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色彩饱和度是什么
液晶显示器基础知识-
![液晶显示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33b73e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b.png)
液晶显示器基础知识-液晶显示器基础知识☆解析度目前市面上LCD monitor可以买得到的, 大概有以下几种解析度XGA: 1024*768 SXGA: 1280*1024 SXGA+: 1400*1050 UXGA: 1600*1200另外还有一些解析度更高的面板 (通常是有特殊用途的), 以及在台湾大概还没有人在用的宽萤幕16:9 or 16:10, 在此先不讨论 .液晶显示器的解析度, 表示它可以显示的点的数目. 这是一个固定值, 没有办法调整的. 同样的尺寸之下, 解析度越高则可以显示的画面越细致. 假设你买了一个XGA的monitor, 则你的显示卡千万不要设定成其他解析度, 比如说800*600 . 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 电脑实际上是把一个800*600的画面, scale成1024*768在显示, 结果就是看到一个比较模糊的画面.正确的做法就是, 买了什麽解析度的monitor, 显示卡就设定成那个解析度.☆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电脑处理的是数位信号, 处理完之後送出来的也是数位信号, 但是传统的CRT monitor使用的是类比信号. 为了与CRT沟通, 送到CRT 的信号, 必须先转换成类比的才能使用. 因此一般显示卡的输出 (D-sub, 就是有15 pin的那个小插槽), 送的是类比信号.LCD monitor使用的也是数位信号, 但是为了与一般显示卡相容, 所以会设计成可以接收D-sub接头送出来的类比信号, 然後再把这个类比信号, 转换成数位信号去处理与显示.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 不论是数位转类比, 或类比转数位, 一定都会有信号的遗失.因此为了与CRT相容的这个愚蠢理由, LCD monitor进行了两次本来不必要的信号损失. 造成的结果就是, 看到的画面会有一点点模糊. 而其实LCD原本的能力, 可以显示得更清楚.由於这两年液晶显示器开始热卖, 显示卡厂商也开始推出可以直接输出数位视讯的显示卡, 也就是多了一个叫作DVI的插槽. 如果你买一个有DVI插槽的显示卡, 再买一个有DVI插槽的LCD monitor, 这时LCD monitor所显示的清晰程度, 才是该LCD原本所设计出来的能力.当然, 这样的组合现在好像有比较贵, 如果你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 可以用就好的话, 可以考虑省这笔钱 .☆坏点(dot defect)所谓坏点, 是指液晶显示器上无法控制的恒亮或恒暗的点 . 坏点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产时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瑕疵, 可能是particle落在面板里面, 可能是静电伤害破坏面板, 可能是制程式控制制不良等等.坏点分为两种:亮点与暗点. 亮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亮的点, 切换到黑色画面就可以发现. 暗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暗的点, 切换到白色画面就可以发现.一般来说, 亮点会比暗点更令人无法接受, 所以很多monitor厂商会保证无亮点, 但好像比较少保证无暗点的. 有些面板厂商会在出货前把亮点修成暗点. 另外某些种类的面板只可能有暗点不可能有亮点.例如MVA, IPS的液晶面板, 面板厂商会把有坏点的面板降价卖出. 通常是无坏点算A grade, 三点以内算B grade, 六点以内算C grade. 一般来说这都是可以正常出货的, 至於更低等级的面板, 在景气好面板缺货的时候 (例如2000年时), 还是会有人来买.今年的话, 大家眼睛最好也睁大一点 , 坏点没有办法修. 如果你买的monitor有保固坏点, 你拿去退给他, 他就是换一台给你.☆ muramura本来是一个日本字, 随着日本的液晶显示器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这个字在显示器界就变成一个全世界都可以通的文字. mura是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 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 在暗室中切换到黑色画面, 以及其他低灰阶画面. 然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 随着各式各样的制程瑕疵, 液晶显示器就有各式各样的mura. 可能是横向条纹或四十五度角条纹, 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块, 可能是某个角落出现一块, 可能是花花的完全没有规则可言, 东一块西一块的痕迹.mura不会对使用上造成什麽影响, 这属於品味问题. 面板厂商会把有mura的面板, 打成次级品用较低价格卖出. 但是我没有听说, monitor厂商有那种保证无mura的. 这个通常也不会写进monitor规格, 所以买之前眼睛睁大一点, 买到了只好自认倒楣.☆对比显示器的对比是这样定义的, 在暗室之中, 白色画面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下的亮度. 因此白色越亮, 黑色越暗, 则对比值越高. 一般LCD monitor的规格书上都会写出它的对比值, 但是这个值通常只能参考. 因为面板厂商为了保护自己, 有一些规格值会写得很保守, 对比就是其中一项.比如说, 某机种的对比值明明可以做到三百, 但是规格书写的是typical 200, minimum 150 , 这是为了量产的时候, 万一出了什麽问题, 导致黑色漏光对比下降, 该批货还是可以正常出货.如果你想比较的两款LCD monitor, 对比值分别是写350, 400, 不要以为四百的那个真的有比较好, 那只是这一家他敢写而已. 事实上, 两款分别写300, 400的, 我都还会怀疑那可能是差不多的. 实际上运气好的话, 都有可能是做到五六百.如果你会很care这个, 可以把想比较的两台显示器白色亮度调到一样, 然後切换到黑色画面, 在暗室下看谁比较黑. 如果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 在一般使用情况下, 我认为对比三百应该是够用的.☆色饱和度 (color gamut)色饱和度是指显示器色彩鲜艳的程度. 显示器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种颜色光, 来组合成任意颜色光. 如果RGB三原色越鲜艳, 则该显示器可以表示的颜色范围就更广. 这是因为无法显示比三原色更鲜艳的颜色, 所以某显示器三原色本来就不鲜艳, 那个该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就比较窄了.色饱和度是面板厂商的重要规格, 但是我到现在好像还没看过有monitor厂商把色饱和度写进规格的. 他们都是写可以组合出来的颜色数目. 比如说, 某显示器的RGB三种颜色光都可以分成64灰阶 (6 bit), 则该显示器的颜色种类总共有64*64*64=262,144种组合. 如果该显示器的RGB三种颜色光, 都可以分成256灰阶(8 bit). 则该显示器的颜色种类总共有256*256*256=16,777,216种组合.当然灰阶数越多颜色层次看起来会越细致, 但不表示颜色会比较鲜艳. 色饱和度的表示是以NTSC所规定的三原色色域面积为分母, 显示器三原色色域面积为分子去求百分比. 比如某显示器色饱和度为71% NTSC, 表示该显示器可以显示的颜色范围为NTSC规定的百分之七十一.71% NTSC大约为为目前CRT电视机的标准, LCD显示器目前作到这个程度的,在色彩上就算高阶了. 目前笔记型电脑用的萤幕色饱和度大约40~50% NTSC. 桌上型液晶萤幕大多作到60%~65% NTSC.当然各大厂都有持续开发高色饱和度显示器的计划, 或已有量产, 请不要拿来和我擡杠. 我说的是"目前"和"大多" . 选购的时候, 把喜欢的两台monitor摆在一起, 点相同的画面, 通常就可以看出谁的色饱和度比较好.☆亮度亮度是指显示器在白色画面之下明亮的程度, 单位是cd/m^2, 或是nit . 亮度是直接影响画面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室里面我们常讲一句话: 「一亮遮三丑」. 一个明亮的显示器即使色饱和度比较差, 或颜色偏黄等其他不利因素, 还是有可能看起来画面会比较漂亮.目前市售的monitor, 一般亮度规格大约是250nits. Notebook亮度规格大约是150nits. 当然更亮规格的产品, 各厂都有在开发当中或已量产. 如果是液晶电视, 亮度通常会有400nits, 这是因为看电视时不像使用监视器时距离那麽近, 并且会考虑摆电视的环境会比较明亮.液晶显示器会发光, 是因为它的背光模组藏有灯管. 就像你现在擡头可以看到的照明用萤光灯管是很像的东西, 只不过小了一点. Notebook里面会摆一支, Monitor会摆上两到六支或以上.目前灯管厂商都会保证灯管寿命, 在三万小时或五万小时以上. 也就是使用三五万小时之後, 亮度会掉到一半. 所以其实液晶显示器还算蛮长寿的. 没有其他破坏性动作造成故障的话, 应该可以活到你想淘汰它的时候.显示器的亮度是使用者可以调整的, 调到你觉得舒服的亮度就可以, 调得太亮除了可能不舒服外, 也会损耗灯管寿命.☆视角(一)液晶显示器由於天生的物理特性, 使得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去看时, 画面品质会有所变化. 