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_知识点总结及数列求和_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通常用a1, a2, a3, …,an来表示,其中ai表示数列中的第i个数。
数列中的数称为项,n称为项数。
2. 数列的类型数列可以根据项的规律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3.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描述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通常用an或者Un 表示第n个项,用n表示项数。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数列的类型和性质进行求解。
二、等差数列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满足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条件,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差值为d。
2. 性质(1)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a1+an) * n /2。
(3)求和公式推导:对于等差数列Sn= (a1+an) * n /2,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3.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计算机算法中的序列求和、物理学中等速直线运动、金融学中的等额本息贷款等。
三、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比值为q。
2. 性质(1)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2)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a1*(q^n - 1)) / (q-1)。
3.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复利计算、生物学中种群增长问题、物理学中的指数衰减等。
四、递推数列1. 定义递推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由前面的一项或几项通过某种规律得到的数列。
2. 性质递推数列的通常是通过递推关系式进行求解,递推数列的解可以是显式公式和递推公式。
3. 递推数列的应用递推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常见数列形式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第n项等于其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用F(n)表示,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2. 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调和级数的一部分的数列,通常用H(n)表示,前几项为1, 1/2, 1/3, 1/4, 1/5, …2.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既满足等差数列的条件,又满足等比数列的条件的数列。
数列求和与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与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是由一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组成的序列。
在数列中,求和与求通项公式是两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讨论数列的求和问题。
数列的求和是指对一个给定的数列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求和的操作。
数列求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为Sn=[(a1+an)n]/2,其中an为末项。
这个公式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更快地求得数列的和。
2.等差数列求和差法:对于一个等差数列,当项数为n时,可以通过求和的差法Sn=(a1+an)(n/2)来求得数列的和。
这个方法适用于项数较多且公差较小的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为Sn=a1*(1-r^n)/(1-r),其中r不等于1、这个公式适用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轻松地求得数列的和。
4.等比数列求和减法:对于一个等比数列,当公比r满足,r,<1时,可以通过求和的减法Sn=a1/(1-r)来求得数列的和。
这个方法适用于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等比数列。
其次,我们来讨论数列的求通项公式问题。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能够根据数列的位置n来快速计算出数列中相应位置上的数值的公式。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于一个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直接根据位置n来计算出数列中第n项的数值。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对于一个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直接根据位置n来计算出数列中第n项的数值。
数列求和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及求通项一、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2、错位相减法:求一个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乘积的通项的前n 项和,均可用错位相减法 例:已知数列1312--=n n n a ,求前n 项和n S 3、裂项相消法:将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①形如)(1k n n a n +=,可裂项成)11(1kn n k a n +-=,列出前n 项求和消去一些项②形如kn n a n ++=1,可裂项成)(1n k n ka n -+=,列出前n 项求和消去一些项 例:已知数列1)2()1)(1(11=≥+-=a n n n a n ,,求前n 项和n S4、分组求和法:把一类由等比、等差和常见的数列组成的数列,先分别求和,再合并。
例:已知数列122-+=n a nn ,求前n 项和n S5、逆序相加法:把数列正着写和倒着写依次对应相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广)一、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方法有:1、关系法2、累加法3、累乘法4、待定系数法5、逐差法6、对数变换法7、倒数变换法 8、换元法 9、数学归纳法累加法和累乘法最基本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求通项公式的基本思路无非就是:把所求数列变形,构造成一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通过累加法或累乘法求出通项公式。
