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变形验算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桩基变形(1)

基础工程桩基变形(1)
s p0 j
' j 1 i 1 m n
z ij ij z i 1 i 1 j E si
(5-59)
桩基变形验算
其中等效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以矩 形为例有: F G
P0 A B md
(5-58)
当计算矩形桩基础中心点的沉降时,(5-59)可 简化为:
03
桩基变形 验算
桩基变形验算
一般桩基础的沉降由三部分组成: 1.桩身材料的弹性压缩 2.桩端以下土层在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两者反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 3.桩周土在桩侧阻力的反力和承台底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压缩变形 分析沉降的三个组成部分: 1.桩材的弹性压缩与桩长成正比、与桩材的弹性模量成反比,如桩不是 很长(小于40m)计算得桩材的弹性压缩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2.对嵌岩桩可忽略桩端以下土层的沉降、或端承型桩基的地质条件不复 杂、荷载均匀、桩端以下没有软弱土层,也可以不计桩端以下土层的沉 降。 3.桩周土的沉降在不计前两种沉降的条件下,只会引起承台底的脱空, 不产生桩基础的沉降。 综上:一般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只需按承载力计算,但是重要建 筑必须验算。
桩基变形验算
观察分析
1. 公式5-64与5-59区别
. . .
2. 5-59、5-63、5-64三个n值含义 5-59、5-65中m值含义
. . .
3.为什么群桩效应不用考虑桩身沉降,而单桩等沉降需要考虑?
桩基变形验算
2、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定义: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当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 求时,为减小沉降,可设置穿越软弱土层进入相对较好土层的疏布摩擦 型桩的复合桩基,其荷载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
桩基变形验算

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

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

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是土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用于评估地基土层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土层的滑移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破坏形式,它会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灾难性的事故。

因此,进行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是通过计算土体内部的应力和变形来评估滑移的潜在风险。

常用的验算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等。

其中,平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基于土体的平衡条件,通过比较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和滑移力来判断土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土体的重度、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采样和试验来获取,也可以通过文献和经验资料进行估算。

然后,根据地基土层的几何形状和土体性质,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土体内部的应力和变形。

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平衡条件来判断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和滑移力是否平衡。

在平衡的情况下,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应大于或等于滑移力,否则就会发生滑移。

根据平衡条件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验算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平衡法。

平衡法是基于土体内部的力学平衡条件,通过比较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和滑移力来判断土体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平衡法假设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是均匀且水平的,然后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土体内部的应力和变形。

根据平衡条件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平衡方程。

常见的平衡方程有二力平衡方程和三力平衡方程。

二力平衡方程适用于平面滑动的情况,它假设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是均匀且平面的,通过比较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和滑移力来判断土体的稳定性。

三力平衡方程适用于空间滑动的情况,它假设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是均匀且立体的,通过比较土体内部的抗滑力和滑移力来判断土体的稳定性。

在地基土层水平滑移验算中,还需要考虑土体的强度特性和变形特性。

土体的强度特性可以通过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来表征,它们是土体抵抗滑移的重要参数。

基础工程简答题

基础工程简答题

基础工程简答题1、简述地基、基础的概念?地基变形的类型?答:地基:建筑物下方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维持建筑物稳定的岩土体。

基础:建筑物最下端与地基直接接触并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结构部件。

地基变形的常见类型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等。

2、解释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冲切破坏?答:在局部或集中荷载作用下,当钢筋混凝土板內斜截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将产生斜拉破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也会发生类似的破坏现象,称为冲切破坏。

3、确定浅基础埋深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应主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答:遵循原则:1)满足基础最小埋深的要求,保证基础不受地表不稳定土的影响、季节性冻账的影响。

河流冲刷的影响。

2)选择力学性质较好的持力层。

3)尽量将基础置于地下水位以上,降低施工难度。

考虑因素:1)建筑物的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2)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季节性冻土地基的最小埋深。

4、解释文克勒地基模型的含义以及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含义?两者相比各自的优缺点?答:该地基模型是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勒(Winkler)于1867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地基表面上任一点的的竖向变形s与该点的压力p成正比,地基可用一系列互相独立的弹簧来模拟,即:p=ks ,式中k为基床系数或称地基系数。