与正看时相比, 斜看的时候, 转到当画面品质已经变化到无法接受的临界角度时, 称之为该显示器之视角. 视角的定义有三种1. 对比从斜的方向去看液晶显示器, 与正看时相比, 白色部分会变暗, 黑色部分会变亮, 因此对比会下降. 一般定义当对比下降到10的时候的角度为该显示器的视角. 也就是定义大於此视角的时候, 黑白已经不易分辨. 一般面板厂商与监视器厂商规格书上, 对於视角的定义最常使用这一条.2. 灰阶反转理论上显示器从零灰阶 (黑色) 到二五五灰阶 (白色), 应该是灰阶数越高则越亮. 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个大角度的时候, 有可能看到低灰阶反而比高灰阶还亮, 也就是看到类似黑白反转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之为灰阶反转.定义不会产生灰阶反转现象的最大角度为视角, 也就是超过这个角度就有可能看到灰阶反转, 而灰阶反转是无法接受的影像品质. 这个定义和第一个定义的差别在於, 用对比定义只考虑零灰阶和二五五灰阶, 而灰阶反转是考虑所有的灰阶.3. 色差从不同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 会发现颜色会随着角度而变化, 比如说本来是白色画面变得比较黄或比较蓝, 或是颜色变得比较淡等等. 随着角度变大, 当颜色的变化已经大到无法接受的临界点时, 定义该角度为视角.关於色差, 我说过颜色可以量化, 所以颜色的差异可以用数字表示, 但什麽叫做无法接受的色差, 目前并没有一定标准, 所以写规格的时候没有人用这个定义, 但是在实验室里面, 我们在比较两种显示器的时候还是会care相同角度时谁的色差比较大, 这是使用者会直接感觉到的品味问题.最早的TFT-LCD所使用的是一种叫做TN的液晶模式, 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视角很小, 以对比来定义, 目前大概都是作到左右视角各45~50度, 上视角 15~20度, 下视角35~40度.为了解决视角的问题, 有几种广视角技术就发展出来,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广视角技术有三种: TN+film, MVA, IPS. 目前市售的notebook LCD, 通常不会应用广视角技术, 因为考量notebook是个人使用, 广视角效益不大, 而monitor通常会使用广视角, 考量使用monitor时, 可能会秀一些资料或画面给在旁边的人看.☆视角(二)1. TN+film所谓TN+film就是在原来的TN型TFT-LCD上贴上一种广视角补偿膜. 这种广视角补偿膜是Fuji Film (没错, 就是作底片的那一家) 的独家专利技术, 称为Fuji Wide View Film. 一旦贴上这种补偿膜, 以对比为定义, 原本大约左右视角100度, 上下视角60度, 立刻增加到左右140度, 上下120度. 但是TN+film, 还是没有解决灰阶反转的问题2. MVAMVA是Fujitsu所开发出来的独家专利技术. 除Fujitsu之外, 台湾尚有奇美电子与友达光电获得授权生产. MVA可以做到上下视角与左右视角都超过160度, (但不是每个方位都有这样的视角), 并且解决了大部分灰阶反转的问题. 除非是从很特殊的方位, 并且很大的角度去看, 才有可能看到灰阶反转3. IPSIPS最早由Hitachi所发展, 另外IBM Japan, NEC, Toshiba等也拥有IPS技术. 国内则有瀚宇彩晶获得Hitachi的授权生产. IPS上下视角与左右视角号称到170度, (但不是每个方位都有这样的视角), 并解决大部分灰阶反转问题.160度与170度的差异其实没有意义, 有兴趣的话拿起量角器来看看80度是多大的视角. 基本上超过这个视角, 一个平面已经快变成一条缝了, 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测. 他敢写170度(两边各85度), 是在80度的时候可能量到对比二三十, 所以有把握85度时对比仍可以超过十. 其实MVA也可以 .除了以上三项广视角技术, 比较有名的广视角技术, 另有Sharp拥有独家专利ASV. 韩国的Samsung有一种MVA的变形叫做PVA的. 韩国的Hydis (原Hyundai的TFT-LCD部门)则拥有IPS的变形FFS等.☆视角(三)Notebook的液晶萤幕, 不使用广视角技术有几个理由. 除了之前说过的notebook是个人使用的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是notebook讲求轻薄省电, 所以背光板只能摆一根灯管, 而且必须做很薄(也就是天生作不亮).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光使用效率, 所以采用穿透率最高的TN型设计, 而比较少使用MVA, IPS, ASV等等技术. 而TN+film技术, 除了穿透率有比TN低一些之外, 多了两张广视角补偿膜, 也会增加厚度与重量. 而notebook用面板对厚度重量的要求, 一向是机构工程师的恶梦 .判断monitor是不是使用TN+film最简单的方法, 就是去看灰阶反转. 下视角是最容易看到灰阶反转的角度. 把monitor随便切到一个有不同颜色与亮度的图案, 把脸贴到monitor下方, 然後眼睛往上看. 如果看到灰阶反转的现象(就是亮的地方变暗, 暗的地方变亮), 就可以肯定这是TN+film型monitor了. 如果是notebook液晶萤幕,连左右视角都很容易看到TN+film的左右视角, 依设计可能有120度或140~150度(以对比为定义). 这是因为Fuji Film又有推出新一代的广视角补偿膜. 不过有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 有一次拿到某社的TN+film面板, 规格写左右typical各75度, 但是没有写minimun值, 实际一量发现只有60度. 这才发现敝公司在写视角规格时, 实在稍嫌老实了一点, 不但都typical value老实写, 而且还保证minimum value. 人家大笔一挥, 技术立刻日进千里, 难怪卖得那麽好.MVA和IPS的判断, 像我们靠这一行吃饭的, 其实就是把显微镜拿起来去看面板的画素设计, 一般使用者则可以从规格书看出一点端倪. 除了视角规格>160与170的差别之外, MVA的响应时间规格是25ms,IPS的响应时间大约是40ms. 如果是Sharp的面板规格, 又写上下左右视角超过160度, 那一定就是ASV.MVA和IPS各有优缺点, 比如说MVA的响应速度比IPS快, 但色差也比IPS大等等. 针对各自的缺点, 厂商都有持续开发改进的研究, 甚至已经量产. 而TN+film也不会有消失的一天, 因为它容易作得亮, 而且对面板厂商而言, 不须要特别的制程, 是低价monitor非常适合的选择 .☆响应时间(一)响应时间的定义就是在面板的同一点上面, 从黑色变到白色所需时间, 加上从白色变到黑色所需时间. LCD有响应时间的问题, 是因为 LCD 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 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暗, 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一般monitor使用的目的是文书处理与网页浏览 . 一般情况之下就是monitor会持续显示同一个画面很久一段时间, 然後才切换到另一个不同的画面. 这样的使用状况下, 其实反应时间多快多慢对使用者而言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如果要使用monitor来看动画或影片, 因为画面会持续变化没有停止, 这时候响应时间就会影响画面品质.响应时间分为rise time和fall time, 对TN型面板来说, 驱动电压从低电压变成高电压时, 画面会从白色变成黑色 (电压rise). 因此白色变成黑色所需时间就是rise time. 而驱动电压从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时, 画面会从黑色变成白色 (电压fall), 因此黑色变成白色就是fall time.MVA和IPS则刚好相反, 黑变成白是rise time, 白变成黑是fall time. 目前市面上量产面板的规格, TN型rise time大约15ms, fall time大约35ms. 实际上作到10ms + 20ms也不算难. 这里其实有一个陷阱.对LCD面板来说, 从全黑变到全白, 以及从全白变到全黑的响应时间, 其实是最快的. 但是中间灰阶的切换, 就不能保证这个速度. 比如说从128灰阶切换到140灰阶, 响应时间都会比规格值大上很多, 大於七八十毫秒都是可能的, 而你使用monitor时, 不可能只使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反应时间(二)一般LCD面板的画面更新频率是60Hz, 也就是每秒钟要换60次画面. 不管目前显示的图片是否有在变动, 都会以这种频率重新显示, 因此每个画面持续时间是1/60 = 16.67ms. 如果响应时间远大於这个值, 画面在动时, 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注意是模糊的影像, 不是残影. 残影是另外一个问题, 你可以这样测试:在MS Windows所附的萤幕保护当中有一个"留言显示", 设定值里面可以更改背景颜色和留言内容. 把背景选成灰色, 留言打入++++++, 字型选大一点, 然後让它跑. 仔细看, 可以看到加号背後拖着一个模糊的尾巴, 这就是响应时间不够快造成的.CRT没有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说目前的LCD monitor, 其实不是很适合用来看影片. 不过我实际测试的结果, 普通使用者如果是观看一般影片(比如说ㄟ片), 其实影响不大, 要看那种画面闪来闪去的动作片, 很用力去盯着看某些, 其实平常不会去注意的背景, 才会发现品质下降. 玩game的话也没有什麽太大的问题.市售的LCD monitor对於响应时间的规格, 还有另一个陷阱. 