二、方法剖析1、关系法:适用于)(n f s n =型求解过程:⎩⎨⎧≥-===-)2()1(111n s s n s a a n n n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累加法:适用于)(1n f a a n n +=+——广义上的等差数列求解过程:若)(1n f a a n n +=+则)1(12f a a =- )2(23f a a =-所有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n k n k f a a 则∑-=+=111)(n k nk f a a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式)2(121≥++=-n 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求n a a 11= 3、累乘法:适用于n n a n f a )(1=+——广义上的等比数列求解过程:若n n a n f a )(1=+,则)(1n f a a nn =+ ......累加则)1()......2()1(12312-===-n f a a f a a f a a n n , 所有等式两边分别相乘得:∏-==111)(n k n k f a a 则∏-==111)(n k n k f a a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式)2(21≥=-n a a n nn ,其中{}的通项公式,求n a a 31= 4、待定系数法:适用于)(1n f pa a n n +=+①形如)1,0,;,(1≠≠+=+p b p b p b pa a n n 为常数型(还可用逐差法)求解过程:构造数列)(1k a p k a n n +=++,展开得k pk pa a n n -+=+1,因为系数相等,所以解方程b k pk =-得1-=p b k ,所以有:)1(11-+=-++p ba p pb a n n ,这样就构造出了一个以11-+p b a 为首项,公比为p 的等比数列⎭⎬⎫⎩⎨⎧-+1p b a n 。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通项在数列中,通项公式是指第 n 项 an 与项数 n 之间的关系式。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n 1)d ,其中a1 为首项,d 为公差。
例如:数列 2,5,8,11,14,是一个首项 a1 = 2,公差 d = 3 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n = 2 +(n 1)×3 = 3n 1 。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 = a1×q^(n 1) ,其中 a1 为首项,q 为公比。
例如:数列 2,4,8,16,32,是一个首项 a1 = 2,公比 q = 2 的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n = 2×2^(n 1) = 2^n 。
(三)常见的求通项公式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对数列前几项的观察,找出规律,从而推测出通项公式。
例如:数列 1,3,5,7,9,很容易观察出其通项公式为 an = 2n1 。
2、累加法当数列的递推关系为 an an 1 = f(n) 时,可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an} 满足 a1 = 1,an an 1 = n ,求 an 。
因为 an an 1 = n ,所以a2 a1 = 2a3 a2 = 3an an 1 = n将上述式子相加得:an a1 = 2 + 3 ++ n所以 an = a1 + 2 + 3 ++ n = 1 +(2 + 3 ++ n) = 1 + n(n+ 1)/2 。
3、累乘法当数列的递推关系为 an / an 1 = f(n) 时,可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an} 满足 a1 = 1,an / an 1 = n ,求 an 。
因为 an / an 1 = n ,所以a2 / a1 = 2a3 / a2 = 3an / an 1 = n将上述式子相乘得:an / a1 = 2×3××n所以 an = a1×2×3××n = n! 。
数列 知识点总结及数列求和,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附例题)
⎩⎨⎧无穷数列有穷数列按项数 2221,21(1)2nn a a n a a n a n=⎧⎪=+=⎪⎨=-+⎪⎪=-⋅⎩n n n n n常数列:递增数列:按单调性递减数列:摆动数列:数 列数列的考查主要涉及数列的基本公式、基本性质、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简单的数列不等式证明等.1.数列的有关概念:(1) 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2) 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做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
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由于自变量的值是离散的,所以数列的值是一群孤立的点。
(3)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如: 221n a n =-。
(4)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n n a a -=+,其中121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再如: 121,2,a a ==12(2)n n n a a a n --=+>。
2.数列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 n )孤立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按有界性M M M >Mn n n n +⎧≤∈⎪⎨⎪⎩有界数列:存在正数,总有项a 使得a ,n N 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a 使得a4.数列{a n }及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123n n S a a a a =++++ 11,(1),(2)n n n S n a S S n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 ,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d n a a n )1(1-+=,1a 为首项,d 为公差.可变形为d m n a a m n )(-+= ⑵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 3.等差中项如果b A a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b a A +=2⇔a ,A ,b 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⑴定义法:d a a n n =-+1(+∈N n ,d 是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⑵中项法:212+++=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差数列. 5.常用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2)数列{}p a n +、{}n pa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计算方法总结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计算方法总结(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计算方法总结第一章 数列通项公式的十种求法一、公式法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2n n n a a +=+⨯,12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1232n n n a a +=+⨯两边除以12n +,得113222n n n n a a ++=+,则113222n n n n a a ++-=,故数列{}2n n a 是以1222a 11==为首项,以2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31(1)22n na n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31()222n n a n =-。