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概要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大一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大一一、导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旨在通过创造各种环境艺术作品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空间体验。
在大一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分类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将环境与人文因素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美学意义的环境作品。
它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艺术。
2. 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a. 室内设计:主要关注室内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选择等因素,以创造出美观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b. 景观设计:主要关注室外空间的规划、植被配置、建筑布局等因素,以打造出宜人的公共和私人户外环境。
c. 陈设艺术:主要包括展览陈列、商业陈列等,研究如何通过艺术手段将展品或商品以更吸引人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1. 空间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设计中,空间和形式的关系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展现所追求的形式美感。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以营造出符合主题和氛围要求的效果。
3. 材料与构造的选择: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功能和表现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方式,以达到美观、实用和符合工程经济的要求。
4. 灯光的运用:灯光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烘托氛围、突出重点、改变空间体验。
设计师需要合理运用灯光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1. 室内设计案例:以酒店大堂设计为例,通过精心布局、高质量的材料选择和巧妙的灯光运用,打造出豪华舒适、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
2. 景观设计案例:以公园景区设计为例,通过植被配置、小品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设置,营造出宜人的休闲健身环境,引导人们亲近自然。
3. 陈设艺术案例:以服装店陈列设计为例,通过精心摆放商品、巧妙的道具搭配和展示手法,吸引顾客的眼球,提升购物体验。
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从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环境的各个方面,环境设计整体考虑人工和自然等空间要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环境设计基本知识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欢迎参考阅读!一、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
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根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
二、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利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
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
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三、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闹功能,刨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四、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
因此,室内高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
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
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并深受启发。
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室内设计,均注意风格特色的体现。
特别是临时工餐厅及建筑、室内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
因此,我们也心该把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去,实现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的和谐统一。
五、个性化大经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印象。
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
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教案纲要: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介绍A.课程背景: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该学科的发展现状。
B.课程目标: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并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第二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基础A.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范围: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B.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影响作品效果的要素,如色彩、形状、纹理等。
C.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原则,如平衡、重复、对比等。
D.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风格和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第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A.公共空间的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美化和改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
B.室内环境的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设计室内环境,如家居、办公室等。
C.艺术展览和装置设计:介绍如何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原则来创作艺术展览和装置设计,如画廊、博物馆等。
D.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问题: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第四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A.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经典案例:以著名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和实践。
B.学生作品展示和评析:鼓励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环境艺术作品,并进行评析和讨论。
第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A.环境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对未来的影响和发展方向。
B.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和责任。
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A.课程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B.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展望:探讨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注:教案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如具体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等。
以上纲要旨在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和指导,可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修改。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本章重点:1.外环境设计2.内环境设计3.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本章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对建筑内部和外部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休憩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性化”的空间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技术与材料科学。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园林设计。
1.1 环境艺术设计浅述20世纪60年代人们萌生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的思想,逐步确立了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近年来,环境意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和重视,从世界范围内将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到了极高的位置。