当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相当低或地基的压缩层厚度比地基尺寸小得多,一般不超过基底短边尺寸的一半时,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比较适合。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是把地基视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半空间弹性体,在基地压力作用下,地基表面任一点的变形都与整个基底的压力有关。

文克勒地基模型特点:土体中无剪应力;基底变形只发生在基底范围以内;地基反力分布图的形状与地基表面的竖向变形图相似;形式简单、便与分析。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能反映地基应力和变形向基底周围扩散的连续性,但扩散范围往往超过地基的实际情况,计算所得的竖向变形及地表的变形范围常大于实际观测结果,此外,E和v两个参数,特别是v不容易准确测定。

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验算
详细步骤
1. 锚杆初步验算
(1) 求解锚杆受拉应力:根据准则十四计算锚杆受拉应力大小;
(2) 求解锚杆抗拉强度:根据锚杆材料及规范要求,查找锚杆的抗拉强度或抗拉应力;
(3) 锚杆合理性判断:比较锚杆受拉应力大小与锚杆抗拉强度大小,确定锚杆符合要求;
2. 地基变形初步验算
(1) 求解地基压力:求解地基下方各锚杆点的压力分布以及地基面普遍压力;
(2) 求解地基变形:根据地基可塑性模型理论计算构件和地基传递耦合作用下地基的变形;
(3) 地基变形合理性判断:比较地基变形大小与上一步验算结果,确定地基变形符合要求。

浅谈桩基勘察地基变形深度的估算方法

浅谈桩基勘察地基变形深度的估算方法

浅谈桩基勘察地基变形深度的估算方法1 引言在建筑工程勘察中,采用桩基础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采用浅基础时,天然地基时承载力及变形均不能满足要求;2)采用浅基础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但地基变形过大;3)地表附近填土过厚,开挖或地基处理难度大、不经济。

建筑工程中,控制地基变形通常是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原则。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5.3.4列出了各类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地基变形满足要求,承载力通常也会满足要求,地基稳定性要求则通常是针对于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基岩场地。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控制性钻孔深度很多情况下也是依据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而定。

对桩基工程(主要为摩擦桩)来说,由于桩土作用,地基变形深度往往不易准确估算,加上勘察和设计的脱节,勘察人员对规范的误读,经常出现钻孔深度过大或深度不够的情况。

钻孔深度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勘察资源的浪费;而深度不够,则无法揭示潜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土层,无法进行完整的地基变形验算,造成设计和施工失误,给工程埋下事故隐患。

因此,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规范,选取合理的估算方法很有必要。

2 桩基沉降计算理论简述对于非嵌岩桩,单桩桩基和群桩(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桩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计算方法有很大不同,见图1。

对于影响沉降的主要因素,单桩与群桩两者也不相同,前者受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影响,后者的沉降则很大程度上与桩端以下土层的压缩性有关。

2.1 单桩桩基沉降计算理论按桩基规范,单桩桩基沉降计算分为二种(假设不计桩身压缩):其一、承台底地基土不分担荷载的桩基,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基桩引起的附加应力,按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Mindlin)解计算确定,将沉降计算点水平面影响范围内各基桩对应力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土层的沉降。

其二、承台底地基土分担荷载的复合桩基,将承台地基土压力对地基中某点产生的附加应力按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解计算,与基桩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采用单向压缩分層总和法计算土层的沉降。

龙门吊基础承载力及变形验算

龙门吊基础承载力及变形验算

XXXXXXXXXXXX项目预制梁场轨道梁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计算:复核:审核:2022年XX月目录1.工程概况 (2)1.1预制梁场简介 (2)1.2场地地层条件 (2)2.计算依据 (3)3.门式起重机 (3)3.1.预制场龙门吊配置 (3)3.2.龙门吊基础 (3)4.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4)4.1.计算参数 (4)4.2验算过程 (5)5.地基变形验算 (8)5.1最不利工况 (8)5.2验算过程 (8)6.结论与建议 (10)1.工程概况1.1预制梁场简介图1 预制梁场布置图1.2场地地层条件由《X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南岸梁场附近的K871+716.5处基底为素填土,基底承载力标准值为260kPa。