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1232n n n a a +=+⨯转化为113222n n n n a a ++-=,说明数列{}2nna 是等差数列,再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31(1)22n na n =+-,进而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累加法例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121n n a a n +=++得121n n a a n +-=+则112322112()()()()[2(1)1][2(2)1](221)(211)12[(1)(2)21](1)1(1)2(1)12(1)(1)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a n =。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121n n a a n +=++转化为121n n a a n +-=+,进而求出11232211()()()()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即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数列专题1: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nS是数列{}n a的前n项的和11(1)(2)nn nS naS S n-=⎧=⎨-≥⎩【方法】:“1n nS S--”代入消元消na。
【注意】漏检验n的值 (如1n=的情况【例1】.(1)已知正数数列{}na的前n项的和为nS,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满足1na=+,求数列{}na的通项公式。
(2)数列{}na中,11a=对所有的正整数n都有2123na a a a n⋅⋅⋅⋅=,求数列{}n a的通项公式【作业一】1-1.数列{}na满足21*123333()3nnna a a a n N-++++=∈,求数列{}n a的通项公式.(二).累加、累乘 型如1()n n a a f n --=,1()nn a f n a -=1()n n a a f n --= ,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方法】1()n n a a f n --=, 12(1)n n a a f n ---=-, ……,21(2)a a f -=2n ≥,从而1()(1)(2)n a a f n f n f -=+-++,检验1n=的情况()f n =,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方法】2n ≥,12121()(1)(2)n n n n a a a f n f n f a a a ---⋅⋅⋅=⋅-⋅⋅即1()(1)(2)na f n f n f a =⋅-⋅⋅,检验1n =的情况【小结】一般情况下,“累加法”(“累乘法”)里只有1n -个等式相加(相乘).【例2】. (1) 已知211=a ,)2(1121≥-+=-n n a a n n,求n a .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n n n aa n +=+,且321=a ,求n a .【例3】.(2009广东高考文数)在数列{}n a 中,11111,(1)2n n n n a a a n ++==++.设n na b n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三).待定系数法1n n a ca p +=+ (,1,1c,p c p ≠≠为非零常数)【方法】构造1()n n a x c a x ++=+,即1(1)n n a ca c x +=+-,故(1)c x p -=, 即{}1n pa c +-为等比数列【例4】. 11a =,123n n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及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数列求和通项分式法 错位相减法 反序相加法 分组法 分组法 合并法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来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n S n n 2)1(2)(11-+=+=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q a q na S n nn自然数方幂和公式:3、 )1(211+==∑=n n k S nk n 4、)12)(1(6112++==∑=n n n k S nk n5、 213)]1(21[+==∑=n n k S nk n [例] 求和1+x 2+x 4+x 6+…x 2n+4(x≠0) 解: ∵x≠0∴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x 2的等比数列而且有n+3项 当x 2=1 即x =±1时 和为n+3评注:(1)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时,应对其是否为1进行讨论,如本题若为“等比”的形式而并未指明其为等比数列,还应对x 是否为0进行讨论.(2)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末项不一定是第n 项. 对应高考考题:设数列1,(1+2),…,(1+2+1222-⋯+n ),……的前顶和为ns,则ns的值。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
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 a n }、{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q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知识点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定义.2.数列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3.数列的分类:①按数列中项的多少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中项的变化情况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③按任一项的绝对值是否都大于某一正数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 4.数列的递推公式. 5.数列的前n 项和.对于任一数列{}n a ,其通项n a 和它的前n 项和n s 之间的关系是⎩⎨⎧≥-==-)2()1(11n s s n s a n n n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3、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a b A +=a ,A ,b 成等差数列⇔2a bA +=. 