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成了人们对待和处理环境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1.1.1 环境与人居环境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任务是塑造人工环境,但是设计所关涉的人工环境应是结合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人工环境。
人居环境不仅要创造适合各种不同人群活动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从来就是互动关系,“天人合一”则是它的最高境界。
人居环境:人类聚居内容(人及社会)、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其周围环境)人居环境基本元素:自然、人类、社会、建筑、支撑系统(道路、供排水系统、输电设施、通讯设备和社会经济、法律、教育、行政系统)1.1.2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的“人性化”1.1.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多功能(需求)的综合特征、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特征、多要素的制约和多元素的构成特征、公众共同参与的特征(1)多功能(需求)的综合特征:使用的要求、信息传递功能、审美和精神文化功能(2)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特征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意义的艺术,不是完全表达艺术家个性的作品,而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功能、艺术、技术的统一体,是自然、社会、人文、艺术多学科的融合,包含了地理地貌、气候、种植、历史文化、民俗民情、工程技术、环境心理、环境行为、人体工程、审美欣赏等各方面的知识。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摘要 ] 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以及使形体产生显眼的效果。
形体是具有各种表情的,色彩也具有各种表情,有引起人们各种情感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巧妙地利用它的感情效果。
应用色彩所具有的心理、生理和物理特性,通过建筑、交通、设备、机械等为人类生活环境提供舒适、方便的配色设计,并与空气调节、音响调节等一起,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调节手段的一个重要技法。
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风格。
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
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
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
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
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
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
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件
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设计趋势
地域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的传承,体现不同地区 的独特魅力。
定制化设计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定制化设计, 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跨界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将与其他领域如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跨界融合, 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多元化与个性化
详细描述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各种设计风格并存,强调创新和实验,同时更加关 注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趋势
总结词
科技与生态的融合
VS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态意识的提高,未来 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科技与生态的融 合,智能化、可持续性和人性化将成为设 计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 到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也将在 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关注商业场所的改造和设计,旨在提升 商业空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商业环境艺术设计涉及购物中心、专卖店、餐厅、酒店等 商业场所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造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品牌形象设计、空间布局设计、照明设计、展示设计等, 旨在吸引顾客,提升商业空间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06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环保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倾向于使用可再生 、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如竹材、再生塑料等。
高科技材料
新型高科技材料如智能材料、自适应材料等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 到广泛应用,为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概要
一、概述:此门课程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以及运行操作的协调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和社会三大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难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主要围绕着建筑外环境和室内空间而进行的综合时空系统而非单一独立的物品,因此其设计是一个协调各类关系的综合设计的过程。
二、现代设计的三大类型视觉传达设计体系工业产品设计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体系三、基本概念一、环境设计专业产生的历史背景1、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渔猎采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艺术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不再是商业的产品的意识,而转化为生态的环境的意识。
3、环境艺术设计的立脚点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4、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未来生态状态的绿色设计。
一)自然环境价值:(P4)(二)人工环境:1、渔猎采集时期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用禽兽蛇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谐共处2、农耕时代的人工环境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基本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3、工业时代人工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建筑充分考虑使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如组织穿堂风、内部通风井,朝阳面扩大日照面积、北面保暖、采用亮走廊、明厅等,避免机械通风和长年人工采光。
钢与木的结合,支撑点与围护的巧妙组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视在设计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信息等,充分反映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与平衡。
既能避风、保温又能抗震的木结构民居钢结构的空间网架呼应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玻璃天窗的轮廓是周围山脉的抽象化版本。
建筑体现了传统形式和新技术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环境(P6)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生产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民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中的人只有社会性,而没有政治性。
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概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将艺术与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通过对环境元素的艺术处理,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
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学科,涵盖了建筑、景观、室内、标识、装饰等多个设计领域,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美观、有意义的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同时与环境相融合,产生共鸣,并且能够提升人们的心情和生活品质。
艺术设计师需要全面考虑环境的特征和功能,对空间、色彩、材质、光线等进行研究和应用,以及结合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进行创作。