有些厂商响应时间只写rise time, 所以如果买monitor时, 看到响应时间只有15ms甚至更低, 最好问清楚. 通常就是这种情况 , 真正小於15ms的产品, 大概还要过好些时间, 才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另外有一些高阶LCD的响应时间的规格, 可能是写全灰阶切换小於16.67ms. 这是指不管是多少灰阶切换到多少灰阶, 都保证在16.67ms 之内完成动作. 注意不是rise + fall time 16.67ms, 这是在驱动电压上面, 动了一些手脚达到的. 目前还不多见, 但不是没有. 这种面板用来看影片, 画质比起传统的LCD就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保护玻璃有些人在购买液晶显示器的时候, 会要求装上保护玻璃. 这个动作好不好见仁见智, 我个人就很反对. 但我有一个同事就买一个有装玻璃的, CRT的表面是玻璃, 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反光. 尤其如果背後有窗户或灯光就非常的讨厌, 常常会看不到画面.LCD的表面最外一层是一片偏光片, 这一片偏光片通常作过一些特殊表面处理, 硬度比较高 (一般规格是3H), 并且具有防炫光与抗反射的功能, 所以LCD不会有像CRT那样有反光的问题. 可是一旦装上保护玻璃, 这一切就毁了, 你背後的光源对你的CRT萤幕, 造成什麽样的困扰, 都会在LCD的保护玻璃上重现.浪费了表面偏光片原本的设计, 破坏影像品质. 那为什麽有人要装玻璃? 因为使用monitor时手指常常会在上面指来指去, 而偏光片印上指纹印之後会很难消除, 光用布是擦不掉的, 如果装上保护玻璃就很容易清理.另外就像我同事的情形, 他一买回家放, 他两个还没念幼稚园的儿子就来用力压, 当场让他觉得玻璃买对了. 其实LCD没有那麽脆弱, 若不是很用力去压或是撞击是不会破的, 坏点也不是摸出来的.除非摆LCD的地方, 常常有很没斩节的小朋友出没, 否则不建议装保护玻璃. 要擦掉偏光片上的指纹, 可以用水加一点点洗碗精, 用布沾湿後去擦, 再用布沾清水去擦即可. 轻压液晶萤幕不会使液晶流出来, 那是密封在面板里面的. 万一打破液晶萤幕的话(破裂处会黑掉), 要尽快处理掉, 并用肥皂洗手, 因为液晶是有毒的, 不要摸一摸然後不小心吃下去.☆残影残影是指画面切换之後, 前一个画面不会立刻消失, 而是慢慢不见的现象. 残影与反应时间不算同一件事, 残影可能要两三秒後才会完全消失, 而液晶的反应时间是十几到几十毫秒. 一个设计得好的液晶显示器, 就算反应时间是15+35ms, 也不可能让使用者看到残影.残影发生机制有些复杂, 通常是同一画面显示太久的情况下, 液晶内的带电离子吸附在上下玻璃两端形成内建电场, 画面切换之後这些离子没有立刻释放出来, 使得液晶分子没有立刻转到应转的角度所造成.另外一种可能情况则是因为画素电极设计不良, 使得液晶分子在状态切换时排列错乱, 这种情况之下也有可能看到残影, 所以以为反应时间快就不会看到残影,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面板厂商测试残影的方法是, 常温下点西洋棋棋盘黑白方格画面十二小时, 然後切换到128灰阶去看, 标准是在5秒(?)内残影必须消失.一般使用者选购monitor时, 可以用power point画一些白底黑格的图, 以及一张128灰阶图去切换. 如果嫌麻烦, 也可以把萤幕背景设成128灰阶, 然後叫出踩地雷点到暴掉(所有黑色地雷会显示出来), 摆个几十秒或几分钟, 然後关闭.如可以看到残影 (不是五秒喔, 看得到就算), 那就不要买. 注意一点, 不要一直盯着测试画面看, 切换後才去看, 不然可能看到的是人眼的视觉残留.☆色温 (color temperature)色温是用来形容显示器的白色的颜色, 不限於LCD, 所有的显示器都通用. 当显示器的颜色与黑体的温度高到某一绝对温度时, 所发出来的光一样时, 称为该显示器的色温等於该温度.比如说, 当显示器的白色, 设计成接近黑体在温度6500K的时候, 所发出来的光颜色(接近晴天时上午的太阳光), 称为该显示器的色温为6500K.上面听不懂没关系, 下面三句记起来就好. 色温越低颜色会越偏黄色, 色温越高颜色会越偏蓝色, 一个色温偏高的显示器在秀图片的时候, 整个画面看起来色调就会偏蓝.据说亚洲人比较喜欢偏蓝色的白色, 欧洲人比较喜欢偏黄色的白色 , 所以在日本卖的CRT电视机色温内定值, 可以高到9300K甚至12000K. 在欧洲卖的色温就内定在6500K左右, 台湾则是follow日本. 你不喜欢偏蓝的白色也没有关系, CRT的色温可以让使用者很容易地去调整, 但LCD就有困难.目前LCD面板的白色通常设计在6500K左右(电视用的面板要求色温会更高), 但也有故意设计成更偏黄的, 因为灯管越偏黄亮度会越高, 偏蓝亮度就低. 如果偏蓝又要维持一样的亮度, 就要在其他部份花更多成本把亮度补回来 .色温高低没有好坏标准, 有人喜欢偏蓝有人喜欢偏黄, 选购的时候把几台中意的monitor摆在一起点同一个画面, 挑你喜欢的色调即可.☆ Gamma CurveGamma curve是指不同灰阶与亮度的关系曲线. 把零到二五五灰阶当x轴, 亮度当y轴, 画出来的曲线就叫做gamma curve. Gammacurve通常不会是一条直线, 因为人眼对不同亮度有不同辨识的效果, 比如说低亮度的辨识能力较高(一点点亮度变化就有感觉), 高亮度的辨识能力较低.Gamma curve会直接影响到显示器画面的渐层效果. 比如说一个显示器的gamma curve, 如果在高亮度的地方切得太细, 最高灰阶的那几阶亮度都差不多亮, 那麽在显示亮画面的图片时, 就会觉得很多地方都泛白太亮, 看不见渐层. 那麽使用者就会觉得影像不自然, 有些比较高阶的显示卡, 会提供调整gamma curve的功能不过若不是比较专业的使用者, 通常不会去动到那边, 而是直接使用监视器厂商的原始设定值. 测试的时候, 多带几张不同种类的图片. 整体而言, 比较亮的, 比较暗的, 或比较中间灰阶的都准备. 最好准备几张有大大的人像的, 因为肤色对人眼来说, 是很容易辨识的印象, 仔细看看图片的渐层效果, 会不会让你觉得很自然.☆ CrosstalkLCD的crosstalk是指萤幕中某区域的画面, 影响到邻近区域亮度的现象. 一般crosstalk测试画面如附档. 在底色一二八灰阶的状态下, 画一个有萤幕四分之一大的黑色方块摆在正中央, 理论上周围还是都要维持一二八灰阶, 但若发现上下左右四块区域变暗, 就作叫crosstalk.也可以把黑色方块换成白色, 有crosstalk的话上下左右就会变亮. 一般面板厂商的规格是, 有黑色方块时与没有黑色方块时, 上下左右区域的亮度差别不可以超过4%. 不过其实这是蛮宽松的规格, 通常达到2%时人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所以有些客户会要求小於1%, 而这通常也是面板厂设计标准. 选购的时候, 就点上面讲的那个画面, 看得见crosstalk就不要买. 另外通常商家都经挑选最完美的机子展示, 以上的标准看看,展示机非常值得考虑.TFT LCD液晶显示器常见的广视角架构良好光学补偿膜抵消TN型液晶的相位延迟现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大多是利用TN(Twisted Nematic)型液晶来制作的。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四)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四)](https://img.taocdn.com/s3/m/eeff88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b.png)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导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人们家中不可或缺的娱乐电器。
然而,由于不同厂商的生产和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网络电视的画面色彩和饱和度可能会有所差别。
为了获得更加逼真和舒适的观影体验,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调整技巧来改善画面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调整网络电视的饱和度和色彩,以提升您的视觉享受。
一、调整饱和度:饱和度是指画面中颜色的强烈程度。
如果饱和度过高,画面会显得过于艳丽,缺乏真实感;如果饱和度过低,画面则会显得平淡无味。
以下是几种调整饱和度的常见方法:1. 菜单调整:大多数网络电视都提供了菜单选项,通过菜单可以方便地调整饱和度。
您只需按下遥控器上的菜单键,然后在菜单中找到“画面设置”或类似名称的选项。
在相关选项中,您可以看到饱和度的滑动条或数字调节栏,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改变画面的饱和度。
2. 图像模式切换:一些网络电视还提供了不同的图像模式供用户选择,如“标准模式”、“电影模式”或“游戏模式”等。
这些模式通常会自动调整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以适应不同的观看需求。
您可以尝试不同的图像模式,并选择最符合您需求的模式。
3. 个性化调整:如果您对网络电视提供的饱和度调节选项不满意,您还可以尝试一些个性化的操作。
比如,您可以通过调整电视机背面的控制旋钮,或者连接电视机与电脑、游戏机等外部设备,并通过外部设备调整饱和度。
二、调整色彩:色彩是画面中各种颜色的分布和搭配,对画面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色彩调整得当,画面会更富有层次感和鲜活感。
以下是一些调整色彩的技巧:1. 色彩温度调整:色彩温度是指画面中的冷暖色调的相对强度。
较高的色温会使画面呈现冷色调,较低的色温则会使画面呈现暖色调。
您可以通过菜单选项或图像模式切换来调整色彩温度。
2. 色彩平衡调整:色彩平衡是指画面中各种颜色的比例和亮度。