4、等差数列的前n 和的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5、等差数列的性质:(1)在等差数列{}n a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对任意m ,n N +∈,()n m a a n m d =+-,n ma a d n m-=-()m n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n=2p,则p n m a a a 2=+; (6)连续n 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特殊说明: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Ⅰ)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2n 项,则①S奇-S 偶nd =; ②1n n S aS a +=奇偶; (Ⅱ)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21n -项,则①S 偶-S 奇n a a ==中;②1S nS n =-奇偶 6、数列最值(1)10a >,0d <时,n S 有最大值;10a <,0d >时,n S 有最小值;(2)n S 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n S ,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n N +∈);②若已知n a ,则n S 最值时n 的值(n N +∈)可如下确定100n n a a +≥⎧⎨≤⎩或10n n a a +≤⎧⎨≥⎩.三、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a +:(0)n a q q =≠.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0(111≠⋅⋅=-q a q a a n n .说明:(1)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知道:当公比1d =时该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等差数列;(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m n mna q a -=. 3.等比中项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b a 与的等比中项(两个符号相同的非零实数,都有两个等比中项).4.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123,,,,,n a a a a 的前n 项和是=n S 123n a a a a ++++,当1≠q 时,qq a S n n --=1)1(1 或11n n a a qS q -=-;当q=1时,1na S n =(错位相减法). 说明:(1)n S n q a ,,,1和n n S q a a ,,,1各已知三个可求第四个;(2)注意求和公式中是nq ,通项公式中是1-n q不要混淆;(3)应用求和公式时1≠q ,必要时应讨论1=q 的情况.5.等比数列的性质①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比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比为q ,则有m n m n q a a -=;②对于等比数列{}n a ,若v u m n +=+,则v u m n a a a a ⋅=⋅.③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比数列.k kk kk S S S k k S S k k k a a a a a a a a 3232k31221S 321-+-+++++++++++四、数列的通项与求和1.数列求通项①用数学归纳法求通项公式;②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形如()n f a a n n =-+1形成的数列均可利用累加法求通项; ③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形如()n f a a nn =+1形成的数列可利用累乘法求通项; ④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形如()为常数,q p q pa a n n +=+1的递推式求通项可构造等比数列求解; ⑤已知数列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求通项:n a =⎩⎨⎧--11s s s n n 12=≥n n ;2、数列前n 项和①重要公式:()21321+=++++n n n ;()()61213213222++=++++n n n n ;()2333321321⎥⎦⎤⎢⎣⎡+=++++n n n ;()212531n n =-++++ ; ()12642+=++++n n n .②等差数列中: ; ③等比数列中: ;④倒序相加法求和:如果一个数列,与首末两端“等距”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用倒序相加法;⑤错位相减法求和:错位相减适用于{}n n b a ⋅型数列,其中{}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⑥裂项相消法求和; ⑦分组求和.。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方法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解决数列问题,首先需要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各项,再利用求和公式求出数列的和。
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方法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值相等的数列。
我们可以通过数列中的两项之间的关系来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n-1)d。
求等差数列的和,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₁,公差为d,共有n项,其中首项为a₁,末项为aₙ,求和公式为:Sn=n/2*(a₁+aₙ)。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方法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我们可以通过数列中的两项之间的关系来求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a₁,公比为q,第n项为aₙ,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q^(n-1)。
求等比数列的和,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a₁,公比为q,共有n项,其中首项为a₁,末项为aₙ,求和公式为:Sn=a₁(q^n-1)/(q-1)。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数列,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交替出现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这些数列有着特定的规律,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数列的求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数列的任意项和总和,进而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在数学、物理、经济等领域中,数列经常被运用到,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数列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数列的任意项和总和,进而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而在确定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常见的数列类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数列求和与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已打)
12、已知 为等比数列, , ,则 。
13、已知 得三边长成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14、已知等比数列 为递增数列,且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_____.