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和技巧,使环境艺术设计在页面上、空间中、物品上独具个性和创意。
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包括了前期调研、设计概念的确定、创意构思、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等多个环节。
首先,艺术设计师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环境的特点、需求等,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设计方案和概念,包括创意构思、形式设计、布局设计等,并且充分考虑环境的特征和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艺术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设计与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个性。
最后,根据方案设计结果,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施工的筹备工作,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式进行施工。
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升环境的形象和品位,使其更加美观和高雅。
一个艺术设计独特的环境空间,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展示出主人的品味和个性。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心情和生活品质。
一个美丽的环境空间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艺术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为环境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不过,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环境的需求和特点,不应该过于追求个人的创意和个性,而忽视了环境的功能和实用性。
其次,设计师需要将艺术设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考虑到设计成本、施工难度等因素,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概论
环境设计的概念
以各种物质手段创造性的建立和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构想,是对人类 生活、工作、娱乐等所必须的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规划的过程。
环境设计最关键的核心问题 首先、环境设计可利用的物质手段 其次、环境的美如何产生 再次、环境设计如何实现环境对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四、如何将各种环境条件综合协商
环境空间
主要分为规则形与不规则形。
规则形状的环境空间
严谨、理性、有序、庄重。
不规则形状的环境空间
随意、自由、轻松、自然。
空间的艺术表现
主要体现在空间质感的处理 1.空间的界面质感 2.整个空间形成的整体质感气氛
1.空间的界面质感
2.整个空间形成的整体质感气氛
二、环境艺术是场所的艺术
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 空前的加大,城市广场、 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 宅非常重视环境世界,环 境设计与施工每年的产值 高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之 多。
环境艺术的含义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 Art)主要包括: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人文环境
1.自然环境
包括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体、土地、植被等自然因素。
东方的古代建筑环境理论:
中国古代环境设计理论是古代东方集大成者;但并未出现在对建筑内 在矛盾的分析,而是注重营造的客观性、具体操作以及环境整体观的 论述。
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主要体现在《易经》、 《周礼》、《尚书》。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 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 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 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 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 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 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 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 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 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 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设计学科,它以人为本,以环境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手段,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营造,利用空间、色彩、光影、材料等要素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美感、情感和寓意的艺术化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既强调对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和美感的追求,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对环境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的追求。
艺术是整体的,环境也是一个整体,环境艺术设计致力于将艺术与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设计的环境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一种有机的结构和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空间结构、功能需求、人的活动等方面,将艺术的元素和设计的功能进行有机融合,使设计的环境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具备实用价值。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对环境美感的追求。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要求,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空间、色彩、光影、材料等元素的搭配和运用,将设计的环境打造成一个美感丰富、引人入胜的艺术景观。
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对色彩的巧妙运用,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创造出一种舒适、和谐的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注重对光影的运用,通过对光线的控制和利用,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变化,使设计的环境更富有变化和魅力。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注重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的把握。
艺术设计是社会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需要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需求,并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营造来传达其中一种意义和价值观。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通过设计的手段来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环境。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发展,关注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需求,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环境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以人为本,以环境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手段的设计学科。
它注重对环境整体性和功能性的追求,追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注重对环境美感的追求,营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化环境;注重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的把握,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传达其中一种意义和价值观。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艺术系环境设计教研室编2022年6月6日二、课程学时安排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环境设计的概念教学重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背景和设计的相关理念。
教学难点:设计的实施内容、设计的工作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对环境艺术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同学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所熟识,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让同学能够对本专业各个学科领域专业学问有肯定的了解和熟识。
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及分类,把握不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独特性,培育同学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