网络电视通常提供了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平衡调节选项。
您可以通过调整这些选项,使画面中的各种颜色更加均衡。
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设置调校
![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设置调校](https://img.taocdn.com/s3/m/f4b46a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4.png)
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设置调校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显示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无论是在办公室工作,还是在家中娱乐,我们都需要一个色彩饱和度高且亮度适宜的显示器来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正确调校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设置可能会有些困难。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调校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设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第一部分:色彩饱和度设置调校在调校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色彩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设置就能满足需求,但是如果您希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显示效果,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调校。
1. 色彩模式选择大多数显示器都提供了不同的色彩模式供用户选择。
您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模式,比如“标准模式”、“游戏模式”、“影院模式”等,然后选择最符合您需求的模式。
2. 色温调整色温是指颜色的冷暖程度。
显示器通常提供了色温的调整选项,比如“冷色调”、“暖色调”、“自定义色温”等。
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使用场景,选择适合的色温进行调整。
3. 饱和度调整如果您觉得显示器的颜色过于浅淡或过于鲜艳,可以尝试调整饱和度。
一般情况下,显示器的饱和度设置为默认值即可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
但是如果您对颜色有较高要求,可以尝试适当调整饱和度,使颜色更加真实、生动。
第二部分:亮度设置调校亮度是指显示器输出的光的强度,对于显示器的舒适度和画面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正确调校亮度可以帮助您避免视觉疲劳,并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1. 亮度调整大多数显示器上都有亮度调整按钮或选项。
您可以通过按下亮度按钮或进入显示器菜单中的亮度选项来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亮度的设置应该根据您使用显示器的环境明暗程度来进行调整。
对于较亮的环境,可以适当提高亮度,而对于较暗的环境,则可以适当降低亮度。
2. 背光调节一些显示器还提供了背光调节功能。
LCD显示器参数详解
![LCD显示器参数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28c5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d.png)
LCD显示器参数详解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使用液晶技术作为图像显示的平板显示器。
它具有轻薄、省电、高分辨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LCD显示器的参数对于用户来说十分重要,下面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参数:1.分辨率:分辨率指显示器屏幕上像素点的数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是横向像素数×纵向像素数,例如1920×1080。
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显示越清晰,但同时也需要更强的显卡支持。
常见的LCD显示器分辨率有1280×800、1920×1080、2560×1440等。
2.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从接收到输入信号到显示器中心50%灰度的像素的从黑到白或白到黑的切换时间。
反应时间越短,显示器在切换快速运动画面时,图像残影现象就越不明显。
一般来说,反应时间在5ms以下的显示器可以满足大多数普通用户的需求。
3.视角:视角指的是从显示器正前方开始,用户在不改变眼睛高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清楚看到屏幕内容的最大角度。
一般来说,视角越大,用户从各个不同角度观看屏幕时,图像变化越小。
较好的LCD显示器视角可以达到178度。
4.亮度:亮度是指显示器屏幕显示的光强度。
亮度一般用尼特(nit)作为单位,表示每平方米的发光度。
亮度越高,视觉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显示器的能耗。
对于常规使用来说,300到350尼特的亮度就已经足够。
5.对比度:对比度是指显示器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亮度差异,也就是黑色和白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
对比度越高,显示效果越好,颜色更鲜艳。
一般来说,1000:1的对比度在市面上常见。
6.色彩精度:7.刷新率:刷新率是指液晶显示器的图像刷新速度,用赫兹(Hz)表示,即每秒刷新的次数。
刷新率越高,画面切换越流畅,但同时也需要更强的显卡支持。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刷新率有60Hz、75Hz、144Hz等。
电视饱和度亮度对比度最佳值
![电视饱和度亮度对比度最佳值](https://img.taocdn.com/s3/m/56aa26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a.png)
电视饱和度亮度对比度最佳值在当今数字时代,电视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设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不仅具有高清晰度和画质优越的特点,而且还能根据视觉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电视的饱和度、亮度和对比度也逐渐成为人们使用电视时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视饱和度、亮度和对比度的最佳值,帮助广大用户更好地享受视觉盛宴。
一、电视饱和度的最佳值电视饱和度是指画面的鲜艳程度,也是最能够刺激人们视觉的一种参数。
一般来说,电视饱和度的最佳值是根据人眼对色彩鲜艳程度的喜好而定的。
但过高的饱和度可能会影响观影体验,所以通常建议将电视饱和度调整在50%左右。
二、电视亮度的最佳值电视亮度是指画面的明度,也是影响画面亮暗程度的一个参数。
较暗的画面可能会影响电视视觉效果,因此建议将电视亮度调高到65%左右。
但是过高的亮度可能会导致画面出现虚焦,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小调整电视亮度值。
三、电视对比度的最佳值电视对比度是指画面中亮度与黑暗度之间的差异度。
较高的对比度会使画面更加生动,但过高的对比度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电视对比度的最佳值为50%或更低,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画面品质,还可以降低视觉疲劳度。
在实际调整电视参数时,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的显示器,会有不同程度的色彩饱和、亮度和对比度,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喜好进行调整。
如果不确定如何调整,可以在观看电视之前查看产品说明书或者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以获得更好的电视效果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总之,电视饱和度、亮度和对比度的最佳调整值是影响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
合适的电视参数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电视画面的质量,还可以减少视觉疲劳。