15、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为Sn,若S3+3S2=0,则公比 =_______
(Ⅰ)求 的值;(Ⅱ)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记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数列练习题(近三年各地高考题选编)
一、填空题
1、在等差数列 中, ,则 的前5项和 =。
2、等差数列 中, ,则数列 的公差为。
3、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 =16,则 。
4、如果等差数列 中, + + =12,那么 + +•••…+ =。
5、 为等差数列, 为其前 项和.若 , ,则 ________.
(1)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2)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问 > 的最小正整数 是多少
2、(2012广州一模)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 ,它的前 项和为 ,若 ,且 , ,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
3、(2012惠州三模)已知函数 ,且数列 是首项为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6、{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 ,n∈N﹡,数列{bn}满足an=4log2bn+3,n∈N﹡.
(1)求an,bn;
(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7、已知 是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 是等比数列,且 .
(I)求数列 与 的通项公式;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构成。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列的基本概念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本篇文章将对初中数学中的这些知识做一个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有序集合。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通常用an表示第n个项。
数列通常用大括号{}或者用a1, a2, a3, ...的形式表示。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数列来说,如果能够找到一条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数列的每一项,那么这个公式就是数列的通项公式。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n-1)d。
其中,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q,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q^(n-1)。
其中,a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3.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设斐波那契数列的首项为a,第二项为b,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
其中,a表示首项,b表示第二项,n表示项数。
三、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的求和是指将数列中的所有项进行加总的结果。
学生在解决数列求和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数列的求和公式。
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为:Sn = (a + an) * n / 2。
其中,S表示前n项的和,a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n表示项数。
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有两种情况。
当公比q不等于1时,前n项求和公式为:Sn = a * (q^n - 1) / (q - 1)。
当公比q等于1时,前n项求和公式为:Sn = a * n。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方法数列专题-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方法考点1:求通项公式1、公式法:已知数列{a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根据通项公式an=a1+(n-1)d或an=a1qn-1进行求解。
例1:已知{an}是一个等差数列,且a2=1,a5=-5,求{an}的通项公式。
变式: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0=28,S6=51,求{an}的通项公式。
2、前n项和法: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解析式,可求出an。
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1,求通项an。
变式:已知下列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公式为Sn=3n2-2n(n∈N*),求{an}的通项公式。
3、Sn与an的关系式法: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式,可求出an。
例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an+1=Sn,其中a1=1,求an。
变式:已知{an}中,an+1=nan,且a1=2,求{an}的通项公式。
4、累加法:当数列{an}中有an-an-1=f(n),即第n项与第n-1项的差是个有“规律”的数时,可用这种方法。
例4:a1=0,an+1=an+2(n-1),求通项an。
变式: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且an=an-1+3(n≥2),求通项an。
5、累乘法:当数列{an}中有an/an-1=f(n),即第n项与第n-1项的商是个有“规律”的数时,可用这种方法。
例5:a1=1,an=an-1(n),求通项an。
6、构造法:1)配常数法:在数列{an}中有an=kan-1+b(k、b均为常数且k≠),从表面形式上来看an是关于an-1的“一次函数”的形式,可用下面的方法:一般化方法:设an+m=k(an-1+m),则{an+m}成等比数列。
例6:已知a1=1,an=2an-1+1(n2),求通项an。
2)配一次函数法:在数列{an}中有an=kan-1+bn+c(k、b、c均为常数且k≠),可用下面的方法:一般化方法:设an+tn+u=k(an-1+t(n-1)+u),则{an+tn+u}成等比数列。
数列,通项公式方法,求前n项 和例题讲解和方法总结
的前n项和为
,
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例2.已知数列的首项,,….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数列的前项和.