基底以下各土层分布及参数见下表:由《X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北岸梁场附近的K870+489处基底为粉土,基底承载力标准值为240KPa。

基底以下各土层分布及参数见下表:2.计算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7-2012)(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4)《80t龙门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3.门式起重机3.1.预制场龙门吊配置为满足本项目预制梁板需要,预制梁场采用2台80T龙门吊、1台10T龙门吊,2台80T龙门吊负责预制梁的吊装及移动,最大起重重量为160T(35米箱梁最重边跨边梁重量为122.36t),龙门吊跨径35m,提升高度9m。

1台10T龙门吊负责模板的吊装、混凝土浇筑(最大吊重量为5吨),龙门吊跨径35m,最大提升高度9m。

3.2.龙门吊基础预制场轨道设置两条,80T门吊轨道基础长度约为350米。

南岸预制场轨道:破除老路沥青,直接在水稳面层上浇筑60cm×60cm单层条形基础;北岸预制场轨道坐落在已经施工完成的路床灰土面层上,基础截面尺寸采用40cm×60cm和40cm×110cm双层条形扩大基础。

7-4地基变形允许值与变形验算

7-4地基变形允许值与变形验算

6.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允许值与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特点、使用要求以及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程度有关。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地基土类别
变形特征
中、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0.002 0.003
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1)框架结构0.002L0.003 L
(2)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0.0007 L0.001 L
(3)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0.005 L0.005 L
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120) 200
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
纵向横向0.004 0.003
多层和高层建筑基础的倾斜:
24g ≤H
6024g ≤<H
100
60g ≤<H
100
g >H
0.004 0.003
0.0025 0.002 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mm ) 200 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
20g ≤H
5020g ≤<H 100
50g ≤<H 150100g ≤<H 200150g ≤<H 250
200g ≤<H
0.008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mm )
100
g ≤H 200100g ≤<H 250
200g ≤<H
400 300 200
注:1. 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 2. 有括号者仅适用于中压缩性土;
3. L 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 );
4. g H 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

基础验算

基础验算

基础计算书基础尺寸如图所示J-1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N K =1228KN, M YK =46KNmN=1657KN, M Y =62KNm1、修正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f a = f ak +ηb ·γ·(b -3)+ηd ·γm ·(d -0.5) (式5.2.4)式中:f ak = 300.00 kPaηb = 3.00,ηd =4.4γ = 18.00 kN/m 3 γm = 20.00 kN/m 3b = 2 m , d = 1.800 mf a = f ak +ηb ·γ·(b -3)+ηd ·γm ·(d -0.5)= 300.00+3.00×18.00×(3.00-3.00)+4.4×18.00×(1.8-0.50) = 403 kPa2、地基承载力验算: 2224A m =⨯=22311/622 1.336W bl m ==⨯⨯= 20 1.84144k w G r dA KN ==⨯⨯=,max ,min 122814445.93774 1.33122814445.93094 1.33bk k bk k bk k bk k N G M p KN A W N G M p KN A W =+++=+=++=-=-= ()(),max ,min 11/2478.7343.33774032k k k a p p p Kpa f Kpa =+=⨯+=<=,max 377 1.2483.6k a p Kpa f Kpa =<=3、基础抗冲切验算:max min 1657624614 1.331657623674 1.33N M p KN A W N M p KN A W =+=+==-=-= 2002211[()][()]2211[(20.45)0.46]2[(20.45)0.46]220.7l t t A b b h l l a h m =-----=--⨯---= max 3500.7245l s l l F p A p A KN ===⨯= ()()000.70.7245045024600.7 1.0 1.434602419t b h t m h t la a f a h f h KN F ββ+=++⨯=⨯⨯⨯⨯=> 满足抗冲切要求。