因此,在使用电视时,用户应该合理地调整参数,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面色彩饱和度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面色彩饱和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8d52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8.png)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面色彩饱和度智能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对智能电视的画面色彩饱和度感到不满意,希望进行一些调整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面色彩饱和度,帮助您获得更加出色的视觉享受。
一、了解面色彩饱和度的概念面色彩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调整面色彩饱和度可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使图像更加生动、绚丽或自然、柔和。
通常,面彩色饱和度的调整在电视的图像设置菜单中进行。
二、选择合适的调整方式根据智能电视的型号和品牌不同,调整面色彩饱和度的具体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整:1. 使用遥控器上的图像设置功能进行调整。
大部分智能电视都提供了图像设置菜单,其中包含了色彩饱和度的调整选项。
您可以通过遥控器的菜单键进入图像设置界面,找到色彩饱和度选项,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2. 下载并使用品牌官方的智能电视调校应用程序。
很多电视品牌都推出了专门的调校应用程序,通过连接智能电视和手机,您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更加精细的图像设置。
在应用程序中,您可以找到面彩色饱和度的调整选项,有选择地改变图像的色彩饱和度。
3. 调整电视的预设图像模式。
不同的电视品牌和型号可能会提供不同的预设图像模式,如电影模式、运动模式等。
这些预设模式对图片的处理方式和色彩饱和度可能有所不同,您可以尝试切换不同的预设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色彩饱和度设置。
三、调整面色彩饱和度的注意事项在调整面色彩饱和度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获得符合期望的效果。
1. 调整适度。
调整面色彩饱和度时,避免过度调整,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过于艳丽。
建议先将面色彩饱和度调整为默认值,然后逐步微调至满意的效果。
2. 根据观看环境进行调整。
不同的观看环境对面色彩饱和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明亮的环境下观看电视时,适当增加面色彩饱和度可以增强图像的亮度和鲜艳度;而在暗房环境下观看时,降低面色彩饱和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对比度和舒适感。
五光四色指标
![五光四色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7fc9a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0.png)
五光四色指标
五光十色指标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色彩丰富、变化多端。
其中“五光”指太阳的光线,“十色”则形容多种颜色。
在评估显示屏的性能时,可能会使用“五光十色指标”来衡量其色彩表现能力,具体指标包括色彩饱和度、色彩准确性、对比度等。
色彩饱和度:指显示屏幕所能显示的颜色的鲜艳程度。
色彩饱和度越高,显示的颜色就越鲜艳、丰富。
色彩准确性:指显示屏幕所显示的颜色的准确程度。
色彩准确性越高,屏幕所显示的颜色的偏差就越小。
对比度:指显示屏幕最亮和最暗之间的亮度比值。
对比度越高,屏幕的明暗层次就越丰富,图像的细节表现就越出色。
这些指标是评估显示屏性能的重要参数,它们共同决定了显示屏的色彩表现能力和观看体验。
micro-led显示系统的表征指标
![micro-led显示系统的表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6a2dde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d.png)
micro-led显示系统的表征指标Micro-LED显示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饱和度、低功耗、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手机、电视、手表等多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Micro-LED显示系统的表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亮度:显示屏亮度是指显示器在单位面积上显示的光强度,通常以nits为单位。
Micro-LED显示系统的亮度高,可达到4000nits以上,比传统显示技术明显更亮,能够显示更加清晰明亮的画面。
2.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显示屏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明暗差异度量,也可表达为最亮像素和最暗像素之间的比率。
Micro-LED显示系统具有出色的对比度,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鲜明的图像和更加真实的影像体验。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显示器的彩色饱和度,是指显示器能够呈现的颜色的种类和饱和度。
Micro-LED显示系统的饱和度极高,可以呈现更加真实、鲜艳的颜色,提供更加丰富的图像。
4. 色域:色域是指显示器能够呈现的颜色范围,在传统显示技术中,色域比较局限。
Micro-LED显示系统的色域广阔,几乎可以完美呈现所有的颜色,使得显示效果更加真实、细腻。
5. 像素密度:像素密度是指屏幕上每英寸显示的像素数量,通常以ppi为单位。
Micro-LED显示屏幕的像素密度高,能够呈现更加清晰、细腻的图像和字体。
6. 能耗:能耗是指显示器在运行中的耗电量,也是用户在选择显示设备时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Micro-LED显示系统能耗低,有较长的续航时间,适合手机、手表等小型设备。
综上所述,Micro-LED显示系统具有亮度高、对比度强、饱和度高、色域广、像素密度高以及能耗低等优点,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参数
![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a2c3082bbd64783e09122b66.png)
视角(一)
液晶显示器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使得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去看时画面品质会有所变化。与正看时相比,斜看的时候,转到当画面品质已经变化到无法接受的临界角度时,称之为该显示器之视角。
理论上显示器从零灰阶(黑色)到二五五灰阶(白色)应该是灰阶数越高则越亮,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个大角度的时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阶反而比高灰阶还亮,也就是看到类似黑白反转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灰阶反转。定义不会产生灰阶反转现象的最大角度为视角,也就是超过这个角度就有
可能看到灰阶反转,而灰阶反转是无法接受的影像品质。
目前市售的monitor一般亮度规格大约是250nits,Notebook亮度规格大约是150nits,当然更亮规格的产品各厂都有在开发当中或已量产,如果是液晶电视,亮度通常会有400nits,这是因为看电视时不像使用监视器时距离那么近,并且会考虑摆电视的环境会比较明亮。
液晶显示器会发光是因为它的背光模块藏有灯管,就像你现在抬头可以看到的照明用萤光灯管是很像的东西,只不过小了一点,Notebook里面会摆一支,Monitor会摆上两到六支或以上,目前灯管厂商都会保证灯管寿命在三万小时或五万小时以上,也就是使用三五万小时之后亮度会掉到一半,所以其实液晶显示器还算蛮长寿的,没有其它破坏性动作造成故障的话,应该可以活到你想淘汰它的时候。
这个定义和第一个定义的差别在于用对比定义只考虑零灰阶和二五五灰阶,而灰阶反转是考虑所有的灰阶。
3. 色差
从不同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会发现颜色会随着角度而变化,比如说本来是白色画面变得比较黄或比较蓝,或是颜色变得比较淡等等。随着角度变大,当颜色的变化已经大到无法接受的临界点时,定义该角度为视角。
显示屏饱和度判断方法
![显示屏饱和度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759d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b.png)
显示屏饱和度判断方法1. 简介显示屏饱和度是指显示设备能够呈现的颜色的数量和强度。