2.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 , 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三、分组法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 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 合并即可.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它的前n项的和 3:求数列的前n项和。
数列求和练习
1、已知{an}是首项为1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 (1)求通项an及Sn; (2)设{bn-an}是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求{bn}的通项公式及 前n项和Tn.
3、已知等差数列{an}中,a5+a9-a7=10,记Sn=a1+a2+…+an,
则S13的值为( )
5、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且 , 是数列 的前
项和.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及前 项和 ;
(Ⅱ) 若数列 满足 ,且 是数列 的前 项和,求 与 .
6. 设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 并且对于所有的自然数与2 的等差中项等于与2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 求证:
7、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数列 的前n项和是 ,且 .
(1)公式法
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S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方 法:____________; ②等比数列前n项和Sn=推导方法:乘公比,错位相减法. ③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 a.1+2+3+…+n=________________; b.2+4+6+…+2n= _________________; c.1+3+5+…+(2n-1)=_____________;d. e.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值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序列。
在数列的研究中,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对数列进行分析和计算。
本文将对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进行总结和说明。
一、通项公式通项公式又称为一般项公式,可以表达数列中第n个数值与n的关系。
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数列中任意位置的数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列的特性。
1.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值,an-1为前一项的值。
1.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值,an-1为前一项的值。
1.3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设斐波那契数列的首项为a1,前一项为a(n-1),当前项为an,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
其中,a2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二项,一般取1。
二、求和公式求和公式是用来计算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通过求和公式,我们能够快速计算出数列的和,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数列求和的操作。
2.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为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为首项,an为第n项。
2.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分两种情况,当r=1时,Sn = na1;当r不等于1时,Sn = (a1 * (1 - r^n)) / (1 - r)。
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为首项,r为公比。
2.3 斐波那契数列的求和公式斐波那契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为Sn = a(n+2) - a2,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n+2)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2项,a2为第二项。
高一数列归纳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列归纳知识点总结数列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对象。
在高一阶段,数列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数列的定义、常见数列的特点以及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方法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数的集合,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2. 数列的表示方法:(1)通项公式表示法:数列可以通过一个解析式来表示,该解析式可以计算出数列中各项的具体数值。
(2)递推公式表示法:数列可以通过一个递推公式来表示,该递推公式利用前一项或前几项来递推求得后一项。
二、常见数列的特点与分类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常用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常用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通常用F(n)表示第n项,前两项分别为F(1) = 1,F(2) = 1。
4. 平方数列:平方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某个整数的平方的数列。
例如1,4,9,16,25,...5.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同时满足等差和等比条件的数列。
通常用an表示第n项,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 (n-1)d。
三、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1. 数列的有界性:数列可以是有界的,即存在一个上界或下界,也可以是无界的。
2. 数列的递增性与递减性:数列可以是递增的,即每一项都大于前一项,也可以是递减的,即每一项都小于前一项。
3. 奇数数列与偶数数列:数列中的奇数项或偶数项构成了两个新的数列,分别称为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
4. 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某些特殊的数列,可以通过递推或另外的方法得出它们的求和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 M >Mn n n n +⎧≤∈⎪⎨⎪⎩有界数列:存在正数,总有项a 使得a ,n N 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a 使得a2221,21(1)2nn a a n a a n a n =⎧⎪=+=⎪⎨=-+⎪⎪=-⋅⎩n n n n n常数列:递增数列:按单调性递减数列:摆动数列: ⎩⎨⎧无穷数列有穷数列按项数 数 列数列的考查主要涉及数列的基本公式、基本性质、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简单的数列不等式证明等. 1.数列的有关概念:(1) 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2) 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做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
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由于自变量的值是离散的,所以数列的值是一群孤立的点。
(3)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如: 221n a n =-。
(4)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n n a a -=+,其中121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再如: 121,2,a a ==12(2)n n n a a a n --=+>。