第一节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⑴主要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⑵基本概念和学问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界定,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背景,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⑶问题与应用:知道为什么产生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了解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对当今社会文明的意义。
其次节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⑴主要内容:视觉艺术;文化遗产;相关设计专业⑵基本概念和学问点:人的感官与艺术形式,视觉艺术的时空观念,视觉与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遗产界定的环境意义,城市规划专业,⑶问题与应用:视觉艺术产生的缘由,为什么要讨论视觉艺术,文化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造型艺术的关系。
第三节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内容⑴主要内容:总体掌握设计内容、选项掌握的设计内容、空间形态过度的设计内容⑵基本概念和学问点:总体掌握设计内容的目的,总体掌握的对象与要素,城市设计的层面、建筑设计的层面、室内设计的层面⑶问题与应用:了解总体掌握设计内容,把握总体掌握的对象与要素,把握城市设计的层面、建筑设计的层面、室内设计的层面的掌握方法第四节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方法⑴主要内容: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设计创意与设计表达⑵基本概念和学问点: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主导设计概念的策划,技术因素融通,社会因素融通与社会价值的体现,设计创意与设计表达⑶问题与应用:设计创意的基础,设计创意的思维方式,设计表达的意义。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概 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的承载空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境艺术中承载着人类的文化,浓缩了人类的历史,随时光流逝积淀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环境既是开放包容的,也是敏感脆弱的。
第一节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环境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
一部人类进化史,可以说就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构造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
法国凡尔赛宫3.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从大地生态规划到区域景观设计;从国土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主题公园到住宅区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景观小品、雕塑设计;从私家园林到室内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整个国土环境负责,设计对象变为所有土地。
➢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理查德·道博尔说:“我认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一、什么是环境➢环境研究的X畴涉与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并借助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种成果而得以发展。
1、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3、人文社会环境二、艺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是相同的。
两者都具备线条、空间、形状、结构、色彩与纹理等共同的元素,这些元素又通过统一于多样、平衡、节奏、强调、比例与尺度等相同的原则联结起来。
三、环境艺术➢环境艺术的概念与本质环境艺术是指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建立在自然环境美之外,为人对生活的物质要求和美的精神要求所引导而进行的艺术环境创造。
它是人为的,可以存在于自然环境之外,但是又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本体;它必须根植于特定的环境,成为融会其中与之有机共生的艺术。
1、环境艺术是空间的艺术2、环境艺术是整体的艺术3、环境艺术是体验的艺术4、环境艺术是动态的艺术5 、环境艺术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功能环境艺术是实用的艺术,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其核心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大一知识点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大一知识点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是一门面向大一学生的课程,旨在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了解艺术设计与环境融合的理念,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下面是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环境艺术设计概论首先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色彩、形体、线条等设计元素的运用,以及构图、比例、透视等设计原则的应用。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2. 环境与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还强调了环境与艺术之间的融合。
学生将了解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艺术手法改善和提升环境的品质。
他们将学习如何将艺术元素引入到不同的环境中,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艺术价值的空间。
3. 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时,学生还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
这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等。
每种类型的设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设计,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
4. 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学生将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及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想。
通过对历史发展的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潮流和方向。
5. 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也将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计原则来创建环保的设计作品。
这种环保意识将成为学生未来设计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6. 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在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学生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案例,他们将理解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学生需要深入思考每个案例的设计理念、空间运用和艺术表达,并从中汲取灵感和教训。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2. 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3.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4. 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5. 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观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原则、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环境艺术设计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2. 课件: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图片、案例分析等3. 视频资料: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纪录片、实例分析等4. 实地考察场地:城市公园、广场、公共艺术空间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创意、设计效果等。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后的感悟、分析、创新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第5-8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第9-12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3-16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第17-20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观念第21-24课时: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第25-28课时:学生创新设计实践第29-32课时:实地考察与总结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定义,让学生了解其内涵和外延。