在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中,了解显示屏的饱和度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色彩表现力和真实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判断显示屏的饱和度,并提供相关应用方面的建议。
2. 方法一:视觉比较法视觉比较法是最直观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判断显示屏饱和度的方法。
通过将同一张色彩丰富、具有高对比度的图片在不同显示屏上进行对比观察,可以直接感受到不同显示屏之间颜色表现力的差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张高质量、含有丰富颜色及对比度的测试图片。
2.将该测试图片依次在不同显示屏上进行观察。
3.对比不同显示屏上呈现出来的颜色差异,以及是否有细节丢失或过曝等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初步评估各个显示屏之间的饱和度差异,并选择最适合需求的显示屏。
3. 方法二:色彩标准法色彩标准法是一种量化评估显示屏饱和度的方法。
通过使用专业的色彩标准设备,可以测量显示屏所能呈现的不同颜色的数量和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使用专业色彩标准设备,如光谱分析仪或色彩校正仪等。
2.将该设备连接到需要测试的显示屏上。
3.启动设备并进行测试,记录每个颜色通道的数值数据。
4.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显示屏所能呈现的颜色范围和饱和度。
通过色彩标准法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和客观的结果,适用于对颜色表现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图像处理、设计等。
4. 方法三:软件测试法软件测试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来评估显示屏饱和度的方法。
通过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或者在线测评工具,可以对显示屏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测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下载并安装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或在线测评工具,如Adobe Photoshop、ColorChecker等。
2.打开软件或在线工具,导入一张色彩丰富的测试图片。
3.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工具,对图片进行饱和度分析。
4.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显示屏的饱和度评估。
软件测试法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适用于一般用户快速评估显示屏性能的需求。
LCD基础知识讲解
![LCD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e7fe0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8.png)
■ LCD显像原理则是运用两个电极夹住一层液晶材料,然后靠 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转向列的电场效应,以 控制光源的透射或遮断功能,❹驱动红、绿、蓝三个格点构 成一个画素,进而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彩色影像。且由于液 晶分子本身不发光,故須于液晶后面加裝背光源模组,藉由 背光源模组发光。
Nematic(线状液晶) Cholesteric(胆固醇液晶)
线状液晶在空间上具 其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它们大
有一维的规则排列, 部分是由胆固醇的衍生物所
所有的棒状液晶分子 产生的,如果把他们一层一
长轴方向一致,并平 层分开,就会象线状液晶,
行排列,不具有分层 但从Z轴方向,会发现其指向
结构,与层状液晶比, 矢会随着一层一层的不同象
■ 还会有一些分辨率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 殊用途的).以及较少人用的宽屏幕,16:9 OR 16:10
■ 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表示它可以显示的点, 的数目这是一个固定值.没有办法调整的同 样的尺寸之下,分辨率越高则可以显示的画 面越细致.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作为普通XGA屏幕的宽屏 版 本,WXGA采用16:10的横宽比例来扩大屏幕的尺寸。其最大显示分辨 率为1280×800.由于其水平像素只有800,所以除了一般15英寸的本本 之外,也有12.1英寸的本本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屏幕。
4.什么是响应时间
■ 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 暗,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
■ 响应时间33ms 1/0.030=33Hz 每秒钟显示器能够 显示33帧画面
■ 响应时间25ms 1/0.025=40Hz 每秒钟显示器能够 显示40帧画面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五)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五)](https://img.taocdn.com/s3/m/ab36f0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b.png)
网络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很多时候观看网络电视时,我们可能会发现画面颜色不够好,有时太暗了,有时又太亮了,让人看得不舒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网络电视的饱和度和色彩呢?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饱和度和色彩的概念。
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浓淡程度,越饱和的颜色越鲜艳,越不饱和的颜色越灰暗。
色彩是指图像中的各种颜色,包括红、绿、蓝等。
调整饱和度和色彩,可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使其更加逼真和美观。
其次,我们可以从电视的系统设置中进行调整。
不同牌子和型号的电视系统设置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有饱和度和色彩调节选项。
我们可以通过打开系统设置菜单,找到图像或画面设置选项,然后调整饱和度和色彩的数值。
在调整饱和度时,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饱和度的数值,直到画面中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动人。
但要注意,过高的饱和度可能会导致画面过于刺眼,失去真实感。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调整饱和度的数值,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关于色彩的调整,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对颜色的喜好或需求,逐渐调整不同颜色的数值。
比如,如果你觉得红色偏暗,可以适当增加红色的数值;如果你觉得绿色过于明亮,可以适当减小绿色的数值。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调整各种颜色的亮度,使图像的色彩更加逼真自然。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调色板。
调色板是一种用于调整图像色彩的工具,可以通过改变调色板上的控制点来调整图像的饱和度和色彩。
一般来说,调色板上的控制点有颜色范围、亮度和对比度等选项。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控制点,进行调整。
当然,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技巧。
比如,我们可以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根据不同的内容调整画面的色彩。
比如,当我们观看自然风光的节目时,可以适当增加饱和度,使得画面中的绿色植物更加鲜艳;而在观看电影时,可以适当降低饱和度,使得画面更加沉浸和舒适。
综上所述,调整网络电视的饱和度和色彩,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LCD相关指标量化测试
![LCD相关指标量化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2419243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2.png)
LCD相关指标量化测试LCD相关指标量化测试一款LCD的主要指标包括:亮度、对比度、色温、色域、可视角度等。
本文尝试给出上述指标的量化测试方法。