2.数列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 n )孤立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按有界性4.数列{a n }及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123n n S a a a a =++++ 11,(1),(2)n n n S n a S S n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 ,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d n a a n )1(1-+=,1a 为首项,d 为公差.可变形为d m n a a m n )(-+= ⑵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 3.等差中项如果b A a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b a A +=2⇔a ,A ,b 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⑴定义法:d a a n n =-+1(+∈N n ,d 是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⑵中项法:212+++=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差数列. 5.常用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2)数列{}p a n +、{}n pa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
(3)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n S n 是等差数列。
(4)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b an a n +=(a ,b 是常数))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当100a d <>,,由1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6) 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n a ,有),)(()()(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1+=n na a S S 偶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n a ,有)()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n a S S =-偶奇,1-=n n S S 偶奇. 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q ,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常数q 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11-=n n q a a ,1a 为首项,q 为公比 . 可变形为),(+-∈⋅=N m n q a a m n m n⑵前n 项和公式:①当1=q 时,1na S n =②当1≠q 时,qqa a q q a S n n n --=--=11)1(11.3.等比中项如果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a ,A ,b 成等比数列⇒b a G ⋅=2.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q a a nn =+1(+∈N n ,0≠q 是常数)⇔{}n a 是等比数列; ⑵中项法:221++⋅=n n n a a a (+∈N n )且0≠n a ⇔{}n a 是等比数列. 5.常用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数列{}n pa 是等比数列;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kq ;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q .⑵若),,,(+∈+=+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⑶如果三个数构成等比数列,则设其为,,aa aq q;若四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可设其为33,,,a aaq aq q q。
⑷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改写成1nn a a q q=。
当01x q q y q >≠=且时,是一个指数函数,而1nn a a q q=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与指数函数的积。
通项公式,数列求和一、求数列通项公式 1)给出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1°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f n 是可求和的。
可利用迭加法或迭代法:1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例1: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2: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132a a 1n n 1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f n 是可求积的。
可利用迭乘法:1122332211a a a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例1:数列{}n a 中,1131n na na a n +==+,,求n a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21n n a n n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3: 已知数列}a {n 满足413n n a a +=,7a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3°递推关系形如“q pa a n n +=+1”,可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把它变为1(),n n a p a λλλ++=+为待定系数。
令n n b a λ=+,先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进而求{}n a 的通项公式。
例1:已知数列{}n a 中,32,11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2: 已知数}{n a 的递推关系为4321+=+n n a a ,且11=a 求通项n a 。
4°递推关系形如“1n n n a pa q +=+”,两边同除以1n q +(111n n n n a a p q q q q++=+)并采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或者直接采用待定系数法(11()n n n n a qp a q λλ+++=+)。
例1. 已知数列}a {n 满足6a 53a 2a 1n n 1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132a 3a 1n n 1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5°递推已知数列{}n a 中,关系形如“n n n a q a p a ⋅+⋅=++1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11(),=,=n n n n a ma n a ma mn q n m p ++++=+-其中)例1:已知数列{}n a 中,n n n a a a a a 23,2,1122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2:在数列{}n a 中,11=a ,22=a ,n n n a a a 313212+=++,求n a 。
6°递推关系形如"11n n n n a pa qa a ---=≠(p,q 0),两边同除以1n n a a -(111n np q a a --=) 例1:已知数列{}n a 中,1122n n n n a a a a ---=≥=1(n 2),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2:数列{}n a 中,)(42,211++∈+==N n a a a a nn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给出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例1:⑴n n S n 322+=; ⑵13+=nn S .3)、给出关于n S 和m a 的关系例1:数列{}n a 满足111543n n n S S a a +++==,,求n a 例2: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2(212≥⎪⎭⎫ ⎝⎛-=n S a S n n n .求{}n a 的通项例3:已知数列{}n a 中,311=a ,前n 项和n S 与n a 的关系是 n n a n n S )12(-= ,试求通项公式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