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

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

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一、概述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是为了保证主变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发生沉降或破坏,需要对主变就位地基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承载力验算需要考虑地基土的性质、主变的重量、地基的面积等因素,以确保地基可以承受主变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振动等影响。

二、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土是指主变就位时所处位置下方的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些特性对于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地基土包括砂土、黏土、粉状土和岩石等。

1. 砂土砂土是由颗粒较大、颗粒间隙较大且排列松散的颗粒组成,其透水性能较好。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砂土中颗粒间隙较大,容易造成沉降和侧移等问题。

2. 黏土黏土是由颗粒较小且排列紧密的颗粒组成,其透水性能差。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黏土中颗粒排列紧密,容易造成塑性变形和渗透问题。

3. 粉状土粉状土是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一种土壤类型,其颗粒大小介于砂和黏土之间。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粉状土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4. 岩石岩石是一种坚硬的天然物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主变的重量主变是一种重型设备,其重量对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

主变的重量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

四、地基面积地基面积是指主变就位时所处位置下方的地面面积。

地基面积对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

五、承载力计算方法1. 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松弛系数法、平衡法、极限平衡法等。

其中松弛系数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Q = A × Nc × γ + B × Nq × γ + 0.5 × H × Nγ × γ其中,Q为基础承载力,A、B、H分别为地基面积、基础底面积和基础高度,Nc、Nq、Nγ分别为土壤的承载力系数。

2.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弹性沉降计算法、孔隙水压力法等。

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__ 设 计 者_____________校 对 者_____________ 一、工程信息1.工程名称: J-12.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基础宽度 b=3.400 m 基础长度 l=3.400 m 2.基础埋置深度 dh=2.000 m 3.荷载信息: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o=(F+G)/(b*l)-γi*d=(1969.000+400.000)/(3.400*3.400)-37.400=167.531 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60.000 kPa四、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 1.确定△Z 长度根据基础宽度b=3.400 m,查表5.3.6得△Z=0.6 m3.验算地基变形计算深度:△Sn'≤0.025*∑△Si' 【5.3.6】△Sn'/∑△Si'=2.1555/91.0488=0.0237≤0.025,满足要求。

4.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Es'=∑Ai/∑(Ai/Esi)=5.107MPapo=167.531kPa fak=160.000kPa po≥fak 查表5.3.5,得ψs=1.189 5.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ss=ψs*s'=ψs*∑[po*(Z i *αi -Z i-1*αi-1)/Esi] 【5.3.5】 =1.189*91.0488=108.282 mm地基变形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__ 设 计 者_____________校 对 者_____________ 一、工程信息1.工程名称: J-22.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基础宽度 b=3.200 m 基础长度 l=3.200 m 2.基础埋置深度 dh=2.000 m 3.荷载信息: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o=(F+G)/(b*l)-γi*d=(1850.000+338.000)/(3.200*3.200)-37.400=176.272 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60.000 kPa 四、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 1.确定△Z 长度根据基础宽度b=3.200 m,查表5.3.6得△Z=0.6 m3.验算地基变形计算深度:△Sn'≤0.025*∑△Si' 【5.3.6】△Sn'/∑△Si'=2.0333/92.0335=0.0221≤0.025,满足要求。

YJK沉降计算的使用要点及案例

YJK沉降计算的使用要点及案例

YJK 基础沉降计算的使用要点及案例1 沉降计算的有关规范规定(1)沉降验算的规范规定问题1:哪些需要验算沉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3.0.2 条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并规定六类情形下的丙类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是否需要进行基础沉降验算,软件不自动判断,由用户根据上述规范条件判断。

问题2:建筑物沉降验算满足要求的判断标准所谓地基变形验算,即要求地基的变形计算值在允许的范围内:∆≤[∆] (1)式中:[∆]—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3.4 条取值。

《地基规范》表5.3.4 给出了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控制指标包括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桩基规范》表5.5.4 给出了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控制指标包括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YJK 基础软件统一给出所有基础的沉降验算结果,见下图:沉降量应查看沉降等值线图,软件以等值线加数值的方式给出所有基础的沉降量计算结果。