2. 第5-8课时: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PPT课件
建筑的内容与依据 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设计依据:人体、自然、地质、水文等。 当代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单体建筑的比例样式,
更要注重群体空间的组合构成;既要注重建筑实 体本身,更要注重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 “虚”的空间;既要注重建筑本身的外观美,更 要注重建筑与周遍环境的协调配合。
续性、意识的民众性三个原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环境设计的类型
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城市设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指对建筑物内部的设计。(根据对象空 间的实际情形与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 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 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
室内设计的内容: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 物理环境设计四个方面。
室内环境类别:住宅室内设计、集体性公共空间设 计(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开放性公共室内设 计(宾馆、饭店、影剧院、商场、车站等)、专门 性室内设计(汽车、飞机和船舶体内设计等)。
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人与环 境的“最适合化”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 课题。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环境艺术设计: 是指对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纲要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1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2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3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4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5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6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7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8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9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10 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11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12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第 13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目前,全国从事装饰工程的队伍已达600万人,其中400万 人从事家居装饰。从事装修工程的人员主要有五类: 1、室内专业毕业的人仕。是最为专业的一族,对于装修工 程知识比较全面。 2、建筑及结构专业毕业的人仕。是较为专业的一族,在一 些方面,比室内专业更优胜。 3、其他美术或工程相关行业的人士。这些人具有一定的专 业知识,并不全面。 3、工程施工队学徒出身的人仕;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专 业知识较少,创造性低,施工时以仿效做法为主。 5、其他人士。
2、设计师一定要自信,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品味。不盲从、 不孤芳自赏、不骄、不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为个性而个性,不为 设计而设计。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有独特的素质和高超的设计技能,即无 论多么复杂的设计课题,都能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用心思考,反复推敲,汲 取消化同类型的优秀设计精华,实现新的创造。
如何成为成功的设计师
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 点: A、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 B、发明创造的能力 C、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 D、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 E、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1、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必须 是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敏感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应考虑社会反映、社会 效果,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悦和 满足,应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起码你 应当明白,优秀的设计师有他们“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逻辑的 观点。
什么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就是集体空间,说小点,一个家里, 客厅、厨房、卫生间等,都是公共空间,说大 点,一个社会、马路、广场、博物馆等等很多 人去的地方是公共空间 。
城市规划设计
环境与行为
人离不开环境,不论是工作,家庭事务还是休息,都需要一个适宜的 环境。因此人体工程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人与环境协调。 1、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 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这种行为表现为环境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此门课程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以及运行操作的协调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和社会三大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难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主要围绕着建筑外环境和室内空间而进行的综合时空系统而非单一独立的物品,因此其设计是一个协调各类关系的综合设计的过程。
二、现代设计的三大类型视觉传达设计体系工业产品设计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体系三、基本概念一、环境设计专业产生的历史背景1、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渔猎采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艺术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不再是商业的产品的意识,而转化为生态的环境的意识。
3、环境艺术设计的立脚点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4、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未来生态状态的绿色设计。
一)自然环境价值:(P4)(二)人工环境:1、渔猎采集时期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用禽兽蛇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谐共处2、农耕时代的人工环境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基本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3、工业时代人工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建筑充分考虑使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如组织穿堂风、内部通风井,朝阳面扩大日照面积、北面保暖、采用亮走廊、明厅等,避免机械通风和长年人工采光。
钢与木的结合,支撑点与围护的巧妙组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视在设计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信息等,充分反映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与平衡。
既能避风、保温又能抗震的木结构民居钢结构的空间网架呼应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玻璃天窗的轮廓是周围山脉的抽象化版本。
建筑体现了传统形式和新技术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环境(P6)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生产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民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中的人只有社会性,而没有政治性。
因此其人文环境异常简单。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仅仅是以栖身之所为主组成的简陋建筑群落。
2、奴隶社会基本处于整个农耕文明的前期。
高度的政治极权与无偿的劳动力占有,使奴隶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呈现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存,包括规模宏大的城郭形态。
3、封建社会以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为中心的城镇建筑群落,成为其主导形态。