以广信F9的TXD LCD 为例,厂家同兴达给出的各项指标如下:指标说明屏幕亮度单位投影面积上的投光强度,单位cd/m2或nits(尼特),值越高屏幕亮度越高。
主流机三星Super AMOLED面板由于自发光特性,所以亮度会普遍偏低:色彩饱和度(色域)色彩饱和度又叫色域,它代表液晶显示器色彩的鲜艳程度。
色域采用和标准值的比例来进行衡量,值越大表示色域越广。
F9同兴达屏60%的NTSC色域就表示这块屏的色域能覆盖NTSC标准色域的60%。
共有三种主流色域标准:Adobe 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标准sRGB是由惠普与微软共同开发的色域标准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色域标准从下图中可以看出:Adobe RGB标准>NTSC>sRGB。
sRGB几乎完全包含于NTSC色域,sRGB大致只有NTSC的72%对比度对比度是屏幕上相同背光条件下,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对比值,对比度较高意味着较好的锐利度。
根据定义,可以通过测出的亮度来计算出对比度。
Amoled由于黑色最低亮度可以非常低,所以对比度可以远超过20000.色温色温是专门用来度量光线颜色成分的参数。
对于手机屏幕来说,6500K的色温的屏定义成正白屏,色温低于6500K则称为暖屏,高于6500K则称为冷屏。
通常亚洲人会更喜欢7500K左右的冷屏。
我们让厂商做偏冷屏,也可以直接通过指定色温来实现。
几款手机对比度数据如下:除了上面四个可以量化测试的指标,还有两个可以通过主观测试能够完成的指标:灰阶和可视角度。
灰阶灰阶是将屏幕最亮与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若干份。
以便于进行信号输入相对应的屏幕亮度管控。
灰阶测试可以采用安兔兔评测->屏幕测试->灰阶测试,广信F9能正常区分32阶灰阶,但再高的灰阶就无法明显区分了。
视力保护色参数
![视力保护色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914ab6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视力保护色参数
视力保护色参数是指电子设备屏幕的色彩设置,以减少对用户眼睛的伤害。
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色温:色温是指屏幕的色彩温度,通常用单位开尔文(K)来表示。
一般来说,人眼对5500K到6500K的色温最为适应,因此建议将屏幕色温设置在这个范围内。
2. 亮度:亮度是指屏幕亮度的设置,通常用cd/m2来表示。
过高的亮度会使眼睛疲劳,因此建议将屏幕亮度设置在150cd/m2到200cd/m2之间。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屏幕亮和暗部分之间的差异程度。
过高的对比度会对眼睛产生过度刺激,因此建议将屏幕对比度设置在1000:1到1500:1之间。
4. 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是指屏幕色彩的浓淡程度。
过高的色彩饱和度会对眼睛产生过度刺激,因此建议将屏幕色彩饱和度适当降低。
5. 蓝光过滤:蓝光过滤是指通过降低屏幕的蓝光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可以通过安装蓝光过滤器或使用电脑屏幕中的蓝光过滤功能来实现。
色彩hsb模式名词解释
![色彩hsb模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c95f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0.png)
色彩hsb模式名词解释
HSB 模式是一种基于人眼视觉接受体系的色彩空间描述方式。
其中,H 代表色相,S 代表饱和度,B 代表亮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本质特征,也就是颜色的角度值。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用从 0%(灰色)~100%(完全饱和) 的百分比来度量。
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通常是从 0(黑)~100%(白) 的百分比来度量。
HSB 模式是基于人眼的视觉接受机制来模拟颜色的,相比于其他色彩模式,它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
在 HSB 模式中,颜色的色相和饱和度可以通过调色板进行调整,而亮度则是由显示器或者打印机的亮度特性来决定的。
HSB 模式常用于设计领域,特别是在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
同时,HSB 模式也是很多图像处理软件和设计软件中常用的色彩模式之一。
索引颜色模式是一种基于颜色像素的统计方式,它将图像中的像素颜色定义为有限的几种颜色,以减少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视觉品质不变。
索引颜色模式最多不超过 256 种颜色,因此常用于多媒体动画和网页图像等方面。
在索引颜色模式下,图像文件的数据量非常小,因此可以更快地加载和传输。
但是,由于颜色数量的限制,索引颜色模式不能完全表达 RGB 和 CMYK 等色彩模式下的颜色,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色彩模式。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e27a86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7.png)
网络电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电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内容。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观看网络电视时画面的颜色可能不太理想,过于饱和或者色彩不够丰富。
那么,如何调整网络电视的饱和度和色彩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饱和度和色彩。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强度,而色彩则是指颜色的种类和品质。
在网络电视中,调整饱和度和色彩可以让画面更加真实、生动、舒适。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法。
调整饱和度是调整画面颜色的前提。
如果你觉得画面太浓烈、过于饱和,可以尝试减少饱和度。
在大多数电视机上,你可以在设置菜单中找到“图像”或“显示”选项。
进入该选项后,你会看到一些饱和度相关的选项。
尝试降低饱和度的数值,直到你觉得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画面过于苍白、颜色不够鲜艳。
这时,你可以尝试增加饱和度。
同样,在设置菜单中找到“图像”或“显示”选项,并适量提高饱和度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饱和度时要适度,避免过度调节导致画面变得不真实或过于刺眼。
除了饱和度的调整,色彩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调整可以让画面呈现出更加丰富和逼真的效果。
在电视机设置菜单中,你可以找到“色彩”或“调整”选项。
进入该选项后,你会看到亮度、对比度、色调等参数。
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改变画面的色彩效果。
首先,我们来说说亮度。
亮度是画面明亮度的调整,适当的亮度可以让画面更加清晰和舒适。
一般来说,亮度数值较低时画面会显得比较暗淡;而亮度数值较高时画面会显得比较明亮,甚至有失真的可能性。
建议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观看环境来适度调整亮度,确保画面的舒适度和清晰度。
对比度是画面明暗对比度的调整,适当的对比度可以突出画面中的细节。
过低的对比度会导致画面显得暗淡,细节不明显;过高的对比度则会使画面失真,细节过于尖锐。
在调整对比度时,可以先将数值设置为默认值,然后根据实际观看效果进行微调。
色调是画面的冷暖色调的调整,适当的色调调整可以让画面更具氛围和色彩层次感。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色彩饱和度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色彩饱和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3236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e.png)
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色彩饱和度智能电视是现代家庭娱乐的重要设备,具备优质画质不仅可以增强观影体验,还能提升日常使用的舒适度。
其中,色彩饱和度是调整画面色彩鲜艳程度的关键参数,对于电视观看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如何调整智能电视的色彩饱和度,让您获得更加逼真、绚丽的画面表现。
一、了解色彩饱和度的概念及重要性色彩饱和度指的是图像中颜色的强度,即色彩的纯度。
提高色彩饱和度可以让画面色彩更加鲜艳饱满,营造出更加生动逼真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内容对色彩饱和度要求不同,例如电影需要较为自然的色彩,而游戏或动画则可以适度增强饱和度以突出效果。