注意两点:1)桩沉降是包括了土沉降及桩身压缩的总值;2)考虑土回弹再压缩情况(一般是基础埋深超过5 米情况),沉降总值要查看【沉降+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图】。

E 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 6m ~10m 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所以对于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的【两点沉降差】来自行检查。

(2)沉降计算方法的规范规定 《地基规范》第 5.3.5 条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np - -s = ψ s ,= ψ ∑(z αi - z αi -1) s si i -1i =1 Esi式中:s ——地基最终变形量(mm);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mm);ψ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根据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E s )、基底附加压力按表 5.3.5 取值;n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图 5.3.5); p 0——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E si ——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MPa),应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计算;z i 、z i-1——基础底面至第 i 层土、第 i-1 层土底面的距离(m);a i 、a i-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i 层土、第 i-1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 K 采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 总则1.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业标准的规定。

1.0.3 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1.0.4 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地基 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 基础 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重力密度(重度) Gravity density, 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1.5 岩体结构面 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2.1.6 标准冻结深度 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2.1.7 地基变形允许值 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2.1.8 土岩组合地基 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

地基变形计算技巧

地基变形计算技巧

地基变形计算技巧应用Excel 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技巧赵文廷一、概述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2002)规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应按地基变形设计,部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应作地基变形验算。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J366—2004)规定:岩土工程勘察应预测和评价天然地基变形量。

此外,对天然地基进行均匀性评价,也需要按地基变形计算方法确定钻孔的当量压缩模量。

因此,地基变形计算是岩土工程师必作的主要工作之一。

地基变形计算是一项较烦索的工作,以往手工计算,不仅重复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出错。

如果采用电子表格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即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又可保证计算准性和精确性。

下面介绍一下应用Excel 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一些技巧。

二、地基变形计算原理及要求㈠ 地基变形计算原理地基变形计算方法有多种,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规范GB50007)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1110--=-='=∑i i i i n i sis s z z E p s s ααψψ 式中 s ——地基最终变形量(mm );s '——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变形量(mm ); 图一:地基沉降计算简图α系数 曲线s ψ——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无地区经验时,可采用表1的数值;n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图一);0p ——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si E ——基础底面下第i 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应取土层自重压力至土层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压力段计算;i z 、1-i z ——基础底面至第i 土层、第1-i 土层底面的距离(m );i α、1-i α——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 土层、第1-i 土层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按规范GB50007附录K 采用;s E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压缩模量(MPa ),应按下式计算:∑∑=sii i s E A AEi A ——第i 土层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kN/m ),即:)(110---=i i i i i z z p A αα∑iA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有土层的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之和(kN/m );∑si i E A ——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mm ),即∑sii E A s '=。

地基变形允许值及相关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允许值及相关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允许值及相关地基变形验算地基变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是地面自己在悄悄“动”呢?其实这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的基础(土地)在承受重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

这就像你站在沙滩上,沙子因为你站的时间久了慢慢下沉,地基也是这么回事。

咱们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实这地基的小小变形,也有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

别看地基变形问题很“低调”,但它可关乎大事儿,关系到咱们住的房子能不能坚固耐用。

今天就来聊聊地基变形的允许值,以及怎么去验算这些变形。

要是你问我,地基变形到底能不能容忍,我得说,那得看具体情况。

比如说,有些地方的地基变形能忍,像是一些不太承重的建筑;但有些地方变形就不行了,像是高楼大厦,稍微一变形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不得不提一个概念——地基变形允许值。

它其实是一个对变形的“上限”要求,简单说就是地基能“动”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超过了就得重修或者加强。

要是超过了那个“限度”,就可能给建筑的安全带来风险。

比如楼梯扶手摇摇欲坠、墙体开裂什么的,虽然看上去小事儿,但谁也不能忽视这些“前兆”。

你要问我,这个“允许值”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它是根据土壤的性质、建筑的用途、楼层高度等等来综合考虑的。