4、资本主义社会人的需要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使用功能被摆放到第一的位置。
人工环境由此演变为居住、公共建筑与生产性建筑并存的密集超大城市群落。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好的环境景观设计提高了人的参与性,使环境的设计、营造更趋于理想化8概念: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P8)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建筑载体核的周围,从而协调人与环境的互助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活品质、强调生存价值,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壹特征:在了解建筑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运用艺术设计手段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出理想的空间艺术环境。
技术与艺术的“实”的手段,而营造理想的“虚拟“的时空环境才是目的。
虽然处处都着眼于各种技术和艺术的“实体”构成。
然而,我们所真正追求的应当是完美的“虚体”空间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环境围绕建筑分为:室外环境、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居住小区、公园景观、街道与步行街等。
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组织与设计、空间界面的形态与色质、照明与采光、家具与灯具设计、室内织物与选择、艺术陈设品、室内绿化等。
环艺综合设计的范围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
它集建筑功能、空间环境、艺术创造、技术手段等于一体,它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P11)实体1)建筑实体2)构筑物3)标识物4)附属设施2、空间空间的本质P14:A、容纳性B、内向或外向C、运动的D、自我的E、排斥力F、激发感情G、局部与整体3、行为:是环境艺术中非物质形态的研究内容。
自然地形、水土、气候、植被(P17)第三节环艺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1、生态的属性 2、文化的属性 3、时间的属性 4、地域的属性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特征(P21)1、系统性与广延性的统一第二章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P27)一历史的眼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环境艺术设计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环境艺术设计二、起源时期 1、历史分段 2、主要形态表现及特征: 28第二节传统时期(P30)古埃及建筑一. 自然状况和社会背景:(2)宗教特点:灵魂不灭,认为人生不如死,期望“来世”。
(3)社会状况: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残暴,拥有最强大的国家机器。
(4)自然资源:棕榈木、芦苇、纸草、粘土、土坯、石材发展了几何学、测量学(尼罗河水利建设)(5)历史分期:①古王国时期(BC3200-BC2130)②中王国时期(BC2130-BC1580)③新王国时期(BC1580-BC332)④晚期(BC332-BC30)建筑特点:1.居住建筑—住宅:木材、泥土、卵石墙基、平屋顶(微呈拱形)、窗向北方、侧高窗。
贫民建筑简陋。
2.陵墓:早期较简单的地下墓室砖砌的台基逐渐用石头建造金字塔(纪念性增强)昭塞尔金字塔麦登金字塔达舒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四、古埃及园林类型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贵族花园强调种植果蔬,增加经济效益的实用目前的实用园林+改善小气候园林空间:水体、几何形园地、对称、空间分割宗教信仰促进了圣苑与墓园的发展主要成就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城市(卡宏城)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的水平2、古希腊雅典娜神庙采用的是爱奥尼柱式,前后柱廊上的雕饰十分精美。
贰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大的建筑,是古希腊最经典的围廊式建筑厄瑞克提翁神庙西面小柱廊运用六个少女塑像柱子,“人像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对神、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古罗马4、拜占庭与中世纪西欧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
西欧中世纪的建筑:罗马风建筑:于古罗马废墟上形成的建筑风格,模仿古罗马建筑的部分做法,风格简朴浑厚,也称仿罗马或伪罗马建筑。
哥特式建筑:由罗马风建筑发展而成的、具有城市平民色彩的建筑风格。
暗色露明的木构架,墙面填砖后抹白灰,开窗较大、楼层外挑、屋顶高耸,平面自由、对比明朗、形体活泼。
哥特式的教堂特征:扶壁、飞扶壁、飞券、骨架券、尖十字拱、玫瑰窗被广泛应用。
用砖、石建造的框袈结构,彩色玻璃镶嵌于框架之间,立面及空间具有强烈的向上冲势西立面的构图定型化。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成就:许多城市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先进的城市,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共和国。
即吸收外来文化,又发扬传统独立发展,因而特色鲜明,水平很高。
(P33)、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主要武器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文化。
主要内容是反封建、反宗教。
主要时期:15—16世纪:掀起文艺复兴运动高潮,意大利建筑成就最高,欧洲各国跟从。
16世纪末—17世纪: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产生了“巴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开辟了建筑的新时期,并影响整个欧洲。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代表作—佛罗伦萨主教堂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代表作—圣马可广场、圣彼德大教堂17世纪—巴洛克时期代表作—耶稣会教堂、圣彼德大教堂广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巴洛克建筑。
社会背景:16世纪——封建宗教势力反扑和镇压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削弱,人文主义岌岌可危。
17世纪——教皇推行反改革运动,教廷人财物兴旺,巴洛克艺术和建筑应运而生。
主要特色:富贵华丽、充满装饰、色彩鲜艳强调曲线、追求动感、形态夸张建筑与雕塑、色彩与光线相互渗透城市与广场、建筑与园林趋向自然巴洛克教堂的兴建社会背景:宗教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在中小型为主的教堂中投入了感情因素建筑和艺术处理多样化,追求自由表现三大特征:炫耀财富、装饰豪华、色彩艳丽追求新奇、运用曲线、寻求动感、装饰自由作为小品建筑在设计中独具匠心壁画和雕塑:延伸扩大空间、色彩对比明亮、构图拥挤、动态剧烈、突破建筑面体界限、石雕模仿实物质感代表作品: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6、十七八世纪的欧洲(P35)16—18世纪,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先后萌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转折,各国建筑发展不同、建筑的特点各异,但均因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变化。
叁不同程度地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
其中尼德兰、西班牙、德意志、英国和俄罗斯取得了较大的建筑成就,但与意大利和法国相比则小的多。
德意志的建筑宗教改革失败,经济衰落,文化保守,保留中世纪的遗风,建筑地方性强。
居住建筑:平面整齐、屋顶陡高、楼梯外凸、上设尖顶市政厅:型制同住宅、屋顶特别陡尖宫廷建筑:受巴洛克和洛可可影响、利用楼梯的形体变化作空间穿插、结合雕塑、绘画和栏杆,生动活泼、富丽堂皇俄罗斯建筑 17世纪前文化封闭,建筑风格独特。
17世纪后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风格独特的民间木建筑:水平叠木、屋面坡陡、空间狭小、室外楼梯教堂建筑特色鲜明代表作: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红砖建造、白石细部、九个洋葱形穹顶、鼓座装饰花瓣雕刻,形象欢乐、色彩强烈、装饰华丽、民族特色鲜明。
宫殿建筑采用巴洛克风格代表作:克里姆林宫、叶凯撒玲宫、冬宫、夏宫城市建设:成立城市建委、制定住宅标准、确定市区中心、开辟主要干道二、朝鲜和日本的建筑朝鲜和日本的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中国文化交流密切。
无论在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形体造形、装饰细节等方面受中国建筑的影响,保存着中国唐代建筑的遗风。
三、古代美洲的环境艺术公元15世纪末,中美和南美西岸的土著人正从原始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
主要民族:玛雅人、多尔台克人、阿兹台克人、印加人(统称印第安人)。
他们之间文化交流密切,称为玛雅文化。
但未与其他文明进行沟通交流。
16世纪后,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衰亡。
建筑以多层金字塔组成的庙宇为主,土石结构、布局严谨、空间闭塞。
44四、古代西部亚洲的建筑(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发展步律基本相同、伊朗高原的掘起稍微迟后宗教基本上是信奉原始的拜物教、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发展了多种建筑形制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两河下游的高台建筑、叙利亚河波斯的宫殿特别是壮丽的新巴比伦城是代表性成就西部亚洲的地理特点盛产石油常年多下暴雨木材和石材较少西部亚洲的文化特色宗教为原始拜物教与周围地区交流频繁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P45)印度封建社会的建筑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该地区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以风格独特的建筑著称于世,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