 0. 5% ~1. 5%不断提高 ,尽管菌株 对丁醇耐受浓度提高了 ,但是发酵丁醇产量尚未显著 增加 [ 7 ] 。
2 丙酮丁醇生产菌株遗传改造研究进展
图 1 丙酮丁醇梭菌的基因组图谱 F ig. 1 The genom e map of C. acetobu tylicum
acetobu tylicum 能够 将 淀 粉 转 化 为 丙 酮 、丁 醇 及 乙 醇 。 迄今 ,用于丙酮丁醇发酵最主要的两株野生菌为 C. acetobu tylicum ATCC 824 及 C. beijerinckii NC IMB 8052 (两种菌统称为产溶剂梭菌 ) 。前者的基因组序列已经 在 2001年完成 [1 ] ,后者的基因组序列在 2007年 6月由 美国 Joint Genome Institute完成全基因组测定 [2 ] 。这两 株菌都能 利 用 淀粉 , 但在 系 统 发育 上 相 距 较 远 。 C. acetobu tylicum ATCC 824 基因组由 3 940 880 bp 组成 , 编码 3762 个多肽 , 并含有一个 192 000 bp 的大质粒 pSOL ,编码 176 个多肽 。而 C. beijerinck ii NC IMB 8052 基因组由 6 000 632 bp 组成 ,不含质粒 ,溶剂产生基因 都位于染色体上 。很多研究认为 C. beijerinckii的底物 谱和适宜 pH 范围更宽 ,在丙酮丁醇发酵上可能比 C. acetobu tylicum ATCC 824 更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3 ] 。 借助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工具 ,这两株菌中与丙酮 丁醇合成相关的遗传基础已经基本阐明 。丙酮生物合 成分支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是辅酶 A 转移酶 ( CoAT) 和乙酰乙酸脱羧酶 (AADC) ,它们一方面直接催化葡萄 糖代谢中间产物乙酰辅酶 A 经乙酰乙酸生成丙酮 ,同 时又通过 转 化 乙 酸 和 丁 酸 间 接 促 进 丙 酮 和 丁 醇 的 合 成 。C. acetobu tylicum 中 ,与溶剂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位 于一个兆质粒上 ,称为 sol操纵子 ( adhE2ctfA 2ctfB , 编码 一个多功能醛 /醇脱氢酶及一个 CoAT, ctfA 和 ctfB 分别 编码 CoAT的两个亚基 。) 。编码丁醇脱氢酶的两个基
摘要 丙酮丁醇梭菌及拜氏梭菌是重要的 ABE (丙酮 、丁醇和乙醇 )工业生产菌株 ,其发酵产物中 的丙酮和丁醇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汽车发动机试验证明丁醇还是一种性能优于乙醇的极具潜 力的生物燃料和燃料添加剂 。随着新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工业生产的需求 ,遗传工程改造不 断应用于丙酮丁醇生产菌株 。在前人研究及工业实践的基础上 ,对丙酮丁醇生产菌株的遗传特 性及其分子遗传改造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详细概述 。 关键词 丁醇 丙酮丁醇梭菌 拜氏梭菌 基因工程 分子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 Q819
2009, 29 (10)来自杨 明 等 :丙酮丁醇发酵菌的分子遗传改造
111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利用 II型内含子载体阻断技术成 功阻断了 buk和 solR 基因 ,获得的突变菌株比对照菌 株丁 醇 产 量 分 别 提 高 了 44% 和 37% [15 ] 。 Tummala 等 [16 ]过度表达乙醇 /乙醛脱氢酶 ,并且通过反义 RNA 技术抑制 CoAT活性 ,下调乙酰辅酶 A 转移酶基因 ctfB 的表达 ,最终使得丁醇产量增加到 2. 8 倍 。反义 RNA 技术抑制丙酮合成途径中酶 adc和 ctfA /B 的活性时发 现 ,两者酶活性都有所下降 ,但是 adc的下调不影响丙 酮的形成 ,下调 ctfA /B 使丙酮和丁醇的产量明显下降 , 说明 ctfA /B 是 丙 酮 丁 醇 合 成 途 径 的 关 键 基 因 [17 ] 。 Nakayama 等 [18 ] 也 通 过 反 义 RNA 技 术 抑 制 C. saccha roperbu tylaceton icum 的氢 化 酶 基 因 簇 hupCBA 的 表达 ,突变株产氢量提高 3. 1 倍 ,伴随的丙酮产量提高 1. 6倍 ,而丁醇的产量却下降 75. 6%。 2. 2 提高自身丁醇耐受性 美国西北大学的 Papoutsakis研究小组在美国能源 部支持下 ,以 C. acetobu tylicum 为模型 ,将耐受丁醇突 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分别在丁醇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中 培养 , 进 行 DNA 芯 片 对 比 分 析 , 发 现 热 休 克 蛋 白 H SP18、H SP90 及一些其它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溶剂耐受 性相关 [ 19~21 ] 。 Ezeji等 [3 ]对 C. beijerinck ii NC IMB 8052 进行 化 学 诱 变 , 筛 选 获 得 丁 醇 耐 受 性 提 高 的 C. beijerinck ii BA101菌株 ,在简单 、便宜的培养基中生长较 好 ,适于工业应用 。而且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 性 ,适宜连续生产 ,与出发菌株 8052 相比 ,葡萄糖利用 率提高明显 ,批式发酵总溶剂浓度达到 3. 3% ,其中丁 醇产量 17~21g /L ,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丁醇分批发酵 的最高产量 。Borden 等 [22 ]利用 C.调节 因子 ,对这些基因进行表达发现耐受能力提高了 81%。 反义 RNA 同 样 用 于 提 高 梭 菌 丁 醇 耐 受 性 的 实 验 , Lyanage等 [23 ]通过反义抑制甘油脱氢酶基因 g ldA 的表 达来提高 C. beijerinck ii NC IMB 8052 的 丁 醇 耐受 性 。 各种微生物对丁醇的耐受性是不尽相同的 , Knoshaug 等 [24 ]通过比较 24种微生物对丁醇的耐受性 ,发现大多 数微生物的耐丁醇浓度在 1% ~2%之间 ,几株酵母菌 可以耐丁醇 2% , 只有两株乳酸菌能耐丁醇浓度达到 3% ,这为构建其他耐受丁醇基因工程菌株生产丁醇提 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也通过自然筛选 ,从牛粪 、马粪等 食草动物粪便中分离到了几株耐受高浓度丁醇的细菌 菌株 ,耐丁醇浓度可达到 30 g /L ,目前正在对其进行鉴 定 ,摸清遗传背景 ,为利用这些高耐受菌株提高丁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