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竖向变形,另一种是水平变形。

竖向变形,简单来说,就是地基往下沉了,比如你站在一个泥巴上,慢慢就会陷进去。

这种情况就需要计算变形的量,看它会不会对建筑造成影响。

而水平变形呢,就是地基左右“漂移”,就像一艘船在水里摇晃。

要是地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过大,可能会导致墙体倾斜,甚至整个建筑结构受损。

说到验算,别看它名字听起来有点“严肃”,其实就是个大数据分析,啥意思呢?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建筑的地基是否能安全承载。

如果地基变形超出了标准,那就得重新考虑加固措施了。

像是把地基加宽、增加支撑或者换土,这些都是常见的办法。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进行基本验算,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下面将介绍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

1. 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密度、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Qs = cNc + qNq + 0.5γBNγ,其中Qs为地基承载力,c为土壤的凝聚力,Nc为凝聚力影响系数,q为土壤的摩擦力,Nq为摩擦力影响系数,γ为土壤的重度,B为基础宽度,Nγ为重度影响系数。

2. 地基沉降验算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壤在承受荷载后发生的变形。

在进行地基沉降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厚度、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为:Δh = (q1+q2+q3)H/(E1+E2+E3),其中Δh为地基沉降量,q1、q2、q3为不同深度处的荷载,H为地基土壤的厚度,E1、E2、E3为不同深度处的土壤弹性模量。

3. 地基稳定性验算地基稳定性是指地基土壤在承受荷载后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在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强度、倾斜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稳定性的计算公式为:Fs = ΣRi - ΣLi - W,其中Fs为地基稳定性系数,Ri为地基土壤的抗力,Li为地基土壤的荷载,W为建筑物的重量。

4. 地基基础设计验算地基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和地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尺寸和深度等参数。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验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高度、荷载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基础设计的计算公式为:A = Qs/Fs,其中A为基础面积,Qs 为地基承载力,Fs为地基稳定性系数。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进行基本验算,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YJK沉降计算的使用要点及案例

YJK沉降计算的使用要点及案例
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Es)、基底附加压力按表 5.3.5 取值;
n——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图 5.3.5); p0——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Esi——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应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 段计算; zi、zi-1——基础底面至第 i 层土、第 i-1 层土底面的距离(m); ai、ai-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i 层土、第 i-1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 K 采用。 从《地基规范》第 5.3.5 条总结沉降计算的基本要点: 1) 地基内的应力分布, 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即 “弹性半无限体地基模型” 的 Boussinesq 解计算表面力(地梁、独基、筏板单元)引起的应力分布和 Mindlin 解计算空间任意力(桩侧阻力和桩端阻 力)引起的应力分布; 2)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地基变形量,并引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对分层总和法的结果进行修正; 3)地质资料参数中影响沉降结果的最重要指标是土的压缩模量(MPa),应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 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计算。
沉降量应查看沉降等值线图,软件以等值线加数值的方式给出所有基础的沉降量计算结果。注意两点: 1)桩沉降是包括了土沉降及桩身压缩的总值;2)考虑土回弹再压缩情况(一般是基础埋深超过 5 米情况) , 沉降总值要查看【沉降+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图】 。
第三篇 YJK 基础设计软件常见问题解答
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 6m~10m 内基 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所以对于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的【两点沉 降差】来自行检查。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21 年第 4 00 期
青 海 斟技
水 泥 土 搅 拌 桩 复 台 地 基 形 计 算
薛 海林
( 省环境 地质 勘查局 ,青海 青海