二、调整智能电视的色彩饱和度方法1. 通过电视菜单进行调整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提供了调整色彩饱和度的选项,在电视菜单中寻找图像、显示或画面设置等相关选项,可以找到色彩调整的设置项。
通过遥控器上的导航键或OK键,可以调整色彩饱和度参数,使画面色彩更加鲜艳或自然。
建议根据实际观感调整,避免过度饱和或过度减少。
2. 使用专业校色工具对于追求更高画质表现的用户,可以考虑使用专业的校色工具对智能电视进行调校。
专业校色仪器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色彩调整,使得画面色彩更加精准。
通过连接校色工具并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可以对电视的色彩饱和度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
3. 借助视频源进行调整有些视频源提供了色彩调整的功能,例如流媒体平台或播放器软件。
在观看视频时,可以通过其内置的色彩调整选项进行调整,使得视频画面在色彩表现上更符合个人喜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调整通常只针对当前视频有效,并不会对整个电视的色彩饱和度进行修改。
三、根据观看环境进行色彩饱和度调整1. 光线环境适应观看电视时,室内的光线条件会对画面色彩产生影响。
在较为明亮的环境下,画面色彩通常会被光线的反射削弱,此时可以适当增加色彩饱和度,让画面更加鲜艳。
而在较为昏暗的环境下,过高的色彩饱和度可能造成画面过于刺眼,此时可以适度降低饱和度以达到更加舒适的观看效果。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一)
![网络电视调整画面颜色技巧: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一)](https://img.taocdn.com/s3/m/c261f5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png)
网络电视是现代人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当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有时会发现画面的颜色不太理想,可能偏暗或者饱和度过高,影响了观看的体验。
那么,如何调整饱和度和色彩,使画面效果更加出色呢?要调整网络电视的画面颜色,首先需要了解饱和度和色彩的概念。
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和明亮度,色彩则是指图片或画面中出现的颜色。
饱和度和色彩对于画面效果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调整饱和度和色彩的技巧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调整饱和度饱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效果。
如果饱和度过低,画面会显得暗淡无光;如果饱和度过高,则会让画面过于鲜艳,不真实。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饱和度。
大多数电视都配备了饱和度调节功能,可以在设置菜单中找到此选项。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调整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饱和度水平。
一般来说,饱和度设置在50%左右效果较好,但这也因个人喜好而异。
在调整饱和度时,可以先找到最佳参照点,再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
2. 调整色彩色彩的调节主要包括对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调整。
不同电视品牌和型号的设置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菜单中的“图像”或“色彩”选项来进行调整。
首先,可以尝试调整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它们更加平衡。
同时,还可以调整调色板来改变整体色彩的效果。
如果画面过于暗淡,我们可以适度提高红色和绿色的亮度,使画面变得更加明亮。
如果画面过于鲜艳,可以适度降低饱和度和对比度,以达到更加舒适的观影效果。
另外,一些电视还提供了模式选择功能,例如电影模式、游戏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设置已经进行了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相应的模式,以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
3. 避免过度调整在调整饱和度和颜色时,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调整。
过度增加饱和度或调整颜色可能会使画面效果过于夸张或不真实。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进行调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画面既不过于鲜艳,也不过于暗淡。
p3色域过饱和
![p3色域过饱和](https://img.taocdn.com/s3/m/be87ab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8.png)
P3色域过饱和1. 色域和色彩饱和度的概念在讨论P3色域过饱和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色域和色彩饱和度。
1.1 色域色域是指一种特定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或者一种特定颜色空间(如sRGB、Adobe RGB)能够显示或者呈现的所有颜色的范围。
不同设备或颜色空间具有不同的色域大小,即能够显示的颜色数量。
1.2 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是指一种颜色相对于灰阶(黑白)的纯度或强度。
当一个颜色完全没有灰阶成分时,它被认为是100%饱和的。
反之,当一个颜色包含大量灰阶成分时,它被认为是低饱和的。
2. P3色域过饱和问题P3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广色域标准,其相较于传统sRGB标准来说具有更广阔的可视颜色范围。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P3显示器可能会出现色域过饱和的问题。
2.1 色域过饱和的原因色域过饱和通常是由于显示器硬件或者软件校准不当导致的。
当显示器的色彩管理系统未正确校准时,会导致某些颜色超出了P3色域所能表示的范围,从而造成了过饱和现象。
2.2 色域过饱和的表现色域过饱和主要表现为某些颜色在P3显示器上呈现出比正常更加鲜艳、亮丽的效果。
这种过饱和可能会导致图像失真,使得原本应该细致平衡的颜色变得不自然。
2.3 解决方法针对P3色域过饱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2.3.1 软件校准通过软件校准可以调整显示器的色彩管理系统,使得其能够正确呈现P3色域所能表示的范围内的颜色。
这一步需要依赖专业设备或者软件来进行校准。
2.3.2 硬件校准硬件校准是通过调整显示器硬件参数来解决色域过饱和问题。
这需要依赖专业的硬件校准仪器和软件,并且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
2.3.3 软件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软件限制来解决色域过饱和问题。
通过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应用色彩管理配置文件,可以限制显示器呈现的颜色范围,使其不超出P3色域。
2.4 色域过饱和问题的影响如果P3显示器存在色域过饱和问题,可能会对图像编辑、设计等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度(Saturation)是色彩的构成要素之一,亦是摄影者相当重视的项目。
所谓的饱和度,指的其实是色彩的纯度,纯度越高,表现越鲜明,纯度较低,表现则较黯淡,在英文中,Saturation及Chroma讲的是同一回事。
传统的知名表色系统,例如Munsell、德国的DIN、瑞典的Nature Color、美国的OSA、日本的cosmos。
他们在分类归纳色彩系统时,大都是植基于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饱和度及明亮度。
液晶的色彩饱和度(Color Gamut),又名液晶开口率(Aperture Ratio)。
它代表液晶显示器色彩的鲜艳程度,是液晶产品非常重要的参数。
色彩饱和度是以显示器三原色色彩范围为分子,NTSC所规定的三原色色彩范围为分母,求百分比。
如果某台显示器色彩饱和度为72%NTSC,那表明这台显示器可以显示的颜色范围为NTSC规定的百分之七十二。
由于液晶每个象素由红、绿、蓝(RGB)子象素组成,背光通过液晶分子后依靠RGB象素组合成任意颜色光。
如果RGB三原色越鲜艳,那么显示器可以表示的颜色范围就越广。
如果显示器三原色不鲜艳,那这台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就比较窄,因为其无法显示比三原色更鲜艳的颜色。
提高色彩饱和度的方法是提高背光亮度和液晶的透光度,这需要厂商更高的技术和成本,市面上各款液晶显示器档次不同,其鲜艳程度亦大不相同,目前最高标准为72%NTSC。