对 比。
西宁
8 0 ) 07 1 0

要 :本 文简要介绍了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变形 的计算 ,提出了两种可行 的计算方法 ,并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 了
日期 中的较 低温度 时 浇筑 ,一般 在 凌晨 进行 ,使混 凝
6 § 4 T
土在 强度 增 长时 刚好处 于 气温 回升时 ,同时该 合 拢段
混凝土的标号应高于设计一个标号以便及早张拉。 () 同 21 5 .边跨 合拢 段施 工第 ( ) 。 6节
青海科技
21 年第 4 00 期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 ;变形计算 方法
1 引言
水泥 土搅 拌桩 由于施工 便利 、经济 、处 理效 果好 而 在现代 的地 基处 理 中被广 泛应 用 。水 泥土 搅拌 法形
22 桩 端 以下未 加 固土 层 的压 缩 变形( ) . 的计算
按 { B 00 -2 0 } G 5 07 02 建筑 地 基 基 础设 计 规 范 》 以 ( 下简称 《 范》 的规定进 行计 算 。 规 )
31 根 据验算 软弱 下卧层 公式 计算 . 将 深层搅 拌 桩 以下 的原 天然 地基 看 成搅 拌 桩 的下
2 竖 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 的变形计算公式
竖 向承载搅 拌桩 复合 地 基 的变形 包括 搅拌 桩 复合
土层 的压 缩 变形 5与 桩端 以下未 加 固 土层 的压 缩 变形
S p ) =( + d ×l p

!! ±璺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mm)Hg≤100 100< Hg≤200
地基 中、低压缩性土
0.002
0.002l 0.0007l 0.005l
(12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4 3
mk:@MSITStore:F:\结构规范大全.chm::/04/htm401/053.htm
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
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 纵向 横向
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Hg≤24 24< Hg≤60 60< Hg≤100 Hg>100
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mm) 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Hg≤20 20< Hg≤50 50< Hg≤100 100< Hg≤150 150< Hg≤200 200< Hg≤250
sc=ψc∑ni=1Pc/Eci(ziai-zi-1>ai-1)
式中
sc----地基的回弹变形量; ψc---考虑回弹影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c取1.0; Pc---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kPa),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浮力; Eci ---土的回弹模量,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确定。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
Es(MPa) 基底附加压力
2.5
4.0Biblioteka 7.0P0≥fak P0≤0.75fak
1.4
1.3
1.0
1.1
1.0
0.7
注: Es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应按下式计算: Es=∑Ai/>=∑Ai/Esi 式中 Ai---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
15.0
0.4 0.4
b(m) △z(m)
b≤2 0.3
△z
2<b≤4 0.6
4<b≤8 0.8
第5.3.7条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
zn=b(2.5-0.4lnb)
式中 b---基础宽度(m)。 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粘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 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
mk:@MSITStore:F:\结构规范大全.chm::/04/htm401/053.htm
2010-12-28
5.3 变形计算
页码,4/4
第5.3.8条 计算地基变形时,应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其值可按应力叠加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 第5.3.9条 当建筑物地下室基础埋置较深时,需要考虑开挖基坑地基土的回弹,该部分回弹变形量
第5.3.4条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按表5.3.4规定采用。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 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变形特征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
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1)框架结构
(2)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 (3)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
mk:@MSITStore:F:\结构规范大全.chm::/04/htm401/053.htm
2010-12-28
5.3 变形计算
页码,3/4
图5.3.5:基础沉降计算的分层示意
第5.3.6条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图5.3.5),应符合下式要求:
△s'n≤0.025∑ni=1△s'i
式中
△s'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计算变形值; △s'n---在由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z的土层计算变形值,△z见图5.3.5并按表5.3.6确定。 如确定的计算深度下部仍有较软土层时,应继续计算。
2010-12-28
5.3 变形计算
200< Hg≤250 注: 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 2.有括号者仅适用于中压缩性土; 3.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Hg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4.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5.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页码,2/4
2
第5.3.5条 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
s=ψss'=ψs∑ni=1P0/Esi(ziai-zi-1ai-1)
式中
s---地基最终变形量(mm);
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 ψ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采用表5.3.5数值; n---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图5.3.5);
5.3 变形计算
页码,1/4
众智软件
5.3 变形计算
第5.3.1条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
第5.3.2条 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第5.3.3条 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 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 沉降量。 2.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分别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形值,以便预留建筑物有关 连接方法和施工顺序。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量已完成 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对于中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20%-50%,对于高压缩性土 20%。
p0---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Es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应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 zi,zi-1---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 ai,ai-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
第5.3.10条 计算。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该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
mk:@MSITStore:F:\结构规范大全.chm::/04/htm401/053.htm
2010-1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